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那麼篤定中美貿易戰是在打假球呢?Well,川普本身不會經商大家都知道,1990年一度破產,若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把他的債償清,把他吸收為奴才,肯定早GG了。
然後他專門投入媒體事業,2000年搞「誰是接班人」與美式摔角等實境節目,核心就是,全都是「打假球」,讓觀眾真以為是玩真戲。
但這po文不講他。而是這次中美協商的靈魂人物,米努勤。很多人以為他是美國的財政部長,甚或是高盛高層等等。no no no ~~~
我不這樣看。如果我這樣看,那跟其他媒體、專家、網紅有何差別?不要如此汙辱我。米努勤真正厲害的,是他為好萊塢製片人。也就是說,影子集團需要如何洗全球的腦,就由他來負責監製。
來,我附上他所監製的電影,這樣,你就會明白,我為何一口咬定貿易戰,自始就是一場戲。
最有趣的是,米努勤也是「危機女王」的執行製作。我的判斷是,本次貿易戰的編劇,背後應該是這影片的原本人馬?
不好意思,只有英文,如果想知道這些電影的中文為何,可以到維基自己慢慢研究:
2014:The Lego Movie Winter's Tale、 Edge of Tomorrow、Jersey Boys、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Annabelle、Inherent Vice、American Sniper、Blended
2015: Run All Night、Get Hard、Mad Max: Fury Road、Entourage、Vacation、The Man from U.N.C.L.E.、Black Mass、The Intern、Pan、 Our Brand Is Crisis、In the Heart of the Sea、Focus
2016: How to Be Single、Midnight Special、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Keanu、The Conjuring 2、Central Intelligence、The Legend of Tarzan、Lights Out、Suicide Squad、Sully、Storks、The Accountant、Collateral Beauty
2017: Rules Don't Apply
2018: The Lego、Batman Movie、Fist Fight、CHiPs、Going in Style、Unforgettable、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Wonder Woman、The House、Annabelle: Creation、The Lego、 Ninjago Movie、The Disaster Artist
結論:現實是戲;電影才是真相!
維基介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ven_Mnuchin
號外!習大大不小心CC貿易戰密件給王大師
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6798911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家在我在家 #宅料理 尋找適合你的咖啡特調 ►► https://smarturl.it/dqir01 準備好雪克杯跟調酒棒!上課囉!今天紐約調酒師Jeff Solomon要向我們展示如何逐步調出幾乎所有的經典款調酒。觀察他在攪拌,搖動和裝飾時的樣子,然後明天晚上試著自己調出一杯酒吧。 #調酒...
「pan american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pan american中文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an american中文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an american中文 在 琪人譯事:翻譯途中的文化風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an american中文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an american中文 在 桌遊菜鳥- Pan Am (泛美航空),是2020 年我玩的「精簡系 ... 的評價
- 關於pan american中文 在 The History of Pan American Airlines, 1963 - YouTube 的評價
pan american中文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文章,原來近年荷李活猛片,仍然未能全面「4K」化…
這陣子為了4K藍光即將出版,大家對畫質的存疑討論的沸沸揚揚,手上已經收了不少4K電影,提供給大家做一些畫質檢測。
先聲明,這只是目前收到的4K檔案,不是正式出版的4K 藍光,不過4K前置作業應該都一樣的,所以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先貼幾部年代也比較新,個人覺得畫質比較好的來給各位參考。截圖中的中文字幕是從我們字幕區找來的srt字幕檔。
更深入的畫質說明部分 IVANSHAN 在本篇21樓有一篇 重要的畫質參考資料
http://www.hd.club.tw/thread-204173-1-1.html
作者:IVANSHAN
