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中心影響下排斥原住民族地位。剝奪,滲透,分化,排斥,正是Johan Galtung提及制度性暴力/結構性暴力的四種表現。制度性暴力不一定是積極主動的,在由龐大權力與資源結構起來的學術市場,善意族群歧視成為常態代表這種論述的典範化已經形成,在關鍵字背後其實是眾多大學教授、期刊審查委員、學術補助計劃、升等壓力...等等被默許而不被撼動的結構,進而鞏固了這種歧視的詮釋與發展空間。
典範轉移往往是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種緩慢推移的潛移默化,一旦善意族群歧視繼續不被重視,那麼它是否將跟著新理論與觀點的發明結合繼續殘害下一個原住民族世代呢?我想用這篇論文來舉例,大家應該也會更明白公開譴責並抵抗學術界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重要性:這篇論文是王雅玄在2008年於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提交的〈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論文。我們摘要一下,這篇研究的目的是:
引導基層教師進入社會情境及其成長過程中族群經驗之歷史片段,從中瞭解在社會脈絡下,對多元文化素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認知、情意與技能面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
二、 瞭解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文化、族群與語言面如何實踐多元文化素養。
而它的研究立場是:
本研究從原住民教師及其文化背景來探索其所理解、所實踐的多元文化素養,並挪用人類學研究觀點,認為族群有其共通特性,可以在個別的個人身上找到屬於這族群的共通特性。假設個別的原住民身上有與其社群相類似的族群文化觀(Benedict, 1935),故不蒐集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亦不預設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因為在每一個民族許多不盡相同的個人中總可找出所謂的民族性(李亦園,1992),所以應深入個別訪問原住民教師,以掌握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與實踐。
全文大家就自己去查詢,我們建議大家去找2005年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針對49個文化進行調查,發現其文化人群並沒有所謂平均的人格特質。2005年的實證研究。而王雅玄在2008年,引用1935年及1992年的論述來做為立場,結果是甚麼?就是在結論的部分,持續用錯誤描述誤導大家:「但私底下面對不同族群學生則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例如在生活輔導方面依學生不同『民族性』與之相處」,所以是遇到布農族學生就找其他七個學生來唱「八部合音」嗎,還是遇到阿美族學生問他們今天怎麼不跳舞?這篇論文連同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收錄在TSSCI期刊(科技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你沒看錯,這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典範化的過程。研究者用過時/錯誤研究作為立場,一路進到國家級期刊的學術殿堂裡。我們閱讀論文好幾次,仍然想不通為何需要用民族性作為立場支撐自己的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難道不覺得矛盾嗎,這種充滿渾沌的描述過程,真的可以作為學術界、教育界的參考嗎?
是時候重新檢視學術界的陋習。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改變制度性暴力,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學會辨認它們的面孔:一起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研究,支持你所在的學術領域去進行尊重族群差異的批判性思考,支持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的研究。
tssci查詢 在 李世淦-屏東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徵才機關: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人員區分:其他人員
官職等:無
職系:無
名額:1
性別:不拘
工作地點:90-屏東縣
有效期間:110/02/19~110/03/04
資格條件: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110學年度第1學期徵聘「教學人員」公告(校務基金進用/休運系)
(聘期自110年8月1日起聘,至多聘任3年,詳細聘期依契約書辦理)
(自110年8月1日起聘) 公告日期:110年2月19日
■徵聘單位:休閒運動健康系(探索體驗教育領域)
■徵聘職稱:講師級以上校務基金進用教學人員
■名額:1
■一般資格條件:具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相關系所碩士學位或講師以上教師資格證書者。
■專長領域或特殊資格條件(含研究著作要求):
1.具備1年以上休閒運動管理相關實務經驗。
2.具備探索體驗教育與休閒運動相關指導技能證照。
3.具有期刊發表(SSCI、SCI、TSSCI與一般)及研究計畫(科技部、中央機關及地方機關)主持人尤佳。
4.具英文授課能力尤佳。
■Department:Department of Recreational Sport & Health Promotion
■Position:Contract-based Lecturer(or above)
■Vacancy:1
■General Requirement:Applicants should hold a Master’s Degree (or above) recog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in relevant academic fields or a certified lecturer (or above) certificate is required.
■Specialization or Special Qualification(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requirement included):
1.Full-tim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in leisure and sport management for at least one year is required.
2.Certificates and related instruction skills in adventur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al sport are required.
3.Academic publications in journals with SSCI, SCI, or TSSCI index or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in research projects (funded b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 ministries of the central or local government) are preferred.
4.English speaking and writing proficiencies in teaching related courses are preferred.
