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沒有正確觀念
不把無形專業當專業
(這很常見於媒體報導,算成本從來不算專業)
但換一面想
有可能社會上蠻多人連這一點錢都不太付得出來
最重要的是
認知匱乏與隧道視野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簡單白話文說就是沒有社會生活常識的人越來越嚴重了~
有個小女生撞到膝蓋,父親帶他來看診。
「先評估一下病人活動狀況與外觀,如果都很正常,那就建議他們冰敷吃止痛藥。如果有需要,那就照個X光。」我在座位上瞄了一眼病人,看起來能走能站,應該問題不大。當時我正在忙別的病人的事,於是我口頭交代著住院醫師。
「病人的關節彎曲都沒問題,疼痛感也不嚴重,就是膝蓋有點腫,不過家長要求要做檢查。」
基本上,「病人或家屬覺得有需要」也是「有需要」的一種,即使「醫師認為不需要」~~
「那就照張X光讓他安心吧!」這種事跟家屬講破嘴都沒用的,我早就習慣了,如果是一般的X光或急診簡易超音波,我沒什麼太大意見。
沒多久之後住院醫師又走來找我:「他們要求要更仔細一點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
「我來處理好了!」聽起來是不太好溝通的病人家屬,我這邊剛好忙完可以去看看他們。
「急診會針對緊急的問題做評估,例如骨折、脫臼這些需要立即治療的問題,所以可以照X光檢查。其他的軟組織受傷需要時間慢慢恢復,我會幫你安排門診,如果專科醫師認為有需要,他會在門診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我請病人走一走跳一跳,確定沒有太大問題後,幫他們開了止痛藥還有門診預約單。
家長的表情就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本以為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了,結果家長又跑來我的座位:「我可以不要繳費嗎?X光照起來又沒事,止痛藥我們家也有,我們在急診什麼重要檢查也沒做,這樣還要收八百多塊?」
「這我沒辦法幫忙,因為已經看診了。」坦白說,我心中有無限的厭惡感,不過在急診待久了,某種程度我已經養成服務業的職業笑容,所以我面帶微笑地拒絕他。
「既然一定要繳錢,那我還是要求要做檢查。」
「剛才已經跟你說明過了唷!後續的評估建議在門診進行。」我繼續客服人員式的微笑。
「確定嗎?」
「確定。」
「不能做些什麼有用的檢查嗎?」
「目前不需要。」
他大概知道我雖然很客氣,可是沒有妥協的意思,所以喃喃自語地離開了,離去前還在抱怨繳了八百多什麼都沒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下午,一對年輕情侶(或夫妻)走來急診外科區。
「請你看一下她的腳,需不需要做檢查?」男生指著女生的足背,有些紅腫和水泡。
「請問您是哪一位,先坐在那邊稍等一下。現在病人有點多,等一下我再過去看。」我試著在滿滿的看診病患名單中尋找她的名字。
「我們沒有掛號,我想說先給你看一下,有需要做檢查再掛號。」
「不好意思,那麻煩你先去掛號,掛了號我再看。」
「當然是有需要做檢查開藥才掛號啊!不然掛號費不是白繳了?」
「那我幫不上忙,請借過。」然後我就不想理他們,去忙其他病人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台灣的醫療很便宜,這點基本上沒什麼好討論或抱怨的,反正政策民情就是如此。不過「繳很少錢」和「不用付錢」還是有點距離,我其實不太理解覺得「什麼都沒做,所以不用付錢」是什麼鬼心態~~
附的照片與本文無關,是之前彼得水在美國掛急診,按照文中病人的邏輯,「什麼也沒做(一張X光和基本抽血)」就被收了16xx美金。
#醫生講幾句話就要收錢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林北學醫七年行醫十幾年
#講的話都沒有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讓關係.歷久彌新-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過度努力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Facebook 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總整理 - 闕小豪 的評價
- 關於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ChatGPT 中文调教指南。各种场景使用指南。学习 ... - GitHub 的評價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尊重專業很難嗎?
