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怪教授 #謝晨彥 #財經小教室
【AI 的挑戰與衝突|科技經濟社會產業】
科技發展效率
隨著電腦運算速度提升,
海量的數據資料需要更有效率的解讀方式。
舉例來說,
NASA的克卜勒任務(Kepler Mission),
需透過天文望遠鏡從145,000萬顆恆星中來尋找類似太陽系的恆星系統。
透過Google的AI對觀測數據進行掃描,
2017年從過去被忽略的訊號中,
成功找到2500光年外的克卜勒90恆星系統的第八顆行星。
除了天文領域發展,
包含材料科學、基因科學等,
任何涉及數據分析的研發項目,
在AI的輔助下都能更有效率縮短研發時間。
共享&平台經濟
AI的出現也孕育出共享經濟與平台經濟,
尤其在新冠疫情的環境下,
人人都叫熊貓與Uber eat的外送服務,
買東西透過PChome、天貓、亞馬遜網路訂購。
未來如果恢復海外旅遊,
Airbnb、Klook等訂票平台相信也會是許多人的首選工具。
消費者能更精準的被滿足消費需求,
商家的資源分配也能更有效率,
更加速這種新經濟模式的發展。
生活環境變遷
AI是否將取代人類?
一直是各界都關注的議題,
可以肯定的是高度重複性的瑣事必然會被AI取代。
但以正向來思考,
讓AI作為輔助的腳色仍是利大於弊,
試想,
當有一台家庭助理幫我們處理各種生活瑣事,包含:
水電費繳交、冰箱需要補貨、房屋安全檢測等。
除了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外,
人們也將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
AI產業發展關鍵
AI作為輔助腳色在各行各業,
協助提升資訊精確度、資源有效分配,
但前提是須建立大量的數據資料。
前面提到的Google AI能找到行星,
也是先在NASA的數據庫做過深度學習後,
才實際進行資料分析。
因此數據庫的建立成為產業發展關鍵,
以淘寶為例,
其網站日瀏覽量超過1億人次,
年交易額更超過1兆人民幣,
使其擁有超越亞馬遜的零售市場數據。
百度旗下搜尋系統月活躍使用超過6億人,
也使其擁有龐大的使用者行為數據。
近期正夯的語音技術,
也由科大訊飛穩坐中文智能語音寶座。
由此可見在AI產業的發展上,
數據量的多寡將是主導該產業的關鍵。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請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AI
#關鍵趨勢100強
#華爾街見聞Podcast #EP314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面上 #顧問公司 百百種,作為專案管理顧問的Bryan,也常常被人問起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這集節目就讓 #Bryan 揭開這個行業的神秘面紗,用自身經驗和大家分享他對這個行業的觀察和分類。如果你對這個行業有興趣,你又該具備哪些技能才能進入。你喜歡這集節目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如果反應熱烈,還會跟...
「podcast數據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謝晨彦股怪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Alvinist / 艾爾文的生活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焦慮主婦L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新聞] SoundOn【2020 H1 台灣Podcast 數據】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台灣Podcast 市場第一份第三方數據監測報告」... - QSearch ...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podcast數據的情報與評價,FACEBOOK、PTT、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podcast數據的情報與評價,FACEBOOK、PTT、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podcast數據的情報與評價,FACEBOOK、PTT、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Podcast Devotee 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與完整數據分析報告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街頭產業觀察】Podcast遲早步上YouTube後塵 - 關鍵評論網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目標受眾分析!透過大數據來了解你的社群平台以及網站背後的 ...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商業類篇名: 喜聞樂見-Podcast 與Youtube 的比較分析探討作者 的評價
- 關於podcast數據分析 在 #討論後台數據疑問!!! - Podcast板 | Dcard 的評價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預見大未來:Uber 來了,法律跟得上嗎?
——
Uber 在 2013 年進入台灣,帶給台灣消費者全新體驗,方便的叫車服務、相對低廉的價格,受到了大家的歡迎。然而,Uber 來台之初的商業模式,帶來許多問題——包括自身的問題、法規框架的問題。
這幾年以來,新聞上三不五時報導 Uber 又有什麼新的爭議、政府打算如何出手整治 Uber、計程車業者如何抗議政府縱容 Uber。Uber、計程車業者、交通部形同三方僵局。
對一般人來說,難道我們沒有辦法擁有更新、更進步的交通工具服務,進入我們的生活嗎?
