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漿夫婦 #關於鄂霍次克
「在北海道的鄂霍次克區域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屬於自己的鄂霍次克料理。」
鄂霍次克風鹽味炒麵 | https://bit.ly/2UVHqfh
鄂霍次克想必對不少人都是很陌生的名詞,鄂霍次克是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市級鎮。不過我們在這裡提到的鄂霍次克,是北海道鄰近鄂霍次克海峽的鄂霍次克區域。
這區域說大不大,但也佔據了北海道農耕地的14%。像是知名的北見市、網走市跟斜里町等地都是其中之一。這裡也有所謂的鄂霍次克風料理,但對於所謂的鄂霍次克風,每個在地的居民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北海道的鄂霍次克區域
生活在北海道鄂霍次克區域裡面的居民大多從事的是酪農業,農產品則是以洋蔥為輸出大宗。在冬天的時候,海面上更可以看到藍白相間的流冰。這樣的顏色,也被用來做出許多有著流冰風格的食品,大多都以藍色呈現,算是較為少見的食品顏色。
鄂霍次克的啤酒更是利用當地產的二條大麥製成,香氣更為奔放一些。若是利用烘焙機烤焙過,更可以製成黑啤酒,有股淡淡的焦糖奶油清香。
▌什麼是鄂霍次克風
在旅行期間,我每當遇到在地人就問「什麼是鄂霍次克風的料理」,本以為會大家的答案都會很一致,沒想到每個人都有心中的鄂霍次克風料理。
像是在當地的工作的旅館女將,她認為鄂霍次克風料理一定要有扇貝,適合用鍋物呈現,是以鹽味風格為主,在調味上一定要用這裡產的海鹽。而當地的觀光局官員說,鄂霍次克風料理一定要有奶油跟鮭魚,一樣是以鹽味風格為主。後來我又問了不少人,像是導遊、路邊的女高中生及超商店員等等,每個人對於鄂霍次克風都有不一樣的看法,有的說要加菇類,有的說要加馬鈴薯,有的說要加洋蔥。
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調味只有鹽巴,而且是鄂霍次克的海鹽為主。簡單來說,就是鹽味基底的料理方式,不管是鍋物還是炒物都是,再加上當地的食材即可。所以在家裡仿製的話並不困難,有蔬菜跟魚,再放上幾顆扇貝,加點奶油跟鹽巴煮成一鍋,就是再道地也不過的鄂霍次克風火鍋了。
▌鄂霍次克啤酒工廠
這次來到北見市的鄂霍次克啤酒工廠,這裡以本地產的啤酒為主,推出了不少搭配啤酒的料理。菜單則是以洋食屋的菜色呈現,像是咖哩還是牛排都應有盡有。用餐的空間就在啤酒工廠的旁邊,有幾個製作啤酒的大桶在玻璃櫥窗內。並不是擺飾而已,是實實在在的運作中,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員不時檢查桶裡的狀況。
這次配啤酒的鄂霍次克風北見市炒麵,這是一款從麵條到扇貝都是北海道產的在地料理。扇貝大顆多汁,絲絲鮮甜。而馬鈴薯可樂餅則是鬆軟香甜,搭上微焦的洋蔥,整道料理就是北海道在地食材的甜味堆砌。雖然沒有醬汁,只是簡單的鹽味,但襯出來的更多是食材原有的風味。
這裡的甜點也很特別,像是這裡的薄荷冰淇淋是附近的薄荷園區所產,在舌上透涼的程度有些不一樣,香氣更重了一些,很適合作為飯後完美的結尾。這家鄂霍次克啤酒工廠在評分上也不低,若有來北見的話,可以列入行程參考看看。
關於鄂霍次克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氣候變遷與北太平洋的心臟】
#世界上升溫最快的海域帶來的連鎖效應
#發明生魚片的國家必須進口鮭魚
▋摘錄這篇報導的原因:
在研究氣候變遷對人類與生物圈的影響時,我們經常發現:一個區塊的升溫,其影響的範圍,遠超過該區域覆蓋的面積,也就是說,氣候變遷對生物的影響是一種連鎖效應,華盛頓郵報這篇關於鄂霍次克海升溫的專題報導:《威脅太平洋之心的氣候連鎖效應》,就是這樣的案例,很值得一讀。
