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又刪除,你也得到了「社交認同病」嗎?】
這是一個情境劇:你閱讀一篇網路文章,覺得實在言之有理,內心澎拜,於是分享到臉書、打了幾串簡短心得。
過了10分鐘,你發現讚數不如預期,又被「臉書朋友」在底下留反駁,想了又想,明知自己沒錯,仍舊刪除文章。
觀察社群網站,我發現很多人有這樣的狀況,無論轉發文章、打狀態、放照片,不知怎麼地,明明是自己頁面,分享的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卻莫名感到心虛無比,總是顧慮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發出的東西。
社群網站成立的美意,本該是大家互相交流、發表各自觀點,以求更靠近彼此。
但科技到底是冷冰冰、無感受性的,社群網站的存在雖然能讓人們在溝通上更為便利,卻忽略人性本身存在著的「原欲」,有的時候,它更成為了「激化原欲」的媒介。
---
人沒有善惡,只有原欲,無論是佛教的貪嗔癡、希臘諸神的七情六慾、基督教裡的七原罪,連告子都說了「食色性也」,顯見人性就是會有「欲望」,活在世界上,大家都是努力在平衡欲望。
如若動機良善,適度原欲可以產生正面樂觀、越挫越勇的特質;反之,一旦過度關注外界事物,無限制地擴張欲求,衍生而來的嫉妒、暴戾之氣不說。
但,深埋在這些情緒背後的,更多地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無法認同自己的獨一無二。
---
前天看了 #Netflix 原創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2020),該片訪問多位曾在臉書、IG、推特、Google任職的創辦者、領導者與工程師,鉅細彌遺地分析隱藏在社群軟體背後的隱憂和陰謀。
這部片我看了頭皮發麻,因為片中的確點出上述隱憂,這是一種「社交認同病」。
精神科醫師指出,自從社群網站在2011年成為大勢,青少年憂鬱症比例大幅攀升,平均每年都比去年成長3倍左右。
梳理心病源頭,多半是看到同學們在社群網站上光鮮亮麗的一面,從而產生無法肯定自己的情緒。
發明臉書「按讚」機制的 Leah Pearlman 則說,當初發明點讚的動機,是希望能傳遞歡樂、正能量給朋友。
可她想都沒想到,這竟然在未來會成為使用者們「自我認同」的判斷基準,搞得如果朋友都沒按讚,就是間接在否定自己的價值。
社群網站幫助我們更靠近外界,卻逐漸迷失自己。
---
到頭來,我們只會放上自己想給大家看到的事物,曬出自己的豐功偉業、家庭和樂,幾年前就連「曬娃」也新創成名詞 “Sharenting” ,編列到柯林英文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很多人會憤憤不平:「難道我不能向每個人分享喜悅跟紀錄心情嗎?」
當然可以,不過請記住:真心會為你的幸福與成功感到開心的,到底還是你的知己和家人們,既然身為知己與家人,自然沒必要透過社群網站公開PO文給他們看,你是可以私下傳訊息和分享照片的。
畢竟,我就曾經聽到一位朋友,他抱怨著臉書上另一個喜歡曬小孩、分享自己豐功偉業的「朋友」,對他的舉止感到厭煩跟訕笑,還私下批評對方小孩子長得很醜。(從這邊又可延伸另外一題:社群網站上的朋友,有幾個是真心朋友?)
---
我個人的想法是:每個人要曬他們家的東西、怎麼炫耀都不關我事,可是我們不得不正視,市面上多數人的心胸,不知為何,往往是「PO者無心,看者有意」的。
相信不少人都瞭解此事,不知不覺,他們都罹患「社交認同病」而不自知。
這些人,他們小心翼翼地斟酌發文用語、確保照片品質、自拍修圖修到不像本人,將社群網站變成表現自己的平台,但呈現出來的也不見得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變得只是「刻意」想秀給別人看,還要佯裝自己是率性隨意,不覺得人生很辛苦嗎?
對於社交認同病,電影《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裡頭的頂尖工程師們,其實給觀眾一點方向:盡可能遠離社群軟體、減少使用它們的次數,每天花更多時間照顧自己、陪伴家人。
如果執意要上傳跟紀錄,還是想分享給「大家」看,那也是沒關係的,就是時刻謹記:不要去在意別人怎麼看、私底下如何說,也不要被讚數綁架了。
你心裡感到平靜,才是最重要,而這就得問你自己了。
Netflix
https://www.adaymag.com/2020/09/24/cyber-self-harm-definition.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暗網仔出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
harm名詞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FDA說明MRTP是蝦米
圖片這位龍載天,好久以前有來我這邊開戰過,到現在超級久沒看到他來我這串門子(我可沒有封鎖他唷),交手過程中,我個人猜測這位🐲先生就是鼎鼎大名的臺大醫師郭斐然分身帳號(如果錯誤,煩請糾正)。
鑑於台灣幾乎沒人懂 PMTA, MRTP, Tobacco Harm Reduction是什麼?