以4K畫質為號召的UHD BD即將陸續發片,好萊塢大片一直以來都是新影音規格家庭娛樂產品的主力,所謂的發燒友們也多以好萊塢大片為主要測試對象,但是好萊塢六大的電影4K化程度到底有多少,這一直都是一個大問號。這個問題可以從IMDB的資料找到一些答案。以下是我這兩天根據IMDB的資訊,整理了最近幾年好萊塢六大的億萬大製作(製作成本超過一億美元)究竟是採用4K或是2K進行後製。從IMDB的資料其實可以發現,無論這些大片使用了哪些高階攝影機、例如Sony的F65或F55的4K攝影機,或是站長大人提到的Arri與Red Epic...,即使拍攝訊源達到6K以上,絕大多數的大片仍是以2K畫質來進行後製。而這些億萬大製作幾乎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電腦動畫,才能讓銀幕上的大型動作、爆破...大場面看起來逼真,這些電腦動畫才是後製的重點。而為了讓僅有2K畫質的電腦動畫不會顯得突兀,因此無論是4K、6K或更高畫質拍攝的訊源在後製時很難避免被下修成2K畫質。至於動畫電影,雖然迪士尼(包括皮克斯)與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的動畫平均製作成本超過1.5億美元,但目前仍未見到以4K後製的動畫電影,所以並未列入下面的片單,對於動畫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去IMDB查詢相關資料。
迪士尼:
米老鼠之家(mouse house)現在可說是滿手大片,但是後製做到4K的比例其實非常低,差不多去年才開始有4K電影,包括北美影史票房冠軍的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2015),以及最終虧損金額應該超過製作成本(迪士尼宣稱1.9億美元)的明日世界(Tomorrowland,2015),後者主要使用Sony F65以及F55兩款4K攝影機拍攝、4K後製。至於2008年開始推出的12部Marvel電影(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截至去年一共有12部),包括去年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2015)以及蟻人(Ant-Man,2015)全部都是2K,可能要到今年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才會開始有4K版本。北美本週末上片的災難大片絕命救援(The Finest Hours,2016,台灣3月才會上片),製作成本據說7到8千萬美元,但也只做2K後製。另外,仙履奇緣(Cinderella,2015)、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2014)、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2014)、獨行俠(The Lone Ranger,2013)、奧茲大帝(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2013)、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2012)都只有2K,連慶祝迪士尼成立90週年的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2013)也是2K。
如果有人質疑前面提到的迪士尼片量好像有點少,那是因為迪士尼目前雖然滿手大片,但是近年的年發片量其實很少超過10部,其中還包括2部動畫以及紀錄片(Disneynature差不多每年都會有一部,例如去年的Monkey Kingdom,2014年的Bears),Marvel從2013年開始每年發2部,明年開始每年3部,星際大戰去年開始一年一部,皮克斯(Pixar)與迪士尼動畫(Walt Disney Animation)差不多每年各一部,迪士尼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例如仙履奇緣、灰姑娘改成黑魔女:沉睡魔咒、今年的森林王子、明年的美女與野獸)差不多也是每年一部,小片則是愈來愈少。
環球:
環球去年的全球票房收入創下影史新高紀錄,最終應該在60億美元左右,但是最近幾年發行的電影大概只有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執導的永不屈服(Unbroken,2014)是採用4K後製,環球的招牌系列電影玩命關頭,第三集到去年的第七集全部都是2K,2001以及2003年推出的前兩集應該是最高只到2K。幾部去年的賣座大片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2015)、歌喉讚2(Pitch Perfect 2,2015)、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2015)、聖母峰(Everest,2015)以及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2012)都是2K,遺落戰境(Oblivion,2013)使用了Sony的4K攝影機F65以及Red Epic拍攝,後製仍然是2K;露西(Lucy,2014)使用了Sony F65、Arri Alexa以及Red Epic攝影機,後製也是2K。也許,環球今年將推出的大片會開始4K化。
福斯:
福斯在2014年一度創下影史全球票房營收最高紀錄(55億美元,去年被環球超越),但是4K比例也是偏低,比較特別的是主要使用Red Epic Dragon攝影機拍攝的控制(Gone Girl,2014),採用5K後製。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2014)是使用4K後製,但是續集移動迷宮:焦土試煉(Maze Runner:Scorch Trials,2015)卻是2K,不知道預定一年後上片的完結篇The Maze Runner: The Death Cure會是2K還是4K。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近年為福斯拍攝的幾部大片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出埃及記:天地王者(Exodus: Gods and Kings,2014)以及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2012)都是2K。即刻救援(Taken)2(2012)、3(2014)集都是2K,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4)、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2015)、X戰警:未來昔日(X-Men: Days of Future Past,2014)、金鋼狼:武士之戰(The Wolverine,2013)也都是2K。
華納:
