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vlatov 文字慾(Alexey German Jr., 2018)
Country:Russia
Score:6/10
這部傳記電影以俄羅斯流亡作家Sergey Dovlatov(1941-1990)為主角,故事聚焦於1971年蘇聯無產階級革命紀念日(11月7日)前的那個冬天,同為俄羅斯猶太人的Sergey Dovlatov和Joseph Brodsky(1940-1996)彼此惺惺相惜,卻一直苦於找不到發表作品的機會,並且因無法加入作家協會,意味著像他們這樣的作家,對祖國而言根本並不「存在」。Dovlatov因堅持一己理念和創作尊嚴,拒絕寫歌功頌德的媚俗文章。他任職工廠小報記者,收入低微,生活潦倒,妻女離他而去,被迫與母親同住一間大雜院。窮困潦倒、沮喪悲傷的他,只好成天在列寧格勒的街頭四處遊蕩,徘徊於各種文學場所和爵士俱樂部,與那些跟他同樣鬱鬱不得志的詩人、畫家朋友們競相談論著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1837)、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yevsky,1821-1881)、維登斯基(Alexander Vedensky,1904-1941)、葉賽寧(Yesenin Sergey Aleksandrovich,1895-1927,舞蹈家鄧肯赴俄後的丈夫),乃至當時被蘇共當局視為毒草的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諷刺的是,這些前蘇聯文學史上的名人,絕大多數若非被迫流亡異地,要不就是英年早逝,不得善終。即便是在最失意落魄之時,卻可以透過各種隱喻的語言和文字,去嘲諷、挖苦當代社會的荒謬,亦可相約知交三兩人,隨便找個地方就即興彈起了吉他、開Party,彼此對酒當歌,在聚會上朗讀詩作然後把自己灌醉。至於其他的人,也都以自身不同的方式,個別抵抗著時代的沉淪。不過,覺得這部片拍得有點表相化,演員的演出與及故事的敘述都表現得十分普通,還是俄羅斯的文學作品比電影精彩多了!
「列寧格勒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好雷] 列寧格勒襲擊Attack on Leningrad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电影《进攻列宁格勒》 史诗级战争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俄罗斯视角二战大片《列宁格勒》,德军围城近三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列寧格勒圍城戰,有沒有這麼慘呀?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列寧格勒電影 在 全台首播【喋海救援:列寧格勒】Coming Soon! - Facebook 的評價
列寧格勒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鋼琴的大千世界】♩.♪ 今天是我曾在德國Koblenz上過一週大師班的已故蘇聯鋼琴家 魯道夫·凱勒 (Rudolf Kerer)逝世七週年,分享他在1963年的一部電影裡為飾演列寧的演員演奏的貝多芬奏鳴曲「熱情」!
Rudolf Kerer (10 July 1923 – 29 October 2013) was a much-recorded Soviet and Russian classical pianist.
▪️童年與少年時代
鋼琴家Rudolf Kehrer於1923年七月十日出生於喬治亞首府提比里斯的德裔家庭,其先祖在1816/7年間移民自德國的符騰堡,是當時許多移民至烏克蘭以及高加索地區國家(包括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的德國家庭之一。
Rudolf Kehrer成長在提比里斯的德裔社區,附近有一間基督教教堂、德語學校,以及一間固定有德國籍醫生值班的醫院。當地的德裔家庭維持著德國的文化傳統,其中也包括了活躍的音樂會活動。
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奧德薩、基輔等地之外,當時在蘇聯各地頻繁舉行演奏會的眾音樂家也經常到提比里斯演奏。正如同著名的音樂家包括歐伊斯特拉赫、柯剛(Leonid Kogan)、李希特皆來自烏克蘭,巴許基洛夫(註一)、伏拉申科(註二)以及薇莎拉茲(註三)都是出生於喬治亞的提比里斯。提比里斯確實是當時蘇聯的音樂重鎮之一。
