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AlphaGo:人工智慧帶來的軍事革命已悄然展開
王臻明 29 Jan, 2021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已注定將全面改變人類世界,這幾乎無庸置疑。想當然耳,這也會影響到軍事領域。事實上,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雖然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出現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士兵,但許多無人載具早已經在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還有更多外界看不到的地方,都因為人工智慧,而開始出現巨大的變革,未來勢必引發新一波的軍事革命。
舉例來說,人工智慧最令人震驚的,是已經能稱霸棋檀,AlphaGo打遍天下無敵手。而美國軍方正利用類似的技術,嘗試發展一套名為GameBreaker的人工智慧系統,來輔助各級指揮官。這套系統利用電腦兵棋模擬的方式,經由機器學習來訓練出最優秀的戰場決策能力,提供各種狀況下的最佳戰術,讓指揮官選擇。等於是參加圍棋比賽時,旁邊有AlphaGo幫忙作弊一樣,這將讓美軍的每一個指揮官,都變成能征善戰的沙場老將。
戰場資訊解讀模式的改變
將人工智慧結合電腦兵棋模擬,不只可以發展輔助決策系統,還能用來分析敵我雙方的缺點,因為電腦的快速運算能力,能同時處理極多的資訊,這是傳統人腦所無法負荷的。今日戰場越來越複雜,各種戰場訊息透過資料鏈、太空衛星或情報系統傳入指揮中心後,常常呈現資訊爆炸的情況。這在二戰時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今日的戰爭中變得更為明顯,現在的問題早已變成部隊不缺乏偵察能力,卻難以處理龐大的資訊量。
這是資訊時代的特點,也讓大數據的處理成為最熱門的技術。軍事領域的大數據更為複雜,而且常具備作戰時效性,一旦花費太久的時間處理,再珍貴的情報也會變得一文不值。使用人工智慧來處理大數據,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雖然目前還在起步的階段,但這種技術已逐漸被運用於各個層面。美國軍方也計畫將人工智慧用於資料鏈的後端處理上,以快速分析龐大的資訊,即時過濾出對作戰有用的重要關鍵情報。
人工智慧結合資料鏈,用來分析各種情報,再結合電腦兵棋系統,訓練戰場輔助決策系統,等於大幅減輕了指揮官與作戰幕僚的工作量。也讓作戰指揮體系的運作速度,從過去以天計,或以小時計,變成以分計,甚至以秒計。更重要的是,這種人工智慧系統,未來還能以分散部署的方式,用來協助第一線的作戰人員,如工作量最大的戰機飛行員。
戰機飛行員必需即時接收各種資訊,操作精密電子儀器,決定飛行路線或所採用的戰術,進行空對空作戰或對地攻擊。這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飛行員,甚至還有天份的因素在內。在戰機越來越複雜以後,飛行員的負擔也越來越重,有一段時間F-4、F-14等戰機都採用雙飛行員的設計,以減輕飛行員的負擔。一直要到現代化的航電系統成熟後,才改變了這種情勢。但恢復成一人操控的飛行員,接下來卻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除了戰場變得更複雜與危險外,還出現了無人機。
無人機雖然是標榜無人操作,不過真正運作時,是用遙控或預先規劃路線的方式來控制。這種方法的最大缺點,就是即時反應的能力差,用於偵察或對地打擊任務時,還能勉強應付,若想要進行空對空作戰,或配合傳統戰機進行各種複雜的空中任務,就顯得有點力有未逮。這當中所缺乏的關鍵能力,除了遙控會有延遲,還有傳統戰機上的飛行員,要指揮這些無人機,必需要處理更龐大的資訊,做出更複雜的決策,這已超出一般人類飛行員的能力負荷。
因此目前各國紛紛在研發、最為熱門的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其實包含了兩大關鍵部份。一是以人工智慧結合無人機,讓無人機可以自行判斷當前的情況,做出反應,保護傳統載人戰機,並協助執行各種任務。二是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戰機座艙的操作介面中,以協助飛行員處理資訊並進行決策,好指揮這些忠誠僚機。一旦無人機不再需要透過遙控或預先規劃路線來控制,也代表無人機的運用將更有彈性,讓傳統載人戰機的角色大幅改變。
後勤補給型態的變革
