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甜聊心靈 #愛漂亮女生的當下練習
這個月好像有某種旅行的能量流,一直在到處跑。
去完花東回來馬上又去白沙屯朝聖,今天又赴朋友的約去基隆輕旅行。基隆暑氣逼人,我們在咖啡廳泡了整整半天,喝了咖啡又吃了中飯,再續了一杯咖啡,聊天聊了四小時,才搭著絕命甩尾公車去潮境公園拍照。
幾個老妹聚在一起就有一種特色:怕曬、怕累、愛拍照。
明明大老遠搭區間車晃到基隆,卻完全甘願在咖啡廳泡整整四小時,喝咖啡聊天吃甜點,聊到沒話題還可以各自滑一下手機和用個筆電,想到話題再繼續聊,但就是沒有去外面曬太陽衝景點的意思。
很好,旅行時只要大家價值觀相同就OK,沒有不能當爛泥的選擇,年輕時一定要把所有的點都踩過打卡過的強迫症,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是年過三十老妹的專利。
***
基隆的公車甩尾甩到我要吐了,容易暈車的我到下車還一直反胃,幸好走到潮境公園的路很舒服,天氣也陰陰涼涼,看到乾淨的大海,很快就打起了精神。
幾個女生在一起最愛的就是拍照了,好啦也許只有我最愛拍。以前我是個超級不會擺Pose的人,面對鏡頭就僵硬乾笑,但上一本書《老妹世代》出版後,多了很多在鏡頭前曝光的機會(也多了很多不想面對的醜照),久了就能開始體會「自然的姿勢拍起來很卡、很卡的姿勢拍起來很自然」是門深奧的學問,媽斗真心不好當。
這門學問玩久了也挺有趣的,出去開始會找點自拍,甚至會摸索構圖、尋找光影、搭配濾鏡,自己玩得開心,也跟朋友留下特別美好的回憶,似乎是這門藝術額外的樂趣。
***
但當我在海邊拍個不停的時候,心中其實浮起了一個隱藏很久的疑問:「#我這樣算活在當下嗎?」
就我之前的觀點,在一個景點一直拍照打卡,不能算是「活在當下」;真正的活在當下,應該是放下手機,用心欣賞眼前的美景,屏除俗事,才能真正達到「活在當下」的境界。
***
可是我同時自己也問自己一個問題:「難道拍照當下的我,不能算活在當下嗎?」
認真觀察哪個背景適合拍照、認真找地方放腳架、認真估算入鏡位置、觀察什麼元素讓畫面不和諧並且馬上修正、甚至事後挑圖、剪裁、找出最適合畫面的濾鏡、檢討美感,都不能算「當下」嗎?
一定要做某些特定的事,才能合乎「活在當下」嗎?
這個問題在我心中產生疑惑,直到我拍夠了,收起手機和腳架,一個人跑到懸崖壁上休息的時候,我盯著海中的漩渦和泡泡,心中忽然有了領悟。
「重點不是做什麼,#而是心境。」
***
凝視海洋的時候,我的心是專注而平靜的,純粹地覺察這個環境給我的感受:海是清澈的、河豚在裡面游走、水草在海床搖曳,浮潛的人在浪中悠閒地翻滾。
我心裡沒想什麼,就只是喜歡這件事,而且想把這件事純粹地做好。
就跟我凝視著畫面裡的背景,捕捉光線位置、觀察動作的姿勢協調、認真考慮構圖比例時,是一樣的。
不是為了跟別人炫耀而拍照,也不是因為對風景沒興趣而分心,而是喜歡跟「美」的品質互動,並且單純想把這件事情做好而做。
如果我能用這樣的品質做好手上的事,那就是「活在當下」──不管是如智者一般莫測高深地看海,或是嘻嬉鬧鬧地跟朋友當網美玩自拍,都可以是「當下」。
***
收起手機後,我的心就立刻從「拍照」中撤離。該輪到另一種「當下」的時候,心念就專注放在享受捲著浪花的潮水、漂亮的海床、微濕的海風上。
「活在當下」,或許不是「行為準則」,而是「#心念準則」。
***
有些人旅行時,雖然看起來很活在當下,他從頭到尾沒拍半張照,但心念卻是飄到「喔喔,我回去要跟別人說我來過這裡!」甚或是想著:「哈!我是唯一一個沒拿相機拍照的人,看我活得多麼當下~」,都只能算是活在當下的「表面版本」。
也有人完全相反,從頭拍到尾,心念都只放在「這個要拍、那個要拍、喔喔這個角度好棒我也要拍!今天有這些照片就沒有白來了!」看到什麼東西都急著掏出相機,風景再美也只是為了他的照片存在,不是讓他純粹欣賞的。
這樣的心念,當然更不能說是活在當下。
***
該看相機的時候認真看相機、該看美景的時候,就從拍照的思緒中撤離。
我想所謂的「活在當下」,尤其是一個愛漂亮的女生的「活在當下」,應該就是這樣了吧。
#圖為潮境公園
#海水真的好清澈好想下去摸
Search
心念準則 在 天下文化- 【利他,最重要的處世準則】 你是否有時覺得「領導 ... 的推薦與評價
【利他,最重要的處世準則】 你是否有時覺得「領導」是件很難的事? ... 1:03:01. 閱讀人專題讀書會《心念自癒力, 逆轉慢性病: 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