(註一:Dmitri Bashkirov 1931-,俄國鋼琴家,任教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以及馬德里蘇菲亞皇后音樂學院,學生包括Arcadi Volodos、Dmitri Alexeev、Nikolai Demidenko、Eldar Nebolsin以及鄧泰山。)
(註二:Lev Vlassenko 1928-1996,1958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首屆的銀牌,學生包括普雷特涅夫)
(註三:Eliso Virsaladze 1942-,喬治亞鋼琴家,1962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第三名,李希特非常讚賞她的才氣跟舒曼鋼琴作品詮釋,也多次來台演出)
Rudolf Kehrer父親Richard為鋼琴製造師及調音師,繼承了祖父Hermann的小工作坊。在這樣的社經背景中,Rudolf Kehrer與他的弟弟一起成長。家族的其他遠親也都住在提比里斯。
▫️跨出第一步
在父親的鋼琴事業耳濡目染下,Rudolf Kehrer在六歲便開始接受專門的鋼琴教育。Kehrer的第一位老師是德國女鋼琴家Erna Krause,在德國習樂而後來到提比里斯開設私立學校。儘管Kehrer日後回憶起Krause鋼琴班上的六年,認為學習成果相對而言沒有第二位老師Anna Tulaschwili的課程來得豐碩,但兩位老師都幫他打下了紮實的技巧基礎。
父親在各音樂廳以及演奏會的鋼琴調音工作也讓Rudolf Kehrer在很小的時候有機會認識到頂尖鋼琴家們的演出曲目。
十一歲時,Rudolf Kehrer被選為潛力新秀青年演奏家的一員,獲得了蘇聯文化部的支持,得到機會可以進一步深造鋼琴演奏。Rudolf Kehrer一直到十八歲都受教於Anna Tulaschwili的指導。
Rudolf Kehrer在十二歲時就能夠彈奏蕭邦的練習曲集;在著名鋼琴家Egon Petri(註四)某次來訪提比里斯的音樂會中,Rudolf Kehrer有機會在他面前演奏蕭邦的C小調練習曲《革命》,兩年後Rudolf Kehrer則可以彈奏幾乎全部的蕭邦練習曲。
(註四:Egon Petri,1881-1962,受教於布梭尼,其門下學生包括Earl Wild和John Ogdon)
▪️政治迫害和家庭拆散的年代
德裔喬治亞人長久以來安居在提比里斯的德語區,到了1930年代他們被迫愈來愈屈服於史達林政權對蘇聯境內少數族裔的壓迫。
早在1934年,所有居住於蘇聯地區的德裔居民都必須被造冊登記,而蘇聯政府稍後幾年便利用這些名單逮捕德裔居民並且驅逐其出境。
所謂的「俄羅斯化政策」指的是關閉蘇聯境內少數族裔的文化設施,而俄文則是唯一的法定官方語言。
Rudolf Kehrer也因此只能在德語學校上到四年級結束,最後在另一間俄語學校拿到畢業證書。
隨著蘇聯境內的德裔居民的基本人權不斷地遭到限縮,位於阿爾泰山脈區的蘇聯德語區主管機關也於1938年十一月遭到強制解散,烏克蘭則在1939年的三月底關閉所有的德語區主管機關。
1937/8年蘇聯政府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逮捕行動,德裔、猶太裔、甚至是俄裔的知識份子都牽連於其中。Rudolf Kehrer的兩個叔叔在1938年遭到逮捕,他們之後便下落不明,唯一的可能就是遭到處決。Rudolf的父親則在1939年被指控擔任德國間諜而遭到逮捕,1943年過世在拘留所裡。母親只收到一張短短的通知信告知其夫已死,信上沒有任何關於死亡地點與原因的訊息。
隨著1941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國與俄國的全面戰爭開始,德裔居民在蘇聯的生活情況變得更加惡劣。光在1941年的七月到十月就有大約十萬名德裔居民被強制遣送到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
德語區在1941年八月也全面被蘇聯陸軍以及內務人民委員部(簡寫為NKVD,也是日後KGB系統的前身)的特種部隊佔領,與國內其他區域的聯絡也被截斷。
1941年八月二十八日,來自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命令生效,蘇聯境內的德裔居民皆被指控涉嫌與德國通敵且密謀策反,並被大規模地遣送至蘇聯的中亞地區。
光是九月初,就有大約有四十萬名居住在伏爾加河流域、八萬名左右來自蘇聯其他鄰近歐洲區域,以及約兩萬五千名來自喬治亞與亞塞拜然的德裔人口,被強迫遷徙到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地區。在1942年到1944年之間則又有約五萬名德裔居民從列寧格勒及境內其他殘存的德語區被強迫遷出。
