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雙語國家政策|國家型級別影響,爸媽你看懂多少?深究兒童英語教育重要性。
我猜,絕大多數家長對這個新聞是很無感的。
一來,時間還很久;二來,孩子才在念小學,甚至剛要念小學,國家要不要有第二官方語言,跟孩子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的呢!
雙語國家的意思,是2030年起,台灣會開始把英文當做第二官方語言。
這意思是,很多正式的文件與場合,是可以使用英文來表達的。例如說,目前政府機關開會,如果與會來賓只懂英文,不懂中文,會議主辦方是有義務要準備中英口譯的,各級議會的議員也不可以用英文來質詢。
簡單的說,目前你要當公務員或政務官或議員,全程使用中文是個義務,即使完全不懂英文也沒關係的;但如果英文被視為官方語言,那麼使用中英文就是可以自由選擇了。比方說,某個新任長官喜歡用英文,這個時候如果屬下英文程度不好以致於影響工作表現,就是個人的能力問題了。
政府機關如此,大型民營企業也會連帶如此。
類似的道理,目前正式的教科書一定只能用中文編寫,所以台灣的出版社即使教科書寫的再差,也不怕英美來的競爭者。但雙語國家之後就不一樣的,一定有出版社會直接送審國外的教科書,反正108課綱根本就是抄 CCSS 的,所以審過也不會難,然後一定就會有學校採用英文版的教科書,這時候學生看不看得懂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了。
然後,大學端兼負培育國家與企業未來人才,與引導中小學教育方向的雙重責任。自然也會大規模的朝向培養雙語人才邁進,因此對入學新生的雙語能力要求標準,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 遠的先不說,說點短期與現實一點的改變。
這個學年度起,教育部將選擇四所重點大學,提供獎勵與補助,要求這四所大學在四年後,博士班有九成,碩士班有七成,大學部有五成的課程,需要全部用英文來進行。
可以想見的,這四所大學都是所謂的頂大。
但是今天,即使是台大新生的平均英文能力,也還無法執行這樣的授課方式,更別說是其他學校了。可以想見的,#未來四年這四所頂尖大學對入學新生的英文能力最低要求以及影響的比重,一定會是逐年大幅提高的。
高中端呢?
當然也會有所應變。今年起,我們看到很多二線的公立高中已經開始加入了特色英語學程,IFY 國際預科學程,雙聯學制,甚至是IB 中學的行列。很明顯的希望從雙語化及國際化,來與傳統的明星高中做出區隔。這當然也意味著,英語好的學生,在未來的選擇及可以獲得的資源將會越來越多。然後他們在大學入學的競爭中,也會因此有新的優勢。
而上面所提的,只是眼前已經可以看到的改變。未來九年,在政策導引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導引大學教育後,整個大學入學,到高中入學,對學生英文能力的要求方向與訓練方式,勢必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就是 #國家級政策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覺得9年還很久!
不,如果九年後的大學必須做出重大的改變,那六年後的高中入學就會提早有改變,甚至三年後各地明星私中的入學也會跟著改變。像現在,一般的國中是程度好的學生在畢業前會通過全民英檢初級,但很多知名私中希望學生在國二就要有類似的程度,我相信在前述的趨勢下,三年後這應該會是私中入學的基本門檻了。
問題來了,現在可以在小學階段就通過類似檢定的,多半都是從學齡前就在全美語幼稚園或者使用DWE 的孩子,然後繼續在私小的國際班就讀,或者有神級家長在家帶孩子自學。
至於傳統英文教學方式與密度,不論是學校或補習班,其實都很難讓小學生在畢業之前就通過這個門檻。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甚至已經中年級了,而且你很重視未來的升學,但你卻還在用傳統的角度與方式讓孩子學英文,不斷的背單字,背文法,寫評量...⋯那其實你並沒有多少時間來讓孩子面對這個巨大的衝擊!