華納可說是六大中發片量最大的,億萬大製作及小片都有,至少比較像是一家好萊塢的大型電影公司,可惜近年的大片中只有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亞果出任務(Argo,2012)是採用4K後製,主要使用Red Epic攝影機拍攝的哈比人(2012-2014)三部曲全部都是2K。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2015)、白鯨傳奇: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2015)、飆風特攻(Point Break,2015,北美由華納發行,台灣則是龍祥發行)、潘恩:航向夢幻島(Pan,2015)、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2015)、朱比特崛起(Jupiter Ascending,2015)、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2014)、哥吉拉(Godzilla,2014)、300壯士:帝國崛起(300: Rise of an Empire,2014)、地心引力(Gravity,2013)、環太平洋(Pacific Rim,2013)、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2013)、傑克:巨人戰紀(Jack the Giant Slayer,2013)都是2K。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為華納拍攝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三部曲,IMDB沒有提到是2K或4K。
派拉蒙:
自從Marvel、夢工廠(DreamWorks,包括動畫公司在內)陸續從2011年開始脫離之後,派拉蒙目前仍在重整旗鼓階段,發片量、尤其是億萬大製作的年發片量有點少,大概可以說是六大的後段班(包括Sony)。阿湯哥(Tom Cruise)的招牌系列作品,最新一部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2015)是2K,但第四集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2011)卻是4K,也許是為了遷就片中有22分鐘畫面是採用IMAX膠捲攝影機拍攝,IMAX膠捲版畫質據說上看8K。也是派拉蒙現階段招牌系列的變形金剛(Transformers)4集都是2K,第五集應該會是4K;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isys,2015)、忍者龜:變種世代(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2014)、海克力士(Hercules: The Thracian Wars,2014)、挪亞方舟(Noah,2014)、末日之戰(World War Z,2013)、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G.I. Joe:Retaliation,2013)、雨果的冒險(Hugo,2011)、超級8(Super 8,2011,這部大概是夢工廠在派拉蒙的最後一部)都是2K。台灣本週末上片的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2016),麥可貝(Michael Bay,變形金剛)執導,也是2K。
Sony/哥倫比亞
由於集團內有家電以及相關產業,所以Sony是六大中推動4K最用力的,後製採用4K規格的電影數量最多也最早,差不多可以往前推到2010年就已經開始有4K電影,不過不但沒有反應在全球票房上,多數電影、尤其是億萬大製作的影評與口碑都不佳,票房也不理想,甚至2013年暑假檔的億萬大製作全垮(包括站長大人提到的極樂世界也是賠錢貨),一度引起外界(主要是華爾街)揣測Sony可能賣掉娛樂事業部門,這大概也是最近半年推出的第五毀滅(The 5th Wave,2016)、怪物遊戲(Goosebumps,2015)以及世界大對戰(Pixels,2015)都只有2K的原因吧?!Sony的招牌電影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2012)主要採用Red Epic攝影機拍攝,以及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ise of Electro,2014)都是採用4K後製;為米高梅在全球發行的最近兩部007電影空降危機(Skyfall,2012),以及007惡魔四伏(SPECTRE,2015)也都是4K。
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2013,北美是Sony發行,台灣則是龍祥)、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2013)、藍色小精靈2(The Smurfs 2,2013)2K(2011年的第一集則是2K)都是4K。地球過後(After Earth,2013)採用Sony的4K攝影機F65拍攝,4K後製。都是同位導演執導的極樂世界(Elysium,2013)以及成人世界(Chappie,2015),兩片主要都是使用Red Epic拍攝,4K後製。
超急快遞(Premium Rush,2012)、MIB星際戰警3(Men In Black 3, 2012)都是4K,BD畫面很漂亮的攔截記憶碼(Total Recall,2012)則是2K。
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2011)、惡靈戰警:復仇時刻(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2011)、魔球(Moneyball,2011,Terry版主應該很高興看到這片是4K)、決戰30分(30 Minutes or Less,2011)、霸凌女教師(Bad Teacher,2011)、世界異戰(Battle: Los Angeles,2011)、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2011)、特務間諜(Salt,2010),以及成龍與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的兒子Jaden Smith主演的小子難纏(1984)重拍版The Karate Kid(2010,台灣未上片,網路片名功夫夢)、賞金戀人:Ex檔案(The Bounty Hunter,2010),以及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Pray,Love,2010)也都是4K。
