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魯蛇2020年度選書
其實原本這篇想早點完成的,但今年真的是我個人職涯中最爆炸忙的一年(幹,話好像不能說太早不然明年更忙怎麼辦QAQ),從年初的疫情一直來來回回退掉各種活動、然後也嘗試開始做直播;到年中接了讀曆書店的集資案,到今天都還在為各種事情焦頭爛額......
人生大概就是沒有最忙,只有更忙(但沒有更有錢QAQ)。
好的,廢話不多說,單純就列一下今年我個人的2020年度選書(有人問我今年做不做金魯獎,你看我像是有時間做統計嗎XDDDD)。以下選書極度個人並且沒有什麼標準,除了第一名之外,其他推薦書沒有排名喔XDDDDD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下)》Shoshana Zuboff,時報人文科學線
🐍 這套我真心真心真心(強調三次)覺得每、一、個,只要是關心網路、社群媒體、數位行銷、以及下一個世代的數位原生世代的教育的人,都應該要買一套來讀!!!非常重要的一套書啊在這個時代!順便搭配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一起看,感受性更強、更直接。
⭐️《國寶(上下)》吉田修一,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 這套在我內心跟第一名一直打架XDDDD,最後讓票給《監》是因為它對於整個世代的意義性比較強,但《國寶》卻讓我在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時,發自內心的痛哭了5分鐘。事後想想我真的不知道為何會哭成這樣,可能就是因為像在看電影吧!跟著主角的人生起起伏伏,跟著他經歷生老病死,也跟著他走向舞台的最高峰......這種閱讀體驗真的太震撼,是2020年最讓我醉心的一套小說。(順便敲碗電影版!)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獨步文化
🐍 紙電皆買了!
⭐️《女神自助餐》劉芷妤,逗點文創結社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James Griffiths,游擊文化
⭐️《正常人》Sally Rooney,時報出版
⭐️《小人物:我的爸爸是賈伯斯》Lisa Brennan-Jobs,天下雜誌
⭐️《女孩之城》Elizabeth Gilbert,馬可孛羅
⭐️《千面英雄:70年經典新編紀念版,從神話學心理學到好萊塢編劇王道》Joseph Campbell,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 雖然不是新書,但好不容易重出江湖,看到它重出而且有電子書,就是爽!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Sylvain Tesson,木馬文化
🐍 年底前很幸運的在花蓮台泥休息站的7-11買了這本書, 在度假時閱讀非常適合,並且開啟了我想要隱居的打算XD
【今年本魯的個人閱讀習慣分析】
🔥 對電子書的依賴加深,能夠買到電子書的都盡量買電子版。
🔥 有些書會紙電都買,尤其台灣作者書(因為有機會要到簽名)。
🔥 今年的我很急躁XD會希望當我想到、想要這本書的時候,就是要立馬得到。所以要不就直接看有沒有電子書,要不就是經過書店的時候直接找、直接拿,因此今年竟然完全沒有使用任何網路書店購買書。對我而言,過去使用網路書店購書是因為方便,不介意多等一天到貨,但現在我就是個等不及的人,當我很立即性的想要馬上取得書的時候,甚至連7-11都成了我的購書通路。(其實也是蠻喜歡在7-11看一下最近有啥暢銷書,有時喜歡就直接拿了,很便利。像今天很冷還可以在座位區喝免費的關東煮熱湯XDDD)
【統計本魯今年最常購書的出版社】
1. 天下雜誌
2. 時報出版
3. 漫遊者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墨小鯊 LAZY SHA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願者上網】網絡演算法和搜尋引擎的隱藏陰謀是...?|墨小鯊 LAZY SHARK|不是谷阿墨 #2 我小時候在網絡使用上很小心翼翼 因為以前的我很悲觀怕事 生怕自己說了什麼話 可能得罪過什麼人 或者暴露太多個人的東西 就會被無限放大 被網絡公審 甚少用社交媒體的習慣令我沒有太多壓力 吃飯不...
「the social dilemma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阿甘的美國大冒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The Social Dilemma(二):社交平台的社會影響 - 點字記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Facebook 成為眾矢之的:發聲明反駁Netflix 紀錄片《智能 ...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Facebook 特地發文駁斥Netflix 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Netflix 熱門片揭「暗黑演算法」製社群毒品!Facebook 聲明曝光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影評】The Social Dilemma《願者上網》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被社群媒體操控的人生: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Facebook回應Netflix《Social Dilemma》指控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看完Netflix 纪录片《社交困境》,不少用户就删除了Facebook ...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社群網路時代的隱私困境:以Facebook為討論對象 的評價
- 關於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MeWe真的比facebook 安全嗎?7大因素拆解MeWe的潛在隱憂 的評價
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11月號 影評】
.