小弟有建請 國健署 呂簡任技正 孟穎,以衛福部國健署身份進行釐清名詞定義,但現階段似乎有些困難。
因此,我在這邊先附上此次iQOS通過美國FDA的MRTP的相關資料給各位參考,謝謝!
根據美國FDA對於MRTP的說明:「MRTP產品必須能夠有益公共健康」,因此iQOS能通過MRTP申請,在FDA新聞稿有明確提到「有助公共健康」字眼。
Overview of MRTP Applications
A modified risk tobacco product (MRTP) application can be submitted by any person for a proposed MRTP seeking an FDA modified risk order.
An MRTP application must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duct will or is expected to benefit the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 as a whole.
https://www.fda.gov/tobacco-products/advertising-and-promotion/modified-risk-tobacco-products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董氏基金會 #姚思遠 #林清麗 #賴志冠 #郭斐然 #陳紫郎 #溫啟邦 #謝孟雄 #陳時中 #王英偉 #薛瑞元
harm名詞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日國際選讀】
💵Paying Americans not to work
政府大撒幣,不拿是傻B?
如果是你會接受嗎?歡迎在留言區回覆你的看法!
開啟「接收通知」和「搶先看」每天吸收雙語時事新知
來讀華爾街日報獨家
⛑Much of the harm from the coronavirus is unavoidable, but it would be nice if politicians didn’t compound the damage by ignoring the laws of economics. The worst blunder so far on that score is the $600 increase in federal jobless benefits that is already undermining the economic recovery.
因新冠病毒疫情而來的傷害多數是無可避免,但這些傷害卻因為政客忽視經濟法則而加重,至今最大的錯誤是政府增加了600美元的失業補助,該項補助正在破壞經濟復甦。
-compound:使加重
-blunder:(因粗心或思慮欠周而造成)大錯
-undermine:削弱、損害
⛑On Wednesday we ran an op-ed from Kurt Huffman, whose Portland, Ore., company helps chefs run and staff their restaurants. Because of the coronavirus, he had to lay off 700 people. But some restaurants have adapted with takeout and delivery, so he needs to hire some back.
週三,我們做了一輯Kurt Huffman的特別專欄,他的公司位於奧勒岡州的波特蘭市,專門協助主廚經營他們的餐廳與提供人力,近期由於疫情的關係,他已經解雇了七百名員工,但有些餐廳已經成功轉向外帶與外送的服務,所以他需要重新聘僱一些員工。
*op-ed:opposite to the editorial的簡稱,此為歐美報紙出版業專有名詞,相對內部編輯撰寫的社論(不具名)版面,op-ed是外部人士具名撰寫之時事評析。
-staff:名詞員工,動詞為…提供人力
-lay off:解僱
-adapt with:適應
📰Some extra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s necessary, but the rich extra compensation from the $2.2 trillion Cares Act is encouraging those employees to stay home. Mr. Huffman did the math in his op-ed: A starting wage for a line cook is about $640 a week. Oregon’s unemployment offers about $416 per week. But thanks to the $600 federal bonus, that same worker now collects $1,016. Why would anyone take a pay cut to go back to work?
部分的失業津貼加碼是必須的,但那些2.2兆美元維生法案所帶來的豐厚津貼卻是在鼓勵員工待在家中,Huffman在他專欄中做了個計算:假設一個二廚原先的基本週薪為640美元,奧勒岡州的失業補助提供了每週416元的津貼,但感謝聯邦政府每週加碼的600美元,現在原先每週只領416美元失業補助的廚師變成每週可以領到1016美元,如此為什麼有人要回去上班領較少的薪水呢?
-Cares Act:多翻為維生法案
-compensation:補償金
-wage:(通常指勞力工作)工資
-line cook: 主廚底下的二廚
未完待續...
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合常理的事情發生?
加入文末每日國際選讀計畫,解鎖完整語音導讀版
——
原文連結請看留言
——
❓❓Quiz: His parents are one of the ________ which _________ his career.
