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強姦】
「我被強姦了。」他說。
當 Peter 在 WhatsApp 向 Marco 憶述自己前幾日被男人強姦的那件事,Marco 錄音如是說:「當然你可以告那個男人,但你都要有心理準備,不一定可以成功起訴。」Marco 謹慎緩慢地吞吐著這些字句,彷彿舌頭在玻璃碎之間閃躲挑動著。他儘量不用太尖銳強烈的字眼回應 Peter。客套而親密。
Peter 心底內當然或多或少期許聽到一些矯情造作的說話,譬如說:「你沒有事吧?」、「你還好嗎?」。但他感受到的是,一把卡在溫柔與暴烈之間的聲線。
Peter 這晚又失眠了,他恐慌地拾起手機,手指滑動著 WhatsApp 的聯絡人名單,如同抓緊懸崖邊的一根枯草,他試圖尋找著一個能讓他攀抓的人。一個個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英文名字略過:Paul、Andy、Wilson、Michael、Kenny……
他點開了 Marco 的對話框,不斷把一連串隨機的文字傾倒在輸入框中:「痛、他來了、洗澡、壓、呼吸不了、他來了、為什麼、呼吸不了」那是一連串漸漸瓦解的筆劃,被割喉的吶喊省略成一連串的黑點。Marco 問他有什麼事,Peter 打開 emoji 的鍵盤,不斷搜刮一個能準確表達自己的 emoji。
那是一張 WhatsApp emoji 無法刻劃的表情,那是一張缺乏五官的恐懼,在他內心最深的盡頭絞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孤獨,就像隔著幾重玻璃膜,你歇斯底里地敲打著玻璃膜,但玻璃膜外的人鼓掌歡呼,以為你在跳舞。
Peter 決定直接打電話給 Marco。「而我不知道那個男人叫什麼名字。」電話的另一端透露著微弱的呼吸聲。「我不知道他住哪裡、他的手提電話、他的公司地址,我甚至忘記了他的樣貌。那我應該怎樣控訴他?」Peter 壓抑自己激動的聲線,以防吵醒隔壁房間的父母。
他被強姦的第二天早上,就想找回與那個男人的 Line 對話紀錄,也許從第一句「hi」開始,就已經透露了蛛絲馬跡,證明了強姦的導火線。但如果 Peter 一早已經預料自己將會被強姦,那這還是強姦嗎?
那個男人離開酒店之前,就已經刪除了手機裡所有的對話紀錄,也把自己的帳戶封鎖、刪除了。一切話語、相片、聲音、氣味都在 Peter 的記憶中活著,而那個男人等於沒有存在過,所以他從未誕生,也從未死去。
Peter 曲起背脊和雙腳,在床上瑟縮成一團。他想起以前在前度 Bosco 的床上睡覺時,也是這樣曲起身體瑟縮著。Bosco 對於人體的詮釋總是浪漫而單純的,他總是以為 Peter 彎曲的姿勢是為了翹起那十七歲的臀部,為了把臀部貼近凌晨尚未安睡的他,於是他總是隔著 Peter 的內褲摩擦。Peter 渾身顫抖著,Bosco 以為那是自己纏綿的耳吻帶給 Peter 的感動。
Peter 說:「我好痛。」
Bosco 輕輕吻了 Peter 的唇,呢喃著:「其實你好舒服。」
皺摺的床單饑渴地吸啜著 Peter 身體後方流出的鮮血。
「練泰拳吧,下次再有人碰你,你就反抗。」Marco 在電話裡嚴肅地說道。所以這場對話兜兜轉轉到頭來,脆弱如同玻璃瓶被人拋來拋去,終究還是控訴脆弱的本身,而不是打碎玻璃瓶的人。
Peter 鬆開了手,手機跌在在床的一邊,徒然響著另一端慌張的呼喊聲:「喂?喂?你沒有事吧?」床頭上的灰藍色鬧鐘滴答滴答刻著午夜的紋理,凌晨兩點正,Peter 側躺在床上捲縮成一團顫抖的肉身。這晚沒有風,九月的暑氣撐開窗的隙縫,混成沉甸甸的一團壓在他身上,他用指甲不斷抓刮著自己的頭皮和床單,他把頭顱埋在被汗水濕透的枕頭中,歇斯底里地唸著。
我被人強姦,然後你叫我練泰拳?
