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沒有正確觀念
不把無形專業當專業
(這很常見於媒體報導,算成本從來不算專業)
但換一面想
有可能社會上蠻多人連這一點錢都不太付得出來
最重要的是
認知匱乏與隧道視野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簡單白話文說就是沒有社會生活常識的人越來越嚴重了~
有個小女生撞到膝蓋,父親帶他來看診。
「先評估一下病人活動狀況與外觀,如果都很正常,那就建議他們冰敷吃止痛藥。如果有需要,那就照個X光。」我在座位上瞄了一眼病人,看起來能走能站,應該問題不大。當時我正在忙別的病人的事,於是我口頭交代著住院醫師。
「病人的關節彎曲都沒問題,疼痛感也不嚴重,就是膝蓋有點腫,不過家長要求要做檢查。」
基本上,「病人或家屬覺得有需要」也是「有需要」的一種,即使「醫師認為不需要」~~
「那就照張X光讓他安心吧!」這種事跟家屬講破嘴都沒用的,我早就習慣了,如果是一般的X光或急診簡易超音波,我沒什麼太大意見。
沒多久之後住院醫師又走來找我:「他們要求要更仔細一點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
「我來處理好了!」聽起來是不太好溝通的病人家屬,我這邊剛好忙完可以去看看他們。
「急診會針對緊急的問題做評估,例如骨折、脫臼這些需要立即治療的問題,所以可以照X光檢查。其他的軟組織受傷需要時間慢慢恢復,我會幫你安排門診,如果專科醫師認為有需要,他會在門診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我請病人走一走跳一跳,確定沒有太大問題後,幫他們開了止痛藥還有門診預約單。
家長的表情就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本以為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了,結果家長又跑來我的座位:「我可以不要繳費嗎?X光照起來又沒事,止痛藥我們家也有,我們在急診什麼重要檢查也沒做,這樣還要收八百多塊?」
「這我沒辦法幫忙,因為已經看診了。」坦白說,我心中有無限的厭惡感,不過在急診待久了,某種程度我已經養成服務業的職業笑容,所以我面帶微笑地拒絕他。
「既然一定要繳錢,那我還是要求要做檢查。」
「剛才已經跟你說明過了唷!後續的評估建議在門診進行。」我繼續客服人員式的微笑。
「確定嗎?」
「確定。」
「不能做些什麼有用的檢查嗎?」
「目前不需要。」
他大概知道我雖然很客氣,可是沒有妥協的意思,所以喃喃自語地離開了,離去前還在抱怨繳了八百多什麼都沒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下午,一對年輕情侶(或夫妻)走來急診外科區。
「請你看一下她的腳,需不需要做檢查?」男生指著女生的足背,有些紅腫和水泡。
「請問您是哪一位,先坐在那邊稍等一下。現在病人有點多,等一下我再過去看。」我試著在滿滿的看診病患名單中尋找她的名字。
「我們沒有掛號,我想說先給你看一下,有需要做檢查再掛號。」
「不好意思,那麻煩你先去掛號,掛了號我再看。」
「當然是有需要做檢查開藥才掛號啊!不然掛號費不是白繳了?」
「那我幫不上忙,請借過。」然後我就不想理他們,去忙其他病人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台灣的醫療很便宜,這點基本上沒什麼好討論或抱怨的,反正政策民情就是如此。不過「繳很少錢」和「不用付錢」還是有點距離,我其實不太理解覺得「什麼都沒做,所以不用付錢」是什麼鬼心態~~
附的照片與本文無關,是之前彼得水在美國掛急診,按照文中病人的邏輯,「什麼也沒做(一張X光和基本抽血)」就被收了16xx美金。
#醫生講幾句話就要收錢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林北學醫七年行醫十幾年
#講的話都沒有用
同時也有39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不記得前幾週 我們討論過CGTN 跟中方的媒體想要國際化爭取這個... 話語權 爭取話語權 那但是上週前幾週阿亮講說 可是因為你說的是他們的語言 但沒有用他們的文化說話 所以接受度比較低 但這個紐約時報特別出了一個報導 他說我稍微唸一下 因為Ben Smith的意思 現在中方的媒體宣傳 也不只...
「講的話都沒有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閒聊] GenG團長:用新人是為了重建與培養人才- 看板LoL 的評價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說話的音量也同樣暴露了一個人的修養。 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YouTube -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的評價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尊重專業很難嗎?
