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山難] 遺體尋獲
RIP
----
搜救人員獲報後研判,黃男的規劃行程訂兩天完成困難度極高,而根據電信單位協助手機查址,尋找訊號源中斷最後顯示,介於東埔至樂樂山屋及乙女瀑布間,後未在有移動,因附近路段有多處崩塌地,不排除有夜間行走視線不良,導致失足墜谷,果然上午就在乙女瀑布下方溪谷尋獲遺體。
---
前陣子去了南二段,回程八通關古道,在樂樂山屋休息時遇到一位當地協作(果農?),才知道這次這個山難的路線,這段路並非是八通關古道的舊路,舊路應該是指從觀高之後的那段,而這段是一段從樂樂山屋後腰繞乙女瀑布的捷徑,推測應該是在樂樂山屋之後沒注意到有往上的岔路而直接走了這條腰繞路線。
因為當時剛走完八通關舊路的關係,還打趣的問那位協作說那邊刺不刺激,跟八通關舊路比起來怎麼樣,他居然回答說很刺激而且有流籠,如今回想起來,也是驚訝有人會因此一去不回,本來還想著說以後去看看流籠長什麼樣子,看來應該要再三思了😢。
不過從事任何活動本身都有風險,八通關沿路腰繞懸崖地形,好天氣時個人認為算是好走而且很美,是我覺得可以再訪的地點,但若是遇到下雨、夜間視線不良...,稍有危險性的路線,還是保守一點好。
評估好自己的裝備和能力,山一直都在。
八通關舊路圖文:
https://www.facebook.com/957126767697575/posts/3506304539446439/
#justgotraveler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Din Xiao-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花蓮卓溪鄉有一個必去的花蓮景點,鄰近花蓮玉里,來花蓮玉里旅遊的遊客們會順遊的地方,這也是小羽第一次來到花蓮登山的地點,那就是八通關越嶺道東段中的瓦拉米步道! 八通關越嶺道東段中的 #瓦拉米步道,全長約14公里,步道坡度緩,屬於親民好走的 #花蓮登山步道►►https://pse.is/3lheh...
「八通關舊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Din Xiao-Y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記錄] 淒風慘雨四日南二段未竟(八通關古道心得) - 看板Hiking 的評價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八通關古道去程高繞~回程舊路(多處崩壁)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八通關古道觀高坪過後舊路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登山通報02】八通關古道舊路路況全記錄(2021/04/04 的評價
- 關於八通關舊路 在 健行筆記- 【路線】想去八通關古道,怎麼走才能避開崩塌處?... 的評價
八通關舊路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觀高舊路0.8k溪溝水源 -
登山一段時間的朋友通常會知道,八通關古道西段在觀高工作站過後,會出現一段猶如惡夢般的大高繞。
那是八八風災重創古道的後遺症,將舊路掃入了歷史之中;而從觀高到八通關草原的路程,也從2.3公里,升級成陡上又陡下的5.8公里,是原來的兩倍以上,時間則可來到三倍之譜。
但其實舊路從來沒真正死過,只要你甘冒生命危險,還有出事會被戴上「爬黑山的人就是該死」這頂帽子,這條路與八通關古道東段一樣,一直有人在走,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我個人完全不推薦對過斷崖沒把握的朋友走這段,因為其中有幾個大地形是具有危險性的,程度足以和八通關東段相提並論;但也一樣,除了那幾個地形外,古道依然健在。
