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最近開始了冷凍食品生意,經營得還算不錯
他最近有點忙不過來,叫我辭職跟他一起做,
我因為疫情被減薪,內心有一點動搖
可是又很猶豫,不知道應不應該放棄現在的工作
你有什麼建議給我嗎?”
一般上遇到這種問題,多數人都會搖搖頭說:
“千萬不要跟自己人打工...”
其實我也理解的,因為聽過不少跟家人/朋友合夥做生意
最後鬧到老死不相往來的故事
(你看...合夥都會鬧翻了,更何況是打工?)
如果要我針對上面的問題給建議
我會建議這位讀者先探視你哥哥的思維維度到哪裡
才決定接下來要怎麼做
而探視他的維度的辦法很簡單,你只需要問:
“哥,我跟著你的話,什麼時候能夠月入過萬,
還是有沒有什麼分成的機會?”
根據他的回答,你就可以知道他的維度到了什麼level
如果他有一個很好的職業規劃
他就可以清晰地和你解釋如何才能達到月入過萬
或者是跟你講解他公司分成的機制
如果是這樣的話,恭喜你,你的哥哥的維度有到~
相反的,如果他說不出來,也沒有任何未來計畫
反而和你說 “哎呀,看之後的的業績怎樣再講”
那你就要再考慮考慮了~
因為如果你投入了你的青春,哥哥賺了錢
可是不分你,你怎麼辦?
畢竟是哥哥,也翻臉吧~
為什麼我會提到維度呢?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關乎你的未來
一個高維度的人,會把你們之間的關係
看作互惠互利的partnership關係
那自然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咯
而低維度的人會只會覺得
他付你薪水就是你的老闆
而你只是一個幫他打工的,到了分紅的時候
自然是沒有你的份啦~
簡單來說,你只需要通過一個問題
就可以“認清”你哥哥了
如果你的哥哥維度有到
那你就可以考慮幫他做工
但是,就算是最親近的家人
也要做好基本的白紙黑字紀錄來保護自己
不然你吃虧的時候,沒有什麼人或事可以幫到你
到時只可以怪自己當初傻
其實不用擔心你的哥哥會怎麼想
如果他是個高維度的人,他不會和你計較的
他反而會很慶幸自己和一個這麼會計畫的人共事
看到這裡,你會想要和高維度還是低維度的人共事呢?
(當然,如果你的“自己人”做的是大企業、上市公司
那當我沒說吧....)
「一般公司會計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Re: [問題] 7年經驗的小會計究竟值幾多錢? -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會計的薪水大概多少?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中年會計人的迷惘~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會計師薪水ptt 的評價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閒聊] 會計的薪水很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文靜的人才能當會計?薪資如何?有升遷機會? - YouTube 的評價
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以下這四種人分成兩類,你知道怎樣分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這四類人分別有什麼特質
E(Employee)-一般上班族, 雇員, 全世界有60%的人在這一塊
就是 “我為別人工作"”也就是工作的時間跟金錢的收入, 完全是掌握在別人手中!
(大家在找工作面試談薪水的時候應該感覺得到)
比如:操作員,企業員工, 學校老師...等等
不管你多努力, 可能領的都是一份死薪水, 而且一但“行為中止, 收入就歸零”
S(Self-Employed)- 專業人士, 自營商, 全世界有30%的人在這一塊
就是 “我為自己工作"”他們相信只要更加努力, 就可以有更多收入!
比如:醫生,律師,會計師,師字輩專業人士或是開店當老闆,在家接案等, 也就是"做多少賺多少"的概念!
作者認為在這一類別的人只能喘息, 不能休息, 因為做多領多, 做少領少! 而且一樣“行為中止, 收入就歸零”,你們身邊有沒有醫生朋友會計師朋友特別忙碌,雖然能賺錢,但是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B(Business Owner)- 企業家, 全世界有5%的人在這一塊
就是 “系統為他工作”也就是並不是靠自己個人的勞動力所創造出來的收入! 這種收入就是被動收入!
比如:有線電視業者, 只要架好線路, 每月家家戶戶就會自動繳費, 電信業者也是, 水電也都是,
企業家建立系統, 讓系統自行運作, 為他們帶來源源不絕的財富, 即使哪天他們不工作, 也會有穩定且豐厚的收入!
I(Investor)- 投資家, 全世界有5%的人在這一塊
就是 “讓錢為他工作”也就是各種投資的工具, 股票, 基金, 房地產或購並公司! 這種收入通常是已經很有錢的人,拿錢出來投資, 產生更多被動收入, 也就是錢滾錢的意思, 即使這些錢投資失敗也不痛不癢, 所以在此類別的人必須先具備有龐大的資金, 以及很精準的眼光, 一般來說投資家也通常都是企業家.