有個小女生撞到膝蓋,父親帶他來看診。
「先評估一下病人活動狀況與外觀,如果都很正常,那就建議他們冰敷吃止痛藥。如果有需要,那就照個X光。」我在座位上瞄了一眼病人,看起來能走能站,應該問題不大。當時我正在忙別的病人的事,於是我口頭交代著住院醫師。
「病人的關節彎曲都沒問題,疼痛感也不嚴重,就是膝蓋有點腫,不過家長要求要做檢查。」
基本上,「病人或家屬覺得有需要」也是「有需要」的一種,即使「醫師認為不需要」~~
「那就照張X光讓他安心吧!」這種事跟家屬講破嘴都沒用的,我早就習慣了,如果是一般的X光或急診簡易超音波,我沒什麼太大意見。
沒多久之後住院醫師又走來找我:「他們要求要更仔細一點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
「我來處理好了!」聽起來是不太好溝通的病人家屬,我這邊剛好忙完可以去看看他們。
「急診會針對緊急的問題做評估,例如骨折、脫臼這些需要立即治療的問題,所以可以照X光檢查。其他的軟組織受傷需要時間慢慢恢復,我會幫你安排門診,如果專科醫師認為有需要,他會在門診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我請病人走一走跳一跳,確定沒有太大問題後,幫他們開了止痛藥還有門診預約單。
家長的表情就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本以為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了,結果家長又跑來我的座位:「我可以不要繳費嗎?X光照起來又沒事,止痛藥我們家也有,我們在急診什麼重要檢查也沒做,這樣還要收八百多塊?」
「這我沒辦法幫忙,因為已經看診了。」坦白說,我心中有無限的厭惡感,不過在急診待久了,某種程度我已經養成服務業的職業笑容,所以我面帶微笑地拒絕他。
「既然一定要繳錢,那我還是要求要做檢查。」
「剛才已經跟你說明過了唷!後續的評估建議在門診進行。」我繼續客服人員式的微笑。
「確定嗎?」
「確定。」
「不能做些什麼有用的檢查嗎?」
「目前不需要。」
他大概知道我雖然很客氣,可是沒有妥協的意思,所以喃喃自語地離開了,離去前還在抱怨繳了八百多什麼都沒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下午,一對年輕情侶(或夫妻)走來急診外科區。
「請你看一下她的腳,需不需要做檢查?」男生指著女生的足背,有些紅腫和水泡。
「請問您是哪一位,先坐在那邊稍等一下。現在病人有點多,等一下我再過去看。」我試著在滿滿的看診病患名單中尋找她的名字。
「我們沒有掛號,我想說先給你看一下,有需要做檢查再掛號。」
「不好意思,那麻煩你先去掛號,掛了號我再看。」
「當然是有需要做檢查開藥才掛號啊!不然掛號費不是白繳了?」
「那我幫不上忙,請借過。」然後我就不想理他們,去忙其他病人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台灣的醫療很便宜,這點基本上沒什麼好討論或抱怨的,反正政策民情就是如此。不過「繳很少錢」和「不用付錢」還是有點距離,我其實不太理解覺得「什麼都沒做,所以不用付錢」是什麼鬼心態~~
附的照片與本文無關,是之前彼得水在美國掛急診,按照文中病人的邏輯,「什麼也沒做(一張X光和基本抽血)」就被收了16xx美金。
#醫生講幾句話就要收錢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林北學醫七年行醫十幾年
#講的話都沒有用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個小女生撞到膝蓋,父親帶他來看診。
「先評估一下病人活動狀況與外觀,如果都很正常,那就建議他們冰敷吃止痛藥。如果有需要,那就照個X光。」我在座位上瞄了一眼病人,看起來能走能站,應該問題不大。當時我正在忙別的病人的事,於是我口頭交代著住院醫師。
「病人的關節彎曲都沒問題,疼痛感也不嚴重,就是膝蓋有點腫,不過家長要求要做檢查。」
基本上,「病人或家屬覺得有需要」也是「有需要」的一種,即使「醫師認為不需要」~~
「那就照張X光讓他安心吧!」這種事跟家屬講破嘴都沒用的,我早就習慣了,如果是一般的X光或急診簡易超音波,我沒什麼太大意見。
沒多久之後住院醫師又走來找我:「他們要求要更仔細一點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
「我來處理好了!」聽起來是不太好溝通的病人家屬,我這邊剛好忙完可以去看看他們。
