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繼續有藥罐子在大銀跟大家講藥~😁😁😁
?送藥宜忌:餐前 vs 餐後?
【送藥宜忌:餐前 vs 餐後】
文:小小藥罐子
服藥跟進餐有甚麼關係呢?藥罐子先列舉一些跟進食相關的服藥指示,幫助說明!
一、餐前服用
「餐前」指「餐前一小時、餐後兩小時」,即是:
1) 服藥後,至少一小時後才進食。
2) 進食後,至少兩小時後才服藥。
餐前服藥,主要為了避免藥物與食物同時進入消化系統,在消化道相遇,影響藥物吸收。餐前服藥的原因可細分成三個:藥物會跟食物的成分結合,減低藥物吸收,削弱療效,如骨質疏鬆藥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 藥物對酸性敏感,進食會刺激胃壁分泌胃酸,讓胃部偏向酸性,藥物會被分解,削弱療效,如胃藥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藥物與食物同服會增加藥物吸收,加強療效, 但藥效愈大,副作用愈大。一些毒性較強的藥物,如治療癌症的標靶藥Erlotinib,餐前服用能減少副作用出現。
二、餐前15分鐘(或者30分鐘)服用
有些藥物會明確指示餐前服藥的實際時間,目的在讓藥物在進食後,立刻發揮藥效,達到最佳效果。
舉例說Domperidone,這種藥適用於治療餐後的消化不良症狀,例如積滯(俗稱「飽飽滯滯」),餐前服藥能讓藥物在餐後發揮藥效,迅速紓緩不適。理論上,餐前15至30分鐘服用,藥物可達到最高濃度,發揮最大藥效。
三、餐後服用
「餐後」指「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
有些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或會刺激腸胃、削弱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破壞胃壁的黏膜,增加胃潰瘍、胃出血的風險。餐後服用可減少這類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降低對胃壁的傷害,減少令腸胃不適的副作用。
四、隨餐服用
「隨餐服用」指「進食的時候,同時服藥。」主要為了配合藥物作用原理。
例如減肥藥奧利司他(Orlistat),其作用原理在抑制消化道裡的胰臟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抑制脂肪分解成脂肪酸(Fatty Acid)、單酸甘油酯(Monoglyceride),阻止脂肪在腸道被消化和吸收,減少熱量攝取,從而減輕體重。
不難想像,奧利司他要發揮藥效,必須擁有作用對象——脂肪!說到脂肪,自然離不開食物。所以沒有進食,就不用服藥。一言以蔽之,「隨餐服用」就是「吃飯,吃藥;不吃飯,不吃藥」。
五、進食第一口食物後立刻服藥
這種服法也是為了配合藥物作用原理。
例如血糖藥阿卡波糖(Acarbose),其作用原理在延緩碳水化合物消化、水解成葡萄糖,減慢葡萄糖吸收,減低血糖升幅,拉平血糖水平,幫助穩定血糖。在開始進食時服藥,可在消化食物過程中發揮藥效,達到理想療效。
最後:「如果沒有特別服藥指示,應該在甚麼時候服藥呢?」
大部分藥物可以餐後服藥,相較餐前,餐後服藥的藥物吸收一般較佳。
----------
關於小小藥罐子
註冊藥劑師,致力推廣藥物教育與宣揚用藥知識。
想知道更多藥事知識,請看倌到各大書局購買小小藥罐子的著作:
《藥事知多D》:www.starrynight.com.hk/book/2
《用藥知多D》:www.starrynight.com.hk/book/8
《藥房事件簿》:www.starrynight.com.hk/book/32
ppi drugs 在 藥學人生 - Pharmalif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之藥物交互作用 (Drug-Drug Interactions with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各位朋友們,太陽花醫療志工團紀念冊,是一本值得您收藏的書,目前正在募資與預購中。我想將這些片段好好珍藏,你呢?快我一起踴躍支持這些可愛的白袍兒吧 <3
募資預購平台:https://www.flyingv.cc/project/3710
---- 不好意思 拖稿的有點久 有點苦衷分隔線 ----
1.這次有整理了表格讓各位朋友參考唷!!! 附高清 HD 載點 (咦?)
2.目前所有的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 都能藉由口服給藥,雖具有投藥方便與提高生活品質的優勢,但口服型態也應運而生了許多交互作用。
3.《TKI 與 Acid-Suppressive Drug 糾葛之懶人記憶法》
(1) 如非必要,應避免與 PPI 併用。
(2) 如非必要,應避免與 H2RA 併用,如須併用,則應先服用 TKI 兩小個時之後再吃 H2RA。
(3) 除了 PPI 與 H2RA 之外的制酸劑,因其作用強度與作用時間都不強,故建議在 TKI 服下後 2 小時再吃 antacid 即可。
4.《TKI 與 QTc-Interval Prolongation 糾纏之懶人記憶法》
(1) 如非必要,否則應避免同時併用 CYP3A4 inhibitor,或是其他可能導致 QTc-interval prolongation 的藥物 (prolonging drugs)。
(2) 若不得已須併用之,臨床醫師應充分告知病人 QTc-interval prolongation 可能的風險與症狀。
(3) 藥師應逐條審查病人藥歷,追蹤是否同時服用 CYP3A4 inhibitors 或 prolonging drugs (e.g., 5-HT3 antagonists, macrolides, antifungals,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domperidone, etc)。
(4) 若需監測,建議在併用前 24 - 48 h 與併用後 1 週,監測病人 ECG。
5. TKI 經由 CYP3A4 路徑代謝,搭配 CYP3A4 inhibitor / inducer 時,應調整 TKI 劑量。但在台灣,或許有其限制,詳見內文。
6. 關於 TKI 在 drug transporter, distribution, elimination 方面的藥物交互作用,目前尚待更多研究問世,以幫助我們釐清這些交互作用是否具有臨床意義。
http://cestlapharm.blogspot.tw/…/tyrosine-kinase-inhib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