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城社大」成立至今18年,學生2000多人,是新竹市三所社大中,人數最多的社大。目前有90幾位老師,開設各類進修學習課程,辦學成果優良,主要服務科學園區週邊的市民朋友。��
昨天科學城社大發展協會改選,很感謝大家的支持,從第六屆理事長鄭貴元議員手中接下棒子,讓我有機會進入科學城社大的大家庭!��
教育領域一直是我長期關心、很有興趣的領域,數位科技的進步帶動教育的型態更多元,觀念也更開放。經過法令修訂,現在的社大已經沒有年齡限制,成為0-99歲終身學習的最佳場域,開設課程的限制也放寬,「學習」這件事突破傳統校園的藩籬,讓更多人輕鬆容易地接觸到學習新知的管道。��我認為,社大未來可以超越轉型,成為一個 #學習的大平台,串連幼兒、國中小、大學、終身教育領域,更能跨越地理時空限制,開設線上教育、親子教育、數位科技、STEM教育、創新創業、環境公眾參與各類活動跟課程,跟我們社會的脈動緊密結合,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型塑凝聚市民共同價值的教育基地。
�教育是百年事業,學習更是一輩子的事。邀請大家有空來「科學城社大」,開課或上課都歡迎!
👁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 https://www.s3c.com.tw/���
_________________
『#科學城社區大學』�社團法人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發展協會(以下簡稱科學城社大)在民國91年成立,在理事長 #鄭貴元 的支持與 #李世英校長 用心的帶領之下,在106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團體獎、107年榮獲國家環境教育獎,期間有多位教師榮獲新竹市終身教育優良教師。
科學城社大起初由新竹市東區的熱心人士以1104人數完成連署建議案,並在91年7月核准設立後積極籌辦,除了不斷努力瞭解地方社區的需求,更推動終身學習,結合學校社區資源,和大學與專業團體的合作。科學城社大的課程不僅兼具科技、人文全方位視野,也普及成人教育,落實終身學習,並經由社區資源的整合與社區藝文的傳承,建立在地社區與專業團體的對話與合作,達成「走入社區、服務社區、關懷人群、地方創生」的目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的網紅田雅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教育本質是讓孩子成為內心有溫度的人 #學校社區資源共享 最近看到有關陳清圳校長的採訪介紹,感觸良多… 想起第1次當選議員被冤枉解職後,雅芳去到教會、走入校園帶領一群又一群的學生,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族群,並給予幫助。 在沒有議員的身分下,做義工之事反顯清淨,不會有人...
學校社區資源 在 田雅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本質是讓孩子成為內心有溫度的人
#學校社區資源共享
最近看到有關陳清圳校長的採訪介紹,感觸良多…
想起第1次當選議員被冤枉解職後,雅芳去到教會、走入校園帶領一群又一群的學生,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族群,並給予幫助。
在沒有議員的身分下,做義工之事反顯清淨,不會有人又找藉口來抹黑,企圖模糊焦點,讓許多原本美好的事蒙上陰影。
當時透過桃園民意代表和記者,連接到深山裡的高義國小,高義國小是大車無法直接到達的,只能開到離學校最近的點,讓大家各自扛著行李,用如登山的方式進去學校,當時高義國小的 #王連進校長,也是讓雅芳非常敬佩的校長,在看到很多孩子因家庭因素無法得到完善的照顧,王校長更是開啟了住宿型學校。
藉由住宿生活來讓孩子得到妥善照顧,也讓家庭負擔減少,並教養、啟發孩子的品格教育、基本能力與學科成就表現。
王校長更將資源整合共享,落實學校、家庭、社會及政府資源;校長更將觸角延伸至社區部落,先後創辦了復興鄉社教工作站和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讓原住民阿公阿媽、爸爸媽媽能夠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跟陳清圳校長一樣讓學校和社區連接,以品德教養為教育核心,用心讓那裡的孩子在課業上的展現不輸都市的孩子,但內心多了主動關心他人的溫度。
雅芳接觸過很多學校,也當過很多學校的志工,知道不是每個學校校長都願意和社區資源共享的,即使教育部給了很多資源及補助,但倘若無應用在相關補足之運用上,恐怕也是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一直在關注雅芳的朋友都知道,有關育賢國中停車場的提案,雅芳當初是因校長主動提及學校停車空間有不足的問題,雅芳才為了學校提案應增建地下停車場,但提案後校長堅稱無停車不足的問題,校長公然引發了家長來抗議等問題,甚至隔天就出現以假帳號在雅芳粉絲專頁抹黑攻擊之違法事宜。
但今年4月卻收到議會函文,竹市府對該育賢國中校舍興建工程第二次變更設計,要追加預算,原因是育賢國中學校停車空間不足,要增加經費增設停車場。
這些事實證明了校長恐怕僅是不想讓社區也有可能可以使用停車場而說謊的吧?雅芳覺得真的是非常遺憾。
大部分都市的學校都是座落於社區之中,且社區就包含了家庭,所以 #學校跟社區的關係本應該要同心協力,而非形同競爭對手,應在協助學生學習、成長與發展的共同任務下,進行「真實的」連結, 因為這樣的連結可以包括彼此關懷、雙向溝通、彼此相互參與、資源互惠互享、彼此合作,進而得以相互服務等功能共享。
教育部早在十幾年前就積極推動「 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但如陳校長所說的教育界過於保守傳統, #只要你做的跟別人不同就會被批評的一無是處。
雅芳認為資源共享是可以透過分享機制讓社區民眾都能體會公共財之益處,及 #強化學校及社區之緊密合作聯繫關係,擴大資源運用之最大效益,才能 #創造資源得以永續。
「我是田雅芳,我以公益青年從政,堅持為無助人民發聲」
需要預約服務請點 https://forms.gle/6pMfXRsYXmrwNnnB6
🎦陳清圳校長完整採訪
https://www.pts.org.tw/DevotedPeople/ep27.html
學校社區資源 在 林德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林佳龍市長今天到立新國中為十九甲鄉親帶來好消息,宣布市府將在立新國中興建多功能活動中心及公用地下停車場。
這為立新國中、立新國小的學生增加活動空間,也為社區居民增加停車空間,照顧學童、嘉惠居民,創造學校、社區資源共享達雙贏!