▋關鍵物種
先介紹「關鍵物種(keystone species)」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個區域生態系中,某一物種對其他所有生物體的生存,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如果「關鍵物種」消失,整塊生態群落的結構就可能崩解。例如卑詩省西北岸的溫帶雨林生態系,關鍵物種是鮭魚,鮭魚每年返回西海岸產卵後死亡的過程,對該生態區內動植物的滋養與維生,是一條不可或缺的循環;而肯亞的塞倫蓋提(Serengeti)草原生態系,則是以牛羚(Wildebeest)為控制大草原生態平衡的關鍵物種。
這次專題的焦點—鄂霍次克海域的鮭魚群與海冰(sea ice),也扮演類似的角色(雖然海冰並不是一個物種)。
▋世界上升溫最快的海域之一
日本北端與西伯利亞之間的鄂霍次克海,根據非營利科學組織的數據分析,是世界上升溫最快的海域之一,自工業化以來,海域某些地方已升溫攝氏3度,幾乎是全球升溫平均水平的三倍。海水暖化造成的影響有二:1. 由於鮭魚對溫度變化高度敏感,使牠們離開原來的遷徙路線,前往白令海與阿拉斯加,因而影響了北海道鮭魚的捕獲量,在過去15年內下降約7成。2. 由於升溫,海冰面積大量減少。
▋海冰與鮭魚的減少影響北太平洋的心臟
北海道大學低溫科學的極地海洋學家Kay Ohshima,稱鄂霍次克海「北太平洋的心臟」,驅動整個北太平洋的生態平衡,而鮭魚與海冰同時減少帶來的雙重效應,使北太平洋的心搏減弱,且效應是骨牌式的,遠超出對當地漁獲的影響,還威脅知床半島(Schretoko Peninsula)的海陸生態系。
原因是:對海洋浮游生物至關重要的營養素(例如鐵和氧氣),會從黑龍江流入鄂霍次克海,海流將這些營養物帶入北太平洋,在冰面以下會形成一片中間水層,春季時海冰融化,浮游生物便可以靠這些營養物大量繁衍,而浮游生物正是海洋食物網絡的基礎,使鄂霍次克海成為鯨魚、海豚、海豹、扇貝、海鳥及數百種魚類的棲息地,甚至棲息著世界最大的貓頭鷹。
失去海冰,靠著冰層鎖住的養分流就無法被浮游生物攝取,浮游生物消失,將會危及海洋生態結構。
再來看鮭魚。北海道北端突出鄂霍次克海的知床半島,拜鮭魚潮之賜,是世上孕育最多棕熊的地方之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說法,鮭魚除了可養育棕熊,被熊丟棄的殘餘,其養分與礦物質,也滋養了當地的鳥類、土壤與植物,因此創造了世上最豐富的綜合生態系統。
當地人說:「日本人將鮭魚視為食物的來源,可事實上,鮭魚還是我們生活與生態系的基礎。」鮭魚的減少,會衝擊知床半島的動植物生態系統。
▋發明生魚片的國家必須進口鮭魚
除了生態圈,人類活動受到的影響,反應在鮭魚漁貨量減少上。對日本人而言,沒有什麼比鮭魚更能成為北海道的代名詞,甚至沒有什麼能比鮭魚對日本的文化更具代表性,這種關係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始在此定居的時代。北海道的鮭魚數量減少,迫使發明生魚片料理的國家,開始依賴從挪威、智利、俄國和阿拉斯加進口的漁獲。
對當地人來說,這不但是一種生計的挑戰,更衝擊著日本人的文化傳統。
▋參考資料
華盛頓郵報專題:https://reurl.cc/Ob6Rpr
註1 :除了文字解說,華盛頓郵報拍下的照片,特別引人入勝。
註2.:為何顎霍次克海域的升溫全球最快,原因仍不清楚。
關於鄂霍次克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氣候變遷與北太平洋的心臟】
#世界上升溫最快的海域帶來的連鎖效應
#發明生魚片的國家必須進口鮭魚
▋摘錄這篇報導的原因:
在研究氣候變遷對人類與生物圈的影響時,我們經常發現:一個區塊的升溫,其影響的範圍,遠超過該區域覆蓋的面積,也就是說,氣候變遷對生物的影響是一種連鎖效應,華盛頓郵報這篇關於鄂霍次克海升溫的專題報導:《威脅太平洋之心的氣候連鎖效應》,就是這樣的案例,很值得一讀。
