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陳嘉玲的人生下半場轉大人
#笑中帶淚的回家之路
昨晚九點看公視《斯卡羅》,今晚九點我們換到華視頻道,再來看另一齣也由 #臺南市政府影視支援中心 協助拍攝的《俗女養成記2》。一定要看❗️
歡迎《俗女養成記2》劇組再度回到臺南,上週第一集播出後,許多朋友就跟偉哲說,想去看女主角的新家,開始敲碗想知道市府團隊何時要開始分享景點地圖。😀
為了不劇透,偉哲要請各位《俗女養成記》的粉絲朋友「再等等」,讓我們先透過劇情故事,一集一集進入景點,屆時市府團隊會再彙整旅遊資訊,向各位報告。優質戲劇,先看比較重要。
當然,第一集已經播出的「鬼屋」地點,忠實粉絲都知道就在菁寮後廍 的「24 節氣步道」。這裡,沿途有24 節氣的介紹,呼應整片田野一年間的生態,粉絲可以在此散步、騎腳踏車,感受美好的鄉間風光。位於「大暑區」的老房子就是劇中的「鬼屋」,但是在影片拍攝殺青後已恢復原貌,不會見到改裝後的新家了。
✅ 俗女養成記 播出資訊
📌華視主頻:每週日 21:00 - 22:00
📌CATCHPLAY+:每週日 21:00 直播
📌愛奇藝:每週日 22:00上架
📌衛視中文台:每週日 22:00 - 23:00
❤️「24節氣步道」照片提供 台南旅遊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夯台劇回歸!第二季播出前一定要看的解析影片! 🔥爆紅秘密揭曉,7大角色分析!俗女vs.淑女vs.熟女! 🔥第二季會怎麼演?新角色的出現會引爆什麼新的火花?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部改編自作家江鵝同名散文的作品,全系列共有兩季,各有10集。第一季在2019年播出後大受好評,也拿下了當屆金鐘,最佳迷...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黃偉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俗女]俗女養成記3-6 因為你是女人所以不可以 的評價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俗女養成記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俗女]俗女養成記3-6 因為你是女人所以不可以 - Mo PTT 的評價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夯台劇回歸!第二季播出前一定要看的解析影片!
🔥爆紅秘密揭曉,7大角色分析!俗女vs.淑女vs.熟女!
🔥第二季會怎麼演?新角色的出現會引爆什麼新的火花?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部改編自作家江鵝同名散文的作品,全系列共有兩季,各有10集。第一季在2019年播出後大受好評,也拿下了當屆金鐘,最佳迷你劇集獎和最佳女配角等獎項。現在期待已久的第二季,也終於要在8/8晚上9點於CATCHPLAY+平台上播出了!
故事主人翁陳嘉玲,是個即將邁入40歲的熟女,在北上打拼20年後,感到一事無成:不管是在事業、感情,還是在家庭關係上都遭遇了瓶頸,直到回到家鄉回顧童年、重新認識自己,才逐漸找回人生重心。而第二季的故事,就延續著陳嘉玲在台南老家,開始全新人生階段來展開。
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將會快速回顧第一季的角色和主軸,並且預測第二季的走向和發展。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CATCHPLAY+影音平台收看《俗女養成記》全系列喔!