---
重點是,觀高工作站這個非常重要的住宿點,因為前往取水的林道斷掉,現在需要從約莫12k左右背水到山屋,重裝加水是十分累人的事。
而這條舊路,在距離觀高坪不遠處,僅800公尺,就有一個溪溝,在這個乾旱的冬天依然活水潺潺,從古道封閉處至此也沒有危險地形。
我不推薦經由八通關舊路由觀高到八通關草原,但我推薦住宿觀高的隊伍可以到此取水,從觀高坪輕裝來回1.6k即可,不用一小時,揮別觀高水桶水或者重裝又背水的夢魘,多一個選擇。
我建議玉管處,可以在修復舊路前,把高繞路口「古道封閉」的牌子,改為「前方古道嚴重崩塌無法通往八通關草原,僅能通行至0.8k水源處」,提供住宿觀高的山友們,一個安全可靠的水源選擇。
(是的,我調查兩次過後覺得花一點點經費就能修復,但這個順位比開放八通關東段還後面,慢慢爭取即可,我們一步一步來吧。)
#八通關訪太魯那斯・觀高舊路水源
八通關舊路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觀高舊路0.8k溪溝水源 -
登山一段時間的朋友通常會知道,八通關古道西段在觀高工作站過後,會出現一段猶如惡夢般的大高繞。
那是八八風災重創古道的後遺症,將舊路掃入了歷史之中;而從觀高到八通關草原的路程,也從2.3公里,升級成陡上又陡下的5.8公里,是原來的兩倍以上,時間則可來到三倍之譜。
但其實舊路從來沒真正死過,只要你甘冒生命危險,還有出事會被戴上「爬黑山的人就是該死」這頂帽子,這條路與八通關古道東段一樣,一直有人在走,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我個人完全不推薦對過斷崖沒把握的朋友走這段,因為其中有幾個大地形是具有危險性的,程度足以和八通關東段相提並論;但也一樣,除了那幾個地形外,古道依然健在。
-\-\-
重點是,觀高工作站這個非常重要的住宿點,因為前往取水的林道斷掉,現在需要從約莫12k左右背水到山屋,重裝加水是十分累人的事。
而這條舊路,在距離觀高坪不遠處,僅800公尺,就有一個溪溝,在這個乾旱的冬天依然活水潺潺,從古道封閉處至此也沒有危險地形。
我不推薦經由八通關舊路由觀高到八通關草原,但我推薦住宿觀高的隊伍可以到此取水,從觀高坪輕裝來回1.6k即可,不用一小時,揮別觀高水桶水或者重裝又背水的夢魘,多一個選擇。
我建議玉管處,可以在修復舊路前,把高繞路口「古道封閉」的牌子,改為「前方古道嚴重崩塌無法通往八通關草原,僅能通行至0.8k水源處」,提供住宿觀高的山友們,一個安全可靠的水源選擇。
(是的,我調查兩次過後覺得花一點點經費就能修復,但這個順位比開放八通關東段還後面,慢慢爭取即可,我們一步一步來吧。)
#八通關訪太魯那斯・觀高舊路水源
八通關舊路 在 Din Xiao-Y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花蓮卓溪鄉有一個必去的花蓮景點,鄰近花蓮玉里,來花蓮玉里旅遊的遊客們會順遊的地方,這也是小羽第一次來到花蓮登山的地點,那就是八通關越嶺道東段中的瓦拉米步道!
八通關越嶺道東段中的 #瓦拉米步道,全長約14公里,步道坡度緩,屬於親民好走的 #花蓮登山步道►►https://pse.is/3lheht
行走一般的登山健行路線,可以選擇前往至中段的佳心部落,佳心部落是布農族祖居地,佳心部落保有布農族祖靈石板家屋,有濃濃的歷史風情。
其中會經過兩處山風吊橋,分別為「山風一號吊橋」及「山風二號吊橋」,可以鳥瞰壯闊的溪谷景色,更能看到壯觀的「山風瀑布」►►https://pse.is/3k6r4b
這一集小羽會跟大家分享瓦拉米步道的時間、瓦拉米步道注意事項、完整路況資訊以及必去景點,我們一起來到 #花蓮卓溪景點 來看看花蓮山林的美吧!
