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評估的閒聊》
在做任何練習訓練前,或當動作發生問題時,評估是重要的,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不一定要是治療的評估。
但評估系統有ABCDE那麼多種,到底哪種比較好,最好是又快又準又便宜,答案是沒有這回事。
評估不會是完美的,它只是個工具,用得好不好完全是看使用的人是誰。
而在評估的使用我覺得有幾個誤區。(迷之音,阿不要評就沒事啦,誤)
❌評估的誤區
1 專注於結果而忽略過程透露的訊息例如只知道過不過,卻沒注意過程中的細節,怎麼樣沒過的?出現怎樣的代償?
2 對於結果不懂得分輕重
一堆都不過,從哪開始?或是到底哪一個比較重要。
3 非必要的浪費太多時間在評估
例如測某abc評估的SOP就要花20-30分鐘。除非是特殊案例,或是你時間很多,不然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精選相關的評估也很重要。當然操作者本身的熟悉程度也影響很大,不要一般人做10分鐘的你要做20分鐘,就可能有點浪費時間。
4 與練習目標脫節
測完了,然後呢?有的測一測最後還是做同樣的訓練,那前面的評估目的是?或是最後整堂課就一直處理基礎評估不過的地方,真的每個人都需要這樣嗎?
所以這時候除了學評估方法,其實還有兩個重要的能力:
✅ 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
當了解基礎肌動學跟動作解析,你會發現不管用哪個系統其實都可以,也不會混亂,因為最終還是回到基礎動作。
✅ 專項動作的了解
例如重訓,瑜伽,舞蹈,跑步,球類等等。不一定自己要很厲害,但知道別人在幹嘛,這樣會在評估過程或延續的評估或訓練更有效率或針對性。
加入以上兩個重點能力,基本上可以避開上面提到的誤區,因為你知道為何而測,該注意什麼,以及接下來要走向哪裡。
✔案例
之前有個學生跟我反應他有疼痛去找人處理,處理的人幫他做的一個評估動作跟一個瑜伽體位法很像,當下處理的人說他那樣做是錯的,可能會造成疼痛哦。
然後那個學生後來就很困惑的問我,老師你教的或大部分練習都是這樣唉,不過其實平常這個練習我不會不舒服啊,那該怎麼辦(因為那個人講錯啊)。
那到底怎樣才是對的?
這牽涉到3個要考慮的事情:
1 習慣/專項運動
2 能力/控制
3 對動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你要我用哪一種方法。」
我自己上課被測的時候心裡常會有這個OS,因為習慣或專項運動的動作模式,難免會造成一些慣性或是養成一些能力,但習慣不一定是壞事,沒有選擇的能力才是壞事,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要額外重新引導做出測試的模式,再觀察受測者是否能夠有控制的做到,我覺得會更完整。
另外因為專項運動而造成的身體素質或平衡改變也必須加入考慮,去判斷怎樣的正常對他是正常。
甚至有些動作在某些原因會被打叉,不過在不同情況卻是圈的,這個就要注意,不能腦中只守著一個標準。
但學習就是這樣,系統是方便但總會有盲點,但比較好學。
跳脫系統,無招勝有招似乎是最有用的,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很難一次學成甚至學不來的,只能靠經驗加能力累積。
🔯瑜伽體位法
以上講的比較偏訓練或復健等等,那瑜伽體位法練習需要評估嗎?
其實需要的,只是有做的老師都把內容加在練習裡而不是一開始大家排排站在那邊測。
例如什麼時候該給替代式?什麼時候該編排怎樣的序列等等,當練習到一半通常評估早評估完,甚至後面的練習也根據結果調整了,為什麼一樣的動作上不同老師的課練起來感覺就是很不一樣,功力差別就在這裡。
其實很多動作,是評估也是訓練,是訓練也是評估,差別是人會不會看跟用而已。
打好基礎,才能看見動作的本質,評估跟訓練,自然會好好的發生。
#評估
#kensyogalife
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評估
#閒聊文
在做任何練習訓練前,或當動作發生問題時,評估是重要的,相信沒有人會反對。
但評估系統有ABCDE那麼多種,到底哪種比較好,最好是又快又準又便宜,答案是沒有這回事。評估不會是完美的,它只是個工具,用得好不好完全是看使用的人是誰。
而在評估的使用我覺得有幾個誤區(迷之音,阿不要評就沒事啦,誤)。
#評估的誤區
1 專注於結果而忽略過程透露的訊息(只知道過不過,卻沒注意過程中的細節)
2 對於結果不懂得分輕重(一堆都不過,從哪開始?)