《俗女養成記2》 8/8 9pm這裡看首集免費:https://bit.ly/3jhFlGc
*8/15起,以直播或隨選方式觀看當週更新集數即可抽俗女2聯名好禮(詳請請見官網)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俗女養成記
#陳嘉玲
#謝盈萱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洛基最新一集!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進入最新的一集,
與前幾集不同,隨著輕快的流行音樂,我們來到了...一間酒吧。
我們看到穿著便服的TVA獵人C-20以及Sylvie(也就是洛基的女版變體)閒聊,
此時Sylvie突然問了一句:
「有幾個人在防衛時間守護者?」
我們這才發現事情不對勁,畫面一切換,看到真正的Sylvie利用魔法侵入C-20的腦袋,
最後終於問出找到時間守護者的方式:TVA總部的金色電梯。
這時再接到上一集的結尾,Sylvie的傳送門原來是直接回到TVA總部,
在爆揍了幾個時間衛士之後,洛基也跟著回到總部。
這時Sylvie還試圖迷惑洛基,想當然耳,徒勞無功。
於是,兩人暫時休戰,前往附近的小鎮尋找能夠重啟時間平板的電源。
不用懷疑,散步時間當然也是更多小倆口吵架的時機
“slow down” to "and don’t call me Variant”
其實這裡有個拍攝巧思,
洛基在此處稱Sylvie為「變體」,因為對於洛基來說,他自己是唯一正版,Sylvie則是山寨,
但是講完這句話之後,鏡頭馬上切到兩人的背面,
洛基穿著的TVA夾克上寫著...
變體。
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洛基,其實都帶著極大的不安全感,
強調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卻沒辦法不透過別人的濾鏡來看待自己。
在我們的洛基指著Sylvie說是變體的同時,
自己卻也是B-15獵人所稱的"cosmic mistake",一個脫軌離開了命運道路的宇宙錯誤
不過,他還沒有意會到的是,做為一個變體並不是件壞事
與其說洛基是個宇宙的錯誤,他更像是宇宙賦予的全新機會。
這裡我得先解釋一下Sylvie到底是什麼人,
但MCU中我們所見到的Sylvie,明顯就是洛基的變體,不是從什麼平行宇宙來的,
那麼,一定有人想問「那為什麼她會從男生變成女生?」
啊...這又可以回到我上一集提過的「跨性別寓言」了,
Sylvie在這裡就與洛基說她從小就成為了一個變體,受到TVA追捕。
所以她很有可能是還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在實驗變形術的時候,
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樣女性的自我認同
當然也就脫離自己在「神聖時間線」的設定,為了維持自己想要的樣貌,從此被TVA追殺。
她在這裡還說
"That’s not my name anymore… I’m Sylvie now”
也更進一步證實這點。
之前也談過幾次,洛基的性別設定是「流動」的,在小說中也說自己無論身為男女都非常自在。
而...容我大膽地說,這就是這個影集用非常輕柔的手法談論性別認同,
畢竟,Sylvie就是在尋求對於自己最真實的故事,
TVA也就代表著不容改變的傳統價值,
一再要求「神聖的時間線不容牴觸」,就像在說「你這樣會造成社會混亂」「我要怎麼教小孩」,
或者是像洛基這樣沒那麼明顯的質疑,覺得她只不過是個改過名子的洛基而已。
“oh so you changed your name, brilliant”
就如社會否定那些突破框架的人為自己創造的新故事。
看來這寓言非常成功,
因為我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那群美國白人肥宅Youtuber憤怒地用同樣的標題和縮圖,
作影片哭喊迪士尼愛政治正確的影片。
(真的是有一整群人都在做這件事,而且訂閱數還不少,千萬不要去找)
兩人走到了一棟小屋前,Sylvie直接把劍掏出來,一腳把門踹開,
卻直接被其中的老婦實質意義上的轟出去,
洛基笑了笑Sylvie的粗魯行為,換他上場,看到房裡的照片,
巧妙變形成為她的丈夫,卻遭到跟Sylvie同樣的下場。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明顯看出,Sylvie雖然是個洛基變體,但是兩人個性相差甚遠,
你甚至可以說她跟一開始的索爾比較相像,魯莽、強硬,沒有洛基的狡詐氣息與優雅詞藻。
就連她手持的大刀跟洛基的匕首也有這樣的對比。
