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一隻job -「在逼科的每一個人,也在找自己的出路,不是做到manager 就是成功,亦不是做到senior year 1 (做了三年) resign 就是失敗,畢竟她的前途永遠也是未知之數。」
2015年11月,我第一隻job是製造帽的上市公司,在孟加拉亦有分公司,今次落field 主要處理pre-final (註:大部份上市公司都要做pre-final,以減輕一點final audit 的workdone。
作為全team 最底層的員工,出job 一定要預備上年的external file,所有的文具,薯餅,薯條,空file,所以我就大包小包的提到客戶的門口,再跟我當時的senior in charge (SIC) 會合。我們一行三人(全女班),略為整理一下衣服,就浩浩蕩蕩的行進客戶的公司,迎面而來的是一個中年男人,他滿面笑容的迎接我們。
客戶看一看我:「我們又見面啦,今次又有fresh grad加入。來吧!我幫你們book 了房,schedule 我過一會兒會send 給你。」
SIC:「無法啦,上市公司做完final audit,過數月就開interim,之後又要做pre-final。」
客戶將我們帶到一間小小的房間,剛好可以放下一張枱,那時的我天真地質疑「為何一間上市公司的裝修那麼殘舊,空間亦偏細。」後來我才明白,一間每天沒有股票成交的公司,你到底渴望公司有多大多漂亮呢?」
在那狹窄的空間,空氣好像凝結了,只有打字的聲音,她們的眼中好像只有工作,我們第一天見面,不是都要互相認識一下嗎?
在寂靜中,SIC聚精會神的看著螢幕,頭也不抬問我:「為何你選擇做audit? 」
我想也沒有想:「我知道這數年會好辛苦,但我需要學到更多的technical skills,而在逼科是最快的方法。」
SIC不帶一點的感情說:「你知不知這裡的turnover rate 有多高?有多辛苦?每天做到凌晨只為客戶的annual report,但沒有人會欣賞你付出的努力,最後即使你的薪水看似不錯,其實時薪比一個麥當勞的員工還不如。」
我:「你會唔會做到manager 先走?」
SIC:「我今年會走。不想再浪費時間。」
她只是比我做多兩年的時間,但卻有看透世事的感覺。第一天入職,聽到的卻是連SIC 都想resign 的消息,但這確實是行業的生態。留著的人拼命想離開,留著只因為還未有更好的offer。
返工的第一天,卻在研究resign,是多麼的可笑又可悲呢?她看着我,明白我太fresh,不懂她在想什麼,但我亦沒有裝懂。我知道時間會讓我明白一切。
及後我在工作,看到task allocation list 那超多的testing (check supporting document)已經傻了眼,目測至少有100 samples,代表有100 份文件要看,但我才只有4天的booking,那如何是好呢?
我問SIC:「所有的testing 你assign 給我的,全部都要4 日內完成嗎?」
SIC淡然地說:「當然,完了4 日booking,不會再有額外的人幫你完成未完成的。」
我:「但我只係搵憑証都要4日啦,更不用說要查看憑証,還有要做working 呢?」
SIC指一指出面的員工:「你send 個excel 給他,他會幫你填上你所需要的資料。」
我:「但他去填,我又無看過憑証,我根本不能確定他的資料正確與否。不正是放飛機嗎?」
SIC:「他填完你可以抽check,以確保無問題。」
我:「所以我是sample 以上的sample?」
SIC:「你遲早會明白,每個放飛機的人都是走頭無路,你要在限時內完成所有的workdone,人手是有限的,如果你要用過多的時間去處理這些簡單的工作,一些更重要的task,你就沒有時間去完成。你完成不了,就只有被罵。別人不會理會你如何完成,他們只會在意你完成了嗎?你工作的質素如何?」
我:「那所謂的專業呢?在大學讀三年會計,用三年的時間考會計師牌,難道只為了所有為做而做的working嗎? (註:審計師的工作,包括所有的testing, 解fluctuation,review forecast等等)」
SIC若有所思的看着我:「先不要想這些有的沒有的。如果你想在這裡生存,最好聽話一點,我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這裡不容許下屬有反駁的機會,希望你明白這裡的遊戲規則。你一定覺得我好harsh,但你之後會明白沒有人好像我那麼誠實,教你生存的規則。不要再說了,工作吧,不然,連pre-final 也要OT。(註: pre-final 本身是分擔final 的工作量,讓審計師先處理9至10個月的financial,當然亦會做internal control 和understanding 的workdone)
4 日的booking,𣊬間即逝,那所有的testing/workdone 我亦輕輕鬆鬆完成了,而怎樣完成?我不會告訴你囉!
