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暴露年齡 #你有學過羅妹號事件嗎
臺灣電視劇《#斯卡羅》現正熱映中,但在看劇之前,你對作為劇中故事背景的「#羅妹號事件」瞭解多少呢?
發生在 1867 年 3 月的的羅妹號事件,最後促成臺灣原住民部落聯盟和美國官方代表在 1869 年 2 月簽訂了「#南岬之盟」,這也是 #臺灣首次議定的國際盟約。這段歷史對臺灣影響重大,但你有在學校學過這段歷史嗎?
臺灣從日本時代開始有現代歷史教育,但一路到中(華民)國接管,都在傳遞外來統治者觀點的歷史,而非臺灣人自己的歷史。一直要等到 2000 年政黨輪替、陳水扁政府修訂「#95暫綱」,2006 年入學的高一新生才開始有了單獨成冊的臺灣史,也是從那一屆開始,課綱才明確規定要教學生「羅妹號事件」。
那一屆的學生今年才剛滿 30 歲,換句話說,現今 31 歲以上、近 7 成的臺灣人恐怕都沒有學過「羅妹號事件」。在 95 暫綱實施以前,高中歷史課上即使有臺灣史內容,也都是放在中國史中草草帶過;反觀中國國民黨用來灌輸教條意識型態的三民主義竟是專門科目,篇幅和時數都遠超過臺灣史。
既為臺灣人,應知臺灣事。可惜的是,過去至今接連不同的外來政權統治下,讓臺灣人無法好好認識自身土地的歷史。追劇的同時,希望也能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腳下這塊土地的故事有多麼美麗動人,多麼值得我們好好認識。
📚2015 課綱「微」調懶人包|https://reurl.cc/xGRLyE
📚課綱「微」調背後的統派|https://reurl.cc/ZGmeyM
📚來個《三民主義》小測驗!|https://reurl.cc/5rmvd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林宣Xuan L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萬訂閱!來回答大家常問得問題+一些我沒分享過的事: ►影片時間軸 00:00 五十件事 一、關於我 00:26 1. 林宣 2. 哪裡人 3. 兄弟姊妹 4. 年齡 5. 身高 6. 近視 7. 高中 8. 最喜歡/討厭的科目 9. 大學讀什麼科系? 10. 打工經驗? 11. 理想型? 1...
日本高中科目 在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成人師訓班 #共學 #家長 #老師 #提升國際觀
這兩天聽到一位媽咪說了一句話『 #我想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 當下看到這則留言的時候, 很認真的回想誒我也曾經對我自己說過這句話。因為當初有這個想法植於心中, 默默地, 在很多事情尤其是教學的路上, 就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
這一年來Lara陸續接受過了幾次podcast的訪問, 都有問到為什麼會開始從事教育這一行。我的回答始終如一:為了小孩、為了找到自己。
.
為了小孩, 起心動念很單純, 因為我們的家人分散在世界不同的地方, 在俄羅斯的奶奶、在美國的阿嬤、在日本的姑婆、在中國(當時)工作的爸爸...把在世界各地的家人都連結在一起, 認識文化成了跟生活連結的開始~讓孩子從小就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世界, 成了我的動機
.
為了自己, 曾經是事業心很重的外派人員, 工作到要生的前一天還是放不下...在過了兩個月的產假後毅然決然辭職當全職媽媽, 兩胎都親餵到三歲, 終於在尿布換到不見天日的三年後...忍不住想要填補心中的一塊空洞 - 自我....但是放不下孩子, 左思右想, 終於把自己的專長跟孩子的生活作結合, 開始了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的課程, 用不同的語言說故事給孩子聽、介紹世界文化。這是支持我自己的動力!
.
基於這兩個動機跟動力, Lara的教學始終如一的原則就是:
#每個學生都當成是我自己的小孩來教
.
每個班孩子們最愛的活動都是 #神秘袋抽動物 遊戲的橋段, 通常第一次摸到的家長們都會說, “老師~你這個動物模型很貴耶!” 然後我就會說:“媽咪很識貨喔~” 一整袋動物模型的成本應該已經是5,6 張小朋友跑不掉, 但是為什麼Lara會用這樣仿真的模型呢?因為, 我希望我的孩子對動物的第一次接觸就能盡量接近真實, 所以我選擇了完全按照等比例縮小、連腳底細節都不放過的英國MojoFun模型, 我只給學生我給自己孩子用到!