1941年的十月十八日,Rudolf Kehrer和母親、弟弟,以及兩位阿姨一併遭到遣送出境。他們被送上了卡車以及載運牲畜的貨運列車一路被送到了裏海旁的巴庫市(位於亞塞拜然),接著在顛簸動盪中渡過了裏海,繼續被遣送到哈薩克。最後在抵達塔什干(今日的烏茲別克首都)前的七十公里左右,遣送他們的火車停在一片荒漠的正中間。負責遣送的蘇聯士兵讓所有人在荒野中下車,而這些人經過了漫長的等待最終被運送牲畜的卡車分載到不同的當地村落。
▫️軍隊的監視
在嚴刑的威脅下,這些德裔居民只有得到當地指揮官的允許才能夠離開被分派遷居的中亞村落。這樣的執法嚴格地控制了當地居民的行動。
直到1956年,對於被遷居人民自由移動的限制才得以解除。只是這並不意謂德裔居民得以遷回到他們被蘇聯政府移居前的居住地區,他們一直等到80年代才得以回到家鄉。
Kehrer一家人先抵達哈薩克南部的村落Slawjanka,1946年後他們住在名為PachtaAral(字面上的意思是「棉花鋪成的海」)的集體國營農業公社。
當地的居住環境以及生活資源都非常惡劣:住的地方四壁都是乾土牆,沒有窗戶,屋頂是芒草鋪的,地板也僅是夯實的乾泥土;前幾個月配給的主食是玉米,偶爾有一隻陸龜(譯註:原文真的是這樣)。
嚴酷的氣候條件也讓居民吃了很多苦:當地冬天酷寒,而夏天沙漠地區的氣溫則可以來到四十度。
這些德裔居民被迫去做各種不同的勞力工作;Rudolf Kehrer得辛苦地負責照顧好幾片棉花田。
▪️勞工隊的生活
從1941年開始,當地所有能工作的男性都被徵召進勞工隊(Labor Army),1942年開始徵召的對象加入了沒有子女的女性,再晚一點則進一步增加了沒有嬰幼兒的母親們。最後算起來被徵召入勞工隊的德裔人數高達十萬人。
勞工隊負責的工作包括了建造工廠、鐵路、鋪路、以及開鑿運河。極端的工作量和惡劣的伙食條件使得許多人死於營養不良,有些人則是因為在小地方違反了規定便遭到毫不留情地射殺。
Rudolf Kehrer本來也會被徵召進入勞工隊。起初Kehrer因為生了重病而免於入伍,之後他在最後一次動員中受到徵召。正當Kehrer已經坐在準備出發的列車上時,一個舊識在月台上看到了他,讓他下車。舊識並且利用在警察單位服務的職務之便讓Kehrer不會再受到徵召。
▫️沒有鋼琴的十三年
儘管Rudolf Kehrer並沒有受過完整的教師訓練,他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開始在小學校教數學,而他的教學成功也讓他最後得以獲准接受函授教育。
在高分通過教師考試之後,Rudolf Kehrer取得了正式的教師證書。Kehrer選擇走入教育事業,卻是因為他很早就放棄了成為職業演奏家的希望。
在這段日子裡Kehrer既不能聽音樂也不能演奏。德裔的蘇聯人民持有收音機是違法的,Kehrer為了能夠記得他最心愛的鋼琴演奏,便在一塊板子上畫上了鋼琴的琴鍵,就著那塊板子舞動手指,讓音樂在腦海中響起。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整整十三年。
▪️新的開始
遷居人民自由移動的限制在1956年得以部分地解除。這時終於出現了一道曙光,前往大城市得到進一步的教育或是新的生涯規劃變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Rudolf Kehrer這時已經三十一歲了。在家庭會議中,Kehrer向家人表示他打算重新接受演奏家的養成教育,只是這個理想自然被認為只是一廂情願,甚至被懷疑根本不可能實現。
Rudolf Kehrer於是報名了塔什干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順利地通過了考試,馬上從三年級開始上課(五年制)。
在重做學生的這幾年Rudolf Kehrer非常努力,有一陣子甚至是一天花上七到八個小時學習。這些努力帶給他非常傑出的成果:畢業考一結束Kehrer便馬上獲得了該學院的教職。
▫️決定性的大突破
要不是參與了1961年的戰後第二屆全蘇聯音樂大賽(註五),Rudolf Kehrer一定會一輩子都一直待在在塔什干的音樂學院教琴。1945年的戰後第一屆全蘇聯音樂大賽的鋼琴首獎正是李希特和Victor Merzhanov。
(註五:全蘇聯鋼琴大賽舉辦年度以及各次相隔年份實在不可考,可以得知的大概是吉利爾斯為1933年第一屆的鋼琴首獎、Yakov Flier為1935年度的首獎得主)
儘管超過參賽者的年齡限制,Rudolf Kehrer仍然被破例允許參加比賽。這一次的成功再次超乎預期:Kehrer獲得了評審團前所未見的五十分的滿分,抱走了大賽首獎。大賽的評審在參考意見中是這樣寫的:「Rudolf Kehrer絕對是蘇聯音樂界的奇蹟,他擁有非常獨特、個人化且圓熟的天賦,他的演奏也具備了鋼琴演奏所能企求的最完美音色特質。」