「急診會針對緊急的問題做評估,例如骨折、脫臼這些需要立即治療的問題,所以可以照X光檢查。其他的軟組織受傷需要時間慢慢恢復,我會幫你安排門診,如果專科醫師認為有需要,他會在門診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我請病人走一走跳一跳,確定沒有太大問題後,幫他們開了止痛藥還有門診預約單。
家長的表情就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本以為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了,結果家長又跑來我的座位:「我可以不要繳費嗎?X光照起來又沒事,止痛藥我們家也有,我們在急診什麼重要檢查也沒做,這樣還要收八百多塊?」
「這我沒辦法幫忙,因為已經看診了。」坦白說,我心中有無限的厭惡感,不過在急診待久了,某種程度我已經養成服務業的職業笑容,所以我面帶微笑地拒絕他。
「既然一定要繳錢,那我還是要求要做檢查。」
「剛才已經跟你說明過了唷!後續的評估建議在門診進行。」我繼續客服人員式的微笑。
「確定嗎?」
「確定。」
「不能做些什麼有用的檢查嗎?」
「目前不需要。」
他大概知道我雖然很客氣,可是沒有妥協的意思,所以喃喃自語地離開了,離去前還在抱怨繳了八百多什麼都沒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下午,一對年輕情侶(或夫妻)走來急診外科區。
「請你看一下她的腳,需不需要做檢查?」男生指著女生的足背,有些紅腫和水泡。
「請問您是哪一位,先坐在那邊稍等一下。現在病人有點多,等一下我再過去看。」我試著在滿滿的看診病患名單中尋找她的名字。
「我們沒有掛號,我想說先給你看一下,有需要做檢查再掛號。」
「不好意思,那麻煩你先去掛號,掛了號我再看。」
「當然是有需要做檢查開藥才掛號啊!不然掛號費不是白繳了?」
「那我幫不上忙,請借過。」然後我就不想理他們,去忙其他病人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台灣的醫療很便宜,這點基本上沒什麼好討論或抱怨的,反正政策民情就是如此。不過「繳很少錢」和「不用付錢」還是有點距離,我其實不太理解覺得「什麼都沒做,所以不用付錢」是什麼鬼心態~~
附的照片與本文無關,是之前彼得水在美國掛急診,按照文中病人的邏輯,「什麼也沒做(一張X光和基本抽血)」就被收了16xx美金。
#醫生講幾句話就要收錢
#我要求做些有用的檢查
#林北學醫七年行醫十幾年
#講的話都沒有用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不記得前幾週
我們討論過CGTN
跟中方的媒體想要國際化爭取這個...
話語權
爭取話語權
那但是上週前幾週阿亮講說
可是因為你說的是他們的語言
但沒有用他們的文化說話
所以接受度比較低
但這個紐約時報特別出了一個報導
他說我稍微唸一下
因為Ben Smith的意思
現在中方的媒體宣傳
也不只是用外語媒體還有包含的直接介入當地的媒體
他說中國政府的宣傳報紙中國日報
不但以英文發行還有塞爾維亞語Serbia
塞爾維亞語的版本
一個菲律賓的記者估計
菲律賓新聞專線中間超過一半的報導來自
中國國家新聞機構新華社
一個肯亞媒體集團從中國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
後來解僱了一位專欄作家
他寫的中國鎮壓維吾爾人的文章
秘魯的記者在社群媒體上
受到好鬥的中國政府官員的強烈批評
這是戰狼外交啊
你是要看CGTN在哪一國
肯亞跟祕魯他肯定影響的到
我覺得有部分歐洲國家他也影響的到
但你知道這篇報導的意思是
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分別的事件
但其實背後有一個大戰略
就是中方想要用中國資金
中國的權力跟中國視角 發展媒體嘛
全世界的媒體後面
本來就這樣啊
就是像你上次講的啊
美國也做同樣的事
因為非洲大部分都是法國跟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你要跟這些人溝通
那他們學中文沒那麼快
那很多人英文法文還是母語
所以他當然就是要透過這種東西來影響
南華早報就很典型
南華早報我是每天看
那他也會登
很中國論調的文章 有
也是用英文寫的 中國崛起論
可是他也會去邀很反中國的文章
可是他的報導基本上是 相對均衡
至少對事實的報導
我認為還是相對準確的啦
那如果中方已經用全球大戰略的角度
滲透進各個媒體
包含了投資包含資金包含了變成partner
那他們到底要做什麼
你說CGTN啊
CGTN已經是其中的一環
他當然想要影響各國的輿論這是必然的嘛
我跟你講他們在影響的都是那個最關鍵的議題
就攸關這個國家生死的問題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
