無重力星空—Lab實驗啟動計劃 × 奧夫塞計劃除了由藝術家展出跨國、跨領域的共同藝術創作之外,還有幕後重要推手 #Midimall (米地摩爾實業有限公司)提供專業技術上的協助,讓聲響藝術的表演更加迷人!Midimall從創立初期作為代理音頻設備的廠商,到現在成為高品質設備的代表,一起在此次的藝術展演中,將藝術家的創意更精緻的展現。想再次回味上週 #WolfgangButtress 和 #王福瑞 藝術家演出的朋友們,可以透過影片間接體驗現場的無重力星空!
今天在 松山文創園區 LAB 創意實驗室由藝術家 #紀柏豪 帶來 #雙向傳輸 的聲響表演,前所未有的參與式體驗,讓超過400位觀眾朋友一同加入,共創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錯過的朋友們,還有最後2場表演唷!
#請務必戴耳機享受
#很多專業術語小編就不多做解釋了
#直接聆聽感受聲響吧
♦ 05/25 14:00-18:00
聲響表演及演後交流 / 王福瑞×王新仁《星空傳波Space Transmission》×《星芒Cross Star》/ LAB創意實驗室
♦ 06/02 14:00-18:00
聲響表演及演後交流 / 張欣《調音Attuning》/ LAB創意實驗室
***聲響表演及講座交流採自由入場,演出前展場恕不開放
🌏///Lab實驗啟動計畫展覽///💫
日期│2019/5/10(五)─6/9(日)
時間│平日14:00-18:00 假日10:00-18: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東向製菸工廠2樓)
🌏///忠泰美術館奧夫塞展覽///💫
日期│2019/6/21(五)─2020/6/19(五)
時間│平日10:00-17:00 逢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不開放
地點│忠泰企業大樓一樓大廳(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1樓)
更多活動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1713
這是 #無重力星空 5月12日 #星空傳波(Wolfgang+BE x 王福瑞 Fujui Wang )演出現場的Ambisonics場域錄音,已解碼成雙耳格式,分享給大家研究(~請務必戴上耳機~)。
基於我們在演出現場搭建的音響系統是Cube形式的Ambisonics 3D環繞(8支全頻喇叭:Neumann KH120,外加1支Subwoofer:KH810),所以場域錄音也同樣利用3D/360的方式來做(1支Ambisonics麥克風:Sennheiser AMBEO VR Mic,1台支援Ambisonics格式的多軌錄音機:Tascam DR-701D)。
在後期處理時,我把原始錄音(4ch 1st order訊號)upmix上混成16ch 3rd order訊號(使用COMPASS Upmixer插件)以得到更細、更具可調性的聽覺方向感,我將整體聲場調成較多方向性(顆粒感)的狀態,但相對損失了1階訊號的空間特性,有機會應試試更高階的Ambisonics麥克風。
兩個檔案,一個有畫面的是從3階Ambisonics訊號做的解碼(Gain有用IEM Plug-ins Suite的OmniCompressor加大動態),另一個畫面全黑的是從1階Ambisonics訊號解碼(沒有加Gain和其他處理)。這兩個檔案都是用IEM的BinauralDecoder解碼成雙耳格式,這個解碼器的HRTF數據是取自Neumann KU100。
同時也有89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阿康嚼舌根GOODSK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omePod Mini 的開箱終於來了!HomePod Mini 音質如何呢?為什麼我不喜歡 HomePod Mini 就是這部開箱影片要跟大家聊的 =========================== AirPods Max 開箱心得:https://youtu.be/JS9d4UpWZo8 ...