人工智慧結合無人載具,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研發方向,除了最早出現的無人機以外,正在快速發展的還有無人船、無人潛艇與無人車等。這些無人載具目前多數用於偵察、巡邏或探測等工作,而未來勢必會像無人機一樣,開始配備武器系統,直接參與戰鬥。這除了可以大幅減輕第一線戰鬥部隊的風險與負擔,更重要的一點,是將會全面改寫部隊的後勤支援方式,進而改變戰場的遊戲規則。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後勤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重要關鍵之一。但後勤補給的工作,不只枯燥、繁雜又耗費人力,還往往是最被忽視的一環。也因此無人載具與人工智慧技術開始發展後,現階段被認為最有潛力的方向,並不是直接用於戰鬥之中,而是後勤補給的領域,希望能取代傳統人力,來完成這些工作。就以無人地面載具(UGV)來說,現在發展最快的就是無人卡車,與俗稱機械驢子的多功能無人載具。
無人卡車使用的是現在非常熱門的智慧輔助駕駛技術,這主要包括了自動跟車模式(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ACC)與車道維持,再加上能閃避障礙與敵人攻擊的偵測與判斷系統。除了可依事先規劃的路線全自動行駛外,未來最有可能的運用方式,是自動跟隨在有裝甲防護的前導車輛後方前進。這樣只需要一組駕駛,就可以操控一整列運補車隊,不止將大幅減輕人力需求,也能降低戰場上的風險。
至於機械驢子並不是真的長得像機械動物,雖然也有類似的系統出現,但目前各國所研發的多功能無人載具,大都採用輪型或履帶系統。最主的功能是可以自動跟隨步兵在各種崎嶇地形前進,可馱運武器彈藥、飲水食物、電池與各種作戰物資,在緊急時還能將傷患自動運回野戰醫院,或自行往返於前線與後方之間,執行作戰補給任務。這除了可以大幅增強士兵的持續作戰能力,也讓部隊在推進時,不必再受到補給線的限制。
過去的傳統部隊架構,有一大部份的人力,要負責情報分析、作戰計畫、後勤補給。人工智慧技術將改變這種情況,讓絕大多數的士兵成為作戰人員。同樣規模的部隊,能實際參與作戰任務的人員,將大幅增加,也因此讓部隊的戰力倍增。再加上情報的快速分析,卓越穩定的戰術選擇,不受天候影響的全自動補給系統,不怕傷亡又可以冒險執行危險任務的各式無人載具。說人工智慧將全面改變傳統部隊的形態並不為過。
可能多數人想像中的人工智慧,仍是手持雷射槍的機器人。這樣的武器或許在五十年後才會出現,今日的人工智慧技術雖然還沒進步到這種地步,不過卻已經勾勒出來未來的戰場形態,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
台灣在改採全募兵制以後,人力成為了一個重要議題,特別是台灣的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更值得國軍好好思考,如何以科技來釋放人力,在部隊的員額受到限制下,快速強化整體戰力。
人工智慧將是接下來的另一項明星產業,又完全建立在電子晶片上,讓台灣擁有絕對的優勢,政府也已多次宣誓將進軍人工智慧領域。以敵為師,中國特別擅長以軍民合用的方式,來發展關鍵的軍事科技,同時搶占民間市場與強化部隊戰力。台灣在國防預算有限下,也應該考慮如何利用現有的政府資源,在推動民間產業發展時,一併運用於國防領域,以創造雙贏的結果。
附圖:美軍MQ-9無人機。 圖/美國空軍
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圖/美國空軍
波音公司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 圖/波音官網
美軍在伊拉克曾以無人車進行路障排除任務。 圖/取自DVDIS網站
澳大利亞陸軍試用無人地面載具(UGV)。 圖/取自Asian Military Review
影片:https://youtu.be/pwbLO81faGc
資料來源: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873/5213045?fbclid=IwAR1UsXBkDSc4116WrD7D0rqc8mhfkCK4F2_0cWoF1j-CtrsAd1Byoe0_gKw
手持雷射打標機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接著來聊星戰。
話說我也是非常想玩一些電玩遊戲,像是三國志的全軍破敵或是最近出的14代,刺客教條系列,友人推薦我的文明帝國,當然還有我一直感興趣的星戰。
那為何沒玩呢?簡單來說......沒錢加沒閒,所以也只能先乾瞪眼,或是被動的收集電玩中的擴充世界知識了。
今天透過部長的影片,我想更多聊聊絕地武士的三大分類:絕地守護者、絕地領事、絕地哨衛,他們中間在電影及動畫裡的著名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絕地守護者比較像是戰士,先前談光劍顏色的文章有提到,通常傾向武力以及劍術的絕地,會手持藍色光劍,而他們也比較容易是主角。
為何主角比較多是藍色光劍的戰士呢?