Rudolf Kehrer馬上獲得了當時蘇聯境內最聲名顯赫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教職,他同時也成為了莫斯科愛樂固定合作的獨奏鋼琴家。
▪️僅限於鐵幕內的活動
不同於李希特與吉利爾斯等演奏家,Rudolf Kehrer儘管經歷了這些成功卻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踏上西方國家演出。Kehrer的活動被限制在包括東德在內的東歐國家。儘管巴黎那邊公布了他的演奏會訊息、美國也發出了無數的邀請函,Rudolf Kehrer卻一直無法得到出國許可,也沒能得知蘇聯當局任何的拒絕理由。其實Kehrer的出國文件一再被擋下的真正原因來自於他父親與兩位叔叔死於史達林政權的冤獄,這讓蘇聯當局擔心Kehrer一旦到了西方國家就不會再回來。也因此Rudolf Kehrer的名聲只流傳於東德小小的圈子裡,這些人認識Kehrer要不是因為在音樂會或是廣播中聽過他的演奏,就是聽過他為蘇聯國營唱片公司Melodiya眾多錄音中的其中一張唱片。
▫️終於到達西方國家
在八零年代的末期Rudolf Kehrer第一次得到允許前往西方國家旅行。在1990年──也是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院執教的二十九年後──Kehrer受聘為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他在這裡一直教到了1998年。
Rudolf Kehrer最後定居在瑞士蘇黎世,他在那裡待到2013年至他在柏林過世,他下葬在柏林弗里德諾的一個所謂的藝術家墓園區。
Rudolf Kehrer教授一生獲獎無數,他同時也是眾多鋼琴大賽的評審團之一,並且舉辦了許多鋼琴大師班,也有愈來愈多他的學生在國際著名的鋼琴比賽中展露頭角。
Rudolf Kehrer在幾近八十歲高齡的今日才被西方世界所認識並獲得肯定,實在是太遲了。史達林的恐怖政治扼殺了一個本來可以向世界開展的偉大藝術生涯,讓人唏噓不已。
(內文文字引用自:http://mainlyclassicalmusic.blogspot.com/2015/03/rudolf-kehrer.html?m=1)
列寧格勒電影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舊時好玩:戲院憶舊 - 劉天賜
說到戲院,無論甚麼時代,都是大家必定去過的地方。香港 50、60 年代,戲院林立每一個「環頭」(地區),甚麼地方皆有戲院,且有「院線」,戲院聯成系列,方便發行商排期。
西片有放映西片的院線(多放映美國荷里活舶來的電影,分首輪及次輪)。有播放國語片及粵語片的院線,每夜夜場(7 時半、9 時半)總是人滿。先有公餘場、後有午夜場。
現在,都是甜美的記憶。幼年我住在尖沙咀,少年住在紅磡,都是流連戲院的兒童、少年,現在把這一段甜美的記憶與各位分享!
童年的卡通世界:樂宮戲院
樂宮好大,是何東物業,拆建成美麗華酒店,當時乃尖沙咀第一大放映西片的戲院。樓下有很大的候影處,賣票的地方也有兩層高,兼有賣零食的小店。小孩子不用吃了,只看自動爆谷機神奇地把粟米粒爆開,香氣四溢,已經神魂顛倒。我們喝一杯汽水,已經滿足幸福了。
看戲只看星期天早上 10 時 30 分的卡通片。門券後座,好像 7 毫子。正場分前座,個半;中座個七,後座兩個四。樓上分超等,特等,好像三個半呢!看卡通都是美國來的迪士尼卡通,有「貓追雀」、「貓鼠大戰」等,小孩子百看不厭。
放映前,必上演英國國歌,觀眾必然起立肅靜。這是國民教育之一呀。放映時,大家可以笑出聲,沒有人膽敢喧嘩的。大戲院有其莊嚴氣氛也。
東樂戲院
也是何東物業,很大很大,拆後改建了大廈做「大大公司」,後來又改成商場。是一間有舞台表演牌的戲院(其餘還有利舞臺及香港大舞台)。粵劇(大戲)不常埋班,故放映二輪西片。多數是「成人片」,加料有真人演出艷舞。我年輕時好奇,看過,買樓上,便宜價,放映「慾海春潮」(L’Île du bout du monde),該是法國片,1 男 3 女因飛機失事流落荒島的故事。有多香艷?大家可知當時沒有設級數,只受檢查,全片只剩下少許裸露鏡頭了。之前加插之艷舞,廣告上說:來自南美,O小姐,很胖,40 有多(風韻猶存),穿三點式,身上掛了很多垂條及響鈴,按著那支音樂,先抬起大腿出場,在場男士都血脈奔騰了。那時比堅尼裝已很香艷的了。東樂樓上可有大發現,原來還有「解話台」!解話,默片時代專業,恐怕看官看不懂,請來了解畫人,一邊放映,一邊解說。他要坐在有利位置,東樂特別在樓上設立兩個向外伸出的鐵台,他看到樓下、樓上諸公,然後口若懸河加鹽加醋,說一番題外話。但此君一定是百曉生,見甚麼可講甚麼,增加看片人趣味。
這時,已沒有放默片了,但鐵台還在呢!