有個小女生撞到膝蓋,父親帶他來看診。
「先評估一下病人活動狀況與外觀,如果都很正常,那就建議他們冰敷吃止痛藥。如果有需要,那就照個X光。」我在座位上瞄了一眼病人,看起來能走能站,應該問題不大。當時我正在忙別的病人的事,於是我口頭交代著住院醫師。
「病人的關節彎曲都沒問題,疼痛感也不嚴重,就是膝蓋有點腫,不過家長要求要做檢查。」
基本上,「病人或家屬覺得有需要」也是「有需要」的一種,即使「醫師認為不需要」~~
「那就照張X光讓他安心吧!」這種事跟家屬講破嘴都沒用的,我早就習慣了,如果是一般的X光或急診簡易超音波,我沒什麼太大意見。
沒多久之後住院醫師又走來找我:「他們要求要更仔細一點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
「我來處理好了!」聽起來是不太好溝通的病人家屬,我這邊剛好忙完可以去看看他們。
「急診會針對緊急的問題做評估,例如骨折、脫臼這些需要立即治療的問題,所以可以照X光檢查。其他的軟組織受傷需要時間慢慢恢復,我會幫你安排門診,如果專科醫師認為有需要,他會在門診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我請病人走一走跳一跳,確定沒有太大問題後,幫他們開了止痛藥還有門診預約單。
家長的表情就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本以為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了,結果家長又跑來我的座位:「我可以不要繳費嗎?X光照起來又沒事,止痛藥我們家也有,我們在急診什麼重要檢查也沒做,這樣還要收八百多塊?」
「這我沒辦法幫忙,因為已經看診了。」坦白說,我心中有無限的厭惡感,不過在急診待久了,某種程度我已經養成服務業的職業笑容,所以我面帶微笑地拒絕他。
「既然一定要繳錢,那我還是要求要做檢查。」
「剛才已經跟你說明過了唷!後續的評估建議在門診進行。」我繼續客服人員式的微笑。
「確定嗎?」
「確定。」
「不能做些什麼有用的檢查嗎?」
「目前不需要。」
他大概知道我雖然很客氣,可是沒有妥協的意思,所以喃喃自語地離開了,離去前還在抱怨繳了八百多什麼都沒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下午,一對年輕情侶(或夫妻)走來急診外科區。
「請你看一下她的腳,需不需要做檢查?」男生指著女生的足背,有些紅腫和水泡。
「請問您是哪一位,先坐在那邊稍等一下。現在病人有點多,等一下我再過去看。」我試著在滿滿的看診病患名單中尋找她的名字。
「我們沒有掛號,我想說先給你看一下,有需要做檢查再掛號。」
「不好意思,那麻煩你先去掛號,掛了號我再看。」
「當然是有需要做檢查開藥才掛號啊!不然掛號費不是白繳了?」
「那我幫不上忙,請借過。」然後我就不想理他們,去忙其他病人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台灣的醫療很便宜,這點基本上沒什麼好討論或抱怨的,反正政策民情就是如此。不過「繳很少錢」和「不用付錢」還是有點距離,我其實不太理解覺得「什麼都沒做,所以不用付錢」是什麼鬼心態~~
附的照片與本文無關,是之前彼得水在美國掛急診,按照文中病人的邏輯,「什麼也沒做(一張X光和基本抽血)」就被收了16xx美金。
#醫生講幾句話就要收錢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林北學醫七年行醫十幾年
#講的話都沒有用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個小女生撞到膝蓋,父親帶他來看診。
「先評估一下病人活動狀況與外觀,如果都很正常,那就建議他們冰敷吃止痛藥。如果有需要,那就照個X光。」我在座位上瞄了一眼病人,看起來能走能站,應該問題不大。當時我正在忙別的病人的事,於是我口頭交代著住院醫師。
「病人的關節彎曲都沒問題,疼痛感也不嚴重,就是膝蓋有點腫,不過家長要求要做檢查。」
基本上,「病人或家屬覺得有需要」也是「有需要」的一種,即使「醫師認為不需要」~~
「那就照張X光讓他安心吧!」這種事跟家屬講破嘴都沒用的,我早就習慣了,如果是一般的X光或急診簡易超音波,我沒什麼太大意見。
沒多久之後住院醫師又走來找我:「他們要求要更仔細一點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
「我來處理好了!」聽起來是不太好溝通的病人家屬,我這邊剛好忙完可以去看看他們。
「急診會針對緊急的問題做評估,例如骨折、脫臼這些需要立即治療的問題,所以可以照X光檢查。其他的軟組織受傷需要時間慢慢恢復,我會幫你安排門診,如果專科醫師認為有需要,他會在門診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我請病人走一走跳一跳,確定沒有太大問題後,幫他們開了止痛藥還有門診預約單。
