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2 中時專欄:林建甫》發展電子支付,整合服務是關鍵
台灣因為種種原因,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速度比較慢。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調查,國人目前仍多以信用卡(77.1%)和現金(60.1%)作為主要支付工具,使用行動支付工具的比重僅4.8%。金管會「電子化支付比率5年倍增計畫」中,訂定2020年前電子化支付比率提升至52%的目標。要如何達成目標?值得深入探討。
從定義上來看,其實政府對於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有明確的區隔。第三方支付指的是交易收款與付款是由第三方業者居中完成。例如:Yahoo!奇摩的Yahoo奇摩輕鬆付、遊戲橘子的樂點卡、永豐商業銀行的豐掌櫃等都是。第三方支付做的是代收代付的業務,主管機關為經濟部。截至4月24日底全台共有4760家公司登記為第三方支付服務業。
而電子支付指的是除了能提供第三方支付代收付功能,還可以提供「轉帳」、「儲值」等業務。而目前國內只有歐付寶、橘子支、國際連、智付寶、台灣支付這5家廠商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其主管機關為金管會,受《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規範。台灣還有另一個能儲值但不能轉帳的電子票證,例如悠遊卡、一卡通,其主管機關也是金管會,受《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規範。
簡單來說,具備「轉帳」、「儲值」功能的就是電子支付,而日前強勢登台引起廣泛討論的Apple pay,只能算是第三方支付的1種。但觀察Apple Pay在國外的發展並未如預期順利。在美國Apple Pay的發展不如預期,2016年透過Apple Pay完成的交易金額僅360億美元,遠少於蘋果預測的2070億美元。關鍵在於許多大型通路業者還是不能使用Apple Pay。Apple Pay在大陸的推動更加受挫。2016年2月Apple Pay風光進軍大陸市場,上路當天綁定的銀行卡就超過3000萬張,但經過1年的發展,Apple Pay在大陸的支付市占率僅有1%。
其實不難發現電子支付產業成功的兩大關鍵是「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及「市場規模及通路」。大陸的電子支付能造成金融的後發先至,取代信用卡、金融卡等支付工具,其相關服務整合無遠弗屆是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有品牌優勢的Apple Pay在大陸發展受限的原因。
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寶為例,最早是為了支應淘寶網的擔保交易而成立,發展迄今除了早期提供淘寶網、天貓商城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服務範圍擴大至線下支付(購買保險、手機充值、水電燃氣繳費、醫院掛號、繳納交通罰款等)、網路理財(餘額寶)、轉帳(虛擬錢包轉帳、個人間的轉帳、向銀行轉帳)、儲值(直接從銀行充值與提現)、海外直接退稅(與Global Blue合作,海外購物直接退稅至支付寶帳戶)及消費回饋(集分寶)。
反觀台灣為何進展龜速?因為可以使用電子支付的商家不夠多。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全台有12萬多台感應式信用卡刷卡機,4萬多台感應式金融卡刷卡機,對比全台超過50萬家的信用卡特約商店,推估大約只有2~3成的信用卡刷卡機具備感應支付功能。
加上不少店家有指定銀行信用卡或行動支付才能使用,許多想用電子支付的消費者其實都必須事先做足功課才能上手,例如:便利商店龍頭7-11目前可用LINE Pay及Pi行動錢包透過條碼掃描支付,但都只支援中國信託的信用卡;號稱結帳2秒搞定的Apple Pay只有全家能收受,綁定台新信用卡才能使用。也就是說,想要用必須該店家能接受電子支付,同時還要剛好你有使用該「電子支付」及綁定「指定的銀行信用卡」,使用上十分不親民。對於店家來說,使用者不多當然也不想花成本去安裝。
「電子支付」產業為典型的數位經濟型產業,愈多人使用,效率提升愈明顯,如果有超過一半的人都使用電子支付,不用政府或業者去推銷,商家自己都會來申請,愈多店家能用電子支付消費,消費者使用的意願就愈高。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若要快速發展,政府適當介入是一個可思考的方向。例如完善基礎通路,由政府免費或低價提供符合業者需要的感應式刷卡機,並開放給銀行、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業者使用。一旦使用的消費者增加了,市場就能自行進入良性循環發展。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Search
line pay收款條碼申請 在 LINE Pay 個人商店註冊流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LINE Pay 個人商店註冊流程 ... LINE Pay 、一卡通Money(原 LINE Pay Money)、LINE bank是什麼? ... LINE Pay 『店家實體QRcode如何跟客人 收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