而這應該也跟他們不同的成長背景有關,
像是Sylvie在這集另一個橋段有提到,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了,也沒有什麼母親的回憶,
所以,在她那條時間線之中,她可能反而是比較受寵愛的那個孩子,
被奧丁暗中視為王位繼承人的第一人選,才養成了這種個性。
而她還有提到魔法是自學的,
代表她從小是受到戰士訓練,這點也可以從她跟TVA的打鬥看出來。
由此可推斷,那個時間線也許也出現了一個行徑跟個性跟我們熟知的洛基比較相像的索爾變體
說實在話,我還蠻想看到那個版本的索爾的。
兩人在對話中才得知所有人都已經跑去搭方舟,試圖離開這個星球。
要搭上方舟,就得先上火車,但是就跟所有末日電影演的一樣,
只有最有錢的人才買得到車票。
兩人偽裝成警衛和囚犯蒙混上車。
當然,坐好了之後,又恢復這影集招牌的坐著聊天橋段,
洛基表示自己的魔法是母親,芙麗嘉女王所教的,
他在談到母親的時候,大概是這幾集以來第一次真正軟化,
談到母親,洛基不再能繼續維持自己滿不在乎的面具,
因為芙麗嘉是唯一真正理解他的人,
當然,對於我們的變體洛基來說,他的母親還沒死,
但是在命運的道路上,芙麗嘉的死已經是注定的結果了,
而且還是被洛基自己害死。
在漫威的《洛基》小說之中,芙麗嘉這樣說過: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我知道那種渴求,我知道它並不會消散,只會愈發壯大」
對於洛基來說,他一生幾乎都是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
不斷地向外尋求陽光,卻只看到陰影逐漸蔓延。
奧丁想要一個充滿力量、剛強的兒子,
不注重洛基能言善道的天賦,更是阻止他進一步跟母親學習"女人的"魔法,
因此,洛基的天分,就逐漸轉成一種防禦機制以及詭計,
他不停地惡作劇與謀略,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將他視為異類。
不過,只有母親芙麗嘉能夠看破這個詭計
因為只有她願意拋開這些外來的框架,看見真正的洛基
洛基對於幻術會有如此高度的掌握,其實也反映著其他人看待他,以及他看待自己的態度,
對他來說,他這個人一向都是透過別人的反射呈現在世上,
就像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提出的「鏡中自我」理論,
「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
雖然說這本身並不是壞事,
鏡中自我其實不是一個負面現象,而是每個社會化的人都必經的過程。
但是洛基已經把這個過程如此內化,只能從別人的眼光斷定自己的價值。
在他的大半人生之中,洛基一直不是洛基,
而是索爾的弟弟、奧丁的兒子、勞菲的兒子、薩諾斯的手下,
在到了TVA之後,更看見命運直接指派給他最殘酷的身分:一個反派。
洛基一生注定不是自己故事的英雄。
我們的洛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黑暗世界》洛基所承受的創傷,
但是,透過時間劇院播放的影片,他依然獲得同樣的啟示:
他不能繼續扮演別人為他定義的角色,
因為那位能看見真正洛基的母親,已經走了,
如果他繼續扮演著這位反派,那就真的再沒有人能夠,或是願意理解他了。
“she was the kind of person you’d want to believe in you”
不知不覺之中,兩人就聊到了愛情
當然,做為一個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怎麼能夠不提到愛呢?
自然而然地提到彼此的戀情,
Sylvie談到了他與一個郵差的遠距離戀愛,
該不會是...史丹李?
不是啦,應該只是一個敷衍洛基的故事。
也反問了洛基是不是跟某個公主...或是王子有情愫,
洛基回答"a bit of both actually”。
你以為我提到跟那本洛基小說中與一名地球男人的戀愛史,都只是我又在那邊腦補嗎?
不要太驚訝,身為混沌之神,為什麼要遵守世俗的規則?
進入過場畫面,切回火車後,Sylvie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
此時洛基卻大方地在車廂中央與眾人唱歌,還換回自己原本的衣服。
雖然洛基號稱自己是享樂主義,但是我們從沒看過如此陽光的洛基,
看來這個變體已經愈來愈脫離本體了。
而且,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當然是要慶祝一下的啊!
(去看上一集解析這個象徵)
在唱完之後,洛基豪邁地摔杯子,說:
“Another!”
