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師面試 #文長慎入
面試問題好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多人關切的環節,在各大版上也一直有人會詢問。因為之前有幫公司面試一些人,還有加上從朋友那邊搜刮來的經驗,概括分享一下。
這邊感覺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1. 面試的題目是否都是演算法相關題目?
2. 是為什麼實際工作內容通常都和面試考的沒有相關?
3. 我現在學的東西對找工作是否有幫助?
4. 公司招募看的到底是這個人的學經歷,能力,個性,還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很感覺很厲害卻一直無法拿到offer?
其實用FB排版不太容易,但因為懶得登入部落格,想說快速地打一打,所以也請各位見諒。
#面試的題目是否都是演算法相關題目
如果是投FANG之類的,Facebook Amazon, Neflix, Google (沒記錯應該是這幾間),反正就是這些有名的大廠,除了Netflix目前沒有遇到認識的聊過,其他都是考演算法沒錯。
當然也不只有會考演算法,根據你申請的職缺,可能也會加考一些其他的東西。
那其公司是怎樣呢?其實還是有很多公司會考演算法相關的,尤其是線上面試。
雖然在疫情下全都是線上,但一般來說,還是會有分兩種,一種是沒有真人的狀況下,就是給你像是HackRank這種網站,你點開可能有六十分鐘讓你做兩題。
做完以後你提交,你也不會知道你的分數跟分析結果之類的,看公司怎麼做設定,而且除了演算法相關題目,也可以設定選擇題之類的。
另一種就是真人面試,通常電腦自動面完以後,你可能會跟真人線上面試,真人也是會給你類似所謂的白板題,就是出一個題目讓你現場解題,然後中間可能有的會要你跟他討論,當然看面試官拉!
比較加分的還是,你編寫的時候可以邊闡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低頭默默寫完,這樣也是有點尷尬。如果你編寫邊闡述的話,或者是少有點互動,也是展現你的溝通能力以及你對於題目的掌握能力,就像是你看到一個很簡單的題目 (2+3)*5 之類的,你可以很有自信的說,喔因為2+3在括弧裡面,所以要先算,然後再乘以5,展現底是真的有理解,而不是就是背題目之類的。
有些公司也可能是給你回家作業,叫你做一個小專案之類的,看你應徵的職缺,可能是叫你做一個UI 或者叫你建一個API 也可能叫你做一整個比較完整的東西出來。如果你是面試架構師的話,可能會叫你建一個架構,或設計一個架構出來。
然後也有的公司(像我們公司)就是需要pair programming 所以在線上面試的階段就是會有,真人跟你一起寫程式這樣。
#為什麼實際工作內容通常都和面試考的沒有相關
這個部分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解的謎題。像是Google Facebook這種大公司其實不難理解,畢竟他們是比較類似General 的招募,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好你就是要去某個Team然後永遠讓你待在那個Team。就他們招募的是他們覺得,有潛力的人才,這樣不管需要做什麼都可以自由移動他們,給他們training就可以變得很好用。加上他們一次招募的數量也是相當龐大,考演算法相關的話,可以快速篩選,也更有機會找到他們需要的人才。
因為像是Facebook或Google這種有自己開發框架,開發技術的公司,他們的確有很多時候需要寫演算法或者系統優化的工作。
那像是普通的中小企業或新創,說真的,其實就是跟風。因為覺得人家Google Facebook都是這樣找到優秀人才,那我們也要依樣畫葫蘆,這樣鐵定也能找到厲害的人。
可是這樣找到的人進去以後,發現公司好像也是不知道在幹嘛,最後可能也會待不下去。所以這個部分,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公司開始改進,開始思考什麼樣的招募流程最適合自己公司。
像是pair programming也開始成為近年來的一個流行的面試,有的公司並不是真的pair 但就是你要跟他們一起工作,了解他們公司的文化,或者跟他們的工程師進行一些深度討論。或者會問你說,假設給你設計一個系統,你要怎麼做之類的。
當然,面試問題跟流程都是每間公司各有不同,不是說你現在準備一種就萬無一失。所以說最好還是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基礎能力。
