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Do it](六之二)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在首宗國安法審訊中佔了重要席位。八個字的意思是甚麼,誰人可以作解讀?控方早前傳召了專家證人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今日到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作供。專家證人報告乃是她和中大新傳學院院長李立峯一起撰寫,然而今天只是由李詠怡作供。
李詠怡這一整天的作供,涉及了社會科學不同範疇,有量化統計方法、符號學、文化身份的建構、語言學。但早上,竟然來了一節關於中國歷史的討論,還要是以英語進行。
「李教授,你懂得中國歷史嗎?」辯方大狀劉偉聰,輕輕問到。
和早前劉智鵬作供不同,今天整天審訊,以英語為主,翻譯員只需照顧在犯人欄裡的被告唐英傑。雖然唐戴了耳機,但翻譯先生坐在唐旁邊,兩人只隔了一度欄。
身型瘦削,長髮及肩,穿黑色軟質西裝外套和上衣,下身穿灰色西褲,腳踏圓頭皮鞋,臉容沒化粧,說話嚴肅的李詠怡教授,用英語說着:「我在香港出生及教育,本科也在香港修讀。我在讀書時有修中國歷史。」
劉大狀穿衣講究,條子西褲配了顏色圖案袜子尖頭皮鞋。上庭時,脫下條子西裝外套,套上白色大狀領子,外披黑色大律師袍。銀白色假髮下,他那長及頸項的頭髮向外翹,說英語時,口部張開得特大。
他的手部動作很多,食指和中指之間夾着一支原子筆,當他請李教授慢下來時,會把右手掌竪起,開始新提問時,會用食指指着專家證人李教授方向,靜下來時雙手疊在腰間,緊張起來時上身向前傾,瞪起眼。
劉大狀的身體語言多樣,像個樂團的指揮家。
這天,劉大狀用廣東話朗讀古籍,又有一番古代文人雅士風韻。他從英式紳士風,轉變成古代書生腔口,在高院一庭朗讀着:「《元史:陳祖仁傳》裡,自古人君,不幸遇艱虞多難之時,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以光復祖宗之業。」快慢起伏有致,像朗誦表演。
劉大狀解釋,陳祖仁乃是元順帝之advisor,因為元順帝要修建皇宮而花費了金錢,陳勸諫皇上。
劉大狀追問,這句中,「光復」二字有沒有推翻政權之意思?李教授回應:「沒有,因為他是皇帝,他不會想推翻自己的皇朝。」此時,坐在律師後的控方專家劉智鵬教授,一度仰頭思考。
劉智鵬早前作供,以歷史脈絡分析八字意思,認為「光時」口號有推翻政權意思;今日辯方專家證人作供,三位法官發問的次數,顯然比早前劉教授作供時更頻密。
劉大狀問,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光復香港之英文翻譯)句子之中, “liberate”意思為何。李詠怡教授指,和中文「光復」意思有差異,「只能抽象地解釋有些事物被控制了,被限制了,希望從控制和限制中重獲自由。」此時,控方證人劉智鵬低頭與旁人細語。
至於「革命」意思又如何?李詠怡教授指,有三個意思,第一,改變國家管治和政治體制,有可能使用暴力;第二,人們做事方式出現重大改變,例如「科技革命」,「科學革命」;第三,天體運轉。顯然,第三個意思被排除。
而李教授認為,考慮到「光復香港」的使用,和2012-2018年頻繁出現的「光復行動」有關,「光復」這詞應放在這些活動脈絡裡理解。
而李詠怡指出,「光復行動」並非旨在推翻政府或政權;而是人們因為社區及日常生活不開心,被內地遊客或水貨客滋擾,想處理關於社區問題,是關於公共空間秩序的恢復。
劉大狀追問,「內地遊客和香港人是不是不同的族群 (ethnic group)?」
李詠怡教授解釋,在社會學有謂「社會建構的身份」(soci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她指出,有人或許會以血緣來理解族群,但社會學亦會看人們主觀如何把自己定義。
劉大狀進一步問:「一個人可不可以屬於多於一個族群?」
李教授說:「可以」。
劉拖慢了節奏,咬字清晰問到:「當一個族群厭惡另一個族群,是否等於要推翻政權?」
李詠怡教授乾脆地答:「不是。」
午飯後,眾人飯氣攻心,昏昏欲睡,幾名押送被告唐英傑的懲教職員坐得有點歪,反而還押一年的唐英傑,穿起藍色西裝,深色襯衣,始終翻閱着律師給他的厚厚文件。
李詠怡教授指出,她理解「時代革命」,要回到梁天琦於2016年的立法會造勢晚會錄影片段,梁天琦曾解說,他先是想「世代革命」,但後來改為「時代革命」,因為認為不應以「世代」差異作為政治主張。
李教授認為,當時梁天琦提出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以她的理解為:「恢復一個已失去的舊秩序,團結喜愛自由的人,為這個重要歷史時刻帶來改變。」
李詠怡教授和其研究伙伴以數據分析過連登討論區的帖子,發現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每天有高達4400帖子提及過「光復香港」或「時代革命」。而這個口號在反修例運動中,於2019年7月21日開始被示威者使用,其後使用次數上升。