你說美國對日本的輿論有沒有影響
你表面上看沒有
但是實際上他從不同的高度下來吧
表面上看沒有
可是當田中角榮跑去跟中國建交的時候
就一面倒批他
那就是美方不高興 當然是啊
後來洛克希德案就出來了
就收賄那個案子
請問洛克希德案收賄這種證據誰會有
那其實坦白講都是CIA
當然是美國
不然洛克希德怎麼會突然公布一堆收據
所以我的意思說
那個都是在最關鍵的議題上
就是說你在親美親中這個議題上
我不能接受我就弄你啊就是這樣啊
項立剛有一個論點倒是真的
他說他不認為台積電會用非美國設備
中國當然希望他半導體要發展
就不只是半導體本身
他要連動很多周邊都發展起來
光刻機 對對對對
所以他就認為說
你搞一個基本是親美的企業來搞
然後半導體的設備製程軟體通通都是美國
中國現在就是希望全方位都用自己的體系
這個就好比華為決定要弄自己的軟體系統
對不對 對
他就認為台積電不可能站隊進來的啦
台積電最後中美都是要適應的啦
不然你怎麼活啊
這個就從台積電講到晶片
記不記得我們那時候討論中華經濟研究院
今年出了一個新的消息
BBC報導這個2020年
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高達1367.4億美金
是台灣總出口值的43.8%
那比2019年同期也就是前年同期是只有951億美元
也增加了百分之14
出口最大的是電子零組件
兩岸的貿易半導體大概佔32%
那你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什麼面板
一大堆資訊什麼
全部加起來大概接近50
所以坦白講裡面還是很多傳產
還是有傳產 好多好多
工具機算不算 工具機算
精密機械也算 是嘛
那我們這樣講好了
但是台派呢就是貴黨裡面的一個主流說法就是說
主流個屁啦主流
那只是一種看法
對方這麼仰賴我佔了我百分之43.8
等一下我這是忍不住笑了
佔了百分之43.8
所以是中國需要我
是台灣出口到中國有43.8
然後他就說你看中國非買我們的半導體不可
你們發言人這樣講啊
我就跟你講43.8裡面有關半導體的部分只有32%
你如果要講說這個32%
中國真的是覺得台灣性價比高那是愛買
這是事實啊
尤其今年第一季跟四月非常明顯
所以我是跟你講說
我覺得中國也是很聰明啦
他在加大庫存
他是在深挖壕廣積糧 對對對對對
因為他就覺得他跟美國這種半導體不知道會打到哪裡
所以他今年第一季還有四月拼命從台灣進口
反正台灣的東西好用 先吃
他就先買再說所以我們四月就暴漲
我們的出口額暴漲
他主要就是在廣積糧
尤其是對高科技零組件的部分
因為他不知道美國會不會哪一天突然又開殺戒了嘛
突然認真的開殺戒
是啊是啊所以他總是要防一手
所以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
結果我們出口暴漲嘛對不對
可是出口暴漲人家就有去查那個內容
比如說四月 四月半導體真的是暴漲
可是大概就是佔總出口也是差不多5成左右
本來是32嘛
四月就暴漲成5成左右
我的意思是說
台灣當然目前有一些半導體有技術優勢
那中國大陸也急著囤積
所以拼命下訂單
可是台灣也不要以為
我們就只賣這個東西給中國大陸
其他東西還是真的需要中國願意跟你買的啦
現在民進黨怎麼辦呢
接下來如果要做什麼公投的宣講
可是一方面疫情一方面又黑道
然後黨內的年輕人幾乎都不支持四項公投都不支持
那不就全面要敗退了嗎
你到時候比如說我隨便講比如說藻礁
藻礁他一定會強調說台灣會缺電
然後如果不這樣我們被迫去搞核四
那焦點又回到核四了
又回到核四
因為這四個議題很明顯
對國民黨最有利的議題是萊豬 是
對民進黨最有利的是核四
但其實核四現在也沒想像中有利
當年靠民智未開在那邊唬爛
我是在講四個議題裡面 相對
相對對對對
所以民進黨一定是拼命抓著核四來打其他議題
那他是怎麼樣
那另外一個當然就是3Q那個有沒有併在一起
那以邏輯來看應該會併
那併在一起他就掛了
因為萊豬對他太不利了
我跟你講基進黨最孬種
你知道基進黨是怎麼說
基進黨說朱學恒表示
如果828投3Q就掛定
明明就是郭正亮講的你不敢寫郭正亮對不對
不敢寫郭正亮
你看小綠就是這麼可悲
就是連罵人都不敢寫大綠的
這個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
媒體有寫出來啊
但他做的圖裡面就只寫朱學恒啊
是不是怪我囉
他大概覺得恨你的人比較多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akMkaIOubc/hqdefault.jpg)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不記得前幾週
我們討論過CGTN
跟中方的媒體想要國際化爭取這個...