「gain音響」的推薦目錄:
- 關於gain音響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ain音響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ain音響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ain音響 在 阿康嚼舌根GOODSK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ain音響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ain音響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ain音響 在 Re: [請益] 有關於Gain的差別- 看板Headphon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gain音響 在 請教!GAIN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gain音響 在 【音量/Volume"與"增益/Gain"間的重要區別】... 的評價
- 關於gain音響 在 「爆咪」扭細聲D個音量!邊個「音量」?Gain 定Volume ... 的評價
- 關於gain音響 在 麥克風gain意思2022-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gain音響 在 gain三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gain音響 在 gain三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gain音響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常常有朋友問到,音響調校是什麼?是不是就是換換線材?擺喇叭位?還有什麼好調?其實調校是沒有一個規律性,要按不同人的不同要求,不同水平,作出不同的調校方法,來達至自己對聲音的要求。我的要求就是平衡,把錄音中各樣樂器和人聲的位置,精確還原出來。
以下這篇文章刊於『音響技術』2018年10月號第445期,內文提到有關我調校Stenheim Alumine Five的點滴。
------------------------------------------------------------------------------------
Stenheim Alumine 5 調校篇 文:Lee388
這次買入Stenheim Alumine 5作為自己的參考揚聲器,事前曾在極品音響陳列室聽過用不同器材驅動下的聲音,之後更在「音響技術」試音室試聽,並在2017年7月號(第430期)刊登試聽報告,所以我對Alumine 5的聲音特性可算瞭如指掌,知道這對揚聲器質素相當之高,可是搬到寒舍開聲之前,始終會有點忐忑,怕與自己現用的器材夾不來,又或者空間容不下每邊兩隻10吋低音單元所發出來的低頻。
當這對Alumine 5在寒舍正式開聲後,遇到第一個問題是Alumine 5的靈敏度相當之高,達至94 dB,所以前級音量控制完全不同,而且發覺聲音有點“衝”和“行”的感覺,只有強音沒有弱音,之後,把Burmester 808MKV前級的輸入增益(Gain)慢慢調細,調至一個強弱對比的平衡位,最後就能解決以上問題。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煲練,這對Alumine 5也算快進入工作狀態,當然要達至百分百水準,還要運作更長的時間。Alumine 5體型不算龐大,這是非常適合香港家居環境,而發出來的聲音規模感也相當之大。
當我在為Alumine 5微調和摸索期間,剛好在視聽展與Stenheim CEO Jean-Pascal Panchard做了一個訪問,當然借機了解多一點Alumine 5的細節。這對Alumine 5是Bi-wire設計,剛好本人有兩對同樣的Burmester喇叭線,所以我是以Bi-wire方式連接,不過我也問到Jean-Pascal Panchard有關Bi-wire問題,他指出如果大家不想用Bi-wire連接,而又不想用跳線(Jumper),可嘗試扭開喇叭接線柱的螺絲,打開接線柱面板之後,把箱內低音喇叭線接到高音柱這邊就可以,而且不用焊接,全部是用螺絲安裝,只要小心不要把紅、黑調轉就可以。他亦有提到高音與中音單元不是在揚聲器中軸位置,在正常情況一對揚聲器擺放是一對高音放在比較近的位置,不過也可按不同情況作出調校,我聽了他這樣說,因為我一對揚聲器之間的距離也不算遠,所以我嘗試將高音和中音單元放在外面,暫時試聽也沒有大問題,音場好像闊了一點,不過我也會花多點時間聽聽不同類型音樂來決定最終如何擺放。
這對Alumine 5在寒舍經過一輪煲練和調校,暫時擺放的位置是離後牆1.8米,一對高音之間的距離約2米,高音離開側牆是0.5米,聆聽位置離開揚聲器約2.3米,一對揚聲器作適量的Toe in,因為聆聽空間左右牆不同,所以右邊揚聲器Toe in角度會多一點。另外,揚聲器用電子水平尺調至水平,並用雷射水平儀作參考,調至一對揚聲器在同一高度,經過以上的調校和煲練後,以下是我對Alumine 5的聲音總結,首先高音方面,絕對可以稱為鉅細靡遺,播放在教堂錄音的CD,這種因為空間而產生的堂音,還有樂器所產生的泛音,完全表露無遺,而且相當細緻、晶瑩,最使我喜悅是播敲擊樂,如三角鈴和Hi-Hit的金屬感極為像真和傳神,而且就如現場演奏一樣,就算敲打得多麼厲害也沒有炒耳的聲音,只會以能量來表達出來。至於中頻方面,這是偏向厚聲,不過這種厚又不是這類模糊不清,帶一層霧氣的厚,這是一種清晰得來有質感的厚聲,密度感非常之高,人聲變化和各樣細節達至納米級微細!至於低頻和超低頻方面是我最滿意的地方,速度感和量感同樣優異,剛好早前聽過錢國偉老師一場鼓樂演奏會,這刻記憶猶新,就用Alumine 5來播於中樂,彷彿把我帶回當天演出現場一樣,鼓聲極之真實,當把音量開得愈大就愈傳神,還有只會線性放大,不會把某個頻段加大和誇張,難怪Alumine 5有這樣高度的傳真度。總結,Alumine 5是一對沒有特定個性和傳真高的揚聲器,只會把輸入來的訊息完全傳遞出來,播回配搭器材的特性和錄音本身的質素,這刻我非常滿意Alumine 5在寒舍中表現!
