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與善惡樹的分辨~
古老伊甸園中的兩棵樹,至今依然在向人類挑戰,許多時候我們得在這兩棵樹的果實當中作一取捨。而天國和現今邪惡世代的分界焦點,就在這兩棵樹之間。
*分辨此兩棵對人類不同之影響,當是今日教會的一重大課題。偏偏我們捨近求遠,以至在各地各處均看到由兩棵樹衍生出來的不同宗教體系,使得教會之派別呈現前所未有的繁多與混雜。
*從該隱與亞伯到法老與摩西,作者一一深入的剖析走善惡樹與走生命樹的有不同結果,作爲一個追求神、渴慕更深在衪裏面來事奉的人,
*解讀電影《生命樹》 ──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
https://wangkris.wordpress.com/2012/06/20/%E8%A7%A3%E8%AE%80%E9%9B%BB%E5%BD%B1%E3%80%8A%E7%94%9F%E5%91%BD%E6%A8%B9%E3%80%8B-%E2%94%80%E2%94%80-%E6%88%91%E7%AB%8B%E5%A4%A7%E5%9C%B0%E6%A0%B9%E5%9F%BA%E7%9A%84%E6%99%82%E5%80%99%EF%BC%8C/
永生樹──永恆的提問 https://www.cosmiccare.org/Magazine/Detail/806871ed-c525-4f12-a254-512a7c4ad81b
*《生命樹》The Tree of Life 電影製作特輯(1) - The Story https://youtu.be/rua0eBJljI4
*《生命樹》The Tree of Life 電影製作特輯(2) - The Cast https://youtu.be/wdsvhgNTk10
*鯨登KRIS WANG 王星然: https://wangkris.wordpress.com/author/wangk123/
*上帝很愛樹? 聖經中樹木引人歸向造物主和他的兒子耶穌基督
https://ct.org.tw/html/news/3-3.php?cat=11&article=1357909
*【聖經專題】2018.1.31生命樹和分別善惡樹(基督教溝子口錫安堂)
https://youtu.be/6jamJ-mA6Ro
*聖經簡報站:兩棵樹 https://youtu.be/BmZkpCpwoOY
*主耶穌是生命樹|黃德光 https://youtu.be/tfdVVr3eNsk
*生命樹的異象 https://church611.org/sermon/%E7%94%9F%E5%91%BD%E6%A8%B9%E7%9A%84%E7%95%B0%E8%B1%A1/
*創世記 24 2章9,15節 伊甸園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 20180521 https://youtu.be/2XasU1RfAiE
*聖經故事庫:創世記(十二)生命樹道路的封閉 https://youtu.be/vj1rrcBTL9o
*環球聖經公會講座》信靠神得著生命樹 從箴言看見真智慧
https://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23375.html
*領受知識、聰明、智慧,這3件事別忽略 黃福國牧師:神要我們先吃生命樹的果實
https://cdn-news.org/news/27300
*《啟示錄》第67集|生命水和生命樹 https://www.gbc.org.tw/index.php/20190702-devotion/
*【蘇瓦那與CMO樂團】Kao'ripan no kilang 生命樹 MV https://youtu.be/ygsbeiWSjrg
#創世記 #Genesis https://www.facebook.com/iBible01
#基督影評故事館 https://www.facebook.com/iArt06
#時空拋錨於永恆 https://www.facebook.com/ieternity01/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he tree of life 影評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說中的──梵蒂岡的電影清單】
.
看膩了一堆導演、演員、影評人選出來的個人片單嗎?不如來看看教廷的選擇。1995年,即距今25年前,為紀念電影發明百年,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公開演說中提道:「電影已經成為一個普遍通行的媒介,對世人處世的態度與選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並且握有影響公眾輿論與文化的社會與政治影響力。」
.
爾後,梵蒂岡的宗座教會文化資產委員會史無前例地宣布了他們的45部影史十佳,現在普遍稱之為「梵蒂岡的電影清單(Vatican's list of films)」。清單當中以宗教、價值與藝術三個類別選出45部電影。選片固然有一定保守性,例如你不可能會看見《基督的最後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但仍有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選擇。
.
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以聖方濟(St. Francis)佈道生涯為背景的《聖方濟各之花》不出意料入選,好歹當時他還請了兩位神父來擔任編劇顧問。不過《2001:太空漫遊》就有如「神來之選」了,因為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在片中對宗教的詮釋一直都廣受教徒爭議。
.
為了這個片單,宗座教會文化資產委員會主席約翰.傅利(John Foley)委託了12名國際電影學者組成特別委員會,但他指出選出這些電影並不是要為了這些電影「封聖」,並強調難免還有很多遺珠之憾。
.
