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ch
前言
以反追蹤為名的廣告大仗
98%, 80%, 1% 。
這是數位廣告營收在臉書、谷歌、蘋果三家公司的全年營收占比。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數位隱私權戰爭中,蘋果公司看似站在消費者的這邊,臉書站了個代表『中小企業』的位置,而號稱不作惡的谷歌立場卻有點搖擺,一會兒跟在蘋果後面阻斷追蹤工具(Chrome停用Cookie, Android系統的AAID追蹤也即將可選擇退出), 一會兒延後發生時間。
喔,還有三個配角你可能也會想知道 5% & GDPR
前者是Amazon & Microsoft 的廣告占總收入比(其實是Amazon 5.57% 與Microsoft 6.60% ,而且Amazon 還在急起直追中。但我們饒了自己的小腦袋,先記得數量級就好)
後者GDPR 則是歐盟的隱私權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精神就是你收集消費者什麼東西都需要經過消費者同意,而且要讓消費者有隨時反悔餘地。
一切都是為了更多錢啊:鞏固現有利益、球員當裁判、入侵他人領地。
用技術、商業聯盟、輿論、法院,用盡一切方法擴充領土,打擊對手。
圍繞著數位廣告的Adtech 發展脫離不了這場反追蹤大戲;Martech 在大池旁邊不免老是收到波折影響。
本週的重要新聞仍是大巨頭間的反追蹤作戰。
/科普時間:Cookie、IDFA與AAID
跨網頁時的追蹤會使用第三方Cookie。蘋果陣營的Safari早先已阻斷其使用。Google 陣營的Chrome原定在2022年停止接受第三方 Cookie,但2021年七月初聲明將會延後到2023年才實施。
跨App的追蹤,在蘋果陣營是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er),iOS14後使用者可以選擇不被追蹤。在Android陣營是AAID (Android Advertising Identifer)/
#AppleiOS14後廣告費用流入android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Apple iOS14 可以選擇退出追蹤後,只剩下不到33% 的Apple 用戶選擇接受追蹤。五月下旬以來,持續有報導顯示Android 裝置的廣告收入上漲幅度高過Apple 裝置。
評:看起來令人費解,可追蹤的蘋果用戶變少了,蘋果用戶廣告單價不是應該上漲嗎?為什麼結果相反?我的推論是,國外廣告主大量採用的是指定使用者樣貌購買方式,當一邊(安卓)仍可以指定使用者樣貌(我要買住在灣區喜歡衝浪的人)另一邊則否(總之就是一個不知道性別年齡使用偏好的Apple用戶)的狀況下,前者的廣告單價變高,後者則會讓既有的廣告投放者無從買起。
這狀況還會持續一陣子,直到廣告界找出新投放方式,或是善用Apple的SKADNetwork(由蘋果推出,可以在iOS追蹤轉換率的方法。詳情等我這週了解下再說明)
廣告商不愛蘋果用戶的高消費力了嗎?當然不是,只是暫時還沒找到方法愛。
#Apple阻止中國廣告協會支持的CAID相關App上架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蘋果阻止搭載中國廣告協會推出的CAID (CAA Advertising ID; CAA 是中國廣告協會China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的app 更新到應用商店。被阻止的字節跳動、百度、騰訊等公司沒有回應,或者拒絕評論此事。
早前金融時報亦曾報導,P&G 或將支持CAID 在蘋果用戶的追蹤,藉以投放廣告。
評:中國是蘋果的存量市場,廣告是蘋果的潛在增量市場。若蘋果此舉遭遇最糟結果(在中國被下架;但我認為是不至於啦),會不會影響它對iOS阻止追蹤的決定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由臉書贊助的研究顯示Apple應用商店的排行前四名程式均由Apple開發,Android亦同
Comscore 發表從去年底開始針對4000個手機用戶的追蹤調查,顯示App store 上面排名前四的App 均為原生開發。Apple 手機上的前四都是Apple 開發,Android 的也是。Apple 佔了排行前二十名的七成,Google 的也有六成。此報導暗示兩家業者在app store 上面進行不公平戰爭,對其他競爭業者不利。
Apple 反擊指出,同一家機構在今年四月的報導顯示狀況並非如此(註:其顯示Android 手機前四名app 的開發商,除了Google 之外還有臉書。完全是種二哥別笑大哥的反擊方式)
評:上週提到臉書面臨的反壟斷大戰,用反壟斷大招阻止對手也是種手法;至少你得浪費時間打官司或者回覆記者。
#Google表示將在Android12(2021年下半)後讓消費者選擇不被追蹤廣告ID