話語權
爭取話語權
那但是上週前幾週阿亮講說
可是因為你說的是他們的語言
但沒有用他們的文化說話
所以接受度比較低
但這個紐約時報特別出了一個報導
他說我稍微唸一下
因為Ben Smith的意思
現在中方的媒體宣傳
也不只是用外語媒體還有包含的直接介入當地的媒體
他說中國政府的宣傳報紙中國日報
不但以英文發行還有塞爾維亞語Serbia
塞爾維亞語的版本
一個菲律賓的記者估計
菲律賓新聞專線中間超過一半的報導來自
中國國家新聞機構新華社
一個肯亞媒體集團從中國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
後來解僱了一位專欄作家
他寫的中國鎮壓維吾爾人的文章
秘魯的記者在社群媒體上
受到好鬥的中國政府官員的強烈批評
這是戰狼外交啊
你是要看CGTN在哪一國
肯亞跟祕魯他肯定影響的到
我覺得有部分歐洲國家他也影響的到
但你知道這篇報導的意思是
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分別的事件
但其實背後有一個大戰略
就是中方想要用中國資金
中國的權力跟中國視角 發展媒體嘛
全世界的媒體後面
本來就這樣啊
就是像你上次講的啊
美國也做同樣的事
因為非洲大部分都是法國跟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你要跟這些人溝通
那他們學中文沒那麼快
那很多人英文法文還是母語
所以他當然就是要透過這種東西來影響
南華早報就很典型
南華早報我是每天看
那他也會登
很中國論調的文章 有
也是用英文寫的 中國崛起論
可是他也會去邀很反中國的文章
可是他的報導基本上是 相對均衡
至少對事實的報導
我認為還是相對準確的啦
那如果中方已經用全球大戰略的角度
滲透進各個媒體
包含了投資包含資金包含了變成partner
那他們到底要做什麼
你說CGTN啊
CGTN已經是其中的一環
他當然想要影響各國的輿論這是必然的嘛
我跟你講他們在影響的都是那個最關鍵的議題
就攸關這個國家生死的問題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
你說美國對日本的輿論有沒有影響
你表面上看沒有
但是實際上他從不同的高度下來吧
表面上看沒有
可是當田中角榮跑去跟中國建交的時候
就一面倒批他
那就是美方不高興 當然是啊
後來洛克希德案就出來了
就收賄那個案子
請問洛克希德案收賄這種證據誰會有
那其實坦白講都是CIA
當然是美國
不然洛克希德怎麼會突然公布一堆收據
所以我的意思說
那個都是在最關鍵的議題上
就是說你在親美親中這個議題上
我不能接受我就弄你啊就是這樣啊
項立剛有一個論點倒是真的
他說他不認為台積電會用非美國設備
中國當然希望他半導體要發展
就不只是半導體本身
他要連動很多周邊都發展起來
光刻機 對對對對
所以他就認為說
你搞一個基本是親美的企業來搞
然後半導體的設備製程軟體通通都是美國
中國現在就是希望全方位都用自己的體系
這個就好比華為決定要弄自己的軟體系統
對不對 對
他就認為台積電不可能站隊進來的啦
台積電最後中美都是要適應的啦
不然你怎麼活啊
這個就從台積電講到晶片
記不記得我們那時候討論中華經濟研究院
今年出了一個新的消息
BBC報導這個2020年
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高達1367.4億美金
是台灣總出口值的43.8%
那比2019年同期也就是前年同期是只有951億美元
也增加了百分之14
出國最大的是電子零組件
兩岸的貿易半導體大概佔32%
那你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什麼面板
一大堆資訊什麼
全部加起來大概接近50
所以坦白講裡面還是很多傳產
還是有傳產 好多好多
工具機算不算 工具機算
精密機械也算 是嘛
那我們這樣講好了
但是台派呢就是貴黨裡面的一個主流說法就是說
主流個屁啦主流
那只是一種看法
對方這麼仰賴我佔了我百分之43.8
等一下我這是忍不住笑了
