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loft-sh.medium.com/11-of-the-best-open-source-kubernetes-tools-2021-edition-b4aa49487845
本文會從三個類別來介紹作者認為跟 Kubernetes 開發維運有關的好用工具,這三個領域分別是
1. Running Kubernetes Environments
a. Minikube 依然好用,可以輕鬆創建環境,作者提到創建一個 cluster 只要 23 秒即可 <--- 我是懷疑加上 VM 時間應該沒辦法,除非單純用 container mode.
b. Helm 目前依然是部署方面最普遍被使用的包裝方式,
c. K3S 目前依然是輕量級 k8s 的選擇,特別是 IoT 等輕量級環境下想要部署k8s叢集則k3s幾乎是唯一選擇。
2. Simplify Feedback Loop
這個領域主要探討的針對開發者來說,如何能夠有效的提升開發流程,如何讓開發者能夠與 k8s 的互動更為抽象與簡單,讓開發者可以不需要學會太多k8s的指令又能夠將開發的結果送到k8s叢集內進行測試。
這類型的反饋資訊也就是標題所述的 Feedback Loop
a. 由 Google 開源維護的 Skaffold 專案目前能夠簡化開發者開發k8s 應用程式的流程,將建置Image,部署到k8s等步驟都自動化,開發者只需要呼叫指令或是存擋即可讓最新的程式碼自動部署到k8s叢集內。
b. 另外一套名為 Tilt 的軟體與 Skaffold 非常類似,不同點是 Tilt 有提供友善的介面,讓使用者可以更快地去知道當前撰寫的程式碼部署到k8s後會有什麼問題,從基本的 YAML 錯誤到部署後哪邊出問題都能夠盡量的點出
c. DevSpace 也是一套針對開發流程的開源專案,跟 Tilt 一樣都有提供介面,而全部的操作都是基於 devspace 這個指令來完成。
d. Lens 這套 Kubernetes 的 GUI 軟體功能愈加強大,作者甚至稱其為 IDE 而非單純的 GUI 功能,透過各式各樣不同的 Plugin 幾乎可以完成你想要達到的任何功能。
3. IDE Dev Tools I Can’t Live Without
a. 作者推薦 VSCODE 上面的 Kubernetes Tool 這個擴功功能,作者認為如果你的 IDE 不能夠有效地分辨 Helm Template 與 K8s vanilla YAML 的差異的話,你的開發速度跟體驗將會奇差無比。
b. VSCODE 上面的 YAML Language Support 這個功能也很好,能夠針對各種 YAML 文件的操作給予自動補齊與偵錯
c. 另外一個作者推薦的 VSCODE 擴充功能是 Footsteps,作者提到對於一個數百行以上的 YAML 檔案來進行修改有時候是厭煩的,而這個擴充功能會幫你把最近修改的內容用顏色給標示強調同時也透過快捷鍵可以讓你快速地跳於最近修改的行數之間往返。
這篇文章主要就是作者分享自己使用的一些工具,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原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奮game王紫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軟體工程師 #Kotlin 👍歡迎訂閱!! 🔔🔔按下小鈴鐺,就可以一有新影片就搶先看! [軟體工程師雜談] 專業Android工程師來聊聊:Kotlin的10大優點 0:00 開場 0:51 紫楓自介 1:39 Kotlin的10大優點 1.完全相容於Java 2.結尾不用分號 3.好用的...
「ide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ide推薦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de推薦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de推薦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de推薦 在 奮game王紫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de推薦 在 Windows 上輕量好用的IDE - 看板C_and_CP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ide推薦 在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整合開發環境(IDE) 2004-20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de推薦 在 哪種Python IDE最適合你?這裡有一份優缺點列表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ide推薦 在 筆電開機遇到這樣該怎麼處理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ide推薦 在 jackfrued/Python-100-Days: Python - 100天从新手到大师 的評價
- 關於ide推薦 在 2022「專櫃精華液」推薦!30款專櫃品牌熱門精華液,PTT 的評價
ide推薦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ref: https://loft-sh.medium.com/11-of-the-best-open-source-kubernetes-tools-2021-edition-b4aa49487845
本文會從三個類別來介紹作者認為跟 Kubernetes 開發維運有關的好用工具,這三個領域分別是
1. Running Kubernetes Environments
a. Minikube 依然好用,可以輕鬆創建環境,作者提到創建一個 cluster 只要 23 秒即可 <--- 我是懷疑加上 VM 時間應該沒辦法,除非單純用 container mode.
