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魚與Sandy的華爾街日報讀書會 #12 #上外太空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付費太空旅行的人是誰嗎
這週與 Sandy's Recruitment note的華爾街日報主題是太空,因近期貝佐斯創辦的 #藍色起源 (Blue Origin) 與布蘭森創立的 #維珍銀河 (Virgin Galactic),開始了一系列送億萬富翁上太空的競賽,他們都是亞軌道飛行,維珍銀河全程90分鐘,二藍色起源則是依靠發射火箭並最終靠降落傘落地,大概全程10分鐘,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讓你短暫體驗失重。
但我好奇:難道以前沒有人付費到外太空嗎?我說的是 #真正去外太空待著的那種
●○●
#第一個付費到太空旅行的人
早在2001年,就有了全世界第一個付費體驗太空旅行的人。
這個人是 Dennis Tito,他是一個商人、一個富豪,生於美國人,生於1940年,他於2001年的時候完成了他20歲開始的夢想,那時候他已經60歲了,為了這次的飛行,他從2000年開始進行訓練。
旅程的時間從2001/4/28火箭起飛,到2001/5/6重返地球,#時程總共歷經8天,其中在外太空中的國際太空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待了整整六天,其中總共環繞了地球128次,總計花費2,000萬美元。
他重返地球後,曾經說:
The best experience of my whole lift, those eight days.
他認為這是他人生中最後美好的八天,而且因為他認為他在國際太空站是在做實驗,因此他不願被稱呼是「太空旅行的人」。
●○●
#什麼是國際太空站
我這個人對於太空一點都不理解,我很好奇,究竟什麼是「國際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原文是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簡稱為ISS,是一個在近地球軌道上運行的科技研究設施,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載人的太空站。
國際他空戰最多可以承載七名成員(長時間),直到2009年,#總共有7個付費太空旅行的人抵達。
我的理解大概就是 #一個在外太空的實驗中心,也就是太空人員抵達了外太空後,需要有一個地方可以做實驗,國際太空之就是這個可以做實驗的地方。
●○●
#到外太空要搭什麼工具呢?
答案是「Soyuz」,中文翻譯為「#聯盟號」,是 #蘇聯研製第三代載人飛船,也是 #往返國際太空站的唯一途徑。而這個載人太空飛行的計畫成為「#聯盟計畫」。(因為「Soyze」在俄文中「union」的意思)
事實上,在美國尚未研發出可以載人的太空船之前,美國曾支付俄國龐大的費用,讓美國太空人可以達成聯盟號往來太空軌道上的國際太空站。這一段關係,在美國SpaceX 的載人太空船與2020年5月底成功發射後,畫下了句點。
●○●
#讓富翁可以去外太空的幕後推進者是誰?
這下子我更好奇了,為什麼有人可以付費上外太空?關於原因的資料的非常少,我猜測是因為是蘇聯的關係,但是我仍然找到了2000年的一則新聞。
新聞上說,在2000年11月,俄羅斯決定將在2001年(也就是隔年)銷毀了使用14年的和平號太空站(是的,太空站是可以有很多座的,和平號是其中一座),理由是因為和平號繼續在軌道飛行的成本太高了,而且非常危險。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有來由的,我單獨了解了 #和平號太空站 之後,發現他服役的期間,總共有2,000處的故障,而其中1,000處故障一直沒有辦法好好排除,這其中包含了一場火災、一場撞擊,這兩個重大的事故中,太空人幾乎都要選擇了疏散逃生飛船了。
因此,的確是有必要讓他退役。
可是有一家公司「MirCorp」可不這麼想,它是誰?他是一個美國和俄羅斯合資的私人公司,製造和平號的Energia公司擁有MirCoorp的部分股權。(事實上,和平號的英文是Mir,也就是和平、世界的意思)
MirCorp建議,可以在和平號停止使用後,建造一個由人控制的航天飛船,收費載人在太空軌道上飛行(就是付費太空旅行啦),但是俄國政府一直沒有答應。
不過,MirCorp卻收了Dennis Tito 2000萬美元。沒錯!第一個付費飛行就是這麼難得,當初Dennis去做太空訓練的時候,還被阻止,因為這個想法實在是太荒謬了。
這2,000萬美元原本打算是拿來修復和平號,結果在Dennis Tito 2001年4月出發前俄羅斯決定墜毀和平號,那時候是2001年3月。
因此,後來,Dennis在2021年4月出發的時候並沒有到原本的和平號,而是抵達了國際太空站。因為國際太空站取代了原先和平號的所有任務。
我真的是覺得這段故事太有趣了,我仔細研究了前前後後去國際太空站的7個付費旅客,的確都是由MiCorp送去的。
●○●
#究竟上太空的魅力是什麼?