這些人在B類已經有穩定的被動收入現金流後, 拿一些錢出來投資, 即是投資失利也不痛不癢
例如某人是在B類的企業家, 每個月有三百萬的被動收入,拿100萬買一張股票, 對他來說失敗也沒差, 但獲利就很觀. 這就是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其中原因之一
💎很明顯的E,S 是同一類,稱為主動收入群
💎B,I 是一類,叫做被動收入群
現在你知道自己要成為哪一類人了嗎?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之後,哪種上班族能夠歷劫歸來?]
這幾天新聞報導不斷跳到眼前,最熱門的關鍵字當屬「微解封」三個字,也就是有些店家會有限度地開放室內營業,有些則還在禁止中。醫界專家從數字來看,認為台灣的疫情目前是有緩解趨勢,可以試試微解封;但是前立委郭正亮的說法是,政府其實還不願意微解封,但是不得不,因為經濟撐不下去,必須—
「與經濟妥協。」
昨天晚上回家看到一封市府財政局的來函,我電會計師了解詳情,他說這是紓困方案,重點有兩個,營業所得稅打折,並延緩三個月繳交。而我早就交了,於是跟會計師問起最近企業的狀況,他只說兩個字:「很慘!」講了三個例子,看來就是瀕臨倒閉。我心一驚,倘使老闆都難熬了,員工還能過得了嗎?
主計總處五月份的失業調查,調查期間是5/23至5/29,正好是5/15三級警戒開始的第二周,工商時報的社論指出,這波至少創了五個紀錄:
1. 💚就業人數一個月之內驟減12.6萬,創歷年同期最大減幅
2. 💚失業人數月增5.4萬,創歷年同期最大增幅
3. 💚失業率升至4.11%,創七年半最高
4. 💚非勞動力月增6.2萬,創歷年同期最大增幅
5. 💚週工時未達35小時的就業人數單月劇增60萬,前所未見
工商時報綜合這些現象說,這波疫情對台灣社會的衝擊不僅巨大,而且迅猛,其迅猛甚至已超過2001年網路泡沫時期、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年代。
針對這五個破紀錄,我看到疫情這股大浪,至少出現兩個淘洗的現象:
1. 💚突然失業者,有可能被洗成長期失業者:
在疫情期間找不到工作,索性不找工作,變成非勞動力。如果疫情拖長,不及時解封,這些人有可能成為長期失業者,再也不外出求職,變成家庭的負擔,或是影響整個家計。
2. 💚有工作者,有可能被洗成低工時者:
單月劇增60萬人的工時低於35小時,包括放無薪假﹑或是減少上班日等。短期來看,將影響到收入;長期來看,有可能從全職工作轉變成兼職或零工,收入不穩定。
不論哪種現象,都指向一個事實,每次的天災人禍,都是一場洗劫!而且恰恰跟羅賓漢的劫富濟貧模式相反,被洗劫的是弱勢族群。
疫情延燒一年多,雖然前一年台灣表現優異,但是仍有人被波及,算是小劫,也夠讓我們看到—在真實世界裡,能夠歷劫歸來的是富人,事後還會出現反彈式的財富爆增;但在光譜另一端,遺憾的是弱勢族群不少再也回不來,而是沒入黑暗的背景中,聚光燈下的舞台再也不見他們的身影,成了被遺忘的一群人。
這次的疫情,反映的是一樣情節。因此歷史不斷都在重演一個殘酷的事實,社會是朝向M型結構發展,正如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上說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種馬太效應促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而天災人禍加劇它的速度,以及不可回復的傷害。
最近有家全球知名企業請我去談「在家工作」,列出同事的10大困擾,我看了看不禁感嘆:「典型的中產階級煩惱!」比如線上開會沒法露臉說話,會讓人容易誤會自己的語氣聲調是不友善的;或是一個人在小套房工作一整天,寂寞孤單﹑心情低落……這些微情緒若是給疫情期間失業者看到,大概只想吶喊:
「來,我跟你換!給我工作,我不怕煩惱。」
這次疫情,誰是被洗劫者?依照我的觀察,首當其衝是這四類上班族:
1. 💚小公司或小店家的員工
--因為公司的財務不夠堅實,一陣風吹來就會倒,而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一個被波及的就是這群上班族。
2. 💚凡是需要與人接觸的上班族無不遭殃
--像是餐廳的服務生﹑百貨公司的櫃姐等,店門都不開了,哪有班可上?就算上了,沒客人上門,哪有業績?