影片章節:
00:00 影片開始
00:18 瓦拉米步道交通方式
00:52 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登山口
01:21 山風駐在所
01:58 山風一號吊橋
04:38 山風二號吊橋
04:50 山風瀑布
10:17 佳心舊部落
11:55 布農族祖靈石板家屋
13:52 山風瀑布觀景台
15:14 瓦拉米步道路線建議
延伸閱讀-更多的 #花蓮景點 都在這:
●出發 #瓦拉米步道!走鋼索吊橋、進山林欣賞 #山風瀑布(#布農族佳心部落)►►https://pse.is/3lheht
●一起來觀賞 #八通關古道東段(#瓦拉米步道)的 #山風瀑布►►https://pse.is/3k6r4b
●只要走1分鐘就可以到的 #花蓮卓溪景點,#瓦拉米步道 的 #南安瀑布►►https://pse.is/3kt6cj
●到 #安通溫泉 區的 #紐澳華溫泉山莊,享受在山林中泡湯►►https://pse.is/3ktrln
●開箱 #紐澳華溫泉山莊 的房間設施跟餐食吧►►https://pse.is/3ld933
●丁小羽來 #紐澳華溫泉山莊,體驗DIY澳洲茶樹精油►►https://pse.is/3g7euk
●來看看用花蓮米、絲瓜露、玫瑰珍珠做的天然手工皂-#文英手工坊►►https://pse.is/3kug9r
●想在花蓮玉里吃一個 #素食早午餐 嗎?#玉里素食健康早午餐 是你的好選擇►►https://pse.is/3lj7g5
●橫跨兩個板塊的自行車道-#玉富自行車道!來趟輕鬆的玉里鐵馬行►►https://pse.is/3jukxd
●#玉里橋頭臭豆腐-是你到花蓮玉里必吃的 #玉里美食►►https://pse.is/3kuh3z
●不用飛日本!來 #玉里神社 遺址看鳥居、石燈籠、參拜道►►https://pse.is/3ky3uc
●#蓮花天恩素食店,給你大碗又好吃的 #素食玉里麵►►https://pse.is/3l6c9t
也一起來關注我的更多其他平台吧!
※丁小羽的FB粉絲團:
https://pse.is/3l2x2x
※丁小羽的IG很好看:
https://pse.is/3lhmc6
※丁小羽的部落格:
https://pse.is/3kpdq2
※丁小羽的Youtube:
https://pse.is/3kvjb5
※丁小羽的Twitter:
https://pse.is/3k54un

八通關舊路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秀姑巒山】
海拔高度:3825m
總公里數:≒59km
百岳排名:6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玉山國家公園
所屬山系:山央山脈最高峰
百岳別名:馬霍拉斯山
2007年,正準備橘子集團 - 磁北極600km冒險計畫,
行前訓練,是我第一次重裝南二段的縱走,
從東埔登山口進入,進入八通關古道後,
看見許多歷史遺址、駐在所、駁坎、酒瓶、獵人的子彈,
沿路聽著嚮導大哥講解清代、日治歷史後,
我彷彿像是回到歷史一樣,在古道中想像著過往的生活,
仔細地記下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山中的風景,
對我來說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和學習,
踏上歷史的印記,興奮著想知道更多台灣故事
路徑越來越小,左側是山壁、右側是斷崖,
也稍為緊張著,這樣的路線大家是如何行走的,
沿路有許多崩塌的山徑、落石,路段地基相當不穩,
嚮導、協作大哥們,冷靜的判斷,高繞、下切,
把路基踩穩,確認路線安全後,便告知快速通過,
我上了一課,不是有體力就衝,在山中要判斷考量許多因素,
有時,可以前進,
有時,需要等待,
有時,必須撤退,
一切都是已安全下山為第一優先考量,
繼續通過許多坍塌、倒木、坍方、落差、攀爬路段,
我在後方隨著大哥們前進,像是海綿般不斷吸收各種觀念與技術,
直到我爬到了八通關山,第一次站在3335m,看著壯麗的山景,
也是我第一座百岳,越來越喜愛在爬山中,自由的感受
「秀姑巒山更有獨特的美喔!」嚮導說著,
「秀姑巒」,一個詩情畫意又非常女性化的名字。
