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成長的路上,都會經歷「#抵抗控制」的過程:
有人選擇放棄自我,依照別人期待得過且過,內心卻抑鬱不已;有的人偏激地視別人為敵人,乾脆一刀兩段不再往來;有人陽奉陰違,表面答應順從,實際上卻常常臨陣脫逃,給人愛逃避又不負責任的印象。
《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中,身為心理學者的作者 Manuel J.Smith 博士表示,這種「操控──反操控」的拉鋸很可笑,因為到頭來,我們不過是在看誰能讓對方更內疚罷了。想要超越這種無止無盡的徒勞拉鋸,讓自己變得更強勢自主的第一步,就是了解這件事:「假如你不容許,沒有人能操控你。」
▊#掌握人生主導權的10大自主法則 這邊看:https://reurl.cc/EnAvYK
#假如你不容許沒有人能操控你
#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許睿光-《 光 》的殿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你應該要特別注意什麼?丨睿光老師塔羅心測】 2021我的計劃會成功嗎?會遇到好的合夥人嗎?2021到底需要注意什麼事呢? 現在請靜下心來,做三個深呼吸,感覺自己爬上一個很高的地方,這裡有一個盒子, 盒子裡有8顆球,你從裡面拿了2顆球出來,拿下來之後, 仔細一看,你發現手上這兩顆球會是什麼號...
心理學博士出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接受現實 #不等於屈服
#真正的接受是很有力量的
.
我們常常將「接受」與「屈服」兩個概念混淆。在一次與來自北美的大學教授們對談的過程中,我解釋道:「透過冥想訓練自己的心靈,能幫助我們改變對痛苦處境的感知方式,並且使我們更有能力應對人生中種種跌宕起伏。」席間有人毫不留情的反駁我,認為這種提倡自我適應、抱持「人類會受苦只是因為尚未適應環境」的想法,是極端危險的,難道我們要向受到奴役者、受暴婦女、冤獄的受刑人,以及其他遭受壓迫者說:「沒有比冥想更好的解決之道」,讓他們享受現狀,而非鼓勵他們追求正義、終止壓迫嗎?
.
這樣的想法其實來自於誤解。
.
以勇氣與平靜的心面對艱難的情況,事實上是一種減少自己所受痛苦的手段,但此種能力與「屈服」完全無關。透過培養心靈內在的自由,我們能避免自己在面對磨難的同時,額外的遭受絕望、憤怒等情緒的襲擊,學會「接受」是為了避免二度受苦。
.
面對一位為疾病所苦之人,我們當然不能說:「我建議你就接受這份痛苦吧,相信你的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我們必須告訴對方,我們會盡一切努力來結束他的痛苦,但如果與此同時,他能在自己心中採取不同的態度,這將對他的處境很有幫助。有時甚至必須讓對方正視,在目前我們對情況無能為力的事實。比起單純的「屈服」,這種「接受」不會阻擋我們望向未來的視野,並能為事情添增正面的色彩。
.
加拿大作家雷米・特布雷曾經寫過一本動人肺腑的書《河畔的紅椅子》,書中談論他兒子染上毒癮的故事。他解釋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努力遮掩自己的痛苦,並因此陷入了一種「希望—等待—失望」的惡性循環。
.
沒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而特布雷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習到,如何真誠的面對自己的痛苦,也就是既不助長痛苦,也不逃避;既不無視痛苦,也不過度反應。
.
時至今日,他可以從容的陪伴在孩子身邊並願意敞開心胸傾聽,他形容這樣的陪伴像是「愛的擁抱」,能讓人們彼此更相愛、更平靜,因此更能在面對困難時採取明智且正義的行為。
.
換句話說,在面對無法改變,或需要長時間努力才能扭轉的困境時,我們應學著去接受,並且抱持開放的心態,用「愛」為事情加上一層可能的自由度。
.
--
本文摘自心理師想跟你說八月推薦書《人生關鍵字:僧侶、醫師與哲學家的智慧探索》。
.
作者三人組分別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是出家四十年的藏傳佛教僧侶,也是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克里斯多福.安得烈(Christophe André)是精神科醫生,情緒心理學權威,實踐靜心冥想多年。亞歷山大.喬連安(Alexandre Jollien)則是哲學家與作家。
.
三人組在《人生關鍵字》一書中,以「智慧」為主軸,帶領讀者從180關鍵字出發,以智慧分析、控制自我,讓智慧帶我們往幸福靠去,並走上一條歡迎錯誤的路徑。每個關鍵字,都能帶給你邁步前進的力量。
.
📖《#人生關鍵字》
https://reurl.cc/qgj8Xg
.
讀讀三人組的前一本合作書
📖《#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
https://reurl.cc/Ake8zQ
心理學博士出路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romo #科基百科 「話」人人都會說,但要如何好好說話、理性對話,可一點都不容易,尤其是雙方立場不同(比如說討論香菜究竟能不能吃)的時候,很容易一下就吵得臉紅脖子粗,更別說找出共識了。
那麼,我們要如何理直氣和地對話呢?