這當然是在致敬索爾在《雷神索爾》第一集說的”Another!”
回到劇情上,洛基行為引人側目,
最終被車上的警察yeet出車窗,Sylvie也急忙跳車,畢竟時間平板還在洛基身上,
狼狽地起身之後,才發現平板已經壞了。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洛基的騙術,
在《雷神索爾》之中有看過他掏出冰霜巨人的武器,
所以他的東西應該不是藏在跟現實世界實際有接觸的地方,平板照理來說也不會碎裂成那樣,
他有可能只是想要從Sylvie身上得到更多資訊,才這樣騙她。
but hey, that’s just a theory, A TV THEORY
光就預告來看,他們應該是真的被困在這裡啦,只是這個劇讓我變得有點太神經兮兮。
洛基這時靈機一動,想到透過方舟逃命,
但是Sylvie說方舟在神聖時間線上無論如何都會被摧毀。
當然,洛基身為洛基,反答了一句:
“Never had us on it”
於是,兩人就帶著這最後的希望,趕往方舟,試圖劫船。
在路途中,沒錯,又是兩人心靈交談的時間囉~
Sylvie解釋了她心靈控制的原理,
說遇到比較頑強的人的時候,需要動用對方以前的記憶來製造場景,
此時也不經意地提到她得用C-20為TVA工作之前的記憶。
什麼? 在加入TVA以前?
TVA的組織與全體成員不都是時間管理員所憑空變出來的嗎?
洛基當然馬上停下來追問,
這才知道,原來TVA的員工全都是時間罪犯,
被抹除記憶成為拉到總部,而不是被時間守護者憑空創造。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上一集C-20會驚恐地說 "It’s real”
還說"I want to go home”,
當然,她指的家並不是TVA,而是地球,她原本只是個平凡的女子。
基本上,TVA是一個由罪犯兼奴隸掌管、運作的監獄
(Thor Ragnarok Grandmaster slave joke)
同時,這也能解釋Mobius為什麼那麼喜歡水上摩托車了,
他很有可能是來自90年代的加州衝浪男子,喜歡抽大麻,不停地說wow
等一下...這不就是Owen Wilson本人嗎?
所以,我們在第二集看到莫比斯不記得自己留下的水痕,
還有懷疑法官跟其他的分析師交情甚好,
可能都是因為他在辦案的過程不小心想起真正的過去,而再次被抹除記憶。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一切的大陰謀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時間守護者」(如果時間守護者真的存在的話)要用鐵腕統治時間線?
為什麼要抓這麼多人來洗腦、奴化?
除了我上一部影片有提過的推論,
也就是時間守護者可能是因為人們先否決自己的自由意志,
兩手一攤接受命運宰割,才憑空而誕生的勢力以外,
這,當然很有可能跟漫威另一個薩諾斯等級的大反派,征服者康有關。
想想看,征服者康就是在各個時空亂竄,確保自己在唯一的時間線之中統治一切,
而在漫畫中協助他進行邪惡計畫的愛人是誰?
正是Renslayer,也就是這影集之中的法官,只有她號稱見過時間守護者,
而且又剛好坐在長得很像征服者康的雕像底下,
這是不是太明顯一點啦,我需要更困難的一點阿漫威!!