如果真的就是打算以FANG為目標的話,就可以從刷題開始,像是Leetcode, Hackrank, codewars之類的都不錯。之前有看到一篇文章,他刷了幾百題,而且每題刷了三次以上,真的很有毅力。刷題的重點就是在於熟練那些題目,可是也不要硬背,你練習是要練那個速度感。可是該理解的還是要理解。
因為你進公司以後,你還是需要使用那些東西來工作,不是只是為了刷題而刷題,而且面試官可能也會考你變形題之類的,或者問你一些記憶體相關的問題,或者是系統設計的問題,或者單純想知道,你是怎麼想出解法的,所以硬背題目跟答案其實也是不太行。
目前我的了解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或者新創,很多時候你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是比演算法更重要的,尤其是新創你什麼都要會,假設公司是剛起步的新創,你就要變成公司主要的技術專家,什麼東西不太會也要馬上現學現賣,也不要期望公司可能會給你什麼Training 或者有人給你依靠,可能同事還要依靠你。
中型或者普通大型企業,假設公司已經有產品的話,大部分的時候可能是既有產品維護,除非你剛好很幸運地在新產品開發的Team,這樣就有機會學到很多東西,不然維護的話,很多時候只是在了解產品本身是否有Bug,改善code品質之類,也要看公司是否有想花成本在維護上面。如果公司就是打算一個產品,改一點東西就繼續賣錢,那樣好像也不太需要一直去migrate 或者搞新東西上去。
如果你剛好很幸運在獨角獸新創,那你不但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還可以用最新科技,可能還有機會遇到大神帶你。
所以說選公司其實也是有點重要,面試的時候,可以問問他們說,那你平常的daily work是怎麼樣的,公司有沒有走敏捷開發,公司有沒有用雲端,公司一個Team的規模之類,以及公司會不會提供訓練。
#我現在學的東西對找工作是否有幫助
其實這個就要看你的未來三年五年十年規劃。
假設你就是都在寫前端,你也覺得我要寫前端寫一輩子,那好像就可以繼續一直focus在前端。如果你擔心自己會丟飯碗,是不是要學點後端,其實也是可以學,可是學了以後,你打算學得多專精?後端的東西也是會一直更新,一直進步。可能Restful API 也可能不是,DB也有好多種DB, 後端語言也很多種,所以你是想要學個大概,還是是希望,後端也問題的時候,自己可以去看code也看得懂?
前一個專案,公司有一個前端,他就是因為自己做的ticket幾乎都會碰到後端,就乾脆把整個後端也寫一寫,就變成fullstack,雖然他主要還是算前端。但也因為是.NET 所以前端跟後端可能沒有太明顯的分界,至少我相信他本來就會寫.NET了,因為幾乎有一半以上的controller都是他寫的。
如果你是寫react SPA,就是跟後端完全分開,你就只要寫到send http request 那邊的話,那好像也不太需要去了解到後端的架構,就是大概知道後端的endpoint 長什麼樣子就好,他們需要提供的文件就是需要提供。
如果說你是怕以後失業,怕公司可能覺得請全端比較划算,那的確還是多學一點好,反正多學也是投資自己。還能順便展現自己的上進心以及學習能力。
以consultancy來說好了,感覺是什麼都要學,像是公司可能就會說,啊最近我們的客人都要求要會什麼什麼,那你就趕快學一下。當然公司也不是很壞心的就叫你要馬上學會,公司最近也是有開始提供一大堆Training 之類的,還給你錢讓你去考一些證照。
目前我使用的語言主要還是Javascript 和 C#這樣,然後公司有希望我可以好好學學Java。其實也不是不會寫Java,如果有發漏我其他文章的話就知道,其實我最一開始學的時候,第一個語言就是Java。
在台大資訊系統訓練班的時候,我就上了Java和PHP的課程,為自己來英國念研究所做準備,一年的master course也都是Java 跟PHP為主,然後有用了一點Python這樣。可是工作以後就只有使用C#和Javascript 而已,所以說,學校學了也不一定會用到。
很多東西都是工作以後才學的,然後Python是平常自己刷題的時候會用,因為覺得不錯用。
其他的話,我覺得雲端相關的東西滿實用的,像是AWS或Azure 或GCP 有機會的話是可以自己摸摸。我自己是滿幸運的在工作上一直都有用到雲端產品,主要是AWS,前一個專案有用Azure 這樣。
DB的話,就是SQL和NoSQL可以個學一個,應該就滿好用的了,目前最流行的應該就是PostgreSQL和MongoDB 。如果對於Graphic Database有興趣也可以稍微看一下像是Neo4J之類的吧!
