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卡鉗號" BMW F82 M4
因為換了T牌後車子少開,所以車主割愛
https://www.potatomedia.co/s/lX9MC1mA
沒辦法一口氣唸完的改裝品清單
要挑戰一下嗎?
原廠部品
原廠 GTS 碳纖維引擎蓋
原廠 GTS 麂皮飾板
原廠 GTS M縫線輕量化門板
原廠 GTS M縫線鏤空座椅
原廠 GTS M縫線安全帶
原廠 GTS OLED尾燈
原廠 LCI 新款LED頂規頭燈
原廠 M-Performance 電子麂皮方向盤
原廠 M-Performance 碳纖維引擎飾蓋
原廠 M-Performance 高亮黑鼻頭水箱罩
原廠 M-Performance 高亮黑葉子板飾蓋
原廠 M-Performance 碳纖維小尾翼
原廠 M-Performance 碳纖維迎賓踏墊
原廠 M-Performance 麂皮中央扶手總成
原廠 M-Performance 碳纖維排檔頭
原廠 M-Performance 碳纖維+麂皮手煞車總成
原廠 M5紅色啟動鈕總成
原廠 USB擴充配件
車體套件
原廠 M-Motorsport GT4 前保碳纖維進氣孔套件
原廠 M-Performance 前下巴
原廠 M-Performance 碳纖維 L型定風翼
香港 Revozport 前下碳纖維套件總成
日本 3DDesign 碳纖維側裙
日本 Varis 後下碳纖維平整化套件總成
後箱蓋總成
美國 Vorsteiner碳纖維大尾翼 (正品)
美國 IND GTS尾翼高腳支架
原廠 GTS 尾翼強化底座
排氣管
RushPlux Hybirdcat Downpipe
日本 Rowen Titanium exhaus
進氣
日本 GruppeM碳纖維進氣套件 額外加購兩顆香菇頭
FTP 渦輪管
冷卻系統
WAGNER TUNING Intercooler Kit 加大中冷
WAGNER TUNING Radiator Kit 加大水箱三件組(含碳纖維集氣)
鋁圈
BBS FI-R(DS) 20''
卡鉗碟盤
Ferrari 488 Pista大六活塞
Brembo GT-R 大六活塞
400mm CCM-R 長纖碳纖維碟盤
其他配件
原廠 LCI 高亮黑座椅燈
Autoteknic 碳纖維換檔撥片
Autoteknic 高亮黑方向盤Y蓋
方向盤M1/M2紅色按鍵
M-Performance 座椅碳纖維背蓋
BLACKVUE 前後行車紀錄器
測速防護罩 HP-1 plus 前後防護罩
原廠 NBT EVO ID6系統 觸控大螢幕+台灣總代理路況顯示系統
車頭迎風面犀牛皮
車頂犀牛皮
動力程序
二階動力內寫程式
XHP 變速箱優化韌體程式
原廠 GTS循跡韌體程式
原廠 CS避震器韌體程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今以後,你再也沒有藉口推託,說遲遲未入主M2是因為動力單元並非正統M Power了。寶馬為威名遠播的M2移植M4那具S55引擎,此舉儘管令人激動,卻未至於那麼出乎意料。打從M2問世的那天起,我便深信它早晚會從M4那裡借更多東西來用,眼前這輛BMW M2 Competition證明我當初所深信的。我...
