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別讓「跌倒」扼殺你的家人‼️
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格外受到關切,包括「跌倒」、「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以及「三高」,都是常見的問題或疾病。有醫師表示,其中以「跌倒」最需要注意,若長輩不幸跌倒,恢復以及照顧問題,恐會形成兩代人的負擔[1]。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禁不起摔,提到預防跌倒,大眾往往想到補充鈣質、強化骨骼,然而,人之所以能活動,必須倚靠著骨骼、關節和肌肉三者相互牽動才能完成。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肌肉更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若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還可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進而降低兩者退化機會[2]。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醫:致死率50%
「聯新國際診所」林頌凱院長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1位80歲的陳老爹在清晨運動時,因站立時間太久,突然跌坐地上,摔斷了髖關節,緊急送醫手術、手術順利。
但從此他害怕行走,如今已臥床一年多,讓陳老爹和家人的生活,都有了極大改變,子女也奔波在醫院的心臟科、精神科、泌尿科、骨科、牙科、神經內科、消化科等,陪伴父母候診。」
林頌凱院長表示,若罹患高血壓40年,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但不會死;但若因為跌倒、髖部骨折,致死率卻相當高,甚至可達50%,特別是老人家常有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等問題,導致不是死於骨折,而是因為摔倒後不能正常行走、或長期臥床,導致後遺症,或是因感染而致死。
■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特別是半夜時分
因此,如何避免長輩跌倒,是為人子女或照顧者必須特別注意的重點。林頌凱院長也提醒,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一半以上的長輩是在家裡跌倒,特別是半夜時分。
長輩常有失眠問題,常因半夜上廁所、光線昏暗、神智不清,踢到障礙物等原因,導致跌倒,一旦長輩不慎跌倒,動髖關節手術、住院期間及術後恢復期造成的照顧問題,對父母與子女兩代都會帶來負擔[1]。
■肌肉流失容易導致肌肉無力,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
60歲後肌肉加速流失:發表在《生理前線》(Frontiers in Physiology)的研究指出,全身肌肉質量每十年以男性4.7%、女性3.6%的速度減少,且在60歲後加速。
一篇發表在《年齡與老化》(Age & Ageing)期刊的系統性分析,60歲以後每20個老人就有一名被診斷為肌少症,更是1/3老人住安養機構的主要原因。
根據日本內閣府《高齡社會白皮書》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裡,衰弱占13.8%,僅次於失智和腦中風,但如果加上第4名的骨骼和跌倒12.5%,已經超越排名第一的失智症(18.7%)。
■肌肉衰弱、流失,身體各功能退化
中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全身肌肉退化萎縮,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步崩跌,尤其手腳最明顯,不只是你走路愈來愈慢,吞嚥也愈來愈困難、呼吸不再順暢、心臟跳動不再有力,全都是被肌少症拖累,甚至開始認不得路了、心情憂鬱低落,認知能力下降、憂鬱情緒等都被發現和肌少有關[3]。
■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吳俊鋒主治醫師指出我國預估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常見的肌少症會對老人健康與死亡率的增加構成大威脅,建議老人家可適度曬太陽、多補充維生素D、每週定時有氧運動,可預防及改善肌少症。
吳俊鋒醫師指出,肌少症在老人族群較常見,在美國及部分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之間的長者約為5%-13%、80歲以上約為11%-50%;台灣的研究則顯示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為3.9%-7.3%。
罹患「肌少症」因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較差,人顯得無力、疲倦、步態不穩,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研究也發現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得老人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
吳俊鋒醫師說,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可預防、改善肌少症,體重60公斤的老人家1天應攝取60至72克蛋白質(約10份肉類),富含白胺酸的蛋白質對合成肌肉有益,可多選擇牛奶、黃豆、雞肉、魚、瘦肉、花生等食物。
適度曬太陽,讓皮膚合成天然維生素D;食物部分可吃魚、蛋奶類、蕈菇類與五穀類是維生素D來源。此外,可適度運動,1週3至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騎單車,1次30分鐘)、每週兩次重量訓練,1次10至15下,舉啞鈴、彈力繩、毛巾操均可[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運動。
