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息日到休習日太愜意了🥺🥺
休習日咖喱飯嫩肩牛💰260
日常沙拉飯炙燒雞💰250
蜂狂肉桂捲💰130
休習日烤布丁💰130
休習之日氣泡咖啡💰170
海波浪冰釀咖啡💰170
在這炎熱的夏日,比起到室外感受熱情的太陽,對我來說到咖啡廳避暑儼然是更幸福不過的選擇,請大家來收看這次的美食分享吧ε-(´∀`; )
#休習日咖喱飯 嫩肩牛
🌕🌕🌕🌕🌕
最喜歡大人口味的咖哩了~休習日的咖哩屬於濃厚風味,吃起來除了帶有厚實、辛辣的調味外,我很喜歡這咖哩散在嘴裡所帶來的炙燒餘韻,配飯100分~在上菜的時候店員賣了一個小關子,讓我們猜猜咖哩醬加了什們特別的食材,飯後公布~原來小秘方是用了巧克力跟咖啡,店員說他們主要能提升咖哩整體的層次,這也難怪醬料的味道這麼飽滿。而主餐的部分共有四種口味:嫩肩牛、炙燒雞、舒肥豬跟小鮮菇,這次我選的是來自美國choice的嫩肩牛,這裡的牛肉是以舒肥的方式料理,雖然牛肉表面看起來有些生,但它其實是全熟的,實際吃起來這牛肉軟嫩中帶有些嚼勁,也帶有微微的煙燻感~不管是單吃還是配厚實的咖哩醬都很好。近兩三年台北的咖喱專賣店或咖啡廳買咖哩飯這件事,如雨後春筍般啪擦啪擦的瘋狂冒出,很多店家的咖哩都都以日式甜咖喱為基底,這次能吃到濃郁系口味的醬汁,真的眼睛一亮的驚艷感,整體來說除了好吃,用心滿滿的感覺也讓人感到溫暖,喜歡喜歡,十分推薦(˶‾᷄ ⁻̫ ‾᷅˵)
#日常沙拉飯 炙燒雞
🌕🌕🌕🌕🌕
道別了濃厚系的味道,緊接而來的是清爽型的沙拉飯,上餐時,眼前印入的是滿滿的蔬食,小夥伴看了我一眼偷笑,不知道心裡在打什麼如意算盤,也許他心裡OS:阿平常不吃菜的人,等等看你怎麼吃完~好了題外話結束,回到正題,休習日的沙拉飯實在澎湃,它以黃金餐盤的製作公式:1份蛋白質與3份菜的比例製作而成,這沙拉飯像是溫沙拉的感覺,雖然我平常不太吃菜,但它真的蠻深得我心,首先我要大力稱讚基底的米飯,吃起來非常飽滿順口,再來加分的除了蔬果沒有土味外,店家特製的檸檬橄欖醬更是我的心頭好,酸酸辣辣醬汁淋在蔬菜飯上面,完全讓整碗飯的香氣和味道滿滿的提升,而主食的部分有三種選擇:炙燒雞、舒肥豬、烤野菜,我這次選擇的炙燒雞,是以香料醃製後再以烤箱炙烤的料理方手法呈現,上層的皮有焦脆脆的香味,而肉的本身吃起來的口感毫不乾柴,整體來說這沙拉飯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厲害,吃的健康、非常開胃,我跟小夥伴都讚不絕口~
#蜂狂肉桂捲
🌕🌕🌕🌗🌑
休習日的肉桂捲麵包體屬於扎實派,跟坊間比起來,這肉桂捲的蓬鬆度較低、嚼勁感高。味道方面,它吃起來甜度不會過甜,感覺是一個人吃也是可以完食的份量,另外它除了一上桌時,那肉桂香氣爆擊鼻子的香氣很加分外,灑在上層的核桃粒子也為舌尖帶來許多卡呲卡呲的口感,總而言之推薦給喜歡不濕膩肉桂捲的每個人( ´▽`)
#休習日烤布丁
🌕🌕🌕🌕🌕
雖然我不是吃超過1000種以上布丁的布丁大師,但在吃完休習日的烤布丁,真有變成小當家評審模式:吃完背後開花、鯉魚跳水的即視感,我!大愛!這布丁!!休習日烤布丁的口感屬於外順內軟,不會過於綿密的跟布蕾一樣,它本身吃起來帶有珍奶味道,問了店家後才知道這布丁是泰式奶茶口味,它的基底採用泰式手標奶茶的茶葉,我想應該是沒有額外加煉乳,所以整體吃起來還保留著清爽感,另外我也蠻喜歡布丁最上層放的燕麥仁穀物和茴香,那散出的香氣,讓整個布丁的視覺、氣味的質感更上一層,請大家務必點這個烤布丁呀(⁎⁍̴̛ᴗ⁍̴̛⁎)