.
有跟我上過課的家長應該就知道我的風格, 我對於孩子們的每一個發問都很重視, 就跟我回答我們家小孩無數個為什麼的問題一樣, 無論他們的問題是什麼、無論答案是什麼, 都是真心的認可與引導, 從來不會去否定, 唯一會讓我肅起臉面來的就是尊重這件事。如果不尊重同學、爸媽或是自己 (好像在我的課堂上沒有學生表現出不尊重Lara老師的..XDD ) 就會被我嚴格的糾正, 但是正因為我把每個人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沒有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受傷(有的話...請告訴我!)反而會再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當中學習到如何與人相處。
.
我想當老師的, 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 #OpenMinded , 不是表面上的, 而是真心能用開放性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家長、每一件事情。要做到這個, #老師也需要被同等接受。Lara的家長們真的都很放手讓我去安排課程, 做不同的嘗試、甚至很常被我cue來當學生, 也都非常配合!這是一件何等重要的事啊~課堂上不只是學生應該被鼓勵, 老師這個角色也是很需要被鼓舞跟信任的! 這樣才能有良性的循環, Lara很幸運, 每個班級甚至每一次的工作坊活動, 都能得到家長們的信任。
.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學生數量的增加, Lara的教學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尤其在這一年多來, 除了上述的起心動念外, 我開始有了一種使命感, 其實很單純的就是 #想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對世界有幫助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教科書的制式化, 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 每次見證到因為我們的一堂課, 就能種下一棵良善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 看到他們的發芽、成長, 那種感動與成就感, 每每成就了我的每一天。
.
#5歲就要懂的國際觀 真的不只是一句宣傳標語而已~當孩子們因為看到從海龜的鼻孔中抽出的吸管而落淚、這份保育的種子, 已經種下; 當孩子們聽到伊朗有女孩必須扮成男裝才能去看球賽, 最後卻被判刑而自焚, 男女平權概念已經開始發展; 當孩子們從繪本故事裡知道耶路撒冷這個千年古城卻在以巴衝突中爭吵不已的時候, 世界觀以逐步形成.....
.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需要團隊的力量倍增
備課對我來說, 是一種享受, 因為它讓我對世界更貼近。上課對我來說, 是一種充電, 因為孩子們的反饋讓我元氣十足💪
我想把這樣的感動, 傳遞給即將或是正在從事教育的妳/你
我想把這樣的影響力, 無限擴充, 倍速擴散
.
❓誰適合參加 Lara的師訓班?
🎯線上老師, 有自己的專長科目, 但是想要擴充教學的廣度
🎯實習教師, 有教學經驗, 需要明確的方向與輔導
🎯共學家長, 認同Lara的教育理念, 想要自己跟孩子共學
.
師訓內容?
✅須參與Lara現有課程(一個月2~3堂), 一方面能同步獲得知識內容, 二方面能實際觀察到學生的反應並且一起互動。
✅一個月一次的課綱討論, 針對備課的概念與方向模擬, 說明課程簡報背後的根據與理由
✅模擬課綱, 將自己的專業課程結合 #國際觀 的概念對其他同學做教學模擬, 互相討論精進
.
成為師訓學員的好處?
🎁加入教學群組, 成為我的同溫層!
🎁教學資源共享:Lara會將我看到有趣實用的國外教學資源分享給師訓學員;
🎁隨時線上協助:在準備課綱簡報的過程, 隨時都可以提問, Lara會針對個別學員的課綱引導跟討論, 功課做越多的學員, 得到的就越多!
🎁結業後可選擇成為Lara的種子老師團隊, 我幫你開課!
🎁或是也可以將教學應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 未來保持可能的合作模式。
.
Lara的師訓不會給一個教學模板或是技巧, 我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 都能得到更開放性的引導、讓道理取代規定、讓自由思緒取代一言堂~
.
📅師訓一期的時間為半年。第一期將於2021.8.17開課。
有興趣者請底下留言或是私訊粉專
.
**********
Lara之前在 #生活中培養國際觀 的講座中有提到, 日本的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給『國際觀』下的定義是:
.