前端框架的話,就是React, Angular, Vue.js選一個吧!學會一個以後再去學其他的也不難,這三個我是剛好工作上都有用到,我自己是覺得Vue和React應該是比較好上手的,入門門檻比較低,Angular就一定要寫Typescript.
後端框架的話,看你用什麼語言,Java就學spring boot,
C#就是.NET,JS的話應該是Express,Python就Django,PHP就Laravel 。
Mobile的話我沒有寫過也不知道。
如果是平常想要補充知識的話,可以多念一些像是security 相關的東西,或者是Oauth那類的,也可以看一下架構之類的。像是Microservices, microfrontend, Domain Driven Development 這些概念性的東西。
也可以看一些像是Clean Code相關的書,怎樣重構原本的爛Code或者TDD相關的書。
反正前一篇文章就說了,這個職業就是要一直學,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打算做到老的話。
#公司招募看的到底是這個人的什麼
其實每個公司應該都不太相同。有的公司就是要招募他們覺得最聰明的人,所以就是一直問你一些很難的東西。或者就是只要找那種名校出來的人,最好有什麼數學物理奧林匹亞的。
有些公司看的是你的個性,符不符合公司文化,或者同事喜不喜歡你之類的。
有些公司就是很缺人,看你能不能馬上上工之類的。能的話就馬上錄取你之類。但通常那個可能是很雷的缺,例如公司找人找很久都找不到,終於看到一線希望。然後為什麼找不到人,可能是薪水開的偏低,或者公司名聲不好,上Glassdoor就可以查看公司的評價。也可能是職缺本身很雷,例如看起來就是個打雜缺。或者是前人都做不久就離開,所以需要一直找人。
有些公司是看你寫的code 例如看你的code乾不乾淨,可能你寫出來的code都很乾淨,設計也很好,思路也很清晰,他們就會錄取你。
有些公司看的是你有沒有某些特定的經驗,例如公司開那個缺剛好就是要找有AWS經驗的人,所以可能就是會錄取他們覺得AWS經驗比較多的人。或者是剛好想找之前有做過Serverless架構的人,或者是有碰過Kubernetes的人,這個時候真的就是靠經驗了。
也有的公司就是,他們也懶得找人,HR給他們面試的第一個人就會錄取,這個完全靠運氣。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我第一間公司的另外一個Team,主管非常不喜歡面試人,也覺得我工作都沒時間還要面試。所以就是隨便問問之類的,然後就跟HR說好。
--------------------------------------
以上就是我目前經歷過以及別人分享給我的經驗。我覺得面試的話,運氣真的也是佔滿大的比例,尤其是遇到像第一間公司那種狀況的。
當然年輕的時候可能會比較急躁,也很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考量到的還有金錢跟公司名聲,所以學不學得到東西也可能是其次。
選offer的時候,也可能就是可以分析一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是金錢,是做得開心,還是想要可以做的久(這個也要看公司可以活多久),除了看Glassdoor也可以上網看一下公司財報。
最近的疫情衝擊下,有很多新創或中小企業也開始裁員跟減薪,所以公司平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方針也是很重要的。即使公司可能一直都有收入,也可能因為現金管理問題,導致沒有足夠現金需要裁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The DoDo Men - 嘟嘟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pple 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公司,這次來個工作內幕大公開! Ian跟大家分享他在頻果總部上班的心得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在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感覺 Apple 上班一天的行程, Apple 的待遇跟福利, 平均薪水, 跟5年來學到最重要的工作職場能力! 內容僅供參考! Google也是一家...