在 2019 年,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任內,通過了許多爭議、俗稱「Uber 條款」的《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 103 之 1,但之後,Uber 卻也在台灣落地,並接受交通部管理。傳統計程車業也順勢轉型,包括網路叫車、預測費率等等。
讓「Uber 更像計程車、讓計程車更像 Uber」,成為近兩年台灣馬路上的新風景。
——
從交通部的角度,林佳龍前部長如何面對新舊服務的拉扯,解決危機,讓 Uber 合法、並協助計程車數位轉型?
作為傳統計程車業的代表,台灣大車隊林村田董事長面對變局,如何在市場殺出生路,讓車隊轉身成為資訊科技業?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聽這集:https://reurl.cc/dxVYqV
——
【重要精彩重點】
✓ 計程車數位轉型的契機是什麼?
✓ 傳統計程車業者面臨的挑戰?
✓ 運管規則103-1與配套措施?
✓ 台灣大車隊的在地優勢、線下管理?
✓ 最新計程車產業數據分析
——
「財團法人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由林佳龍、施茂林及張光瑤國策顧問、柯承恩教授等人組成,是由一群關心中部產業創新發展、橫跨各專業領域人士所創立的。宗旨是以帶動中台灣區域產業創新,協助中小企業提升附加價值、促進產官學研共學帶動區域經濟成長為其目標。
除了集結業界知名人士辦理課程、各大論壇,也與 DIGITIMES 合作出刊「大肚山產創報」,以建構中台灣產業跨域交流環境為理念,並整合國際產業科技趨勢,提供中台灣產業在地商業調查、研究情報。
#預見大未來 #法律風險
#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
#Uber條款 #台灣大車隊 #多元計程車
#數位轉型
——
📺節目資訊:
【FACEBOOK】精彩預告_線上看
➽https://reurl.cc/Nr7mNp
【YOUTUBE】精彩預告_線上看
➽https://youtu.be/tTvNg3oXvyQ
■ 網路平台:
➤LINE TV【預見大未來-法律風險系列】
➽ https://reurl.cc/qgEY4E
➤LINETODAY【中台灣生活網】
➽https://reurl.cc/5or4xM
■ 有線電視:
【中台灣生活網】
📺CH20-大屯、佳光、中投、佳聯、北港
📺CH130-大揚、新永安
——
#法律白話文運動 #法客電台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面上 #顧問公司 百百種,作為專案管理顧問的Bryan,也常常被人問起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這集節目就讓 #Bryan 揭開這個行業的神秘面紗,用自身經驗和大家分享他對這個行業的觀察和分類。如果你對這個行業有興趣,你又該具備哪些技能才能進入。你喜歡這集節目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如果反應熱烈,還會跟大家分享更多這個職業不為人知的一面喔!
大人學實體課程
【P089廣告數據分析與商業決策入門】https://bit.ly/33iqPXs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 提問&合作信箱:podcast@ftpm.com.tw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https://bit.ly/3kskVsZ
➡大人學網站:https://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rencademy/
➡大人學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2TfttZE
➡Spotify:https://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http://bit.ly/2PAUogg
➡KKBOX:https://bit.ly/3orkOQr
➡喜馬拉雅:http://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http://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https://apple.co/30vADNp
Android:https://bit.ly/2YmreVI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Alvinist / 艾爾文的生活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傳統的車險收費是依照年齡和性別來計算的。
可是 2021 年了,車險保費也應該與時並進吧?
現在有一種新型的 UBI 車險,
依照車主的駕駛習慣、行車里程等作為大數據分析依據,
提供個人化的保費,。
不如來了解看看 👉 https://reurl.cc/4aq03j
#UBI車險
►歡迎加入 Telegram ►
打倒演算法的高牆? https://t.me/alvinist
▶行動派艾草▶ 頻道會員持續募集中
▉「行動派艾草」是什麼?