gain音響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9
對於電吉他手而言,最大的困擾是:『我如何將在家裡、工作室調整好的音色 --- 特別是破音類型 --- 穩定地在排練室、演出場地呈現出來?』
那真的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就算你在家裡、工作室所使用的『聲音平台』(通常是某種款式的音箱吧?) 剛好與排練室、演出場地所提供的器材完全一模一樣,邏輯上當你把破音族群效果器接上去時應該要呈現出大致相似的基礎音色;然而~你在家裡、工作室時,通常不會有其他樂手與你一起『合奏』,因此,你的音色調整非常容易呈現出『過度飽和』的狀態,於是,當你開始與其他樂手開始合奏時,你會非常疑惑那些在家裡聽起來好極了的聲音狀態,為什麼好像完全格格不入而顯得糟透了。
更不用說通常你在家裡調整音色時所用的聲音平台,幾乎都與工作場域的器材完全不同;然後還有各個場域的供電條件、是不是用了麥克風收音、監聽回送機制的優劣 … 種種不勝枚舉的變因。所以面對這個困擾,你大概有三種解決的方案:
1. 完全投降地自暴自棄~反正怎麼調也沒用,不如就看看命運會把我帶到哪兒去吧!
2. 完全堅持地扛著自己的音箱、器材出門,這樣總可以減少一些變因吧?
3. 鍛鍊出超強的耳力、並且熟知自己的器材,因此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因應場地的整體頻率做出最適當的反應、調整。
在我看來,方案 1 就不用討論了。方案 2、3 … 美則美矣,但是如果你必須出國工作,或 … 你覺得自己的耳朵沒那麼厲害 --- 剛好我都符合這兩個『但是』,我們就得找出其他方案,來解決『音色穩定』這個需求了。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7
如果希望自己的音色一直都能有『穩定』的表現,你的確會需要隨時都能將你的『聲音平台』帶著走 --- 不論是國內的汽、機車交通方式,或出國的行李托運。而『聲音平台』,在今時今日的器材領域中,不外乎:1. 以『音箱系統』為基礎,與 2. 數位模擬系統的這兩種不同思考的分類。純『數位模擬系統』如 FRACTAL AUDIO SYSTEM 的 AX8 (https://www.fractalaudio.com/ax8-amp-modeler-multi-effects/ ),在近年已經成為許多職業樂手首選的工作器材,它的確有著各種令人驚艷的便利性與幾乎最高的穩定性;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系統還是能保有『類比』的色彩,我們就要在『音箱系統』方面尋找最合宜的可能性。
很多年以前,當我執行著第一代『阿密特』的音樂巡演工作時,我的確扛著自己的 Krank Revolution 1 音箱頭 (https://www.musiciansfriend.com/amplifiers-effects/krank-revolution-100w-tube-guitar-head ,Krank Amp 的官網居然已經沒有任何音箱頭的資訊了!真是時代的眼淚啊 … ) 去執行工作;但當我發現,如果我必須在日正當中的時間,在一個露天的場地做 Sound Check,這類型純真空管的器材,是完全無法適應炎熱的天氣溫度,因此音色表現得極度不正常之後,我在商演工作器材的組合、設計上,就不再考慮任何真空管類型的產品、而將這些真空管類型的大傢伙,都留在錄音室這樣能夠控制溫度、溼度的環境裡。