她分析到,口號自7.21被廣泛使用,原因有兩個:第一,在2019年7月有出現過「光復屯門」「光復上水」等示威活動,「光復」字眼在示威者間再次出現。第二,元朗發生7.21襲擊事件,「此事令公眾感到憤怒,人們需要一些新的東西去表達他們的憤懣。」李詠怡教授解說道。
李教授再指出,反修例運動有一些特色,就是「高度去中心化」,而且「沒有清晰領袖人物」。在此背景下,她和團隊曾訪問40個示威參與者,作焦點小組討論,結果發現,對於口號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意思。」
較特別的是,在數據分析下,「光復香港」或「時代革命」均與「香港獨立」在數據上沒有重要關聯。對比之下,「五大訴求」和「香港獨立」的關聯,和「光時」與「港獨」口號一樣,兩者關聯不強:「而我們知道,五大訴求與香港獨立,並沒有關係。」
此時,李詠怡教授把討論帶往符號學的層次。「人們會主動為符號添加意義,影像或符號像錨,人們會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在上面。而口號本質上是含糊不清,懷有多種意義,因為口號的設定就是要曖昧、模稜兩可,具開放性,好讓你能添加意義進去。」
此時,法官杜麗冰舉了一個生活化的例子:「就好像運動品牌Nike,它那句口號『Just Do it!』的意思,在不同情況使用,也會有不同的意思。」
而李詠怡教授不認同控方證人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的演釋,「劉教授把古典中國文本,近乎機械式地用作解讀口號,是從脈絡中抽空了。」
李詠怡教授再進一步指出,早前在法庭播放了梁天琦造勢晚會片段,她發現,控方呈上的文件中,連梁天琦說的話都抄寫出錯了,而這個錯,正好顯示抄寫者對文字意義的不理解。
梁天琦曾在晚會上說過:「選票就係子彈,這句是Malcolm X講,我地冇槍冇炮,手上選票就是政治版圖變革改革的一仗。」而當時控方專家劉智鵬指,梁意思是以把選票等同「武器」,欲以暴力推翻政權。
但李詠怡教授說,當她翻閱法庭文件時,發現抄寫者把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誤寫為「Comix」,中文版亦「亂寫一通」(李形容為gibberish)。
李教授指,這裡的典故來自Malcolm X於1964年發表過的演說, “The Ballot or the Bullet”,目的是要號召非洲裔美國人登記做選民及參與投票。李教授指:「這裡是一個比喻,就像我們說『時間就是金錢』。」
作供進行到下午,三位法官不斷發問問題。李詠怡承認,從連登找數據,只能找到「連帶關係」,不是「因果關係」,要找因果的話,則要用另一些工具。法官們亦好奇一些細緻的調查方法,例如為何「光復香港」和「時代革命」兩句要分開去作大數據分析,而不是一併去分析。
法官們翻閱一張又一張圖表,有時候,三位法官有人只有黑白圖表,沒有彩色圖表,律師們又要趕去找彩色圖表。大家翻查完一個又一個bundle,三位法官不斷發問問題。
那邊廂,坐在犯人欄的唐英傑,很仔細地研讀數據,他像個勤力好學的學生,一直跟進庭上的討論。直至下午,唐英傑每看畢一頁文件,會小心地用右手手指夾着紙張,擱在犯人欄寬闊的木欄上。
從早到晚,法庭忽然成為了跨學科的討論場域。元順帝,Malcolm X先後登場。從東方西方,從遠古到近代,人物夠多樣。怎知差不到多到休庭,還有多一個名人登場。
劉大狀提到Edward Leung (梁天琦)說了些甚麼,他卻說了Professor Lau (劉教授)說了甚麼。乾坐了一天的主控官站起來指正劉大狀說錯了。
劉大狀風趣地道:「哎,我說漏了嘴。」然而英語劉大狀說的是,「My Freudian slip」.
全法庭有人爆笑,連奧地利心理分析始祖弗洛伊德的理論也搬了出來,曾說過人皆有「戀母殺父情意結」的奧地利大師,指出我們說錯話,是潛意識想法浮出水面的表現。
然而這位還可以說笑,在庭上風趣幽默的劉大狀,昨午才以被告人身份,出席了西九龍裁判法院的47人國安法審訊過堂,獲得繼續保釋,才能今天披上大狀袍,站在庭上替另一位國安法被告辯護。被告身份與辯護律師身份交替切換,在現今香港,時代寫照也。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離開法庭時攝,星期一她繼續作供)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ocial identity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中大邱比特 CUpi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Erikson艾瑞克森》自我認同vs.角色混淆 周舜欽 - YouTube 的評價
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王老師寫給你看】用 GRE 分析寫作練邏輯思維、學寫,留學時台灣學生別再當美國學生的後援會啦!