我被人強姦,然後你叫我練泰拳?
電話的另一端沉默了片刻,Marco 思考了許久,讀出他的結論:「其實我理解不了什麼叫受害,我知道整件事情怎樣發生,你已經跟我說過了,但,我還是理解不了什麼叫受害。」
施比受,更為有福。「福」的讀音短促而暴烈,就如 Fuck 的一聲抽搐。Peter 在電話邊默默地叫了一聲「Fuck」。
Storyteller:鏡語 @mirror_whisper
Illustrator: Lorraine @hiuyucheng
〖作者想說的話〗
希望你們知道,故事不必然總為人們帶來希望,希望是一種特權,而事實上更多人的故事記載了各種苦難,而我希望我(們)的苦難能讓人看見。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鏡語 #mirrorwhisper #Lorraine #hiuyucheng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EAD 知識分享【做生意如打仗 - 尋找 Blue Ocean 的六條新路】 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強,你應該如何打勝這場仗呢? 根據 Blue Ocean Strategy 藍海策略之父 W. Chan Kim,有六條路「打勝」這場仗。你應如何應用? 聯絡李根興 WhatsApp (+...
「peter人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peter人名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eter人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eter人名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eter人名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eter人名 在 愛玩客 iWalk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eter人名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eter人名 在 [發音] 演講時,遇到人名,且有簡寫,要怎唸? - 看板Eng-Class 的評價
- 關於peter人名 在 peter-ye-e 的個人檔案 的評價
- 關於peter人名 在 【生活英文】『Peter out』可不是叫彼得滾開的意思喔!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peter人名 在 【出乎譯料的單字】ep.10 peter 啦,哪次不peter! - YouTube 的評價
peter人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4/8 Bloomberg新聞摘要
<美洲新聞>
美國出口禁令清單增加七家中國超級電腦公司 理由是違反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
美國初領失業補助申請人數激增 顯示勞動市場復甦不穩
拜登內閣完成俄羅斯涉嫌干預選舉以及其他駭客行動的報告 不排除對俄展開報復
受到移民人數驟減以及新冠疫情兩大衝擊 美國2021年人口成長恐創1918年以來最低
紐約市長白思豪頒布一週內發現四起以上新冠確診 學校就必須關閉十天引發家長反彈
Paypal共同創辦人Peter Thiel稱 比特幣可能是中國抗美的金融武器
通貨膨脹跟所有其他東西一樣 在疫情期間呈現K型曲線
美墨邊境三越移民拘押人數激增71% 主要受到兒童及青少年增加幅度創新高所致
<歐洲新聞>
烏克蘭的盟邦正動員外交溝通 要避免俄羅斯軍隊邊境集結可能引發的擦槍走火
AZ疫苗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英國藥廠一連串非受迫性錯誤把希望變成了猶豫
德國總理梅克爾擬推動將防疫措施頒布的權力 從地方推回國家層級
法國全境施打1000萬劑疫苗的目標提早一週完成 下個目標是五月中以前達到2000萬劑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稱 各國政府不能放棄用政策去支撐因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
倫敦金融城最大物業主擬放棄興建摩天辦公樓 改為興建60層高的公寓住宅大樓
北愛首府街頭的暴動提醒了英相強森 一旦新冠疫情趨緩就要開始面對脫歐的後果
德勤調查140家德國大型企業財務長 多數對自己的企業復甦前景表示樂觀
盧森堡財長接受訪問稱拜登推動企業全球利潤增稅”是對的方向” 且符合歐洲和美國的利益
<亞非中東新聞>
內定新加坡總理的星國財長王瑞杰以”太老不適合”謝絕繼任 新加坡接班計畫大亂
全球最大液態天然氣買家正為下一個冬天做準備 中石化採購了35艘貨櫃量
可能導致罕見血栓 澳洲下令50歲以下民眾不得施打AZ疫苗
回應中國大使警告澳洲不要加入人權制裁行列 澳洲貿易部長誓言捍衛該國主權和國家利益
從印度到日本疫情都還在升溫 衝擊石油需求前景帶動油價走跌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開放經濟的計劃 恐受他個人名聲之累而不受外資青睞
國際犯罪法庭決定調查以色列涉嫌對巴勒斯坦人犯下戰爭罪行 以色列拒絕配合調查
peter人名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姓名學」雖然只是民俗信仰,但姓名往往也反映了不同時代、世代對於姓名的偏好,甚至也可能影響到人們具體的生活乃至於職涯。
這批來自BBC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姓名在美國與英國所反映出來的社會階級乃至於職涯影響力,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與華人社會中的「姓名學」又代表了什麼?