而『聲音平台』的組成,對我而言其實就是:1. 前級、2. 後級與 3. 音箱箱體這三種部件。我們在先前的文章已經表述過,影響電吉他整體音色最大的部件,其實是體積最巨、而且最不容易搬運的『音箱箱體』,為了不增加自己攜行器材的困擾,我很早就決定在所有展演的場合,我都只使用 Marshall 1960A/B 412 這款幾乎所有音響器材供應商都一定會有的基本器材 (雖然因為內裝的喇叭單體或有不同而造成聲音頻率的若干差距,但那樣的差距還是小於完全不同品牌的箱體所帶來的[不穩定性] );為了能讓音色調校能有一致的基準,所以我自己也購置了一顆同款式的箱體,在這個策略下,我的確能大幅提高整體吉他音色不論是在哪個國家、哪種場域,都有著最相近的聲底表現。另外一個選用 1960A/B 412 Cab 的重要原因,是這款音箱能夠切換 Stereo Input,也就是在一個箱體內,我就能夠執行原本需要兩個箱體才能呈現的 Stereo 效果,這種『雙聲道』的便利選項,是我在早期建構『我的音色』這個工作期許上,非常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因素。
對於『推動箱體』的電吉他用後級器材來說,如果不再選用真空管類型,在市場上也就只剩『晶體線路』與『D 類放大』這兩種產品路線。我所用過最溫暖、最帶有『管味』的晶體後級,居然是來自八〇年代的 ADA MicroTube 200 這款機型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ADA+MicroTube+200&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TxajF0vzfAhVCT7wKHQ3KB4wQ_AUIDigB&biw=1280&bih=952 ,同樣因為年代久遠而只能用圖片來示意。它之所以有管味,是它的確還是用了一隻前級真空管來潤色 … )!它因為實在太傑出了,所以我自己在 eBay 上收購了三台。但它的問題是,它是採用了『Rack』式的機體設計,所以在攜行方面,還是有著不小的困擾。
一直到 Electro-Harmonix 這個品牌出版了 22 Caliber (https://www.ehx.com/products/22-caliber ) 與 44 Magnum (https://www.ehx.com/products/44-magnum ) 這兩款體積如同一顆效果器大小的 D 類放大後級,我對於去建構一組『可以隨身攜行的聲音平台』,才真的有了可以落實執行的基礎概念。
雖然 D 類放大的線路設計,在音色聲底方面會有一點過於『冷靜』,但也因為這個特性,至少在數位模擬器材所希望搭配的『FRFR』器材 (這裡有一點相關的說明: https://www.sweetwater.com/insync/411-frfr-speakers/ ) 選擇上,幾乎百分之百都使用了這種放大線路。而 Electro-Harmonix 所生產的這兩款後級,應該是有再做過一些頻率的特定處理,我用 ADA MicroTube 200 來比對,其實音色溫暖的程度相去不致於太誇張;若單就這兩款後級來相互比較,44 Magnum 會比 22 Caliber 在中頻區段多出一點兒。由於我自己主要使用的工作琴 Washburn N4 (https://www.washburn.com/product/n4-nuno-authentic-usa/ ) 本身中頻就相當突出,因此,在器材的選擇上,我更喜歡用 22 Caliber 來做為基本選項。(這裡有一篇關於這兩款器材的使用心得:https://online.berklee.edu/takenote/ehx-44-magnum-or-the-22-caliber-power-amp-pedals-must-have/ ;但這畢竟是將近十年的產品,前兩年,中國品牌 Mooer 也出了類似、但體積更小,瓦數與音量都不遑多讓的產品 Baby Bomb 30:http://www.mooeraudio.com/product/Baby-Bomb--54.html 。雖然這個小傢伙的確『名符其實』,但我必須說:EHX 十年前所生產的器材,至今仍然有著超高的穩定性與極好的音色表現!)