_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有時候在探討一個議題時,討論著討論著就開始吵架了呢?
當我們在溝通時,同時會利用口語與非口語的訊息,假設我們在釋放訊息時,不斷被否定,很可能會因此感到挫折,而顯得較有侵略性,這便是「挫折侵略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想想看,當你跟朋友在決定午餐吃什麼時,他既不要吃飯、也不想吃麵,鍋貼也不愛,不斷打槍你的各種提議,是不是很容易讓人惱怒呢?
_
那麼,我們要如何避免這種讓人不開心的情況呢?
或許可以參考心理學博士 Rosenberg 所提出的「非暴力溝通模式」,其中的四個要素分別為: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所謂的「觀察」,是要說出可觀察到的事實,而不要妄加評論。而「感受」,則是覺察並闡釋自己的感受。
再來則是要辨別出自己真正的「需要」,最後,則是提出「請求」,也就是表達出自己希望對方怎麼做,或是說出自己覺得或許可行的其他選擇。
_
而根據哈伯瑪斯 (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他認為要有效溝通,也有四個重要的前提,分別是:
1. 可理解:說話要符合語法,讓人能明白
2. 真誠:不可以騙人呀,要誠實
3. 真理:溝通時應該說出真實而正確的內容
4. 正當:言語應該是正當得體的
_
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偏誤給欺騙,像是「自利偏誤」(self serving bias) 會將好的事情都歸因於自我努力(內在歸因),而壞事情發生都是運氣不好(外在歸因)。
但若任由這些偏誤指揮我們,就無法真誠溝通,發揮審議式民主的最大價值。
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藉由 #審議式民主 中的大量對話,傾聽各種公民意見,並且藉由辯證,讓好的意見影響政治決策,維護民主的品質,一定要學習如何好好溝通喔!
_
正確用法:理解情境,仔細傾聽,理性對話
錯誤用法:我不聽,而你不說,這就是距離
_
本內容由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委託,泛科學執行
_
參考資料:
《挫折攻擊假說》國家教育研究院
「非暴力溝通模式」應用:以大學生人際關係危機為例,社區發展季刊,劉依玫、趙祥和、鄧閔鴻
審議民主與法治國理想:哈伯馬斯的民主觀,溝通、批判和實踐,黃瑞祺、陳閔翔
《言論自由不等於亂說話,但它的界線在哪裡?》泛科學
當前審議式民主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國立中山大學,劉正山
___________________
\看課程,抽好康/
只要觀看 #審議式民主課程影片,就能參加兩個抽獎活動哦!
🥚 課程影片有彩蛋,睜大眼睛找找看 👉 https://reurl.cc/R69R79
💬 課程輕鬆又簡單,問答測驗做做看 👉 https://reurl.cc/raKkOE
什麼?你說課程影片哪兒看?
通通底加啦:https://reurl.cc/7ybYxl
心理學博士出路 在 許睿光-《 光 》的殿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你應該要特別注意什麼?丨睿光老師塔羅心測】
2021我的計劃會成功嗎?會遇到好的合夥人嗎?2021到底需要注意什麼事呢?
現在請靜下心來,做三個深呼吸,感覺自己爬上一個很高的地方,這裡有一個盒子,
盒子裡有8顆球,你從裡面拿了2顆球出來,拿下來之後,
仔細一看,你發現手上這兩顆球會是什麼號碼呢?
一起來觀看影片,看看你抽到的號碼,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吧!
1.昇官上位 責任加重
牌名:國王牌
2.慎重決定 恐怕徒勞無功
牌名:劍七-徒勞無功
3.注意投資創業 現金流恐不足
牌名:錢幣四--限制
4.積極正向 財源滾滾
牌名 : 錢幣十-財富
5.伴侶合夥 合作前行
牌名 : 愛人
6. 頭腦不清 恐怕自欺欺人
牌名:聖杯王子
7.階段性任務結束 進入下一程
牌名 : 宇宙
8. 貌合神離 尋找出路
牌名:隱士
【睿光老師-個案預約】
如果您目前正遇到一些生命的課題,
有點迷茫,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
想知道未來會有什麼發展?什麼時機會賺大錢?
哪個月會遇到好桃花?適合創業嗎?
我跟他要繼續下去嗎?可以跟他合夥嗎?
未來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事情嗎?都歡迎你來預約睿光老師個案諮詢,
讓你趨吉避兇,把握良機!
.
【個案服務項目】
1. 星座命盤解析及流年預測服務
2. 新時代元辰轉運個案
3. 阿卡西生命資料庫解讀
4. 前世今生催眠解讀
.