這其實就跟當年「108課綱」在討論之際,很多家長覺得反正就是念書,課綱改什麼念什麼而已;卻低估了課綱的精神,其實是要幫大學挑選更有思考與研究能力的學生,而不是只會在考卷上作答的學生。
所以,「108課綱」的落實,必然會涉及大學入學評比方式的變革。果不其然,大考中心做出了一連串的變動,然後很多家長開始抱怨這些變動太突然,不知如何教孩子適應。
關於雙語國家政策,我相信很多類似的抱怨也會在三年後大量出現在沒有警覺也沒有做好準備的家長身上。
最後,讓我們回到 #兒童英語教育 這個主題。基本上,我們預期雙語國家政策會徹底改變我們對什麼是「學好英文」的定義。
事實上,台灣有很多老師與專家都知道台灣的英語教育的成果不好,也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在過去十年來,我們發現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在他們的崗位上,默默的為「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與方法」在付出。然而,不論他們多努力,成果其實極其有限,只能改變一小部分的學生。
這中間關鍵原因在於,在教育生態系裡,有三個主要的角色,「政府─老師─學生家長」,而這三者之間,其實位於中間的老師是最無力的。當政策不改變,或者學生家長端的觀念不改變,老師其實什麼也不能做。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三年來,我們在中文家庭雙語小孩這個社團裡,選擇從改變家長端的觀念著手。
如今,政策的風向終於變了,時間與改變的壓力回到家長這一邊了。
而你,做好準備了嗎?
(歡迎轉分享)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2030雙語國家 #兒童英語教育
#拒絕填鴨
ib中文卷 在 與芬尼學英語 Finnie's Language Art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應連登仔 能者多努 話我英文廢,憑咩教人》
一定有followers話,Tiffany其實你已經做得好好,唔需要為呢啲hater煩心。我知道。但我想藉此討論下香港學英文風氣嘅問題,因為香港學英文同教英文嘅風氣真係好有問題。
1)50000人follow就算上位?
Po主好介意我英文咁廢,都有50000幾60000人訂閱我channel。
唔好傻啦,我地啲片平均幾千到萬幾人睇,其實我有咩影響力丫。
2)我唔係聖人,我英文都會錯。
的確,睇番你改我篇文,如果我唔寫could have spent呢一句,文句的確會容易明啲。其實我當時係想講could have spent more wisely;再加上當時寫文係DSE之後,我覺得學生本身可以花喺理解英文嘅時間花咗喺背誦度,所以我先咁寫。
Inculcate呢個字我用得唔好,其實講cultivate或者foster會好好多,brain fog寫錯,多謝你指正。
曾經有學生同我講software唔加s,我先突然恍然大悟省起,係wor,software唔加s。
我冇話自己勁,亦冇話自己唔會錯,不過我可以將生活裡面都八九成思考嘅嘢,都可以同舒服用英文講。我覺得呢樣嘢,比起錯唔錯緊要好多。
3)有時算錯定唔算錯,係主觀嘅
“能者多努”話我唔可以講Teachers either don’t have the time, resources, permission, or expertise (cultural, literary and general knowledge)Teachers either don’t have the time, resources, permission, or expertise (cultural, literary and general knowledge) to
foster real and two-way interchange among students. They resort to imparting knowledge through lecturing,
to make English lessons interesting, engaging or even exciting.
