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收到完整M觀點精華摘要嗎?歡迎訂閱免費電子報〔M報〕https://bit.ly/345gBbA
[ 微軟發表 Win11 ]
■ 微軟上禮拜發布了最新的 Win11,將成為最新一代的 Windows。
• 目前預計在今年底,大約是holiday season(從11月底到12月中)時正式發布,到時候 Win10 用戶可以免費升級。
• 這消息一公布,馬上被大家笑,為什麼?因為 Satya Nadella 曾經說過,Win10 將會是微軟最後一代的 Windows。
• 我猜Nadella原本計畫應該是,要搞到像 Office 365 訂閱制這樣,每年不斷更新,一直維持在最新版就好。
• 但為何Nadella食言呢?我認為有兩種可能。
• 第一,我覺得不同層次(layer)的軟體本來就不一樣,像作業系統這種很核心的東西,是很難一直用雲端無痛升級的。有些時候你要做出很大的調整,可能就會讓某些舊東西無法繼續使用,甚至有硬體配合的問題。而Office是在作業系統上的應用軟體,就比較能在雲端上不斷升級,也不會造成舊東西失效或硬體衝突等問題。
• 另一方面,也很可能跟商業策略有關。上周有聊到,Nadella最重要的策略是把微軟從Windows公司轉成雲端服務的公司。
• 微軟的說法是,Windows已經是我們這間公司的過去,不是我們公司的未來。但或許2020年以後的現在,微軟的想法可能又有點改變了,他們在商業策略上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調整。用英文來說可能比較清楚: Windows is the past.....but maybe not yet.
• 那就來看看Win11這次發布了什麼東西吧。
■ Windows 使用介面的調整(UI / Live Tiles 動態磚)
• 第一個,可能是第一眼看到的變動,把一直以來預設在最左下腳的「開始」按鈕,移到下方列的中間,但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調回左邊。
• 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致敬 ChromeOS + MacOS。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因為我對於 UI 層級的改變沒有興趣,這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差異,對我來說只是雞毛蒜皮小事,根本沒差。
• 不過在UI方面,微軟有了一個大改變,正是終結了Live Tiles動態磚的概念,這算是一件大事。
• 這東西是從Windows Phone 7 開始引進的概念,到Windows 8 時開始搬到電腦上。
• 但實驗了幾年,可能認為這個概念無法真的讓消費者與市場接受。所以微軟決定取消動態磚。
• Windows 也正式取消了它們的平板模式(Tablet Mode),這可能是因為使用者太少,加上多一種模式可能製造更多的bug問題。雖然可惜,
• 但其實我覺得 Tablet Mode 是平板與手機的最佳操作模式,比iPhone跟Android的操作模式都好,可惜微軟沒辦法在這種操作模式上建立生態系。所以雖然可惜,但我認為確實是正確決定。
■ Teams / Skype
• 剛剛第一個使用者介面的調整,我覺得沒有那麼重要,但接下來幾個就蠻重要了。
• 第二個重點,是微軟要把 視訊會議與通訊軟體的Teams,整合進 Windows。以後電腦一安裝完,就會內建 Teams。
• 很明顯的,微軟是要放棄之前強推的 Skype,把公司的要進攻通訊軟體的主力,押寶在 Teams 上。
• 為什麼會做出這個選擇,答案很簡單,因為Teams在去年大幅成長,而Skype相對已經不在大家討論的核心裡面。這當然對 Teams 的推廣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 Teams 目前的主要使用場域,當然是企業內部的通訊應用為主,而且在很多公司內部根本就是最核心的軟體。當然不能用LINE,因為LINE只是消費級軟體,而Teams是企業級的。
• 現在微軟把Teams放到Win11,象徵性意義就是不只要讓 Teams成為企業內部的溝通軟體,還要把目標推廣到一般大眾生活通訊的使用,就像當年的 MSN Messenger ,或現在台灣人使用LINE這樣。
• 這個策略能否產生更廣泛的使用,還有待觀察。畢竟這年代要只靠內建,就打倒已經有生態系的應用的軟體 (像是ZOOM、LINE、FB-MESSENGER),其實沒那麼容易,而且Windows的影響力已經不如當年。