從以上的片單應該不難發現,Sony近年來缺乏賣座大片,甚至可說賠錢貨非常多。兩部蜘蛛人:驚奇再起票房,製作成本愈來愈高,全球行銷費用漲得更快,有IMAX以及3D墊高票房卻仍不如舊版三部曲,難怪要三度換人reboot,還得與迪士尼/Marvel分享蜘蛛人的版權。而由於缺乏賣座大片,也讓Sony推動4K顯得欲振乏力。
個人看法:
由於我在IMDB做的查詢以非動畫的億萬大製作為主,雖然環球、福斯、華納有些片沒有提到(例如:環球2012年的公主與狩獵者,福斯2013年的終極警探:跨國救援,以及製作成本不到一億美元的電影),但因為幾乎都是2K就略過不提(想少打點字)。從前面的片單可以發現,除了Sony/哥倫比亞之外,其他五大的4K電影加起來不到10部,顯而易見未來的UHD BD絕大多數都是upscale版本,真正原生4K發行UHD BD的電影短期內將是鳳毛麟角,但發燒友們大概不會在乎這個『小細節』,只要是4K就好,管他是upscale或是原生4K,鈔票還是捨得花下去。
至於音效的部份,發燒友們對DTS:X的期待度似乎相當高,可惜好萊塢六大目前仍然沒有一部電影使用到DTS:X音效,只要是immersive sound系統,六大仍然以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為優先,其次是Auro 3D。而DTS公司已經在去年初的CES展承認DTS:X與全景聲不相容,所以六大未來的UHD BD應該沒有DTS:X的立足之地。由於UHD BD在音效的基本規格已經確定是以objec-based的immersive sound,除非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今年確定可以完成單一多聲道immersive sound的標準規格(single standard format for immersive sound),否則DTS:X未來很難在好萊塢六大的大片找到容身之處,因為在製作成本以及全球行銷費用上漲速度超過預期的情形下,好萊塢大片同時製作全景聲、AuroMax(Auro 3D的升級版)、DTS:X以及IMAX 12 track四種不同音效規格的可能性極低,STAR WARS:原力覺醒就只做了全景聲以及IMAX 12 track兩種,目前可能只有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同時做了這四種音效。
雖然有網友提到獵巫行動:大滅絕(The Last Witch Hunter)的DTS:X音效很棒,可惜該片的影評、口碑都不佳,票房數字更是難看,對於DTS:X的推廣完全沒有幫助。至於部份擴大機支援DTS:X之後,有網友提到DTS HD在升頻後的效果出色,我建議他們可以拿地心引力出來測試一下。地心引力的第一版BD只有DTS HD,去年初發行的新版加上了全景聲,應該就可以拿來測試DTS HD升頻DTS:X後,與全景聲音效的差異,個人相信全景聲仍然全面勝出,因為該片主要採用全景聲進行後製,channel-based的DTS HD就算升頻後,也很難與objec-based的全景聲競爭。站長大人提到的極樂世界,我前兩年租了BD來看,看的時候就發現DTS HD 7.1的音效悶悶的,用了好幾種不同音場仍然無法有爆棚表現,電影已經很乏味了,又沒有爆棚音效讓我在沙發上有點坐立難安。看到片尾字幕的最後才發現原因,原來是全景聲轉DTS HD的問題,因為兩種音效完全不相容,DTS應該是用降級版的Dobly Digital 7.1來轉製,難怪威力大減,相信未來該片發行UHD BD後,只要配置的是全景聲應該就可以還原應有的爆棚音效,但屆時我不會再看一次,乏味的電影看一次就夠了。
pan american中文 在 琪人譯事:翻譯途中的文化風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相似字、同類字--以「烤」為例】#翻譯工作心得
最近正在翻譯一本飲食相關的書,書中出現許多有關「烤」的動詞,主要出現的有:bake、toast、roast、grill和broil。這些字都不會太難,但是究竟有何差別呢?每個字會存在,必定是與其他詞彙有相異點。這篇就來帶大家認識這五個動詞,並談談翻譯時所使用的策略。
要正確認識相似字,除了查字典外(而且一定要是英英字典),個人還會利用「語料庫」。語料庫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蒐集某一語言的資料,有點類似語言的搜尋引擎,只要輸入某一字詞,就會出現該字曾經使用於某些文本中的真實語境。這些文本通常是具有權威性的報章雜誌期刊,像是紐約時報。透過語料庫的搜尋結果,可以知道某個字通常是怎麼使用在現實生活中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五個動詞在著名的韋氏英英字典中個別的意思(例句取自奇摩字典):
bake - to make (food, such as bread and cake) by preparing a dough, batter, etc., and cooking it in an oven using dry heat
EX: We bake bread and cake in an oven.
toast - to make (as bread) crisp, hot, and brown by heat
EX: She toasted bread for breakfast.
roast - to cook (food such as chicken, potatoes, or beef) with dry heat in an oven or over a fire
EX: He roasted a chicken for dinner.
grill - to cook (food) on a metal frame over fire
EX: Grill the burgers for eight minutes each side.
broil - to cook by direct exposure to radiant heat
EX: They broiled a turkey over charcoal.