我好奇,上太空除了是富翁的競賽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
有一個名詞為「#總觀效應 (Overview Effect)」,他是1987年 Frank White提出來的,他訪問了眾多的宇航員(好啦,宇航員全世界也沒有太多個XD),他發現,因為航行太空時,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會有全然的不一樣。
你會發現,你在地球所在意的紛爭、邊界任何問題,從太空來看,竟然是這麼的細微甚至是不可測。很多太空人卸任後,會開始推廣保護環境、甚至發展了自己的思想。
說不定,這就是讓人愛上太空的原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上海中美科學家合作研發,蠶絲硬碟儲存數碼同生命資訊,植入人體可隨時銷毀!(大家真瘋Show 2020) 電影中將微型硬碟植入體內的情節快將成真。中美科學家合作研究出基於蠶絲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儲器 — 蠶絲硬碟,除可植入人體,更可預設時間可控銷毀,從而讓資料保密。相關成果8月11日發表於...
「在外太空 的時間」的推薦目錄:
在外太空 的時間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完這篇,學會珍惜生活】
對於創作出《三體》的大劉,小編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佩服他在科幻小說上,各種奇思妙想的設定——唯獨沒有想過,會被他的科幻小說灌雞湯(笑)
這部〈帶上她的眼睛〉就是這麼特別的作品。在短短不足萬字的篇幅中,除了慣有的科幻、解謎元素以外,還相當催淚。有種「萬萬沒想到,是科幻小說教會我珍惜生活」的感覺。
一起來看看這部有些感傷的故事吧。
-
帶上她的眼睛 / 劉慈欣
連續工作了兩個多月,我實在累了,便請求主任給我兩天假,出去短暫旅遊一下散散心。主任答應了,條件是我再帶一雙眼睛去,我也答應了,於是他帶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盡頭的一個小房間裡,現在還剩下十幾雙。
主任遞給我一雙眼睛,指指前面的大螢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紹給我,是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呆呆地看著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顯得嬌小,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顯然剛剛體會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學圖書館中想像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獄還稍差些。
「麻煩您了,真不好意思。」她連連向我鞠躬,這是我聽到過的最輕柔的聲音,我想像著這聲音從外太空飄來,像一陣微風吹過軌道上那些龐大粗陋的鋼結構,使它們立刻變得像橡皮泥一樣軟。
「一點都不,我很高興有個伴兒的。你想去那兒?」我豪爽地說。
「什麼?您自己還沒決定去哪兒?」她看上去很高興。但我立刻感到兩個異樣的地方,其一,地面與外太空通訊都有延時,即使在月球,延時也有兩秒鐘,小行星帶延時更長,但她的回答幾乎感覺不到延時,這就是說,她現在在近地軌道,那裡回地面不用中轉,費用和時間都不需多少,沒必要托別人帶眼睛去度假。其二是她身上的太空服,作為航太個人裝備工程師,我覺得這種太空服很奇怪:在服裝上看不到防輻射系統,放在她旁邊的頭盔的面罩上也沒有強光防護系統;我還注意到,這套服裝的隔熱和冷卻系統異常發達。
「她在哪個空間站?」我扭頭問主任。
「先別問這個吧。」主任的臉色很陰沉。
「別問好嗎?」螢幕上的她也說,還是那副讓人心軟的小可憐樣兒。
「你不會是被關禁閉吧?」我開玩笑說,因為她所在的艙室十分窄小,顯然是一個航行體的駕駛艙,各種複雜的導航系統此起彼伏地閃爍著,但沒有窗子,也沒有觀察螢幕,只有一支在她頭頂打轉的失重的鉛筆說明她是在太空中。聽了我的話,她和主任似乎都愣了一下,我趕緊說:「好,我不問自己不該知道的事了,你還是決定我們去哪兒吧。」
這個決定對她很艱難,她的雙手在太空服的手套裡握在胸前,雙眼半閉著,似乎是在決定生存還是死亡,或者認為地球在我們這次短暫的旅行後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聲來。
「哦,這對我來說不容易,您要是看過海倫·凱勒的《三天所見》的話,就能明白這多難了!」
「我們沒有三天,只有兩天。在時間上,這個時代的人都是窮光蛋。但比那個二十世紀盲人幸運的是,我和你的眼晴在三小時內可到達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那就去我們起航前去過的地方吧!」她告訴了我那個地方,於是我帶著她的眼睛去了。
草原
這是高山與平原,草原與森林的交接處,距我工作的航太中心有兩千多公里,乘電離層飛機用了15分鐘就到了這兒。面前的塔克拉瑪幹,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由沙漠變成了草原,又經過幾代強有力的人口控制,這兒再次變成了人跡罕至的地方。
現在大草原從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邊,背後的天山覆蓋著暗綠色的森林,幾座山頂還有銀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晴戴上。
所謂眼睛就是一付傳感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像由超高頻資訊波發射出去,可以被遠方的另一個戴同樣傳感眼鏡的人接收到,於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帶著他的眼睛一樣。