他的父母是阻礙他事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A. incentives, stop
B. disincentives, adapt
C. disincentives, undermine
D. Inception, Trumps
【每日商業英文計畫,反應熱烈延長優惠!】
#獨家 華爾街日報訂閱超值方案 📰
專屬 Line 群組,浩爾 #每日語音導讀
目前已超過100位學員,倒數 2 天,再等就沒了 🤭
「留言+1」,就送你 #優惠碼 及 #導讀試聽!
harm名詞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最後發現我有1種強迫症!
發現我有1種強迫症!
發現我有身體聚焦強迫症!
發現我有一種強迫症!
我有身體聚焦重複行為障礙 (強迫症的一種)-精神問題
發現我有身體聚焦強迫症!
最近看杜汶凙喱騷講強迫症的題目令我想到今年加拿大疫情最差時自己也表示有強迫症的症狀: 咬手指. (Show clip)片中他提及的數格子等的強迫症行為其實我小時候每隔地上走過兩步格子會喜歡跪一次在地上. 睡覺前數自己眨多少次眼, 不能有6或者6有關或pooy數. 例如: 6,12, 16, 18也不行. 因為6是魔鬼的號碼. 如果眨了6次眼要馬上眨到7,8, 或9. 或when I use to sit in the car I needed to use both sides of my hand to touch the car window. 4 times with both hands. I don’t even know why.
長大後我慢慢tou ley這些重複性的精神狀態. 這些年唯一陪伴我的是咬手指.
今天的身分拍這條影片不是而暗網仔的身分去拍, 而是為我自己找出答案. 因為彈琴或任何要show手指的行為有時都會有goo leuy. 因為不漂亮.
I know theirs a billion people will worst tragic fates than me and this is such a stupid small problem but this channel is for me to express my self.
這幾天找到原來這類型的強迫症學名叫 ‘身體聚焦重複行為障礙’ 是你重複obsessively對自己肉身做成的創傷. 這個koy kuet名詞令我發現自己某一些其他我曾經以為正常的行為也其實是強迫症. 當然咬手指是我最明顯的symptom. But like biting my lips, bitinh the inside of my mouth (like this) biting other parts of my hand, picking my bitten fingernails. Scratching my eyes inner part, before my elbows I constantly scratched for no reason. It’s almost like self harm.
I used to think everyone did this at least bit their lips.
Now the reasons for this some believe is anxiety. But honestly I bite my hands when I’m either bored or thinking. I think it’s a mixture because when I upload a video and I’m writing the tags and all that I’m both thinking but also anxious because I’m nervous about the video performance. So I think for me it’s both those things.
Now a cause of 身體聚焦重複行為障礙或BFRB有一些人説有自己問題外還有遺傳成分. 因為我也真的見過長booy有scratch themselves的習慣.
My solution: after watching this video they told me that the solution is not to stop yourself from the impulse of doing these things before that’ll only make you want to do it more. Actually it is to be conscious in that moment that you want to do this and do another action as a replacement. So what I did is I pretend I’m playing the piano every time I get this self harm impulse. Strange it when I do this my mouth still moves and if I were biting my nails or my lips and yesterday I caught myself constantly want to bite.
But over time it has gotten easier. And I think with enough effort I can stop this. Because honestly my nails are traumatized beyond belief and it’s been so long time I’ve had to cut nails because they don’t grow and is so weak. When I scratch an itch it feels weak. Like it’s gotta fall off. And it’s just...I don’t want that you know so let’s try to change it.
Thanks for letting me make this weird video bye.
harm名詞 在 Gavin職場英文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分享這個句子: Diversity without inclusion is harmful. 多元而欠缺包容,那是會產生傷害的。 diversity 名詞,意思是「多元,多樣性」。 inclusion 名詞, ... ... <看更多>
harm名詞 在 [閒聊] (新手向) 爐石常見英文用詞- 看板Hearthstone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在等 NAXX 的過程中無聊整理一下,
跟國外 twitch 實況主好一陣子了,看觀眾打嘴砲也是很有樂趣的地方,
其實很多用詞不是爐石首創的,
不過如果之前沒看其他遊戲實況,很多東西真的也不太懂 XD
底下就整理一些我自己常見的,也許有錯誤的地方煩請指正。
1. gl hf / gg wp
gl = good luck
hf = have fun (感謝 ak147 補充)
gg = good game
wp = well played
gl hf 是開戰前習慣的招呼方式,祝對方好運的意思,
gg wp 則是打完後,稱讚對方玩得不錯、這場很精采之類的禮貌用語,
不過 gg 到後來漸漸演變成輸方認輸時的用語,
所以才會有輸掉、失敗的衍生義,甚至延伸到生活大小事中..