快樂戲院
在油麻地佐敦道尾(也拆了),曾放映很多昔年的蘇聯片。我看的有「靜靜的頓河」、「堅守要塞」等。聽聞有蘇版的「戰爭與和平」短版呢!長版 6 小時多,都是俄國名著改拍的。「靜靜的頓河」很悶,父親看得津津有味,小孩子不敢睡,後來還看了下集。現在找不到錄影碟了。「堅守要塞」卻好看,說德軍屢攻列寧格勒不果,英雄人民怎樣力抗納粹德軍的戰爭片。這時,蘇片拍得精彩,戰爭片尤佳。
後來,改放唐片,我看「禿鷹 72 小時」尾聲之際,全院大放光明。銀幕打出字幕:「有人放蛇,大家離開」。各人卻有秩序從太平門離場。原來習慣了,常有人放蛇的。
放蛇、割椅,常事呢!黑社會人士不講理,不甘便破壞,油麻地甚焉。現在沒有這種破壞了。快樂專放蘇片,獨市,後來旺角大世界放映過。「戰場」,看過未?現在沒有俄片吧。
華樂戲院
這是一爿藏在土瓜灣內街的小戲院,現在也拆了。當年放粵語片。我記憶中乃是「公餘場」,收費特廉。放映很老的西片。(意想不到的)最令人難忘的是「扯衫尾入座」。人多,守門口的便工作忙,大多不理會隨大人尾的小孩子身份,扯著别人衫尾入場,看免費戲。多數看牛仔片,知道是製造英雄形象的,尤是尊榮主演的片子。可是「打紅番」並不是種族和諧之道,60 年代取締了,代之,西方英雄是特務:占士邦、飛龍等。身手不凡,武器奇怪、足智多謀。但是,對手總是美國的敵人,英雄消滅敵人拯救世界。
不知何解,這些內街戲院門口總是很多熟食檔,生果、花生檔,似乎看戲的人,喜一面吃東西,一面觀戲。但不注重衛生,吃罷隨手丟棄垃圾,小孩子也隨地小便,大人也隨便吸煙和丟煙頭。中座呈凹下去的地勢,成為污穢物積所。我們擇後座而入場。
舊戲院要講述的太多了,反映 50、60 年代香港中下層的生活。當年可有一場 2 萬多座位,本地製作電影也漸有水平。
原文:CUP
#社會 #娛樂 #電影
列寧格勒電影 在 电影《进攻列宁格勒》 史诗级战争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肆虐时期,德国纳粹入侵苏联。在经历长达4个月的攻坚战无果后,希特勒决定用饥饿和围困的方式夺取列宁格勒。纳粹围城三年, ... ... <看更多>
列寧格勒電影 在 俄罗斯视角二战大片《列宁格勒》,德军围城近三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喜欢我的视频,就请订阅我吧!2021俄罗斯视角战争电影《列宁格勒》,德军围城近三年,列宁格勒变成死亡之城,100多万人死于饥饿与轰炸2021俄羅斯視角 ... ... <看更多>
列寧格勒電影 在 [好雷] 列寧格勒襲擊Attack on Leningrad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俄羅斯的二次世界大戰電影,去年有萬眾矚目媲美好萊塢的大製作 Stalingrad 《斯大林格勒》(2013),在這又有冬奧大成功、又搶下克里米亞、又騙到史諾登的一年裡,俄羅斯連電影工業都要在西方大國面前揚眉吐氣。不過我更欣賞的是另一部低調、低預算、通路少、票房也差得多的舊片《列寧格勒襲擊》Attack on Leningrad (2009)。
(這裡順便推薦一下:本週五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週六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很難得地由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蕭士塔高維奇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先看電影再去聽音樂,感動加倍!)