現在,長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帶工作的人已有上百萬,他們回地球度假的費用是驚人的,於是吝嗇的宇航局就設計了這玩藝兒,於是每個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員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雙眼睛,由這裡真正能去度假的幸運兒帶上這雙眼睛,讓身處外太空的那個思鄉者分享他的快樂。這個小玩藝開始被當做笑柄,但後來由於用它「度假」的人能得到可觀的補助,竟流行開來。最尖端的技術被採用,這人造眼睛越做越精緻,現在,它竟能通過採集戴著它的人的腦電波,把他(她)的觸覺和味覺一同發射出去。多帶一雙眼睛去度假成了宇航系統地面工作人員從事的一項公益活動,由於度假中的隱私等原因,並不是每個人都樂意再帶雙眼睛,但我這次無所謂。
我對眼前的景色大發感歎,但從她的眼睛中,我聽到了一陣輕輕的抽泣聲。
「上次離開後,我常夢到這裡,現在回到夢裡來了!」她細細的聲音從她的眼睛中傳出來,「我現在就像從很深很深的水底沖出來呼吸到空氣,我太怕封閉了。
我從中真的聽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說:「可你現在並不封閉,同你周圍的太空比起來,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連呼吸都停止了。
「啊,當然,太空中的人還是封閉的,二十世紀的一個叫耶格爾的飛行員曾有一句話,是描述飛船中的宇航員的,說他們像……」
「罐頭中的肉。」
我們都笑了起來。她突然驚叫:「呀,花兒,有花啊!上次我來時沒有的!」是的,廣闊的草原上到處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嗎?」我蹲下來看,「呀,真美耶!能聞聞她嗎?不,別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聞,一縷淡淡的清香,「啊,我也聞到了,真像一首隱隱傳來的小夜曲呢!」
我笑著搖搖頭,這是一個閃電變幻瘋狂追逐的時代,女孩子們都浮躁到了極點,像這樣的見花落淚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
「我們給這朵小花起個名字好嗎?嗯……叫她夢夢吧。我們再看看那一朵好嗎?
他該叫什麼呢?嗯,叫小雨吧;再到那一朵那兒去,啊,謝謝,看她的淡藍色,她的名字應該是月光……」
我們就這樣一朵朵地看花,聞花,然後再給它起名字。她陶醉於其中,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忘記了一切。我對這套小女孩的遊戲實在厭煩了,到我堅持停止時,我們已給上百朵花起了名字。
一抬頭,我發現已走出了好遠,便回去拿丟在後面的背包,當我拾起草地上的背包時,又聽到了她的驚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我扶起那朵白色的野花,覺得很可笑,就用兩隻手各捂住一朵小花,問她:「她們都叫什麼?什麼樣兒?」
「左邊那朵叫水晶,也是白色的,它的莖上有分開的三片葉兒;右邊那朵叫火苗,粉紅色,莖上有四片葉子,上面兩片是單的,下面兩片連在一起。」
她說得都對,我有些感動了。
「你看,我和她們都互相認識了,以後漫長的日子裡,我會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們每一個的樣兒,像背一本美麗的童話書。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這兒的世界?要是你再這麼孩子氣地多愁善感下去,這也是你的世界了,那些挑剔的太空心理醫生會讓你永遠呆在地球上。」
我在草原上無目標地漫步,很快來到一條隱沒在草叢中的小溪旁。我邁過去繼續向前走,她叫住了我,說:「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裡。」我蹲下來把手伸進溪水,一股清涼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頻資訊波把這感覺傳給遠在太空中的她,我又聽到了她的感歎。
「你那兒很熱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艙和隔熱系統異常發達的太空服。
「熱,熱得像……地獄。呀,天啊,這是什麼?草原的風?!」這時我剛把手從水中拿出來,微風吹在濕手上涼絲絲的,「不,別動,這真是天國的風呀!」我把雙手舉在草原的微風中,直到手被吹幹。然後應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濕,再舉到風中把天國的感覺傳給她。我們就這樣又消磨了很長時間。
再次上路後,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輕輕地說:「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說:「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這方面的感覺都磨鈍了。」
「怎麼會呢?!這世界能給人多少感覺啊!誰要能說清這些感覺,就如同說清大雷雨有多少雨點一樣。看天邊那大團的白雲,銀白銀白的,我這時覺得它們好像是固態的,像發光玉石構成的高山。下面的草原,這時倒像是氣態的,好像所有的綠草都飛離了大地,成了一片綠色的雲海。看!當那片雲遮住太陽又飄開時,草原上光和影的變幻是多麼氣勢磅薄啊!看看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麼嗎?」
……
我帶著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轉了一天,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叢中躍動的每一縷陽光,渴望地聽草原上的每一種聲音。一條突然出現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條小魚,都會令她激動不已;一陣不期而至的微風,風中一縷綠草的清香都會讓她落淚……我感到,她對這個世界的情感已豐富到病態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間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為旅遊者準備的一間小旅店,似乎好久沒人光顧了,只有一個遲鈍的老式機器人照看著旅店裡的一切。我又累又餓,可晚飯只吃到一半,她又提議我們立刻去看日落。