===================================================
>
工作項目:
■備註︰
※依本校「校務基金進用教學人員聘任及升等辦法」第六條規定,校務基金進用教學人員任期最長以三學年為限,且每年需依規定接受評鑑,其辦法另定之。聘期原則以一學年一聘,評鑑不通過者,次學年不予聘任。聘期未滿一學年者,得免予評鑑。經同一聘任單位連續二學年評鑑認定優良者,於應徵本校同一聘任單位專任教師職缺時,應逕與系教師評審委員會完成初審推薦之人選並得排序或共列,一併送請學院辦理複審。
一、以上應徵之「一般資格條件」及「專長領域或特殊資格條件(含研究著作要求)」,須於公告截止日前(110年3月4日)已具有碩士學位或教育部核頒講師以上職級之教師資格證書及相關佐證資料。
二、依「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新聘專任教師如教授專業或技術科目者,應具備一年以上與任教領域相關之業界實務工作經驗之「專長領域或特殊資格條件」中有關「實務工作經驗」之審核,本校將依教育部訂定公布「技專校院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之教師業界實務工作經驗認定標準」規定辦理。
三、報名期間︰自公告日起至110年3月4日止截止收件。
四、報名方式︰報名方式︰一律採書面方式報名,收件至報名截止日止。
(一) 郵寄方式報名:以郵戳為憑,請寄送至91201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學府路1號,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人事室收。
(二) 親送方式報名:以本校人事室「職缺收件章」收件日期為憑,請於報名截止日前之本校工作日期間親送至本校行政中心二樓人事室,交由人事人員收執,並加蓋「職缺收件章」。
※ 應檢附之證件不齊或逾期者,均不予受理。※
五、聯絡電話︰08-7703202轉分機6112 本校人事室朱小姐。
六、應徵信封右上角請務必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單位/(專業領域)」;資格符合者由徵聘單位辦理後續審查事宜,不合者恕不退件及函復。如未獲錄取時需返還書面應徵資料,請附足額回郵信封以利郵寄。
七、報名需繳交表件︰(徵聘單位另有資料需求者,請依其需求辦理)
(一)個人基本資料表(請詳細註明通訊地址、聯絡電話、行動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
(二)新聘校務基金進用教學人員應徵人員資料簡表。
(三)專科以上學歷畢業證書影本(含教師資格證書影本),畢業學校如係國外學歷須為教育部所認可且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有案者,須於公告截止日前取得之學歷及教師資格證書始予採認。
(四)最高學歷歷年成績單影本,畢業學校如係國外學歷須為教育部所認可且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有案者。
(五)現職工作佐證文件(國外任職證明文件須附中文譯本並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
(六)檢附相關實務工作經驗之證明文件影本。(須於公告截止日前之實務工作經驗始予採認)
(七)其他有利於聘審之資格證明文件。
(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個人資料蒐集聲明暨同意書。
※※(一 ~ 八)項資料請勿膠封,使用長尾夾固定成冊即可※※
八、前述第七項(1、2款)所需之「個人基本資料表」、「校務基金進用教學人員應徵人員資料簡表」表格,刊登於本校人事室網站首頁(網址http://personnel.npust.edu.tw/bin/home.php)最新消息、徵才求職區,請自行下載相關表格使用;其中有關「新聘校務基金進用教學人員應徵人員資料簡表」,請另行以E-mail方式逕傳送以下相關系、所承辦人:
項目 系所 郵件信箱
(一) 休閒運動健康系 rshp@mail.npust.edu.tw
九、請應徵者詳閱「本校個人資料蒐集聲明暨同意書」,確認同意相關事項後簽名,並隨同履歷資料繳件。
工作地址:
聯絡E-Mail:
聯絡方式:
十、本校聘用前依性侵害犯罪加害人登記報到查訪及查閱辦法第14條及不適任教育人員之通報與資訊蒐集及查詢辦法第5條之規定,應申請查閱有無性侵害犯罪或不適任情形之紀錄。
十一、依本校專任教師聘任及升等審查辦法第8條規定略以,新聘教師應公開甄選,各系擬聘一名,需提送二至三人,…,應徵教師人數未達二人時,應簽請原公告延長,若連同第二次延長公告應徵教師人數仍未達二人時,應經系教評會重新檢視徵才專業領域或擬聘職級公告內容之適切性,並簽奉校長核定後重新公告之。各次徵才公告期間所有應徵教師應合併辦理,合併後應徵教師人數須達二人以上,始得進行初審工作。通過初審人數未達二人,應依前揭程序重新公告,公告期間至少二週為原則,已通過初審資格者應予保留。
十二、本公告同時刊登於下列網站:
(一)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網址http://www.dgpa.gov.tw/點選「事求人」。
(二)本校首頁網址http://www.npust.edu.tw/index.aspx 點選「求才資訊」。