家長的表情就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本以為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了,結果家長又跑來我的座位:「我可以不要繳費嗎?X光照起來又沒事,止痛藥我們家也有,我們在急診什麼重要檢查也沒做,這樣還要收八百多塊?」
「這我沒辦法幫忙,因為已經看診了。」坦白說,我心中有無限的厭惡感,不過在急診待久了,某種程度我已經養成服務業的職業笑容,所以我面帶微笑地拒絕他。
「既然一定要繳錢,那我還是要求要做檢查。」
「剛才已經跟你說明過了唷!後續的評估建議在門診進行。」我繼續客服人員式的微笑。
「確定嗎?」
「確定。」
「不能做些什麼有用的檢查嗎?」
「目前不需要。」
他大概知道我雖然很客氣,可是沒有妥協的意思,所以喃喃自語地離開了,離去前還在抱怨繳了八百多什麼都沒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下午,一對年輕情侶(或夫妻)走來急診外科區。
「請你看一下她的腳,需不需要做檢查?」男生指著女生的足背,有些紅腫和水泡。
「請問您是哪一位,先坐在那邊稍等一下。現在病人有點多,等一下我再過去看。」我試著在滿滿的看診病患名單中尋找她的名字。
「我們沒有掛號,我想說先給你看一下,有需要做檢查再掛號。」
「不好意思,那麻煩你先去掛號,掛了號我再看。」
「當然是有需要做檢查開藥才掛號啊!不然掛號費不是白繳了?」
「那我幫不上忙,請借過。」然後我就不想理他們,去忙其他病人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台灣的醫療很便宜,這點基本上沒什麼好討論或抱怨的,反正政策民情就是如此。不過「繳很少錢」和「不用付錢」還是有點距離,我其實不太理解覺得「什麼都沒做,所以不用付錢」是什麼鬼心態~~
附的照片與本文無關,是之前彼得水在美國掛急診,按照文中病人的邏輯,「什麼也沒做(一張X光和基本抽血)」就被收了16xx美金。
#醫生講幾句話就要收錢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林北學醫七年行醫十幾年
#講的話都沒有用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四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教學這麼多年,我發現走進我教室的人,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自我要求高,對自己有規畫,很早就意識自己需要更有系統的學習,所以走進教室,幫自己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還有另一種類型的人,則是職場、關係、生涯某一關卡住了,甚或是職場、關係、生涯三關相互牽制,再不然就是全部糊在一塊,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該往哪裡去,才來找我死馬當活馬醫。
其實不管你的生命,你的生活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我相信都有「輕度」和「重症」程度上的不同。
要是你有一點點小病、小痛、小感冒就願意及早治療,走進教室學習,就是在為你的人生增強免疫力。
但要是正在觀看視頻的你,也覺得自己陷入某種死循環,一時之間找不到出路,我可以先分享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你幫助自己調整,起碼先跳出眼前的困局。不過在講這個方法之前,你得先知道「安慰劑效應」。
什麼叫安慰劑效應呢?先說醫學上的定義。
在醫學上的「安慰劑」,指的是無作用,或是無害的藥物,被當成真正的藥物服用時,常常會為病人帶來好處,甚至有具體療效。
這就像是病人主觀覺得自己頭痛,所以到醫院掛號。雖然看診之後,醫生檢查都沒問題,但還是開了藥給病人帶回家,病人會因為自己認真的掛號、排隊看醫生、領藥。
但事實上,病人不知道領回家的藥,只是綜合維他命,結果回家吃了藥之後,就覺得頭不痛了,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安慰劑效應發生作用。
安慰劑效應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符合認知失調理論。
這就是一個人越投入一件事,不管這件事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都會因為自己投入的過程、付出的精力很真實,於是心理上也就合理化一切,所以正面效果就越強,這就是安慰劑效應發生作用的時候。
也許你聽到這裡,會覺得「安慰劑效應」聽起來像是自我欺騙,但事實上,安慰劑效應是有嚴謹的科學根據。
