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一場比賽是4/24的CT226,
接著5月初就進入三級警戒,比賽接連取消和延期,
沒想到在解除三級警戒之後我的第一場比賽會是登山車,
這場比賽由台灣體大運動管理事業學系主辦,
地點在台中的老外林道,久仰老外林道盛名,
身邊也有朋友在老外林道騎了100公里,
這一次我也來朝聖了!
我參加了早上市民組的個人賽和下午的公開組團體接力賽,
賽道一圈約2.5公里,個人賽計時50分鐘,
團體接力賽3人一組,每人騎三圈,
以往跟阿丹練車時下坡都是我的罩門,
這場比賽的下坡我都過關,但有個兩段陡上坡過不了關,
技術還是超級嫩,只能用體力來拼,
完成兩場賽事超過癮,到現在還意猶未盡,
我一直相信練登山車和越野跑對我的鐵人賽有幫助,
感謝將我領進門的 XTERRA Taiwan 和 江勝山ミ Dan Sheng-Shan Chiang
期待下一場登山車賽。
Photo credit:2021台灣單車越野賽 、Lion Hung
富邦文教基金會
Specialized Bicycles #SpecializedTW
Herbalife Nutrition
Garmin #GarminTW
Stark.works 史塔克運動科學團隊
PSI Custom Sportswear Taiwan
#SHCoaching #OakleyTW #Kato #lowlight
#2021台灣單車越野賽 #老外林道
herbalife連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第一場的極限超級鐵人賽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在靜浦部落長老的祈福儀式之下展開,這是台灣的第一次,也是亞洲的第一次。
很榮幸可以參與這場賽事,也跟其他58位勇士站上同一賽道,
長虹橋下秀姑巒溪出海口,進行的是我最專長的3.8km游泳,
59分鐘上岸,當天早上的風吹起陣陣的波浪,的確不容易,
自行車從靜浦部落出發,瑞港公路還留著前幾天下雨沖刷的痕跡,
獨自一人穿越每個彎道,睜大眼注意路況,速度維持的很順暢,
從台11甲回到台11線之後,風勢讓我必須將身體壓低降低風阻,
老天爺佛心賞給大家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沿路毫無冷場,汗流浹背。
太魯閣牌樓前的補給,已經知道自己的能量所剩無幾,
踏板不停踩著,直到新白楊就可以稍作休息,
洛韶後台8線151k管制點停留時,許仁茂和范老師也陸續抵達,
整點放行,我的體能狀態大幅下降,
新白楊轉換區時,大會規定必須給醫療團隊做身體狀態評估,
第三個離開T2,最後漫長的馬拉松賽程,一路向上,沒有回頭路。
台8線129k管制點被擋下,需要等待40分鐘才能通行,
在這裡精神第一次在瀕臨崩潰的狀態。
看著 Kyoko Morita - 森田京子 眼淚不爭氣的流下,
什麼話都沒有說,也在眼淚流出來的時候感受到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然後又感覺“哭什麼哭?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自己承擔”
擦乾眼淚讓自己放空,吃點東西填胃,身體越來越冷,
接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跑走,只能跑加走了。
傍晚5點終於等到放行,冷掉的身體很沈重,
但剛剛的情緒就好像心裡的撞牆期,從新出發的時候心情穩定許多
上坡走,緩坡跑,一路碎念著“可以,加油,可以,加油”
“好,快走,好,跑一下” ”可以,不要停下來,可以,不會放棄“
5點後的天色黑的很快,金馬隧道5公里的下坡從5分20加到4分01,
希望可以爭取到一點點落後的時間,但下坡完之後小腿抽筋了,
繼續快走,抽筋緩和後,快走+慢跑,可以,加油!
比賽規定補給車補給完之後除了停在路邊加油之外,不能跟著選手,
好長一段時間,專注在頭燈照射的微弱燈光,偶有大霧,
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腳步聲和自我對話的聲音,
這一段黑暗中獨處的時間,原來就是深層最脆弱的謝昇諺,
我好膽小,我好懦弱,我好弱不禁風...負面的思緒就是這麼直接
當下身體和肌肉的不適似乎微不足道,心裡的狀態是最大敵人
我相信鐵人們對於身體疼痛的忍受度很高,多痛苦的身體狀態都能忍住,
但真正打擊我們的是開始出現負面思考的心理狀態,
或許只是因為心裡過不去,就放棄了,可能人生也是如此。
每當負面情緒亦滿腦袋時,補給車的雙黃燈總是及時出現,
一段一段的累積,緩慢但不停止地朝終點前進,
經過關原時第二次感受到情緒的臨界點,好希望陪跑的歐霸 張岱偉 這個時候就開始陪,
補給車似乎沒有要靠邊停的動作,再一次確認歐霸要陪跑的路段,大禹嶺,
好,我還可以撐,就是黑夜中跑+走而已,沒風沒雨,可以,加油!
賽事規定,如果陪跑員途中出狀況,醫生判定無法繼續的時候,
選手必須連帶強制中止比賽,有了這個規定,我們必須更謹慎安排陪跑路段,
大禹嶺的路燈,讓低落的情續回了神,看到補給車了,
歐霸忙著換裝,最後12km,我們沒問題的!
