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面對焦慮呢?昨天晚上在clubhouse(CH)跟 Chloe 等人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加上今天念了一整天的書,好像在心裡漸漸形成了一些答案。
從存在主義的路線來看,焦慮是人生的必須,你只要活在世界上就會有焦慮,也因為焦慮,你才有動力去克服生命當中的許多問題。但是,如果你的焦慮超過了「正常的幅度」(例如神經質焦慮),可能反而會影響你的生活、工作、甚至身心都出現反應,沒有辦法好好休息、身體很僵硬、關節很緊、晚上睡不著等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存在主義就會說,有些人恐懼死亡是因為擔心自己沒有真正活過,所以有一些恐慌症的患者,表面上看起來是害怕那個很接近死亡的感覺(那個真的很可怕你體驗過一次就知道了),但實際上是透過恐懼死亡來逃避生命當中其他的事情,比方說學業、感情,或者是和家人的關係。唯有當事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可是聽到這些話,你並不一定會覺得比較好受,所以人本取向的心理治療更在意陪伴你的人「能不能夠接住你」,透過仔細聆聽你的話、像鏡子一樣反映出你的心情,並且相信你自己會在痛苦的故事當中,找出自己的解答。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時候透過跟一個朋友好好的分享自己的感受,心情就會好了許多。事情一樣沒有解決,但是腦袋當中的打結似乎慢慢就會被鬆開了。
不過,要能夠好好的聆聽對方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比方說昨天Chloe在回答的過程當中,注意到一位提問者講話的聲音有一點「浮浮的」,指出可能他沒有紮紮實實地「踩在地上」(grounding),這其實也是很多焦慮的人常常會有的感覺,有一種浮躁、飄飄的、沒有辦法靜下來的fu,心臟感覺被懸吊在半空中。好像想要做很多事情,可是又覺得做什麼都沒意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很多擔憂都在前面,可是不論未雨綢繆得再多,都沒有辦法緩解當下的緊張。
我也是讀書才知道Chloe 當時正在做的是「注意到提問者的背景訊息」(figure ground)。有時候一個人的聲音顫抖比其他的內容本身告訴你的更多,這時候陪伴在身邊的人不只要聽他說什麼,更要去聽他「怎麼說」。這些非語言訊息往往透漏著「他想要告訴你但是他並沒有在文字裡面告訴你」的秘密。完形取向的心理治療為這件事情提供了很不錯的洞見,只不過因為礙於時間,當時也不是在做諮商,我們不可能在CH上面操作完形治療的一些技術,只能夠點到為止。可是,光是「你覺得你的焦慮在告訴你什麼?」這樣的問句,就足以讓當事人好好的去感受,在焦慮背後所藏著的其他訊息。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很容易焦慮的人,昨天又錯過了這個房間,那麼今天晚上大概9:45還有機會;如果你是被CH排擠的Android用戶😭😭,或者晚上有其他的事情,那麼在這裡也可以提供行為治療取向的一些方法給你參考。這邊筆記的是正念減壓(MBSR)的三個核心觀念,我覺得很好記,英文字開頭剛好是MAC:
1. Mindfulness :正念。透過調整呼吸和行走禪,練習活在當下、感受此時此刻。有很多相關的書籍可以參考,這裡不贅述。
2. Acceptance:接納。焦慮如我,這個是我到目前為止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我幾乎天天都練習。比方說我經常跟自己說「OOO也沒關係」,OOO裡面可以填入各種你難以接納的行為、想法或者是情緒。那如果你還是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焦慮該怎麼辦呢?那你可以說「就算我暫時還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焦慮也沒關係」,一個接納自己不接納的概念😛。
3. Compassion:關愛。又可能翻譯成慈愛,這裡指的是可以關愛自己也關愛別人。聽起來很抽象,我覺得比較好的翻譯或許是「心疼」,這就是為什麼我常常說, #愛自己就是從每一天練習心疼自己 開始,典型的做法是,你可以跟自己的身體某個部位說說話(結合完形的技巧),比方說「親愛的肩膀,我心疼你過去一年來這麼辛苦的幫我扛下很多的責任」或者是「我很心疼五歲的時候的我,年紀還那麼小就被丟掉、被迫長大⋯⋯」