「glassdoor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心得] 善用Glassdoor...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如何使用glassdoor查外商薪水#short #glassdoor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glassdoor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glassdoor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Glassdoor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Glassdoor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Glassdoor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沛思特- 求職天眼通也不過就是草創版的Glassdoor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問卦] 有沒有Glassdoor 的八卦?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你心目中的理想IT公司是NVIDIA,Google,還是Facebook?(上) 的評價
- 關於glassdoor是什麼 在 Glassdoor 公佈薪資福利排行,Google 勝過Facebook - T客邦 的評價
glassdoor是什麼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談到更好的薪水?
我一定要告訴人資我現在賺多少嗎?我該告訴對方期待薪水嗎?什麼時候講?什麼可以討價還價?薪水談太高,容易被裁員嗎?一定要討價還價嗎?先談大還是小東西?多少錢才合理?
✅ 拖延
面對薪水的問題,如果面試還在很初期,像是人力資源篩選階段,你可以用拖延戰術「我想現在講錢有點太早,畢竟我對職務內容不太清楚,要不等我和團隊聊完我們可以再談?」
如果人資還是緊咬不放,畢竟,如果期待差距太大,人資也不希望你和招募經理彼此浪費時間,你可以問他「要不你告訴我這個職位的預算區間,我可以跟你說我會不會有興趣?」
✅ 不談過去薪水 只談預期薪水
如果人資還是不死心,而且你現在服務的公司是中大型企業,那你可以說明自己的年資和職稱,「我是有五年工作經驗的的工程師,我的下一階是工程經理,如果要跳槽,我期待至少工程經理等級的待遇。在Glassdoor還有你們人資的產業資料庫,都有很數據顯示我們公司個等級的平均薪水。」通常,這都可以讓人資停止追問你的薪水,畢竟,招募經理如果真的要人,你夠好,他就會想辦法弄出預算!
如果面試已經到了後期,或是人資要適硬要你拋出數字,如果職缺在美國,他問的是「你過去薪水多少?」這個問題你大可以不要回答,因為不少州都已經規定不得問過去待遇。你可以直接但有禮貌地說:「我不能告訴你我過去賺多少錢,但我可以告訴你我期待的待遇。」
但如果他問的是「你期待薪水多少?」就很合理。面對這個問題,你要事先做好調查,如果是美國公司,Glassdoor、Salary.com、Levels.fyi、Linkedin等都是很好的工具,接著,你可以提出一個期待的區間。
✅ 錨點效應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在進行決策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這稱為錨點),舉個舉維基百科上的例子,A店主要是賣一千日圓左右的餅乾為主,所以客人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商品,會覺得「貴」。但是B店大多是賣價格在五千日圓上下的餅乾,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混裝餅乾,會覺得「便宜」。
在協商的時候,你可以拋出錨點,比如說「很多後台工程師薪水都是十萬起跳。」這時候,你拋出了一個錨點,但你沒有說那是你的薪水,接著,你可以說,「當然,我知道自己還不是很有經驗,因此,我認為六到八萬是我可以接受的薪水區間。」因為有錨點,會讓人資覺得你提出的價錢相對合理。
✅ 不只薪水 什麼都可以談
除了薪水、股票、獎金,還有很多可以討價還價:搬家費、職稱、休假日、病假日、上班彈性、職務內容、出差、參加座談會、產業界的會員、補助上課、上班坐計程車報帳、公司配手機等。如果是小一點的公司,你還可以談保險等級、假沒用完能不能換錢、買公司產品有折扣等。
✅ 找出雙贏 小東西留在最後談
談判的重點是了解對方要的是什麼,想想如何能夠達到雙贏的局面。就像兩姐妹爭一顆橘子,溝通才發現,姊姊要橘子皮磨粉做餅乾,妹妹要橘子肉當水果,兩個人都不需要整顆橘子。
建議多了解企業在意的事情,比如說,他可能在意你早點上班,好消耗今年的預算;他也可能不能提高本薪但願意增加獎金,因為獎金是總部的預算;他也可能鼓勵你上課,因為那是人資的預算;坐計程車報帳可能沒問題,因為是出差類別的預算;你可能想要某個經驗,老闆可能正煩惱要多找一個人做那件事,你順便接下來對雙方都好。
先談大的事情、你在意的事情,談完最後再問小東西「對了,有個小事,我上班車錢可以報帳嗎?」就像是買菜最後走之前要把蔥一樣的道理!