學校社區資源 在 田雅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教育本質是讓孩子成為內心有溫度的人
#學校社區資源共享
最近看到有關陳清圳校長的採訪介紹,感觸良多…
想起第1次當選議員被冤枉解職後,雅芳去到教會、走入校園帶領一群又一群的學生,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族群,並給予幫助。
在沒有議員的身分下,做義工之事反顯清淨,不會有人又找藉口來抹黑,企圖模糊焦點,讓許多原本美好的事蒙上陰影。
當時透過桃園民意代表和記者,連接到深山裡的高義國小,高義國小是大車無法直接到達的,只能開到離學校最近的點,讓大家各自扛著行李,用如登山的方式進去學校,當時高義國小的 #王連進校長,也是讓雅芳非常敬佩的校長,在看到很多孩子因家庭因素無法得到完善的照顧,王校長更是開啟了住宿型學校。
藉由住宿生活來讓孩子得到妥善照顧,也讓家庭負擔減少,並教養、啟發孩子的品格教育、基本能力與學科成就表現。
王校長更將資源整合共享,落實學校、家庭、社會及政府資源;校長更將觸角延伸至社區部落,先後創辦了復興鄉社教工作站和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讓原住民阿公阿媽、爸爸媽媽能夠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跟陳清圳校長一樣讓學校和社區連接,以品德教養為教育核心,用心讓那裡的孩子在課業上的展現不輸都市的孩子,但內心多了主動關心他人的溫度。
雅芳接觸過很多學校,也當過很多學校的志工,知道不是每個學校校長都願意和社區資源共享的,即使教育部給了很多資源及補助,但倘若無應用在相關補足之運用上,恐怕也是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一直在關注雅芳的朋友都知道,有關育賢國中停車場的提案,雅芳當初是因校長主動提及學校停車空間有不足的問題,雅芳才為了學校提案應增建地下停車場,但提案後校長堅稱無停車不足的問題,校長公然引發了家長來抗議等問題,甚至隔天就出現以假帳號在雅芳粉絲專頁抹黑攻擊之違法事宜。
但今年4月卻收到議會函文,竹市府對該育賢國中校舍興建工程第二次變更設計,要追加預算,原因是育賢國中學校停車空間不足,要增加經費增設停車場。
這些事實證明了校長恐怕僅是不想讓社區也有可能可以使用停車場而說謊的吧?雅芳覺得真的是非常遺憾。
大部分都市的學校都是座落於社區之中,且社區就包含了家庭,所以 #學校跟社區的關係本應該要同心協力,而非形同競爭對手,應在協助學生學習、成長與發展的共同任務下,進行「真實的」連結, 因為這樣的連結可以包括彼此關懷、雙向溝通、彼此相互參與、資源互惠互享、彼此合作,進而得以相互服務等功能共享。
教育部早在十幾年前就積極推動「 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但如陳校長所說的教育界過於保守傳統, #只要你做的跟別人不同就會被批評的一無是處。
雅芳認為資源共享是可以透過分享機制讓社區民眾都能體會公共財之益處,及 #強化學校及社區之緊密合作聯繫關係,擴大資源運用之最大效益,才能 #創造資源得以永續。
🎦陳清圳校長完整採訪
https://www.pts.org.tw/DevotedPeople/ep27.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vJecWV0MPY/hqdefault.jpg)
學校社區資源 在 第九屆典範教師-幼兒園組#第十屆星雲教育獎徵件中‼ 李琇如 ... 的推薦與評價
陳議濃教師「結合 社區資源 因愛樂教因教傳愛」 ... 國民小學、特殊教育 學校 及幼兒園) ... 典範教師獎(現任年資15年以上之各級 學校 現任教師) ... <看更多>
學校社區資源 在 學校結合社區資源發展在地產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