• 以前微軟的Teams只免費放在企業版的Windows裡,家用版是無法使用的。但現在微軟打算把Teams也內建到一般人常用的版本,就可以用來做生活上的溝通。
• 當年微軟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就是放棄在全世界有很多用戶的MSN Messenger,改用Skype。如果當年微軟沒放棄MSN Messenger,我認為或許現在台灣最主流的通訊軟體就不會是LINE了。
• 不過 Teams 的確算微軟現在有競爭力的產品,所以我認為放棄 Skype,主打 Teams 的確是合理的做法。
■ 支援 Android App + Amazon App Store
• 第三個重點,也可能是這次 Win11 發表引起最大討論的點,就是Win11正式支援了Android App,會透過Amazon App Store在Windows上安裝Android App。
• 以前要這樣做,你需要另外安裝模擬器。未來直接透過Amazon App Store就能直接使用。
• 這個策略我覺得非常強大,一口氣大幅增強了 Windows 內部的軟體生態系。以後你可以在電腦上,直接使用大多數的 Android 應用,而且即使這些應用軟體沒有推出 Windows 版本,你也可以在電腦上使用。這就會讓你使用電腦時,不用分心另外用手機。
• 這件事對微軟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會增強Windows作業系統的能力。另一個是,這將會大幅加強微軟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以前你推出一個 Android App,當然考量的主要是 Google Play 上的表現,換句話說,擁有話語權的是Google公司。
• 但如果你是Android App開發商,未來很可能你也會考慮在 Windows 平台上的收入。
• 很有趣的是,微軟這次挑選的合作對象,也是他的競爭對手,是AMZN 的App Store 來合作。其實這些科技巨頭彼此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你說微軟這次跟AMZN合作,是因為他跟GOOG關係比較差,跟AMZN關係比較好嗎,這倒未必,畢竟兩者在雲端市場可是超級競爭的。
• 不過微軟跟AMZN發現,他們在另一個戰場,可以採用與競爭對手結盟來打更強的競爭對手,也就是 GOOG 與AAPL。
• 而AMZN 在 APP STORE 生態系這塊,一直表現很普通,如今也可以透過跟 Windows 的合作來加強地位。也就是未來會多了幾億台的裝置,上面會安裝有AMZN 的App Store。這也會加強AMZN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其實在中國,安卓手機可以安裝很多不同的應用商店,因為中國沒有Google Play;但在歐美只有Google Play一家獨大。現在微軟跟AMZN合作,就讓Android體系終於有個能跟Google Play競爭的競爭者。這會讓歐美市場比較像目前的中國市場。
• 這件事對Android軟體開發商也是好事,這代表競爭會變得很激烈,未來Google Play無法再壟斷。如果微軟跟AMZN合作,未來能占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的20-30%,雙方就要競爭誰比較好。簡單來說,把AAS做大,可以增加安卓生態系開發商的利益。
■ 微軟也宣布了Microsoft Store的一些改變,這被認為是針對蘋果而來。
• 第一,在Microsoft Store裡面,非遊戲的應用程式可做到不抽成(不使用微軟的金流的狀況下)。對比之下,蘋果是要抽30%的。這對非遊戲的應用程式,當然是很強大的誘因。
• 這點我個人是很期待的。因為大多數的Windows軟體廠商,你要買他們的線上版軟體非常麻煩,除了要上他們官網下載,還要在另外輸入序號,這是非常老派的作法了。現在這個年代的做法,應該是開個應用程式商店,讓消費者直接在上面刷卡購買,日後換電腦也可以直接安裝。總之,現在微軟做這件事,對非遊戲的軟體開發商應該有很強的誘因。
• 微軟這次的做法,跟蘋果的App Store有個很大的差別是,他們開放外部付費。也就是說不強制綁定微軟的金流,甚至可以讓消費者連到開發商自己的網站上付費。
• 這對於Spotify 應該是最有感的,Spotify應該很痛恨他們在蘋果App Store要被抽30%這件事,巴不得使用者直接去他們網站訂閱。但在iPhone上的App Store,是沒辦法讓使用者外連到其他網站的。
• 還有另一件事,微軟Microsoft Store可以接受「AppStore within AppStore」,允許在他們的Microsoft Store裡,可以有其他的應用程式商店。這件事是被蘋果禁止的,所以你看不到App Store裡有Steam或Epic Games Store。
