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一本冷硬書,但心頭熱熱的❤
端午連假期間,總算搶到了幾個比較完整的時段看書。想想決定翻開現在最熱門的兩個話題:「#監察院該不該廢?」+「#健保會不會破產?」
《#全民健保總體檢》這本書是黃煌雄委員三年前送我的,剛好就跟這兩個議題有關,但我始終因為忙碌沒力氣翻開。
#我的55天監獄風雲
很多基隆/暖暖的朋友不知道,我在2002年曾經因為反對「#健保保費雙漲」到行政院抗議,與數千群眾推壞了行政院的大門,還被視為「主謀」之一,最後被告「#毀損公物」並判刑55天,我不捨易科罰金的總金額,決定2004年去「進修」55天。
從勞工運動的角度,面對健保的財務議題當然是「分配正義」、「程序正義」的問題,但在「管理調控」的問題沒有改善之前,要求被保險人提高保費是沒有道德基礎的。更何況「保疾病vs保健康」的定位問題一直沒有明辨,直接以漲價回應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到最後,倒楣的仍只有醫療體系中的醫事人員與全民被保險人。
總之當年我蹲了55天,老問題也還是沒有解決。這本10年前(健保實施15年後)出版的大部書如今來看就顯得有價值了。
而陳時中部長的政治勇氣以及智慧可以到哪個高度?剛好就可以用這本書來檢驗。
#監察院的存廢是真問題嗎?
這會兒,雖然只啃了三分之一本,但心中對黃煌雄委員的敬佩增加了幾分。姑且不論「總體檢」最後提出的幾個階段建議是否同意,但是至少在問題的定性上都算是有未來性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這不但是在監察委員的職權行使下所發展出來的重大工程,更讓監察院獨立的角色可以更發揮出積極的引導作用。
監察院長期被譏為「沒有牙齒的老虎」,其實不完全是「三權分立vs 五權分立」的問題,說到底,不論三權或五權的設計,現實上都逃脫不了主流政黨或派系的掌握,這恐怕才是真問題。怎麼樣讓監察、彈劾、糾正行政機關的權力重新回到人民(而非政黨派系)的手上,才應該是真目標。
再退100步講,我以為此刻真正該討論的是,在還沒有修憲完成之前、在落日條款訂定之前,怎麼樣讓監察委員職權可以發生建設性的作用,讓監察委員的權力來源多反映「民意」而非「黨意」,恐怕更實際一些。
#冷硬派的夥伴在哪裡?
我如果邀請黃煌雄委員來基隆演講,談談全民健保的危機(感覺很冷硬,是吧?),❤有沒有人有興趣啊?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