----------------------------
美國西北大學政策研究學院院長大衛·菲戈裏奧(David Figlio)曾經開展過幾項針對姓名影響的研究。
他首先調查了藍領階層或非洲裔美國人慣用的名字。例如,窮人喜歡用有isha(例如Lakisha)後綴的名字,含單引號的名字(例如Du'Quan)也是如此。
然後,他比較了分別取藍領名字和中產階級名字的同胞兄弟姐妹,發現取藍領名字的兒童在學校裏的表現比取中產階級名字的兄弟姐妹要差。「這不僅僅是由於藍領家庭會給兒童取藍領名字,」菲戈裏奧說,同時還與社會對不同名字所具有的階層內涵存在的期望差異有關。
針對牛津大學學生所做的一項研究證實,這種效應已經超出了學校的範圍。格里高利·克拉克(Gregory Clark)把該校2008-2013年1.4萬名學生的名字與社會人群進行了對比。他發現,牛津大學學生裏叫Eleanor的比例是社會平均比例的三倍,其他高比例名字還包括Peter、 Simon、Anna 和Katherine。而Shane、Shannon、Paige和Jade的比例則較低。Jade的比例甚至不到社會平均比例的30分之一。
除階層外,你的名字是否簡單易讀也會對你的人生際遇產生影響。
有研究在調查了49位成人(大部分為亞裔美國人)的就學經歷後發現,讀錯學生名字的教師會被學生戴上「廣泛種族攻擊」的帽子。很多人都曾在學校因為其名字而遭遇包括被教師讀錯名字在內的「廣泛種族攻擊」,從而導致孤立感和焦慮等一系列情緒問題。
菲戈裏奧稱,名字對人的影響在畢業後會依然持續。「名字效應在學校裏很常見,即便教師與學生頻繁互動仍然如此。人們會根據名字評價一個人,這種習慣很難消失。」
兩位研究者發現,這種偏見在成年人中也屢見不鮮。他們把兩類不同的簡歷分別寄給了波士頓和芝加哥的報社,並在報紙求職專欄發佈;其中一類簡歷上的姓名是典型的白人名字 - 例如艾米麗·威爾士(Emily Walsh)和格雷格·貝克(Greg Baker) ;另一類簡歷上的姓名則有明顯的非洲裔特色,例如拉吉莎·華盛頓(Lakisha Washington)或賈馬爾·瓊斯(Jamal Jones)。
他們記錄了對各個求職廣告的回復,然後發現「艾米麗」和「格雷格」收到的面試邀約數量是「拉吉莎」和「賈馬爾」的兩倍。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014892?fbclid=IwAR1HJxqTvvliLHbx-PuMEz6q_s-vWOAtltkHkKz96se0uvEpdeQvtozHjpI
peter人名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INSEAD 知識分享【做生意如打仗 - 尋找 Blue Ocean 的六條新路】
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強,你應該如何打勝這場仗呢? 根據 Blue Ocean Strategy 藍海策略之父 W. Chan Kim,有六條路「打勝」這場仗。你應如何應用?
