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埔綠能生態園區】
【讓外部成本變成外部效益】
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是全台第一座擁有稻稈氣化與廚餘厭氧發電的園區,不論在台中甚至是全台灣都是非常具指標與前瞻性的建設。
其中,廚餘厭氧發電目前規劃是用生廚餘投料,目前最多可以處理到每年三萬噸的量,而依照契約,從今年7月9日開始算,環保局提供的第一年保證量為一萬兩千噸,第二年為兩萬四千噸,仍然無法收滿。
志昌認為,環保局若不擺脫過去回收廚餘的方式,將永遠無法解決生廚餘來源不足的問題,更遑論進行第二期熟廚餘發電。
像許多大樓,垃圾廚餘會統一外包由業者處理,但是常常民眾倒垃圾的地方僅僅有「廚餘」這一類可以倒,生熟廚餘並未分類,即使民眾想要分類也無從分起。
而非洲豬瘟後,大量的熟廚餘不再餵豬,而是送往焚化爐,近一步讓焚化爐的負擔上升。
外埔綠能園區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讓台中市去面對這些問題,雖然需要投入較高的預算與較多的人力,但其實這是減少外部成本,也就是減少帶給環境與市民傷害,近一步轉換成外部效益,例如發電、減低焚化爐負擔、減少燃燒稻草減輕空污問題等等。
因為這是全台第一座,環保局沒有可以參考的目標,但周邊相關的配套必須仰賴環保局一步步建立。志昌認為還有時間,希望在這之前環保局能夠依照建議儘速提出周邊配套措施。
廚餘發電成本 在 羅廷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按鈴提告-人民錢不可浪費]
#設計綠園寶要382萬你覺得有理嗎
#五金行買一個80含隔離網材質比較硬
#分享你把廚餘桶當成什麼使用
之前我努力宣傳「綠圓寶」希望大家配合政府的政策 #回收生廚餘 來製造再生能源。但是實際發放桶子時,發現設計不良,很多市民並不想領取,導致里長家裡還有堆積成山發放不出去的「綠圓寶」。
再實際追查下去,每個桶子的製作成本要$103,總共花費了9950萬人民的公帑,真的有必要嗎?還是又一樁圖利廠商呢?
我呼籲環保局把發放不出去的桶子趕快回收做更好利用,也解決里長的困難;並且要求市府未來類似的案件一定要多方思考並與市民溝通,才不會浪費人民辛苦的納稅錢。
最後要請求民進黨的同事們一起站出來譴責不當政策,而不是「逢燕必反」!
#質詢環保局生廚餘發電量能否達標433萬度量
#綠能是我們後續重點以核養綠才是根本解決方法
#感謝李中議員帶領小羅熟悉市政財政
廚餘發電成本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洲豬瘟兵臨城下,廚餘養豬如何轉型?】
🐷豬為什麼要吃廚餘?
同樣是吃飼料,黑毛豬的飼料換肉率比白毛豬還低,因此用飼料來養黑豬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廚餘餵養的成本大約是飼料的一半,所以黑毛豬在50-130公斤之間,是以廚餘養大的,黑豬品種因為長的比白豬慢,飼養的時間也比白毛豬久,往往需要以廚餘餵養一年才能上市。
🐷廚餘養豬有什麼缺點?
廚餘不但是非洲豬瘟防疫的重點之一,又因含有高度養分,若未依高溫蒸煮規範處理,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豬隻生病、造成疫病流行與豬農損失,倘若疫情擴散,更可能影響豬肉價格,連帶引起民生物價飛漲。而就環保角度來講,若蒸煮設備不夠先進,高溫蒸煮廚餘所產生的臭味,也容易收到被檢舉空汙的罰單。
🐷台灣目前到底有多少廚餘豬?
盤點全台灣總共有7240家養豬場,全國共有539萬頭豬,其中2045場是廚餘豬,占了65萬頭 (以場數計,佔整體養豬業28%;以豬隻數計,占整體豬業的12%),其中有66場的廚餘豬沒有蒸煮設備。
🐷政府怎麼輔導廚餘豬轉型?
從今年8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的疫情起,農委會就開始研議廚餘豬的因應策略,12/24公佈輔導廚餘豬轉型措施如下:
▶️1.補助飼料差額:轉型飼料餵養,毎頭補助2200元,108/1/2~108/3/31至當地公所申請。
▶️2.補助離牧+退場獎勵金:比照加入WTO時的輔導離牧措施,按面積給予離牧補助金+退場獎勵金,廚餘豬的業者最遲要在108/9/30前清空豬隻+拆除豬舍。
完整說明,請見官方新聞稿:https://goo.gl/p4Ld7c
👉🏽未來廚餘將如何處理?