康很有可能就是透過她來維持整個TVA的秩序。
或者其實沒那麼複雜,Renslayer自己本身就是個大反派啦,
還記得在汪達幻視的時後所有人都不覺得阿嘉莎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嗎?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 蘇耀庭 shared a post to the group: 台南好事多. · 烏山頭湖境渡假會館. ... <看更多>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俗女養成記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不少優秀的台劇都宣佈要開拍第二季,以下分享了5部台劇不知道大家最期待哪一部呢?ㅤㅤㅤㅤㅤㅤ,————《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以喜劇方式呈現家庭問題, ... ... <看更多>
俗女養成記一定要看 在 [俗女]俗女養成記3-6 因為你是女人所以不可以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https://ukmybaby.pixnet.net/blog/post/49081016
俗女養成記3-6集心得:他們說因為你是女人所以不可以
這幾集,我們看到39歲的陳嘉玲兩難煎熬的源頭來自何處。那是從陳嘉玲很小的時候就
開始的,因為妳是女生,所以你不行這樣、不行那樣的規訓與設限。
當小嘉玲跟小永森幫鄰居哥哥姊姊阿誠、阿娟戶傳情書被發現時,小嘉玲看到了阿娟姐姐
被自己的父母當眾羞辱與懲罰,那一幕我看到都心碎了,完全是恐怖、驚悚片的等級。
在傳統中女性的價值就是只為成就男人、成為男人的附屬、完成生育以及照顧家庭的功能
。如果不能做到這些,一個女性會被視為沒有價值,甚至變成群體的公敵、攻擊對象。
所以保全處女膜,變成是那個年代大多數家庭教育女孩最在乎的事。而為了保全處女膜,
家庭與社會處處剝奪、禁止女性探索自己的感受、感情、情慾、身體的可能性與權利,
女性的一切探索都只能等到取得了結婚證明成為妻子那一刻才可以被允許。
(事實上,處女膜也不是膜,應該要稱為"陰道冠",是一個有彈性、有孔洞的環狀組織,
不然經血怎麼流出呢?)
所以女生不能談戀愛,因為意亂情迷容易破處,
所以女生不能自慰,因為女人探索性是多麽不要臉的事,
所以女生不能婚前性行為,因為這樣沒有男人會要你。
這些可怕的價值觀,處處綑綁、限制著女生從小的思想與行為,一個人對自己的性、感受
相關的探索與掌握,其實是種權力的展現。當男性毫無負擔的在嘗試自己能不能上床成功
、看A片、打手槍、婚前性行為的時候,其實累積了許多對自己的自信,以及練習追求、
拒絕,完全不會受到任何逞罰,在這些過程中,自我的形狀也越來越清楚。但許多女性從
小到大被綑綁、禁止,自我也變的模模糊糊。
當一個男性打手槍被發現時,可能被當成長大的證明,長輩還會交流A片資源,但當一個
女人自慰被發現時,卻可能遭到羞辱、被說這樣很髒~這世界是不是很奇怪呢?劇中的阿
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除了心靈創傷還舉家搬遷,而阿誠呢?我相信阿誠不會受到任何
懲罰,並且還抬頭挺胸的活在原來的地點,並且繼續跟下一個女生傳情書、爸爸媽媽知道
了還會稱讚自己的兒子有魅力。
這就是為什麼性平教育很重要、兩性平等很重要,就是要讓小女孩從小就知道,沒有任
何妳不能做的事、妳所有的嘗試與探索都是珍貴且有價值的。
如果陳嘉玲從小對自我情感、情慾的探索是敞開的,那她可能在遇到Mark時不會那麼手足
無措,例如她可能也不會跟江顯榮說,就不會發生後面那一串被大鬧公司導致自己辭職,
也不會守在一個其實並沒有那麼愛的江顯榮身邊那麼久。
嘉玲的婆婆是一個傳統的婆婆,要求嘉玲婚後以家庭為重、把工作辭了當家庭主婦、陪伴
婆婆各種行程只是基本任務、裝潢也只能婆婆做主,都設計嬰兒房了就是要生出小孩。
我不覺得陳嘉玲會自認是一個女性主義者,她其實一開始也不是完全不願意配合,在買房
