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閒談
今天來簡單跟大家科普聊聊所謂的 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軟體定義網路的簡單概念,到底其代表什麼,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去理或使用它
SDN 一詞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朔到 2008 年由 Nick 教授所發表的論文,該論文中設計了一種嶄新的網路協定,稱為 Openflow, 期望透過 Openflow 這種協定來定義該如何傳輸封包,簡單的說就是「看到什麼樣的內容/標頭,就做什麼事情」。
SDN 的重大核心概念就是透過「軟體」去「定義」你的「網路行為」,系統中會有一個控制器,該控制器透過一種集中化的方式以上帝視角去窺視整個網路拓墣,並基於此架構下去進行網路封包傳輸的設計,譬如「我想要讓符合特定規則的封包可以通過,請幫我設定網路裝置A,B,C,D 來符合我需求」
發展了多個年頭後, Openflow 實際使用上遇到瓶頸,對於純軟體概念來說, OpenFlow 可以使用,但是要將這個精神給套用到硬體交換機上來達到又快速,又彈性的功能時就會遇到挑戰,因此後續又有新的技術誕生,P4(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透過這套技術漂亮的解決過往 Openflow 太過制式化的問題。
SDN 的領域中,也有很多的相關開源專案,從常見的 OpenVswitch, ONOS, OpenDaylight 到 Stratum, SONIC 等都從不同面向來搭建出這樣的網路架構
但是,我自己認為 SDN 就是一個精神,你可以談廣義的 SDN,也可以談狹義的 SDN,有些人會認為 2008 以後所談的概念與技術才有資格稱為 SDN,也有人認為只要我能夠用軟體去控制這些封包傳輸,我就是 SDN,譬如我自己寫一套軟體去大量控管多節點的 iptables 來實現多節點的防火牆設計。
這種情況下,說是「軟體定義網路」也通,只是要如何解讀就是每個人信仰的不同罷了,其實沒有必要爭論誰才是正統,
SDN 就如同 DevOps, CI/CD 等概念一樣,都有一個參考的文化與概念,但是並沒有一定的實作方式,結果論來說就是,整個網路架構如何打造,對於開發者,對於維運者如何使用而已。
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看待這個產業反而最大的一個議題是,要同時找到會寫程式也有網路概念的人真的很難。
過往仰賴廠商解決方案的人,可能非常熟稔各自的操作模式,譬如各式各樣的 CLI 操作介面。
然而當這一切生態系被打破時,任何人都能夠透過撰寫程式來控管,用你習慣的程式語言來控制整個網路功能,譬如決定什麼樣的封包從哪個網孔出去,修改什麼樣標頭內容,又或是要如何解讀這些封包。要同時擁有寫程式以及網路概念就變得非常困難。
這邊的網路並不是單純大家熟悉的 TCP/IP 而已,實際上有非常多的概念與面向,譬如 Segment Routing, BGP/OSPF, VXLAN/GRE/GTP, VLAN/QINQ, MLAG/Bonding,甚至更複雜的 Broadband (OLT, ONU..), Mobile Core (LTE/5G)... 等
如果你對於 SDN 這個概念有興趣,非常推薦由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開放網路基金會) CTO 與他人一同撰寫的電子書,從系統化的角度帶你認識 SDN 的發展,從過去到未來
https://sdn.systemsapproach.org/index.html
sdn實作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玩學5G特展」,101位產學新星登場!
#文組也能玩 #只要有心 #人人都可玩5G
今(12/2)特展上,經濟部陳怡鈴主任秘書特別勉勵進入企業研發實戰的101位產業新星、以及投入5G垂直應用實證的各團隊,成果發表後才是學習的另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掌握技術,勇敢創新將會是臺灣5G產業致勝的關鍵!
代表5G新星致詞的黃予璿同學,雖然念的不是理工而是文科的中文系,卻參加過法國物聯網計畫,更經常埋首在學校的通訊實驗室研究,也因為興趣是文學,更喜歡跨域研究的科文共融特質而獲得了科技公司的青睞。他認為5G是把人類科技跟太空有所接軌的鎖鑰,加入產業新星則是得到自己成就夢想的鎖鑰;
同樣跨域的還有地質系背景的研究生鍾瑞泰,瑞泰透過一次地質遙測天線後,從此愛上了天線設計與5G毫米波量測領域;此外,另一位玩具與遊戲設計所的王凱瀚研究生,感受到4G到5G超大迷人跨度,終於一償栽進5G創新產品實作的宿願!