「看著晚霞漸漸消失,夜幕慢慢降臨森林,就像在聽一首宇宙間最美的交響曲。」
她陶醉地說。我暗暗叫苦,但還是拖著沉重的雙腿去了。
草原的落日確實很美,但她對這種美傾瀉的情感使這一切有了一種異樣的色彩。
「你很珍視這些平凡的東西。」回去的路上我對她說,這時夜色已很重,星星已在夜空中出現。
「你為什麼不呢,這才像在生活。」她說。
「我,還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這樣。在這個時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質的東西自不必說,藍天綠水的優美環境、鄉村和孤島的寧靜等等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甚至以前人們認為最難尋覓的愛情,在虛擬實境的網上至少也可以暫時體會到。
所以人們不再珍視什麼了,面對著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們把拿起的每一個咬一口就扔掉。
「但也有人面前沒有這些水果。」她低聲說。
我感覺自己剌痛了她,但不知為什麼。回去的路上,我們都沒再說話。
這天夜裡的夢境中,我看到了她,穿著太空服在那間小控制艙中,眼裡含淚,向我伸出手來喊:「快帶我出去,我怕封閉!」我驚醒了,發現她真在喊我,我是戴著她的眼睛仰躺著睡的。
「請帶我出去好嗎?我們去看月亮,月亮該升起來了!」
我腦袋發沉,迷迷糊糊很不情願地起了床。到外面後發現月亮真的剛升起來,草原上的夜霧使它有些發紅。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有無數點螢火蟲的幽光在朦朦朧朧的草海上浮動,仿佛是草原的夢在顯形。
我伸了個懶腰,對著夜空說:「喂,你是不是從軌道上看到月光照到這裡?告訴我你的飛船的大概方位,說不定我還能看到呢,我肯定它是在近地軌道上。」
她沒有回答我的話,而是自己輕輕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過後,她說:「這是德彪西的《月光》。」又接著哼下去,陶醉于其中,完全忘記了我的存在。《月光》的旋律同月光一起從太空降落到草原上。我想像著太空中的那個嬌弱的女孩,她的上方是銀色的月球,下面是藍色的地球,小小的她從中間飛過,把音樂溶入月光……
直到一個小時後我回去躺到床上,她還在哼著音樂,是不是德彪西的我就不知道了,那輕柔的樂聲一直在我的夢中飄蕩著。
不知過了多久,音樂變成了呼喚,她又叫醒了我,還要出去。
「你不是看過月亮了嗎?!」我生氣地說。
「可現在不一樣了,記得嗎,剛才西邊有雲的,現在那些雲可能飄過來了,現在月亮正在雲中時隱時現呢,想想草原上的光和影,多美啊,那是另一種音樂了,求你帶我的眼睛出去吧!」
我十分惱火,但還是出去了。雲真的飄過來了,月亮在雲中穿行,草原上大塊的光斑在緩緩浮動,如同大地深處浮現的遠古的記憶。
「你像是來自十八世紀的多愁善感的詩人,完全不適合這個時代,更不適合當宇航員。」我對著夜空說,然後摘下她的眼睛,掛到旁邊一棵紅柳的枝上,「你自己看月亮吧,我真的得睡覺去了,明天還要趕回航太中心,繼續我那毫無詩意的生活呢。」
她的眼睛中傳出了她細細的聲音,我聽不清說什麼,逕自回去了。
我醒來時天已大亮,陰雲已佈滿了天空,草原籠罩在濛濛的小雨中。她的眼睛仍掛在紅柳枝上,鏡片上蒙上了一層水霧。我小心地擦乾鏡片,戴上它。原以為她看了一夜月亮,現在還在睡覺,卻從眼睛中聽到了她低低的抽泣聲,我的心一下子軟下來。
「真對不起,我昨天晚上實在太累了。」
「不,不是因為你,嗚嗚,天從三點半就陰了,五點多又下起雨……
「你一夜都沒睡?!」
「……嗚嗚,下起雨,我,我看不到日出了,我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嗚嗚,好想看的,嗚……
我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溶化了,腦海中出現她眼淚汪汪,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樣兒,眼睛竟有些濕潤。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一天一夜裡,她教會了我某種東西,一種說不清的東西,像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樣朦朧,由於它,以後我眼中的世界與以前會有些不同的。
「草原上總還會有日出的,以後我一定會再帶你的眼睛來,或者,帶你本人來看,好嗎?」
她不哭了,突然,她低聲說:
「聽……」
我沒聽見什麼,但緊張起來。
「這是今天的第一聲鳥叫,雨中也有鳥呢!」她激動地說,那口氣如同聽到世紀鐘聲一樣莊嚴。
落日六號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經歷很快就淡忘了。很長時間後,當我想起洗那次旅行時穿的衣服時,在褲腳上發現了兩三顆草籽。同時,在我的意識深處,也有一顆小小的種子留了下來。在我孤獨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顆種子已長出了令人難以察覺的綠芽。雖然是無意識的,當一天的勞累結束後,我已能感覺到晚風吹到臉上時那淡淡的詩意,鳥兒的鳴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黃昏時站在天橋上,看著夜幕降臨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點點的嫩綠在其中出現,並在增多。當這種變化發展到讓我覺察出來時,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無意識地,在閒暇時甚至睡夢中,她身處的環境常在我的腦海中出現,那封閉窄小的控制艙,奇怪的隔熱太空服……後來這些東西在我的意識中都隱去了,只有一樣東西凸現出來,這就是那在她頭頂上打轉的失重的鉛筆,不知為什麼,一閉上眼睛,這支鉛筆總在我的眼前飄浮。終於有一天,上班時我走進航太中心高大的門廳,一幅見過無數次的巨大壁畫把我吸引住了,壁畫上是從太空中拍攝的蔚藍色的地球。那支飄浮的鉛筆又在我的眼前出現了,同壁畫疊印在一起,我又聽到了她的聲音:
「我怕封閉……」一道閃電在我的腦海裡出現。
除了太空,還有一個地方會失重!!