#休習之日氣泡咖啡
🌕🌕🌕🌕🌕
休習日的氣泡咖啡,是檸檬蘇打水配上濃縮咖啡,喝起來有西西里咖啡的風味,氣泡顆粒的綿密感適中,喝起來非常順口外,檸檬的回甘在嘴巴裡的殘味也是我喜歡的氣味,整體來說咖啡因的味道因為檸檬的酸甜味顯的不會太濃,是個適合在炎炎夏日來一杯的飲品,所以請讓他原地取代啤酒吧(威
#海波浪冰釀咖啡
🌕🌕🌕🌕🌑
以低溫萃取的海波浪冰釀咖啡,喝起來也是屬於清爽的口感,雖然喝咖啡因味比前面的氣泡咖啡來的重許多,但卻不會有厚重的感覺,就像水果冰茶一樣,濃中帶有輕巧的氣息,整體而言喝起來也很順,小夥伴說建議喜歡喝咖啡的人可以來試試看呀( ´▽`)
#總評
🌕🌕🌕🌕🌕
從鹹食到甜點再到最後的飲品,每一道都感受到滿滿的用心,是間很值得再訪的咖啡廳呀。環境方面,休習日以純白色為基地,除了微寬敞的空間外,我很喜歡這裡的開放式吧台,讓人有種寬敞的舒適感,非常放鬆,另外大推這裡的服務,店員都好親切,在介紹菜色的時候,像在介紹自己的孩子一樣,眼神有種發光的感覺,好可愛~好的,這次的分享就到這結束,喜歡的人記得分享、收藏文章,在這裡提醒大家一下,因為疫情的關係,店裡桌位數有調整,目前內用採預約制,到訪前要記得私訊店預約,以免撲空呦~~我們下次見(*¯︶¯*)
—————————————
📍休習日 @z.day.cafe
🏠台北市大安區樂業街41巷2號
🚇六張犁
💳現金
#台北美食 #台北咖啡廳 #六張犁咖啡廳 #相機食先 #手機先食 #taipeifood #popdaily #popyummy #4foodieforfoodie #alli吃台北 #alli吃咖哩 #alli吃甜點 #dcard美食板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Hi Korean Tabl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防疫生活已經煮到不知道煮什麼了嗎? 這道簡單的泡菜五花肉鍋飯,只要1個鍋子,2杯米、1條泡菜、半條五花肉,將材料丟進鍋子,倒水開火,叮叮料理結束! 調製特製淋醬,淋上去煮好的香醇鍋飯, 相當簡單又美味到不行,一定要試看看! #一鍋到底 #韓國料理食譜 #泡菜五花肉 - 文字食譜如下 ▮ ...
吃 辣 人口 比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吃 辣 人口 比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google到的,
據說是蘇黎世最好的麵包....清一色都是年輕人,連店員也是。室內用餐得出示COVID護照, 其實我們都還搞不清楚狀況,當越過邊界老爺手機就有德國警示簡訊要他回去得隔離@@ 我跟我兒子都沒收到😅所以回去我要不要隔離???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使用這種大麵包切片(德國也有,只是通常都是密緻的切0.5公分的裸麥麵包)夾食物, 我所好奇的,是我們現在流行的大麵包(通常都比較厚片)能怎麼吃才好味道!