• 這基本上就是打臉蘋果,而且我認為會對蘋果造成蠻大的壓力。
• 我們必須把微軟這次Win11的發表,當成是微軟全面和蘋果開戰的訊號。
■ Windows as a platform
• Satya Nadella 這次就出來談平台這件事。他說,一個好的平台,是要能夠讓他的平台上能長出比平台更偉大的東西。
• 這很明顯是針對 AAPL 而來,會替蘋果在反壟斷上創造很大的壓力。畢竟,微軟都可以這樣做了,為何你不能。
• 也就是微軟要以一個開放性的平台(Open Platform),來挑戰蘋果的封閉性平台。
• 理論上,開放性平台這個大旗子,應該是GOOG要舉的,但GOOG很明顯在捍衛開放性平台這件事情上,沒有領袖風範。我覺得微軟這次的策略,會對手機與電腦軟體產業,會帶來很大的改變。
• Nadella就說,微軟未來開放的Win11,所有第三方廠商軟體,可以接觸跟微軟自家軟體完全相同的 API,所有的API都開放。這跟蘋果的差別待遇不同,因為蘋果有很多API是只有他們家的第一方軟體可以用。
• 這個思考是我覺得為何微軟重新把Windows當成他們核心的原因之一,他們看到了蘋果封閉型平台缺點的趨勢,而這個缺點是開放性平台有機會取而代之的。
• 這次微軟的幾個策略,也代表了微軟要重新回到平台戰爭裡。我認為相當有趣,而我也看好微軟,因為現在的微軟有很清楚的願景,它知道一個平台在開放時,能得到什麼利益。
• 這跟蘋果的封閉型平台策略,到底誰輸誰贏呢?我覺得可能不會有哪一方真正勝出,但開放性的概念,我覺得會很受整個生態系的歡迎。
(想看其他主題的重點整理嗎?歡迎訂閱M報)
https://bit.ly/345gBb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phone messenger視訊」的推薦目錄:
iphone messenger視訊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新聞】2021/04/22 #新聞關鍵字
午安!蘋果發表會你跟到了嗎~
掌握最新資訊,一起來關心國際大小事!
#蘋果新機發表會
蘋果公司在台北時間21日凌晨1時舉行春季線上新品發表會,執行長庫克表示,他樂觀相信將會有「更明亮的未來」。
談及蘋果的環保減碳目標、Apple Card新服務、Podcast介面更新,以及本月底將推出紫色版本iPhone 12和iPhone 12 mini、及AirTag。
#美國西部限水警報
為美國西部和墨西哥數以百萬計民眾儲存水源的兩座人工湖泊,預料未來幾個月內水位將降至歷史新低,可能導致聯邦政府首度正式公告缺水,並促使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限水。美聯社指出,氣候變遷導致進入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的雪水減少;氣溫升高也讓土壤更加乾渴,並加劇河水流經美國西部乾旱地區時的蒸發現象。
#臉書推Podcast新語音服務
法新社報導,臉書計劃把語音服務帶進社群媒體中,是為了防止用戶都流到Clubhouse那裡去。
並發現,從在臉書使用視訊通話,到利用WhatsAPP Messenger傳送語音訊息,使用者都有穩定的成長。
臉書表示,在推出Podcast功能時,臉書將擴大與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的合作,讓使用者可以分享並收聽Podcast。
也計畫開始測試Live Audio Room,預計將在年中向所有使用者推出。
#印尼軍演潛艦失聯
印尼海軍船艦幾日持續在峇里島外海搜尋1艘在軍演中失聯的潛艦,艦上有53人。印尼海軍表示,可能出事地點發現浮油,不排除艦身可能破損。國際間重大潛艦意外實屬罕見。2000年時俄羅斯核動力攻擊潛艦庫斯克號在演習時發生爆炸意外,艦上118人全數罹難;2017年一艘載有44名乘員的阿根廷海軍潛艦失蹤,一年後發現殘骸,據信潛艦是因電路故障失事。
iphone messenger視訊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臉書社群回顧
自從1月13日從西雅圖飛回台灣之後,至今沒有再去過機場搭過飛機,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一整年沒有離開過台灣。這是從我第一次搭乘飛機出國去日本之後, 42年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
「世事無常」這句話在2020年得到最好的驗證,就在年初的時候,誰會想的到呢?