而那位SIC 確實如她所說,不久就resign 了。在逼科的每一個人,也在找自己的出路,不是做到manager 就是成功,亦不是做到senior year 1 (做了三年) resign 就是失敗,畢竟她的前途永遠也是未知之數。
如有興趣《踏上審計師之路一1825》其他章回,可以去medium睇番晒
https://medium.com/fakemanching1607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kemanching1607/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urnover rate股票」的推薦目錄: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FAKE 文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再谈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实际运用!Volume & Turnover Rate ... 的評價
- 關於turnover rate股票 在 投資看世界- 如圖是每年美股的周轉率(換手率)的數據。... 的評價
turnover rate股票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幾乎永不買賣股票的基金投資報酬率打敗標普500】
WSJ知名的財經專欄作家Jason Zweig介紹了這麼一家信託基金「Voya Corporate Leaders Trust」,設立於1935年,設立日起就訂下規矩:
「1. 本信託不得持有超過30支標的
2. 除非投資標的發生併購、破產或無法繼續持有的狀況,不得賣出既有持股,亦不得買進新標的。」
如此限制自然讓此信託基金的資產內容近乎處於「凍結」狀態。其運作僅在有新投資者加入時,該信託把新流入的資金依比例購買現持有標的;反之,有投資人欲退出取現時則依比例賣股。幾十年來,該信託基金持股標的始終維持在22支,且完全沒有任何科技、網路公司。投資類別僅有工業、能源、基礎材料與金融業四種。
有趣的是,成立於the Great Depression的此信託,刻意避免投資金融相關產業,起因於當年被嚇怕了,杯弓蛇影。而目前唯一持有的金融類別標的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是因為原本持有的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鐵路公司在2010年被波克夏換股併購才取得。波克夏也是該信託唯一持有的金融類股。
其annual turnover rate 僅7%,投資策略只是買進並持有80年,因此其年管理費也僅0.59%。目前資產規模約$8億美元
績效呢?
作者能取得的資料是從1970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年複合報酬率11.1%,打敗同時期S&P500的10.5%,也打敗同時期98%的同業基金。
若同樣投入一萬美元,放到今天的淨值是173.77萬對上133.27萬元,差了30%。我查了一下1970年的一美元購買力相當於今日的$6.58。
有趣的案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
http://yuanyu.idv.tw/?p=3394
turnover rate股票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金融講ED:渾水
財經公關的生存之道
有位做財經公關的朋友常問我有無人介紹,很尷尬,他公司發展迅速但難以留人,公司內部的turnover rate頗高,其中一個原因是財經公關需求強勁,市場求才若渴。服務性行業向來貼跟經濟周期,明明現在股市氣氛偏弱,財經公關個餅卻愈來愈大,認知出現了偏差。
財經公關都有很多工作類型,我跟財經公關的交手經驗不算多。早前我大量持有某一隻股票,算是持貨比較多的公眾投資者,剛好撞正賣殼要搞特別股東大會。大概我也是專欄作家身份定位,聯絡方法不難找,居然有財經公關找上我查探我投票意向。坦白講,單刁的條款不太公平,不過考慮到議案通過不到之後,分分鐘少了賺錢機會,我是投了支持。當時的賣殼方式是以大比例大折讓方式發行新股去攤薄現有股東,所以要通過股東會,得到小股東投票授權才能拿到清洗豁免,免除做全購要約的責任。這隻股票前稱金彩控股,現在改稱北控清潔能源(1250)。
現在這招賣殼因為修改規則近乎絕跡,其後證實我是對的,這隻股票有過十倍的升幅,當時待業的我正等待另一份投資銀行的工作機會,賺了甜頭後我乾脆自毀大行前途,走上炒股票的不歸路。自此,我也知道財經公關的其中一個任務是「數手花」,幫上市公司把關。
上市公司的確是有一些企業操作要通過股東大會,「數手花」不算最難,因為CCASS勉強睇得到,數得出來,部分大隻股票有基金好友持貨,基金經理的直線電話也不難搵。最麻煩是「數人頭」,香港上市公司因為公司操作、稅務方便,不一定是以香港做註冊地,會以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做註冊地。開曼群島的公司法講明私有化要「數股東人頭」,數花可以計,可以搵基金樁腳圍飛,如同政治選舉操作一樣;但你要勸個別小股東改變投票意向就不容易,議員競選拉街人外票都要出九牛二虎之力啦。以前香港都要「數人頭」,但2014年3月修例後,新《公司條例》下取消「數人頭」安排,改行反對票不得多於無利害關係股東的10%股權。
以上的財經公關是比較ad-hoc project based一點,不過財經公關也有retainer service,例如每日剪報紙,每年幫手搞周年股東會之類。別看輕周年股東會,曾有小股東因為收不到小禮物,會上無東西吃無嘢飲而報警或憤而反對所有議案,財經公關就要應付這類潛在「關公災難」。至於retainer service除要冧掂公司老闆外,也要識冧保薦人,因保薦人會幫公司上市,至於後期的路演、投資者媒體關係到上市晚宴則要由財經公關安排,上市公司初嚟報到乜都唔識,會聽保薦人推薦的財經公關。可惜做保薦人實在太辛苦,我個人比較疏懶,否則因利成便,說不定可以跟財經公關締結良緣。
我是財經專欄作家,性質上應該偏近股評人或財經演員,但我只零星認識幾個財經公關,跟一般股評人有別。事關大家都覺得我太離經叛道,得罪人多,又唔多寫股票,所以都把我看成瘟神。何況我最近推出了新書《財經演員的自我修養》去調侃財演和股評人,公關更避之則吉了,當然我也懶得跟人打交道就是啦。這都是林日曦和白卷出版社害我,連累無緣結織靚女財經公關,請介紹旗下的靚女偽人以修補我們將近破裂的關係。
https://www.am730.com.hk/…/%E8%B2%A1%E7%B6%93%E5%85%AC%E9%9…
turnover rate股票 在 投資看世界- 如圖是每年美股的周轉率(換手率)的數據。... 的推薦與評價
... 股票,是2年的時間。 考慮交易成本的情況,你只要股票持有時間少於兩年, ... states/nyse-turnover/annualized-turnover-rate-nyse- group-current ... ... <看更多>
turnover rate股票 在 再谈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实际运用!Volume & Turnover Rate ... 的推薦與評價
近期股市是在太火热,尤其是一些带有主题的板块和个股,如果不想“摸顶买入”,最好了解一下换手率( Turnover Rate )这个指标的参考意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