台灣原本毎年有44萬公噸的養豬廚餘產生,經過脫水後會變成三分之一的體積,大約是15萬公噸,脫水後的廚餘,優先進入堆肥場,再來才是當作一般垃圾進入焚化爐。另外,台北、宜蘭、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都在發展生質能源場,可望利用廚餘轉換沼氣發電,拓展更多利用途徑。
#持續關注防疫資訊
#一起守護台灣豬
參考資料:
<上下游:黑豬為什麼一定得吃廚餘?如何阻絕非洲豬瘟又能兼顧黑豬產業?農委會推轉型補貼方案>
https://goo.gl/hvA6PU
廚餘發電成本 在 但實際運作係點你又知唔知呢? 廚餘發電嘅原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開心大發電– 廚餘發電原理】 廚餘唔係一味去堆填區嘅。大家可能聽過廚餘發電, ... 廚餘發電對技術、地方嘅要求唔高,成本低,彈性高,係一種唔錯嘅再生能源。 ... <看更多>
廚餘發電成本 在 Re: [問卦] 每天浪費的廚餘那麼多不能拿去瓦斯發電嗎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iXXXXGAY5566 (5566可以獲得嶄新的粉嫩/)》之銘言:
: 每天浪費的廚餘那麼多 不能拿去產瓦斯發電嗎 有卦否
: 台灣吃到飽的店那麼多 每天的廚餘量一定很驚人
: 有沒有業內人士可以爆一下料的
那就稍微認真回一下好了。
不是不能發電,簡單的先說結論,沼氣發電麻煩到爆炸 !!
除非你是自用,以下問題就會小的多。
否則沼氣發電除了電業執照外,同時還要有廢棄物處裡執照。
還要懂微生物的發酵控制技術,廠內,尤其是儲存曹的安全性要特別注意,
還要有生質能源中最昂貴、最多項的設備,還要有人力運送等等,
超燒錢! 成本超貴!
就說說沼氣發電吧。
沼氣發電大家都知道概念上,就是使用有機物,透過掩埋、發酵等處裡,
在生物分解的過程中產生可燃氣,進行發電。
發酵後的有機物,會變成絕佳的肥料,同時減少許多污染性氣體排放。
被視為綠色能源。
但實際上,沼氣發電是相當高科技且麻煩的的發電方式,
而且是規模越大越麻煩、處裡難度越高。
是目前常見的再生能源中,投資成本最大、申請最麻煩的發電方式...
因為沼氣發電有四大要素:
1. 物料性質
2. 發酵環境控制(溫度控制)
3. 安全與維護
4. 廢棄物處裡
尤其是廢棄物處裡,這個最為頭痛!
蝦毀? 沼氣發電還需處裡廢棄物? 不是都當肥料去了?
在國外是如此,但在台灣商業化的沼氣發電發酵完的剩料
只能被再度處裡,然後被排放或掩埋。
一般都排給專業堆肥場或廢水處裡廠去了。
因為除了台灣的耕地面積小,農業肥料需求沒那麼大量之外,
其實很多剩料不但根本不能拿來當肥料,其實還是高危險物染物,
沼氣發電,首先要先考慮第一個要素,
你的主要"物料性質"是甚麼?
大部分的人都會將所有有機物一視同仁,實際上如果要能源化利用,
那絕對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這跟環境控制、安全性與廢棄物處裡有很大的直接關係。
舉例來說,豬糞、廚餘、油汙、稻草,這四物料性質會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豬糞含高硫、油就是油、稻草等農業廢棄物含水量多、
主要成分為較難分解的纖維素。
廚餘則甚麼都有,甚至可能還有塑膠混在裏頭。
要分解這些東西,就得靠上至少數百種的微生物群來分解,
而且不同的物料得靠不同的微生物菌種群,才能有高效能的分解,
分解完後的產物還不一定一樣。
例如豬糞沼氣,往往還帶有高濃度的硫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氫等等,
廚餘因為高鹽,還會產出些氯化氣體,常見的如氯化氫。
(其實只要是沼氣都一定會有,比例多寡而已)
如果要拿來發電,那沼氣一定都得先脫硫處理才行,甚至脫氯,
否則金屬管線與機組的壽命極短。
因為沼氣裡頭同時含有大量的水蒸氣,那些硫化物、氯化氫與水結合,
直接就形成硫酸、鹽酸等高腐蝕性的東西出來。
所以沼氣發電的機組或管線,壽命之短、汰換率高、維修成本高,
又說是得使用化工業等級抗腐蝕的設計,硬體成本高的多。
在政府早期向畜牧業戶推廣沼氣時,就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導致很多
實驗戶的機組與管線不到一年就被酸蝕出問題,最快的甚至不到一個月。
所以往往還需要耗材與機組本身都昂貴的脫硫處裡設備。
況且既然討論對相是廚餘的話,那就是甚麼都有,那氣體處裡設備就不單單只能脫硫
這麼簡單了。
然後為了維持高效能的氣體產出,得控制發酵速率與溫度,得給微生物好的環境
才能更快的分解,所與還需要攪拌機、溫度控制等等。
好,都搞定後,開始分解產出的氣體得先儲存,儲存又是個大問題,
儲存方式直接牽扯到安全性問題、用甚麼方式或設備儲存?
是用耐壓槽、氣球還是甚至用液化設備直接液化? 在地上還是地下?