接著,試著用知名語料庫COCA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搜尋這些動詞,並各舉出搜尋結果的三個例子:
bake -
1. Grate fresh ginger (dried may not be as potent) into stir-fries or even bake it into cookies.
2. Defrost frozen spinach in a casserole dish, top with shredded Parmesan, and bake at 350 degrees until the top is golden brown.
3. Bake peppers until breadcrumbs are golden, about 10 minutes.
toast -
1. Brush baguette slices on both sides with olive oil; toast bread until golden, then flip and repeat.
2. Toast the bread until golden.
3. HEAT oil in small nonstick skillet over medium heat. Add mustard seeds, curry powder, and cumin. Toast, stirring, until fragrant, about 2 minutes.
roast -
1. Roast peppers directly under broiler or over an open flame, turning frequently until blistered and blackened on all sides, 6 to 8 minutes.
2. Roast until bacon is crisp, 15 to 20 minutes, stirring halfway through to break up any clumps.
3. Roast chicken until skin is golden brown and an instant-read thermometer reaches 167F when inserted into thickest part of thigh, 50 to 60 minutes.
grill -
1. Brush one side of each pizza with 1 tablespoon olive oil, season with salt and pepper, and grill with oiled side facedown on grates for 9 minutes.
2. That's why I grill lamb, usually a butterflied leg.
3. Grill or broil the meat 6 to 7 minutes, and then freeze the cooked beef for 5 minutes so you can slice it thinly with ease.
broil -
1. Arrange the sliced meat on a baking sheet, top with the vegetables, and add a few thin shavings of Gruyere cheese on top. Broil 1 minute.
2. Season fish with salt and pepper. Arrange in single layer on sheet pan lined with nonstick foil. Broil until cooked through, about 6 minutes.
3. Slice zucchini lengthwise into 1/8 " -to 1/4 " -thick slices with mandoline or sharp knife. Working in batches, arrange slices in single layer on prepared pans and coat tops with spray. Broil 6 " from heat until golden, 5 minutes.
最後,參考「母語人士」的說法,也是很可靠的。以下說法來自某位網友,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我找到的:
bake - In the case of cakes or casseroles the food fills the pan so that you get even cooking but the food does not dry out. Also used as a general term for cooking almost anything in the oven.
toast - Generally the heat is both top and bottom (or side to side in a toaster) and it is a dry cooking method with a food that has little moisture, bread for example.
roast - Higher temperature with the intent to caramelize the outer portion of the food to bring out flavor. An example of this would be roasting a piece of meat, or vegetables. The pan is large enough to allow heat to reach most sides of the food that is being cooked.
grill - The heat comes from the bottom to cook the food.
broil - The heat comes from the top to cook the food.
綜合以上,可以發現這五個動詞在「處理食材」、「烹調時間」、「使用器具」等面向差異甚大,歸納如下:
bake - 食材通常是麵糰,用來烤麵包、糕點、餅乾等,但也可以指魚肉、燉菜、馬鈴薯等多種食物;烹調時間長;使用器具為烤箱。
toast - 食材通常是水份極少的麵包(如法國長棍麵包、吐司);烹調時間通常較短;使用器具基本上為烤麵包機;此外,這個動詞最終目的是將食材烤至金黃、酥脆。
roast - 食材通常是雞、豬、牛等,以一大塊肉或整隻動物的形式,也可指馬鈴薯、花生、栗子、咖啡豆、堅果類包覆在鋁箔中;烹調時間較長、溫度較高;使用器具為烤箱或炭火;若指肉類,最終目的是將食材烤至金黃、酥脆。
grill - 食材不拘;烹調時間較broil長;使用器具為烤箱或烤架,尤其是指放於鐵網上烤;熱源來自下方。
broil - 食材不拘;烹調時間很短;使用器具為烤箱,需先預熱;熱源來自上方,溫度極高,十分接近食材,以快速烤熟食物為目的,烤箱門通常打開來烤。
就算了解這些動詞的差別,中文不都是「烤」嗎?那麼譯者該如何處理呢?