因為either or只可以跟either A or B,其實喺informal contexts,好多人都會講either A, B, C or D。呢篇文只係一篇listacles,我簡單抒發己見,唔預學生睇,當我要教either or呢個conjunction我當然唔會舉either A, B, C or D咁嘅例子。
就好似both呢個字,傳統想要講Both A & B,如果要講三個或以上items,理論上要講all A, B and C。但現代英文裡面,大家都會講 both A, B and C。
如果你大學有讀descriptivism同prescriptivism嘅分別,應該會明白。
4)Youtube同社交媒體都係產業,我好相信quality follows quantity,所以我每個禮拜都出緊大量內容
或者你會覺得咁樣係誤人子弟,但我好相信我每出一篇文同一條片,學生都係係咁綺larp兩眼,因為我地世界步伐太快,佢地唔會當我每條片同每篇文章係精讀篇章咁「倫」。
當我每個禮拜都推出內容,我出咩錯嘅時候自然就會有觀眾出黎指正我,呢樣嘢我不嬲都好歡迎,我會心心晒佢地啲comment。
當一個禮拜出緊>5 Medium文;3套Youtube片;2集podcast;2篇email newsletter同>10嘅IG post嘅時候,雖然我儘量避免,但忙中有錯係必然。
如果你覺得能夠做到咁樣製作內容嘅速度,加上有你滿意嘅英文水平嘅人,可以喺Youtube出樣教英文?如果你識得有咁嘅人,希望你介紹比我識。
5)回應世界英文資源咁多,多我一個唔多;少我一個唔少
我自己好相信我嘅分享有用;而我呢個信念亦得到我好多嘅followers確認,我先會繼續做落去。
如果我冇我嘅存在價值,我相信好難做到多人訂閱。因為Youtube係一個競爭激烈嘅空間,演算法係民主嘅。有英文channel係教英文嘅,但好多都係用普通話或者英文。English with Lucy、Papa Teach me、English Like A Native,普通話嘅有阿滴英文等等,呢啲頻道我全部都有睇,佢地當然有佢地嘅作用。但我覺得自己channel嘅價值在於聯繫香港同亞洲文化落英文度,我覺得咁先可以令學生原本唔鍾意英文,變成發現英文同佢地有興趣嘅嘢其實好有關係。
有一句說話係咁講嘅:No one can do what you do, the way you do it。唔好成日集中精神喺人地叻唔叻,留意下人地幫唔幫到人。呢個世界已經夠黑暗,可唔可以欣賞下會攞個心出黎幫人嘅人,幫唔幫到人,而唔係人地有冇資格;叻唔叻?
6)呢個世界唔係你踩其他人,人地就會認同你叻
就算我同其他教英文嘅人,包括蕭叔叔、阿滴英文、馬米高、English Lesson for Freedom、Miss Charlotte、哥倫布等等嘅教學理念未必完全一樣,我從來冇走去踩佢地。
如果一定要搵,每個人嘅英文同知識面都一定會搵到可以挑剔嘅地方,但係咪代表我需要搵佢地錯誤出黎挑機同批評?
我從來冇咁做,除咗因為我focus on我自己做好之外,因為我知道佢地做嘅嘢最起碼都係啱多於錯;幫到人多於害到人。
我唔會嘗試批評佢地,顯出我自己幾叻,無論佢地教英文係為興趣定牟利都好,我覺得最緊要大家個mission有意義;做嘅範疇係自己鍾意,能力範圍內儘量做好,已經好好。
7)你話我屋邨英文水平,唔同我有IB同拔萃學生黎搵我教佢地Eng lit,又同你講咩?
又唔通,我走去Youtube教IB英文咩?會唔會有人睇?會唔會有說服力?唔通我UE A CE 5*又同你不斷同你講咩。
唔同有band 1學生走黎比我我幫佢地出mock卷,我又同你講?
有咩意思?
人地只覺得我精英主義同show quali。
8)香港,需要唔怕錯,勇於表達嘅老師
我覺得香港嘅老師真係好怕錯;學生都係,當老師咁怕錯,點說服學生唔怕錯?