根據金融時報以及谷歌Play Store 管理中心資訊,谷歌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後讓消費者選擇不被追蹤其廣告ID(AAID)
『谷歌補充說,在大修之後,試圖訪問那些選擇退出的人的廣告 ID 的開發人員“將收到一串零而不是標識符”』
評:“000000000 ”,不知道你覺得怎樣,我是覺得挺幽默的縫補措施。一來Android 用戶的更新幅度一直沒有蘋果那麼全面(現在去查,有多高比例的Android 使用者已經使用最新版OS,一定遠低於蘋果使用者。不但因為Android 裝置的向下支援做得比較保守,手機商不會主動推送也是另一個原因),就算Android 12採取跟iOS 14 一樣策略影響幅度也比較小。二來因為顯示為000000000 對廣告平台來說,仍不是空值(但代表什麼意思我就得查查了,至少可以解讀為『這是買得起新手機,換得起最新版OS使用者』,跟前面提到的iOS狀況不太一樣)
#Cyberbiz與Foodpanda合作提供企業級用戶半小時送達服務
台灣開店平台三巨頭之一的Cyberbiz 上週開始大舉推廣其與Foodpanda 合作的新服務,使用Cyberbiz 的商家可以搭載熊貓送貨服務,讓店家半徑五公里內的消費者選擇立即到貨,還可以進行低溫配送。
評:相較於國外的反追蹤大仗,我認為台灣未來兩年會發生的是物流大仗。除了上週提到的iKala與本週的Cyberbiz 加入戰局外,另一個新聞是韓國電商龍頭Coupang 也在上週來台,首波上市的就是生鮮雜貨外送。
*****
別擔心,我只是慢,沒有不寫。
就像王永福老師週末寫的:『不求連續,但求持續。』我好不容易在這場商業大戰中看出一點方向與端倪,可以的話,會盡量寫下去(但也得拜託大家幫我留言按讚分享等等,有人看才會有寫的動力啊)
一樣立下志願在這邊,可以連續寫十期後,再來推出訂閱服務。
好了,我繼續去把內文寫完了。光前言就寫了一千字... 內文不能再超過一千字啊。
果然又超過2500字...
「idfa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idfa意思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dfa意思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idfa意思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dfa意思 在 Facebook登報槓上蘋果!遭iOS限制的IDFA是什麼?為什麼能 ... 的評價
- 關於idfa意思 在 如何在建立自訂廣告受眾時設定顧客名單格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idfa意思 在 有点意思idfa广告演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dfa意思 在 臉書FB 廣告為了iOS14 改版,ROAS大跌把數位廣告行銷人員 ... 的評價
- 關於idfa意思 在 電商必學!Facebook 協作型廣告,CPAS幫你提高轉換不卡單 的評價
- 關於idfa意思 在 为什么苹果不给IDFA之后Facebook反应这么强烈 - 出海笔记 的評價
- 關於idfa意思 在 iOS设备唯一标识符的讨论 的評價
idfa意思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Zynga前M&A負責人聊併購策略與行業未來展望】
Chris Petrovic在2016年加入Zynga的時候,股價只有1.88美金;而在他經手併購了PuzzleSocial, Harpan, Gram Games, Small Giant, Peak Games等公司,而Zynga的股價在他任內最高也達到了8.7美金。(#影片連結可參考留言處)
Chris Petrovic提到,在他進入Zynga以前,公司對於併購策略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設立一套標準,先確認「什麼是不想要的」,避免追求無意義的對象浪費資源與時間。有別於之前Zynga著重收購小公司,Chris Petrovic偏重收購已經確認成功的公司,並協助該公司的遊戲規模做大,成為長線成功產品。
通常Zynga收購這類公司時,會盡量給予這些公司自主權,並希望他們專注於遊戲之中。Zynga會提供一連串的協助清單,讓併購的工作室自行選擇需要的協助,通常對這類公司較有幫助的是一些管理、財務、法務等非遊戲直接相關業務,因為遊戲公司的核心團隊通常不會把重心放在上述事項。
除此之外,數據也是被併購團隊被幫助的一個重點,但Chris Petrovic表示不會強迫去採用,而是讓團隊發現Zynga的數據預測和事實結果相符後,團隊產生信任就會自動接受。結果也能發現,這些被併購的公司,後續在廣告投放以及市場擴張上都打破了固有的限制而有驚人的成長,這其中也是Zynga所帶來的價值。