✅ 不要害怕討價還價 但記得他是你未來老闆
美國企業期待你來協商,這是專業的表現,表示你夠本事,他賺到了。你如果沒討價還價,對方還可能覺得懊惱,覺得自己價錢開太高。不過,事先打聽好哪些可以談、哪些不行,很多大公司都有一些固定的東司是不能談的。要是真的不能協商當下的東西,可以要求六個月後、明年新預算年度開始後重新評估。
拿到offer時,不管你是不是開心跳起來,不要立刻接受,要求兩週想一想,一來你可能發現你忘了要什麼東西,二來表示這是彼此讓步後的妥協,也就是說對方賺到了。協商最後,稱讚對方是協商高手,這會讓對方覺得他佔到便宜了,雙方愉快收場。
❗️高薪不一定好
最後提醒,高薪不一定都好,一方面,你未來還要跟招募經理和人資共事,過度要求、打壞關係不是好事,要是真的讓對方感覺你的薪資待遇期待太高,他們也可能不願意雇用你,因為擔心你委曲求全,進公司以後騎驢找馬,很快就離開。還有,除了錢,經驗、學習、有意義、同事、興趣、文化都是其他很重要的職涯考量,我也曾經跳槽到薪水比較低的公司。
而且很多公司在做年度評鑑的時候,會把階級和薪水拿出來比較,越高階級、薪水,人家對你的期待就越高,評鑑就越不容易達標。美國公司,評鑑沒有達標,很可能明天就叫去你小房間,東西收收不用再來!
✅ Medium 好讀版👉 https://bit.ly/2UsoMee
_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職涯分享在「慌世代拓荒時代」群組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 如何回答你的缺點是什麼?https://bit.ly/2Uhab5u
❤️ 想當產品行銷經理請三思 https://bit.ly/2ISCMIQ (鼓掌長按可以拍多下喔!)
glassdoor是什麼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人生的疑難雜症 #文長慎入
其實自己活到現在,也是一直很迷惘,不太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幹嘛,十年後的自己要幹嘛,二十年後的自己要幹嘛。
我覺得年輕的時候好像比較有明確的目標,反正年紀越大,越有一種不知道自己要幹嘛的感覺。也越會開始質疑以前的自己。
現在回頭看看以前的自己也會覺得很好笑或者很瞎,也不知道自己以前為什麼會想做那些事情,或者以前自己以為的世界,和自己現在所待的世界非常的不一樣,有一種反差。
從開這個粉絲頁到現在,我一直沒有好好的寫文章,因為我也沒有想好好的當部落客,正確來說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不想。但應該就是不太想,或者不夠想,所以才沒有好好的經營吧!一直都有一種,反正想看的人就看,不想看的人就不看的心態。
但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比較沒有壓力吧!也不會因為有人硬要罵我或者講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或者退讚而生氣或沮喪。當然有時候遇到一些很莫名其妙的人還是覺得生氣拉!對於我自己在意的一些議題,我覺得很重要的事情,我的確會因為那樣而生氣或難過,可是其他的事情好像不太重要。
其實最近一直對於自己的渺小感到沮喪。
尤其是香港的事情,總覺得自己在英國好像可以做什麼,也做不了什麼。
接著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已好像也沒有達成什麼自己當初希望達成的成就。就是個窮忙世代。
我知道很多粉絲會覺得我已經比很多人達成很多事情了,當然這個是比較性問題,其實好像也沒有必要跟別人比較。就是一種,跟過去的自己比較,覺得自己沒什麼長進的感覺,讓人感到沮喪吧!