佔了百分之43.8
所以是中國需要我
是台灣出口到中國有43.8
然後他就說你看中國非買我們的半導體不可
你們發言人這樣講啊
我就跟你講43.8裡面有關半導體的部分只有32%
你如果要講說這個32%
中國真的是覺得台灣性價比高那是愛買
這是事實啊
尤其今年第一季跟四月非常明顯
所以我是跟你講說
我覺得中國也是很聰明啦
他在加大庫存
他是在深挖壕廣積糧 對對對對對
因為他就覺得他跟美國這種半導體不知道會打到哪裡
所以他今年第一季還有四月拼命從台灣進口
反正台灣的東西好用 先吃
他就先買再說所以我們四月就暴漲
我們的出口額暴漲
他主要就是在廣積糧
尤其是對高科技零組件的部分
因為他不知道美國會不會哪一天突然又開殺戒了嘛
突然認真的開殺戒
是啊是啊所以他總是要防一手
所以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
結果我們出口暴漲嘛對不對
可是出口暴漲人家就有去查那個內容
比如說四月 四月半導體真的是暴漲
可是大概就是佔總出口也是差不多5成左右
本來是32嘛
四月就暴漲成5成左右
我的意思是說
台灣當然目前有一些半導體有技術優勢
那中國大陸也急著囤積
所以拼命下訂單
可是台灣也不要以為
我們就只賣這個東西給中國大陸
其他東西還是真的需要中國願意跟你買的啦
現在民進黨怎麼辦呢
接下來如果要做什麼公投的宣講
可是一方面疫情一方面又黑道
然後黨內的年輕人幾乎都不支持四項公投都不支持
那不就全面要敗退了嗎
你到時候比如說我隨便講比如說藻礁
藻礁他一定會強調說台灣會缺電
然後如果不這樣我們被迫去搞核四
那焦點又回到核四了
又回到核四
因為這四個議題很明顯
對國民黨最有利的議題是萊豬 是
對民進黨最有利的是核四
但其實核四現在也沒想像中有利
當年靠民智未開在那邊唬爛
我是在講四個議題裡面 相對
相對對對對
所以民進黨一定是拼命抓著核四來打其他議題
那他是怎麼樣
那另外一個當然就是3Q那個有沒有併在一起
那以邏輯來看應該會併
那併在一起他就掛了
因為萊豬對他太不利了
我跟你講基進黨最孬種
你知道基進黨是怎麼說
基進黨說朱學恒表示
如果828投3Q就掛定
明明就是郭正亮講的你不敢寫郭正亮對不對
不敢寫郭正亮
你看小綠就是這麼可悲
就是連罵人都不敢寫大綠的
這個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
媒體有寫出來啊
但他做的圖裡面就只寫朱學恒啊
是不是怪我囉
他大概覺得恨你的人比較多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jYNthUo2lc/hqdefault.jpg)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Delta病毒入侵台灣,守得住嗎?屏東還在沾沾自喜過去經驗,但它的那種封城清查台北複製不了啊! FT #王任賢醫師
王任賢醫師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寫了,【Delta憑藉鬆散的境管進入台灣,再依附不願意廣篩的政策,在社區低度流行。逮著開學的黃道吉日,又戳破學校虛偽防疫的保護傘,一舉深入台灣。未來的走向一定是走到流感的老路,由學校傳回家庭,再傳入職場。前瞻性的家庭與職場預防性疫苗接種才是阻絕的重點,如果只能以舊思維跟在疫情屁股後面停課,是顧後而沒有瞻前。新北要很吃力地幹,才能出現樂觀的條件。這次因為是Delta,肯定是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縱放入台的。因為關口檢疫是中央的職權,放進一個台灣本土沒有的病毒就已鐵證如山。不久前大陸海關曾多次驗出台灣入境確診 #Delta 的旅客,台灣都沒有報導,意外的也沒有用抗中口吻回嗆否認。當時即有預感,台灣應早有Delta病毒,只是不願承認罷了。】但如果照這樣講的話,也有可能屏東沒有清零所以暗自流傳啊?簡單來說,衛報有報導屏東成功對付delta清零,但那樣的封城挨家挨戶運送物資的狀況,王任賢醫師覺得這個模式在台北可以複製嗎?
