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讓台灣變「正常國家」?
國是會議與二次民主改革的契機
二○○七年九月三十日,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主張積極回應台灣在國際關係、憲政體制、國家認同、社會公義、政黨競爭等五方面的國家不正常狀態。今天,希望台灣變正常國家已成主流民意。
由於台灣的民主化是採取協商來推動轉型,導致過去三十年間,須由政府援引社會力來分期推動改革,償還轉型欠款。但漸進式改革無法系統性解決問題。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加上國際對台灣的支持日益高漲之下,目前正是主動付清轉型尾款,推動正常國家運動,促成「第二次民主改革」的最佳時機。而台灣民眾更是清楚舊體制所帶來的限制與課題,開始由下而上呼應改革訴求。
例如近來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受到廣泛討論,原因在其反映舊政治體制與新政治實踐相互牴觸與掣肘的現象。除須重新檢討中央地方關係、思考財政劃分的公正性外,也須改變過去只想利用交通建設來解決城鄉差距的單向思維。數位時代導致國土空間與人際關係發生革命性變化,應納入國土改造的討論中。進一步思考,我們可發現,包括:一、國土改造與行政區劃;二、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三、行政與立法關係;四、選舉制度改革等,都須要在憲政層次上進行配套討論。
但從過去修憲經驗來看,即便完全執政,充分地朝野溝通與社會對話,仍是實踐憲改的必要過程。這也是李登輝前總統發起國是會議的理由。因為國是會議能提供一個更無拘束、不訴諸選舉和國會實力的政治溝通平台。台灣要邁向正常國家、規劃奠定長治久安的願景藍圖與實踐步驟,需要這種系統性討論國家課題的機會。
身兼國家元首與執政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若能透過國是會議的召開,主動網羅公民力量,無私地凝聚社會與政治共識,並設法於體制內落實,相信更有助實現台灣國家正常化之目標。而健康的民主社會需要正常的、順應民意、具有執政能力的在野黨作為忠誠的反對黨,是以憲改過程中,應納入更多像:降低國會比例代表制的政黨門檻、推動地方議會政黨比例席次等,讓更多政黨有參政機會與健全政黨政治的討論。
我們也期許國民黨在選出朱立倫為新黨主席後,能貼近主流民意,思考如何進行政黨與國家的體制改革。衷心希望,在朝野共同努力下,透過國是會議的討論與社會溝通,把握難得的憲改時刻,讓台灣成為真正的正常國家。
《自由廣場》投書全文連結➡️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75746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黑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縣轄市 #省轄市 #黑皮說故市 00:00 開頭 00:21 日治~國民政府行政區劃 01:28 縣轄市的誕生 03:45 嘉義、新竹升級省轄市的影響 05:12 六都的成形 06:21 地方政府層級表 07:10 結尾 ⭐️工作/合作邀約 : [email protected]...
台灣 行政區劃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實話時說】第七都?竹竹苗?縣市合併升格為哪樁?
新竹市長林智堅當了七年的市長,最近才 #突然 想起了竹竹合併成台灣第七都的議題。
平平都是一個台灣,為什麼有些縣市比較高等?統籌分配款六都拿走六成, #相對剝奪感 讓縣市合併議題,頓時成為竹竹苗熱門話題。
行政區劃牽動著地方治理、財政資源分配,影響地方未來數十年的發展。
1982年的縣市分治、2010年的五都升格,後來對於均衡區域發展,是否有達到效果?為什麼有區域越升越窮?倉促決定的政治升格會有什麼問題?
#前都之鑑老縣長很懂,這一集的實話時說,我邀請到前民進黨 台南縣長 蘇煥智,來跟大家一起來聊聊竹竹苗合併的議題。歡迎大家一起來收聽台灣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的前世今生。
🎧SoundOn
https://reurl.cc/52oVz7
🎧Spotify
https://reurl.cc/6Dy9xy
🎧KKBOX
https://reurl.cc/43yqOj
🎧Apple
https://reurl.cc/Q67mgq
🎧Google
https://reurl.cc/aN5RDl
《節目摘要》
●第七都升格 到底是福還是禍
●新竹市香山區 升格反倒更窮
●縣市合併人事沒精簡 反倒更增加
●統籌分配款 六都幾乎拿走八成
●呼籲恢復鄉鎮市自治 讓地方治理更好
#實話時說
#盡量每週更新
#想聽誰跟我說
#想聽什麼告訴我
台灣 行政區劃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P68搭配服用地圖:朝鮮八道,1945年南北分治之前的行政區劃】
從我有記憶以來,朝鮮半島就是南北分治的狀態(廢話!難道我是二戰那年代出生的人嗎😂),這讓我製作本集節目的時候不禁開始好奇:在南北分治之前的朝鮮半島,又是長什麼樣子呢🤔 ?