有一種,變成大人沒有比較沒好的感覺,雖然小時候的自己對大人的世界也沒什麼憧憬。
今天看到台灣的新聞,基本上全台灣可以選擇的人只有小菜跟發大財,這件事情也讓人絕望,應該說全台灣我也想不出誰,是可以讓我發自內心覺得是一個,值得尊敬而且會是帶領台灣變成一個好國家的總統。很多人可能會批評我或者其他年輕人政治冷漠,但沒錯,我就是政治冷漠,不然你還要我怎麼樣?雖然說投票的話,再怎麼樣都不可能投給發大財那種,奇怪的人。
可是也是因為這樣,讓人覺得小菜其實,也是仗恃著這個優勢可以繼續當總統,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小菜其實無法解決台灣根本的問題,而只是做一些短期的成就,就像美國的總統們一樣,但這就是民主政治根本的問題,哪邊有選票,候選人就往哪邊站。
而台灣真正需要被幫助的少數,卻沒有人管他們。這就是讓人覺得最無力的地方,全世界的政治人物都這樣。
就像不久前我跟同事們去英國國會外面抗議Climate Change的事情,很多人根本不在意這些,他們在意的是經濟,在意的是脫不脫歐,在意的是發不發大財,在意的是有沒有補助津貼,有沒有勞工權益。
當然台灣也是一樣,會不會跟中國簽訂和平協議,這件事情似乎已經成為選舉的核心,我同意在這點,小菜的確是有非常大的優勢,但撇除了這些,小菜是個好總統嗎?我家就是Pollution Refugee之一,基隆有多少小孩受氣喘跟過敏性所苦,火力發電廠就在我家附近,我們承受了多少輻射污染,然後每年給個幾百塊打發居民?雖然非核家園很重要,可是重要到可以拿蘇澳的居民的健康來換?
缺電沒有電,政府不是限制工業用電,而是繼續補貼電費補貼油費,讓大家有便宜的電用,中油也是政府在長期倒貼,健保也是同樣的,讓醫院可以賺飽飽的,很多制度都很奇怪,可是大家覺得很方便,所以就覺得很好?
然後因為教育部沒有經費,就把偏鄉的學校關閉或合併,讓小孩要走一個小時的路去上學?解決偏鄉資源問題就是,給他們免費的電腦,可是他們卻要自己付電費付網路費?
慣老闆的問題呢?勞工權益的問題呢?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呢?但這些似乎都不重要,反正只要台灣不要變成中國的一部分就好了是吧?
現在的感覺就是跟當初小菜當選總統一樣,並不是因為他特別好,而是因為KMT實在太爛。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即使這樣,好像也不能怎麼辦?因為我們也不能拿小菜怎麼辦?因為他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了,這種感覺真的很糟,但又不能不投票,因為萬一我們不投,導致發大財這種奇怪的人真的當選,台灣亡國,我們就要變成千古罪人之一。
除了對於台灣的未來感到哀傷以外,然後在英國也是被脫歐搞得水深火熱。英鎊直直落,英國朋友們都說,反正只要不出國就沒事,管他脫歐什麼的。
你要說英國人怎麼這麼自私,但歐洲人也很自私,覺得反正英國爛掉回到自己國家就好。
有一天英國的同事跟我說,有台灣人和他說,他擔心台灣會變成現在的香港,可是說起來,如果有一天台灣多數決的民主,有八十趴都覺得成為中國的一省比較好,那我們剩下的二十趴,要不要選擇尊重呢?
大家怎麼想?
我想很多人一定會很氣憤的說,難道他們要活在一個沒有自由的國家嗎?這就像我之前和印度的同事討論到的一個話題一樣,到底中國的居民和北韓的居民是否真的覺得幸福?我們都認為,那些既得利益者以及安分守己樂於被監控,從一出生就被洗腦的人,當然是真正的快樂啦!