特別是在治療憂鬱症的研究裡,已經有諸多研究證實,真正的抗憂鬱劑,也就是真的具有療效的抗憂鬱藥物,會讓病況改善大約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全是安慰劑效應。
這是因為憂鬱症的特徵就是讓人感到絕望,而安慰劑雖然在「生理上」沒有任何療效,但它能讓病人在「心理上」感覺到有希望,因此症狀也就好了一大半。
而研究人員更在2010年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在治療「輕微憂鬱症」的時候,安慰劑就跟真正的抗憂鬱藥物效果一樣,可以順利幫輕度的憂鬱症患者改善症狀。
但是同樣的實驗,到了「重度憂鬱患者」的身上,就不是同一回事了,實驗人員發現,對重度憂鬱症患者來說,真正的藥物對他們幫助很大,而安慰劑卻幾乎沒有用。
也就是說,在病況輕微的時候,要是病人懂得安慰劑效應,根本不需要看醫生,也能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說白了,「安慰劑效應」更像是一種「自我療癒」的能力。
那麼回到你身上,要是你在生活裡遇到「輕微」的卡關,這邊要特別注意哦~記得前提是「一切還不嚴重」的時候,你是有能力幫助自己改變現況的。
只要你懂得運用心理上的安慰劑,也就是「自我引導」、「自我對話」這樣的方式,就能有機會幫自己渡過眼前的難關。
聽到這裡,你一定會很好奇,到底「自我引導」、「自我對話」要怎麼做呢?
我來舉幾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明白~
假如你在工作上,接到一個有難度的專案,讓你覺得壓力很大,很徬徨的時候,你可以先想想看「最簡單的下一步」是什麼?
會不會是「先搜集資料」或是「找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再決定接下來的行動呢?
又或者現在的你,和家人之間有些磨擦,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能不傷感情,你可以幫自己安排一段獨處的時間。
先好好問自己「什麼樣的生活你會開心」或是「現在最困擾你的是什麼?」界定好自己可以、不可以的邊界,你就有機會往前邁開腳步。
我想困局之所以成立,它往往會有很多盤根錯結的地方,一時之間不容易釐清,而所謂的安慰劑效應,就是你可以允許自己,讓起步就只是起步就好。
更重要的是,當你找出最簡單的下一步,你會因為有具體的行動投入,在心理上產生了認知失調的作用,進而自我合理化,也就是自我激勵的效果。
像是遇到有難度的工作,你的內在認知就會轉變成「因為老闆肯定你的能力,所以才把任務交給你」,而不是只停留在工作好難,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層次上。
又或者是面對家人相處上難題,當你認真幫自己安排獨處的時間去思考,你就會發現,你跟家人相處卡關,是因為對彼此都有好多的在乎,而不再是「家人相欠債」的想法,一切只能吞了、認了。
最後,我還要提醒一點,如果你也渴望在需要的時候,幫自己啟動心理安慰劑,最重要的關鍵是「你有真的想要!」
要是你想前進的目標,眼前所努力的事都是「被迫」,甚至是為了別人而「不得不做」,並非你心中真的想要,那麼再好、再神的安慰劑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然而假如你本來就是自我引導高手,很會適時的合理化來激勵自己,但是你漸漸發現以前有用的想法,現在沒用了,請你要特別留意。
因為這樣的現象,很有可能表示讓你卡關的核心議題並沒有真正處理,並且一再的重複發生,這才導致了安慰劑效應的疲乏,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原本輕微的小病、小痛變嚴重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科學實驗例子,安慰劑只對「輕微」的憂鬱症有效,太嚴重的憂鬱症,是使不上力的。
因此這個時候「承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沒辦法調整他不知道的事情,只有你承認它,才能標定它、打敗它。
所以囉!任何困境要找到活路,跳出死循環,你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要什麼」?如果沒有釐清這點,任何困擾都會被放大,讓你一直處在無能為力的受害者處境裡。
當你弄清楚自己要的,初期的努力與嘗試,可能都像「安慰劑」一樣,雖然沒有具體的效果、也不可能就此解決了問題,卻能讓你更有信心去面對。有了這份信心,你才有機會圓滿自己的生命。
說到這兒,我在線上課【時間駕訓班】裡提到「讓起步只是起步就好」,很多人覺得非常受用,當然也有些人覺得「怎麼可能這麼間單就能提高效率?」
其實「讓起步只是起步就好」就是安慰劑,越是重要的事就越不可能只靠「起步」來完成,但你越能毫無阻力的起步,你才會有信心完成任何事。
有了起步,你在過程中自然就會知道,哪些事要尋求具體的協助?