現場也頒發今年參與新星揚帆計畫的 25 家企業,與 28 所推薦新星媒合成功的國內大學校院感謝狀,希望未來產、學、研各界能繼續攜手合作5G技術人才培養、加速發展5G垂直場域應用實證產業能力,厚植台灣5G產業競爭實力!
「#玩學5G特展」
✨33家企業展出5G成果✨
中華電信、仁寶電腦、雲達科技、亞旭電腦、伸波通訊、友勁科技、耀登科技、連騰科技、川升科技、詮隼科技、稜研科技、華電聯網、佳思科技、承宇通訊、美林能源、翔探科技、台灣禾邦電子、大量科技、傳承光電、三維人等33家企業,針對天線、射頻、晶片封測、關鍵材料、小基站/無線接取、SDN/NFV解決方案、5G應用等大領域,展出與學生合作5個月專題研發的成果。
今年度在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思科與台灣網通產業合作打造5G開放網路驗測平台後,驗測平台成員優達科技,以及首度通過互通測試的富士康等廠商也到場展現5G開放網路產品落地的實力。
👩🎓5G人才媒合成果盛會👨🎓
駐展企業同步釋出近百份5G工作職缺,提供欲從事5G科技工作的民眾現場求職面試。此外體驗區的5G 低延遲VR相關應用,與5G無人機等展示,也讓參觀民眾接觸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創新的驚喜,展會所有內容更透過即時棚內與現場行動雙軌,加上中文、英文雙語同步直播,間接鏈結國際市場。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bit.ly/3lvwH6i
sdn實作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5G通訊 #物聯網IoT #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N #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 #超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 #大規模機器通訊mMTC #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assiveMIMO #光學網路OpticalNetworking
【關於 5G 的蜚短流長……】
首個 5G NR 的獨立組網 (Standalone, SA) 標準問世,但為什麼關於 5G「純屬炒作」的雜音仍時有所聞?市調機構 Ovum 早先關於 5G 的研究頗為全面而中肯,他們主張 5G 發揮效益的前提是:1.在發展新服務模式前,成功形塑商用示例;2.證明無線電與核心技術的改變,將帶來令人驚艷的效率表現;3.由技術商與營運商共同建立平台,提供範圍更廣、距離更長的傳輸。5G 需要創造新的服務模式和市場,如果只著眼於速度較快的手機網路,將不具誘因、流於空談。
那麼,5G 對於普羅大眾的意義究竟為何?Ovum 分析將體現在下列面向:寬頻接入、擴增實境 (AR)/虛擬實境 (VR) 等沉浸式行動娛樂、低延遲的即時社交體驗、4K 超高清 (UHD) 媒體串流和下載、遠距醫療保健以及物聯網 (IoT) 大量機器通訊。Ovum 認為,5G 具有類似蝴蝶效應的乘數效果,將引動光學網路 (Optical Networking) 升級循環;透過「小型蜂巢基地台」(Small Cells) 大量部署,最終將把 5G 擴展至全球所有角落。
與此同時,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商 (CSP) 亦有借助光學網路擴大市場的壓力,加上行動及專用 VR 的推波助瀾,中、美兩國的光學網路設備支出不斷上升,中國大陸近年表現尤為突出,為市場主要動能。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大陸正傾力發展 5G 核心架構;以中國電信為首的「下 一代光傳輸網路論壇」(NGOF) 聯盟,旨在定義符合 5G 部署需求的 融合光傳輸網路 (OTN)。此外,軟體定義網路 (SDN) 與網路功能虛擬化 (NFV) 將為有線寬頻市場產生推力和拉力。
許多營運商正將光學網路設備管理及控制介面 (OMCI) 移至雲端,藉由控管 SDN / NFV 零碎容量,為不同應用、用戶創建網路切片,既可透過自動化省成本、又便於及時推出新方案增加營收。現階段當務之急是:將「用例」轉換成能創造實際現金流的商業典範。NR 出線後,5G 正啟動新一輪競賽!Ovum 提醒,5G 核心的啟動需有完整的 5G 服務效益說服營運商和消費者,而 5G NR SA 整體架構最快要 2020 年才能就緒,有利於新進營運商衝刺覆蓋率。
延伸閱讀:
《5G 三大應用場景非一蹴可幾!「變現力」亦有待發掘》
http://www.compotechasia.com/a/feature//2018/0815/39630.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Ovum #愛立信Ericsson #美高森美Microsemi #AWS #Greengrass
★★【智慧應用開發論壇】(FB 不公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mart.application/) 誠邀各界擁有工程專業或實作經驗的好手參與討論,採「實名制」入社。申請加入前請至 https://goo.gl/forms/829J9rWjR3lVJ67S2 填寫基本資料,以利規劃議題方向;未留資料者恕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