#懶人包
把上面這些學派全部結合起來就是:覺察自己身體的感受、發現讓自己感覺到焦慮的情境,透過跟別人訴說、被聆聽,或者是跟自己對話、甚至做出具體行為,來減緩焦慮。
如同前面所說,只要是活著就得面臨種種的選擇,而所有的選擇都涉及承諾與責任,因為要負起這些責任,難免就會有一些焦慮的心情產生。既然焦慮是人生的必須,那麼練習和焦慮的情緒共處,就是每一天的功課。
就像一個長年受焦慮跟憂鬱所苦的朋友跟我說,在他最糟糕的那個時候,他發現做什麼都沒用。有一天,他硬是把自己拖出去散步,每天漫無目的快走兩個小時,每次都要走到流汗為止,沒想到慢慢喜歡上這種感覺。這一走就是兩年,不但情緒得到舒緩,而且圓滾滾的身材還因此瘦了一圈。
所以最後我想說,如果過年這段期間待在家裡面看電視很煩,一邊滑手機一邊又覺得焦慮的話,不如去走走吧。一邊調整自己的呼吸,一邊邁開步伐,說不定你的腳下,會開出一朵又一朵的蓮花(完蛋了一定是今天看太多長輩了)。
#讀書筆記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好偷懶四個章節筆記在一起
#今天的房間在這裡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張宇傑心理師
https://www.joinclubhouse.com/event/m744QbAo
存在主義治療學派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算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相信嗎?
所有人生的際遇和遭遇都有其意義!
我的人生,曾經經歷許多無法解釋的遭遇,就如許多人一樣,會遇到喪親、遺棄、背叛、生離死別還有遭遇排擠和惡意中傷等煎熬時刻,在那些時刻裡,也一樣感到迷惘:「究竟為什麼會這樣?」、「為何我的人生會發生這種事?」、「為什麼要是我?」。
就像許多人一樣,我也曾經不斷的陷落在苛責自己、貶抑自己,恨不得這一個發生「不幸」的自己消失算了,疑惑著是不是自己根本不應該活在這世上?為什麼「壞事」都要發生在我身上?
這種心境和處境,我相信各位都不陌生,這是我們從天真的想像中,墜落的開始。我們總以為幸福只有一個模樣,那就是:事事順利、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所有的慾望和渴望都能得到滿足、一切如魚得水,沒有任何挫折….
正因為我們所想像的幸福,如此的脫離現實(真實),我們才會驚慌失措、驚心動魄,然後跌到粉身碎骨。
如果你還深陷其中,那麼,那可能來自你無法為你自己的人生際遇,建構屬於你的生命意義。
各種心理治療學派,其中有一學派為「意義治療」。由於我過去曾經陪伴臨終病人和家屬走過生命的最後一段,在看似無望和盡頭的處境,我們的精神層面都需要某一種「意義」來承載人生必然要面對的失落和悲痛。
所以,那時候我開始接觸意義治療學派,透過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的著作,探究人的靈性和精神層面,要如何粹練出可以涵容又可以承接我們傷痛和痛苦經歷的精神力量?然後我從弗蘭克醫師的著作,得到很多啟發和安慰。
弗蘭克是一位與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並駕齊驅的心理學家,也是神經學家與精神病學家。他的人生遭遇和經歷,影響也奠定他後來為何創始了意義治療法。
他在1942年被關進納粹集中營,雙親與妻子(還有其他親人)慘忍的遭納粹毒氣殺害,僅弗蘭克與其妹妹生還。歷經如此慘痛的際遇,卻仍承受著苦痛,並讓自己的生命發揮出意義,持續性的造福世界,這就是弗蘭克的理論和學說,讓人感動之處。
他創立的「意義治療法」,拯救無數為「生存意義」所苦惱的人。他的存在主義分析被稱為,繼弗洛伊德、阿德勒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其經典著作《活出意義來》,記錄其集中營的經歷,已銷售1200萬冊。
當然對各位來說,「意義治療法」對你而言太陌生,但現在有一本書,它以意義治療為基礎,佐以一位主人翁的職場遭遇和故事,來闡述意義治療的精髓和意涵,十分值得閱讀。
活在人世一回合,我們都抱持著某些不滿和落空,活在這個世界上。經歷著許多我們不情願的遭遇:重病、裁員、離婚、失戀或生離死別等各種心碎時刻,更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人生,往往事與願違,你越想如何,你越得不到、求不得。於是,我們漸漸失去面對未來的勇氣,也困難領悟生存的意義。