根據新頭殼的報導:【 #蘇貞昌 強調,大家都知道疫情嚴峻,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很多國家追訂的疫苗無法到貨,而台灣非常努力,早有超前部署訂購,雖然廠商沒有如期到貨,但台灣不是疫苗孤兒,而是做最大努力,爭取到相當多疫苗,才能有這麼快與高的覆蓋率。而疫苗陸續到貨,當他打第二劑疫苗時,代表台灣那時候疫苗很夠了。蘇貞昌還透露也會在國人面前公開施打。】蘇貞昌是不是覺得說謊就可以產生對病毒的抵抗力啊?哪來的爭取到相當多疫苗,到現在到貨比例和趨勢都不穩,不穩到無法照仿單規範時間注射,不穩到延長接種間隔時間也沒有疫苗可以打,這還不叫疫苗孤兒是要叫甚麼?疫苗超有錢人嗎?
根據bbc的報導:【Mu變種最早今年1月在南美國家哥倫比亞發現。當地衛生官員表示,這個變種已經成為當在最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種。法新社引述哥倫比亞官員指,這個病毒今年4月至6日在當地引發了第三波疫情,平均每天因感染新冠去世的700名死者中有三分之二都感染了Mu變種病毒。從疫情爆發至今,哥倫比亞累計已經有約12.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又來變種了,這樣的變種多到希臘字母快要不夠啦,那麼疫苗和防疫政策到底該走向何方?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一位年輕的中國學者上個月在微信裡說:「生在中國,我真是太幸運了。」他很自豪:國內最嚴重的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之後,中國已將每天的新增病例數減少到幾十個。美國的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日均病例卻超過13萬,與之相比,中國的病例數字本身可能並不令人擔憂。但它們表明,中國的零感染政策已不再像設計的那樣奏效。在疫情暴發之初,這一政策成功地減少了病例——並且被其他國家採用——但德爾塔變種改變了局面,它表明這一策略不再適用。現在是中國改變策略的時候了,因為這種高傳染性的新變種帶來的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成本現在已經超過了收益。如果不進行改變,中國及其人民將遭受損失。】現在連中國都陷入了清零派和共存派的鬥爭當中,到底王醫師覺得哪一種是終極的解決方案,還是說沒有疫苗就只能清零,根本沒有共存派讓人毫無抵抗力去死的這種選項?
同樣的,遠見雜誌在訪問何大一的報導中提到了這件事情,【至於許多已施打AZ第一劑疫苗的國人,有否還有機會提升後續的疫苗保護力呢?何大一認為,混打其他疫苗確實是選項。他多年來研究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就已成功運用過混打疫苗的方式,發現病毒要突破多種疫苗,比突破單種疫苗的能力來得弱,或突破得比較慢。目前他的團隊初步研究發現,先打輝瑞疫苗的人,再混打嬌生疫苗(Johnson & Johnson)後,保護力有明顯提升。就他所知,目前也有不少團隊正在研究其他的混打方式。提到各國政府的因應之道,台灣、中國與紐澳等國家地區,過去一年自豪的封鎖政策,何大一認為已不符合現況。】那麼王任賢理事長認為台灣究竟應該走向哪個方向?疫苗到底應該追求一劑覆蓋率還是兩劑完整接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2:00 王必勝出來抗疫就會勝?中央給地方難看?
07:00 桃園農工只篩檢一次 安全嗎?
12:00 篩檢價格為何降不下來?
16:00 delta早已入侵台灣?
25:00 王任賢對侯友宜防疫的評價
30:00 14+7?王任賢:開放跟封鎖要併行
34:00 機組人員擬打第三劑
41:00 高端自由廣告
44:00 解析四叉貓打高端抗體數值偏低
50:00 高端驗不到中和抗體 合理嗎?