好,物料搞定、發酵控制搞定、安全性與維護搞定,最後還有廢棄物處裡。
這裡有三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自然的狀態下,一個有機物要分解、發酵完全,到無毒、無臭、
低細菌、成弱鹼性狀態,此時為最佳的肥料。
至少都需花時數個月到一年以上。
第二個前提,農業種植,可不是隨便甚麼廚餘或糞便直接都能夠拿來當肥料,
之所以能成為肥料,是經過堆肥或發酵的程序,變成對植物來說安全的有機物,
才能稱其為肥料,否則植物也是會被毒死、臭死、汙染死、被細菌感染死的。
電影絕地救援,在火星上用直接用大便摻水種馬鈴薯,實際上沒那麼簡單,
其實還得要放置一段時間(好幾天),或至少施肥下去前得過段時間(好幾天),
等微生物活動穩定後在播種。
虧他自稱植物學家,卻連農業基本常識都不懂...
第三個前提,因為糞便或純植物,前者已經被分解過一次(生物體內),
後者主要是纖維素,蛋白質、油分較少,所以廚餘相比之下性質都單純的多,
發酵過程中的微生物群組成與汙染物相對廚餘來說單純與低汙染。
廚餘再發酵過程中,其實還分為少三個階段,由不同的微生物群進行不同物質的分解,
例如由很多,那某些細菌會分解油變成油酸、較細小、短鍊的碳水化合物,
在由其他例如酵母菌來做第二階段的啃食、產出二氧化碳、酒精、氫氣等等。
整個發酵過程中,物料的酸鹼度與溫度可是一直在改變。
而且同時會產出毒素,因為廚餘有大量的氮,所以會有大量的氰化物出來,
不同的酸鹼度、溫度,分解到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微生物活躍。
例如這些高毒性的氰化物怎麼辦呢?
等分解到某個程度後,酸鹼度會改變成鹼性,此時就開始換喜歡鹼性的、不耐高溫的
硝化菌來將這些毒物分解。
最後才產出無臭無毒的"肥料"。
可是到此時,產氣的速率也大幅降低了不少,這也是重點
所以發現了嗎? 如果發酵到一半,此時的物料其實比沒發酵前的還要毒、
還要高汙染。
重點來了,依照你的物料性質還有發電規模選擇,你會需要不同的廢棄物處裡方式,
在農村,因為肥料用量大,基本上100%可以全數循環利用,而且不趕時間,
所以可以發酵較完全,物料都可以全數轉化成安全的肥料。
在過程中產出的沼氣剛好足夠自己使用,產氣與進料與出料,
能夠達到一個最理想的平衡狀態。
那都市或商業化的沼氣發電咧?
這種以發電賺錢為主的性質就可能不同了。
為了維持一定規模的度數輸出,產氣量就得大且穩定,
那麼在維持一定速率的進料下。
他是沼氣池正常來說是達不到完全發酵的程度的,還沒分解完畢就排出去,
因為為了維持產氣速度,所以實際上那些二次產物比發酵處裡前還臭還毒還要汙染,
所以都只能排給下游的處裡廠、汙水廠去了。
順便一提,
八里的那四個蛋型消化槽,就已經是全台灣最大沼氣生產。
台北市每天平均有180~200噸以上的廚餘產生,其中只有不到30頓變成肥料
回歸農田。量如此之大,想也知道處裡的根本有限。
你剩餘物料排給下游廠處哩,又增加了處裡成本,
假設一度沼氣發電成本為六元,大概有3~4元其實都是二次廢棄物的處裡成本。
以上。
我不是說沼氣不好,其實沼氣相當好,如果有技術有需求,達成自給自足的循環
那是最好的能源之一,因為其實他還比風力與太陽能穩定的多,
且沼氣燃燒不一定非得供電,直接拿來當瓦斯燒也非常好用,是發展中國家的必備物。
但如果說倒是要拿發電賺錢? 馬上就麻煩成不同層次的問題。
沼氣發電的困難,從來都不是原物料的來源,
而是設備與廢棄物處裡的成本實在太高。
要是有成熟技術能夠克服,那解決廚餘廢棄物的同時,還有能源產出,
那是最理想的幻想鄉。
--
『我的腎臟被偷了~~』 中共偷了法輪功學員的內臟、眼角膜、
◣ ╱ 皮膚等部位拿去盜賣、移植,不法圖利
▂█⊙◣ ﹁
██◣ ==██○
獨角獸查 理 ▕ ◥ 被活摘器官,死去的法輪功學員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0/5/14/n2902344.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98.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6687756.A.3D1.html
例如如果是一般廚餘,其實真正要做要多好幾道程序先做基本分離,
分離成不同性質的物料槽。
例如廚餘油很多,那可以先入水洗槽,之後再做油水分離,分離出油。
而油本身是可以直接利用的高價值產物,可以柴油、燃料、塑膠等
剩餘的料打碎,入離心槽,可以初步分類較輕或較重。
※ 編輯: extemjin (114.37.98.200), 02/29/2016 04:0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