除了「時間不夠」之外,準備 GRE 分析寫作的台灣考生最常碰到的致命傷就是寫了半天「沒有切題、討論到該討論的東西」。而這也是不管原本英文程度如何的學生、還是學霸指數多少的學生,都會遇到的狀況。
雖說很多考生都聽過「主題句」很重要(主題句 = 扣題立場+原因) ,但「實際操作」跟「頭腦裡知道」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大概 5 個學生裡有4 個就會偏題。
除此之外,我們的母語中文表達想法時的 vagueness ,也很常讓台灣考生偏題或沒掌握好題目的 scope 。
(e.g. 題目問高等教育對職涯發展的影響,結果學生一直在討論高等教育或是教育 )。
✔︎ 假設今天我們拿到了這個高頻題:
To underst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ety, one must study its major cities.
某學生在第二段寫了這樣的主題句:
First of all,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ety can be defined in a variety of ways.
寫完後,我問了學生:
• 你覺得你這樣有回答到問題嗎?
• 你是如何分析這個題幹 (prompt) 的呢?
• 為什麼一開始就把 "understand" 和 "must study" 這兩個重要的概念給丟掉了了呢?
學生後來又加了一句話,變成 (原文直接呈現,無做調整)
First of all,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 society can be defined in a variety of ways. Based on the reason, we may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most attracting characteristic in one's heart is not existed in the major city.
• 加了第二句話後,我們又看到了至少4個問題:
(1)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怎麼被過度成 attracting characteristics 了呢?(一字代換即離題)
(2) 補 in one's heart 的用意是什麼呢?
(3) 核心概念的 "of a society" 在第二句話消失了
(4) is not existed 為嚴重會導致扣分的文法錯誤(因文章有5處出現一樣的錯誤)。
啊,英文好難啊,你一定這樣想。怎麼會才寫兩句話,就那麼多問題呢?主因來自於大家忽略了好的學術寫作學習,需要系統性的訓練、和練習。很多考生都錯以為範文看一看、點子想一想就可以上場了。
➠ 依照著學生的想法,我試寫了一段:
I partially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as we can certainly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ome defining features of a society by studying its major cities, where we can easily observe the socio-cultural events, beliefs, and phenomena that coll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ntity" of a society.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some of these features that help define a society can ONLY be observed in small towns, as opposed to major cities. Therefore, if we wish to thoroughly--rather than partially--underst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ety, we must study both big cities and small towns. For instance, ....
在我的改寫中你可以注意到,我沒有一句話會脫離「理解」的這個概念,我也盡可能的讓「社會」這個概念不離開我的寫作 (e.g. socio-cultural events, beliefs, and phenomena; some of these features that help define a society)。
政治、經濟算社會嗎?當然也算。但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直接寫 social-cultural 是最方便的處理方式。
另外你也可以注意到,我是部分同意了本文。我同意要理解一個社會最重要的核心特色,我們一定要研究大城市。但我在第三句話後面塞了 "thoroughly--rather than partially" 這樣的表達,去闡述如果要「夠全面的了解」只研究大城市不夠。
再回到學生最最一開始的版本:First of all,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 society can be defined in a variety of ways. 你覺得好嗎?
若你接下來有準備 GRE考試的計畫,我將在 1/8 (三) 的 GRE 高分公開課中,我將基於8年的機經題庫,剖析GRE考試的最新趨勢和分享有效的備戰策略,若你/妳接下來有要備考GRE的計畫,歡迎你來參加喔!
➠ ➠【公開課報名】 ➠ ➠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12220416341342776738
➤ 時間: 1/8 (三) 19:30 ~ 21:00 (19:00 進場)
➤ 地點: 台北市朱崙街60號2F (MRT 南京復興站)
【講師介紹】
王梓沅 (GRE V166 / 穩定 AW 5.5, PR 98、TOEFL 117、IELTS 滿分)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
賓州大學 (UPenn) 社會語言學碩士
創勝文教共同創辦人、GRE 課程負責人
《GRE 學霸字彙》作者 (2019 眾文圖書出版)
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中大邱比特 CUpi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段崇智校長公開見面會 | Vice-Chancellor's Meeting with Students and Alumni】
(Please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version)
繼上次烽火台公開會面後,段崇智校長將於明天再次公開會見學生。本會呼籲各位中大同學到場參與,就社會、校政等不同議題向校長發問。明天見面會之詳情如下:
日期:10月10日(星期四)
時間:5:30-7:30p.m.
地點:邵逸夫堂
主持: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教授
註1:所有中大同學及校友均可到場參與見面會。
註2:同學需於進入會場前出示中大學生證。
註3:校友事務處將在場協助各校友核對身份,校友無需出示任何證件。
Prof. Rocky Tuan will hold an open meeting with students tomorrow as promised in the open meeting last week at the University Mall. CUSU call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CUHK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different social issues and school policies. The details of the meeting are as follows:
Date: 10 October (Thur)
Time: 5:30-7:30p.m.
Venue: Sir Run Run Shaw Hall
Moderator: Prof. Francis Lee, Director,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Note 1: All CUHK students and alumni are welcomed to the meeting.
Note 2: CUHK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present their CU Link cards before entering the venue.
Note 3: Alumni are not required to show any certificate of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中文 在 Erikson艾瑞克森》自我認同vs.角色混淆 周舜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