因為香港太多鍾意品評其他人英文嘅唔出樣但寸寸貢嘅鍵盤戰士,所以好多英文老師怕比人捉到錯處,而唔拍片。再加上Youtube動輒會有幾廿萬人睇到你犯錯,好多人都承受唔到呢個心理壓力。
我曾經去過香港Google嘅event同教師分享點做Youtube,我覺得就係呢種熱愛批評嘅態度,令到好多教育工作者都唔敢拍片。
英文,唔應該係用黎突顯自己英文有幾叻;自己有幾叻;英文係一個工具比我地更加豐富咁表達自己同睇呢個世界。
9)我冇睇唔起香港嘅日校英文老師,請你唔好亂咁解讀。
我話明好多英文老師冇時間培養香港學生對英文嘅興趣,因為好多時學校冇呢個自由度比佢地;至於expertise,一定有啲老師都係喺expertise上面有欠缺的,只不過呢個唔代表呢個一定係佢地錯,又或者佢地就係好廢,又或者我睇唔起佢地。
10)英文裡面,溝通裡面,grammar唔係唔重要,pronunciation唔係唔重要,但仲有更加重要嘅,係attitude,同識得match番溝通嘅objective同埋講嘢方式
我成日都講beyond grammar;例如歌詞裡面嘅smile a little smile;Star Trek裡面嘅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蘋果嘅think different;麥當勞嘅I’m loving it,因為我知道rules are made to be broken。grammar只係達意嘅工具,最重要係你用嘅語言同你溝通嘅objective match。我唔覺得你有領會一點,一個人英文叻唔叻唔係在於一個人寫嘢有幾正確;而係在於佢嘅語言可以達到幾versatile/wide-ranging嘅objectives同purposes。
例如一個人識得用英文寫DSE文章或者office嘅email,唔代表識得寫blog posts;識得寫詩;識得拍Youtube video。我喺寫作上面,一直都experiment緊,以前都有幫人寫詩,自己寫literary essays,唔係淨係你講嘅Medium文。
Attitude方面,我一直都覺得香港學生(正如林沛理所講),淨係留喺read for information,未做到read for style、賞識英文呢個境界,亦有好多學生對英文冇興趣,只係當英文係生存嘅工具,咁樣係好難學好英文,只會搵捷徑(例如將好多時間投資喺考試技巧)同囫圇吞棗咁背詞語/句式。
11)Medium係我碎碎念嘅地方
我日日都寫Medium文,我寫Medium文多過我屙屎,好多都唔打算係比學生精讀嘅,更莫講或中學生。如果你睇我嘅中文文章,或者同樣係錯漏百出,但我嘅文係寫比讀者略讀嘅,每日當專欄咁寫,我唔覺錯有咩大不了。
能者多努,如果你仍然想批評,可以批評埋我喺Medium寫嘅其他英文文章,唔好淨係執我篇Listacle;同埋唔好喺連登出post問人有冇見過女仔屙尿,咁樣只會顯得你心理變態。
I am not the brightest; I am not the smartest. But I show up for my audience. That's what that matters.
Medium原文link:https://medium.com/@tiffanysuen/whats-wrong-with-hong-kongs-english-education-14bf7d0ca73f
LIHKG原link:https://lihkg.com/thread/2005909/
ib中文卷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IB取消繁體中文考試?! 🔍💡
今天在Facebook見到好幾個朋友轉貼「國際文憑(IB)繁體中文科考試由於應考人數太少,擬最快兩年後取消,只保留簡體中文科」的新聞。
作為一個熱愛正體字的人,唔駛問第一下反應當然「我是憤怒」,但資料寫不足50人應考又感到那裡怪怪的 (大多是香港人的「真道」好像已有60個IB位了吧)。
跟車太貼前了解一下,原來說的並非IBDP (類似DSE的文憑試),而是新加入的MYP eAssessment。
近年受熱棒的IB課程,其實已有50年歷史 (我有同年朋友不是考A-Level而是IB,好幾個90後讀者做IB Project時有訪問過我)。