國民健康署提供5招以坐站為基礎訓練長者肌力、平衡感的運動,讓長者於日常生活可隨時運用。運動前除先留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並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每次動作維持3-5秒,重複做10-12次,每個動作可以做3組,過程當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隨時坐下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一、原地踏步不馬虎
雙腳左右輪流踏步,以踩踏作為運動暖身,可維持基礎的肌耐力及心肺耐力。
二、深蹲如廁自己來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維持打直,屁股角度不要過度前移,蹲下時眼睛直視前方,背部不要前傾,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三、爬梯雙腿要提高
先抬起同一側上下肢,而另一側手腳站穩扶好,兩側輪流進行,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四、踮腳站立練平衡
雙手扶好椅背,踮起腳尖練習站立,略微抬高腳跟,重心放在腳趾,背部維持打直,可訓練小腿肌力以及身體平衡。
五、弓箭跨步練腿力
右腳向前跨步,重心放在右前腿,背部維持打直,雙腳屈膝呈90度彎曲,再換邊進行動作,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5]。
■適當營養與運動,預防肌少症
在身體逐漸老化的過程中,生理、心理與病理交互作用下,加速肌少症的形成,肌少症是引發老年人身體開始衰老並產生許多延伸問題的根本,也是老年人發病率和失能的有利預測指標。
預防是避免肌少症所產生之問題的最佳選擇,也就是「補充適當的營養」及「規律的運動訓練」,改善肌肉量和身體功能,就能有效預防因為身體機能老化所導致的虛弱與失能。
非常鼓勵大家從現在就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參加活動或是運動訓練,適度的規律運動,可以協助維持身體活動能力、平衡感,這改善的不僅是老年人的功能與獨立性,還有往後餘生的生活品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 醫:致死率50%」: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28803
[2]( 新光人壽互動網 )「長照你我他》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https://care.skl.com.tw/articledetail.aspx?id=107
[3]( 健康2.0 )「老年人當心!「這種病」比失智症更可怕 從頭到腳都退化」: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7261
[4](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 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34272
[5](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長者居家來運動 抵家增肌顧健康」: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82
[6](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請你一起這樣做!肌不可失-預防肌少症」: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934
➤➤照片
[5]
長者在家運動,除先注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以及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症 #補充適當的營養 #規律的運動訓練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20的網紅Mark Sir 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磅人士減肥消脂至寶:Low Intensity Steady State LISS,跟住做吧! Follow Along ! 《與區議員居家健身》去到第六集,今次我們的主題係較為輕鬆的居家減肥運動! 重磅人士往往因身體因素,不能像兩集前的 HIIT 那樣高強度地進行,所以可考慮採用 LISS ...
原地踏步心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期間在家裡練就了許多技能
像是幫男友剪頭髮、調酒、煮咖啡
練跳繩鍛鍊心肺、雙人健身、開發莫名其妙的創意料理(笑)
最近居然終!於!開始上英文課了呢📝
沒錯,英文對我來說其實是一直以來的障礙
字彙量只夠應付簡單的對話,但很少機會練習也不太敢開口說
導致字彙量不斷往下掉、口說能力也始終原地踏步
-
今年遇上全球疫情,給自己的目標是充實自己
「增加英文口說能力」便列入了我的年度目標
老天似乎有看見我的決心(?)
幾個月前收到了 TutorABC 的信,邀請我體驗他們的真人線上教學系統
想到自己必須面對外籍老師全英文溝通(不能說中文!!!!)
起初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緊張啊😝
-
不過好險,在正式上課之前
TutorABC 安排了課程顧問與我一對一諮詢
測試我的英文程度以及有興趣的學習方向,為我安排適合的外師及教材
悶在家太久的我當然毫不猶豫地選擇「旅遊」主題啊⛱
上課時,老師真的非常親切熱情又有耐心
盡可能地鼓勵我表達、適時的誇獎我講得很好
就算表達錯誤、發音不標準也沒關係
老師都會即時糾正並告訴你正確的表達方式
也會直接在課程簡報上做筆記,讓我加深印象
(這套系統會提供上課錄影檔,課程結束後隨時都能複習📝)
-
課程剛開始難免有點彆扭、不敢開口
但不得不說 TutorABC 的外師教學經驗都很豐富
會透過跟你聊天、了解你喜歡什麼、做什麼工作(趁機跟老師聊了Vegan飲食呢😆)
透過不斷的鼓勵和練習,到後面越來越放得開
主動開口向老師請教某個片語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用的時候
老師不會直接告訴我答案,而是旁敲側擊的暗示我
迫使我動腦想、開口說,經由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得知答案
果然哪!讓學生自己想通絕對比直接得到答案來得更有效
因此整堂課程45分鐘讓我腦力全開,自信心也大大提升!!!