我發瘋似的跑上樓,猛砸主任辦公室的門,他不在,我心有靈犀地知道他在哪兒,就飛跑到存放眼睛的那個小房間,他果然在裡面,看著大螢幕。她在大螢幕上,還在那個封閉的控制艙中,穿著那件「太空服」,畫面凝固著,是以前錄下來的。「是為了她來的吧。」主任說,眼睛還看著螢幕。
「她到底在哪兒?!」我大聲問。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她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
一切都明白了,我無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原計劃發射十艘飛船,它們是「落日一號」到「落日十號」,但計畫由於「落日六號」的失事而中斷了。「落日工程」是一次標準的探險航行,它的航行程式同航太中心的其它航行幾乎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飛船不是飛向太空,而是潛入地球深處。
第一次太空飛行一個半世紀後,人類開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險,「落日」系列地航飛船就是這種探險的首次嘗試。
四年前,我在電視中看到過「落日一號」發射時的情景。那時正是深夜,吐魯番盆地的中央出現了一個如太陽般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光芒使新疆夜空中的雲層變成了絢麗的朝霞。當火球暗下來時,「落日一號」已潛入地層。大地被燒紅了一大片,這片圓形的發著紅光的區域中央,是一個岩漿的湖泊,白熱化的岩漿沸騰著,激起一根根雪亮的浪柱……那一夜,遠至烏魯木齊,都能感到飛船穿過地層時傳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動。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飛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層航行,安全返回地面。其中「落日五號」創造了迄今為止人類在地層中航行深度的紀錄:海平面下3100公里。「落日六號」不打算突破這個紀錄。因為據地球物理學家的結論,在地層3400-3500公里深處,存在著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學術上把它叫做「古騰堡不連續面」,一旦通過這個交界面,便進入地球的液態鐵鎳核心,那裡物質密度驟然增大,「落日六號」的設計強度是不允許在如此大的密度中航行的。
「落日六號」的航行開始很順利,飛船只用了兩個小時便穿過了地表和地幔的交界面——莫霍不連續面,並在大陸板塊漂移的滑動面上停留了五個小時,然後開始了在地幔中三千多公里的漫長航行。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員們能看到無限的太空和壯麗的星群;而地航飛船上的地航員們,只能憑感覺觸摸飛船周圍不斷向上移去的高密度物質。從飛船上的全息後視電視中能看到這樣的情景:熾熱的岩漿剌目地閃亮著,翻滾著,隨著飛船的下潛,在船尾飛快地合攏起來,瞬間充滿了飛船通過的空間。有一名地航員回憶:他們一閉上眼睛,就看到了飛快合攏並壓下來的岩漿,這個幻像使航行者意識到壓在他們上方那巨量的並不斷增厚的物質,一種地面上的人難以理解的壓抑感折磨著地航飛船中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受到這種封閉恐懼症的襲擊。
「落日六號」出色地完成著航行中的各項研究工作。飛船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5公里,飛船需要航行20小時才能到達預定深度。但在飛船航行15小時40分鐘時,警報出現了。從地層雷達的探測中得知,航行區的物質密度由每立方釐米6.3克猛增到9.5克,物質成分由矽酸鹽類突然變為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物質狀態也由固態變為液態。儘管「落日六號」當時只到達了2500公里的深度,目前所有的跡像卻冷酷地表明,他們闖入了地核!後來得知,這是地幔中一條通向地核的裂隙,地核中的高壓液態鐵鎳充滿了這條裂隙,使得在「落日六號」的航線上,古騰堡不連續面向上延伸了近1000公里!飛船立刻緊急轉向,企圖沖出這條裂隙,不幸就在這時發生了:由中子材料製造的船體頂住了突然增加到每平方釐米1600噸的巨大壓力,但是,飛船分為前部燒熔發動機、中部主艙和後部推進發動機三大部分,當飛船在遠大於設計密度和設計壓力的液態鐵鎳中轉向時,燒熔發動機與主艙結合部斷裂,從「落日六號」用中微子通訊發回的畫面中我們看到,已與船體分離的燒熔發動機在一瞬間被發著暗紅光的液態鐵鎳吞沒了。地層飛船的燒熔發動機用超高溫射流為飛船切開航行方向的物質,沒有它,只剩下一台推進發動機的「落日六號」在地層中是寸步難行的。地核的密度很驚人,但構成飛船的中子材料密度更大,液態鐵鎳對飛船產生的浮力小於它的自重,於是,「落日六號」便向地心沉下去。
人類登月後,用了一個半世紀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層探險方面,人類也要用同樣的時間才有能力從地幔航行到地核。現在的地航飛船誤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紀中期的登月飛船偏離月球迷失於外太空,獲救的希望是絲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號」主艙的船體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訊系統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著完好的聯繫。以後的一年中,「落日六號」航行組堅持工作,把從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寶貴資料發送到地面。他們被裹在幾千公里厚的物質中,這裡別說空氣和生命,連空間都沒有,周圍是溫度高達五千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鋼石的液態鐵鎳!它們密密地擠在「落日六號」的周圍,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過,「落日六號」是處於一個巨大的煉鋼爐中!在這樣的世界裡,《神曲》中的《地獄篇》像是在描寫天堂了;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命算什麼?僅僅能用脆弱來描寫它嗎?