b. Helm 目前依然是部署方面最普遍被使用的包裝方式,
c. K3S 目前依然是輕量級 k8s 的選擇,特別是 IoT 等輕量級環境下想要部署k8s叢集則k3s幾乎是唯一選擇。
2. Simplify Feedback Loop
這個領域主要探討的針對開發者來說,如何能夠有效的提升開發流程,如何讓開發者能夠與 k8s 的互動更為抽象與簡單,讓開發者可以不需要學會太多k8s的指令又能夠將開發的結果送到k8s叢集內進行測試。
這類型的反饋資訊也就是標題所述的 Feedback Loop
a. 由 Google 開源維護的 Skaffold 專案目前能夠簡化開發者開發k8s 應用程式的流程,將建置Image,部署到k8s等步驟都自動化,開發者只需要呼叫指令或是存擋即可讓最新的程式碼自動部署到k8s叢集內。
b. 另外一套名為 Tilt 的軟體與 Skaffold 非常類似,不同點是 Tilt 有提供友善的介面,讓使用者可以更快地去知道當前撰寫的程式碼部署到k8s後會有什麼問題,從基本的 YAML 錯誤到部署後哪邊出問題都能夠盡量的點出
c. DevSpace 也是一套針對開發流程的開源專案,跟 Tilt 一樣都有提供介面,而全部的操作都是基於 devspace 這個指令來完成。
d. Lens 這套 Kubernetes 的 GUI 軟體功能愈加強大,作者甚至稱其為 IDE 而非單純的 GUI 功能,透過各式各樣不同的 Plugin 幾乎可以完成你想要達到的任何功能。
3. IDE Dev Tools I Can’t Live Without
a. 作者推薦 VSCODE 上面的 Kubernetes Tool 這個擴功功能,作者認為如果你的 IDE 不能夠有效地分辨 Helm Template 與 K8s vanilla YAML 的差異的話,你的開發速度跟體驗將會奇差無比。
b. VSCODE 上面的 YAML Language Support 這個功能也很好,能夠針對各種 YAML 文件的操作給予自動補齊與偵錯
c. 另外一個作者推薦的 VSCODE 擴充功能是 Footsteps,作者提到對於一個數百行以上的 YAML 檔案來進行修改有時候是厭煩的,而這個擴充功能會幫你把最近修改的內容用顏色給標示強調同時也透過快捷鍵可以讓你快速地跳於最近修改的行數之間往返。
這篇文章主要就是作者分享自己使用的一些工具,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原文
ide推薦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lassic TDD by Example】C# 版無限期、不限次 影音培訓內容正式推出,開放報名。
完成介紹,請參考: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你可以學會什麼】
➀ 怎麼做需求分析、測試案例分析、backlog items 分析、TDD 的測試案例設計、單元測試、TDD 的小步快跑、持續重構、假實作加上三角定位法。
➁ code smell 的辨識,例如 duplication, temp variable, primitive obsession, feature envy 等等。
➂ 會用到的重構功能與技能,大概整個 IDE 的重構功能都涵蓋到了,包含:
- rename, introduce variable/parameter/field
- extract method/class/interface/super class
- inline variable/field/parameter/method
- move/make method non-static (move class, folder, namespace)
- push member down
- replace switch/nested if logic
- split/merge/join variable
- change signature
- 如何移掉 out 參數的設計
➃ 設計原則:SOLID, 關注點分離, Simple Design
➄ 實戰 Refactoring to Patterns: strategy,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template method…
【#你會得到的服務與內容】
➀ 你會拿到兩個影片,包含需求面的說明、解析、測試案例分析設計、待辦清單的設計。長度加起來為12小時40分鐘。
➁ 有一份線上講義,匯出成 PDF 共計 159 頁。(作業為2頁)
➂ 有一份 mind map, 跟著培訓做,會有 338 個 elements/nodes。
➃ GitHub上一份 181個 commits 的參考。