59:00 各種病毒株若入侵台灣--- 病毒會互相壓制
01:10:00 Mu變種病毒
01:17:00 清零vs.共存
01:21:00 疫苗混打如何規劃vs.二代疫苗/多價疫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CI12Jfxfd4/hqdefault.jpg)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說話的音量也同樣暴露了一個人的修養。 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意思是說,一個人說的話,就是這個人的標籤,說話的內容能反映他素養的高低。 ... 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有用,與其天天大張旗鼓地尋找伯樂,不如先打磨好自己,成為一匹 ... ... <看更多>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YouTube -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的推薦與評價
在Android 手機和平板電腦上下載YouTube 官方版應用程式,掌握全球影音脈動。舉凡發燒音樂影片、熱門遊戲、時尚、美妝、新聞、成長學習等各種內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 ... <看更多>
講的話都沒有用 在 [閒聊] GenG團長:用新人是為了重建與培養人才- 看板LoL 的推薦與評價
標題過長>.<開賽前發個廢文壓壓驚!
GenG團長:用新人是為了在重建與培養人才方面都取得成功
來源:https://www.fmkorea.com/5659641070
這是原po整理團長之前直播或訪談文章講到的話,內文大意如下:
我在KT或GenG時期都有組大團過,KT在S7時以Smeb-Score-PawN-Deft-Mata組過戰艦KT,在
GenG是20-21的冠軍遠征隊,Rascal-Clid-Bdd-Ruler-Life。
但僅僅聚焦於眼前這些選手的知名度與榮譽,仍舊無法重建成功,別說奪冠,甚至連成績
都沒有的樣子,讓我反省了很多。
如果有機會的話,會考慮像T1一樣,培養新人並以此為主要方向來重建。
就在此時,PeyZ加入GenG了。
年紀雖小,但他在二隊的舞台上展現了非常出色的面貌,當時想的計畫是,如果23年Ruler
還留著的話,一定會讓PeyZ上一隊,讓他待在Ruler旁學習,慢慢的他也能參加LCK比賽。
結果,Ruler轉去LPL的京東戰隊。當他選擇轉會到LPL的時候,雖然是巨大的危機,但同時
也是一個好機會。
沒錯,Ruler對GenG來說是陣中明星跟核心選手,對他的離開感到遺憾,但另一方面我認為
這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好機會與環境去培養新人PeyZ。同樣,Lehends離開的空缺,比起引進
有著跟Lehends相似職涯及知名度的選手,我選擇了同為GenG出身,在BRO有過幾年主戰經
驗,有著一些出賽跟指揮經驗,在隊內存在感也很大的選手,對,也就是說我決定引進年
紀還小的Delight。
用PeyZ-Delight填補Ruler-Lehends的空缺,也許大家都很擔心,但如果他們能與現有的成
員(Doran-Peanut-Chovy)產生協同作用並茁壯起來的樣子應該也很有趣吧~
後面的文字就是原PO對以上內容的想法,不翻惹,這篇是熱議文,翻幾條~
留言:
本來GenG論壇等處看到Ruler走了來的是PeyZ反彈聲音不少,像是如果都要放棄這賽季了,
那還留著Chovy-Peanut幹嘛啊?反正這季都打算隨便玩一玩了,還選擇繼續燃燒是什麼意
思?不過當團長說「如果不用PeyZ的話,那經營Academy的意義是啥?」刷的一瞬間大家
都閉嘴了,稍微有點震驚 哈哈
->說真的,這句話很忠肯,哈哈,但是GenG粉絲除了Ruler外其他位置用Academy出身的新
秀應該不會吵,偏偏是Ruler...
->雖然可以理解輿論有多火熱,但團長那句話確實無法反駁,也沒啥好追究的
每年都有隊伍花大錢組隊,真的很不像話,從這點(養新人)來看,我認為T1步伐最快,
而GenG也正朝著這方向走,發展也很好
即使無法奪冠,但對於一個新人來說,第一個賽季就打進決賽真的很成功
T1的中上野AD全是自己養出來的777
又省錢又能養新人
今天比賽下路組很重要,他們能否越過第一陣?期待期待
說真的,如果不用新人粉絲肯定也會靠北為啥不用新人
曾經像個調皮鬼的Chovy不知不覺間也變成可靠的哥哥了
DK看看人家學著點
說實話,季賽時當GenG進入前三名的瞬間就已經達標了,甚至已超越期望
以上~雖然Ruler走了,但他的身體(胖尺)與靈魂(PeyZ)都還在:)
然後DK怎麼又中槍了?決賽就要開始惹~緊張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205.2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oL/M.1681016040.A.7A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