沉重的心理壓力像毒蛇一樣撕裂著「落日六號」地航員們的神經。一天,船上的地質工程師從睡夢中突然躍起,竟打開了他所在的密封艙的絕熱門!雖然這只是四道絕熱門中的第一道,但瞬間湧入的熱浪立刻把他燒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長在一個密封艙飛快地關上了絕熱門,避免了「落日六號」的徹底毀滅。他自己被嚴重燒傷,在寫完最後一頁航行日誌後死去了。
從那以後,在這個星球的最深處,在「落日六號」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現在,「落日六號」內部已完全處於失重狀態,飛船已下沉到6800公里深處,那裡是地球的最深處,她是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個活動範圍不到10平方米的悶熱的控制艙。飛船上有一個中微子傳感眼鏡,這個裝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著一些感性的聯繫。但這種如同生命線的聯繫不能長時間延續下去,飛船裡中微子通訊設備的能量很快就要耗盡,現有的能量已不能維持傳感眼鏡的超高速資料傳輸,這種聯繫在三個月前就中斷了,具體時間是在我從草原返回航太中心的飛機上,當時我已把她的眼晴摘下來放到旅行包中。
那個沒有日出的細雨濛濛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後看到的地面世界。
後來「落日六號」同地面只能保持著語音和資料通訊,而這個聯繫也在一天深夜中斷了,她被永遠孤獨地封閉於地心中。
「落日六號」的中子材料外殼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壓力,而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運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將在這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裡度過自己的餘生。
我不敢想像她同地面世界最後告別的情形,但主任讓我聽的錄音出乎我的意料。
這時來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
「……你們發來的最後一份補充建議已經收到,今後,我會按照整個研究計畫努力工作的。將來,可能是幾代人以後吧,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並同它對接,有人會再次進入這裡,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會在這裡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現在已適應這裡,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見。」
透明地球
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到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處,我都喜歡躺在那裡的大地上。
我曾經躺在海南島的海灘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羅斯的白樺林中、撒哈拉燙人的沙漠上……每到那個時刻,地球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處,在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裡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我想像著金色的陽光和銀色的月光透射到這個星球的中心,我聽到了那裡傳出的她吟唱的《月光》,還聽到她那輕柔的話音:
「……多美啊,這又是另一種音樂了……」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在外太空 的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四部分「為何感覺不到地球公轉?牛頓:重力平衡向心力;愛因斯坦:如何分辨重力場和加速度」
.
*** 大家請follow我的【MeWe專頁】https://mewe.com/p/phycat ***
.
終於來到本文最後一個問題:為何感覺不到地球公轉?前港大理學院院長郭新教授曾經指出在Google上搜尋問題的解釋當中,找不到一個是正確的。
.
他發現網絡上的答案大多說「根據慣性定律,不可能測試慣性參考系是否正在移動」。可是地球並非慣性參考系,因此用慣性定律去解釋是不嚴謹的。利用牛頓力學,正確的答案是「太陽吸引地球以及地球上所有人類的力,完美平衡了地球(和地球上的人)公轉所需的向心力」。
.
可是我們可以追問:有沒有比牛頓力學更基本的解釋?有的,而且與之前討論過的炮彈思想實驗有關。這就要由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另一個思想實驗說起。
.
愛因斯坦可說是利用思想實驗的專家。在1907年,即是他發表狹義相對論的兩年後,他想像有一部升降機,裡面有個可憐的人。突然,吊著升降機的纜繩斷掉,升降機裡面的人會失去了重力的感覺,「漂浮」了起來。
.
然而我們知道,這是因為升降機和他都以相同的加速度向下自由落體。而如果升降機真的在空無一物的宇宙深處之中,以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同等數值的加速度向「上」加速,那麼他就會被升降機的地板向「上」推,使他感覺到與身處地球表面一樣的體重。
.