#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對這些事情有提出自己觀點的能力。
要能提出觀點, 不是在高中或是大學畢業後一夜之間就能提出觀點的。需要從『觀察』、『認識』、『瞭解』、『思考』、『表達』, 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提出觀點的能力就從現在開始!
.
*********
想跟我們一起培養提出觀點的能力?
***********************
#安心外包國際觀給LARA ✍️✍️
.
🔥成人師訓|週三 ⏰21:00~22:30 線上zoom
💡5~8歲 |每週五 ⏰16:30~17:30 (芝山/線上zoom)
💡8~12歲|隔週六 ⏰10:30~12:00 (行天宮/線上zoom)
💡8~成人|隔週六 ⏰19:00~20:30 線上zoom
.
***********************
報名表格 👇👇
https://yeslara.com/2021報名表
********************************
✍️週六線上課介紹
https://yeslara.com/online2
🎯線上課精華_國際新聞篇
https://yeslara.com/202106_線上課_國際新聞篇
日本高中科目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幫助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讓孩子從不願到自願】
(((緊迫盯人,孩子就會用功讀書?)))
對於怎麼都不肯用功的孩子,父母成天到晚叫他「快去念書」,到底有沒有用呢?以阿德勒心理學做理論依據的案一郎《不教養的勇氣》的作者岸見一郎明明白白的表示:不可能突然就能改變孩子!
在暢銷書「一流的教養」中,不少韓國的菁英學生都明白表示,他們最感謝的就是爸媽不太會嘮嘮叨叨叫他們「快去念書」;針對日本東大高材生的調查也有相同的結果:父母不會太過頻繁地叮囑他們念書。
研究動機強度與效率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在一般的狀況下,動機愈強烈,工作當然就會愈為積極,潛能就發揮得愈好,效率當然愈大;相反的,動機愈低落,成果當然就愈差。
但是當動機的強度達到某一個程度時,工作的效率不增反減,也就是過了一個頂點之後,動機愈強,效率反而愈差,這是因為過強的動機會使得人們過度焦慮、緊張,因此干擾到大腦記憶、思維的過程。
.
由此看來,父母叮囑孩子「快去念書!」在某個程度之內會有提醒作用,但若是過於頻繁,超過了動機刺激的頂點,就會讓孩子焦慮厭煩,最終一聽到這句話反而不假思索的反彈,因為父母急急如律令的叮嚀已經讓他們將「念書」和「痛苦」畫上等號,還沒打開書本,就直想辦法推拖逃避。
所以,不斷叫孩子「快去念書!」確實於事無補,反而會趕跑孩子的讀書意願,不少孩子一聽到父母叨念就會反射性的頂撞:「你愈唸我,我就愈不想念書!」,此言並非氣話!
.
(((只有孩子自己願意,才可能產生有效的動力)))
如何讓孩子產生讀書動機?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學習有樂趣、有成就感」最能讓孩子自動自發的讀書。然而,進入到高年級、國高中之後,學習再有樂趣,學習的胃口都難免被艱難的學習內容與接踵而至的考試所破壞,所以師長無不想方設法,多管齊下,只要能提振孩子的讀書動機都是好方法。
即便如此,根據研究,在尚未進入升學壓力之前,孩子若是能經常性的感受到單純的求知樂趣,在進入中學以後,確實比較願意親近書本,產生讀書的動力。
因此,從幼時就不斷引發孩子的求好奇心、求知慾,並且誘導他親近文字、喜愛閱讀,是為孩子往後願意認真讀書奠下最棒的基礎。
.
一旦進入高年級,孩子願意用功讀書的動機就變得更加複雜多元。
有些興趣特定的孩子對某些科目有強烈的求知慾,自然而然就能產生學習動機;有些好強的孩子則會鞭策自我乃是基於榮譽心、不服輸的心態;
有些孩子則可能希望獲得父母持續高度的關愛而用功;有些孩子則會為了得到同儕的友誼而持續努力。
以上的動機有的根本與求學的目的無關,甚至可以說只是短視近利,但不論孩子的動機為何,我們發現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出於孩子自己的意願。
不論讀書的過程有樂趣或無樂趣、是如魚得水或是辛苦難耐,如果不是孩子自己願意,那麼再多的壓制與強迫,都不會產生任何正面的效果,只會引起反彈。
.