3. 💚在無法數位轉型的行業或店家任職的上班族
--數位轉型需要設備與能力,老闆年紀大﹑營運模式傳統﹑規模小的公司行號,在這次疫情的應變力一定差。
4. 💚原本是非全職的員工
--包括工讀﹑時薪﹑兼職﹑外包﹑派遣等,在公司遇到經營困難或生意驟減的時候,是第一波用來調節人力。
今天看新聞報導說,疫情讓全球失去2200萬個工作,可怕的是直至2023年,也就是即使2年後都未必能夠恢復疫情節的工作機會水準。這四類上班族原本就相對弱勢,在這一波疫情,又是第一批被洗劫的一群,還要有心理準備,必須再苦熬2年!但是2年後,老了2歲,就業優勢再面臨扣分,你能說不慘嗎?
但是這也讓我們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過去我們在找工作時,只看企業規模大小﹑薪水高低﹑前途發展看好或看壞,以後我們必須要再多加一個條件,看這家企業的數位轉型能力強弱。同樣是餐廳,數位轉型能力強的可能還業績成長,弱的則拉下鐵門不開了。而我們個人,也要加強數位能力。
目前一般上班族頂多做到數位科技的使用能力,但是更強的人是能夠幫助公司做數位轉型,像是網路營運﹑數位行銷。
我有個學生在一家公司做秘書20多年,整家公司從原本有13個秘書到後來只剩下她一個,可說是危機四伏。她來上我的斜槓班,學習自媒體經營,以及個人品牌經營,後來又學習影音剪輯。有一次公司需要拍影片,他自告奮勇幫忙做一支,總經理看到她的亮點,把他調到行銷部大大重用。
未來的人流在哪裡,我們就往哪裡走,因為它是錢潮流動的方向。而人流會在線上,上班族想要存活下來,就必須數位轉型,除了熟悉使用數位科技,也要擅長數位營運與行銷。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受益,請留言+1,我繼續努力寫!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會計的薪水大概多少? -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好奇大家會計的薪水大概是多少? 尤其是工作好幾年的, 我目前是36k,但公司說過不會調薪, 所以薪水完全是固定的。 . ... <看更多>
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中年會計人的迷惘~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第二份工作在上市櫃公司擔任會計也是四年,離職前薪資約48K ... 了外語能力就薪資來講真的差滿多的,但是如果你只是一般會計人員(切傳票的)你這個薪水 ... ... <看更多>
一般公司會計薪水 在 Re: [問題] 7年經驗的小會計究竟值幾多錢? -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我私立會計系畢業沒有CPA
事務所2年後去業界當會計目前年資快5年
第一份業界薪水到最近拿到的package剛好翻了一倍左右
年薪560k=>1,200k
看了推文很多一看就非會計工作的搞不清楚狀況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以免你走錯路
※ 引述《lemoney (MonMon)》之銘言:
大大們好,在下近期找工作翻遍人力銀行後發現自己的期望薪資偏高,因有經濟壓力考
量想儘快工作,來不及補強弱點,所以只能降低標準,但不知道該怎麼拿捏,怕開高了
錯過好工作,也怕開低了永無翻身日,因此想懇請各位大大幫幫忙,鑑定一下敝人的經
歷在目前行情是該多少水平合適呢?
鄙人是前段私立企管系畢業,32歲,畢業後對事務所工作沒有興趣所以直接到產業工作
,會計工作經歷約莫7到8年,百貨業約一年,外商買賣業四年半,電子製造業一年半,
多益600
再麻煩各位大大幫忙指點迷津了,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89.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19281697.A.F0D.html
會計找工作給你幾個方向:
1. ERP系統熟悉度
2. Function經驗
3. FP&A能力
這幾個算是面試時主管都會問的
1. ERP系統看有沒有機會使用SAP or Oracle
有了使用系統的經驗 對於需要到職即戰力的公司才有吸引力
2. Function是指你有接觸過哪些工作內容?
最基本的AP,AR,GL,Tax是不是都有做過?沒有的話有沒有機會在下一份工作嘗試看看,多
累積經驗就是自己的籌碼,可以快速rotation的公司也可以試試看,辛苦是一定比較辛苦
,但學的多一點快一點!
3. FP&A也是很多主管需要的,從每個月分析到每年預算編列都算是FP&A,我自己是還沒
真的做過FP&A的職位,但是日常工作都會需要分析等等,算是很重要
覺得很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現階段已經熟悉的工作內容,並找機會學習你還不熟練的部分,
會計容易一待就是三-五年,實際上工作內容變化也不太大,容易落入不上不下的窘境,
要給自己設些目標,小小建議,有問題歡迎再來信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142.1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19320765.A.60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