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國的能源轉型】
#不是我說的 #是麥肯錫說的
近日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對德國的能源轉型發布了觀察報告,指出德國的轉型可能比我們的國產化目標還糟糕,多數指標中,德國離目標達成仍有相當大的距離。例如核能和煤電除役後的電力供應不再得到保障,氣候目標失敗等等,但從就業以及工業電價上來說有逐漸進步的現象。總之,德國在2020年之前錯過了大部分自我定義的能源轉型目標。
#供電穩定
德國決定去煤計劃到2030年關閉29 GW的機組,到2038年再降低17 GW。在未來十年,由於核和煤炭工業退出,可以確保的電力供應,約佔整個電網的43%,沒有補償措施,德國的供應安全就處於危險之中。到2030年,模型計算表明,需要額外的17GW來補償退役機組,補償可再生能源的波動並減輕尖峰負載。否則,最初的瓶頸可能會在未來十年中期出現,並可能惡化到2030年。特別是2023年,當最後一座核電廠關閉,以及無煤第一階段將實施時...單一燃氣電廠的建設期是1.5至2. 5年,還不包括計劃和批准時間,可能來不及補上缺口。
因此,為了不影響供應短缺,應進一步擴大可再生能源,特別是目前發展停滯的風電。此外,也必須建造新的彈性發電廠或保留現有發電廠。更必須加強運輸網絡,然而在輸電線路建設上,德國遠遠落後,到2019年第一季時,到2020年計劃的約3,600公里電力路線中只有1,087公里已經完工。如果網絡擴張繼續以此速度進行,那麼直到2037年才能達到2020目標,屆時也將讓再生能源效益大打折扣。
#氣候目標
儘管德國碳排已經比2017減少了4.5%,但2018年的放量仍為8.66億噸,高於2020需下降至7.5億噸的目標。長期來看,前一年的下降只是暫時,可能因為氣候因素所致,改善並無顯現。如果減排繼續與過去十年相同,那麼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只會在8年後達到,2030年的目標將在2046年之後才達到。
但若單看各類別,反而電力行業為減碳做出了貢獻:2019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去了15%。相比之下,自2012年以來,運輸部門的排放量從1.53億噸增加到1.62億(+ 6%)。儘管每公里排放的排放量較低(-3%),但乘用車交通量增加(+ 5%)導致整體增加。在工業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從1.8億噸增加到1.96億噸(+ 9%)。在供暖部門,排放量從1.3億噸減少到1.1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減少了10%。
為了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以提高能源效率,以及運輸,供熱和工業的綜合電氣化,關鍵詞“部門耦合”。只有這樣,這些部門才能從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的無二氧化碳能源生產中受益。
#勞動力市場的積極發展
在麥肯錫能源轉型指數定期涵蓋的14個指標和目標中,自2012年以來只有6個指標和目標發展得積極或穩定(一半都沒有)。再生能源的總電力消耗份額已經達到目標達到的目標35% - 實現目標的37%。再生能源的就業崗位數量略有下降,並且穩定在34萬左右,也顯示再增加再生能源並不會增加工作機會。而過去七年中,電力密集型行業的就業人數卻增加了約13萬至172萬(多是全球景氣影響),原來德國也推高耗能產業?!
此外,工業用電價格自2014年以來也有所下降,僅比歐洲平均水平高出6.2%,最初為14.2%(因為德國的大用戶分攤到的稅比其他國家小)。另外停電分鐘數在攀升後逐漸下降至15.1分鐘,備轉容量率市場也提升至4.2%。
▋報告
https://www.mckinsey.de/…/chemie-energie…/energiewende-index
交通量定義 在 交通量定義、車流量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 ... 的推薦與評價
在新北市交通流量調查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jol也提到作者: Gotham (萬惡之城)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高雄計程車2/7起新費率曝「每趟估漲15元 ... ... <看更多>
交通量定義 在 交通量定義、車流量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 ... 的推薦與評價
在新北市交通流量調查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jol也提到作者: Gotham (萬惡之城)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高雄計程車2/7起新費率曝「每趟估漲15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