人生的困境,多數時候是因為缺乏信心,演變成死循環。而一個人會沒有信心,則是因為他連起步都沒有。
哪怕起步只是「安慰劑」,那又如何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時間駕訓班】。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mnF2ZFMagU/hqdefault.jpg)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ong Wai Man
大陸爆發豬瘟疫。這類疫情,在中國大陸,會蔓延得很快。因為大陸人連地溝油都賣,怎會浪費死豬?
最初出現在東北,幾日間,已經傳到廣東了。
豬肉,是華人主糧食,從南到北,東到西,除了回教教眾,都慣以豬肉配不同食材。所以,這一輪恐慌可以預期。
貿易戰的影響,在民生開始浮現了。
十四億人口,大陸的糧食生產供應,不足以應付需求。
主要都要靠入口。
對付美國對中國貨品的懲罰性關稅,習近平聲稱以牙還牙,但中共手上的「牙」不多,另類報復,靠大陸的官僚刁難絕藝出動了。
對於美國貨,中共的海關都盡力極仔細的檢驗。不是抽樣檢查,是每箱每箱的開箱檢查。
尤其是食物。
任由新鮮變壞,反正排隊,讓美帝見識中國大陸官員的認真嚴謹。
官僚手段在華人世界熟能生巧,但市場仍是有需求。大陸人,面對市場又以靈活走位見稱。
美國豬肉不好買,也引來官僚系統的刁難,那便入口俄羅斯豬肉,以應需求。
俄羅斯豬肉,因年前有瘟疫而禁止進口大陸,今次因應中美貿易戰,不買美國豬肉,便破禁向俄入口豬肉。
對於貿易戰,大陸人的態度一向這樣,不買美國大豆,可以向巴西買,向阿根廷買;不買美國豬肉,難道俄羅斯沒有豬肉?有錢,怎會買不到東西?
今次的「非洲豬瘟」,隨著俄羅斯豬肉進入東北,很快便南下廣東了。
中美的戰爭,由貿易開始,但不是只局限於關稅層面,你罰我的貨品,我罰回你的貨品,奉陪到底這麼簡單。
上周末(24日),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名為「中國的海外統戰工作」報告,確認董建華為共諜,在美國搞統戰工作。
對香港人來說,這其實不是新聞。老董搞這麼多的基金會、智庫,難道只是聯誼感情麼?不過,經由美國國會出報告,點名老董那些什麼「中美交流基金會」的活動,實屬罕見的。
那些為老董奔走的一大堆香港名流,開始想想自己的處境了。何志平仍在紐約拘留,尚算安全;像黃桂芬這樣下場的,幫共產黨做事的人,應聽過不少吧!
老董身邊,那一大群有頭有面的人,本身衣食豐足,兒孫齊整的,為什麼仍走這樣的渾水?