對我而言,在我即將走到半百(人生應該已經過一半了),我可以回看過往的痛苦,仍然深信對我個體的蛻變和成長,一切都有其意義與價值──
就如本書說的:
每一次失去,都是為了迎來下一次的擁有;
每一次失敗,都是為了更靠近真正的成功;
每一次心碎,都是為了讓光能夠照進心裡。
沒有痛苦的裂痕,人根本無從走進自己的內在,也無從跳脫物質世俗的束縛與綑綁,而願意啟發自己,啟動尋找真實自己的旅程。
推薦大家閱讀本書,我在下週一晚上(7月20日)將會進行本書的直播,分享和敘述這本書的精華。
這是一本由日本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合寫的小說故事,不是直接論述弗蘭克的思想或解說「意義治療法」,而是直接實踐「意義治療法」,寫出意義治療法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幫助我們可以思想人生的本質,提升我們的思想層次,開啟我們的領悟力,為自己的人生也建構出屬於你的洞見和覺悟。
🌟《就算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本書在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博客來網路書店頁面: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414?loc=P_0003_079
#尖端出版
存在主義治療學派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算人生事與願違 #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意義治療 #存在 #維克多法蘭柯
😰「為甚麼是我?」
😥「人生怎能如此不公平?」
😱「這樣活著,還有甚麼意義?」
我們都抱持著類似的不安與不滿,活在這個世界上。並歷經重病、裁員、離婚、失戀或生離死別等各種心碎時刻,而因此失去面對未來的勇氣,以及生存的意義。
請你耐心等待,所有的痛苦,都有其意義與價值──
每一次失去,都是為了迎來下一次的擁有;
每一次失敗,都是為了更靠近真正的成功;
每一次心碎,都是為了讓光能夠照進心裡。
在最絕望的時刻,也總會擁有最溫暖的希望,就像照進裂縫裡微光。
儘管人生再怎麼事與願違,不顧一切地,也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
上面這段引言,是來自《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意義治療心理學之父「弗蘭克」,逆境重生的勇氣!》這本有趣的書的介紹。
日本的兩位心理師 #松山淳 與 #諸富祥彥,以「小說」的形式,創造出了一位主角:
一位在黑心企業裡擔任中階主管的青年,每天面對羞辱他的上司與蔑視他的下屬。因為工作,他與朋友們失聯、與家人們疏離,還有個若即若離、不像情人的情人⋯⋯
某刻,他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只剩工作,不工作時也想著工作,但偏偏在工作裡,自己好像也不成功,悲觀時,更認為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某個同樣沮喪的夜晚,意外地與「外星歐吉桑」,展開既荒誕又奇妙的七日旅程,並終於在這七日內,窺見生命的真諦,劇烈地扭轉看似毫無轉機的失敗者人生。
--
在小說的進展中,這個外星歐吉桑和這位青年互動的過程,便運用了存在主義大師弗蘭克許多意義治療的觀點。
由 尖端出版 的這本書對於初次接觸意義治療概念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友善的起點。透過小說、故事和主角的生命經驗,我們一起來無痛學習入門的觀念~
🤗 讀讀這本書
📖 https://tinyurl.com/ydz4x8x5
〰️〰️〰️〰️〰️〰️〰️〰️〰️
【同場加映】更多意義治療學派的經典好書單
🏷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
心靈工坊文化
https://tinyurl.com/y8ghfa2c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
光啟文化事業 Kuangchi Cultural Group
https://tinyurl.com/ychd4shl
🏷向生命說Yes!