聯絡李根興 WhatsApp (+852) 90361143
全文內容:
做生意好似打仗咁, 如果你嘅敵人好強,你同佢正面交鋒 ,即使你贏,你都只係慘勝。 你會好傷。
你同個強過你的競爭對手鬥平 鬥靚,就等如係同佢係正面交鋒。 呢個係一個紅海, 互相廝殺,血染大海。咁點呢?
我星期六經常同唔同嘅朋友交流下做生意心得, 4位,人少少方便傾計, 如果你有興趣參加,可以whatsapp你張卡片畀我助手 Suki 5566 1335, 免費,我請食飯, 大家交個朋友。
前排就同其中一做開手袋嘅朋友Brainstorm 下佢盤生意點可以突破。 始終牽涉私隱,唔好開佢公司或人名啦。Let's call him Peter.
Peter 好成功, 紅褲仔出身,廿年前由東南亞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做起, 即係幫人哋嘅品牌生產手袋。 前幾年就建立埋自己嘅品牌, 有埋自己十間八間嘅專門店, 賣到全世界都有佢嘅袋。 (為保障佢私隱,上面有啲內容我修改咗些少。)
表面上好成功,但老實說,佢都話做得好辛苦, 俾大品牌挨住嚟打。肺炎疫情更加唔洗講,基本上每個月蝕住做。
我同佢講, 佢就好似正面地同強過自己嘅敵人打仗咁, 敵人就係 LV,Chanel,Gucci,Prada 等, 佢哋永遠都喺度, 鬥平或者鬥靚,即使打贏場硬仗,好大機會即使打贏,自己都只會受重傷,慘勝。
要打佢,就應該從側邊打。 攻佢一啲佢唔為意嘅地方。 吸嗰啲根本唔會幫襯佢或就嚟發想想再幫襯佢嘅客人。吸佢嘅 Non-Customers。
你諗下,如果喺街上面問一百個人, 佢哋有冇買LV/Gucci 手袋,99個都可能答你「無買」 或唔打算「再買」。 只係得一個有。 咁你同佢打就唔應該搶嗰一個客,而係應該target嗰99個 non-customers。而嗰99個non-customers 入面,只要有一個願意幫襯你,你嘅市場佔有率就係50%,有兩個幫襯你,你嘅市佔率係66%。
你係要target嗰啲「買袋 for those do not enjoy 買袋嘅客人」。
點搵? 根據Blue Ocean Strategy 藍海策略之父 W. Chan Kim 有六條路, 唔需要條條行曬,行通一條已經足夠。
(1) Across alternative industries 跨越另一選擇行業, (2) Across strategic groups 跨越策略性群組, (3) Across chain of buyers 跨越買家決策鏈, (4) Across complementary services or products 跨越協同效應服務或產品, (5) Across functional-emotional appeal 跨越功能及情感的吸引力, (6) Across time and trend 跨越時間及趨勢.
我同Peter講, 你做手袋可唔可以試下以上六條路。
(1) Across alternative industries 跨越另一選擇行業, 例如我做商舖基金,就係跨越咗兩個行業 - 商舖及基金。 啲人覺得買舖好煩嘅,就會買我嘅商舖基金。一樣係「買舖 for those do not enjoy 買舖。」
當時我哋食緊飯,我同Peter講:「咁你又可唔可以考慮將手袋 cross 另一個行業呢? 好似我哋而家食完飯,成枱都係餸,你又可唔可以推出一啲名牌專打包外賣嘅手袋賣俾餐廳? 環保啲、保溫好啲、 款式多啲,咁餐廳可以轉售畀個客人圖利, 咁就唔會直接同 LV / Gucci 競爭, 咁會唔會吸到嗰99%嘅non-customers, 用手袋 cross Catering 餐飲,又會唔會殺出條血路呢?