子時陳嘉玲對於婆婆付頭期款沒有任何自己要出錢的表示、對於婆婆擁有自己家門的鑰匙
也尚且可以忍耐,可以忍受界線模糊,看起來好像原本也沒有想要爭取除夕在自己家過。
只是六年級女性再怎麼說很多都是經濟獨立、有工作能力的女性,若不是完全順服的人,
對像陳嘉玲這樣的女性來說,忍耐一時尚可,想到這樣沒有主體性的生活要過一生,那真
是完全無法接受。我相信這就是陳嘉玲跟江顯榮分手的主因,但是劇中關於分手的過程其
實並沒有完整處理,期待之後會再細說這部分。
我特別喜歡劇中提到解嚴前後時期台灣的狀況,例如講台語罰錢、阿公對警總的恐懼、
小嘉玲從鄙視自己的文化語言,到重新擁抱台語、擁抱阿公等等。
阿公說:「拎杯台灣人,喝台灣水吃台灣米,講台灣話,有什麼不對?」
聽得我真是通體舒暢XD
陳嘉玲也講高級「講國語」同學(王日華)家中,看到了華美表象的裂縫
「看到班長在哭,其實,她也沒那麼好命,反而很可憐,我只要想到,自己的爸爸不會
再回來了,房子再怎麼大、房間再怎麼美、國語說的再標準,也感覺不到一點幸福。」
我想小小的王日華也不是完全沒感受到幸福,良好的環境、好吃的下午茶,都是幸福,
但如果要問內心感受是不是幸福,那直覺的感受就是「不幸福」。
我好喜歡戲中姊弟情的描述,真的要有弟弟的人才可以體會,小時候跟弟弟吵架玩鬧,
但是長大後弟弟卻也是自己的依靠,是自己與家庭中間的緩衝與防線。嘉玲跟弟弟之間守
護著彼此的秘密,跟彼此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在這個傳統的家庭中生存下來,是一種革命
情感啊!
其實我對陳嘉玲回到台南的家,我是有點擔心的,因為她即將面對的是這些束縛的最根
本、源頭:她的家庭。
我不知道當她的家人知道婚結不成了之後的反應到底會多激烈,
只能希望堅強的嘉玲撐過一切,迎來屬於她的自由。
「陳嘉玲,我真的覺得妳是衝組的妳知道嗎?」
所以,陳嘉玲~~衝吧~~~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07.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66394726.A.D56.html
每次我覺得我快要心酸到爆炸承受不下去的時候,下一秒就是讓我笑出來的劇情,
看這樣的喜劇真的心情很沒負擔~哈哈哈哈
※ 編輯: freeyou (1.162.107.87 臺灣), 08/22/2019 00:38:37
不過通常老人家要怪罪別人起來,是不會管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
是啊 把很多重要要說的東西 都包藏在嘻嘻哈哈裡,讓觀眾很好入口!
我覺得爸爸常常擔任關鍵的救火、協調角色,很喜歡這個溫暖的角色~
爸爸其實是女性的支持者,心疼自己的妹妹、衝出去救要被剪髮的阿娟~
用不引起衝突的方式,支持那個時代的女性。
想到阿玲婚後無法一起吃年夜飯,你看他哭成什麼樣XD
阿公的恐懼有多大,就代表戒嚴時期發生的事情,帶給阿公多大的傷害!
我覺得也是在暗示,解嚴後的人民,才開始漸漸幸福起來!!!!!
※ 編輯: freeyou (1.162.107.87 臺灣), 08/22/2019 16:01:28
、也沒辦法投台北市長的感覺XD
※ 編輯: freeyou (1.162.107.87 臺灣), 08/22/2019 22:22:35
很期待之後劇情的發展 :)
角度去思考...
※ 編輯: freeyou (1.162.107.87 臺灣), 08/24/2019 00:43:29
是啊,江顯榮這樣,陳嘉玲跟他走入婚姻就是什麼委屈都只能自己吞。
江顯榮無能做為自己原生家庭跟伴侶間的協調者。
話說我也有想要追用九 但真的太忙了...呼....
※ 編輯: freeyou (114.43.187.233 臺灣), 08/25/2019 00:38:33
我覺得39歲世代,一部分是突破,但某種程度上,也是滿願意配合傳統~
就是激烈反抗的比較少 頂多就像陳嘉玲,少回家,不起衝突,這樣~
※ 編輯: freeyou (36.226.4.240 臺灣), 08/28/2019 22:44: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