#推薦影片「什麼是靈性解讀?」 https://youtu.be/JHuTwsBW89U
預約睿光老師個案,請line洽詢以下助教
佳怡老師:magichealer888 電話:0956-168-850
阿宏老師:ahom1114 電話:0929-111-466
晶晶老師:JL165 電話:0935-176-060
【開課訊息: 全方位人生教練養成班 】
全方位人生教練養成班,是針對想要全面提升的你、想協助家人轉化的你、想成為專業心理工作者的你、以及想成為身心靈教育導師的你而設計的!在疫情期間,以最短的時間,學習一套簡易卻威力強大的方法,來達到以下四個目的!
「初階」—自我進化,全面提升自我,改變命運
「中階」—協助家人轉化提升,解決家庭難題
「高階」—掌握完整技術,成為專業心理、心靈諮詢師
「導師班」—個別實務指導、培養授課能力,成為講師
#人生教練課程說明會:https://youtu.be/bnwRu_NoHG8
想了解更多,請上官網或與助教洽詢喔:www.guanyinbless.com
佳怡老師:magichealer888 電話:0956-168-850
阿宏老師:ahom1114 電話:0929-111-466
晶晶老師:JL165 電話:0935-176-060
.
◤ 許睿光老師 ◢
人稱光老師,為「改造命運的專家」
螢光幕前,是大家熟知的占星塔羅專家
螢光幕後,是一個身心靈工作者,擅長解讀「星盤」,來看見個人生命藍圖,再以新時代的手法,來協助一個人克服生命難題 : 如釐清人生方向、釋放情緒障礙,以及工作、事業、財富、健康、愛情、伴侶、親子、成癮、家族業力、前世今生等種種課題。
十多年來,解讀過數千張星盤,療癒過上萬個案,開設各種工作坊,於兩岸三地培訓靈性療癒師數百人。為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目前攻讀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中。
提供「一對一個案」、「團體個案」、「企業訓練與演講」、「心靈課程」、「心靈諮詢師培訓課程」等。
更多資訊,請至:
▶️官網:www.guanyinbless.com
▶️臉書:許睿光開運研究社
▶️微信公眾號:搜尋「光之殿堂」
▶️微博:搜尋「光的殿堂」
【課程諮詢、預約個案 】
阿宏:0929-111-466 (LINE: ahom1114、WeChat: ahom1114)
佳怡:0956-168-850(LINE: magichealer888、WeChat:DFX_888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cvZSxIhuj4/hqdefault.jpg)
心理學博士出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中西文明的夾縫:改變台灣命運的起手式」介紹
訪問作者: 黃光國
內容簡介:
從世界史的宏觀角度,說明「文化中國」在世界史的地位,
以及西方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中國為何衰敗。
夾縫中的台灣,如何從「中西文明對抗」中,
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
十五世紀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台灣在中、西文化初步交會的「夾縫」中,開始走上歷史的舞台。
西方殖民帝國主義的崛起,列強爭霸與殖民霸權,以及陽明學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世界列強們虎視眈眈,將台灣列為囊中之物,勢在必得。
另一方面,本書從「心理史學」的觀點,分析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明臣,如何輔佐清廷應付內憂外患。從他們四人身上,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和「官無封建、吏有封建」所造成的困境。
尤其從「抬棺抗俄的左宗棠」和「長袖善舞的李鴻章」兩人一生行誼的對比,更可以了解:同樣的儒家文化傳統,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展現,其差別在於儒者所謂的「存乎一心」!
袁世凱小站練兵,說明清廷試圖改變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但在科舉制度的羈靡之下,大多數士大夫想盼的是效法李鴻章的「滿門富貴」,「宰相合肥天下瘦」,結果「戊戌變法」宣告以失敗告終。
「文化中國史觀」的建構,必須要以歷史事實作為基礎;而獨派人士主張的「同心圓史觀」,將台灣歷史在時間上限縮為五百年,在空間上與大陸切割,這樣的史觀是為了政治目的,刻意扭曲歷史事實,誤導下一代。
看本書如何從「心理史學」的宏觀角度,剖析從秦漢以來沒有兵的文化,到清末中國進入百年羞辱世紀,探討為何台灣處在中西文明對抗的夾縫中,會陷入今天「內耗」的兩難困境!
作者簡介:黃光國
臺北市人,1945年11月6日出生。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致力於結合東、西方文化,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發展本土社會科學。
著有中英文學術論文近百篇,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優良研究獎十餘次,曾任臺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臺大講座、傑出人才講座、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hopIUube6g/hqdefault.jpg)
心理學博士出路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72:圓形監獄與香港的撕裂
社會的撕裂,讓我們彼此仇恨。臨床心理學家為我們分析現代人的圓形監獄的處境,現代人感到失去自由的絕望感,並提出繪畫與敘事的治療方法,希望供一些出路。
講者:黃曉紅博士(臨床心理學家、藝術治療師)、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E639nQx5P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