相傳鄭成功的妹妹喜歡攀高越嶺,有天爬到秀姑坪一帶,
遇到寒流,因衣物和糧食帶不夠,隨行名叫「林秀鸞」的一位婢女,
將自己的衣服解下,給了鄭成功的妹妹禦寒,自己卻凍死了。
後人為紀念她的義行,稱她「秀姑娘娘」,
遇難地點是個風口地形,稱「秀姑坪」,
附近的高山則稱「秀姑巒山」。
如山名一般,山容秀麗婉約,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淑女,
不像南湖大山和玉山般的帝王之勢。
世居附近山區的布農族原住民,
稱秀姑巒為「馬霍拉斯」,意為「白髮」,
形容冬季時分的積雪山頂有如白髮老人,
秀姑巒,對我來說,就像神秘般的存在
好幾次在八通關訓練後,對路線狀況較為熟悉,
知道秀姑巒距離是最遠的,將出發時間提早一些,
抵達許多崩塌地形時剛好日出,視野較佳較為安全,
戴上頭燈,照亮了夜晚,
我帶頭,與筱瑜姐開始進入山中,
快步的前行,更要小心腳邊的踩點,
推判著公里數與身體的感受,
一切都照進度中進行,感覺相當不錯,
兩人有默契地前進,不時確認彼此的狀態,
我滿心期待著,日出時,看見黃金的八通關大草原與群山圍繞,
「啊!」筱瑜姐叫了一聲,我以為她踩空,
趕緊回頭看,原來是登山杖斷了,剩下一支可用,
但不影響,我們繼續前行,路段變的相當窄,
八通關古道,已經沒像以前一樣那麼好走,
多次颱風侵襲,已有數處崩塌、沿線吊橋部分損壞都須小心,
常常有落石坍塌,舊有步道受損,需高繞或下切
來往訓練幾次,沒有一次路徑是一樣的,
「喀啦!、喀啦!」我聽到左邊有聲音,
聲音越來越大,崩塌處有落石,
我們趕緊抱頭緊貼左邊山壁,準備要後退時,「啪!」
一個小落石打到我的左胸口,還好有水袋擋住,
「撤!」、「快撤!」
我們趕緊後退遠離崩塌地區,
等待了一陣子,落石聲音斷斷續續,時大時小,
也剛好天亮了,開始觀察任何可能的路線,
高繞、低繞、踩路基前進?
嘗試用各種方式想安全通過,
停留了將近2個小時,依然無法通過,
正準備再嘗試一次時,落石的面積滑動更大了,
強烈的第六感告訴我,應該要停止前進,
手杖斷、落石打到胸口,也許是一個跡象,
加上我們是單攻裝備,不能冒任何的風險,
估算停損點時間、氣候變化後,不該再貿然前進,
評估多方考量後,為了安全,做出撤退的決定,
下山後問在地的人,才知道前天崩塌的很嚴重,
有一隊登山隊卡在山上回不來,到隔天清晨才下山,
還好有做出撤退的決定,如果回程崩塌嚴重無法通行,
可能也會比較棘手一點,也再次學到許多經驗
「山永遠都在,別因為渴望,把自己一步步推入危險之中,
做好所有準備,平安下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山頂。」
️秀姑巒山 - 高級登山路線
⛰五嶽距離最遠的一座山
⛰需具有3000公尺以上、3天以上長程縱走經驗
⛰難度較高,體力、基本技能、應變能力有一定要求
⛰滿佈圓柏、箭竹、白木林及高山杜鵑,景色獨特。
⛰以上參考網路資料、歷史文獻
#登山技巧
#百岳
#秀姑巒山
#秀姑巒山單攻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八通關舊路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花蓮縣布農族舊社領域復返計畫 協調會》
~高金素梅2020.08.25
今天,花蓮縣議員簡智隆、卓溪鄉代會主席金淑敏,召集卓溪鄉、萬榮鄉族人代表,以及花蓮縣政府文化局文資科,針對「文化部的前瞻計畫~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爭取2.0延續性地辦理。
我也邀請文資局、林務局、玉管處同仁,大家一起並交換意見。
「花蓮縣布農族舊社領域復返計畫」是前瞻預算中唯一的原住民族歷史場域計畫,檢討前瞻1.0,完善前瞻2.0,讓花蓮縣布農族人長期尋根的調查行動落實還原歷史場域。
我感觸尤深,彷彿我在7月份走在瓦拉米步道上的感動仍迴盪著!
今天,在布農族歷史古道的感動中,彼此熱絡地分享及回應,順利地取的這場會議的結論:
一、請簡智隆議員、花蓮縣政府,盤點文化部、林務局、玉管處的相關計畫,納入「花蓮縣布農族舊社領域復返計畫」裡做整合,使其計畫更加完整。
二、玉管處承諾在重視山林的動植物學之際,更應將當地族群的動植物學族名,以及其歷史文化脈絡併列呈現,教育社會大眾。
三、中央部會承諾全力支持本計畫!