➄ 會有一個 slack workspace 供大家在上面發問、討論交流,以及方便我補充相關內容。
➅ 額外提供1hr online 1-1 coaching,企業報價為10630(不信的,有好幾張不同時間的發票金額與天數備註為證明,歡迎來跟我打賭)
➆ 如果因為這門培訓的練習,讓你打算訂閱 JetBrains IDE, 可獲得個人首年訂閱8折的 coupon, 舉例來說,如果是只有 Rider, 就可省27.8美元,如果是全家餐(全系列 10個 IDE 產品),則是節省 99.8 美元。
【#適合哪些朋友】
➀ 因為時空因素(例如人在國外或外地、因為疫情、因為週末時間得陪伴家人,只有深夜才能擁有自己時間的朋友),無法參加我的培訓,但又很想突破自己能力瓶頸的朋友,至少我很肯定你可以從中先獲得工作上有幫助的內容。
➁ 不想等那麼久才能上到實體課,怎麼報名都只能排在等待清單,要等到啥時才可以變強啊啊啊啊啊… 的朋友。畢竟我 2021 年的所有課,在一月份就已經全數額滿了。
➂ 喜歡反覆觀看影片學習、動手練習,能從反覆複習的過程中,獲得最大學習效果,獲得不同想法刺激的學習模式的朋友,這一次的影片絕對可以滿足你的學習方式。
➃ 上我的實體課覺得時間太短、觀念太多、實作跟不上,身心靈在實務課程節奏有點緊湊感覺吃力的朋友,但又覺得內容充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朋友,這是最適合你做一次打好基底的內容與形式。
➄ 對於內容提及的部份,覺得觀念不夠清楚,不知道怎麼實際進行重構、設計與實作出那些技巧和模式,最終達成 #簡單設計 成果的朋友。
甚至我覺得,即使不是這種學習模式的朋友,大概也避不掉得反覆看、反覆練習好幾遍,因為要行雲流水,得各環節都打通才行。
【#不適合哪些朋友】
➀ 如果因為影片課程的屬性,而只期待著課程費用要比較低的朋友,建議不要買。
➁ 只想看影片,不想打開 IDE 跟著練習 coding 的,建議不要買。不要浪費時間浪費錢,你只看食譜也無法學會煮菜,只看游泳的影片也無法學會游泳的。
➂ 看不懂也不想發問的人,不要買。因為這樣誰都幫不了你。
➃ 不想要自己相關資料被壓浮水印在自己購買的影片上的人,不要買。有壓你個資的影片,只有你跟我擁有。而你的個資只會在影片上使用,不會挪作他用。(確定的是,上面不會有身份證字號或護照號碼)
【#票價資訊】
♥ 一般票:NT$ 36,000
♥ 過來人推薦票(請附上已經購買此影音課程的推薦人,報名附上他的出貨序號,以及 email):NT$ 35,000
♥ 老鳥票(指 2018 年後參加過 91 的公開培訓課): NT$ 34,500
定價標準緣由,請見課程介紹。
【#報名方式】
想要報名的同學,請將下列的報名資訊 joeychen@odd-e.com。確認報名成功之後,我會回信給您告知出貨序號,以及對應的匯款資訊。
> 信件標題:Classic TDD by Example: {name} 報名 {程式語言版本}
- 真實姓名
- 聯絡電話
- email (相關權限與未來老鳥票依據)
- 遮罩過的身份證照片(身份證字號、生日、換發日請都遮罩)
- 與真實姓名能對得起來的名片、帳單或信件照片(用來雙重驗證真實姓名的一致性,以免有人用他人身份證或網路上的身份證照片)
- 程式語言
- 推薦人的出貨序號與 email (如果票種選擇 【過來人推薦票】,請附上此資訊)
【#授權條款】
購買人付費之後,等同於已同意下列條款:
- 授權僅限本人觀看,不限制裝置,無限期,無限次觀看影片。不依賴於平台,將直接提供影片下載連結,所以請不用擔心在平台上下架的問題。
- 購買將採實名驗證,影片將壓上購買人相關個人資訊浮水印。影片、程式碼內容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於公開場所、平台觀看,不得擅自販售、分享、散佈、擷取圖片或影片片段侵害作者權益等行為。請購買人妥善保管影片,以保護雙方權益。
- 不論「有償或無償」,均不得已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將影片做公開分享、重製、散佈、改做
- 本於誠實信用原則,影片僅供個人學習使用,不得共用
- 若違反前述約定,則著作財產權人可以請求所受損害與所失利益
【#出貨清單與出貨狀態】
因每個人的影片都會有客製化的調整與浮水印資訊,故每天產能有限,目前一天可處理 4~8 張訂單。
所以列出對應的出貨清單與狀態,各位可以看到自己的出貨序號,以及目前處理到哪一張訂單了。
出貨清單:https://hackmd.io/@SYvyb1O4SLq8W6nvAQW5mw/ByVVUt86O
ide推薦 在 奮game王紫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軟體工程師 #Kotlin
👍歡迎訂閱!! 🔔🔔按下小鈴鐺,就可以一有新影片就搶先看!