然後就是前級部件了!如果不考慮真空管類型的前級,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會是『晶體類比線路』與『數位模擬』這兩種類別。以圖例一系列來說,我選擇了 AMT V1 Preamp (https://amt-sales.com/preamps/preamps-la/amt-v1/ ) 做為前級,這個摹仿 Vox Amp 聲底的類比線路前級,我覺得在 C/P 值的表現上,真的是好極了!事實上,這樣的器材組合,已經是一個非常完整、可以隨身攜行的雙聲道音色平台了:我們有類近 Vox 輕微破音的基礎聲底,串接到 Zoom MS-70CDR (https://www.zoom-na.com/products/guitar-bass-effects/multistomp/zoom-ms-70cdr-multistomp-chorus-delay-reverb-pedal ) 這個可以提供六種效果器組合的複合式效果器,然後 Stereo Output 進到兩顆 EHX 22 Caliber Power Amp,再進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可以把 V1 Preamp 上的 Gain 開到相當大的比值,然後用吉他的音量來控制 Drive 呈現的多寡,搭配 MS-70CDR 的效果器程式編寫,這已經可以呈現非常多元而豐富的音色變化了!
當然!我們可以選用其他市場上不勝枚舉的晶體類比前級,但在體積的考量上,我還是會投 AMT 這個系列一票!而這個系列所出的第二代前級,每一款音色都有 Clean Tone 與 Drive Channel 兩段的切換,讓適用度更為廣泛。而中國品牌 Mooer 雖然也出了體積更小、同樣有兩段音色切換的 Micro Preamp 系列 (http://www.mooeraudio.com/nav/PREAMP-24.html ),但我在實際購入試用之後 …… 不會覺得可以推薦給你~
在這個非常『微型』的器材組合中,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對於 Zoom MS-70CDR 的切換,我特別聘請了彰化的『老皮』(Shih Bob - https://www.facebook.com/piecomoil?__tn__=%2CdC-R-R&eid=ARAmDZqu12ynQ-EIKSyTnG5p86GGHa1gJ1q4K0owamwM0D0x-XD_NBjqz7HWcALOblDrPTvhh0i_t0sX&hc_ref=ARQQLWWfy-6CUH4lMDxm7JhJ6DdirN_Z30-29y8OuTmBcZYRihbdQtANbXX-_ubu2bY&fref=nf ) 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改裝:一般說來,為了方便切換 Zoom 的六顆效果器,我們會將原本在機體上的左、右按鍵另外拉出線路、用兩鍵的腳踏開關來控制左右移動、然後在機體的踏鍵來開關『這一顆指定』的效果器 (如圖例最左下角的裝置,這個版本是聘請 Fusion Sound Lab 劉展勳先生製作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5694867611557/ ),但它對於要『進出』控制頁面,你還是必須彎身去按一個中間按鍵才能切換過去;老皮的改裝,可以把這一層的控制也另外用一個踏鍵來控制 (如圖例下方左二的裝置),用這三個踏鍵,你可以切換第一層的『Preset』模式,將 Preset 設定為 A、B、C、D … 的順序,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循環選用;而在任何一組的 Preset,你都可以用『進出選擇踏鍵』來切換成這個 Preset 的六個效果器、用『左、右選擇踏鍵』來移動到特定的效果器,再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開、關這顆效果器 (非常像這個影像檔所示範的功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8Hwlzdz90 ,但老皮的改裝在體積上更為輕便)。這對於選擇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在現場演出的過程中,提供了非常優異的便利性!(由於我是 Zoom 這個品牌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我請老皮改裝了我所有的 Zoom 相關器材,而這個花費非常合理的改裝,真的讓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器材,提升到非常實用的層面 --- 更何況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的時間系 Delay 族群,都可以透過機體本身的踏鍵來 Tap Tempo 設定速度,在現今市場上,我還沒找到有哪一款複合式效果器可以在這種體積大小、提供到那麼多的功能~)
因為有了這樣的聲音平台,你當然可以在 V1 Preamp 的前面串接任何你喜歡的破音類效果器;而只要你的排練、演出工作場域中可以要求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幾乎可以百分之百有效而穩定地呈現你在家裡、工作室所調校出來的音色 --- 不論你在哪個國家。
而這樣的器材選擇,除了體積、重量輕便,組合單純且耐用,最最最值得分享的是:它的價格真的不會太離譜!我在想~這應該會是學生身份的愛樂者都還能負擔、但音色絕對可以上得了檯面的方案。下一週,我會以這個基礎設計,繼續介紹我覺得 C/P 值非常優秀的其他方案,希望這對於解決你的音色穩定性,能有若干想法上的提供與作用。
因為~研究、組合這些合於正常人可負擔的中、低價位器材最大實用可能性,實在是我莫大的興趣啊!