這是 YouTube 推出的「定期型群眾募資」。
俗氣的說,就是:用錢支持喜歡的創作者。
可依照自己的能力,選擇支持方案。
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75 元(新台幣);
銀級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450 元(新台幣);
金級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900 元(新台幣);
尊爵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1,600 元(新台幣)。
YouTube 將抽取三成費用。
其餘的將提供給創作者,(希望可以)無憂無慮的創作、添購設備器材等。
點選以下網址,綁定信用卡即可:
https://www.youtube.com/alvinist/join
►艾爾文的社群 / 歡迎追蹤►
▎所有社群平台連結:https://linktr.ee/Alvinist
▎Telegram 官方公告頻道: https://t.me/alvinist
▎YouTube 子頻道:http://youtube.com/coopaler
▎Instagram 很精彩: http://www.instagram.com/alvinist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alvinistvlog
▎Twitter 偶爾更新: http://www.twitter.com/alvinist
►艾耳聞 Podcast 博客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2RVWA36
▎Spotify Podcasts: https://spoti.fi/3eDkytP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3bxKkgS
▎SoundOn 及 KKbox 請搜尋「艾爾文」
►我的器材 / My Gear►
https://kit.co/Alvinist
►合作請洽►
alviniststudio@gmail.com
►親愛的艾爾文時間► 信件及包裹寄送地址
【中文】23599 中和宜安郵局第 171 號信箱
【英文】P.O.BOX 171 Zhonghe Yi-an, New Taipei City, 23599 Taiwan (R.O.C)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焦慮主婦L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優秀的我們,在台灣還有出路嗎
分享即使在迷茫的狀態下我們也可以做的一些準備
&影片中有分享到的鏈接&
【我是文案】
http://copywrite-tw.com/
【NTU Courses 課程.臺灣大學 EDU 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NVOY2PTgn_tUDLSlj7HMg
【谷歌數位學程】
https://learndigital.withgoogle.com/digitalgarage-tw
【分享家 羽】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sNeOy8opQGjK5CP_NAtAA
【英国摄影师Shirley】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7yzBSx8ZLzEUu0-v5ZdP5Q
【焦慮主婦LIA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3910681637
【精神台灣人LIA】
🎧收聽方式
🔍SoundOn 免費收聽 →
https://bit.ly/3guOYkZ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3iGRgyQ
🔍KKBOX →
https://bit.ly/2RYg7TJ
🔍Spotify →
https://spoti.fi/3q1fUvQ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台灣Podcast 市場第一份第三方數據監測報告」... - QSearch ... 的推薦與評價
為此我們爬搜了Apple Podcasts 上節目的評論數,以半人工的方式篩選整體出近4000 檔繁體中文節目,有一些有趣發現並就我們對社群聲量的觀察做了對照分析,希望盡可能一 ... ... <看更多>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Podcast Devotee 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與完整數據分析報告 的推薦與評價
Podcast Devotee的YouTube最新網紅行銷頻道可视化數據分析報告,即時追蹤和瞭解YouTube觀看量、頻道收入、網紅報價以及每日最熱YouTube影片! ... <看更多>
podcast數據分析 在 [新聞] SoundOn【2020 H1 台灣Podcast 數據】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inyurl.com/yyud58ov
2020 年 Podcast 市場開始蓬勃發展,目前更處於急速成長的階段,越來越多的
Podcaster 們加入,產製更豐富的節目、吸引更多的聽眾與廣告主,但儘管國內外很多
大型媒體都看好 Podcast 的未來發展,仍需要目前台灣本土的在地產業研究,來協助市
場與廣告主更了解聽眾樣貌與行為。
台灣本土 Podcast 公司 SoundOn 於今年 7 月發起調查,號召 Podcast 節目協助發放問
卷,最後回收超過 7,000 份問卷結果,誕生了台灣第一份向聽眾收集資料而來的
Podcast 產業調查報告,並且跟 INSIDE 聯名發布,除了按此觀看整份詳盡報告之外,
我們也為所有關心 Podcast 的朋友針對報告整理了 5 篇深度資料解讀文章。
想知道台灣到底是哪些人在聽 Podcast 嗎?哪些節目類型特別受歡迎?Podcast 廣告到
底該怎麼下?創作者又可以從中找到哪些機會?請見本系列文章深入分析!
