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會保險無法保障的紓困人口群,勞動部三種標定方法卻引發不公平的聲浪】
勞動部用「職業工會加保中」、「投保薪資24000元以下」、「個人綜合所得稅總額未達綜合所得稅課稅標準40萬8000元」這三個主要條件來偵測。
但偏偏在職業工會加保的這群人口,他的「投保薪資」、「綜合所得稅總額」恰恰不見得能完全反映其經濟水準,每人三萬元的紓困發生了「外溢效果」:
#勞動部 #投保薪資 #綜合所得稅總額 #紓困 思想坦克 Voicettank
外溢效果保險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外溢保單龍頭爭霸戰 】
外溢保單除了保戶有保障外,也有鼓勵保戶維持自身健康,讓保險公司減少理賠的雙重效果。
國泰人壽、南山人壽都分別推出了數個外溢保單商品,從健走到健檢都成了外溢機制的內涵,壽險2強爭搶要當外溢保單第一品牌.....
#國泰人壽 #南山人壽 #外溢保單
外溢效果保險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房市過熱了嗎?央行應釐清不動產放款比採用標準,建立房市溫度評估指標」
房市蠢蠢欲動,特定地區甚至出現排隊搶房,預售屋轉手炒作的市況。依照國泰房價指數,台中、新竹縣市、台南、高雄等地,YOY皆出現10%以上的漲幅,台中地區甚至高達19%。
面對可能出現的上漲波段,央行做好準備了嗎?我針對以下幾個議題,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
#該如何評估房市是否過熱
對於2010年的房價上漲,央行認為主要是因為「主要國家相繼採行QE政策,產生資金外溢效果;國人因海外收益欠佳,加以政府自2009年起大幅調降遺贈稅稅率,匯回大量資金;且不動產交易與持有稅負均偏低,助長不動產短期交易與囤屋、養地;以及預售屋炒作盛行。」
對照今日的處境,量化寬鬆、海外資金匯回、交易與持有稅負偏低、預售屋炒作盛行,哪一個不是2020的現在進行式?然而央行卻認為,2020跟2010不一樣,用白話講,此次上漲有基本面推升,不是純粹的資金行情。
問題就來了,那我們應該仰賴什麼指標,來評估房市是否過熱?
央行最常用的指標,叫做「本國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2020年8月為35.6%。依照央行2010年新聞稿的資料,當時「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是38.3%,所以,現在的情況還不是很嚴重。
#不動產放款比採用標準前後不一數字對不上
然而,當我比對央行在不同時期、不同資料所引用的數字,卻發現這個指標有多種變體,數字也對不上。
其一,央行在今年5月的「金融穩定報告」,說108(2019)年底的「本國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為37.38%。今日的書面報告附圖,卻說2019年12月的同一個指標,數字是35.4%。如果2019年底的數字都不一樣,我們要如何相信2020年8月的占比是對的?
其二,央行2010年的新聞稿指出,「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是38.3%。所謂的全體銀行,包括了本國銀行、外國及大陸銀行在台分行,按照這個定義,2020年7月的「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已經高達44.6%,遠超過2010年的38.3%。顯示房市不只是「北溫南熱」,而是燒燙燙。
到底央行看的是「本國銀行」還是「全體銀行」的放款比重,甚至要納入農漁會信用部、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來評估不動產貸款的占比,我請楊總裁務必給我一個書面回覆,釐清這些指標之間的關係,以及央行的採計、評估原則。
#建立房市溫度指標
最後,我要求楊總裁,依照2015年央行說明信用管制成效的指標,建立「房地產市場溫度指標專區」納入「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特定區新承作房貸占全體新承作比例」、「平均特定區房貸成數」、「特定區房貸利率」、「平均高價住宅貸款成數」、「高價住宅貸款利率」,讓國人即時獲知房地產市場冷熱情形。
我也把這個主張做成預算提案。很遺憾的,央行還是不願建立具體的溫度指標,只願揭露相關數字,來觀察房市是否過熱。未來,我會繼續要求央行,建立「房地產市場溫度指標專區」,讓相關數字,能得到即時追蹤與評估。
外溢效果保險 在 保險好Easy - 睡覺也能省保費?最高50%折扣的外溢保單來了!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覺得 保險 很重要,卻因為高保費而買不下手,因此長期住院一直是個難解的問題。... ... 面向,累積點數給予保費折扣~希望這具有 外溢效果 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