梵蒂岡並未公布每一部作品獲選的詳細原因,但這些作品多半著重思考人與神的關係、信仰,並且具有一定的道德性,這些作品也因此成了天主教徒影痴務必朝聖觀賞的經典電影。會不會這個片單還有什麼隱而不宣的訊息藏在其中?難說日後會不會有人效法丹.布朗(Dan Brown)寫出一本《梵蒂岡電影密碼》。
.
敢說1995年至2020年之間仍有許多作品值得入選,要是我,肯定會提名李滄東的《密陽 Secret Sunshine》(2007)和歐容(François Ozon)的《感謝上帝 By the Grace of God》(2018)。期待教廷擴充片單那一天的到來。
.
簡略統計,有六位導演以兩部作品入選,分別是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羅塞里尼、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柏格曼(Ingmar Bergman)、穆瑙(F. W. Murnau)、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選片明顯以歐洲為中心,亞洲電影僅有市川崑的《緬甸的豎琴》入選(黑澤明的《德蘇烏札拉》為蘇聯電影)。年份最晚的電影則是《辛德勒的名單》。
◆
梵蒂岡的電影清單如下(依出品年份排序):
◆
宗教
《La Passion de Notre Seigneur Jesus-Christ》(1905)
《聖女貞德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
《文森特先生 Monsieur Vincent》(1947)
《聖方濟各之花 The Flowers of St. Francis》(1950)
《諾言 Ordet》(1955)
《Nazarin》(1958)
《賓漢 Ben-Hur》(1959)
《馬太福音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
《安德烈盧布列夫 Andrei Rublev》(1966)
《良相佐國 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
《犧牲 The Sacrifice》(1986)
《聖女小德蘭 Thérèse》(1986)
《教會 The Mission》(1986)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1987)
《Francesco》(1989)
◆
價值
《偏見的故事 Intolerance》(1916)
《不設防城市 Rome, Open City》(1945)
《風雲人物/莫負少年頭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單車失竊記 Bicycle Thieves》(1949)
《岸上風雲 On the Waterfront》(1954)
《緬甸的豎琴 The Burmese Harp》(1956)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1957)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1957)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1975)
《木鞋樹 The Tree of Wooden Clogs》(1978)
《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1981)
《甘地 Gandhi》(1982)
《童年再見 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
《十誡 Dekalog》(1989)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1993)
◆
藝術
《吸血鬼 Nosferatu》(1922)
《大都會 Metropolis》(1927)
《拿破崙 Napoleon》(1927)
《小婦人 Little Women》(1933)
《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1936)
《大幻影 Grand Illusion》(1937)
《驛馬車 Stagecoach》(1939)
《綠野仙蹤 The Wizard of Oz》(1939)
《幻想曲 Fantasia》(1940)
《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
《橫財過眼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
《大路 La Strada》(1954)
《八又二分之一 8½》(1963)
《浩氣蓋山河 The Leopard》(1963)
《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1969)
.
.
(圖為《教宗的承繼》劇照。)
the tree of life 影評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丹眼看電影 年度電影推薦|Top 10 of 201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盤點時間,每次耙梳整年度的電影,都發現越來越難濃縮在十部之內,因此,請容我延續去年的方式,效法我的偶像--《洛杉磯時報》影評人 Justin Chang,以共同主題「電影配對」的方式,列舉我心目中今年最佳的十「對」電影。
▲網誌好讀版:https://is.gd/sFi1sB
▲去年的名單:https://is.gd/rFRBXM
今年一共看了 240 部左右的長短片,或多或少都得以透過這些影像之詩,再度找到與世界的連結、繼續在日常中匍匐前進的燃料。雖然電影的好壞絕對可以批判評斷,但每個人與電影的連結是沒有人可以奪去的。因此,在提出推薦名單時,我不期待所有人認同我的觀點,甚至我期待每個人都能因此去認真感受每部電影對他們各自所說的話,並判斷出自己所愛的為何。或許提出這樣的名單,就是一件有意義的是。終究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喜好,喜歡的東西跟好朋友分享,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而已。2019 若有學到什麼,那就是把電影推廣出去、把感受留給自己;而你心中的那些感動,是沒有其他人能夠奪去的。