-
疫情期間不方便外出、也不方便請真人家教
TutorABC 的課程讓我有好像請了一位真人家教的驚喜
未來也因為工作關係需要到處跑
但只要有一台筆電或平板就能走到哪學到哪,有夠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段時間你跟我一樣想加強英文能力嗎❓
我有為大家爭取到一堂免費的體驗課:https://lihi1.com/Se1R0
-
想知道自己的英文程度在哪❓
快點進來測試看看:https://lihi1.com/V9d1h
-
#TutorABC因材施教符合需要 #我在TutorABC學英文
原地踏步心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覺得體力無法持續 #比以前更早就沒電了 怎麼辦?」
「每天努力堅持運動 #體力卻還是原地踏步 …」
「常常覺得無精打采、缺乏幹勁 #是不是缺了甚麼關鍵營養? 」
這是我跑遍北中南辦講座,最常聽到的幾個問題。
一般來說,男性會明顯感到體力下滑、提不起勁,多半在40歲之後。但現代生活形態讓我們很難在 ☝️「飲食」 ✌️「運動」 兩方面做到盡善盡美,加上睡眠不足、菸酒、心理壓力大等等負面因子,導致許多人提早有了 #體力不如以往 的感受…
因此除了注重飲食、運動之外,挑選 #正確的保健食品 也能幫助你事半功倍喔👍
https://reurl.cc/xGpKQV
體力保養【關鍵一】飲食🍗🥦🍅
除了每天食用大量色彩豐富且當季的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之外
「無肉不歡」的朋友先別急著走😎
👉因為肉類中富含的「蛋白質」、「鋅」、「精胺酸」也是相當重要的體力來源!
以下Q老師就來分享如何正確攝取肉類,又不會吃進過多脂肪、膽固醇的方法:
1.多白肉少紅肉
如海鮮、家禽類等,尤其海鮮富含優質蛋白質,以及鋅可幫助調節生理機能、維持體力!
2.適量紅肉,挑選中低脂部位
-豬🐷>>可挑選豬後腿肉、豬頰肉屬於較低熱量的部位,或者是偏中熱量的肝連等部分。
-牛🐮>>可挑選牛腱、腰內肉(菲力)、牛筋等部位。
3. 使用美味又健康的調理法
如涮、烤、燉、蒸、煮、涼拌、白切、舒肥等烹調法,健康又不失美味。
【關鍵二】運動🏃🏊💪
有氧運動、阻抗性運動要兼顧
-有氧運動(跑步、游泳、自行車、快走等),能幫助維持心肺機能,保持肌耐力。
-阻抗性運動(重訓、仰臥起坐、彈力帶、肌力訓練等),能幫助肌肉生長,維持肌肉質量和新陳代謝。
>>有氧運動建議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每週3-5次;阻抗性運動建議每周2次或以上
然而現代人精緻飲食吃得多,而食物經過精製後,會流失大部分的鋅以及營養素,加上忙碌了一天後,缺乏時間和體力運動,許多人還是有體力流失、精神不濟的狀況…
這時就會推薦搭配保健食品 不僅可以有效率地補充所需的營養素
且不用擔心吃到不必要的脂肪及膽固醇
👩🏫最近,我接觸到日本三得利的保健食品【御瑪卡】,發現它的成分很適合作為男性的體力補給!主要成分有
🧚♀️瑪卡👉生長於秘魯安地斯高原的嚴苛環境,蘊含強大生命力,屬於十字花科根莖類植物,富含多種胺基酸、礦物質,具有多種對男性有益的成分,幫助維持朝氣和活力。研究發現補充瑪卡對於運動時的狀態有所幫助,尤其是耐力運動,因此,瑪卡也是歐美這幾年很火紅的運動員營養補充食品,幫助體力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精胺酸👉肉類中珍貴的能量系胺基酸,有助於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提供爆發力。
🧚♀️鋅👉維持能量、蛋白質和核酸的正常代謝,幫助於維持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是肉類和海鮮中的微量元素,也是運動員體力的來源。
此外,三得利還獨家嚴選了3種珍貴食補成分:廣島牡蠣、高麗人參、多胺,幫助男性打下良好的體力基底,從早到晚精氣神持續不間斷😎
有些平時需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也會把瑪卡作為日常的營養補充,身邊有些車友、跑友們提到 #運動後反而容易感到無力 這時候瑪卡的補充就很不錯。
幾位朋友吃了後表示體力更持續了,就算騎了一整天的車,隔天甚至有體力可以再去跑個半馬!