「人手一機」的時代,社交網絡與科技的利弊是老生常談,然而《願者上網》(The Social Dilemma)在Netflix一上架便遭到熱議。不僅是因為它揭露了Google、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熱門社交軟體的運作方式、行銷伎倆,它更請來多位矽谷科技公司的前員工,如Google前設計倫理師Tristan Harris、發明「讚好」功能的Justin Rosenstein等,以創造者自白的角度掀開這層遮羞布。
.
紀錄片以拆解演算法背後的原理打響頭炮,解釋個人資料的收集及運用方式,誠意十足。讓觀眾對於「個人資料」有更貼切的認知——不只是有些人覺得無關痛癢的姓名年齡電話,而是能夠囊括你的一生的統計與分析,從政治取態到飲食癖好,從過去到未來,電影明明白白地從實招來。
.
尤其是整場電影以故事形式穿插著Ben(Skyler Gisondo飾)一家在科技影響下的生活,試圖展現出Z世代的行為模式與思想是如何輕易地受到大數據所操控。其中有一個橋段十分精彩,那是三個與Ben一模一樣的人在螢幕背後討論他的行為,具象地刻畫出人的一舉一動都被隱形的眼睛記錄在案——每一次按讚、雙眼停留在每一則帖文上的時間都成為分析的對象,繼而推送出你可能感興趣的廣告、帖子、產品、資訊⋯⋯人在演算法下如同扯線木偶,每一個自以為深思熟慮的選擇都是精妙計算後的安排。了解、預測、改變,三者由深埋在沙漠、海底中數以億計的超級電腦分分秒秒地運行著。你能想像嗎?我們窮盡一生努力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但竟然所有人的劇本一早便譜寫好,不是由我們自身,也不是由命運,而是人工智能,甚或只是程式背後的數十個工程師。電影交代得一清二楚,社交媒體不只是工具,而是能夠吞噬人們自主意識的無底深淵。
.
就敲響警鐘而言,它成功了,然而巨響之後缺乏餘震。歸根究底,電影也是媒體產物,總是要以吸睛為綽頭,想要傳遞的信息越簡單誇張越好。因此便造成了某程度上的失實,譬如簡單化演算法下人們的行為會如何受到影響,忽視了家庭原因、朋輩因素、社會環境,單單幾則帖文幾段影片便能把政治冷感的人推上街頭嗎?我們都知道這是少之又少的,誇張化的行為與駭人聽聞的數據難以切中觀眾要害,故例行反思後,很快便被拋諸腦後。探討科技利弊的討論似乎總會面對後勁不繼的難題,因為難以解決——就連電影本身也是經演算法推送到觀眾面前的,95%適合你,因此觀眾也就不會期待一齣電影能夠帶來什麼驚天動地的迴響。最後,一眾科技達人在結尾勸喻大眾不要使用自己開發出來的軟體,像是開玩笑,也像是悲哀的自白。電影取名為《The Social Dilemma》(意譯為社會兩難),但內容旗幟鮮明,從開發者的角度俯視問題癥結,花大部分時間塑造出科技的可怕一面,以毒品類比社交媒體凸出其成癮性,至於何其「兩難」片中只是略略帶過。但對照中文譯名來看則十分有趣,《願者上網》,彷彿我們擁有選擇權一般,但身處於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無論是願或不願,你都得上網,然後心知肚明地接受互聯網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才是兩難之處。
.
——〈警鈴響過以後〉
《願者上網》
.
文/Helen @yylamelitehelen
.