(((唯一讓孩子持續不斷努力的動機是:知道為什麼要讀書)))
在引導孩子提起精神讀書這件事情上,父母無可推諉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為什麼要讀書?在孩子有限的人生經驗裡,這個問題非常抽象而遙遠,你跟孩子說「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充實、有意義」,或者非常務實的讓孩子提前認知到「社會取用人才的殘酷面」、「擁有學習力對往後進入社會有絕對的優勢」,孩子可能根本沒興趣聽,甚至根本聽不太懂。
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未來的優勢完全抵不過眼前放鬆玩耍的誘惑,為了達到立竿見影的果效,父母只好採取非常手段,也就是採取能直接誘發孩子讀書行動的方式---紅蘿蔔與棒子,也就是獎賞與處罰。
唯一徹徹底底能讓孩子自己起而行動,而且持續不斷行動,最終只有一個動機: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
孩子會為了得到獎賞而讀書,也可能怕受罰而不得不用功,當孩子願意讀書,也得到了好成績,父母可能就高枕無憂,但千萬不要忘了引導孩子去思考「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讀書對未來人生很重要」這最頂層的目標。
因為總有一天,再多的獎賞或再嚴厲的處罰都可能都失效。
.
我有一位親戚的兒子在國中時只對一件事情有興趣,那就是打籃球。每天一下課就迫不及待衝到操場,打到天色昏暗還捨不得回家。
這位親戚有時會問問兒子:「明天有沒有考試?」,兒子當然說「有」;接著親戚關心兒子:「那你書讀了嗎?」,兒子總是一派輕鬆地應付過去:「我都讀得差不多了啦!」,但再進一步詢問要考什麼時,兒子竟支吾其詞達不上腔。
這位親戚當然知道兒子根本連書都懶得碰,他看在眼裡非常憂慮,但是他非常清楚,說得再多、罵得在兇都沒有用,因為眼前的兒子只聽得進與「籃球」有關的事情。
親戚說:「我非常清楚罵他、逼他,只會讓他覺得讀書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一點效果都沒有,只會把青春期的孩子愈罵愈遠,我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忍住,但我總是會找機會和他分析『讀書與不讀書』的現實差別』,其他講再多真的都沒有用,我只能默默等他自己想通。」
.
當然,這個孩子考高中時考得糟透了,放眼望向身邊的同學,他便不免自慚形穢起來,爸爸過去理性的分析此時自動地跳了出來。想著別人或許都擁有燦爛的未來,他開始為自己擔心起來。
於是進了高中之後,不待任何人催逼,這孩子完全的大轉性,每天一下課就鑽到圖書館裡讀到筋疲力竭才回家,最後,他考上一個還不錯的大學科系;
而進入大學之後,他又發現大家都來自排名不錯的高中,這更促使他自我鞭策不能停止不努力,甚至期許自己要更上一層樓;大學畢業後,他又考進了一所非常優質的公立科技大學研究所。
.
根據研究,若要在某個領域學會並且精通,至少必須花費1~2萬個小時的持續專注學習,這長期的抗戰絕對需要源源不斷的學習動機,也就是孩子自己想通,打從心裡願意。
有多年輔導青少年經驗的暢銷作家盧蘇偉在讀高職時喜歡上寫作和哲學,所以決定要報考大學的哲學系,但沒想到聯考卻一再挫敗,竟然七年內考了五次才考上,支撐他的最大力量,就是自己想要,因為他對夢想有極強大的執著:「我不只是『想』,而是『我一定要做到!』,我為我自己出征,我為我自己的夢想在打拚。」
獎賞或處罰,或是為了贏得父母或同儕的關注,都可以非常有效的誘發孩子用功讀書,並且也能展現強勁的毅力,但若是沒有好好去理解為什麼,一昧死命的拚成績,即使考上了好大學,也很可能彈性疲乏,或是因頓失目標而失去讀書的動力。
(((讓孩子自然而然想讀書:身教、塑造情境、一起努力的好夥伴)))