如果他看不到升降機外面的環境,他就不可能分辨自己究竟是在外太空被升降機地板向「上」推,還是與升降機靜止在地球表面。換句話說,任何物理學實驗都不可能分辨他「究竟這是在重力場中的自由落體,還是漂浮在遠離任何星體的宇宙空間裡」!
.
愛因斯坦後來稱這個思想實驗為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思想」。透過這個思想實驗,愛因斯坦驚訝地發現,在局部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實驗能夠分辨重力場和加速度。
.
換句話說,重力場就是加速度,加速度就是重力場,兩者是「相同的物理現象」!這個發現被稱為等效原理(equivalence principle)。等效原理是他在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概念。
.
地球正在向太陽「墜落」、太空站也正在向地球「墜落」。根據等效原理,我們不可能在局部情況下分辨到底地球或太空站究竟是正在「墜落」、還是在遠離一切重力場的宇宙空間之中。因此,我們不可能感覺到地球正在環繞太陽公轉,因為如果我們能夠感覺到地球公轉的話,就等於說我們能夠分辨重力場和加速度!
所以「為何感覺不到地球公轉?」的答案,是因為等效原理。不過要留意,這只是理論上的解釋。等效原理只會在無限小的局部(locality)環境中成立。但升降機並不是無限小的(這一點相信不用解釋)。
.
源自一個星球的重力吸引方向是向心的。但在升降機裡的各個物體的加速度卻是平行向「上」的。因此,如果在升降機的兩側各放一個蘋果,我們就可以從兩個蘋果相距的距離分辨出升降機到底是在真正無重力的宇宙空間中,還是正在地球重力場中作自由落體。
.
隨著時間過去,如果升降機真的在宇宙中,真的沒有重力作用於兩個蘋果之上,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應該維持不變;如果升降機是在自由落體,指向地球中心的重力就會作用於兩個蘋果之上,而這兩個力並不是平行的,因此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應該漸漸縮短。
.
當然在現實中並不可能進行升降機實驗,但我們仍然能夠從一些自然現象中找出端倪。例如潮汐漲退就是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的重力效應,所以潮汐就是地球真正位於重力場裡的證據。
.
但這仍只代表地球在重力場之中,並不代表地球正在公轉,地球可能是在直線向太陽墜落。加上之前提過的地球自轉,以及星星、太陽和月亮的周日和周年位置變化,我們就能得出地球必然正在公轉的結論。
.
同理,我們感覺不到整個太陽系都在環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原因,也是基於等效原理。
.
最後,如果想用天文觀測證明地球會公轉的話,其實並不太困難。試試輪流遮住左眼和右眼看同一件物件,會發現物件相對背㬌的位置有所改變,這叫做視差(parallex)。利用相同原理,在相距半年的時間內,觀察同一顆星星相對背㬌星空的位置,我們會發現會有細微的變化。
.
因此,結論仍然是「人類相比宇宙實在太渺小了」。
.
【支持我的科普】
我的科普部落格:https://hfdavidyu.com
我的科研網頁:https://hfdavidyu.github.io
.
**我已開設【MeWe專頁】,搜尋「phycat」就可找到:
https://mewe.com/p/phycat
另已有上千人加入我的【MeWe群組】「物理喵之友會吹水谷」,大家一起談物理說喵喵:
https://mewe.com/join/phycat
.
追蹤我的FB:https://fb.com/davidyu.phycat
追蹤我的IG:https://instagram.com/phycat
訂閱我的YT:https://youtube.com/c/DavidYuHoiFung
.