(2) Across strategic groups 跨越策略性群組。 一個手袋,可以買亦可以租。係兩個Strategic Groups。既然係咁,可唔可以推出一啲月租計劃, 月費500蚊,預繳每年6000蚊,就每個月無上限,只要個客寄返個袋返嚟,就換個新袋畀佢用呢? 甚至乎搵個形象顧問,幫個客度埋嗰個月嘅新形象,畀啲surprise個客。 咁嘅話,會唔會吸引咗好多老公,幫老婆買個plan送俾佢呢? 咁老公唔使煩,老婆又有surprises。 咁係唔係「買手袋 for those do not enjoy 買手袋? 」 LV / Gucci 嘅 non-customers?
(3) Across chain of buyers 跨越買家決策鏈。 買手袋,有 users 用家 (可能係個阿太),payers 俾錢嗰個 (可能係個老公),influencers 具影響力嘅人 (可能係啲KOL,佢側邊啲阿太朋友或者仔女),critics 評論者 (可能係啲雜誌/網上專家), 上面咁多人,其實每一層都可能影響咗成個買袋嘅過程。 你想賣多啲袋,rather than 好似LV/Gucci 咁狂賣廣告, 不如可唔可以洗啲錢喺唔同層次上面影響個買家呢? 例如專門 target 啲孝順仔女, 唔知你點樣設計個手袋法, 但畀啲仔女感覺到話想阿媽用了個袋後就會「健康」啲,「青春」啲? 或者專門送啲手袋畀KOL (Key Opinion Leaders),俾啲阿太見到,佢哋又跟住買呢?
(4) Across complementary services and products 跨越協同效應服務或產品, 好似外國嘅IKEA, 通常都有個 Child Care Center, 比啲阿媽免費放低個仔女幾個鐘? 入面免費有嘢食,有嘢玩。點解? 佢呢就可以有時間入去 IKEA shopping。放低十次唔買,第十一次,冇嘢做,行下行下自然會買。 買一次就能賺返曬返嚟。
我同佢講:「咁你做手袋專門店, 又可唔可以試下提供一啲免費嘅協同效應服務,例如, 修甲、吹頭、 即場享用嘅修身飲品,whatever, 總之就吸咗個客入嚟舖頭先,十次唔幫襯,第十一次自然會買個袋。 有冇留意到坊間有好多品牌其實都已經做緊同樣嘅嘢,皇后大道中嘅 Mercedes 餐廳,銅鑼灣嘅Leica Cafe 等。
我自己日日拍片畀你免費睇,其實都係行緊呢條 Complementary 路,你睇下睇下, 睇咗100條,1000條,遲早有一日你會買返間舖。 到時第一個搵邊個? 你都可能會考慮下我。
(5) Across functional-emotional appeal 跨越功能及情感的吸引力。 要贏人,就唔好淨係鬥價或者質量。 等如買部手機咁, 唔係function勁就贏曬。 蘋果手機好多嘢都過人,但硬係有好多蘋果迷, 情感上就係要買蘋果。 佢哋多啲錢,都要願意買啲渣啲嘅產品。 呢個就係 Emotion 大過 Function.
包括我在內,點解人地幫我買舖? 可能睇咗我300條片之後,覺得呢條粉腸李根興,日睇舖晚睇舖, 講埋啲乜鬼個人道理/故事,放埋佢老婆仔女上網,感覺呃人都呃極有個譜 , 唔介意畀啲錢佢賺下。
我同Peter 講,你背後又有咩故事同人分享呢? 你盤生意呢?人哋feel唔feel到你呢? 你有乜嘢去 drive emotion 呢?