十一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願者上網 #TheSocialDilemma #藝文青11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阿甘的美國大冒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有沒有發現, 最近十年來, 社會上不同政治立場的人越來越對立, 越敵視, 互不信任。美國這樣的情況更嚴重, 很多美國人甚至不給孩子接種疫苗, 不相信全球暖化, 反而相信一些荒誕陰謀論, 讓人懷疑他們活在另個平行世界裡。這樣的現象必須歸咎於社群媒體的興起, Netflix 前不久推出的紀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 做了很好的解釋。
跟傳統媒體和一般網站最大的不同是, 臉書和 Youtube 等社群媒體以演算法操縱使用者, 想盡辦法吸引使用者花更多時間在他們的頁面, 最終的目的是讓使用者接觸到更多廣告, 因為廣告是科技公司的金雞母。如何操縱使用者, 使他們不自覺地使用成癮呢?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分析每個人的興趣和立場, 然後資訊客製化, 使用者會一直看到投其所好的文章與影片, 發現相關社團。久而久之, 鄉民網民失去了自己做功課, 找尋資料, 自行判斷的能力。因為他們都活在一個 echo chamber, 他們聽到的看到的言論都像自己的回音, 讓他們有種錯覺, 以為大家都這樣想, 更深信自己的認知是正確。
紀錄片中有提到, 很多激進團體甚至獨裁國家首腦看見契機, 紛紛用社群媒體進行宣傳戰, 洗腦人民, 以達政治目的。世界亂成這樣, 社群媒體終於有點良心發現 (或是怕被唾棄?), 採取反制之道。例如臉書和推特開始嚴格把關仇恨與不實言論, 所以川普近來多次貼文被下架。前幾天臉書也宣布反轉之前的規定, 將禁止所有否認猶太人被屠殺的言論。
最終, 我們只能靠自己。永遠不要忘記自己做好功課, 才不會人云亦云, 被牽著鼻子走。畢竟私人企業死要錢, 不會把你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
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願者上網】網絡演算法和搜尋引擎的隱藏陰謀是...?|墨小鯊 LAZY SHARK|不是谷阿墨 #2
我小時候在網絡使用上很小心翼翼
因為以前的我很悲觀怕事
生怕自己說了什麼話
可能得罪過什麼人
或者暴露太多個人的東西
就會被無限放大 被網絡公審
甚少用社交媒體的習慣令我沒有太多壓力
吃飯不會相機先吃 也好少打卡
不太習慣用相機紀錄生活
旅行時寧願用眼用心感受
覺得比較真實 能夠感受更多
但有時會感到和其他人沒太多共同語言格格不入
THE SOCIAL DILEMMA
提醒了令我忽視的隱憂
網絡演算法 最終目的是為了賺錢
我們以為這平台是免費
其實絕對不是免費的
消費者觀眾本身 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
還有思想改變導致的消費模式
我們才是最終的產品
自以為的自由方便
實際上只是被操控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過三爆四|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vMPgoUPFen9
【預約免費理財需要分析|投資理財交流群組】
▸ https://forms.gle/LhnSAYi6j8pmg4wVA
. . . 本集傳送門 . . .
// ღ // ღ // ღ //
. . . 更多墨小鯊 LAZY SHARK . . .
大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9XAeQx
副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OqaZeg
心理鯊系列
▸ https://reurl.cc/VXZAqb
電影鯊系列
▸ https://reurl.cc/8nAEOd
日常鯊系列
▸ https://reurl.cc/v1bY41
// ღ // ღ // ღ //
. . . 金主歡迎 . . .
▸ https://streamlabs.com/tsukishima_hitomi
▸ https://payme.hsbc/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 . 社交平台 . .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oziii_5/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 . 本集內容 . . .
#netflix影評 #電影觀後感 #願者上網
#thesocialdilemma #不是谷阿墨
#電影鯊 #社交媒體 #社交平台
#演算法 #google搜索 #廣告平台
#人形頹廢鯊魚 #墨小鯊
#心理學 #社科 #哲學 #陰謀論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Facebook 成為眾矢之的:發聲明反駁Netflix 紀錄片《智能 ... 的推薦與評價
Netflix 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讓作為社交媒體的龍頭Facebook 成為 ... 對社交媒體依賴、社交媒體如何影響公眾政治議題三個方向分析,由一群在 ... ... <看更多>
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Facebook 特地發文駁斥Netflix 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的推薦與評價
趨勢,Facebook,netflix,智能社會(facebook-rebuts-the-social-dilemma- ... 除了這些論點以外,Facebook 還承認2016 年劍橋分析事件時確實犯了錯, ... ... <看更多>
the social dilemma分析 在 The Social Dilemma(二):社交平台的社會影響 - 點字記 的推薦與評價
假新聞、每天吸收到的都是只有「重點」的資訊、以及無法分析太多的資料這三點會再使這個問題嚴重的加劇。這樣要是再操控一下,自然會變成社會的巨大分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