延伸閱讀:
《追尋殖民遺跡 憑弔抗日戰場》
~高金素梅/踏勘「東段八通關越道路」
https://reurl.cc/0OD4m9

八通關舊路 在 八通關古道去程高繞~回程舊路(多處崩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八⼤秀,三座百岳的簡稱: 八通關 ⼭、⼤⽔窟⼭、秀姑巒⼭。 由東埔溫泉的⻄段 八通關 古道進入 八通關 山:標⾼ 3335M ⼤⽔窟⼭:標⾼ 3642M 秀姑巒⼭: ... ... <看更多>
八通關舊路 在 八通關古道觀高坪過後舊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八通關 古道觀高坪過後的 舊路 ,有過五關之稱,這次走有大約七個危險點,有二個點沒錄影,個人感覺走起來還好。 影上片五個點也不太清楚是不是就是以前 ... ... <看更多>
八通關舊路 在 [記錄] 淒風慘雨四日南二段未竟(八通關古道心得) -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期:2022.12.30~2023.01.02
成員:5人
溫度:2~6度
天氣:D1多雲,D2霧雨轉小雨,D3~D4風雨交加
負重:14kg
** 前言 **
南二段為山友推薦之入門縱走,
全程幾乎都有水源跟山屋,路徑清楚,
個人覺得整個南二段最困難的地方,
在於八通關古道的路況及崩塌情形,
上河在這一段也寫得不是很清楚,
八通關古道上河比較詳細的時間要看馬博那一篇,
比較複雜的路段就是八通關草原到觀高,
包含崩斷古道(舊路)共有4條路線,
後面會用地圖簡單整理供大家參考。
** 行程 **
D0 台北→池上民宿(台鐵剛好提早通車完畢)
D1:向陽管制站->向陽山屋->嘉明湖山屋->新康南二岔路->拉庫音溪山屋
里程:19K;+1550m;-1154m
重裝:9小時 (0.76)
D2:拉庫音溪->南雙頭山->雲峰東營地<->雲峰->轆轆谷山屋
里程:18K;+1513m;-1233m
重裝:9小時18分鐘 (0.7)
D3:轆轆谷山屋->轆轆山->塔芬池->塔芬山->塔芬谷山屋->
達芬尖山->南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屋
里程:20K;+2070m;-1820m
重裝:6小時50分鐘 (0.69)
D4:大水窟山屋->南營地->杜鵑營地->白洋金礦->巴奈伊克->
八通關草原->高遶->觀高坪->乙女瀑布->樂樂山屋->雲龍瀑布->愛玉亭
里程:15K;+800m;-2800m
重裝:9小時25分鐘 (0.57)
** 訊號及水源 **
中華電信在南二段幾乎沒訊號。
除嘉明湖山屋外之山屋皆無訊號。
D1:嘉明湖岔路到拉庫音溪無訊號。
D2:南雙頭山、雲峰微弱訊號,沿路幾乎無訊號。
D3:塔芬山、達芬尖山微弱訊號。
D4:八通關古道至對觀才有訊號。
轆轆谷水塔幾乎無水,人多可能要下切取,
山屋內有些前輩有藏一些水,
塔芬谷山屋石壁水源沒去,聽說穩定。
大水窟山屋無水,看天池還有一點,但泥沙多。
** 實測瓦斯 **
在網路看到一些瓦斯燃燒的比較,
跟CP Hiker的一些啟發,此行決定輕量化瓦斯,
測試110g的瓦斯夠不夠五天用,
因天氣過差提早一天撤退,
個人使用習慣是早上煮水跟晚上煮泡麵,
實際用了4天還有剩4成左右重量,