我想主要原因是電影以及動畫的情節,大多是已經爆發糾紛的局勢,這時候武力仲裁成為主要應變方式,所以才讓絕地守護者獲得較多的出場鏡頭。
絕地中比較著名的格鬥派,有像是:
1.歐比王‧肯諾比
兩代星戰主角,安納金天行者、路克天行者的師傅。本身擅長防禦至上的光劍第三戰型(也是我最傾向使用的戰鬥模式)。
雖然並非所向無敵(像是他在電影中兩次都被杜庫伯爵擊敗),但歐比王其實在數場格鬥中屢挫強敵。
像是他還在學徒時期,就擊敗西斯的達斯魔,後來擊敗四刀流的格理弗斯將軍(雖然格理弗斯受傷在前,可是格里弗斯可是曾經單槍匹馬的擊敗六名絕地,一般絕地別說擊敗他,能成功逃脫就該偷笑了),之後更是擊敗黑化的安納金(能夠擊敗主角的男人,這夠猛了吧)。
2.安納金‧天行者
星戰前傳中的主角,不過真正要看他的出彩表現,其實要聚焦在「複製人之戰」的動畫影集。
安納金在複製人戰爭中,充分顯示出他是劍術格鬥強大,同時大膽果決的戰場指揮官。雖然有些反骨,但在戰場上卻是強力的奧援以及值得信賴的大將。
3.魅使‧雲度
會將雲度大師歸類在此,主要是因為他被譽為「絕地千年以來最強大的戰士」。
事實上,雲度掌握了威力最強也最難達成的光劍第七戰型(也是我最崇拜的戰鬥類型),而且從來沒有輸過一場格鬥。
我想雲度最具代表作的戰鬥,無疑就是單挑西斯大帝。雖然近年來,迪士尼解釋西斯大帝是故意輸給雲度,好誘惑安納金投入黑暗面。但我個人還是覺得就算西斯大帝全力對戰,也未必勝的過雲度,畢竟他可是在光劍格鬥中融合光明及黑暗原力,而且雲度本身的原力也極其強大,強大可以在沒有光劍的情況下玩虐整批機械人軍團,實在很難想像他會輕易敗北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來介紹比較追求和平以及學術探究的絕地領事,這類型的絕地很常配備象徵重視原力的綠色光劍。
1.科勒曼·塔博
這位絕地大師是以和平談判著稱,根據星戰資料,他曾經以談判的方式彌平星球上的紛爭,是絕地外交官的優質代表。
然後在星戰二部曲的電影中,這位老兄竟然被賞金獵人發射幾發雷射槍就給幹掉了......大師,你是不是沒有好好練劍呀?
(通常重視談判的絕地,喜歡使用光劍第六型,因為這一戰型較容易上手。可惜第六型的使用者大多缺乏精深的練習,造成包含科勒曼大師在內的絕地領事,於複製人初期就死傷殆盡。)
2.喬卡斯塔·努夫人
她是絕地聖殿圖書館管理員,出現在電影的二部曲。
這位大姊除了對借書者很兇外,就沒什麼畫面了。舊版的她直接被達斯維達解決,完全路人角;新版則改成逃過66號密令的屠殺,並成為達斯‧維達忌憚的絕地。
能被達斯‧維達忌憚?所以她戰鬥力很猛嗎?答案是.....這位大姊會被重視,不是她格鬥能力出眾,而是她掌握許多絕地的知識,有道是「知識就是力量」,為了徹底消滅絕地復興的可能,所以喬卡斯塔才特別被忌憚。
說到此處,好像給人絕地領事是一群戰五渣的感覺,但其實有一個絕地領事的戰鬥表現極其強大,那就是......