但中小學已開辦IB的學校在港其實不多,主因是要每年付IB費用。因此很多新派私校或直資學校(如:真道/蔡繼有)中小學沿用活動教學或近似IB課程,也有傳統名校(如:男拔/聖保羅男女)照用香港學制課程,到文憑試時才選取若干人數(大多是尖子)報考IBDP考取大學。
在2016年,IB新加入一個叫MYP eAssessment的評估,註冊了的IB學校可在約15歲-16歲的初中年紀自由參與。
那並非考試,而是「評估」(有分別嘛?!),評估後可拿到証書。據路邊社(笑)都幾可靠的消息,該証書認受性很低,但叫做「如你沒考IBDP文憑試」的話多張「証明」給人家知道自己唸IB 。
但,家中有財力實力唸MYP IB中學的,也沒什麼不去應考IBDP的理由....? 就算因私人理由不考IBDP,也有IB中學畢業証書啊。因此,讀IB中學的人基本上不怎麼去考MYP e Assessment(也當然它只辦了兩年,一切也言之過早)。
資料分享太多,我入正題。
MYP eAssessment是個大家拿著部電腦click click click的評估(新世代啊))),可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考不同科目 (phy chem bio history.....)。
今次新聞的熱話「語言文學科」,2018年可選的科目只得.......六種 (見圖),繁簡中文已叫兩種,少到喊,可見這評估是新到小試牛刀仍在「測試」應加入什麼語言科目的試驗階段。
而IBDP文憑試可選的第一語言文學科 (母語),記憶中有超過150種 (當然包括繁體中文,先不說香港,台灣也有人不少人選修)
我想帶出的是,支持香港學生學習繁體中文是非常極度極之重要(握拳💪🏻)我也是身體力行(?)的一員,也明白一來到繁簡之戰大家一定有點敏感 (太愛繁體字)。但細看了解後可發現IB這次有意擬定取消繁體中文評估,並非傳媒或網友形容的討好國內、政治因素、劣幣驅逐良幣等等等等.....只因它原本暫訂的語言科目已很少,仍是試辦中。
有時事評論員說擔心如MYP eAssessment取消繁體中文,IBDP也將取消,可選讀IBDP的直資學校因而要讀簡中,再再影響普通學制的中小學。
我個人意見是這有點杞人憂天,正如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國也有不少學生考IB,但eAssessment語言科還是未出現日意印文,這難度又是IB機構看輕/想消滅他們的母語/文字嗎? 不會啊。
嗯,當然,我明白大家的隱憂。始終普教中的出現,已看到香港某天全面轉用簡體字絕非全沒可能(唉)。但在憤怒轉發前,也先了解一下究竟咩事吧。
亂收尾:一起理智地(?)守護我們美好的繁體字💞
+ + + +
戴頭盔補充:
1) 突然趙榮德(嘿)上身似的討論學校,只因今天在網上見太多人以為IBDP兩年後要全盤考簡體,某幾個準備讀IB的家長世界末日似的 (我解釋到很累,不如直接寫一篇)
2) 我是會考/AL出身的舊世代普通市民。對IB的了解一定不夠在學家長/同學深入。以上的資訊如有錯誤,請賜教。
3) 關於IB的研究,源自小丫第一間返的playgroup是家附近一家蚊型IB幼稚園。七個月大**已在那裡一星期一次的返到兩歲,校長也笑說「睇住佢大」,地方小巧但感覺溫馨,更預先取錄N班學位,當時有考慮直接唸到K3再算。
但,那是一間真正的(?)IB國際學校,畢業的小朋友(部分是外國人)九成九入讀國際學校。香港大部份國際學校都是教簡體中文 (最多分校的ESF英基也是),我100%不能接受孩子學簡體。某部分國際小學教繁體,例如英基的啟新(但它們自己幼稚園都未收得晒)、CAIS (就是陳慧琳兒子的學校,近年難考到不可思議),其餘幾家地點太遠或學費債卷太驚人不是我此等平民家庭可負擔。
就算不說經濟問題,當時只得2歲,太快選定從此走國際路線也有點「洗濕個頭」。始終真的是很普通的香港家庭而已。
後來選了另一家學校。但那年因此有機會活到老學到老的了解很多IB資訊、考試內容、考卷(笑)、選科,更認識了一些IB家長或老師校長等等。了解後,更認定那是孩子長大後再看個性才決定的事啊(攤手)。
**會七個月這麼早就上playgroup,是她先天性有點身體問題,因私隱理由就不詳談了,當時醫生建議盡早給她去上。如是普通小朋友,個人心得是一歲半後才去玩玩吧,七個月時只是爬來爬去累死老母啊~~~ **
4)我會簡體中文,也經常寫(快嘛)。但文字意思結構,真的是正體字才可了解中文字詞之美啊 💛
(照片取自IB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