假設台灣的民主決定我們變成中國的一個省,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如果我們推翻掉這個民主的決定,不也是只是我們不尊重大多數人的決定嗎?只因為我們少數人想要呼吸自由的空氣?
這樣那些大多數的人會說,那當初你們喊民主喊假的?你們這樣不是跟專制獨裁一樣嗎?因為你們這些少數人想要這樣就這樣?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爸媽都認為,台灣就是太自由了,才會導致現在的亂象,台灣要是跟戒嚴時期一樣有多好。他們都是高知識份子,甚至爸爸還是留美博士,是學者。
當鄭捷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也一度認為,我們應該要控管,監控很多很多,我們應該要有監視器,我們應該要確保小孩不會有行為偏差。
中國目前有一些菁英學校,都有配置智慧化的系統,可以隨時回報家長小孩的生活及學習狀況,連三餐吃什麼吃多少都有數字回報,台灣的家長一定很多也覺得這樣太棒了,還有那個可以監控小孩專注力的機器,讓小孩可以學習突飛猛進,我相信台灣很多家長也覺得這個很不錯。
不覺得聽起來哪裡很矛盾嗎?
很多台灣人推崇新加坡的環境,但新加坡被稱作Nanny State, 因為到處都是CCTV, 每個人都被監控著,就像是父母管小孩那樣,可是台灣很多人也覺得這樣很安全啊!沒有隱私又怎樣?
還有台灣的健保數位化,只要有健保卡都可以取得資料,醫生好像也不用簽署什麼合約,也可以永久保留所有人個資,假設有一天台灣政府想要控管所有人,不就可以從健保局先下手?然後父母想要監控小孩的健康狀況,拿健保卡去醫院也是可以查得到的!
反正台灣人說要自由的空氣,可是在很多方面又不想要自由?尤其是只要有血緣關係,或者法律配偶關係,就可以調取對方資料?
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反正說起來,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怎麼樣的生活,一方面在英國抱怨這邊很多問題,一方面又覺得,其實這邊的制度好像也有一套邏輯,然後開始質疑自己從小到大生活的台灣,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
其實說起來,日本也很怪啊!但台灣畢竟被日本殖民了五十年,加上各種仇中崇日,導致大家覺得日本就是最好,可是日本也有很多完全不合理的地方,不管是社畜文化,還是家庭婚姻文化,還有種族歧視和性和別歧視等等問題,之前還有經濟蕭條導致很多人變成流浪漢問題。
可是不管怎樣,台灣人就會去美化日本人,同時哈韓的族群覺得韓國很厲害,為什麼短短幾年可以超越日本台灣,拓展國際知名度,但其實韓國也有很多問題,他們有貪腐、貧富差距、各種社會階層、種族歧視、性別年齡歧視一大堆問題呢!
ˊˊ#關於人生的疑難雜症 的話,其實我還是滿想住在台灣日本或韓國,原因的話大概就是食物、氣候、和朋友吧!台灣的話畢竟還是自己從小長大熟悉的環境,還有很多好吃的食物,又可以一直不管環境污染問題的用電吹冷氣,享受便宜的大眾交通。
想想都覺得哀傷了。這大概就是變成大人以後的煩惱吧!發現世界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美好,生活上有很多問題,可是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啥事也做不了只能在邪惡的Facebook發牢騷? 喔對了,如果有在Follow美國矽谷的事情的話,大概最近會看到一個新聞(不知道台灣有沒有報導,畢竟事主非台灣人),反正就是FB也發生了跟很久以前的鴻海富士康一樣的事情,沒錯!就是跳樓!然後你猜公司怎麼處理呢?