賽前移地訓練時,評估了歐霸的狀況,原本設定小風口再開始陪跑,但歐霸說看著我獨自在黑夜中的背影,他忍不住了,決定提早在大禹嶺就下車陪跑,謝謝你。
大禹嶺之後,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恢復正常,
雖然跑不起來了,但我們盡可能跨大腳步邁進,
補給車已經開往昆陽停車場,我們要快一點,不要讓補給團隊等太久,
只要坡度稍緩就會跑起來,手錶每計圈一公里,心中就越加振奮,
通過松雪樓時聽到工作人員對講機傳來"第一位選手距離終點250公尺”
這段話更激勵我了,在第二管制點時已經覺得只要能完成就好了,
獨自算著距離終點的距離和時間,松雪樓到武嶺停車場約1.6km,
武嶺停車場到合歡主峰登山步道口750m是下坡,登山步道口到終點約1.8km,
原本落後的差距好像有拉近,跟歐霸說我們還有機會,加快腳步!
停車場到主峰登山步道口的這段下坡盡力的跑,
登山步道開始只要求自己不要停下來,走快一點,再快一點,還是有機會,
最後這1.8km好遠,怎麼走了好久都走不到,
好像聽到Jovi的聲音了,
有燈光,
好多人,
那就是終點了,
拿出準備好的國旗,
情緒潰堤...
我完成了!
當下名次真的不重要了。
這場賽事的成就,歸功於強大的補給團隊,
整個比賽的過程都必須依靠自己的團隊和補給車,自給自足
沒有團隊,就沒有通過終點的我,
感謝 老婆、歐霸、小辣(辣小編)、Fatty和小天,
我們一起登上合歡之巔!
富邦文教基金會
Herbalife Nutrition
Specialized Bicycles
Oh My Garmin #GarminTW
力格運動健護中心 The Vigor
Stark.works 史塔克運動科學團隊
PSI Custom Sportswear Taiwan
Oakley Taiwan #TeamOakley
YOYO Cycles 樂騎適
#SHCoaching
📸 Fatty 許詩侑
herbalife連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移地訓練第二天安排休息日,整個上午都放空,
下午小奇萊登山健行之後,做了大約3km的夜跑,
目的是要感受下太陽下山之後,在海拔3000m以上跑步的狀況,
從松雪樓慢跑到停車的位置克難關(大風口)換裝再折返跑上武嶺,
身上穿的是防風外套,戴上冬天跑步手套,
夜晚的高山真的很冷,冷空氣讓呼吸受到影響,
如果戴上保暖透氣的面罩(脖圍或頭巾)或許有幫助。
短短的3km幾個朋友跑到武嶺停車場之後一直乾咳,
除了很喘很累之外也有點不舒服,比賽當天一定會跑到晚上,
身上的禦寒裝備要帶齊全,準備好來迎接最後的大魔王。
移地訓練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我從清境的民宿騎到武嶺約20km,
目的先讓身體累積騎車爬山的疲勞,接著再跑步會比較類似FXT當天比賽的狀況,
武嶺的好天氣讓訓練多了點動力,在武嶺收車之後,開車到野溪休息區,
原本是計劃從碧綠隧道開始跑,到武嶺大約20km,
但碧綠隧道之後是一路下坡,這一段不太需要適應,
再考量到二週後要比CT,選擇從野溪休息區至武嶺的18km,
不要讓身體增加太多的疲勞,也可以體驗比賽當天最辛苦的跑步段,
真的最辛苦的是從大禹嶺開始,一路上頭暈發軟,每一步都好辛苦
經過補給車的時候,喊的不是我要水和食物,
嘴巴說的只有:好辛苦...真的好苦...
但說歸說,腳還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跑著,手錶的分段計時介於7分到7分半之間,
這個配速看了難過,不看也罷,只要我不停下來走路都好。
騎完車再跑步辛苦的程度加倍,整個過程為了喝水走了三次,
大禹嶺公廁、小風口和克難關的短陡坡,喘息的程度沒辦法邊跑邊喝水,
只能盡快喝完再繼續跑起來,計畫比賽當天慢跑全程的目標應該很難達成(陪跑員覺得鬆一口氣)。
好不容易跑上武嶺停車場,好喘好暈,兩腿發軟,直接癱坐在補給車旁,
你以為到武嶺停車場就是終點嗎?錯!
終點在武嶺牌樓旁邊的合歡主峰,比賽當天還要再跑上去啊...
18km耗時2小時1分,只跑不到比賽距離的一半,
11/27那一天要先游3.8km,接著騎180km最後從新白楊跑44km到主峰...
坐在武嶺停車場的這一刻,我開始感到害怕,
這一次移地訓練完,真的感覺FXT好難,太難了...
開車下山的過程,心中突然對身邊陪我玩這場比賽的夥伴感到抱歉,
這個比賽是全部的人跟我一起累,可能比我更累,你們好偉大喔!
有報名FXT的勇者,佩服你們的勇氣,我們11/27賽道見了。
📸 許詩侑
富邦文教基金會
Herbalife Nutrition Herbalife24
Specialized Bicycles
Oh My Garmin #GarminTW
力格運動健護中心 The Vigor
Stark.works 史塔克運動科學團隊
PSI Custom Sportswear Taiwan
Oakley Taiwan
Dynamic Labs
YOYO Cycles 樂騎適
#SHcoaching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FXT #Seeyouatthetop
這一次比賽我選擇用Tarmac SL7出賽,關於我所使用的裝備,
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bit.ly/IAmSpecialized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