2007 年就拍好的《列寧格勒襲擊》Attack on Leningrad ,是英國與俄羅斯合資製作,任用俄國團隊與俄國導演 Aleksandr Buravsky ,不過主要卡司卻請到了美國演員 Mira Sorvino (《非強力春藥》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飾演捲入這場浩劫的英國記者,搭配沒有國際知名度的俄國年輕女演員 Olga Sutulova。本片只上過幾個影展,後來拖了三年還上不了院線只好直接出 DVD,不過卻令人驚訝地好看,更是二次大戰東線戰爭電影比較少觸及的面相。
首先光就題材來說,160 天內打了一堆攻防戰死了兩百萬軍人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當然很慘烈、很性感、很戲劇化、有無數戰爭場景可以拍;而圍城 900天的「列寧格勒圍城戰」,卻是一直僵持不下、沒什麼戲劇化的大戰題材可拍,難怪不論西方還是俄羅斯的電影工業都對它沒什麼興趣。但在列寧格勒這邊死的人可比史達林格勒還多,而且更恐怖的不是轟轟烈烈地戰死,而是絕望地慢慢餓死。
知道這個歷史背景,就可以做好心理準備:《列寧格勒襲擊》不是一部戰爭動作片,沒有什麼軍武展示或前線英勇交戰、沒有什麼大爆破與大血腥場面、也沒有戰地同袍的患難兄弟情誼。剛好相反:本片是圍城生活電影,有生活的柴米油鹽小細節、有居民警察軍人與外國記者的相處、有日常生活百無聊賴的交談抒發與心靈對話、更有在家長期承擔操持家計的女性情誼。
的確,前線是男人的戰爭,可能撐一兩天在一瞬間就死;城內則往往是女人的戰爭,可能十天半月甚至一兩年都死不了,但會慢慢一點一滴地看著自己死。這種城內的「慢死」,比起前線的「快死」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恐怖,而本片的確非常深沈而低調地拍出了這個緩慢又平淡的恐怖,更拍出了圍城的漫長冬夜裡,飢餓下逐漸渙散空洞的絕望感。以下是充滿雷的劇情簡介:
-----
圍城戰中的女性身影
本片是兩位女英雄的故事,兩位都沒有上前線與德軍廝殺,但都各自待在後方的崗位上努力盡一己之力,不只是努力支持長期抗戰,也是苦苦維持人性美善。兩位女主角,一個是家境富裕的英國大姊 Kate 、一個是安貧樂道的蘇聯小妹 Nina ;一個是「參與式觀察」加入戰局的記者、一個是板起臉孔維持秩序的警察;一個是懷想俄國原鄉的英國遊子、一個是夢想西方自由世界的蘇聯少女。
一個本土一個外人,兩位女主角就是圍城戰中所有後方女性含辛茹苦支撐城市生存的縮影;她們兩人在家裡最具體的簡單任務,則是要幫助蘇聯小妹 Nina 的鄰居(也是收留英國大姊 Kate 的主人)一家度過危難,尤其是要讓一對小姐弟能夠平安存活長大。這對小姐弟,對本片來說就是整個列寧格勒搶救任務的縮影,是城市終能結束苦難迎向新生的希望象徵。
飢餓感,與絕望的冰天雪地
本片拍得最棒的就是平凡但殘酷的飢餓感,這也是對蕭士塔高維奇給予最殘酷打擊的絕望感。圍城 900天左右,本片只拍了一個最漫長的「過冬」,從一開始市政府根據每人每日所需最低卡路里來「配給」、很快地配給逐漸減少完全不夠支撐身體、連媽媽都開始犧牲病弱弟弟以多分食物給健康姐姐;很快地稀有的食物在黑市偷偷交易起來、很快地黑市也不夠了要開始吃樹根皮革等、有天一個糖艙被炸了還要搶著吃含糖的廢土、甚至要從還在工作的活馬身上割肉吃、隨著路人一個個隨時路倒後「吃人」當然也不意外地成為新習慣...