3.尤達
雖然尤達大部分時間都是老態龍鍾的負責教育工作,但真揮舞起光劍,那也是從未落居下風。
(沒能打贏西斯大帝的那次,我從畫面上來看,不覺得他劍術落居下風,會主動認輸,一方面是西斯大帝的援軍即將感到,另一方面也是他手腳實在太短,這才造成他無法抓穩而慘遭重摔。
事實上,尤達是少數不靠光劍,就可以承接甚至反彈西斯原力閃電的絕地,他對原力投入在戰鬥中的掌握,可謂當時絕地中的第一人。)
另外,雖然綠色光劍通常是由傾向原力的絕地握持,但不代表他們的劍術就不在行。
像是安納金的徒弟─亞蘇卡,雖然手持綠色光劍,但卻比較像她師傅,傾向用戰鬥解決問題,而她也是光劍第四戰型的優秀使用者。
(不過光劍第四戰型,其實比較像是運用原力去提升使用者在身法上的迅速位移,所以我一直私心認為光劍第四戰型在劍技上大概是比較少著墨的,而是一種原力運用的延伸。所以這也就解釋為何尤達以及亞蘇卡這類第四戰型的絕地是用象徵原力的綠色光劍?)
另外深受我喜愛的魷魚大師─基特‧費斯托,他也是使用綠色光劍,其本身則是光劍第一戰型的代表人物,是少數在與機械人將軍格理弗斯的單挑中,可以取得上風的絕地。
(為了增加魷魚大師的鏡頭,他就是三部曲中,跟著雲度討伐西斯大帝的成員,結果只招架幾劍就被西斯大帝砍倒……大師,我為你默哀。)
所以歸根究柢,光劍顏色不代表一切,廢柴如我,就算是拿雲度大師的紫色光劍,大概也只是淪為砲灰一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種的絕地哨衛,他們比較像是絕地中的特務。
有人這麼跟我解釋:
面對一道上鎖的門,絕地領事會用原力推開門、絕地守護者會用光劍砍破門、絕地哨衛則是會用開鎖道具去解鎖。
特務是以達成目標為重點,無須堅持手段,所以絕地哨衛很多時候還會隱藏自己會用光劍或原力。
因此,這類人物也就不常出現在電影之中。倒是在動畫中,有出現一種哨衛職業─聖殿守衛者。
聖殿守衛者統一手持制式黃色雙刃光劍,而且穿上制服及面罩隱藏身分。他們接受光劍各戰型的廣泛訓練,所以在動畫「反抗軍起義」中,一位黑化的聖殿守衛,可以輕鬆的判讀絕地的光劍戰型,從而在未戰之前獲得資訊上的優勢。(不過後來這位老兄還是被解決,而且擊敗他的還不是正式的絕地武士......說!你是不是也沒好好練光劍!)
星戰九部曲中,瑞
芮最後手持哨衛最常見的黃色光劍。事實上,芮自小是個善用一切資源的拾荒者,的確符合哨衛善用各種事物的氣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看到最後,同好們不妨留言一起來聊聊:你最喜歡的絕地或是西斯,或是星戰角色是誰呢?