系列文分析:
【台灣 Podcast 數據】誰在聽 Podcast?聽眾輪廓、收聽習慣大分析
【台灣 Podcast 數據】Podcaster 必看!揭秘Podcast 節目類型與聽眾口味
【台灣 Podcast 數據】Podcast 有多少商業潛力?解析聽眾消費行為
【台灣 Podcast 數據】廣告主煩惱 Podcast 預算怎下?五個核心 Q&A 在此解惑
【台灣 Podcast 數據】哪裡是藍海或紅海?給 Podcaster 的一手創作建議
完整的報告數據也可以到 SoundOn 2020 H1 Podcast 產業調查報告觀看與下載。
https://www.soundon.fm/2020-h1-data-report
=====
誰在聽 Podcast?聽眾輪廓、收聽習慣大分析
https://tinyurl.com/y57q9ojm
台灣 Podcast 節目聽眾輪廓
性別與年齡
台灣 Podcast 節目聽眾男女比約是 4 : 6,未婚與無子女者占大多數,皆達 80% 以上。
60% 的聽眾為 23~32 歲的職場人,最少的為 43 歲以上的熟齡世代與 18 歲以下的年輕
學子。
教育程度與月收入
近 95% 的聽眾擁有大學以上學歷,25% 以上的聽眾具研究所以上之學歷;
平均每月的月收入以 25,001 ~ 50,000 元為最多占 43.9 %,
而收入達 5 萬以上的高含金量族群也占近 25 %。
台灣 Podcast 節目聽眾之收聽習慣
收聽年資與收聽天數
90% 以上的聽眾是在最近 2 年才開始收聽 Podcast 節目。
50% 以上的人每週花超過 5 天收聽 Podcast;
每次收聽時間,以 31 至 60 分鐘最多,占 40% 以上 。
除了整體問卷的解析,SoundOn 也進行了聽眾性別 / 年齡的與聽眾收聽習慣交叉比對,
發現台灣 Podcast 聽眾在每次收聽時間部分,
60 分鐘以內的聽眾中,43 歲(含)以上的聽眾有較高占比;
每次會收聽時間為 61 至 120 分鐘的聽眾中,18 歲(不含)以下的聽眾有較高占比。
每次會花超過 151 分鐘以上來收聽 Podcast 的聽眾,男性顯著高於女性;
而每次會花 30 分鐘以內來收聽 Podcast 的聽眾,女性則顯著高於男性。
每周平均收聽天數部分,可以 4 天分界線,
每周會花 4 天(含)以上收聽 Podcast 的聽眾,男性顯著高於女性;
每周會花 3 天(含) 以下收聽 Podcast 的聽眾,女性則顯著高於男性。
23 歲以上的聽眾平均每周收聽 5 天以上;
而 22 歲以下聽眾則是平均收聽 2 至 3 天;
也就是說,年齡越小的聽眾,有越高比例的聽眾每周的收聽天數較少,
但隨著年齡增加,聽眾的每周收聽天數會越來越多;
此外, 有超過 25% 的 22 歲至 42 歲聽眾,每周平均收聽天數是 5 天,
推測是因為上班族配合通勤或上班情境時收聽。
聽眾收聽裝置與收聽播放器
70% 以上的台灣聽眾使用 iOS 系統手機收聽 Podcast,習慣使用的播放器前三名依序為
:Apple Podcasts、Spotify、SoundOn。
收聽時段與收聽情境
近 45% 聽眾在晚上 6~9 點或 9~12 點這兩個時段收聽 Podcast,
近 35% 的聽眾在早上 9~12 點收聽;
聽眾收聽情境前五名依序為: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無事閒暇時、開車/騎車、做家事、訂閱的節目推出新單集時。
男性樣本中,開車/騎車時 (51.8%) 的收聽情境聽眾比例顯著高於女性;
而在女性樣本中,起床穿衣或盥洗時 (22.8%)、做家事 (43.4%) 的收聽情境聽眾比例
顯著高於男性。
聽眾接觸 Podcast 的管道
近 50% 的聽眾一開始是透過社交媒體管道接觸到 Podcast ;
60% 以上的聽眾會透過社交媒體管道、其他 Podcast 節目推薦、日常人際管道
來發現新節目並願意嘗試收聽。
經過性別與年齡的交叉分析,則可以發現一開始接觸 Podcast 的管道
在社交媒體、數位媒體等科技管道,男性顯著高於女性;
而職場、家庭、學校、日常等人際管道,女性則顯著高於男性。
學生族群 (22 歲以下) 的聽眾,透過學校人際與社交媒體兩個管道的占比最高;