這種聯繫海外華人勢力,配合強國崛起,影響世界的,還有惡名昭著的「孔子學院」。
老董的基金會、智庫,向一般人派錢。所以你見到那些反共幾十年,未到九七,急急移民的名人,近年都一百八十度晚年親共,大讚習主席和黨中央。因為親共有著數,華人晚年一般又貪錢。
孔子學院派錢的對象,是大陸留學生和學者。
孔子學院和孔子無關,就像「日本財務」和日本無關,「巴黎毛冷」和巴黎無關一樣。但孔子的名稱好用,因為劉曉波,北京自己搞了個孔子和平獎,對沖諾貝爾和平獎。
「孔子學院」最初騙了外國人,批准他們在大學校內設立,有各式各樣的獎學金,由大陸留學生申請。
漸漸大學方面發現,這些「孔子學院」不是研究四書五經,也不會研習什麼論語、繫傳。他們派錢給大陸學者,收了錢便用他們的方法盜竊大學同事的研究成果。
特朗普早前說,基本上每一個在美的大陸留學生,都是間諜,原來是基於這份報告作依據。
這些大陸學者學生,有幸去到外國名牌大學,文明社會,面對知識的薰陶,民主自由的吸引,卻寧願收中共錢,為虎作倀!
老董八十多歲,賣了家族公司,拿了三百多億,有子有孫,不安享晚年,卻日夜奔波,為禍香港,為禍人間!
為什麼?
孔子死後,幾位高弟,繼承了孔子的志願,開班授徒,承傳孔門學問和精神。
但每人性格不同,背景各異,雖說都是發揮孔子智慧,但往往演繹不同。
子夏說:
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對學生說,大原則不能超出界限,要堅持,不能隨便更改;至於一般的小毛病,人人都有,不要過份苛求了。
子游聽到子夏上課這樣說,便譏諷說:
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以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游說,子夏咁教學生,做些基本生活需要就OK. 但這些只是末節而已,根本的大道理未教啊,怎麼辦?
他是譏笑子夏沒有教學生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抱負。
我們留意子游說,基本教育那六個字:洒掃、應對、進退。
表面看,這六個字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它就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生活教育,人格教育。
如何做一個人,先從這六個字做起。
未識字前,先從這種生活規範學起。進一步十歲八歲才學認字,到十八歲,才學大人之學。
將來無論是王侯將相,名商巨賈,販夫走卒,都要生活。
所以,先學做人的知識,培養做一個人,然後再學高深的修養,這便是大學之道。
今日我們只重視功能性的知識,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鋼琴、小提琴、色士風、各式樂器,三五個學位、碩士MBA,去過天涯海角旅行,住過不同的酒店,吃過各地美食……
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洒掃、應對、進退,小時沒有學,大時學不了。
沒有這些做人的基本,政府出事了,企業出事了,社會出事了,家庭出事了,整個時代都出事了。
共產摧毀了中華文化,中共又摧毀了人的基本價值和人格,所以,大陸無論什麼階層,什麼學歷,有錢沒錢,一概不懂得這幾個生活的基本要求:洒掃、應對、進退。
北京要香港盡快融入大陸,大灣區要模糊香港的存在,曾鈺成要求基本法賦與中聯辦的地位和角色。
你要保留香港的價值?
像陳浩天這樣,說說港獨是沒有用的。
從一個人的基本做起,訓練自己從「洒掃、應對、進退」做起吧!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豬瘟 #孔子學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9xrTmJbpY/hqdefault.jpg)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Facebook 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總整理 - 闕小豪 的推薦與評價
送出認證後請稍作等待,若等上一個月還沒解決,就來找我求救。 實名制認證的部分我有另外寫在這篇:Facebook 實名驗證問題. 方向4, 功能故障纇. 如果 ... ... <看更多>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ChatGPT 中文调教指南。各种场景使用指南。学习 ...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第一个要求是“我希望我们的团队为即将到来的关于前端开发是否容易的辩论做好准备。” 担任编剧. 我要你担任编剧。您将为长篇电影或能够吸引观众的网络连续剧开发 ... ... <看更多>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在 讓關係.歷久彌新-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過度努力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前些日子,因為疫情關係待在家裡,於是將周慕姿心理師的《過度努力》再看了一遍,心裡頭仍然沉甸甸。 ... 「我做錯的話,別人就會看到我的缺點和弱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