2. topdeck
原意應該是指牌堆中最上方的那一張,也就是抽到的下一張牌,
後來直接變成抽到最想要、最有用的牌的意思,
也就是我們講的神抽。
另外也有很多人用變體 topdick (屌抽?)
3. Dennis
指實況主 Kripp 在競技場遇到的一位新手 (天兵) 玩家,
在第一回合就用懲擊打臉震懾了 Kripp 和觀眾們,
雖然後來玩家和比賽看多了,這場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
不過因為當初時空背景下的經典,
導致後來只要有新手或是玩家出包,就會被嘲笑是 Dennis。
像是我們常用如「憤怒雞」或是「閃金鎮」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eW9bYDmz0
4. lethal
原意「致命的」,表示當回合可以直接殺掉對手的狀況,
在爐石常當名詞用,例如 has/have lethal,
如果當回合沒有擊殺對手就是 miss lethal。
5. BM
bad manner,泛指對戰中不禮貌的行為,
包括用表情嘲諷對手、燒線、明明可以贏卻玩弄對手的行為,
我們常用如「敗人品」。
另外最近比較多 BM 後面加 X/10 等等,是幫這次的 BM 打分數的意思。
6. value
指有價值的行動,例如非常划算的手下交換、法術超出預期的效果等行為。
實況主好像也會當動詞來用。
我們一般就講很賺、賺翻了等等。
7. yolo
原本是美國俚語,you only live once,
有鼓勵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去好好享受人生的意思,
中文比較像「吼伊去啦」、「青菜啦」這種。
在爐石常用在帶有隨機因素的行為,
例如一開始最常被套用 yolo 的炸彈客 (yolo bomber),
到後來跟隨機有關的都會套,
包括 yolo rag (炎魔)、yolo brawl (鬥毆) 等等,
8. get REKT / get wrecked
原本在網路遊戲中是小屁孩用來嘲諷對手被打爆的意思,
現在似乎大家都在用。
在爐石中還有些變體,
例如當年法師三冰 nerf 前的鼎盛時期就有 get maged (被法師教做人) 之類的。
另外,以前當有職業過強的時候多少都會被特殊用語嘲諷,
例如 unleash the skill,
原本是 unleash the dogs 關門放狗,被用來調侃玩獵人「超需要技術」的..
9. PJSalt
這是 twitch 專用的表情符號,是罐鹽巴,
salt 應該是 sad 的變體,
用來酸實況主愛哭哭或是抱怨運氣不好、牽拖的意思 (感謝 CYZ13 指正)
PJ 根據 Google 到的結果是指一位實況主 Peaceful Jay,
聽說他幹過的偉業是實況 24x7 (7天24小時) 的 Street Fighter...
10. Sniperino
sniper 是狙擊的意思,在爐石指對手偷看實況來得知實況主的牌,
另外也常用 ghost / ghosterino。
至於 -ino 是調侃義大利文 (應該是吧) 很多 -ino 結尾的字,
所以故意在一般的英文單字後面接 -ino。
例如:
no copy pasterino dongerino frappuccino cappuccino al pacino my story
(其實我不曉得是什麼意思 XD)
11. XX hype!
hype 是使人興奮的意思,
在實況中常表示熱烈期待、覺得很爽的東西,(老實說我不是很會形容)
例如 sub hype! (sub 是 subscribe, 訂閱的意思), NAXX hype! 等等。
12. XX or Riot
從 LoL 實況主傳來的,
聽說 (這來源我也忘了是哪了,如果有講錯請見諒) 是
Riot (LoL 的開發商) 曾經禁止過 LoL 的實況主實況其他遊戲,
所以就被調侃成 XX or Riot。
應該也有不怎樣怎樣就暴動的意思。
還有一些其他跟實況主本身比較相關的,簡單列在下方:
Noxious
JAY JAY! - GG 的變體
AMENO - 實況中會放的觀眾很愛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SvxaNQ6d7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Q54LMl-kw
Amaz
LA WONG - 通常用在 AE 或是放大絕的狀聲詞
Billy - 他對他最愛的 (?) 魚人取的小名
Do we win? - Amaz 應該是覺得他的實況是大家一起玩,所以很喜歡用 we
GG IN IN DER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R75k7Oggg (BJ4)
因為我比較常看的只有這兩位,其他的就先不獻醜了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67.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rthstone/M.1408460431.A.35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