3 非必要的浪費太多時間在基礎評估(例如測某abc評估的SOP就花了20-30分鐘。除非是特殊案例,或是你時間很多)
4 與練習目標脫節(測完了,然後呢?有的測一測最後還是做同樣的訓練,那前面的評估目的是?或是最後整堂課就一直處理基礎評估不過的地方,真的每個人都需要這樣嗎?)
所以這時候除了會評估,其實還有兩個重要的能力:
1 #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 (不是廣告哦😂)。當了解基礎肌動學跟動作解析,你會發現不管用哪個系統其實都可以,也不會混亂,因為最終還是回到基礎動作。
2 #專項動作的了解 (重訓,瑜伽,舞蹈,跑步,球類等等)。不一定自己要很厲害,但知道別人在幹嘛,這樣會在評估過程或延續的評估或訓練更有效率或針對性。
加入以上兩個重點能力,基本上可以避開上面提到的誤區,因為你知道為何而測,該注意什麼,以及接下來要走向哪裡。
#案例
之前有個學生跟我反應他有疼痛去找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幫他做的一個評估動作跟一個瑜伽體位法很像,當下物理治療說他那樣做是錯的,可能會造成疼痛哦。
然後那個學生後來就很困惑的問我,老師你教的或大部分練習都是這樣唉,不過其實平常這個練習我不會不舒服啊,那該怎麼辦。
那到底怎樣才是對的?
這牽扯到兩個要考慮的事情:
1 習慣/專項運動
2 能力/控制
「你要我用哪一種方法。」
我自己上課被測某些測試的時候心裡常會有這個OS,因為習慣或專項運動的動作模式,難免會造成一些慣性或是養成一些能力,但習慣不一定是壞事,沒有選擇的能力跟無法控制才是壞事,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要額外重新引導做出測試的模式再觀察受測者是否能夠有控制的做到,我覺得會更完整,另外因為專項運動而造成的身體素質或平衡改變也必須加入考慮,去判斷怎樣的正常對他是正常。
但學習就是這樣,系統是方便但總會有盲點,但比較好學。
跳脫系統,無招勝有招似乎是最有用的,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很難一次學成甚至學不來的,只能靠經驗加能力累積。
#瑜伽體位法
以上講的比較偏訓練或復健等等,那瑜伽體位法練習需要評估嗎?
其實需要的,只是有做的老師都把內容加在練習裡而不是一開始大家排排站在那邊測,例如什麼時候該給替代式?什麼時候該編排怎樣的序列等等,當練習到一半通常評估早評估完,甚至後面的練習也根據結果調整了,所以為什麼一樣的動作上不同老師的課練起來感覺就是很不一樣,功力差別就在這裡。
其實很多動作,是評估也是訓練,是訓練也是評估,差別是人會不會看跟用而已。
寫到這邊,突然覺得我有空應該來研究一套瑜伽體位法評估系統才對,名字順便取一下 Functional Yoga Assessment (FYA),感覺比較international。
嗯 FYA FYI FYR dochi 🤔
最後還是要講一下,基礎知識很重要啊。
#FYA
#功能性瑜伽體位法評估系統
#以上是幹話別太認真
#因為我目前也沒空弄😂
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 在 好書推薦- 基礎肌動學(第三版)全彩肌動學底加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動力 鏈的 基礎 - 呼吸法,提高運動品質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啾c物理治療師 · Fix Shoulder Blade Pain in 30 SECONDS · 肩膀痛舉不高?放鬆這三條 肌肉 超有效! ... <看更多>
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 在 肌動力健身房-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 ... 的推薦與評價
找肌動力健身房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動力健身ptt,心動力健身中心收費,仁德運動中心相關資訊,找肌動力 ... FMK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G動學-下肢整合 ... ... <看更多>
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 在 基礎動作模式肌 動 學FMK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而在基礎動作模式之後,會進一步講解如何使用基礎動作模式概念去理解七大人體基本功能動作-蹲、弓步、推、拉、彎曲、旋轉、步態。 本課程設計給想要入門訓練相關肌肉動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