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福島十年復刻版☢️
過去藝文界發起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即將再現!邀請支持反核的大家,今晚18:00到自由廣場一同響應!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也將同步進行直播,無法到場的朋友,歡迎於線上共同參與!
-
福島核災後史上人數最多的 #反核遊行,是2013年3月9日的大遊行,北中南東共超過22萬人上街要求 #終結核四,遊行當天結束後,夜宿凱道的電影人、藝文人、音樂人、社運人帳篷會,發揮集體的熱情與創作力。尤其是藝文界在此夜醞釀出後來長期的聲援活動「 #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每週五晚間6點在自由廣場舉行晚會,將近兩年共100場的活動,風雨無阻,從無間斷直到第100個夜晚,都是由一群群來自各行各業、熱血的志工們撐起,許多藝文工作者每週輪流上台短講,讓反核運動不再只是社運團體的專利,#公民以各種方式參與社會運動,成為最大的亮點。
然而,#福島核災已經十週年,#核四也已封存七年,但擁核派想要讓核電復辟的各種動作迄今仍沒有停歇,更提出了「核四重啟公投」,#試圖恢復一座充滿風險的核電廠。革命未成,我們仍須為了下一代的台灣人而努力,因此,#新的五六運動即將啓動。
為了下一代的孩子,過去藝文界發起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即將重現江湖。以肥皂箱作為舞台,以公民論壇作為主軸,訴諸「#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呼籲民眾相約街頭見,將每月固定在自由廣場集合,持續舉辦至8月28日公投那一天,#堅決反對核四重啟,呼籲民眾投下 #不同意票!
---
📣活動資訊
時間:2021年3月26日(週五)18:00-21:00
地點:自由廣場前(中山南路旁,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5號出口)
內容:音樂表演\名人短講\公民論壇
形式:向過去藝文界發起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致敬,以肥皂箱作為舞台,以公民論壇作為主軸,訴諸「溫柔而堅定」力量,將在每月舉辦集會,持續舉辦至八月公投為止。
📣肥皂箱發言順序: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秘書長 楊順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崔愫欣
▪永社 秘書長 洪崇晏
▪鹽寮反核自救會 總幹事 楊木火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 江櫻梅
▪「它核他們的故事」成員 李若慈
▪五六運動第一代、第二代志工分享
▪作家小野
📣音樂表演:歌手巴奈、《睡後故事》樂團、美麗島組曲合唱
詳情請見活動頁:https://bit.ly/312soaP
#福島十年告別核電
#不要核四五六運動
#終結核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介紹 訪問作者:柯金源 (Ke Chin Yuan) 內容簡介: 首篇導演自剖,如何從一開始追求影像美學表現,到自我反省環境紀錄工作者應該要表現的本質為何,至今返歸真實、企圖透過鏡頭傳達種種災難之因並對社會大眾與決策者形成影...
公民以各種方式參與社會運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介紹
訪問作者:柯金源 (Ke Chin Yuan)
內容簡介:
首篇導演自剖,如何從一開始追求影像美學表現,到自我反省環境紀錄工作者應該要表現的本質為何,至今返歸真實、企圖透過鏡頭傳達種種災難之因並對社會大眾與決策者形成影響的歷程。
第二至四章,是海陸交界與海岸線的總體檢。第二章綜觀臺灣海岸線大尺度、規模性的改變,直指重要指標現象是如何形成,如自然海岸消失與人工海岸水泥化問題。
第三章進入各地樣區,透過錯落在大尺度當中的單點案例,細數人為開發的演變,說明自然與經濟活動間的衝突,以及保育的重要。
第四章以作者的家鄉彰化為記主軸,描述一路以來田野對生命的感動,以及人、生物與環境互動的海岸群像。
第五章與第六章談臺灣日日都在經歷的天災與汙染問題。島嶼無可迴避的天災包括地震、颱風,自然創傷已難平復,人為破壞卻讓天災加劇。如今在氣候變遷之下,複合式災難更年年考驗著島民的智慧。這幾十年來,自然資源從正常運轉到逐漸消失,除了天災,更因為環境汙染。滋養我們的土地、無所不在的空氣、生養萬物的海洋,這些環境汙染,是怎麼一步步走到這裡的?
第七章到第九章的主題別是森林生態、臺灣附近重要島群生態變化以及生物多元價值。第七章論及森林若海洋,一樹一島嶼。臺灣在世界的位置,標誌著生物多樣之島。人們對待山林的態度將決定環境會以協合或是衝突回應。第八章則是細數離島。臺灣是島嶼型國家,每座島嶼都擁有不同的生態重要性與歷史意義,甚至是臺灣的前哨。當我們不瞭解臺灣周遭海域發生了什麼國際紛爭或是生態破壞,我們將無從面對共同未來。第九章則透過指標物種的命運,看到了珊瑚死亡的悲劇,也看到了軟絲成功復育的希望。
最終章則回顧環境命運為何是一場你我必須共同扛起的未竟之戰。環境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你與我的書。這是過去以及現在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一步一步共同刻寫出來的環境啟示錄。
作者簡介:柯金源
人稱柯導、柯師傅。彰化伸港人。
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十二年,共累積了超過三十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近年作品多關注產業政策變遷下,臺灣自然環境如何遭受破壞;以及在公民意識覺醒的年代,政府該如何訂定未來環境保護計畫、企業該如何落實社會責任。多項作品入圍並獲得國內外重要影展獎項。
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照相機,開始記錄自然生態景觀。
1985年 進入專業視覺語言學習之路。
1986年 拍攝主題以人文、社會現象為主,並進入媒體,主跑政治與經濟、社會運動。
1990年代 臺灣媒體開放,閱聽大眾的資訊使用與娛樂方式產生質變。為了更貼近閱聽人以達到環境資訊的傳播目的,開始參與電子媒體「生態類與人文紀實類節目」的拍攝與製作,大量累積影音資料。
1998年 參與公視新聞部「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的企劃採訪拍攝製作。並擔任深度報導記者、社會組召集人、編採組長、採訪組副組長。
2002年 為了完整呈現環境的變遷與觀點,並結合影音創意形式,「環境類型紀錄片」成為重要的呈現形式。
主要獲獎紀錄:
1997年起,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
公民以各種方式參與社會運動 在 菜市場政治學- 【為什麼參加社會運動?有什麼意義?】 沈智新... 的推薦與評價
沈智新/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府系博士生近來,台灣政治性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各種議題鼓動人民走上街頭,太陽花學運更是許多人的街頭初體驗,社會科學家們對於這類公民 ... ... <看更多>
公民以各種方式參與社會運動 在 高中 學年度 學期 - 台東高中 的推薦與評價
其中社會運動是比較溫和而緩慢的促使社會發生變遷;暴動或革命則是屬於強烈而快速的推動社會變遷。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社會運動. 下圖為公民社會的架構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