公司當然沒有說是那個人夢遊,公司只是說,大家如果壓力大,有心理問題的話,可以找XXX或者撥打以下電話XXXXXXX之類的。公司也不認為自己錯,然後其他在美國FB的中國人就覺得很不爽,其實不只中國人,還有其他非中國人的工程師都覺得公司很惡劣。
因為這個跳樓的人,其實是H1B,也就是非永久性的簽證,還不是綠卡,所以如果被Fire了他可能就要回中國,而且他全家大小都是綁著他一個人的簽證留在美國。那可以進美國Facebook而且工作了幾年,可想而知也算是一個大神了,可是他們Team是公司數一數二操的團隊,也是高壓的部門,由於軟體進度落後沒辦法deliver, 主管就把事情都推到他一個人身上讓他去擔,甚至有傳聞主管好像對他也很不好。反正基於各種壓力,他也覺得自己差不多要被炒了,於是只好犧牲自己換全家人幸福,因為跳樓死了的話,家人可以得到他幾倍的薪水的樣子。
事後呢,大家就很不高興,要求公司告知真相,要求公司公開處理,要求公司道歉,但是公司非但不認錯還開除了那些去抗議的人。
反正事情就是,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我想像中的美好世界又一步一步的崩壞。而且去Glassdoor上面看,FB還是有4.3的好評,跟我們公司和Google一樣好呢!
快速地跟大家分享了最近在腦子裡揮之不去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怎麼想的呢?可能文章太長了都看不下去了吧!哈哈!
前幾天和朋友們去唱歌,唱了SHE的『不想長大』,突然有點感慨,其實也不是不想長大,就是一種,以為長大了煩惱會少點,結果好像更多,而且不知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生在這個年代。
至少有生之前可以見證黑洞的照片、中國黑科技、霍金本人、川普總統、香港光榮革命、量子電腦、發大財市長、英國新鈔、台灣女總統等等,不管是好的壞的,也都算市值得了。
#圖片是從劍橋開往倫敦的火車上
glassdoor是什麼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Apple 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公司,這次來個工作內幕大公開!
Ian跟大家分享他在頻果總部上班的心得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在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感覺
Apple 上班一天的行程, Apple 的待遇跟福利, 平均薪水, 跟5年來學到最重要的工作職場能力!
內容僅供參考!
Google也是一家很棒的公司,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而已!
想了解美國公司的reviews,或特定職位的收入 可以去glassdoor網站上逛逛
www.glassdoor.com
歡迎追蹤我們Instagram和Faceboo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dodome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DoDoMe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HDo7PxSBdo/hqdefault.jpg)
glassdoor是什麼 在 如何使用glassdoor查外商薪水#short #glassdoor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半導體#半導體製程#半導體產業鍊#外商#薪水#薪資#mirco #美光!畢業做什麼FB:https://reurl.cc/L0gle3 畢業做什麼,一個以大學科系畢業後, ... ... <看更多>
glassdoor是什麼 在 Glassdoor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 企業初心:未來企業的新領導準則 · Glassdoor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為了解決 Glassdoor 的問題,作者RobertGlazer 這樣論述 ... ... <看更多>
glassdoor是什麼 在 [心得] 善用Glassdoor...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自從甚麼X眼通沒了之後大家在哀嚎這樣就不能看到公司的評價了...
但有個東西叫做Glassdoor
https://goo.gl/EqgukV
你可以查到很多外商與台商的評價,基本上你的公司文化不會落差太多.
上面也能看一下人家怎麼面試的過程,可能有哪些題目...
拿Airbnb來舉例好了... Review:
"Good people, great culture!"
I have been working at Airbnb full-time (More than 3 years)
Pros
Lots of transparency from Executive-level Leadership and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employees are good people with open mindsets and generous hearts.
The company is good at owning mistakes that have company wide impact and try
their best at taking action.
Cons
Intentional career advancement structure and offerings still need improvement
多看幾篇你會對這家公司有點概念,我也無聊查了以前的老東家,差點被笑翻還跟著點讚.
(Helpful+1)
這邊很少有老闆跑來洗評價,因為洗了也沒用....建議各位,之後也不用去看台灣人力銀行
的評論了,來Glassdoor就對了...神一般的好用,我是最近要面試才突然想到應該再分享一
次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19.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11446100.A.4F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