而 38 歲(含)以上的聽眾,則是在職場人際、家庭人際、傳統媒體、數位媒體與應
用程式商店等管道的占比最高;
另外,雖然各年齡層的聽眾都以社交媒體管道為占比最高的接觸管道,
但占比隨著年齡增長會由超過 6 成逐漸降低至 4 成左右。
而在聽眾發現新節目並嘗試收聽的管道研究中,
女性樣本在日常人際管道 (64.5%) 與其他 Podcasat 節目主持人/來賓推薦 (63.4%)
的這兩個收聽管道的聽眾比例顯著高於男性。
聽眾收聽後行為
70% 以上的聽眾曾經在收聽節目後將節目推薦給朋友,
60% 以上的聽眾曾經訂閱該節目、將節目做為跟朋友聊天時的話題、搜尋節目中提到的
相關資訊、加入節目主持人經營的社交平台。
而在女性樣本中,搜尋節目中提到的相關資訊 (67.2%)、跟朋友聊天時的話題 (68.2%)、
將節目分享至自己的社群網站 (29.6%)、訂閱該節目 (70.9%) 與加入節目主持人經營的
社交平台 (65.3%) 的這五類收聽後行為,比例顯著高於男性。
=====
Podcaster 必看!揭秘Podcast 節目類型與聽眾口味
https://tinyurl.com/y2s9hynx
繼上一篇【誰在聽 Podcast?聽眾輪廓、收聽習慣大分析】,解析了台灣 Podcast 節目
聽眾的輪廓與收聽行為。這篇文章除了問卷調查結果外,另融合了取樣至 7/1 ,利用爬
蟲技術取得的 Apple Podcasts 台灣 Podcast 節目詳細資料,帶大家一窺台灣目前節目
的開設狀況與聽眾們對於節目的偏好。
台灣 Podcast 節目的開設狀況
自 2000 年起台灣就有節目開始開設,但每年新開設數量並不多,
直至 2019 有近 300 個節目開設,2020 僅上半年更有 870 個節目開設,
2020 年 4 月起每月超過 100 檔以上節目開設,數量持續上升中,
到了 7 月僅 7/1 就開設了 79 個節目。
聽眾訂閱節目數與死忠追蹤節目數
台灣 Podcast 聽眾中,近 30% 的聽眾訂閱超過 10 個節目;
超過 95% 的聽眾有死忠追蹤的節目。
訂閱節目數
台灣 Podcast 聽眾在死忠追蹤 4 個以上節目的部分,男性聽眾顯著高於女性聽眾;
而死忠追蹤 3 個以下節目,甚至沒有死忠追蹤節目的聽眾,女性則顯著高於男性。
18 歲以下的聽眾,在死忠追蹤 2 個以下節目數的占比最高;
而 38 歲以上的聽眾,則是在死忠追蹤 5 個以上節目數的占比最高;
也就是說,年齡越小的聽眾死忠追蹤的節目數相對較少,
但隨著年齡增加,聽眾的死忠追忠的節目數會越來越多。
聽眾收聽目的與偏好節目主題及型態
聽眾收聽 Podcast 的目的前三名依序為:
娛樂休閒用途、找跟興趣相符的題材、提升專業領域知識。
偏好的節目主題前三名依序為:社會與文化、新聞時事與政治、娛樂八卦,
而 80% 以上聽眾偏好聊天型節目型態。
聽眾收聽目的
男性樣本中,以娛樂休閒用途 (63.5%) 為收聽目的聽眾比例顯著高於女性;
而在女性樣本中,以喜歡節目主持人 (44.3%) 為收聽目的聽眾比例顯著高於男性。
聽眾偏好的節目主題
男性樣本中,偏好 3C 科技 (30.6%)、商業財經 (38.0%)、喜劇搞笑與娛樂八卦 (46.7%
)以及體育賽事 (12.8%) 的這四類節目主題的聽眾,比例顯著高於女性;
而在女性樣本中,偏好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 (42.6%)、社會科學 (心理學/傳播學/法律等
) (47.4%)、生活風格 (21.4%) 與語言學習 (15.9%)的這四類節目主題的聽眾,比例顯著
高於男性。
聽眾偏好的節目型態
現有節目類型分布狀況
現有節目類型以流行與藝術最多(此分類包含藝術、音樂、影視與流行),
其次為社會與文化(此分類包含社會文化與歷史)。
現有節目類型缺口
將現有節目主題類型與聽眾偏好的節目主題去做比對,可得知聽眾偏好高但現有節目少的
類型缺口,最明顯的缺口節目類型為《新聞時事與政治》與《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
缺口類型節目之聽眾輪廓與行為分析
透過問卷內容的描述統計分析與卡方檢定來提出說明,可分析缺口類型節目《新聞時事與