(6) Across time and trend 跨越時間及趨勢. 隨著時間同埋趨勢/科技嘅改變, 今時今日先有機會有 Deliveroo / Food Panda 等叫外賣應用程式, 網絡速度快才能做到。 以前網絡好慢嘅時候,根本做唔到。我同Peter 講,手袋一樣,有無可能推出一啲袋, 每日可以 track 住佢去邊度,提出消費建議。又或者佢唔使拎銀包出嚟就方便畀到/收到錢呢? Whatever ...
目的就係吸引嗰班 LV/Gucci 嘅 Non-Customers。 只要你吸到1%,你就有50% market share. 唔需要六條路行曬,行通一條已經可以不得了。
我同Peter佢講,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what you are doimg now. 正面交鋒,鬥平鬥靚, 養活咗99%中小企。 不過佢哋大部分都只係繼續浮浮沉沉, 要突破嘅話,就係要搵到你嘅藍海。
藍海唔係喺Customers 道搵,而係喺 Non-Customers 道搵。 唔係要去爭,而係要做大個餅。Not Compete, but to Create.
如果我買賣舖,下下都要鬥平 鬥靚,根本無錢賺。 論身家,大把舖王多我幾百倍。但點解過幾年, 係市場嚟買賣賺錢嘅街舖 ,按宗數我哋能夠佔超過五成嘅市佔率? 就係因為我哋吸咗嗰1%嘅 non-customers。
「買舖 for those do not enjoy 買舖。」 我哋搵到我哋嘅藍海。
你呢? 你有無更強嘅競爭對手? 你又係咪同人鬥平鬥靚緊? 係咪正面交鋒到好攰呢? 試下用上面六種嘅方法, 從你嘅敵人側邊打佢, 唔需要條條行得通,只要行啱一條, 希望你盤生意之後長遠亦有所突破。
「做生意如打仗。遇上更強的敵人,要避免正面交鋒。 應從側面六條路,打他們唔為意的地方。」李根興
。。。。。。。。。
星期六我經常會搞下 Brainstorning-for-4 早餐/午餐會,大家交個朋友???? 互相俾下意見睇下盤生意有乜可以做好啲。
地點是中環。約3小時。
對象: 管理層/生意經營者/創業者
有興趣參加的話,請 whatsapp 你的名片給 Suki (我助手) 5566 1335。她會再聯絡你。
免費 (我不是靠這行搵食?)。我請食飯 ? Be friends ..... 多謝! 李根興 Edwin
www.edwinlee.com.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pnX3RaFjUA/hqdefault.jpg)
peter人名 在 愛玩客 iWalk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正啟事:
影片TC 10:53的人名
食堂老闆應為「劉明櫻」
特此更新資訊
快訂閱 愛玩客帶你到處玩!
愛玩客YOUTUBE↓
https://goo.gl/AcZ9yD
#愛玩客 #快客廚房 #萬巒
愛玩客FB↓
https://www.facebook.com/isetiwalker/
愛玩客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nlih_iwalker/?hl=z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Q_GRjz1VxI/hqdefault.jpg)
peter人名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學習做YouTube的地方:http://goo.gl/zNT6Ck
蜘蛛人:離家日預告分析(蜘蛛俠:決戰千里)
彩蛋+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時間線解析
*為了讓更多中文圈的觀眾能夠搜尋到此影片
因此戲名用了港台混合的「蜘蛛俠:離家日」
蜘蛛人:離家日(蜘蛛俠:決戰千里)
時間線預測
還未說預告之前先講下這張蜘蛛人:離家日(蜘蛛俠:決戰千里) Offical Poster,入面有啲Hints話比大家知Peter在戲中會去的地方,捷克的布拉格、德國柏林、威尼斯、瑞士等等,當然唔少得New York,這個Sence我們會看到Avengers Tower重建中。
講返張Poster,可以看到去柏林的日期是 JUL 24 2019 ,奇怪的是這一幕我們看到Peter的Passport上面的年份都刻意「被消失」,但Poster又講到明是2019 ,所以時間應該是發生在 Avengers:Endgame(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 之後。