「m2變速箱」的推薦目錄:
- 關於m2變速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2變速箱 在 山路·痴·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2變速箱 在 廖怡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2變速箱 在 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2變速箱 在 狂人日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2變速箱 在 [心得] M2 一週心得- 看板European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m2變速箱 在 BMw阿甫汽車手誌- M2 Competition M DCT 七速雙離合器變速 ... 的評價
- 關於m2變速箱 在 【車主來說車EP.29】開BMW M2會得後遺症?最笨的夢想車讓 ... 的評價
- 關於m2變速箱 在 Mobile01: 首頁 的評價
m2變速箱 在 山路·痴·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車身尺碼相近的兩台車儘管問世時間差了快20年
六缸M POWER引擎的出力在時代的背景下有著渦輪與自然進氣的差異
但M POWER短小尺碼的COUPE車型卻是兩台車最相似的傳承
今天我們不討論快慢秒數
讓我們跟著E46 M3車主NELSON一起來探討
究竟能夠被車迷收藏許久的條件為何
是永遠追逐當代的最新科技SMG/M-DCT
還是永遠以不變應萬變的六速手排變速箱
BMW M POWER 非關評比
TOUGE BATTLE
F87 M2 Competition vs E46 M3 SMG
山路痴漢YT頻道
https://youtu.be/IgrOqGKfCKM
#出手排我就買
#E46M3
#SMG
#F87M2
#Competition
#6MT
#CLASSIC
#106乙
m2變速箱 在 廖怡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BMW M2 CS 最速競技款M2 限量登場】
11/18 BMW總代理汎德發表M2 CS
全球僅限量2200台的M2 CS
汎德也限量引進台灣配額為20台
建議售價為490萬元
-
由於重量是影響速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所以M2 CS在車身結構
大量採用輕量化且強度更高的CFRP碳纖維複合材質
車頭的部分使用減輕50%重量的碳纖維引擎蓋
引擎蓋中央也增添中央進氣孔
為引擎提供更好的散熱冷卻效果
引擎室內部更是使用碳纖維拉桿強化車身鋼性
前保桿下方的下擾流也是使用碳纖維材質
車側的部分水滴型後視鏡蓋以及車頂
全部皆為碳纖維材質
在輪圈的部分採用19吋鍛造鋁圈
煞車系統配備最新的M運動化煞車套件
複合式碟盤中央採用鋁合金材質減輕重量
前6後4活塞的固定式卡鉗
並搭配加大碟盤(前400mm後380mm)
能提供駕駛者更強大的煞車力道
另外也提供耐磨更好壽命更長的陶瓷煞車
配上金色卡鉗或是霧金色輪圈做為選配項目
配胎的部分使用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
前輪特地為M2 CS打磨的胎紋
可以展現更優異的轉向與循跡性
後輪則是提供極致的抓地力來穩定高速過彎性能
車尾的部分在M款尾翼以及分流器的部分
M2 CS也是使用碳纖維材質
-
內裝的部分
在M專屬多功能方向盤、車內門板與螢幕下飾板
處處可見Alcantara麂皮配上紅色縫線
副駕駛座前方也可以看到車型專屬的紅色CS字樣
座椅部分使用桶型M專屬跑車座椅配M縫線安全帶
結合Merino真皮與Alcatara麂皮雙材質
強化了腰靠、腿靠及頸肩的支撐性
-
動力部分
M2 CS帶著純正M Power的3.0升直列6缸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最大馬力450匹 最大扭力550牛頓米
較M2 Competition多了40匹馬力
變速箱為M DCT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時速0-100km/h僅需4秒
懸吊採用M款跑車化懸吊系統
可根據不同的駕駛風格改變避震器阻尼、底盤以及動態反應設定
喜歡熱血操控的車友可在M動態模式下
將更多的動力分配至後輪
操控會更加靈敏以及過彎時車尾能輕微滑移
提供更多的駕駛樂趣
此外M2 CS更強化了M運動化排氣系統
內含兩組獨立電子閥門控制系統
可以產生獨特熱血的M跑車聲浪
並對應不同的駕駛模式提供更佳的排氣效果
加上新的微粒過濾器來減少廢氣排放污染
也讓M2 CS油耗來到9.8km/L
-
看完以上熱血的配備以及數據是不是也想要來一台呢
據目前消息M2 CS以及賣出17-18台了
20台的配額僅剩2-3台了
喜歡的朋友真的要手刀下手啊
不然之後還有沒有這麼棒的M2 CS
我也不敢保證了
By熊子
#全民瘋車bar #廖怡塵 #壯壯 #熊子
#新車發表 #汎德 #bmw #m2 #m2cs
m2變速箱 在 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從今以後,你再也沒有藉口推託,說遲遲未入主M2是因為動力單元並非正統M Power了。寶馬為威名遠播的M2移植M4那具S55引擎,此舉儘管令人激動,卻未至於那麼出乎意料。打從M2問世的那天起,我便深信它早晚會從M4那裡借更多東西來用,眼前這輛BMW M2 Competition證明我當初所深信的。我欣賞M2的流暢自然,這裡指的是普版M2,全心投入駕駛,它的反應誠實可愛,引人入勝,而M2 Competition版的引擎和變速箱反應更積極,排氣聲浪更有感,方向盤更加沉甸甸,戰意昂揚。它的前輪爪勁非常強大,就像老鷹緊緊攫住獵物,我指的是像狐狸這類體重未必亞於自己的獵物。
TopGear TW網站 www.topgeartw.com
TopGear TW Youtube頻道 https://goo.gl/evdQLN
TopGear TW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taiwan/
m2變速箱 在 狂人日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狂人日誌] 新,古典主義:2018 BMW M2
兒童節到了,幫然要買個恰如其分的好玩具來用力犒賞自己啊(抖...)