[軟體工程師雜談] 專業Android工程師來聊聊:Kotlin的10大優點
0:00 開場
0:51 紫楓自介
1:39 Kotlin的10大優點
1.完全相容於Java
2.結尾不用分號
3.好用的資料類別
4.變數名稱支援與default
5.IDE提供了良好的支援
6.更清楚的呼叫方式
7.No FXXKing Null exception
8.更好的函式支援
9.簡潔有力 (40% off)
10.生產力提升
Kotlin 實戰手冊: http://l.ovoy.click/vx3xj
程式新手學習發問區,問都給問!!: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14880435669061
紫楓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bpfs2/
紫楓blog: https://tbpfs1.blogspot.com/
紫楓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tbpfs2
斗內專線: https://pse.is/KUYM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WuLsAFnOuc/hqdefault.jpg)
ide推薦 在 哪種Python IDE最適合你?這裡有一份優缺點列表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VS Code 是完整的代碼編輯器,具備很多優秀功能,許多程序員稱其為最好的IDE 編輯器。 兼容性:Windows、Linux、Mac OS. 主要插件和功能:. 內置git. 自 ... ... <看更多>
ide推薦 在 Windows 上輕量好用的IDE - 看板C_and_CP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神人大家好,
小弟我主要是在 Windows 平台上開發。最初也從 Dev-C++ 開始接觸,後來寫了一些 Win 3
2 API 的程式,慢慢轉向微軟號稱地表上最強 IDE 的 Visual Studio。但是有時短短一兩
百行的程式也要建一個 solution 和一個 project,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功能都用得到,感覺
十分浪費。
因此也開始找找不同的 IDE,我的條件很單純:可以單檔編譯並偵錯,支援 C++ 11/14。
首先用了不少人推薦的 Code::Blocks,雖然可以單檔編譯,但是不能偵錯,而且就算新增
專案後設了中斷點竟然沒有停下來。
接著試試最近火紅的 Visual Studio Code。VS Code 在 Python 的偵錯方面真的很棒,可
是對於 C/C++ 卻相差甚遠。有不少細節要自行手動設定,不知道有沒有擴充插件可以改善
?
我程度不好,不習慣直接用 gdb 啊
最後還是只能回到原點。把 Dev-C++ 的編譯器改為 mingw 6.3,遇到稍微複雜的程式再改
用 Visual Studio。Windows 真的不適合開發嗎?大家平常寫寫簡單的小程式又都用什麼 I
DE 呢?
--
Sent from my Sony Xperia XZ1
○ PiTT // PHJC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7.176.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and_CPP/M.1549778663.A.178.html
還是希望有圖形化介面優先,命令列我也會多嘗試
※ 編輯: nevikw39 (106.107.176.158), 02/10/2019 14:54:21
譯執行啊?
※ 編輯: nevikw39 (106.107.176.158), 02/10/2019 17:16:19
功能很多選單很複雜,常常看得眼花繚亂,快捷鍵也背不太起來。
更重要的是 vs 打開來要很久,c::b 也是。還是是我電腦太老舊?
※ 編輯: nevikw39 (106.107.176.158), 02/10/2019 17:50:17
※ 編輯: nevikw39 (106.107.176.158), 02/10/2019 18:26:23
※ 編輯: nevikw39 (106.107.176.158), 02/10/2019 19:13:33
我約略明白 C 畢竟不若 Python 此類的腳本式語言在執行時期才變成機器碼,需要經過編
譯、組譯跟連結等步驟,絕不是按一鍵就可以搞定。
vs code 就只是個文字編輯器,當然不會有太多功能。IDE 或許就和輕量是互斥的吧
套件管理的部分,我也有點經驗。之前想寫 ncurses 的程式,在手機上只要 pkg install
ncurses-dev 即可,在電腦上下載下來卻不知道該怎麼用。後來用了 mingw-get 才順利裝
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