絕望之下,市民當然不免想投降,以為「至少德國人可以餵飽我們」,但德國的政宣也很殘忍,假裝丟下物資籠絡市民其實是丟下炸彈,看著衝過來期待食物的饑民全被炸死後再邪惡地呵呵笑。不只德國,還有蘇聯的警察系統嚴格管制市民,不能離城、不能投降、也不能在官方的配給之外找其他活路。
本片很誠實,雖然德國炸彈飛機等等考據很差還一直被二戰影迷罵,但對外有德國內有蘇聯警察裡外夾擊逼死市民的黑暗歷史,拍得很日常卻又很殘酷。鐵血的蘇聯很恐怖,對任何出錯、失敗和意志不堅完全採零容忍政策;對後方的老弱市民與女人來說,德軍的恐怖在遠方,蘇聯警察的恐怖卻近在眼前。
女英雄的生活奮戰
尤其兩位女主角其中一位就是警察少女 Nina ,她青春洋溢又活潑好動,但當了警察就要把矛頭指向自己的民眾,明明違背自己的人性還是只能壓抑地恪守職責,把槍口朝向意志不堅的蘇聯軍民自己人,很苦澀,只能過著兩面生活,當差時扳起鐵面冷血執行任務,下班後再綻放若無其事的陽光笑容、釋放自己愛玩的好奇心、努力接濟朋友家庭,這樣硬撐出來的「正常生活」才能平靜自己的心免於毀滅。
一位女主角撐著陽光笑容生活在地獄中,另一位女主角 Kate 則是穿著華服出入派對的國際記者,與圍城近在咫尺卻被蘇聯政戰當局照料得無微不至、吃好穿好,在最安全舒服的環境下被蘇聯政宣官員帶去拍拍宣傳用的德國戰車大砲遺跡。 Kate 是資淺英國記者,由資深英國記者情人 Philip 帶來做些安全的表面採訪,但她一直想採訪真實的一面。這天記者觀光團外拍,居然遇到德軍空襲,沒深入戰地照相而及時逃上遊覽車的都被炸死,只有深入戰地照相而逃不回遊覽車的 Kate 活了下來,卻也與情人 Philip 走失了。
走失女記者 Kate 被警察少女 Nina 撿到了,收留回家,與鄰居媽媽和小姐弟一家三口相依為命度過配給生活。一個外人進來蘇聯家庭,就是一個異文化的碰撞。首先, Kate 第一次認識了蘇聯政宣不讓外國記者知道的真實苦難與常民生活,而相對地,她也用她屬於西方世界的率性與樂觀,給了蘇聯小姐弟新靈感與新希望度過苦難。
其次,過去養尊處優的 Kate 充滿信心與活力、衝撞世界也堅持理想,雖然給絕望的蘇聯家庭提起堅持存活的動力,卻也苦澀地面對無盡的絕望:上帝存在?黑暗後總會光明?好人終有好報?這些勵志話語只是你們養尊處優英國人的象牙塔,我們這裡沒有希望只有絕望,沒有生機只有死亡。
女英雄的惺惺相惜
兩位女主角的火花也很溫馨而感人,甚至兩人帶有各自夢想與缺憾的互相投射,而更加惺惺相惜。警察小妹 Nina 不是個安於現狀的蘇聯少女,她是個揮灑自我的滑雪運動員、愛跳舞又愛唱英文歌、嚮往西方「墮落資本主義」的快樂生活、喜歡小朋友還當過小學老師,儘管在暫時恪守職責而要苦澀地把這一切都放下。
記者大姊 Kate 來自富裕又快樂的南英格蘭海濱小鎮 Eastbourne ,但其實她是流亡的沙俄將軍家庭第二代,對小時就離開的祖國故土擁有一種好奇與嚮往,就算放棄英國的好生活也在所不惜,要想方設法努力接近故鄉,就算是在這樣危險的戰爭處境下能以記者身分接近也好。
兩位女主角,像是一見如故的好姐妹,也流動著若有似無的情慾像對小戀人,彼此滿足沒有機會享受戀愛( Nina 的少女生活嘎然而止,平日只能在前線和大兵有一搭沒一搭地調情幻想一下, Kate 則與記者老情人走失而分離)的空虛,本片甚至也拍了一段兩位女孩( Mira Sorvino 其實年紀很大了,但保養得宜,還可以維妙維肖地裝年輕)從收音機放著老歌翩翩起舞的 1940s電影浪漫老梗。
而在圍城戰中,兩人突然變成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的家庭支柱,警察少女每天要當差上班運轉國家機器,記者大姊則除了在家寫戰地日記報導外,還要每天上街找食物,養活早已營養不良的一對小姐弟。
每天看 Kate 穿著她僅剩的大衣華服,拖著疲倦又飢餓的身軀,緩緩地在雪地中一步步有氣沒力地走著,就是一種緩慢的絕望:路上大家都有氣沒力,像一具具行屍走肉;大家都出來找食物,但誰都不知道哪裡有食物,去市場碰運氣不見得有,反而街角有時可以用一串首飾換到什麼;飢餓也是有階段的,小餓時走不動、大餓時連吃也吃不下、久餓甚至連海市蜃樓的幻覺都出線了,只是這海市蜃樓在冰天雪地的凜冬。
本片主要場景幾乎就是這個「女記者的奇幻之旅」,拍得很慢又很冷靜,在街上看整城人民集體飢餓下上演的各種奇觀,但當你久餓出線幻覺後,連奇觀都變得很稀鬆平常而見怪不怪了。
從異鄉回到原鄉
隨著小姐弟的母親餓死,記者大姊 Kate 才赫然發現她早已不只是短期棲居於此的記者,而早就與列寧格勒市民們成為一家人,甚至隱然享受這個自童年就沒有體會過的歸鄉與歸屬感,想也不想直接扛下照顧小姐弟的母親職責。
這時最後一線新希望出現了:進入嚴冬,城郊沒被德軍圍堵的 Ladoga 湖面結了厚厚的冰層,可以成為一條新的英美援軍補給路線!這路線也需要義勇冒著生命危險舖設,於是身為滑雪高手的警察小妹 Nina 加入了滑雪工兵隊前去出任務,這任務在歷史上犧牲了半數以上的滑雪好手,還好我們的女主角 Nina 逃過了這一劫,而且還因功得到特權大獎賞:可以優先將家屬透過這條路線送出蘇聯!