▋關鍵物種
先介紹「關鍵物種(keystone species)」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個區域生態系中,某一物種對其他所有生物體的生存,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如果「關鍵物種」消失,整塊生態群落的結構就可能崩解。例如卑詩省西北岸的溫帶雨林生態系,關鍵物種是鮭魚,鮭魚每年返回西海岸產卵後死亡的過程,對該生態區內動植物的滋養與維生,是一條不可或缺的循環;而肯亞的塞倫蓋提(Serengeti)草原生態系,則是以牛羚(Wildebeest)為控制大草原生態平衡的關鍵物種。
這次專題的焦點—鄂霍次克海域的鮭魚群與海冰(sea ice),也扮演類似的角色(雖然海冰並不是一個物種)。
▋世界上升溫最快的海域之一
日本北端與西伯利亞之間的鄂霍次克海,根據非營利科學組織的數據分析,是世界上升溫最快的海域之一,自工業化以來,海域某些地方已升溫攝氏3度,幾乎是全球升溫平均水平的三倍。海水暖化造成的影響有二:1. 由於鮭魚對溫度變化高度敏感,使牠們離開原來的遷徙路線,前往白令海與阿拉斯加,因而影響了北海道鮭魚的捕獲量,在過去15年內下降約7成。2. 由於升溫,海冰面積大量減少。
▋海冰與鮭魚的減少影響北太平洋的心臟
北海道大學低溫科學的極地海洋學家Kay Ohshima,稱鄂霍次克海「北太平洋的心臟」,驅動整個北太平洋的生態平衡,而鮭魚與海冰同時減少帶來的雙重效應,使北太平洋的心搏減弱,且效應是骨牌式的,遠超出對當地漁獲的影響,還威脅知床半島(Schretoko Peninsula)的海陸生態系。
原因是:對海洋浮游生物至關重要的營養素(例如鐵和氧氣),會從黑龍江流入鄂霍次克海,海流將這些營養物帶入北太平洋,在冰面以下會形成一片中間水層,春季時海冰融化,浮游生物便可以靠這些營養物大量繁衍,而浮游生物正是海洋食物網絡的基礎,使鄂霍次克海成為鯨魚、海豚、海豹、扇貝、海鳥及數百種魚類的棲息地,甚至棲息著世界最大的貓頭鷹。
失去海冰,靠著冰層鎖住的養分流就無法被浮游生物攝取,浮游生物消失,將會危及海洋生態結構。
再來看鮭魚。北海道北端突出鄂霍次克海的知床半島,拜鮭魚潮之賜,是世上孕育最多棕熊的地方之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說法,鮭魚除了可養育棕熊,被熊丟棄的殘餘,其養分與礦物質,也滋養了當地的鳥類、土壤與植物,因此創造了世上最豐富的綜合生態系統。
當地人說:「日本人將鮭魚視為食物的來源,可事實上,鮭魚還是我們生活與生態系的基礎。」鮭魚的減少,會衝擊知床半島的動植物生態系統。
▋發明生魚片的國家必須進口鮭魚
除了生態圈,人類活動受到的影響,反應在鮭魚漁貨量減少上。對日本人而言,沒有什麼比鮭魚更能成為北海道的代名詞,甚至沒有什麼能比鮭魚對日本的文化更具代表性,這種關係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始在此定居的時代。北海道的鮭魚數量減少,迫使發明生魚片料理的國家,開始依賴從挪威、智利、俄國和阿拉斯加進口的漁獲。
對當地人來說,這不但是一種生計的挑戰,更衝擊著日本人的文化傳統。
▋參考資料
華盛頓郵報專題:https://reurl.cc/Ob6Rpr
註1 :除了文字解說,華盛頓郵報拍下的照片,特別引人入勝。
註2.:為何顎霍次克海域的升溫全球最快,原因仍不清楚。
關於鄂霍次克 在 航向鄂霍次克海峽的破冰之旅 的推薦與評價
航向鄂霍次克海峽的破冰之旅 by 喜鴻假期besttour 從1月下旬至3月下旬,冬天的鄂霍次克海被冰封成白色大地。流冰遠從西伯利亞大河湧向北海道,鄂霍次克海是世界流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