先聲明,#每個人的喜好非常主觀 所以他們的調味適合當地人口味是一定的,要不然不會這麼排長隊(週日早上八點開到下午兩點),我們到達時是不早不晚的10:30😅
我們點的這種三明治每份都是九瑞朗。我另外其實想點每週日瑞士人習慣來一條的辮子麵包Zopf. 店員問我是要Dinkelzopf 嗎?我想,那就來一條斯佩爾特的吧!沒仔細看她打包,出了店門在外面用餐才知道是這種😱😭若想加購, 還得回去再排更長的隊!只好算了!畢竟外面天冷只有13度,喝咖啡去不了寒意.... #咖啡拉花美,但沒有卡布奇諾該有的濃郁香氣,很普通。
另一件事是因為我兒子只吃他那一份牛肉三明治不到三分之一所以我們匆匆打包喝完咖啡回飯店,因為他說有奇怪的醬味,我吃了以後也覺得特別,它加了辣根醬(Meerrettich)及芥末還有酸黃瓜,我自己是覺得這兩個醬,如果可以以1:2比例加入,而不是各薄薄一層塗抹,會比較有君與臣的感覺就像吃熱狗麵包,你雖然加番茄醬及芥末醬,但比例不同,味道很不一樣。這樣的加法就可能會有我兒子那種反應😅 反正他是歪嘴雞,我覺得通過他那關可以升級更美味就是了!(只是有可能因為肉片太少這樣加會過酸😅😅😅
我自己吃的,是切得很碎的雞蛋夾層,裡面有醃過的,酸甜味的紫洋蔥,加了也是切很碎的洋香菜末,通常德國一般這種碎蛋會擠很多Remoulade (比台日式調味更多的蛋黃沙拉醬)這個沒有加!!!雖然沒辦法黏緊,容易掉碎蛋顆粒,但吃起來清爽很多!當我研究每一口的味道時有在某個角落的皮吃到豬油蔥抹醬的味道!我很驚訝,應該是不小心跟其它口味污染混搭的,因為通常在德國,點這種夾層麵包的都算是蛋奶素的選擇!裡面還有放一種很有味道的小生菜突然忘記名稱,這種小生菜加麵包裡跟油醋醬很對味!我喜歡這樣的搭配。
另外,老爺吃的,是夾軟質起司卡門貝爾, 通常這是安全牌,因為點這種現成三明治,最怕洋蔥味的老爺通常都是選這個,也通常都安全,這次也是,只是他說醬料甜甜的,很怪😅🤣我沒吃,但如果是現在流行的方式,應該會加的是無花果醬。#但我真的沒吃到只是猜想
這家麵包店強調的是有機麵粉,但並沒有強調全酸種,我不覺得是全酸種,就算有加酸種,應該是比較屬於hybrid sourdough,因為沒感覺有酸種的複雜香氣。斯佩爾特辮子應該有加油糖,也是沒有酸種複雜的味道,就是比較單純麵粉香氣,我覺得斯佩爾特用酸種或是米麴酵種,麵香會更足,但很可惜它並沒有,雖然強調是有機麵粉。使用在三明治的大麵包應該是長時間發酵的麵糰,一般來說使用少量鮮酵發酵,會加糖或麥芽精,這樣發酵的麵包除了口感濕潤好嚼以外,在這麼乾燥的地方,也比較慢乾成麵包粉。
很可惜沒買長棍及普通辮子麵包,但我相信以後還是有機會的!
.
.
還好週日不收停車費也容易停車...蘇黎世開車找車位真的很不方便!
吃 辣 人口 比例 在 Hi Korean Tabl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防疫生活已經煮到不知道煮什麼了嗎?
這道簡單的泡菜五花肉鍋飯,只要1個鍋子,2杯米、1條泡菜、半條五花肉,將材料丟進鍋子,倒水開火,叮叮料理結束!
調製特製淋醬,淋上去煮好的香醇鍋飯,
相當簡單又美味到不行,一定要試看看!
#一鍋到底 #韓國料理食譜 #泡菜五花肉
- 文字食譜如下
▮ 主食材
米•2杯
豬五花肉•250g
泡菜•350-500g
(根據個人口味,泡菜量可在範圍內調整)
▮ 五花肉醃料
醬油•1T
蒜末•0.5T
蔥末 •0.5T
芝麻油•0.5T
黑胡椒粉 一些
▮ 鍋飯淋醬
醬油•3T
水•2T
辣椒粉 •0.5T
蒜末•0.5T
蔥末 •1T
芝麻油•1T
白芝麻•1T (建議磨碎會更香喔!)
砂糖 一些
▮ 作法
➊ 將白米洗淨用水浸泡30分鐘
➋ 將泡菜切小塊、豬肉切小塊,切好的豬肉用醃料醃製,請參考以上五花肉醃料配方。
➌ 準備一個煮飯的鍋子,將浸泡好的米瀝乾水分,平鋪鍋底,接著放入泡菜、五花肉,將食材都鋪平,倒入2杯水
➍ 接著,用中大火煮,煮到水開始滾後,蓋上蓋子轉中火煮10分鐘,接著再轉小火煮10分鐘,總共約煮20分鐘後關火,再悶10分鐘左右。
➎ 煮飯同時製作飯的淋醬,按照以上鍋飯淋醬比例調製好
➏ 飯悶好後,打開蓋子,將飯與材料從下到上均勻攪拌一下。
➐ 食用時,盛起要吃的量進小碗,淋上些許淋醬,就可以開動了!