(史實的這條 Lake Ladoga路線稱為「生命之路」,三個冬天總共疏散超過 130萬平民)
儘管有特權,這種大撤離還是很混亂,在兩位小姐弟中, Kate 只成功帶出了健康小姐姐,卻無奈地留下了自認無法存活而堅持留下等死的病弱小弟,還要連哄帶騙瞞著小姐姐才能讓她願意留下弟弟自己出發。終於渡過冰湖來到了英美援軍補給陣地,有睽違已久如糖果屋般的起司、麵包、火腿、甚至好酒,還有終於聚首的老情人 Philip 前來接她,女記者這次漫長的走失終於結束,苦盡甘來,可以跟著老情人回家了...
不過小姐姐天真地問了一句:「你還要回去把弟弟救出來,對吧?」 Kate 楞了一下,突然一切事物都清楚了起來,帶著堅定的笑容點點頭,二話不說跟著警察小妹 Nina 押車回到列寧格勒,只遠遠向錯愕的老情人熱情地揮了揮手,帶著信心緩緩消失在冰湖雪地裡。
這是 Kate 的選擇,是她原鄉情懷的最終決定,是她在冰天雪地裡的最溫暖歸宿,也是她向老情人與過去舒服生活的告別;是生離死別,但並不苦澀,反而充滿信心。本片最後,戰爭過了十幾年,當年的小姐弟真的都活下來了,迎接老情人 Philip 前來列寧格勒(還是共產時代,還沒改稱聖彼得堡)憑弔最終仍然犧牲了的兩位女主角,還有個具體的戰爭紀念碑上刻了 Kate 與 Nina 兩人的名字,難道她們兩位真有其人?也許這個故事是真人真事?
-----
含辛茹苦的後方女英雄
對喜歡劇情片的我來說,這是我看過最喜歡的戰爭片。它沒有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激烈衝突,卻有列寧格勒圍城戰自己的冰天雪地與漫長孤寂;它沒有戰爭電影的動作場面與浩大場景,卻有戰爭後方低調、日常又寫實的怵目驚心;它沒有英勇將士浴血殺敵的陽剛身影,卻有努力壓抑苦苦維持生活與希望的女性身影;它沒有前線大兵同袍共患難的兄弟情誼,卻有在後方絕望生活中互相扶持的女性姊妹情誼。
誰說戰爭電影一定是陽剛的動作片?誰說戰爭只發生在前線的廝殺?本片就透過列寧格勒圍城戰這個另類低調卻一樣殘酷的「被遺忘的戰爭」,書寫戰爭這個大時代悲慘故事的另外一面場景。
兩位在後方維持城市運轉與維持家計的女英雄,就像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一樣,選擇站穩腳跟與城市共存亡。在古典音樂界,俄羅斯作曲家們從 1918 年起就紛紛流亡海外(如史特拉溫斯基、普羅高菲夫),為樂界貢獻了無限創新作品驚艷全球樂迷;只有蕭士塔高維奇一直留在蘇聯,包括列寧格勒圍城戰時也還是留在列寧格勒餓肚子。
含辛茹苦的古典樂英雄:蕭士塔高維奇
二次大戰電影大多是性感的軍事動作大片,本片則呈現了另類的深沈低調路線,卻一樣給我深深震撼;古典音樂包括俄羅斯作曲家作品,受到全球歡迎的也多半有完整結構與精采發展,令全球樂迷聽得酣暢淋漓,但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也一樣另類,非常沈重緩慢,挑戰聽眾面對現實醜惡的勇氣、也挑戰聽眾堅持到底突破絕望的信心,才會在烏雲過後迎接最終苦盡甘來的美好果實。
再次推薦一下:本週五 (6/13) 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週六 (6/14) 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國家交響樂團NSO 將演出蕭士塔高維奇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對本片或對這場戰爭有興趣或心有所感的觀眾們,很值得來聽聽這首 70 分鐘物超所值的嘔心瀝血之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223.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02470345.A.4D6.html
※ mysmalllamb:轉錄至看板 clmusic 06/11 15: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