政治》與《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的聽眾輪廓與行為。
《新聞時事與政治》聽眾輪廓
偏好《新聞時事與政治》的聽眾男女比為 4:6,年齡集中 23~32 歲的職場人占 60% 以
上;教育程度以大學較多,占近 60%,其次為研究所占 27.5%;85% 以上的聽眾未婚,月
收入狀況以「25,001~50,000元」較多,占近 50%。
收聽時段在中午 12 點至下午 3 點、下午 3 點至晚上 6 點、晚上 9 點至凌晨 12 點這
三個時段的占比偏高,收聽情境以讀書工作、新集數推出與專門收聽等三類情境的占比偏
高;每次收聽 Podcast 的時間在 61 至 90 分鐘、121 至 150分鐘、151 分鐘以上三類
的占比偏高;偏好單集長度則在 46 至 60 分鐘、61 分鐘以上、不受節目時間長短影響
這三個時間長度的占比偏高。
新聞時事與政治評論主題節目的聽眾族群偏好聊天及新聞摘要兩種類型,收聽目的以追蹤
熱門話題、喜歡節目主持人等兩類目的的占比偏高;收聽後行為則在跟朋友聊天時當作話
題、將節目推薦給朋友、將節目分享至自己的社群網站、訂閱節目、留言互動等五類行為
的占比偏高。
《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聽眾輪廓
偏好《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的聽眾男女比為 6:4 ,年齡集中 23~32 歲的職場人,占
60% 以上;教育程度以大學較多,占近 60%,其次為研究所占 25%;85% 以上的聽眾未
婚,月收入狀況以「25,001~50,000元」較多,占近 50%。
收聽時段在中午 12 點至下午 3 點、凌晨 12 點至早上 6 點這兩個時段的占比偏高,偏
好收聽情境以無事閒暇的占比偏高;每次收聽 Podcast 的時間在每次收聽時間 91 至
120 分鐘的部分占比偏高。
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主題節目之聽眾族群,在 1 年以下的收聽年資占比偏高,顯示為被
開發出來的新興市場;收聽目的以休閒娛樂、情感陪伴等兩類目的占比偏高;未來願意嘗
試的付費行為中,在打賞抖內、持續收聽就是我的支持行為的占比偏高。
偏好單集長度
聽眾偏好的單集節目時間長度,以 46 至 60 分鐘最多,占近 32.7%;
其次為 31 至 45 分鐘,占 21.1%;不受節目時間長短影響者,占 13.5%。
進行了聽眾性別的交叉比對後,發現可以 45 分鐘為分界線;
單集時間不到 45 分鐘長度的節目,較受到女性聽眾偏好;
而單集時間超過 45 分鐘長度的節目,則是較受到男性聽眾偏好;
此外,相較於女性聽眾,男性聽眾也比較不受節目時間長短的影響。
影響聽眾是否收聽某個節目的重要要素
影響聽眾是否收聽某個節目的要素,「人」的因素最重要為節目主持人,「物」因素最重
要為節目錄音品質。
=====
哪裡是藍海或紅海?給 Podcaster 的一手創作建議
https://tinyurl.com/y25t3qhu
台灣 Podcast 節目正在大量爆發中!從這次調查報告【揭秘台灣 Podcast 節目與聽眾口
味】中,我們就能看到 2020 僅上半年有 870 個節目開設,2020 年 4 月起每月更是超
過 100 檔以上節目開設。
反過來說,Podcast 也在短短時間內就變成了大量創作者紛紛投入的自媒體競技場。對
Podcaster 來說,什麼題目是藍海,哪裡又是紅海?又或者該做廣告置入,還是訂閱付
費?繼上篇廣告的實務經驗後,這次則是跟 SoundOn 執行長顧立楷聊聊跟大家分享
Podcaster 在這時間點想錄節目,到底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以下由 Q&A 方式呈現:
Q:這題一開始跟上一篇廣告的部分有一點關係,台灣有 86% 的聽眾支持 Podcaster 透
過廣告置入獲利,但也有 61% 的聽眾支持他們做付費訂閱。那麼對創作者來說,選「廣
告置入」跟「付費訂閱」哪個作為自己的獲利來源會比較好?其中的判斷條件是什麼?