離題了,我不否認這是一台新世代的Bimmer,直六渦輪+雙離合器變速箱的組合入時的很有效率,轉起來夠輕夠利,搖擺的夠瘋夠野卻更加受控 沉著---坦白說,這車真的好開的不得了,操控的樂趣與節奏竟能以如此唾手可得又總能令人玩心大開的模式呈現,偏偏他所想詮釋和傳達的調性與精神,卻又是那般老派 簡單又直白地叫人不住噴張了血脈,沒有太多其實你並不需要的駕駛輔助,只有每每當你全神貫注的上了路以後的欲罷不能與拍案驚呼---好一架腎上腺素製造機!
非理性汽車評測節目,純講感覺 不講數據也不講道理,不喜勿入!
狂人日誌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madvnzdiary/
狂人日誌微博平台:https://www.weibo.com/6339865792/profile?topnav=1&wvr=6
狂人日誌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dvnz/
#BMW #M2 #純粹駕馭
m2變速箱 在 BMw阿甫汽車手誌- M2 Competition M DCT 七速雙離合器變速 ... 的推薦與評價
M2 Competition M DCT 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一般手排檔汽車換檔時,離合器在分離與接合之間存在動力傳遞暫時中斷的現象,這在普通汽車上沒有什麼影響, ... ... <看更多>
m2變速箱 在 【車主來說車EP.29】開BMW M2會得後遺症?最笨的夢想車讓 ... 的推薦與評價
美好關係#桃園#買車#賣車#中古車#audi #進口車#維修#保值#花費#公開#油耗#缺點#優點#改裝#教學# M2 #BMW #卡鉗#鋁圈#寶馬#寶馬中古車#跑車囉大家好~ ... ... <看更多>
m2變速箱 在 [心得] M2 一週心得- 看板European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週六領到M2,以下是簡短心得:
一、七速M-DCT
1. 市區慢行 ─
上次短暫試駕朋友的車時,對DCT和一般ZF八速間的差別沒多大的體會。牽了自己的車
後(可能是都沒磨合的關係),覺得DCT的駕駛感受和ZF自排間有著巨大的差異。
以市區慢行來說,在台北市區幾乎沒機會「踩」下油門,更不用說深踩。走走停停時,
若要行車順暢,只能和前車保持一定的距離,再用含住油門的方式來控制。若以看到前
車一動就踩油門,前車一停就收油,緊貼前車的方式來開,會一直頓(我不知道這是否
完全是DCT的問題,還是也有Turbo lag的因素,但基本上,我認為DCT的特性佔大部份)
,乘客和駕駛都會不舒服。(也或許是新的變速箱還在學習模式下)
停等紅燈最好也是慢慢鬆油門,利用剩餘的動力滑到定位就剎停。若含住油門再立刻收
油剎停,會聽到變速箱「動」一聲。不知道長久下來會不會容易傷到變速箱。
2. 手排變速箱的特性明顯,停止後,就算不踩剎車,也不會像自排車一樣緩緩向前進。
要動,就必須要含油門。(所謂手排的特性就是,你掛了檔後,也要踩下油門再放離合
器,車才會動是吧。)
3. 沒有上坡起歩輔助,只要在上坡時停止,不踩油門或剎車,就往後滑給你看。
在市區代歩蠕行,以順暢性,或在大賣場上下坡的方便性來說,ZF八速勝。
(11/9補充)
關於上坡輔助,果然是我犯傻了,不過,它的啟動方式,確實和純自排的感覺不太一樣:
回原廠後,經業代示範,M2確實有內建上坡起歩輔助。但是,在操作上,我覺得M DCT的上
坡輔助和ZF八速或一般自排還是不太一樣。M DCT的上坡輔助必須在車子完全靜止後,就是
我得完全剎停一段時間(確切的時間不知道,但至少要高於一秒),再回去踏油門,它會有
一個大約兩秒的時間,讓車子在坡道上停止,不會往下滑。但是,如果你的操作狀況是,
前面有車,前車剎停,你跟著剎,剎到停,但沒停滿那一段時間,前車就往前移動,你也
跟著放掉剎車,去踩油門,這時上坡輔助並不會啟動,車子就會幾乎在你放掉剎車的瞬間
,往後滑動。有點像開以前沒有上坡輔助的手排,上坡時,右腳去補油,左腳離合器立刻
釋放,動作順暢的話,車子後傾一下,隨即往前。但M2的上坡輔助沒啟動時,幾乎同時間
就後滑,幅度比後傾大一點,第一次遇到時,會嚇一跳。
4. 手動換檔 (11/09補充)