gain音響 在 阿康嚼舌根GOODSK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omePod Mini 的開箱終於來了!HomePod Mini 音質如何呢?為什麼我不喜歡 HomePod Mini 就是這部開箱影片要跟大家聊的
===========================
AirPods Max 開箱心得:https://youtu.be/JS9d4UpWZo8
M1 MacBook Air 開箱心得:https://youtu.be/KCmXDMnfhVU
iPhone 12 Pro Max / 12 Mini 開箱:https://youtu.be/6ZiUBCA8VWE
iPhone 12 / 12 Pro 開箱影片:https://youtu.be/MSd41QWPE0o
iPhone 12 Mini 到 12 Pro Max 全4支使用心得:https://youtu.be/NicGidr8du8
Apple Watch 6 & SE 開箱:https://youtu.be/ApgSz5Owx98
iPhone SE2 開箱:https://youtu.be/fpFldVsdwBI
AirPods Pro 開箱:https://youtu.be/s3Y9kcUanes
iPhone 12 我不愛?盤點 2020 蘋果產品:https://youtu.be/sWwQ-NJmOX4
===========================
別忘了追蹤阿康IG & FB 搶先看開箱資訊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goodska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oodskang/
===========================
拍攝器材:Sony a6400 + SEL18135, iPhone 12 Pro Max / iPhone 11 Pro, 智雲Smooth 4, GoPro Max
收音設備:RODE Wireless Go,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9934, RODE VideoMicro, iPhone 12 Pro Max / iPhone 11 Pro 和 GoPro Max 內建
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X
片內素材:Pexels (若有非我實拍)
背景音樂:Epidemic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referral/weo8gd/
合作邀約請寄:goodskang@gmail.com
或是到FB, IG私訊都可以囉!
===========================
影片企劃:阿康 Kang
影片攝影:阿康 Kang
後製剪輯:阿康 Kang
===========================
版權聲明:此影片若有其餘用採用素材,皆以幫助素材擁有者推廣為主,若有採用都會在影片敘述標注讓觀眾知道出處與來源,若版權擁有者對於附註或是其餘想法問題,還請讓我知道
Content / Right:All Material / Section / Pictures / in this video is 100% in order to help the source owners gain more exposure, all reference / credit is obviously attached in the description for viewers, any content that may be right-violated or unclear please feel free to let me know.