也請支持香港其他科學普及工作者!你的支持,能令科學在中文世界更加普及。
在外太空 的時間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思浩大談上海中美科學家合作研發,蠶絲硬碟儲存數碼同生命資訊,植入人體可隨時銷毀!(大家真瘋Show 2020)
電影中將微型硬碟植入體內的情節快將成真。中美科學家合作研究出基於蠶絲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儲器 — 蠶絲硬碟,除可植入人體,更可預設時間可控銷毀,從而讓資料保密。相關成果8月1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納米技術》。
這項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陶虎課題組,聯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相關課題組合作。陶虎表示,蠶絲硬碟能同時存儲數碼和生命資料,可植入包括人體的生物體內,長期甚至永久保存,就如軍人佩戴的身份識別牌,卻永不遺失。蠶絲硬碟又能根據設定,製成壽命可控的時間膠囊,可控地降解並消失;同時有望在外太空等極端條件下保存資料。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美國大學基因編輯研究,改變胚胎培育透明魷魚!佩服舒淇嘅真誠不造作!(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mZMm4f8E)
2. 思浩大談美國母女差三十年,外貌如同姐妹花!連另一半都差啲入錯!(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zK1Ty313w)
3. 思浩大談楊明立萬疑似醉駕車禍,Tvb處理手法似足古天樂事件!睇樂易玲反應就知藝人價值!(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NjyfGPKdw)
#大家真瘋Show #2020 #上海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在外太空 的時間 在 Tree of Life生命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如果真有那麼一瞬間,你敢不敢脫軌冒險?」
生命樹 Tree of Life《漂流星球》Drifting Planets
恆定流浪於星際之間,揭開新生的奮戰篇章。
➤ 擁有更多生命樹音樂與最新消息_https://ffm.bio/treeoflife_official
宇宙存在著超越億萬顆的行星,
因著重力,恆定流浪於星際之間。
窮盡幾億萬年的時間,等待新生的可能。
專注靜待。那稍縱即逝的瞬間契機,
奮力掙脫。就反抗重力加速度逃離,
縱身跳進。黑洞撞擊後引爆的漩渦,
不論追尋的最終會在哪裡,
「I`ll Find You.」
生命樹「有機感搖滾」進化再蛻變,從首張專輯《我們都不完美》裡的聲音取樣自地球種種生命元素,這次全新單曲《漂流星球》衝破大氣層,躍進宇宙,將宇宙感知極致呈現,誓言突破舊的軌道,去探尋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前奏取樣自NASA在外太空錄製的聲音,從無盡孤獨的黑暗中探測神秘迴響,編曲宛如一座宇宙風暴巨人,間奏時更運用音樂詮釋出被重力拉扯撕碎、迷走在時間奔馳與迴轉反向之中,在光速與停滯之間意識崩塌解離...種種讓人彷彿身歷星際的感受瞬間,用超新星爆炸般地絢爛痛快成為前進的動力熱源,撬開這座沈默銀河的裂縫。
➤ 生命樹《我們都不完美》線上收聽_https://treeoflife.ffm.to/weareimperfect
➤ 生命樹《我們都不完美》實體專輯|博客來_http://goo.gl/QrSOs1
《漂流星球》
詞 / 小王子 / 吳易緯
曲 / 小王子
黑 無垠的黑 吞噬我是誰
裂 引力撕裂 宇宙的疆界
堅決 快被摧毀 你乍現瞬間
拉我 脫軌冒險
生命終結前 遺憾都消滅
新生多暴烈 就多絢爛
成為我的光 召喚我勇敢
漂流光年外
Forever
I Won`t Let You Go Oh
就抓緊我的手 Oh
Never Let You Go Oh
說好絕不回頭 Oh
I`ll Find You.
願 踏上遙遠 孤獨的時間
邃 靈魂扯碎 也毫無怨言
繞圈 繞幾億圈 成為一個漩
跨越 事件視界
生命終結前 遺憾都消滅
新生多暴烈 就多絢爛
成為我的光 召喚我勇敢
漂流光年外
Forever
I Won`t Let You Go Oh
就抓緊我的手 Oh
Never Let You Go Oh
說好絕不回頭 Oh
殞落前 探索 無限
我的 漂流 沒有 終點
在銀河 盡頭 未來 無限蛻變
殞落前 探索 無限
我的 漂流 只有 絕對
不後悔
I`ll Find You.
Be With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rifting planets - English Lyrics ➡ http://goo.gl/DZqBx4
Drifting planets - Japanese Lyrics ➡ http://goo.gl/mlUYa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流星球
作詞 Lyricist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吳易緯 Wu I-Wei
作曲 Compos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製作 Produc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編曲 Arrangement / 生命樹 Tree of Life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 / 黃晟峰 Teng Fang
和聲 Background Vocal / 黃晟峰 Teng Fang、生命樹 Tree of Life、小N n、懷恩 Whyn Chen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生命樹 Tree of Life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北城 浩志 Hiroshi Kitashiro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 Kitashiro home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王秉皇 Ben Wang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洋活音樂有限公司 Seaside Mastering
成員Members / Vocal & Guitar–小王子、Bass–JJ、Drum–青春
官方歌詞MV Official Lyrics Video / 黃夏妤 Faustian
日文翻譯Japanese Lyric / aiine
英文翻譯English Lyric / Jimmy Tu
Special thanks to / 小N、懷恩、aiine、Jimmy Tu、黃夏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生命樹最新消息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reeoflife.official.fanpag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reeoflife_official_ig/
微博 Weibo | https://www.weibo.com/treeoflifeband
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 http://www.treeoflifeband.com/
官方Youtube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user/treeoflifetube
Email | contact@treeoflifeband.com
在外太空 的時間 在 鹽撒外太空| 又到了發現宇宙奧秘的時間囉 今天我們要來找找 ... 的推薦與評價
又到了發現宇宙奧秘的 時間 囉 ✨ 今天我們要來找找神奇的太空人在哪裡呢? 原來他們正在遙遠的 外太空 看著我們唷 那我們先來幫心中帥氣的太空 ... ... <看更多>
在外太空 的時間 在 【每日必看】飛行時間最久! "神舟十五"太空人返回地球 ... 的推薦與評價
神舟十五號#太空人#生物樣品#太空任務#中國太空站#出艙#地球# 外太空 #監督的力量在中天⭐️中天新聞網APP下載https://deep.ctinews.com/app-cti88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