顧:其實已經有不少創作者在做音頻付費呢!但從現況來看,課程類的內容還是比較適合
付費訂閱,就像你去買 Hahow、PressPlay 的課堂一樣,只是可能因為課程是以純音頻呈
現,會比較便宜一點這樣。
但如果你想做的是一般節目的話,目前看起來還不太適合走付費,畢竟從數據上來看,聽
眾未來願意嘗試的付費行為裡,看廣告的人還是遠多於付費訂閱的。這塊 Podcaster 自
己可能要想清楚,到底是要錄課程節目,還是以娛樂混合時事、知識的內容為主。
Q:目前從報告的數據來看,「新聞時事與政治」跟「自我成長、生活經驗」是現在這個
時間點上,台灣 Podcast 節目類型的兩大缺口。這裡的新聞類指的是嚴肅新聞嗎?還是
會像視網膜在 YouTube 上的戲謔性新聞節目?
顧:首先講新聞類吧!從美國例子來看,《紐約時報》可說是經營新聞 Podcast 節目最
成功的例子之一,但各大媒體現在都有在做 Podcast,他們以新聞快報、讀報類,那種「
你今天必須知道五分鐘的新聞」為主。
但做得比較好的節目,多半都有加入主播自己的評論與觀點。這種收聽場景就很像廣播,
在早上起來刷牙、穿衣服、化妝可以收聽的節目。這很適合大眾媒體進入,我相信等市場
再成熟一點,就會陸續出現。
Q:那「自我成長、生活經驗」又是指什麼樣類型的節目?
顧:這是指擅長大眾心理學的部分。目前這類的心靈導師大多都還比較熟悉出書、實體演
講或是付費課程,還沒有跨足到 Podcast 來。但我覺得這部分在 Podcast 上比起出書、
演講,可能更適合用跟來賓對談的方式,把心靈雞湯講出來。就我所知,目前已經有些人
把這類內容當作是前引導購的一部分,透過 Podcast 幫助觀眾引導,去買自己的書或課
程。
如果這類節目想做廣告置入的話,估計推薦某些幫助自我成長的軟體、書籍是可行的。
Q:除了「新聞時事與政治」跟「自我成長、生活經驗」以外,你覺得接下來還會有哪些
類型的節目具有開發潛力?
顧:這我們上次採訪好像有聊到,從國外趨勢來看,接下來等市場再大一點,聲音紀錄片
、廣播劇可能就會出現了。這兩者目前在美國非常盛行,但台灣還沒有很多人開始投入。
但這兩種節目就有一定的製作門檻在,在這個時間點如果台灣創作者現在要投入,可能會
遇到不小成本壓力。
不過如果像連載網路小說一樣,你自己就是作者然後把劇情念出來,說不定也有可能一砲
而紅也說不一定。
Q:從數據上來看,既然台灣聽眾多半是由社群接觸到 Podcast 節目,那反過來說
Podcaster 自己該怎麼用其他的社群跟 Podcast 相輔相成?
顧:Podcast 這種媒介有個天生上的缺點,那就是它是一種單向、無法即時跟社群溝通的
媒介。對 Podcaster 來說好好經營其他社群,等於就是額外出延伸跟粉絲們的溝通管道
,這點現在就已經有很多 Podcaster 做得很成功了。
但要注意的是,當你做出一定成績,社群開始成長,粉絲可能從幾千變成 10 萬、20 萬
時,你跟鐵粉們怎麼互動就會變成另一個難題,到時你不可能都仔細回答每個聽眾的提問
,過去很多網路 KOL 都會出現這種問題。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dcast/M.1597707532.A.6DB.html
※ 編輯: filmwalker (58.114.7.35 臺灣), 08/18/2020 07:39: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