預估再撐2天是充足的,
缺點就是要滿省著用,也感謝隊友支援。
** 分日詳細時間及路況、心得 **
Day1
05:50 向陽派出所 H2311m
06:20 林道登山口 H2660m
07:35 向陽山屋 H2855m
09:20 向陽登山口 H3490m
10:00 嘉明湖山屋 H3378m
------ 大休40分鐘 -----
12:20 嘉明湖岔路 H3385m
12:55 新康山岔路口 H3420m
14:50 拉庫音溪山屋 H2700m
** 路況及心得 **
剛到向陽管制站滿冷的,簡單吃了東西摸一點小黑開始走,
到向陽山屋就開始覺得腳痠,前一週末奇萊南華沒恢復好,
接近向陽登山口飄了幾秒鐘的雪,
迎面而來逆走南二段的大哥說上面很冷,
天氣多雲,跟年初228的大景離很遠(有照片比較),
到嘉明湖山屋休息跟傑哥還有要去新康的K大拍照,
吃東西休息等待去向陽山的隊友。
續行經過三叉山登山口風開始轉大,
到嘉明湖、新康南二岔路決定不取嘉明湖,
續行後開始腰繞,接著會到制高點有展望,
可以看到南二段後面幾天的山頭,
可惜第一天雲層就很厚了,
接著開始瘋狂陡下到拉庫音溪山屋,
沿途地上泥濘多,陡下很滑要注意。
路徑有岔路,整體來說算清楚,
在制高點陡下拉庫音溪前跟隊友坐著耍廢,
中間偶爾有一點陽光就拍照,
悠哉的散步感覺很棒。
拉庫音溪山屋水源穩定且乾淨,要注意有熊出沒,
可以在這邊先煮一些會消耗水的食物,
如泡麵或者是珍珠奶茶,
山屋有發霉味道,晚上食物都收背包,無老鼠聲音,
南二段扣塔芬谷山屋是海拔最低,唯一有睡三四小時的山屋,
莫約7點多才有另一隊逆走從轆轆谷山屋走來。
Day2
06:20 拉庫音溪山屋 H2700m
08:20 南雙頭山(休35分鐘) H3359m
08:40 西北鞍南雙池營地 H3100m
09:50 小地形(微拉繩)
10:00 雲峰下三岔營地 H3200m
10:30 雲峰東峰營地
10:45 刀片岩
11:50 雲峰(休息45分鐘) H3562m
13:25 雲峰東峰營地
15:33 轆轆谷山屋 H2977m
** 路況及心得 **
如果是傳統行程不壓縮,此日上雲峰會是最硬一天,
清晨天將亮,不到5點就被隔壁阿伯團吵醒,
過拉庫音溪後開始瘋狂陡上,這邊摸黑路徑比較不明顯,
靠著頭燈稍微認一下路並不難找,
上稜線後坡度變緩,風勢加強一點,
日出被濃厚雲層蓋住,偶爾才有一點陽光,
沿途會經過一些岩石,回望可見三叉、向陽。
接著草坡不斷爬升,翻過一些假山頭才到南雙頭山,
濃厚的雲層讓遠方視野不是那麼清楚,
試想南雙頭山如果大景天氣有多美,
往向陽三叉可以看南台首岳,金字塔形關山,
玉山群峰跟秀姑巒、馬博,展望極佳。
拍照休息完畢後續行,
瘋狂陡下到西北鞍南雙池營地,沿路泥濘小心行走,
接著通過一個拉繩橫渡,有繩且好走,
後抵達雲峰下三岔營地(倒掉的鐵牌),
這邊前輩資料有水源的路似已崩塌。
續行連續長坡到三叉路口營地平台,
休息準備輕裝取雲峰,
輕裝沒多久就會來到刀片岩,
本來行前研究影片因本肥宅懼高症,
看到這段非常的害怕,
一直在思考如果結冰或是懼高症就不取雲峰,
實際上過的時候裸露感還好,
貼著岩壁走還滿安全的,
個人覺得小霸尖山最後那段拉繩比較可怕。
過刀片岩後腰繞雲峰中峰,
接著慢慢爬上去雲峰,
路程比想像中遠,整體來說不難走,
路窄的地方注意一下就好,
抵達雲峰剛好展望開了,此行唯一一座有展望的山頭,
360度環景,非常的感動!