原定要去美國探望兒孫的旅行計劃,全部取消了。只能透過視訊和他們見個面聊聊天。沒有網路的話,今年又會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往好的一方面想,許多不常見面的朋友,全都透過臉書聯繫上了,沒有出國省下了的時間,也都被老友聚餐相見歡填補上了。一直想要固定運動、減輕體重的目的也達到了,整整甩掉了10公斤。
繼續在臉書上寫文章,分享傳承過去的經驗。除了輔導新創之外,也增加了為中小企業輔導的「企業診斷」。
拜網路和臉書之賜,利用了我多出來的時間,繼續深入經營我的臉書社群。但是,我花在iPhone及iPad上面的時間,也急劇增加,我成了眼科醫師的常客。
我經營臉書社群至今五年,自己處理的有兩個臉書個人帳號,有一個義工小編Simone幫我經營的T&F臉書粉絲專頁。朋友加上追蹤者,超過55,000人。
我經營臉書社群,不是為了交朋友,分享美食、旅遊、趣事、影片等等;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享傳承,我過去40年的經營管理和創業輔導經驗,吸引為了終身學習,喜歡閱讀我的文章的讀者們。
每個臉書個人帳號都有五千個朋友,兩個帳號總共有一萬個朋友。只要是我的臉書朋友,我幾乎都有用Messenger和他們交流聯繫。只要有創業和就業的問題,都可以在Messenger上得到我的回答。
對於喜歡閱讀我的文章,而又不需要和我交流的朋友,我都建議他們追蹤我的臉書帳號就可以了。把臉書朋友的機會留給需要私底下和我交流討論的人。
即使如此,我的工作量仍然非常驚人。許多朋友都不太相信,我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時間,親自獻上生日祝福、回答各種工作上和管理的問題。有許多朋友都以為,我的Messenger是由義工小編或是機器人在回答的。
過去幾年當中,我嘗試過許多種辦法,改變我的臉書朋友結構,希望成為我的臉書朋友都是我的目標讀者,而不是只為了交朋友、網路購物,或是拉粉的。但是,成效不彰。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想跟我的臉書朋友和讀者們,期許和說明幾件事。
1)希望我的臉書朋友們,不要「戳」我,因為我不知道這有什麼意思?我也沒有時間互相戳來戳去 。
2)不要未經我的同意,就拉我進其他的臉書社群。一則我可能沒興趣,二則我真的沒有時間。
3)在今年內,我每天都會刪掉幾個在Messenger上沒有互動的朋友。具體的就是,對於我的Messenger訊息,連續兩年不讀不回和已讀不回的朋友。或是幾年來,對於我的生日祝福或是問候信息,都只用表情符號來回覆,從來沒有寫過一個字的。我希望這些朋友,追蹤我的臉書文章就可以了,不必佔用臉書朋友的名額。
4)對於想要成為我臉書朋友的人,建議你先用Messenger送個訊息告訴我,你是為了終身學習和閱讀我的臉書原創文章而加我的。那麼我就不必花很多時間去你的臉書上,看看你是不是我的目標讀者。就可以省我很多很多的時間。「非誠勿擾」!
5)對於最近幾個月加我臉書朋友的人,我都會先送一個Messenger訊息,確認是為了終身學習和閱讀我的臉書文章,而加我的。但是有許多人,卻連這個訊息都不讀。因此,只要超過三個星期不回覆的,我就會刪除掉。
最後,我想藉這個機會,跟所有的朋友、讀者問個好,祝大家新年快樂!各位的祝福,我就不一一回覆了。
PS:這幾張是1月6日在西雅圖演講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