我個人最欽佩戰力強大的雲度大師,綜合而論我喜歡歐比王,然後我想用原力扼腕好好教訓一些政府官員。
不過我覺得......阿克巴上將你死的好慘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x--x7eIN4
手持雷射打標機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時【罷韓、挺韓遊行高雄拚場 雙方自制和平落幕】
訴求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We care台灣大遊行」與挺韓的「南方崛起 高雄光榮周年慶大遊行」,下午在高雄同時間舉行。兩場遊行分別在文化中心與凹子底公園集結,一南一北距離3.8公里隔空拼場,罷韓主辦單位宣稱有50萬人參與遊行,挺韓則是35萬人。警政署事前擔心可能爆發衝突,動員超過3000名警力進駐各主要路口以及捷運站,所幸雙方支持民眾都相當克制,沒有爆發衝突。
原本警政署擔心,遊行民眾容易聚集的台鐵、高鐵與高雄捷運各車站可能發生雙方支持民眾言語衝突,因此在各車站都部署相當多的人力,尤其是捷運美麗島站、凹子底站等臨時設置警方服務站,一有狀況立即拉開雙方民眾。截至晚間為止,兩場遊行均平和結束。
由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競選總部舉辦的「南方崛起 高雄週年慶大遊行」,今天(21日)中午起在凹子底公園聚集支持民眾,手持國旗或身穿國旗元素的衣服表達力挺韓國瑜,出發時主辦單位就已宣布人數達到30萬人,最終抵達微笑公園時更宣布達到35萬人參與遊行。不過,原定韓國瑜要跟著支持者走完全程,最後宣稱維安考量下,韓國瑜只在微笑公園迎接民眾。
韓國瑜一上台致詞時指出,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選民投票給他,如果不認真打拼,有一天退休了,連菩薩都不會保佑,因此他保證當選總統後將會做到五點:
一、建立一套清廉有效率的政府。
二、中華民國當前重要的目標「台灣安全、人民有錢」。
三、一定幫政府找最優質、清廉、頭腦清楚、有幹勁的人,放進每個適當部門,全力發揮,為人民服務。
四、當總統第一件事,放在心裏要「苦民所苦、接近人民」。
五、全力栽培下一代年輕人,讓年輕人跟全世界接軌,翱翔世界,不懼怕,比我們更有競爭力。
最後韓國瑜強調,懇請選民讓國民黨立法院過半,拜託民眾給韓國瑜與國民黨4年時間試試看,一定要重新創造台灣過去光榮,擦亮中華民國招牌。
另一邊的罷韓「We care台灣大遊行」下午則是從文化中心出發,沿著五福路往鹽埕前進,出發人數眾多一度佔滿整個五福路,沿途參與民眾手舉「光復高雄」標語,高喊「光復高雄、守護台灣」等口號。
原本主辦單位預估會有10萬市民參與,晚間遊行隊伍抵達公園路與大勇路口時,遊行發起人、前高雄市文化局長尹立宣布遊行人數達到50萬人,已經強壓挺韓遊行,他並強調,今天是罷韓的起點,「罷韓四君子」將會在12月26日向中選會提交3萬份的罷免連署書,正式啟動罷韓的第一階段。
尹立指出,這一年來,台灣民主選舉的結果竟然是如此不堪,竟然有人會利用選罷法一年內不能罷免的保護傘,才當3個月市長就拋棄市民宣布選總統,比起上次遊行僅有數萬人,今天有50萬人站出來,就是要證明將用自身力量罷免韓國瑜。他強調,正式遞交連署書後,還要進入二階段連署與審核,最後要有至少1/4投下贊成票並贏過反對票才有機會成功,未來將會更加艱辛,但只有團結才可以對抗這些困難。
罷韓遊行終點現場則是準備大吊車,升起直徑5公尺的鏡球,在60公尺的高空拖曳寫有「美麗島事件40年、勿忘前人珍惜民主、撐香港守護主權、光復高雄保衛台灣」四句話,從十字路口中央朝四方延伸,晚間現場參與民眾則是點起雷射光與手機燈光,象徵著照耀高雄,祈求台灣平安。
(文/嚴文廷;攝影/蘇威銘、陳曉威)
#延伸閱讀
【2020大選觀察:民主與民粹的時代交鋒】http://bit.ly/2YZES0T
★探究真相費時耗力,邀您支持《報導者》獨立報導,#贊助報導者: 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消息,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 http://bit.ly/2YeHAOP
#報導者 #選舉 #2020總統大選 #韓國瑜 #高雄 #罷韓 #挺韓
手持雷射打標機 在 Mobile01: 首頁 的推薦與評價
Mobile01是台灣最大生活網站與論壇,報導範疇從汽車到手機,從機車到居家裝潢,還有相機、運動、時尚、房地產、投資、影音、電腦等領域,集合最多精彩開箱文與評測推薦 ... ... <看更多>
手持雷射打標機 在 雷射/雕刻/打標機台灣三軸科技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雷射/雕刻/打標機台灣三軸科技公司, Nantun District. 1512 likes · 17 talking about this. 【台灣三軸科技】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三段10巷88-1號。 雷射打標機/ 雷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