剛好跟著慶祝傑哥完百,耍廢拍照休息了快1小時。
看了下手錶,雲峰來回爬升約450m,
回程天氣開始轉差,
到岔路撿重裝開始飄雨,
進樹林後路變得很濕滑,
經幾個小營地跟看天池,
如果是好天氣一定很美,
風雨漸漸轉大,體感溫度急遽下降,
先陡下接著陡上,
腰繞轆轆山南峰後下到轆轆谷山屋。
Day3
05:45 轆轆谷山屋 H2977m
06:25 轆轆谷山屋登山口 H3248m
06:45 轆轆山 H3278m
07:05 轆轆谷山登山口 H3248m
08:15 拉繩上攀地形
08:00 霧淞杉木林
09:00 最低鞍部黑水塘
09:30 塔芬池 H2930m
09:55 塔芬山 H3070m
10:57 塔芬谷山屋 H2635m
13:00 崩壁群
13:05 達芬尖山 H3206m
15:06 鞍部營地 H3068m
16:00 南大水窟山 H3381m
16:25 大水窟山屋 H3220m
** 路況及心得 **
今天是此行最硬的一天,因壓縮了一個山屋,
上河時間要13個小時,行程第三天體力消耗了不少。
轆轆谷山屋不意外的整夜無眠,
聽著阿伯跟隊友打呼聲音,
凌晨2點多,隔壁阿伯團就開始整裝煮東西了,
打開了山屋的門,外面雨勢沒有變小,
連上廁所都覺得厭世,
昨天老早就把單眼收起來,還用塑膠袋密封怕受潮。
摸黑起登後往山屋右邊前進,上了稜線後風變得幹爆大,
到了轆轆山岔路下重裝,過東峰後先陡下,
轆轆山三角點前先下後上,沿路都是泥濘,
外面剩下1-2度接近冰點,必須靠著速度維持體溫,
三角點即使帶著手套還是覺得很冷,
因為手套早就濕透,手指冷得像是冰棒,
隨便拍了幾張合照後就匆匆回程了,
刻意在避風處停了幾秒鐘避免失溫。
回到轆轆東峰的岔路撿重裝,沿路看到結冰的地面,
隊友早就不知道噴去哪裡了,
之前獨攀秀霸跟馬比杉山,
有一兩個岔路走錯都可以走回來,
精神體能耗弱加上天氣差,
很容易判斷錯誤。
過了一些小攀爬地形後陡降到鞍部,
看到滿是霧淞杉木林沒有一絲喜悅,
淋雨冒風前進非常的痛苦噁心,
抵達塔芬池跟隊友合照,
我處在崩潰邊緣,不知道身體還能走多久,
上塔芬山的休息的時候,趁著山頂有微弱的訊號,
傳了訊息告訴爸媽家人會平安下山,
其實我想說的是:完蛋了,這次恐怕下不了山。
對於能不能活著下山,一點把握都沒有,
隊友看了天氣預報,接下來3天都是壞天氣,
簡單吃了一點東西,塔芬山下是一些崩壁,
沿路濕滑泥濘,之後一路陡降到塔芬谷山屋,
在這邊海拔低,稍微舒服一點,滿滿想迫降的念頭,
離大水窟山屋還有那麼遠的路,
心中天人交戰,
但天氣預報只會更差,提早迫降可能明天踢不出去。
想了想還是硬著頭皮繼續走,
往達芬尖山的路在山屋右邊,一開始就是瘋狂陡上,
永無止盡的上坡幾乎榨乾力氣,
到達芬尖山前要過一些崩壁,小心通過不危險,
輕裝來回達芬尖山後吃了東西,
看了看時間決定把剩下力氣全部用完,
至少今天要推到大水窟山屋!