在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入面Iron-Man正式話Peter成為Avenger,所以Nick Fury在Trailer同Peter講(終於看到你),可以代表他正式成為Avengers後的初次見面,咁就可以估計他們在Endgame入面因為已變成灰所以沒見過面。
蜘蛛人:離家日(蜘蛛俠:決戰千里)
彩蛋解析
- 大支票
我們可以看到這張大支票有Pepper的簽名,他依然是Stark Industries的CEO。另外支票上面的Synchrony Bank是出咗張Avengers主題的信用卡
- Uncle Ben行李箱
今集終於有Uncle Ben出場,他全名是Benjamin Franklin Parker,有他個名出場都算出咗丫
- Mr. Delmar新店
上集比人炸咗間舖的Mr. Delmar今集已經有返間新店啦
- 8月生日
護照上面寫住Peter是8月生日,而Amazing Spider-Man第一次出場就是在1962年8月
- Asm 212
他們在威尼斯坐船個陣,有隻船寫住Asm 212 ,同時發現Amazing Spider-Man第212期封面是Hydro-Man,可以是呼應返之後出現個隻水怪,但個隻就未必是Hydro-Man,而是一啲叫Elemental Creature的東西,之後會講多少少
- J. M. DeMatteis
這個位出現咗DeMatteis這個字,其實是一個人名叫J. M. DeMatteis,是一位好出名的Spider-Man漫畫作者
- Mysterio
這位用綠色力量的人叫Mysterio,是其中一位好出名的Spider-Man反派。是一位特效師,可以用化學品造成幻覺。Spider-Man:Far From Home這個故事的官方抽述是咁的,講緊Spider-Man去幫Nick Fury點解開點解會有啲Elemental Creature侵擊城市,這啲所謂Elemental Creature,即是類似片中個隻水怪這啲自然力量的怪物,有機會是Mysterio自己搞出嚟再自己扮英雄去打返他們,因為在漫畫他都是假造Spider-Man犯罪然後自己出嚟扮英雄。在漫畫初次登場同他在預告都差唔多,都是扮成英雄出場。
- 紅黑色蜘蛛裝
最後這件蜘蛛俠的蜘蛛裝紅黑色其實先是原始的蜘蛛裝顏色,漫畫一開始的蜘蛛裝其實是紅黑主色,陰影先是藍色,但後來慢慢啲漫畫家就索性轉做藍色。
相關影片:
【蜘蛛人:離家日】前導預告
https://youtu.be/NBNVxg-Rp9k
蜘蛛人:離家日|預告解說|彩蛋解析
https://youtu.be/KWIOsuEmDOs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nWSyBqC9aQ/hqdefault.jpg)
peter人名 在 peter-ye-e 的個人檔案 的推薦與評價
名字叫做Peter YE E 的用戶. 很抱歉,我們找不到「 peter-ye-e 」的人. 搜尋提示:. 用戶:試著包括姓名、城市、工作地點或學校。 貼文:試著包括人名或使用較少的字詞 ... ... <看更多>
peter人名 在 【生活英文】『Peter out』可不是叫彼得滾開的意思喔!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又到了大家喜愛的人名時間!當今天外國朋友在聊天時提到這些人名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Alice band ... ... <看更多>
peter人名 在 [發音] 演講時,遇到人名,且有簡寫,要怎唸? - 看板Eng-Class 的推薦與評價
如學者:
R. D. Mindlin
與
P. C. Y. Lee
其中第一個全名為: Raymond David Mindlin
第二個全名找不太到,只找到: Peter Lee (為何可以簡寫成P.C.Y. Lee??)
請問演講時遇到簡寫的人名,要唸出全名嗎? 還是直接唸 R D Mindlin? 還是可以直接唸
Mindlin就好?
如果要唸出全名,請問那第一位學者的怎麼唸? 從小學KK音標,但是網路上找不到那人名
的KK音標@@
求各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0.17.2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