備註: 根據鍋子材質和火候可能影響整體煮飯的時間,以上煮飯時間為大致預估時間。另外,想要底部飯產生焦感者,可以蒸氣都收乾時,再煮1-2分鐘。
➤想要看更多韓國料理食譜、韓食相關資訊
或是韓國在地家庭的食生活日常,
歡迎追蹤➤➤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ikoreantable
⊳ 部落格 : https://hikoreantable.com
⊳ FB: https://www.facebook.com/hikoreantable
➤ 韓式輕食系列 ➤➤➤
•韓式泡菜冷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1pZ54gzwg8&t=10s
•韓式忠武飯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WfF...
•紫菜包飯清爽口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JqP...
•韓式黃瓜泡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hll...
- 背景音樂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oembdWbDI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xnPFfHw-wwaQ91ATKUO9s-_zZdw)
吃 辣 人口 比例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跟大家分享一道我們非常喜歡的泰式著名湯品:冬蔭功湯 (Tom Yum Goong, ต้มยำกุ้ง, 酸辣蝦湯)。
泰式冬蔭功湯也叫作酸辣蝦湯,它是一道既迷人又充滿性格的好喝湯品。湯頭融合了高良薑(南薑)、香茅、檸檬葉、香菜根的草本清香,再加上魚露、檸檬汁跟辣椒膏的調味,再佐以蝦子的鮮甜,重點是完美的酸辣比例,喝一口就會讓你的味蕾整個被喚醒。
冬蔭功湯的泰文名字是 ต้มยำกุ้ง,英文為 Tom Yum Goong, 其中 Tom(ต้ม)是煮沸的意思(在料理中指的就是湯), Yum/Yam 是沙拉,Goong/kung 是蝦子,三個讀音加起來有點像酸酸辣辣的沙拉蝦湯。這道湯其實有兩種口味,曾去過泰國旅行或曾在泰式餐廳品味過這道湯的人,應該都知道它有清湯原味版跟加了淡奶的濃郁口味版,兩種都非常好喝,各有特色。
冬蔭功稱為酸辣湯,酸跟辣是必不可少,對於喜歡吃辣的泰國人而言,加入大量切碎的朝天椒是基本,但對不吃辣的人來說,即使不加辣也完全不影響它的美味,所以在做這道湯品時,辣度其實是可以依照個人口味來調整。
如果你喜歡喝湯,喜歡泰式料理酸辣鹹香的調味,那麼請不要錯過這款連西方人都愛死的好滋味。:)
📍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dumplingofficial/
📍 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支影片還會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敬請期待)
-----------------------------------
泰式冬蔭功湯 怎麼作呢?
下面是這道 泰式酸辣蝦湯 的做法與食譜:
✎ 材料 / Ingredients
蝦子 中型尺寸 4 隻
秀珍菇 80g (草菇最正統,亦可改用杏鮑菇、鴻禧菇)
香芧 2根
南薑 20g
檸檬葉 3克(約 5 片)
紅蔥 4個
香菜根 2束
朝天椒 適量, 拍打後切碎
辣椒醬 30g (1.5大匙)
魚露 35g (2.5大匙)
檸檬汁 20g (1.5大匙)
糖 7克 (1/2大匙)
雞高湯 500ml
* 市售高湯已經有鹹味不用額外加鹽,高湯如果過鹹,可以用250ml高湯兌上250ml的清水
* 若使用清水自製高湯,可以將剝下來的蝦殼放入一起熬煮增添風味,另外加上 1/4 小匙鹽調味
✎ 做法 / Instructions
1. 南薑切片 (南薑非常硬,切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切香芧前先以刀背拍打,再切斜成小段。檸檬葉去粗莖撕成小片。紅蔥去膜,縱切成片。香菜去葉保留莖與根部