此外,審慎 #選擇品牌 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得利是日本知名大廠,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和技術力,商品從日本原裝進口並通過SGS檢驗,品質可以放心👌 👌 👌
只要留意好「吃」和「動」的原則,並搭配補充正確的保健食品,相信有助於從根本解決體力課題。
男性擁有良好的體力和熱情,才更有本錢衝事業、兼顧自己想做的運動和興趣,與家人、伴侶的相處也會更順心愉悅喔!
https://reurl.cc/yEDKM2
註:照片為三級警戒前拍攝
原地踏步心肺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重磅人士減肥消脂至寶:Low Intensity Steady State LISS,跟住做吧! Follow Along !
《與區議員居家健身》去到第六集,今次我們的主題係較為輕鬆的居家減肥運動!
重磅人士往往因身體因素,不能像兩集前的 HIIT 那樣高強度地進行,所以可考慮採用 LISS Low Intensity Steady State 低強度穩定狀態訓練
今次我們同樣邀請到 曾健成議員(阿牛) 參與示範。阿牛是年長的重量級人馬,相信大家有能力可以跟著一起做
LISS 具有燃脂比高、方便易做、增強心肺、有助復康的眾多好處。步行、游泳、行山皆是常見的 LISS 項目,但其實無需廣闊,在家居一樣可以做到 LISS
重磅者練習 LISS 的注意事項包括:
一、避免過多跳躍的運動,以免衝擊關節;
二、單關節動作 (例如 Bicep Curl 肱二頭肌彎舉) 比例宜降低,多做多關節的全身動作 (如 Murpees、步行)。動用肌肉群組越多,越有利於卡路里消耗;
三、這是往往備受忽略的一點:重磅不一定表示運動能力低下。相反,片中的阿牛議員,具有不俗的負重能力。能力可及者,可以在動作使用啞鈴增加趣味及挑戰性 (如無啞鈴可以家中物件如水瓶、甚或米袋取代),令練習時間運用得更加有效率
以下係一輪練習的動作列表。不用急,最緊要持續穩定地做下去,慢不是問題:
1. Murpee (Modified Burpee) 摩比操 (調整版波比跳)
2. Punching 打拳
3. Sqaut + Shoulder Press 深蹲肩推
4. Lunge 箭蹲 (如擔心膝蓋,可以向後蹲取代向前箭蹲)
5. Stepping Jack 開合步
6. Rear Delt Fly + Leg Curls 三角肌後拉 + 腿彎舉
7. Forearm Plank + Shoulder Tap 前臀平板撐 + 拍肩
8. March on the Spot 原地踏步操兵
9. Twist & Reach 扭腰高舉拳
10. Murpee (Modified Burpee) 摩比操 (調整版波比跳)
訓練強度與時間應成反比,不 Train Hard ,就得 Train Long。 單做一輪十分鐘 LISS ,是不夠的。
入門者,建議每組動作做40秒,休息20秒,做完十組後重複 2-3 輪,毋需負重;習慣後,可以每組50秒,休息10秒,重複 3-4 輪,有餘力者,可以增加負重。
原地踏步心肺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今社會西化飲食盛行,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血管會逐漸沉積很多垃圾,長久下來就容易積累成斑塊,如果不及時清理,斑塊愈來愈大,血管就會變得日益狹窄,影響供血。而若這個情況發生在頸動脈,就會造成 #頸動脈阻塞 !頸動脈阻塞程度超過5成時,就容易產生血栓,進而引發 #腦中風 。
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頸動脈位於喉結(無論男女生)後方大約一指到一指半幅處,主要功能是供應大腦血流。雖然不是所有大腦血流都依靠頸動脈提供,但大部分腦部循環還是靠它協助。
頸動脈阻塞會有那些症狀?