啟示
https://tinyurl.com/y83azfce
🏷當時無法說出口:「意義療法」給你坦誠的勇氣,解開束縛不再沉默,迎向自由的人生
遠流粉絲團
https://tinyurl.com/y7aqc8f2
存在主義治療學派 在 存在心理治療【國考教甄心理師】初複試自介的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存在主義治療 為治療實務的哲學取向,非一套技術。強調人對自身遭遇的詮釋有選擇的自由。治療的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鼓勵當事人仔細思考生命,認清他們可選擇的替代方案, ... ... <看更多>
存在主義治療學派 在 你的生命,是怎麼走到今天?|存在主義5-5|【心理小學堂 ... 的推薦與評價
存在主義 其實只是一個基礎的理念,需要大量借用融合其他 學派 才能成為一套完整的 治療 的樣貌. 41:24 · Go to channel · 完整認識死亡,你反而能「好好活著 ... ... <看更多>
存在主義治療學派 在 Re: [疑問] 請益:存在心理治療- 看板PS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eisureman (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之銘言:
: 各位板友們好:D
: 小弟最近閱讀了幾本羅洛˙梅的書
: 對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很感興趣 可是卻有幾個地方弄不太清楚
: 在此想請教板友們~~~ (我會把自己的理解放在問題後 方便板友參考與指正)
: 1.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差別在哪?
: 我的理解:精神分析只是方法 存在主義或者夢的解析(抱歉對佛洛伊德不熟>"<)
: 則是方法的預設基礎
簡單的說 存在主義治療主要專注於幾個人類都會遇到的問題,
死亡,無意義, 自由, 孤獨, 焦慮 羅洛梅的博論 "焦慮的意義" 台灣立緒有翻譯
前面四項 亞隆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都有一個個做討論
精神分析的話 強調潛意識的運作,以及治療中的移情關係, 透過自由聯想讓潛意識
的內容浮出意識層面, 來讓症狀緩解,
精分界和存在治療一樣愛引用希臘神話故事
個人的觀察
愛用排行榜第一名 伊底帕斯[弒父娶母] 第二名 納西西斯[自戀的水仙花]
: 2.存在心理治療相對於心理實證主義(行為主義)的缺點在哪?
: 我的理解:實證主義對生理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 存在心理治療所
最大的缺點 就是缺乏治療技術 我大學時看羅洛梅的書
後來發現 他有許多技術都與精神分析 完形 等其他治療有關
似乎沒有"純"存在治療所發展出的治療技術
但另一方面就以他的理論來說也很困難,這與其強大的哲學
與文學內涵有關
[不過意義治療的法蘭可倒是有幾個技術]
但相對其他心理治療學派而言真的相對弱了些
行為主義治療 的好處就是操作化 治療者只要跟著
技術的步驟做就好了 既簡單又明瞭 but 在這樣的觀點下
人也就失去了自由 跟一般動物一樣了
記憶中羅洛梅不喜歡行為治療
: 3.存在主義是否能夠獨立於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
: 實證心理學外,成為治療病人的學科?
: 我的理解:差不多一片空白...應該不行吧 直覺上覺得太獨斷了
存在主義治療所關注的議題, 幾乎存在於每個心理治療中
只是有沒有被標籤出來而已
而這些主題也給了治療師一個思考的方向與可能
至於有沒有可能變成治療病人的學科. 嗯. 個人認為難度很高
一個原因 前面第二點有說明, 技術是個問題
另外, 羅洛梅的東西 有許多是引用文學名著.希臘神話
還有些哲學思想等 有得時候讓人感覺到偏哲學
: 4.台灣是否有以存在心理治療為導向的大學或研究所呢?
: 事實上 心理學不是我的本科
: 不過在看過Rollo May的書後 實在引起我濃厚的興趣
: 所以有意再多深入一些 ~
: 希望還請板上網友們 多多不吝賜教啊~~~~~~
目前沒有聽說喔. 但有些學校有開課就是了 要查
[我不清楚,抱歉]
我第一次po文, 如有錯誤 還請指證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3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