===========================
#HomePodMini #HomePodMini開箱 #HomePodMini音質 #HomePodMiniSpotify #HomePodMini廣播 #GoogleNestAudio
gain音響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適合在家中的練習音箱】NUX Mighty Air vs YAMAHA THR10
今天我們要來比較看看,我平常在家所使用的NUX Mighty Air與Yamaha THR10。
家用音箱在這幾年來越來越盛行,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台灣,在家中放一顆JCM2000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在公寓中,甚至連傳統的音箱都會吵到鄰居。所以大家開始會轉向新一代的『桌上型練習音箱』,他們大多著重於小音量、高音質,以及格種管機的經典音色。不像傳統音箱使用頻率較窄的單體,他們使用的是『全頻率』、『雙聲道』的音響,然後再使用音箱模擬技術來更靈活的還原經典管機音色。 不只放音樂的音質非常的棒,他讓我在較小的音量之下,間接地認識各種經典管機的音色。
首先THR10大約是8,9年前所推出的產品,他算是最初代的桌上型音箱,聲音細緻靈活,他可以模擬各式經典管機的音色像是:Fender Twin Reverb, Vox AC30, Marshall Plexi, JCM2000,還可以給Bass與木吉他使用。
在上面還有模擬控制真空管前後級的Gain、Master,三段EQ、Modulation、Delay、Reverb,在背面則是能夠接上電腦編輯音色的USB插槽。
另外一台則是我最近剛拿到的NUX Mighty Air,他除了使用最新的IR技術來模擬各種經典管機的音色,他還附贈了一個無線系統,讓你可以在家自由自在地練習,這台音箱也可以模擬各種經典音箱像是Fender Deluxe Reverb, Marshall Plexi,Friedman音箱,甚至是非常多種經典的Bass音箱像是Ampeg, Aquilar。
上面的控制面板可以快速的調整Gain,Volume,Tone,Delay,Reverb,另外還可以用手機下載他們專屬的APP做進一步的調整,除此之外,還可以用藍牙連接手機放音樂,或是按下Drum Loop鈕來幫助練習。
這兩顆音箱都有各自的優點,最令印象深刻的是NUX Mighty Air的重量與體積,無線導線連接與內建電池在機動性上更是吸引人,是桌上型小音箱的C/P值首選
一樣,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我們下次再會!PEACE
gain音響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2 SPECIFICATION:
DSD SUPPORT:
Up to DSD512 22.6MHz, 1-bit
PCM SUPPORT:
Up to 384kHz, 16–32-bit, Stereo
ANALOG OUTPUT STAGE:
Dual ESS SABRE32 ES9028Pro DAC chips
Fully balanced layout with high-quality components
Completely redesigned analogue buffer includes audiograde output capacitor and ultra-low-noise and high dynamic range
Discreet clock system for precision timing
Precision 32-bit internal digital volume
UPSAMPLING RATES & BIT DEPTHS:
DSD128 upsampling option for all files
PCM 384kHz upsampling option for all files
DIGITAL OUTPUT STAGE:
USB:
Native DSD512 support
PCM 44.1–384kHz, 16–32-bit, Stereo
BNC SPDIF:
PCM 44.1kHz–192kHz, 16–24-bit
DSD (DoP, DSD over PCM) 2.8MHz, 1-bit
POWER SUPPLY:
Internal 100–240V AC auto-ranging
Low-noise
Shielded power supply compartment for reduced interference with delicate electronics
PHYSICAL:
FINISH:
Black anodised brushed aluminium
Raw brushed aluminium
LUMIN (SOLID ALUMINIUM CHASSIS):
350mm (W), 345mm (D), 60mm (H), 6kg
LUMIN AMP SPECIFICATION
OPERATING MODE: (selectable)
Stereo, Dual Mono or Bridged mode
INPUT: (selectable)
1 x XLR pair (pin 2 hot), 1 x RCA pair
POWER:
160W per channel into 8Ω
320W per channel into 4Ω
640W into 8Ω (Bridged)
POWER SUPPLY:
Available in 220–240V AC and 110–120V AC versions ~ 50/60Hz
POWER CONSUMPTION:
Standby 0.5W
Idle 40W
Max 700W
FREQUENCY RESPONSE:
20hz - 40000hz ± 0.1db
SIGNAL TO NOISE RATIO:
103db, unweighted
INPUT IMPEDANCE:
200kΩ Balanced (XLR)
100kΩ Unbalanced (RCA)
OUTPUT IMPEDANCE:
0.1Ω
INPUT SENSITIVITY:
1.16Vrms
GAIN:
+26dB (Stereo, Dual Mono)
+32dB (Bridged)
PROTECTION:
DC, overload and overheating protection
FINISHES:
Black anodized brushed aluminium or Raw brushed aluminium
CONSTRUCTION:
CNC-machined from a single billet for front, top and sides. Thick 8mm walls, rear panel and base plate
DIMENSIONS:
350mm (W), 374mm (D), 104mm (H)
WEIGHT:
19kg
Hi Fi 發燒台另設Facebook群組Hi Fi 發燒圈,歡迎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4356881290493/
#音響技術 #發燒圈 #Lee388 #音響 #LUMIN #T2 #AMP #Audio
gain音響 在 請教!GAIN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GAIN...(恕刪). 增加db值,可以讓高阻抗耳機聲音大一點,方便驅動高阻抗耳機。 ... 組成而所謂的GAIN翻成中文就是增益,用來設定放大器要放大的倍率, ... <看更多>
gain音響 在 【音量/Volume"與"增益/Gain"間的重要區別】... 的推薦與評價
【音量/Volume"與"增益/Gain"間的重要區別】. 當你在排練或演出時想要讓自己的音箱更大聲些,抱著這個無比單純美好的目的,走向音箱時,結果發現上面N ... ... <看更多>
gain音響 在 Re: [請益] 有關於Gain的差別- 看板Headphon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這個牽扯到部分的物理和電學
這方面我專業很薄弱
所以我比較難的部分也只能用比喻的方式跟你解釋
Gain aka增益,分成前級和後級
前級主要是提供合適的音頻電平信號,調節音質
後級單純地把前級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以提供足夠的功率驅動音箱喇叭發聲的器材
當然現在很多前後級混合或對耳機來說到底怎麼處理
可能需要其他大大幫補充,我也怕講錯
不過我覺得你可以先想像
聲音訊號,如果像是水流
想像水龍頭的水,你開到最大
如果前面水壓不夠,或水塔的水不夠,你開到最大也沒啥水量
當前面提供穩定水壓或水塔充足,你水開到最大才有意義
也就是說,你來源的訊號如果越飽滿,你後面聲音不用放很大就很好聽了
(當然過度就會過載,產生破音)
來源訊號如果不足,後面放大就沒有意義
再舉個例子
今天在彈奏鋼琴時
你觸鍵如果很小力,把那個聲音放到很大,還是虛的
觸鍵如果很大力,你把聲音不用放到很大,依舊會對力度有感
觸鍵大力和小力,沒有對錯,因為那是不同的音色表現
但通常在某個力道時,可以表現出其鋼琴的最佳音色
突然又想到一個例子
你用跑車的性能開市區,跟一台小轎車開山路
前者力度夠,即使會走走停停,還是可以有好的發揮,除非爆衝
後者力度不夠,明顯就很吃力,然後感受很差
音響、耳機也是如此
大概就是這樣吧~~~~
當然不同的晶片或器材匹配,處理起來也還是會有違差異
※ 引述《wadel (Narrenschiff)》之銘言:
: 小弟現在用的器材是
: cute beyond+1am2&9500 線材是同一條線網路上買的mogami 2549
: 線材是前天才到的 剛開聲的時候覺得聲音悶悶的 就開到high gain 發現同樣的音量聽起
: 來 居然比較明亮
: 爬文的結果好像是都說low 跟high沒什麼差
: 想問一下這是小弟的錯覺嗎QwQ
然後要問一下,看你是用耳罩還是耳道
我覺得耳道要特別留意,不要一個不小心推壞單體
--
愛不是感覺,而是犧牲和奉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92.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81782421.A.518.html
※ 編輯: jcellery (118.160.92.126 臺灣), 02/16/2020 00:01:16
以電吉他的單顆破音效果器來說,也都有Gain和Volume
我如果串接了很多顆
你可以想像,我在A處理了這個訊號
到了下一顆B,他接受到的原始訊號已經是A處理過的
而A處理的多寡和B處理的多寡
在前後順序擺放不同,或是各自量給的不同
出來也會是不同的結果
有點像是你修一張照片,同時用了兩個不同濾鏡的app
所有參數都一樣,但是先A再B,或是先B再A
出來的色調也會不大一樣
※ 編輯: jcellery (118.160.92.126 臺灣), 02/16/2020 00:50: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