在市區,若用自排模式緩行,大約到了2000轉會升檔,但是,在提升到一定的速度後,才
會再升檔。例如,如果保持在時速60公里以下,它最多只會升到D6,並不會到D7。而且,
即便是用手動換檔的模式(Comfort下),它的升檔也是有限制,並不是駕駛想升檔就可以
升檔,而且,若速度不夠,即便在手動換檔模式,它也會自動幫你降檔。但在Sport或
Sport+下,是不是可以完全自主,還沒試過。
二、方向盤
1. 力道 ─ 市區慢行時,方向盤算是重手,我猜和胎寬有一定的關係,328的胎寬是
225/45/R18而M2的前胎是245/35/R19,和328相較之下,M2的方向盤重手許多。速
度過50後,方向盤力道將將好,這時可以體會到M2轉向的靈巧。
2. 握感 ─ 盤徑粗,且包覆的皮質有彈性,握感十分良好。缺點是皮質有點滑,激
烈操駕時,最好戴上防滑手套,以免失誤。另外,皮質很細嫩,久了怕有小傷痕。
3. 造型和一般M performance的盤類似,唯朝六點鐘方向的下幅為摟空設計,略為不
同。換檔撥片造型也更有侵略性點。
三、動力
原廠車主手冊上說,在前2000公里的磨合期,時速不要超過170,轉速不要超過5000(
還是5500?)。所以,只在高速公路上小試到150,問老婆會不會覺得開很快,副駕說沒
感覺。穩定的程度,類似WRX的四驅。
和328相比(只憑體感),M2(comfort mode下)從80-150的再加速時間大概只夠328從
80-110。而且,過了150動力仍源源不絕,感覺直上180不費吹灰之力。Sport mode的
加速應該會更快(還沒試過,等過磨合期再看看)
328大概到140後,就有點喘,指針還是會緩順的往上爬,但加速感停滯。
四、底盤
上次的試駕心得就分享過,M2的底盤調校良好,Q而不硬。
這幾天乘坐下來,副駕直說很Q彈很好睡。
通過日常會行經的爛路,在328上的KW V3(和底盤店老闆確認過,是設定在一般硬度)
在駛過時,上下彈跳的幅度更大,過彎卻依然軟腳。M2上下彈跳小,且沒有多餘的餘
震,過大小彎的感覺都一氣喝成,完全不軟腳。(但仍要考慮328上使用的是PS3,前後
皆為225/45/R18;而M2上用的是PSS,前245/35/R19,後265/35/R19)
五、聲浪
上次短暫試駕,覺得喇叭傳出的聲浪很刺耳。
自己開了幾天,反而覺得還滿好聽的。車窗搖下後,真實的聲浪一樣飽滿,回火的放
炮聲和咻咻的吸氣聲都非常悅耳有跑格。
結論是Performance的排氣不用換了。不過,回廠換油時,還是會把喇叭拔掉。喇叭還
是用來聽音樂就好。
六、隔音
隔音不好,大概是無窗框的宿命,也是目前我覺得M2唯一的缺點。小小的車室中都是
車外傳進來的噪音。兩個人想要對話,不是得拉高音量,就是得等紅燈所有車輛都靜止
下來。
七、坐姿
上次沒特別注意。
在調整成適合自己的身型開了幾天後發覺,以這樣的小車來說座位就算調到最低,坐
姿仍高,甚至感覺比328還高,有點美中不足。
座椅造型和一般1,2,3系應該沒什麼差別,但支撐性仍然很棒,而且包覆性良好。
八、iDrive 5.0 互聯駕駛
互聯駕駛不是只有和BMW原廠通話的功能。
還可以利用手機APP去啟動空調、車輛定位、上鎖、解鎖、遠光閃燈、喇叭及線上搜尋
等功能。
另外,也可以下載更多APP以便和車輛有更多互動,或是互聯的功能。
和原廠通話也滿有趣的,在領車時,試了一下這個功能,客服人員會設定好你想去的
地點(地址)後,幫你把它回傳到車上的導航裡,你可以不用分心去做導航的設定。
自己長途駕駛若怕開到睡著,也可以和客服人員(小姐)瞎打屁,也還不錯。
最後,M2的價格大概和340 M performance相仿。若以代歩來說,我覺得340會是比較好的
選擇。M2雖然只是Baby M,但性能的訴求還是多於舒適的訴求。日常代歩,似乎也不用那
麼暴力。相反的,340多了兩片門的便利不說。ZF8速不論市區、高速都很順,DCT在市區
有點擾人(也可能是習慣的問題)。另外,怕吵的朋友,340的隔音絕對比較好。326hp馬力
也很足夠。要再獲得更高的動力,晶片改裝也不困難。後座也大些。
不過,M還是有M的魅力。怎麼選,就看各人的用車習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47.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uropeanCar/M.1478069760.A.741.html