於是好奇心就讓我畫了這張圖!它不只讓我看到了在「非軍事區」(1953年依《朝鮮停戰協定》規定之南北界線,Demilitarized Zone,國際社會常簡稱為DMZ)將半島一分為二之前,整個朝鮮連成一氣的樣貌,同時也對於曾經在旅遊書上看過、卻永遠搞不清楚的「某某北道」、「某某南道」有了基本的概念!(還記得我在EP26分享的「中亞朝鮮人多數來自咸鏡北道」嗎?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哈哈)
朝鮮太宗13年(1413年)將全國劃為八道,開始了「朝鮮八道」的行政區概念;每個道的名稱,基本上就來自於道府與道內重要都市,例如江原道=江陵+原州。到了高宗33年(1896年)又將其中5道各自拆分為南北兩道,成為十三道制,但仍然可以明確對應到原本的八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鮮日治時期(1910-1945年),日本人直接沿用原本的13道,連名稱都完全沒改!僅有在更低層級的行政區進行改制,這點讓我覺得蠻有趣的,畢竟日本無論在台灣還是中國東北(滿洲國),都進行了幅度相當大的行政區調整。我個人在猜想,或許是因為相對於當時台灣或中國東北不合時宜的行政區劃,朝鮮13道已經非常符合當時的統治需求,不需要太多調整?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就是DMZ的畫法,大家可以從圖上看看是哪些道被切成兩半了;不過在3個被切開的道中,只有江原道是南北韓都有相當面積的,因此江原道也是唯一目前南北韓都有的道級行政區,非常類似我們所熟悉「福建省連江縣」的情況。
(當然後來因應都市化,南北兩韓都在道之外又設了與道同級的「市」,行政區各自有些變化;但很剛好的是,南韓經過變動之後,不算濟州的話竟然又正好是八個道,因此據說「朝鮮八道」這個名稱目前南韓還是會用?若有理解錯誤還請補充~)
總之,這張圖上標出了國都、道府以及決定了道名的重要地名(實心圓圈),另外也用空心圓圈標記了今天重要的城市,以及EP68裡提到朝鮮的重要地名,希望大家喜歡~ 🙂
(圖上資訊主要參考中文維基百科「朝鮮八道」條目,加上我根據節目內容的補充。)
【EP68 脫掉獵奇濾鏡,來認真聊聊北韓吧!從俄羅斯海參崴出發的朝鮮旅行 ft. 52赫茲的鯨魚(小律師的非主流歷險) 】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韓國 #北韓 #南韓 #朝鮮 #金氏政權 #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極權國家 #主體思想 #先軍政治 #出身成分 #侍從體制 #平壤 #沙里院 #妙香山
台灣 行政區劃 在 黑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縣轄市 #省轄市 #黑皮說故市
00:00 開頭
00:21 日治~國民政府行政區劃
01:28 縣轄市的誕生
03:45 嘉義、新竹升級省轄市的影響
05:12 六都的成形
06:21 地方政府層級表
07:10 結尾
⭐️工作/合作邀約 : [email protected]

台灣 行政區劃 在 鐵道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片中的台灣行政區劃變遷只是個大概,事實上台灣在歷史中的行政區變遷非常複雜,光是日治時期就進行了10次大規模的重劃,有興趣的觀眾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查喔~
創作CC授權:https://imgur.com/Vw8JQvu
•••🌙•••🌙•••🌙•••🌙•••🌙•••🌙•••🌙•••🌙•••🌙•••🌙•••
鐵道事務所 - Tetsudo Jimusho:https://www.facebook.com/TetsudoJimusho/
合作邀約:tetsudojimusho@gmail.com
#鐵道事務所 #地圖觀察 #鐵道事務所地圖系列 #雲林 #斗六 #南投 #竹山 #台灣 #台灣地理

台灣 行政區劃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景點名稱:基隆廟口夜市
電話:無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0號
開放時間:pm12:00 - am00:00
歷史:
基隆廟口的發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稱為聖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聖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靈寄託(基隆市區的居民大多原籍漳州)。後來於同治年間,由基隆居民和板橋林家等士紳合作將之遷於今仁愛區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與左岸慶安宮(基隆媽祖廟)隔岸而對。奠濟宮周邊原本為稻田,1884年,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到該地時,讚美「田美如玉」,日治時期亦曾設立「玉田町」。後雖經日後多次行政區劃,今日仍保有「玉田里」之名。
據當地耆老的記錄,廟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末期。當時奠濟宮香火鼎盛,隨著眾多香客而來的流動攤販,在廟埕上聚集延伸,並逐漸擴大成為市集;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經基隆市政府統一規劃仁三路上、愛三路到愛四路之間路段的攤販成為食肆街區,登記的店家數目達六十多家。經過長期發展,廟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駕於奠濟宮之上。
目前的基隆廟口,除了原有於仁三路的小吃攤販區(狹義的基隆廟口)之外,也與日後逐漸興起的愛四路夜市連成一氣,呈「┘」形狀(橫躺的「L」形)聚集。
#Meck大叔#基隆廟口夜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