我的想法是:若上下文已經點出「處理食材」、「烹調時間」、「使用器具」等區別這些動詞的面向,使讀者一看前後文就知道這道食譜要用哪一種方式烤,這個時候可以直接翻成「烤」就好,多加解釋反而累贅。
另外,可在「烤」字前面加上輔助字,描述烤的方式。例如:bake譯成「烘烤」、roast為「火烤」、grill為「燒烤」、broil為「炙烤」等。
如果以上兩種方式都不適用,且非得確實點明烤的方式、否則影響文意時,再多做解釋、區分差異。
pan american中文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家在我在家 #宅料理
尋找適合你的咖啡特調 ►► https://smarturl.it/dqir01
準備好雪克杯跟調酒棒!上課囉!今天紐約調酒師Jeff Solomon要向我們展示如何逐步調出幾乎所有的經典款調酒。觀察他在攪拌,搖動和裝飾時的樣子,然後明天晚上試著自己調出一杯酒吧。
#調酒師 #Cocktail #療癒廚房
00:00 Intro
01:45 Old Fashioned 古典雞尾酒
02:54 Manhattan 曼哈頓
04:03 Whiskey Sour 威士忌酸酒
05:45 Sazerac 賽澤瑞克
07:11 Whiskey Fix 威士忌菲克斯
08:15 Boulevardier 花花公子
08:58 Presbyterian 長老會
09:58 Blinker 布林克
10:41 Improved Whiskey Cocktail 改良式威士忌調酒
11:25 Monte Carlo 蒙地卡羅
12:05 Mint Julep 薄荷朱利普
13:39 Martini 馬丁尼
14:20 Martinez 馬丁尼茲
15:00 Gimlet 琴蕾
15:34 Gin Rickey 琴瑞奇
15:52 Negroni 內格羅尼
16:10 Corpse Reviver Number 2 亡者復甦二號
16:37 Aviation Number 1 飛行一號
17:13 Tom Collins 湯姆可林斯
17:38 Ramos Gin Fizz 拉莫斯琴費茲
19:10 Bramble 荊棘
19:51 20th Century 二十世紀
20:46 Bee’s Knees 蜂之膝
21:18 Last Word 臨別一語
21:53 Vodka Martini 伏特加馬丁尼
22:42 Moscow Mule 莫斯科騾子
23:19 Headless Horseman 無頭騎士調酒
23:30 Vesper 薇絲朋
24:13 Margarita 瑪格麗特
24:47 Paloma 帕洛瑪
25:30 Mexican Firing Squad Special 墨西哥射擊隊特調
26:04 Daiquiri 戴克瑞
26:32 Hemingway Daiquiri 海明威戴克瑞
26:53 Dark n’ Stormy 月黑風高
27:20 Mai Tai 邁泰
28:10 Mojito 莫希托
28:47 Hotel Nacional Special 國際旅店特調
29:31 Sidecar 側車
29:55 French 75 法式75
30:45 Brandy Alexander 白蘭地亞歷山大
31:04 Vieux Carré 老廣場
31:38 Pink Lady 紅粉佳人
32:13 Delmonico Delmonico調酒
32:42 Jack Rose 傑克蘿絲
33:01 Pan American Clipper 泛美飛翦號
33:11 Aperol Spritz Aperol氣泡酒
33:41 Americano 美國佬
34:03 Champagne Cocktail 香檳雞尾酒
34:26 Bamboo 竹子
35:00 Pisco Sour 皮斯可酸酒
35:50 Caipirinha 卡琵莉亞
【 其他熱門主題】
讓喜歡的事變生活!Good Job!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rl.it/uhot5l
唐綺陽12星座深入剖析 ► http://smarturl.it/in8eqp
美容編輯正芳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zf5840
口音、服裝專家拆解經典電影 ► http://smarturl.it/zcbgmf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BeFd4R0KFg/hqdefault.jpg)
pan american中文 在 The History of Pan American Airlines, 1963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All about Pan American Airlines. To purchase a clean DVD or digital download of this film for personal home use or educational use contact ... ... <看更多>
pan american中文 在 桌遊菜鳥- Pan Am (泛美航空),是2020 年我玩的「精簡系 ... 的推薦與評價
Pan Am (泛美航空),是2020 年我玩的「精簡系」作品裡的好遊戲。 什麼是「精簡系」作品?就是規則講起來豪不費力,流程簡潔明確,沒有複雜結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