/
27才領牌。急的車主,10/16後,就可以催領牌了。
也沒有M1, M2的按鍵可用。
好。另外,我相信大多數板友沒有駕駛M DCT的經驗。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而BMW的DCT系
統
和VW的DSG, AUDI的S Tronic或BENZ的系統一定或多或少有所區別。因此才花那麼大篇幅
說
明。沒想到還要被質疑。
※ 編輯: pchin (114.25.47.41), 11/02/2016 18:23:11
很容易調整到每個人喜歡的狀態,而且,我後來問了店家,他說BMW的前懸位置很好調整
,
方向盤打到死點手就可以伸進去調整了。我沒去認真玩,一方面是新車快到了,另方面是
我也沒時間天天去店裡搞這個(當初我以為一定要透過店家才能調整)。
至於S大說也想改成類似的設定,如果不考慮KW V3的話,我覺得就原廠的M performance
咯
,現在1,2,3應該都有配M sport套件,不知道S大有沒有試過。如果沒有可以先去試一下
,
Performance應該就再硬一點。然後,可以上www.getbmwparts.com選購,比跟總代理買便
宜不少。詳情可以請教版上的W大,我改裝前也請教過他。只是最後真的要裝時,嫌海運
太
久,就看店家有什麼貨就裝什麼。我記得W大自己也有135和235。他的經驗比較準。
另,我之前試駕過116,我覺得它原廠就很好了,舒適又靈活。S大覺得太晃?
果這是內建在DSC下的功能,應該不用另外的設定,就會自動有這個功能了吧,畢竟是很
實用的功能。但我的車就是沒有,所以才問是否Z大的M car有,如果是,那就是M2是入門
車,連這功能都沒有,也只有認了。
但若像Z大其它的M2車友所回覆,是有這個功能的,那就怪了,因為我的業務跟我說沒有
,
很難想像連他都不知道這功能的存在。總之,我已經請業代再跟公司的專家確認,如果真
的是須要設定的,再跟大家分享。
歡這個功能。
M2輕踩一下也會低速緩行,我指的是完全煞停後,如果放掉煞車,卻不補油M2是不會動的
,這不是Autohold,除了M2本來就沒這功能外,在不平的路面,不踩剎車它會前後滑動。
我今天開的時候注意了一下,M2在D檔下是有檔位現示的(328沒有),排到D檔,紅燈剎停
,
檔位是停在D1。以純手排車為例,剎停後,檔位掛在1檔,左腳是要踩下離合器的,這時
,
如果右腳不踩剎車,路面不平,一樣會滑動。
自排就不一樣了,掛在D檔,不踩剎車,也不用補油,它還是會慢慢向前動。
其它的雙離合器系統是不是也會這樣,我就不清楚了。
(也或許和上坡輔助一樣,另外有隱藏的設定,是我不知道的?)
況下,有時輕微,有時頓得很大力。我覺得是上面t大講的,還不習慣M DCT的操作,我今
天開,就順多了。
以就做罷。我喜歡外觀低調一點,M尾管我也覺得聲音太大了,裝了我也不會去按那個開
關。唯一我覺得想加的是尾翼,但一加,又不低調了,所以還是不要加好了。
另外,也看你選的車色,像白色我就覺得很適合加,而且高調的車主還可以貼貼紙,滿好
看的。但上路,可能要接受其它人的注目禮,甚至其它車的挑釁。
不多,我記得不超過25 ,業代說因為不是前幾台,只逐台驗個噪音。 11/03 20:51
※ 編輯: pchin (119.14.27.138), 11/03/2016 21:54:40
順,所以提醒想要大馬力,但又是以市區代歩為主的準車主們,在下訂前,應該特別注意
這個部份。8速的240或140,可能更適合日常使用。(只有一個車位的困擾)
總之,人的欲望(一生一定要有一台M power)是很難克服的,總是會在想要(M2)和需要(328
)之間拉扯,真正得到了之後,或許才發現,原來舊愛還是比較適合自己(日常代歩)。新歡
,比較適合偶爾激情一下。
※ 編輯: pchin (114.25.47.41), 11/04/2016 10:28:22
※ 編輯: pchin (114.25.47.41), 11/04/2016 13:40:03
,可以德訂六速手排。不然就再加一點上M3或M4的六速手排。
※ 編輯: pchin (36.227.244.174), 11/17/2016 13:40: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