綜觀 2019 年的電影,似乎年初到年中都鮮少有亮點,直到下半年才連連冒出讓人欣喜的電影。今年不意外的,影廳仍大多都被續集、漫改、番外篇、翻拍、重啟作給佔據,雖偶有佳作(請見我的第 11 & 12 名),然而大多都不甚理想。縱覽以下的「大片」,只覺得既視感跟疲憊感很深,怪不得馬丁爺爺說現在很多電影都跟「遊樂園」一樣:《玩命關頭:特別行動》、《馴龍高手3》、《黑魔女2》、《蜘蛛人:離家日》、《冰雪奇緣2》、《牠:第二章》、《寵物當家2》、《哥吉拉:怪獸之王》、《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野蠻遊戲:全面晉級》、《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X戰警:黑鳳凰》、《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大黃蜂》、《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驚奇隊長》、《沙贊!》、《小飛象》、《艾莉塔:戰鬥天使》、《霹靂嬌娃》等。
說到馬丁爺爺,今年也有一個現象是,看見許多大導演們不約而同拍起了反芻年歲、直視衰老的集大成之作,像是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昆汀塔倫提諾的《從前,有個好萊塢》、佩德羅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以及安妮華達集畢生精華的《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硬要說的話,李安的《雙子殺手》也算)。但於此同時,我們也對於許多拍攝第二部片的年輕導演今年所交出的成績,令人感到振奮與充滿希望;像是喬丹皮爾的《我們》、葛莉塔潔薇的《她們》、羅伯艾格斯的《燈塔》、亞瑞阿斯特的《仲夏魘》,以及王子逸的《別告訴她》。首次執導長片的《A+瞎妹》Olivia Wilde、《悲慘世界》Ladj Ly、《大西洋》Mati Diop、《大地密語》Ljubomir Stefanov & Tamara Kotevska、《隻手探險》Jérémy Clapin,也都是非常精彩的潛力影人。
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實力派演員的強勢回歸,像是《從前,有個好萊塢》與《星際救援》的布萊德彼特、《茱蒂》的芮妮齊薇格、《我叫多麥特》的艾迪墨菲,都再次重返榮耀,甚至是《愛爾蘭人》的勞勃狄尼洛、艾爾帕契諾與喬派西,也交出了近年來最佳的演出。今年蛻變最大的除了《燈塔》與《國王》的羅伯派汀森之外,大概就非席亞李畢夫莫屬。這位爭議男星竟也從《變形金剛》的模版花瓶,在《我的寶貝男孩》和《花生醬獵鷹的願望》中蛻變成演技更加沈穩內斂的迷人影星。
而今年的電影又有哪些共通主題呢?除了看見許多龐大系列的終結,像是《星際大戰:天行者的崛起》、《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甚或小螢幕的《冰與火之歌》,以及延續前幾年 #MeToo 運動的女力電影,諸如《驚奇隊長》、《舞孃騙很大》、《仲夏魘》、《灼人秘密》等,今年似乎也有許多電影在探討「國族錯置與失根焦慮」這件事,像是柏林金熊獎《出走巴黎》、盧卡諾金豹獎《幻土》,以及《別告訴她》、《邊境幻夢》、《過境情謎》、《熱帶雨》等。另一個有趣的共通主題則是追求某種完美或狀態以致於喪心病狂的,像是《燈塔》、《她的搖滾滋味》、《Uncut Gems》、《赤手登峰》等。而今年似乎也是個音樂劇大年,除了《貓》慘到變成邪典電影之外,《小丑》、《婚姻故事》、《鋒迴路轉》、《大政治家》、《晨間直播秀》都納入了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的歌曲,也算是另類亮點。
但真正定義 2019 的,應該就是關於階級對立和貧富差距的電影,掐指一數就有:《小丑》、《寄生上流》、《悲慘世界》、《鋒迴路轉》、《舞孃騙很大》、《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搶救失業大作戰》、《幸福的拉扎洛》、《弒婚遊戲》、《大西洋》、《我們》等,不約而同指向了當代社會的共同危機。雖然有的時候覺得這種警世寓言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轉念一想,或許重複就是重點,而電影之所以仍持續傳唱著這樣的故事,就意味著還沒有喪失希望。正如同今年當紅的百老匯音樂劇《Hadestown》的歌詞所說的:
It's a sad song
But we sing it anyway
To make you see how the world could be
In spite of the way that it is
Is it coming?
Is it coming this way?
在亂世中,讓我們繼續抱緊電影,作為狂浪之中的定錨,眺望遠方的盼望。
-
煩請各位點進各個圖片看十大(配對)電影的說明介紹。這一切都是主觀評選的,順序也不必太拘泥看待,純粹志在分享,也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今年你所喜愛的電影。我們 2020 見。
※註:此處以 2019 年於台灣影展首映或院線上映作為評選範圍。若無在台灣戲院播映,則以上架串流平台之日期為準。
-
-
P.S. 最終幾部未能入選,但仍想特別提及的遺珠們如下。
Special Mentions(無特別排序):
《赤手登峰》Free Solo(美)
https://is.gd/F3jJEz
《野梨樹》The Wild Pear Tree(土)
《隱藏的生活》A Hidden Life(德/美)
《鏗鏘玫瑰》Wild Rose(英)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美)
《邊境幻夢》Manta Ray(泰)
《天使寶貝法蘭絲》Saint Frances(美)
《吉娃娃羅曼死》Chiwawa(日)
https://is.gd/AKPUWs
《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義)
《大西洋》Atlantics(塞)
《離開夢幻莊園》Leaving Neverland(美)
https://is.gd/6ZKWTE
《為副不仁》Vice(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