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英國脫歐已是陳詞濫調
2016年6月底,法拉奇(Nigel Farage)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上發表了個人職業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次講話。五天前,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成為歐盟近60年歷史上首個退出國家。對於這個讓人目瞪口呆、大失所望的投票結果,英國獨立黨(Independence Party)領袖法拉奇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終於得到了認可,他趁機向來自整個歐洲大陸的同事發出嚴正警告:「5月下旬我們迎來了一個了不起的結果。」他說:「稱得上重磅事件。不僅對英國政治影響深遠,對整個歐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無疑也都是一場大地震。」
兩年後的今天,英國依然能感受到這場制度地震的影響。首先,英國政治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公投發起人、極力號召英國「留歐」的前保守黨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遭受恥辱性失敗,隨即引咎辭職。接替他的是文翠珊(Theresa May)。文翠珊在隨後新一輪大選中喪失議會多數優勢,被迫與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建立政治夥伴關係。另外,英國經濟增長放緩,增速從七大工業國的榜首掉到榜尾附近。最令人擔憂的是,英國仍然拿不出一份現實像樣的計劃來擺正今後與歐盟的關係,哪怕這些關係對於確定英國未來幾十年的繁榮和地位至關重要。
而另一反面,在歐盟其他國家的眼裡,「英國脫歐」已經從殘酷事實變成了陳詞濫調。其他27個成員國正悄悄尋求在談判中維護自己的共同利益,然後繼續前進。事實上,歐盟已經面臨諸多挑戰:與美國的貿易對抗暴露了其全球影響力的缺乏;在意大利,聯盟黨(League)和五星運動(Five Star Movement)的民粹主義聯盟可能將該國引向脫歐之路;歐元區的經濟治理依然困難重重,最近的主權債務危機倘若重演,該地區經濟極易遭受衝擊。英國脫歐只是眾多憂心問題中的一個。
從理論上看,法拉奇所言甚是:英國脫歐可能給整個歐盟造成嚴重破壞。公投結束後的幾個月,分析師忙碌地檢視可能步英國後塵的國家。首先是法國:極右翼政黨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因承諾帶領法國脫歐,在民調中最得人心。荷蘭方面,自由黨(Party for Freedom,疑歐派政黨)領袖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在民調中遙遙領先,該國多少也面臨脫歐風險。
但就在人們預計英國脫歐可能迅速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之際,去年年初開始的一系列選舉打破了這一預期。荷蘭建立了以首相呂特(Mark Rutte)為首的多元化聯盟,對疑歐勢力起到極大的遏制。在法國,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借助公開的聯邦主義者平台在總統大選中完勝勒龐。意大利方面,雖然反建制黨派在前不久的大選上非常活躍,但最近聯盟黨和五星運動黨都排除了本國脫歐的可能。就目前來看,英國脫歐只是個例外,而非倒下的第一張骨牌。
事情之所以會有這種發展,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歐洲經濟對於公投的反應比預期要好得多。投票後短短幾個月,也就是2016年秋天,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預計歐元區2017年國民生產總值(GDP)將增長1.5%,2018年增1.7%。該委員會最新預測顯示,去年歐元區經濟增長2.4%,今年有望增長2.3%。
英國公投後的經濟表現也比預期強勁。但是和其他歐盟國家的加速增長不同,英國的增速是放緩的:2015年,英國國民收入增長2.3%,增幅高於歐元區的2.1%。去年,英國國民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降至1.8%,歐元區為2.4%,這一趨勢在今年似乎還將持續。投資者對這兩個經濟體的相對長期前景也十分篤定:2016年初,1英鎊能兌1.36歐元,而到了5月中旬,英鎊跌至1.14歐元。――Ferdinando Giugliano;譯 楊熙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147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英國脫歐 #文翠珊 #法拉奇
★★★訂閱聯絡: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香港)、(+886)02-23612151(台灣)訂閱即送全年iPad∕iPhone版App閱讀權限和一份精美禮品
unionist中文 在 口袋財經 Pocket Mo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Weekly Highlight:🇬🇧英國大選結果出爐🇬🇧】
英國提前的國會大選於台灣時間6/9結束,由英國首相梅伊領導的保守黨席次不如預期,確定無法過半,將產生沒有任何政黨過半的「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雖然保守黨表現不如預期,但根據BBC報導,梅伊無意辭職。而保守黨先前表示獲民主統一黨DUP(10席)支持,可以組成過半執政聯盟,但DUP卻高姿態表示「協議仍在進行中」,週一才會有結果,讓首相府被迫發布第二次聲明,為其說法背書。
“'It is clear that only the 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 has the legitimacy and ability to provide that #certainty'” ---梅伊
網頁好讀版➡️ http://bit.ly/2r2Ou9i
1. 回憶一下,為何會提前這麼早就大選?
英國首相梅伊在今年4月保守黨聲勢最盛的時候,解散任期至2020年才結束的下議院,決定提前進行改選。當時她信心滿滿可以趁勢強化執政地位,更有利於推動英國脫歐(Brexit),然而這次選舉讓梅伊增加國會席次以阻絕其他政黨杯葛的期望破滅。
2. 選舉結果?什麼是「懸峙國會」?
下議院共有650席,需要326席才能過半。若無任一政黨在國會中取得過半席次,則會出現沒有絕對多數的「懸峙國會」,席次最多的政黨,將需要與其他政黨合組聯合政府。保守黨318席(較原先減少12席)、工黨261席(上升29席),自由民主黨席位增長至15席,而蘇格蘭民族黨僅拿35席,對其提出脫英公投不利。
3. 保守黨是怎麼樣打壞一手好牌?
提出被譏諷為 #失智稅 的老年人照護政策,引發社會高度反彈後又政策髮夾彎,朝令夕改。再者還欲刪減學校午餐經費,並擴充國防經費預算,得罪中年和女性選民。反觀左傾的工黨因應貧富差距擴大的現況,提出加碼富人稅、調高企業稅,靠多徵課的稅收支持社會福利政策,如:增加醫療保障、擴大免費托育適用範圍等等。並投年輕族群所好,承諾免除高額大學學費和下修投票年齡至16歲。這些 #政策牛肉 吸引到不少不滿保守黨政見的選民。而英國3個月內連續發生三次恐攻,社會瀰漫的恐懼氛圍,也間接影響保守黨的聲勢。
4. 有哪些重點?
- 保守黨雖然仍是目前最大黨,卻必須和其他政黨合作共組聯合政府。
-英國脫歐談判預計於6/19展開,選舉結果造成脫歐談判延期,對梅伊的脫歐談判造成衝擊。即便仍能夠舉行談判,梅伊也將無法採用「硬脫歐」策略,強硬離開歐洲單一市場及限制歐洲移民。
-市場大吃一驚,英鎊一度暴跌2%
#pocketmoney #finance #politics #英國大選 #梅伊 #Brexit
【相關新聞】
中文整理:http://bit.ly/2sKOITU
選舉新聞專區:http://ind.pn/2sKT6SH
從圖表看這次大選:http://bbc.in/2sKIW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