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理解的人性。
全副武裝的外科急診(頭盔、面罩、N95、隔離衣、長手套),每個人都沒有閒著,這時候住院醫師向我回報:「前檢區有個病人在大吵大鬧。」
(為了防堵疫情,急診門口設有一個「前檢站」,若是病患的接觸史、足跡與相關症狀有疑慮的,都必須在門外採檢後,才能視檢查結果決定動向。)
起因是病人兩天前撞到小腿,去過新北某家醫院,X光照完沒有骨折就回家了;這天因為腳有點腫,所以不放心又來我們醫院。但因為病患的居住史與足跡,照規定是必須採檢陰性才能進急診,病患因此在急診門口咆囂。
我直接走到急診門口評估病人,行走自如、功能正常、血液循環正常,我告訴病人腳有點腫是正常的,再觀察一下就可以。
在得知我是主治醫師後,就向我抱怨:「你們醫院太不近人情了!天氣這麼熱,居然把病人放在外面。」
「不好意思,現在防疫期間狀況特殊,照規定就是要採檢。」
「採檢之後要等多久?」
「不一定,快的話幾個小時,有時候案件多就要等到明天。」(當時是下午五點多)
「等那麼久喔?那陰性就可以進去急診做檢查了嗎?」
「不會有檢查,我已經把你進急診之後會聽到的話,走出來跟你說了,不會有檢查、不用手術、不用住院,冰敷吃藥門診追蹤。」
「那我就不看了!我要去別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有另一個病人大爆走,在前一家醫院診斷骨折,但因為疫情的緣故,因此打了石膏出院,約好六月中再來開刀。
病人不想等那麼久,因此來本院問問能否早點開刀。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接觸與感染機會,院方大力推動降載政策,除非緊急危及生命之檢查與治療,否則都延後處理,我有不少原本排定住院手術的非急性病患,也因此都暫時改到七月。
道德勸說無效後,我們只好會診骨科醫師來說明,然後病人又跟骨科醫師大吵一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昨天接到外院要求轉診電話,一個被機器絞碎手指的工人,需要緊急手術。
我和外院醫師就病情交換意見後,也必須告知本院對於住院與手術病患,目前和防疫相關的規定。
「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外院的醫師突然嘆了口氣,雖然我們彼此不認識,但也聊了幾句。
掛上電話前,他突然問我:「對了!有件事可能不歸你們外傷醫師,不過我順便問一下,貴院的假日有做胃鏡嗎?」
「常規檢查都是週一到週五,假日夜間只有緊急狀況,例如胃出血止血之類的。」
「我想也是,我這邊有個病人,因為常規的胃鏡目前都取消,所以跑來急診問,要求要馬上做檢查。我跟他說的和你說的一樣,他就一直鬧,我只好問問你們醫院..........」
無法理解的人性。
患難時期,人性的光輝固然是有,但仍有許多面目猙獰的黑暗。
撞到冰敷多久 在 米菲&米粒Mifa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熟悉的地方往往會讓人特別大意😑
事情是這樣的,這一起滿頭包羅生門
發生在我們今天剛到滑板場沒多久
都還沒開始滑,菲姐就莫名的去撞欄杆
#看來以後走路都要幫她戴安全帽了😑
也可能發現因為是自己分心去撞到
所以還能夠笑笑的比出招牌大拇哥
#沒事就好❣️ #已冰敷消腫
#MifaMily #米菲 #3歲
撞到冰敷多久 在 雙吉 · 日日好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早上真是虛驚一場,差點被硯嚇屎😞
送雙吉去幼稚園後沒多久,就接到園長的電話,說是硯硯在做早操及戶外溜滑梯活動的時候,突然說他脖子很痛,園長檢查發現他的脖子歪一邊,而且有些微腫起,緊急幫他做了冰敷,但因為他沒有任何外傷,也沒有跌倒或碰撞到,園長雖然想說可能是落枕,但也怕骨頭脊椎有異狀,不敢大意,所以趕緊打電話給我。掛掉電話後我先上網大概查了一下有可能的狀況,結果出來的前幾篇文章都是說:不要以為是落枕,不可輕忽,要緊急送醫,因為可能是「寰樞關節旋轉性半脫位」😱😱😱😱😱我的老天鵝啊!火速掛了附近耕莘醫院的復健科。醫生判斷應該只是單純的筋發炎,也就是俗稱的落枕,以防萬一還是照了X光檢查,所幸骨頭跟脊椎都沒有問題,原來是筋的問題(呼)。然後還順便問了硯無法亞洲蹲,亞洲蹲會自動往後倒是什麼原因🤔原來是因為阿基里斯腱的筋太緊了,要常做弓箭步的拉筋運動。晚上放學回到家後,請硯做弓箭步的動作,發現硯的筋真的超緊!他不太有辦法做這個動作,想想之前睎教硯做一些芭蕾動作的時候,硯也是做不太起來,看來真的要常常讓硯拉拉筋了。
#筋太緊太硬
#原來這麼小就會落枕😳
#5Y10M
#最近都會自己說要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