針對頸動脈產生阻塞的原因,周孫立醫師回應,無論是頸動脈的管徑變小,造成血流變少;或因血管管徑局部變小,讓血流通過時產生渦流,並使得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活化、啟動,進而產生血栓朝腦袋跑去,或直接在原地塞住,造成供應腦部的血流不足,都可能引發相關症狀。
周孫立醫師說明,頸動脈阻塞的症狀很多樣,從輕微到嚴重都有。
輕微症狀:
頭部脹痛
頭暈
注意力不集中
坐立難安
嚴重症狀:
#中風
半身癱瘓
無法說話
意識改變
至於頸動脈阻塞是否會遺傳?周孫立醫師說,頸動脈狹窄的問題是有可能遺傳的,與血管內皮生成的相關因子,以及血液品質、凝血功能是否良好,甚至我們血液的代謝機能等都有相關。
周孫立醫師舉例,很多人會問「高血脂症」會不會遺傳,答案是會的,而高血脂的問題也跟頸動脈是否狹窄、阻塞也有莫大關係。
頸動脈硬化如何治療?
頸動脈內皮刨除術
周孫立醫師舉例,若是今天有水管塞住,或藏汙納垢造成管徑變小,我們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把它清乾淨」。而頸動脈也是相同,我們可透過頸動脈內皮的刨除手術,將管壁清理乾淨。
但血管畢竟與水管不同,假設今天手術是為了清除右側頸動脈,就要確保左側的頸動脈情況是較好的,也不能過度狹窄,能夠繼續維持腦部的血流供應。周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為進行手術的血管血流肯定很差,甚至幾乎沒有血流;也可能在清除過程中產生血栓,若是兩側血管都無法提供充足的血液給大腦時,對患者本身就會有風險。
周醫師也指出,患者本身的心肺功能也不能有太差,因為手術需要全身麻醉,若患者心肺功能也有問題,則可能導致心跳停止、心肺衰竭等狀況。
「這樣的手術可以有效避免日後再發生頸動脈狹窄的相關症狀,」周孫立醫師提及,手術成功率很高,甚至能夠降低五年後中風的機率,但相對地也得承擔較大的手術風險。
血管支架
另一個較新的方式則是裝設血管支架,利用氣球擴張術擴張血管後,就能在血管中放置支架,確保血流暢通,也能預防血栓的形成。周孫立醫師表示,相較需要全身麻醉的刨除術,這樣的手術方式風險小很多。
藥物治療
此外,有些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程度沒有那麼嚴重,可能只有20%∼30%,周孫立醫師說,其實是可以不必透過手術處理,較輕微的症狀會先考慮用藥物治療,預防血栓形成及避免雜質再附著在血管壁上,避免阻塞愈來愈嚴重。
頸動脈硬化的患者,飲食該注意什麼?
少油少鹽少炸物
周孫立醫師表示,就跟平常在談論任何與健康相關的議題一樣,我們都會提到減少攝取油炸物,因為經過高溫油炸處理後,就容易產生自由基等有毒物質,都有可能攻擊我們身體的所有細胞或組織,若在血管內皮上就可能造成硬化、粥狀的動脈硬化,進一步造成血管狹窄、阻塞,更不用說可能造成惡性病變,引發癌症等等。
日常生活中也要限制鹽分的攝取量,周孫立醫師說明,吃下過多的鹽,就會導致血管外的空間有大量水分被吸引出來,此時除了會造成血管內的壓力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也會升高。
另外,周孫立醫師也提及,頸動脈同時也是感應器,能夠偵測血液濃度,若身體長期處在鹽分過多,導致血壓不穩定的狀況下,感應器有可能快速退化。此時當血壓變化,身體就會有一些不良的反射出現。
周孫立醫師提醒,不好的飲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都是長期累積的,不會是急性傷害,因此若是不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長久下來對身體就會有很大的影響,都應該盡量避免。
【相關影音】
眼中風 前兆:眼前一黑、秒殺視力 治療:搶救黃金90分鐘【眼科醫師鐘珮禎/健康顧眼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TJfv3XR3o
這些竟是心臟病徵兆,注意4件事遠離心臟病風險【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mTVGgmhY4
坐著踮腳踏步10秒鐘,血管年輕了就能遠離失智中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RR24CvtHA
【相關文章】
走對了,血壓就穩了!院長教你踮踮腳尖降血壓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41
咳嗽太用力七年級男竟中風險癱!醫:3徵兆警覺中風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244
突然眩暈會是腦中風嗎?醫師:伴隨4大症狀要小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71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原地踏步心肺 在 3招心肺訓練在家就能做! - 你7了沒!糖尿病對話網 的推薦與評價
別說運動沒時間、別講運動沒空間,今天再度請到賈克伯老師,教大家在家做運動,客廳、房間的一塊小空間就能讓你運動練 心肺 功能。 前後剪刀角、 原地踏步 快走、開開合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