2. 去除蝦子的額角和尾巴的尖刺,並剪去鬚跟腳,沿著蝦背向後剪開到蝦尾,剝去蝦殼,去除腸泥,最後在蝦頭下方(下巴處)剪開,用湯匙挖出蝦膏備用
3. 平底鍋裡加一點油,以中火加熱,倒入蝦膏炒到冒泡泡,再加入泰式辣椒醬,拌炒至香味飄出即可關火,倒在小碗裡備用
4. 鍋裡加入高湯500ml,煮沸後,依序加入南薑、香芧、檸檬葉、紅蔥、香菜根,轉小火加蓋煮5分鐘
5. 加入炒好的蝦膏辣椒醬,攪拌至溶解,再加入秀珍菇煮至熟
6. 接著加入魚露、糖跟檸檬汁來調味
7. 加入蝦子,蝦子很快熟,蝦肉變白煮熟後,可以嚐一下味道看是否需要調整
7. 關火,加入切好的適量朝天椒,辣椒關火加比較不會太辣,不吃辣的人可以省略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0 食材介紹
01:35 前置作業準備
03:42 處理蝦子(去尖角、泥腸、外殼以及取蝦膏)
06:06 製作蝦膏辣醬
07:52 如何煮冬蔭功酸辣蝦湯
11:21 試吃
12:08 製作泰式冬蔭功湯注意事項與技巧分享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冬蔭功湯
#泰國菜
#簡易食譜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vYZu59I_oE/hqdefault.jpg)
吃 辣 人口 比例 在 Hi Korean Tabl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熱呼呼又香辣的湯汁,配上大塊雞肉,這道菜是韓國人喜歡的一道下酒菜,
逐漸變冷的天氣,來一鍋韓式辣燉雞吧!
#韓式料理食譜 #韓國美食 #韓式辣燉雞
份量: 2人份
▮ 食材
帶骨雞肉•1kg
馬鈴薯•2個
洋蔥•1顆
紅蘿蔔•半根
大蔥•1根
辣椒•2根
水•600ml
▮ 調味醬料
韓式辣椒粉• 4T
韓式辣椒醬• 3T
韓式醬油•3T
料酒•1T
黃砂糖•1.5T (一般白砂糖也可)
蒜末1T
黑胡椒粉•些許
(量匙說明: 1T=15g)
▮ 其他調味料
糖稀•1T
芝麻油•1T
▮ 作法
⓵ 去除雞肉腥味: 雞肉用冷水沖洗雜質和碎骨,洗好後放到滾水中汆燙後,約30秒後撈起(皮膚變色即可),
再用冷水沖洗一下,將水瀝乾。可以在肉大塊的部分,劃幾刀,等等燉煮的時候才會更入味。
⓶ 將馬鈴薯、紅蘿蔔切成大塊,尤其是馬鈴薯要大一點。洋蔥對半切後,再切成4-6等分
⓷ 大蔥切長段、辣椒切斜段
⓸ 將醬料(辣椒粉4T、醬油3T、辣椒醬3T、蒜末1T、料酒1T、黑胡椒粉一些、糖1.5T),即除了芝麻油和糖烯以外的調味醬料,全部調和
⓹ 將雞肉與馬鈴薯、紅蘿蔔、洋蔥與醬料一起攪拌後,放入鍋子,開中火炒一下,邊拌邊炒30秒-1分鐘至香氣出來。
⓺ 接著,將水600ml倒進去,用大火滾煮,水煮滾後轉中火,蓋上蓋子滾15分鐘左右(醬汁收太快,建議蓋上蓋子), 過程中不時打開鍋子攪動材料,避免食材沾黏鍋底
⓻ 煮15分鐘後,接著打開蓋子煮,轉大火再滾煮10分鐘,醬汁開始略收的時候,放入大蔥、青紅辣椒,繼續滾煮一下。(通常馬鈴薯熟透變軟,就代表煮好了)
⓼ 最後,淋上糖烯、芝麻油,再煮一下並拌一拌,即完成。
(可以最後再撒一些蔥片,視覺更美喔)
《備註》
味道要夠的重點是,水和醬料的比例。有時候火侯的控制也很重要,火太大又全程不蓋蓋子,可能沒有熟之前,水分就一下蒸發掉了。或是放太多水,煮到雞都變老了,味道還是太淡。
通常,湯汁的水分要略收才會好吃,比原來的水分少是正常的,再加上,蔬菜本身也會出水,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放太多水喔。第一次煮的人,建議以本食譜的水量和醬料比例為基準,煮了幾次後,根據個人口味再微調即可。
除了水和醬料的比例,
這道菜基本上不太會失敗呢!
大家可以試看看
▬ Info ▬
⊳ Blog : https://hikoreantable.com
⊳ IG : @hikoreantable
▬ BGM ▬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6pvHL1PBC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