(三)本校人事室網址http://personnel.npust.edu.tw/bin/home.php點選「最新消息」/「徵才求職區」。
(四)全國就業通網址https://www.taiwanjobs.gov.tw/Internet/index/index.aspx 點選「找工作」。
(五)104人力銀行網址https://www.104.com.tw/index.cfm點選「找公司」。
(六)教育部全國大專教師人才網網址https://tjn.moe.edu.tw/index.php點選「職缺訊息」。
(七)科技部網址https://www.most.gov.tw/點選「動態資訊」/「求才訊息」。
<<** 詳細內容請依人事室網站公告內容為基準 **>>
<<** 相關報名表格請至人事室網站最新消息及徵才求職區下載 **>>
<<** 人事室網址http://personnel.npust.edu.tw/bin/home.php >>
職缺類別:
不使用應徵者履歷調閱
tssci查詢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4/23(二)蘋果日報刊登我第25篇專欄文章「土壤液化潛勢區公布會影響房價?」(如下連結,但因蘋果目前閲讀全文需註冊登記,為方便大家閲讀,我將全文也轉貼如下),敬請參閲分享。
如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本文內容所提到的學術期刊論文,可參考下面連結:
https://ppt.cc/fHbRnx
"土壤液化潛勢區公布對房價之影響"(與呂哲源、江穎慧合撰),都市與計劃(TSSCI),
第46卷,第1期,pp.33-59,2019年
————————
張金鶚專欄:公布土壤液化潛勢區會影響房價?(張金鶚)
上周全台發生了大地震,又引發大家對於地震所產生的各種問題討論。還記得2016年2月26日的美濃大地震,使國人開始意識到土壤液化對於居住安全的威脅,其後,政府公布了8個縣市的土壤液化潛勢區查詢系統,將土地劃分為高、中、低三等級潛勢區,提高人民對土壤液化的風險意識及居住安全的重視。
雖然站在資訊透明的立場,政府責無旁貸,然而此舉卻引發部分居民對公布土壤液化地區是否會影響房價下跌的疑慮?但另一方面,由於建築設計與技術不難克服土壤液化問題,而且土壤液化的嚴重程度高低不一,土壤液化是否會對房價產生影響值得商榷?加上資訊公布後一段時間是否也會產生資訊疲乏現象,而逐漸不會影響房價?這些問題值得進一步釐清。
市場衝擊半年淡化
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報告,高潛勢區在強烈地震發生時,較可能出現明顯的液化現象,對建物會產生嚴重的影響;而中、低潛勢區僅可能發生輕微的損害,中短期內並無須太多顧慮。另外,根據營建署報告顯示只要符合相關地下室、地基構造及於921地震後,所設計建造的房屋,即便坐落在高潛勢區,也無須太過顧慮。
呂哲源、江穎慧教授和我於2019年在《都市與計劃》(TSSCI)發表《土壤液化潛勢區公布對房價之影響》研究成果,試圖回答並釐清上述問題。本研究採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的台北市不動產實價登錄交易資料,共7371筆成交樣本。
我們以政府公布土壤液化資訊時間(2016年3月)為事件分界點,透過差異中的差異法(DID)比較分析政府資訊公布前後對不同潛勢區房價的影響差異。我們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結合空間資訊與計量經濟方法,控制建物屬性(如建物類型、總樓層、所在樓層、屋齡、面積等)、區位特徵(如行政區、捷運站、學校與市中心距離等)、再考量921地震前後法令修改前後建築等因素,比較高、中、低潛勢區和非潛勢區的房價影響幅度差異。
我們先用傳統迴歸模型的實證結果顯示,在公布前後不論高、中、低潛勢程度地區,或建物類型與法令修改前後等因素,坐落在土壤液化潛勢區內與非潛勢區的房價,彼此並無顯著差異,這結果可能是因為研究方法不夠嚴謹細緻所產出。接著我們利用一般DID方法的實證結果顯示,只有高潛勢區在公布前後有呈現顯著的負向影響房價,其房屋總價相較其他地區下降約2.63%。
我們進一步用更嚴謹細緻的DID調整相同樣本配對法,以減少實驗組和對照組樣本偏差,實證結果顯示,公布前後也是只有高潛勢區呈現更顯著的負向影響,但其影響程度較前述一般DID法,房價下降幅度增加約為3.34%,若以平均樣本2500萬元的房價估算,約減少83萬元。
最後,我們將交易樣本分為資訊公布半年內及半年至一年間,比較兩階段高潛勢區房價影響差異,實證結果顯示,只有前半年對房價有顯著降價影響,下降幅度約為4.54%,約113萬元;而在半年之後,隨時間流逝,產生資訊疲乏效果,其影響程度呈現不顯著。
告知建物安檢結果
根據本研究結果看到災害資訊揭露,對高潛勢區房價是會產生影響,然其主要發生在液化相對嚴重,且多位在台北市中心老舊住宅聚集的高潛勢地區,並未造成整體性的市場衝擊。但此影響在半年後便開始出現淡化現象,如此反映住戶並不持續重視居住安全。
建議政府除公布資訊外,應有相關配套措施。除落實房屋安全檢測,加強危老房屋整建或重建外,應規範房屋交易必須揭示土壤液化潛勢風險,並告知「建物安全檢查」結果,以保障居住安全,才能達到資訊公布的政策目的。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190423/3831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