對未來的展望來說,Chris Petrovic和與會者都認為2020是併購相當瘋狂的一年,但2021人們、與資金都回歸正常時會怎樣轉變很值得關注;關於IDFA,他認為手機遊戲的業者都非常靈活,因此總會有方法找出解決方法的;最後,就他所知,由於原神的影響,現在歐美非常多廠商下一步的遊戲研發,都瞄準了跨平台RPG遊戲類型。
最後,他給與所有可能被併購團隊的建議是,從第一天就準備好一個偉大企業應該有的事情。重要資料數據的收集整理、保留備份都是基本,你不希望在機會來臨時還要人去臨時拉Excel檔,還要去確認數據的真偽。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
我覺得Chris展現了一個成功商務該有的典範模型。從訪談中可以發現,他很強調關係的建立與養成,在與Small Giant的併購完成前,他可以花18個月和對方打交道,從不斷的與人交流中獲得情報與信任。並且,花非常多的時間在研究玩遊戲。(說真的,我認識很多商務是不玩或研究遊戲的)
很有意思的影片,推薦給大家。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遊戲圈很小,不需要去當一個機車人。
#廣結善緣機會才會在想不到的時候前來
PS.附圖是Chris被主持人兼好友的Eric嗆沒玩遊戲,回嗆自己各遊戲等級時的有趣反應。
idfa意思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OS14對廣告變現的可能影響,甚至波及中度混和模式手遊??】
早上又研究了一下iOS14後,IDFA預設關閉所受的影響,其中一項是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是「廣告變現收入」。
目前主流的廣告變現聯播網如Google Admob、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 都需要IDFA來追蹤不同玩家的"價值"。
這個價值包括玩家點了遊戲內的廣告後,安裝其他遊戲中是否有繼續付費、或是過往這個玩家在其他遊戲的付費行為是否為高價值用戶。這些資訊都會協助聯播網判斷並給出較高的eCPM。
這也是為什麼通常中重度手遊中放廣告,其廣告的eCPM會高於超休閒遊戲。白話文就是,假設天堂M裡面有放變現廣告,那每一次播放所帶來的收入至少是超休閒遊戲廣告收入的五倍十倍以上。
但iOS 14後,因為追蹤不到用戶的"價值",除了買不到精準的高質量用戶以外,廣告也沒辦法針對高回收的用戶作優化。
而這對現在慢慢在興起的中度手遊趨勢,亦即「輕度玩法+數值堆加+廣告變現」的遊戲,如弓箭傳說、骰子戰爭等影響估計會很大。原本這類遊戲可以享受低成本導入用戶,高質量廣告變現收入的好處,但在iOS 14更新後這個優勢可能會因此消失,廣告收入將會縮水,而這類遊戲原本廣告收入可能都佔了至少40%以上,甚至更多。
也許有些人會說,那將投放目標轉往Google就好啦!? 現實狀況是,蘋果手機用戶的付費能力與付費延伸度真的比Android玩家好許多。這也是為什麼Epic Games整天跟蘋果吵,但也沒什麼在理Google的原因。
整個遊戲世界就是課長會課到變社長,但小白玩家(如我)只會繼續客訴甚至白嫖。
以前廣告會告訴你,誰是真正的金主讓你示愛,以後你只能在黑暗中大聲呼喊愛。
然後Google/Facebook兩家應對iOS14的態度有很大差別。Facebook一直傳遞出正在研究新黑科技解決歸因問題;Google的對外文件則表示由於學習規模將受到影響,請用戶從追蹤ROAS改為使用CPA下載。
Google大概意思就是:「恩,我就是束手無策,請大家愛用Android手機,鳩咪」
離更新還有一個月,遊戲業真是越來越精彩了(攤手)。
#No193
idfa意思 在 如何在建立自訂廣告受眾時設定顧客名單格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接受2 種行動廣告商編號:Android 的廣告編號(AAID),此為Google 提供以作為Android 廣告的一部分,以及Apple 的廣告識別碼(IDFA),此為Apple 提供以作為iOS ... ... <看更多>
idfa意思 在 有点意思idfa广告演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有点 意思idfa 广告演示. lei ala. lei ala. Subscribe. 0.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Share. Share. Save. Save. 19 views 8 years ago. ... <看更多>
idfa意思 在 Facebook登報槓上蘋果!遭iOS限制的IDFA是什麼?為什麼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在iOS 14上,IDFA從「預設開啟」的狀態改為「預設詢問」,且是在使用者打開App的初始介面上詢問。 業界普遍認為大部分的用戶都會選擇關閉,作為對比,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