「一流的教養」一書歸納了許多優秀青年的教養歷程,發現有不少才智品格均優、採取「自由放任」教育的父母,還是能教養出熱愛學習、努力讀書的孩子,書中歸納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父母雖然不會叨念孩子念書,但是卻會「讓孩子看見自己經常閱讀、學習身影」。
父母以身作則,比嘴巴強迫來得有效果,熱愛學習的父母,絕對能帶動孩子也投入學習;喜愛閱讀的父母,孩子自然能受到潛移默化;
喜愛學習與思考的父母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借鏡的地方,就是常常會問孩子問題,以刺激好奇心、思辨力、求知慾,自然而然就帶動孩子的學習力。
除了展現榜樣,父母還需要為孩子打造一個能安於學習的環境,比如能安靜端坐、不受資訊產品干擾的書房、無多餘物品的桌椅,同時,全家若能在每天同一時段一起專注讀書,由整體情境來帶動孩子,自然而然能養出孩子的好習慣。
有些孩子無法久坐讀書乃是因為耐不住孤單寂寞,幫這類孩子找到讀書動機強烈的好朋友,一起做功課、彼此激勵,會是好方法。
我家第三個小子從中年級開始,每週三讀半天時,就會號召四、五個同學來家裡一起寫功課,為了能爭取更多玩樂的時間,他們會彼此叮嚀要儘快完成作業,而且寫完之後還會彼此對答案,看看誰能全對、誰又錯得多,無形中塑造出一股督促作用。
沒想到,好幾次的期中考、期末考,這幾個一起讀書的孩子都考得很好。我私下偷偷打聽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很怕丟臉,成為這群學伴裡表現最差的,所以比以前更加用功。這結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延伸閱讀】
•誰說分數不重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1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日本高中科目 在 林宣Xuan L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五萬訂閱!來回答大家常問得問題+一些我沒分享過的事:
►影片時間軸
00:00 五十件事
一、關於我 00:26
1. 林宣
2. 哪裡人
3. 兄弟姊妹
4. 年齡
5. 身高
6. 近視
7. 高中
8. 最喜歡/討厭的科目
9. 大學讀什麼科系?
10. 打工經驗?
11. 理想型?
12. 不挑食
13. 喜歡吃的食物
14. 喜歡喝的飲料
15. 喜歡在咖啡廳工作
16. 最喜歡的卡通?
17. 偶像?
18. 會什麼樂器?才藝?
19. 喜歡的季節?
20. 關於過敏
21. 興趣?
22. 喜歡的youtuber?
23. 朋友眼裡我很ㄎㄧㄤ
24. 關於機車/汽車駕照
25. 看起來不像台北人?
26. 牙套費
二、關於影片 11:28
27. 可以不上班旅遊的資金來源?
28. 為什麼想做自媒體?
29. 如何開始/為什麼想成為youtuber?
30. 都用什麼設備?
31. 剪片軟體?
32. 最喜歡YT的哪個部分?
33. 除了旅遊還想拍什麼?
34. 如果不想當youtuber想做什麼?
35. 面臨頻道的瓶頸?
36. 什麼動力讓你一直拍片下去?
37. 會一直當全職youtuber嗎?還是在去哪裡進修?
三、關於旅行 17:42
38. 台灣最喜歡的地方?
39. 目前去過的國家?最喜歡的國家?
40. 最想去的地方?下一趟去哪? (台灣)
41. 最想去的地方?下一趟去哪? (國外)
42. 一個人旅行會不會害怕?孤單?想跟旅伴分享怎麼辦?
43. 第一次獨旅是去哪?什麼原因讓你想獨旅?
44. 旅行中最印象深刻的事?
45. 會拍一個人環島嗎?騎車環島?徒步環島?
46. 下一次登山?挑戰百岳?
47. 是不是把收入拿去旅遊?旅費哪裡來?
48. 旅行花費都怎麼規劃?
49. 旅行的意義?
50. 旅行帶給你什麼?改變你什麼?曾經有一趟旅行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嗎?
►旅遊住宿訂房看裡!
(透過以下連結訂房,我會收到小小分潤,鼓勵林宣做更多好影片!)