看了其他人的照片,這邊是很美的草原,
展望可以看到玉山跟八通關草原,
現在一片白牆完全感受不出來。
接下來到南大水窟山比南雙頭山崩潰,
各種假山頭跟冰冷的風雨,
抵達南大水窟山的時候完全沒有停留,
風雨趕著我繼續往大水窟山屋前進,
稜線上緩下後終於到大水窟山屋。
Day4
05:30 大水窟山屋 H3220m
06:10 南營地 H3218m
07:10 杜鵑營地 H3115m
07:20 稜線岔路 H3048m
08:00 白洋金礦山屋 H2838m
08:25 巴奈伊克山屋 H2826m
08:45 八通關山登山口 H2836m
09:25 八通關草原 H2826m
10:35 西峰叉路(崩塌) H3058m
11:30 古道崩斷岔路(新舊路交會口) H2595m
12:30 溪水營地、對觀 H2088m
13:25 乙女瀑布 H1726m
13:45 樂樂山屋 H1676m
14:10 雲龍瀑布 H1575m
14:55 愛玉亭 H1265m
** 路況及心得 **
討論了一晚後,由於接連的壞天氣,
原先預期要到八大秀再住白洋金礦山屋取消了,
打算直接從大水窟山屋踢出來東埔。
凌晨打開山屋的門,迎接著我們又是寒風刺骨的雨,
到杜鵑營地前摸黑要過一些小崩塌,
天亮後因為天氣太差,陽光被濃厚烏雲擋住,
過了杜鵑營地後到了稜線岔路,直行可以直接通往巴奈伊克,
但這條路徑不明,且須下切荖濃溪,
這幾天的雨會讓溪水暴漲,
山友資訊如下:https://reurl.cc/jlMoXy
於是我們選擇右轉先到中央金礦山屋,
沿途跟杜鵑營地、南營地很像,都是平路,
但有一些小崩塌跟瀑布要過,
這邊我走到外掛的蛋殼睡墊噴掉了,
但也沒力氣跟時間回去撿了QQ
過荖濃溪後抵達中央金礦山屋。
過中央金礦續行,這邊有兩條路,
一條是直走往八通關草原,及右轉上八通關山,
八通關草原有停機坪可以通往東埔或玉山,
這邊因為我路不熟,就跟著大夥來到草原。
到草原後隊友選擇走崩塌舊路,
我看了一眼就決定自己回頭高遶,
濕冷的風雨加上身體多日疲憊,
衡量自身狀況很可能出事上報。
高繞多了不少爬升,而且中間有一段崩塌,
完全沒有路徑,要自己踩,
而且滑下去就沒了,直接登出人生。
https://reurl.cc/eXvKdR
下面有示意圖
路線1最左邊黃色就是古道崩塌舊路,
路線2紅色就是我走的到八通關草原後的高遶,
這兩條都是走到八通關草原後的路。
路線3從岔路上八通關西峰高遶再下到觀高。
路線4從岔路上直接旁邊繞過去。
路線5從岔路上八通關。
這三條都是巴奈伊克旁邊登山口上去的路。
不負責言論,網友說高遶西峰的路最好走
最近雷神有通知八通關舊路的繩子斷掉了,
https://reurl.cc/yk19Ll
要不要過去就自行評估囉。
接下來的路就是八通關古道西段,
個人覺得這邊是南二段最危險的地方,
下雨後常常有落石跟崩塌,
整路都是小河流跟爛泥巴,
很崩潰的是背包都積水,
越走越重超級崩潰,
小弟貪生怕死有高遶或低繞都會走,
印象樂樂山屋前後的高遶比較久,
之後就是慢慢嚕到愛玉亭,
建議走馬博、八大秀、南二段前,
都要上網查一下近期八通關古道崩塌情形,
這邊的路幾個星期就會變,
祝福大家做好準備安全下山。
** 跋 **
此行屬本人最痛苦的行程,
前一週聖誕節重裝爬奇萊南華,本來想鍛鍊體能,
錯估自身恢復時間導致南二走得很辛苦,
背了快2kg的單眼,
第一二天多雲飄雨,第三四天整天下雨,
什麼東西都沒拍到,還要擔心相機受潮。
原本登山的樂趣來源在於欣賞風景,
這幾天天氣冷又溼,走到快失去爬山的意義。
在這次山上反覆的思考,
上百岳撿山頭、拚速度都不是人生唯一,
多陪陪家人朋友,尋找生命更多的可能,
有哪些人事物才是值得自己花精神時間,
只有自己才知道答案,之後縱走會慎選天氣,
寧可山下吃火鍋耍廢,也不願山上風吹雨打。
** 照片 **
此行照片乏善可陳
與之前戒茂斯上嘉明湖超大景的比較(向陽北峰)
嘉明湖岔路往南二段
下切拉庫音溪前的展望
拉庫音溪山屋
往南雙頭山
看似可怕的刀片岩
唯一有展望的雲峰
轆轆谷山屋
塔芬谷後的陡上
最硬的南大水窟山
你看的到大水窟山屋嗎~
南營地
杜鵑營地
高遶崩塌處
高遶部分路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36.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676101832.A.D0A.html
※ 編輯: JacobBaker (111.83.36.64 臺灣), 02/11/2023 15:58: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