1.使用AsiaYo訂房:https://asiayo.app.link/DwuVxTz3p3?appdownload=on&aff_id=254
2.使用Shopback連結訂房賺6%現金回饋+100元註冊金:
👉 Booking.com:https://app.shopback.com/twn?raf=IfUvY0&slug=booking-com
👉 Agoda:https://app.shopback.com/twn?raf=IfUvY0&slug=agoda
此影片不是商業合作影片。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
►追蹤林宣
林宣IG: https://www.instagram.com/xuanlin_travel/
林宣FB粉專: https://m.facebook.com/first.travel.xuan
►商業合作
Email:xuanlin@cooljapantv.biz
(為了提升溝通效率,來信請附上:產品名稱及內容、合作檔期、預算範圍)
-----------------------------------------------------------------------
►林宣旅遊熱門影片
泰國夜間巴士,比飛機還高級?! https://youtu.be/78lRcoIUmJo
沖繩機車獨旅 日本如何租機車? https://youtu.be/19xvZ1YdGQY
關西機場免費休息室過夜!超好睡! https://youtu.be/Al6tHde0K54
花東99%人都不知道的隱藏版秘境! https://youtu.be/r6cVZoZ3mOI
台南人的早餐文化,台南人才不吃牛肉湯?! https://youtu.be/Xl0tq-Wc-_Y
【金門大膽島】封閉了70終於開放!https://youtu.be/TVFUxYARrSs
體驗全台唯一環島觀光列車,附設KTV、吧台:https://youtu.be/MD8o8RtRj2k
去住藝人KID林柏昇的花蓮民宿,一晚只要400!!! https://youtu.be/e4Qx_QZzEZg
全台灣最好吃的臭豆腐在哪裡?北中南東環島吃一圈!https://youtu.be/zVEkf9XPtZc
環島到全台灣最南火車站,無人車站竟然長這樣! https://youtu.be/DW6q7zn7pE8
在蘭嶼,學到的七件事|浮潛、環島、跳水、秘境https://youtu.be/aylaNjMRslg
為什麼冬天不要去澎湖?我被受困在七美島三天的故事 https://youtu.be/gPlkkdenOEM
-------------------------------------------------------------------------------
►拍攝器材:
Canon m50
GoPro Hero 7 Black
iPhone 7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
影片關鍵字:
打工換宿 Youtuber 美國打工 打工旅遊 自助行 台灣旅行
頻道關鍵字:
林宣 Xuan Lin Taiwan Tainan travel hostel backpacker vlog 台灣旅行 台灣美食 住宿 廉航 旅行 自由行 自助行 台東旅行 台南旅行 台南美食 金門旅行 離島旅行 旅行 旅遊 美國打工 打工度假 打工換宿 青旅 背包客棧
日本高中科目 在 心彩英日語自學教室- #日台語言交換紀錄#日本的學生在學校學 ...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大概知道一些,但真的要全部列舉出來可能就得要去估狗了~日本的學科有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國小學的科目到國高中,名稱會改變, 舉例來說就是"數學", ... ... <看更多>
日本高中科目 在 綜合高中的理念精神與特色 的推薦與評價
融合高中高職教育目標,充實學生基本能力 ... 高中. 01.學生自主. 同時提供普通科目與. 職業科目由學生選擇 ... 中佔90%,日本佔30%,. 世界各國還在增加中. ... <看更多>
日本高中科目 在 Re: [洽特] 日本高中數學真難- 看板AC_In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study-club.jp/news/hs-math/
日本高中數學的確教的比台灣深滿多
課表如果仔細和台灣比對的話
會發現日本的比較精簡,比較有系統
舉例來說台灣的話點到直線之類的幾何那邊,教的就比較沒系統
還有像馬可夫矩陣,轉移矩陣那邊台灣就是把公式丟給你,也不重視該項目在課程前後的關
聯
然後另一個差距比較大的是日本文組也要學微積分
上一篇的積分技巧是屬於數學3的範圍,不算文組必修
但比較好的學校文組還是會需要數學3就是
日本高中上課時數比台灣少不少
學的東西卻可以和台灣一樣甚至比台灣高
這是歸功於教學課綱比較有系統,教師教學比較認真等因素
(而且把刷題當學習這點也沒台灣嚴重)
所以就算一樣是應試教育,日本的品質不是台灣能比的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8.1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C_In/M.1600401983.A.24C.html
和台灣體制相近教育又成功的就只有日本,感覺沒在參考日本單純是因為留日的教育學者太
少。
教育真的是制度和方法影響很大。
※ 編輯: praiseZun (49.216.28.164 臺灣), 09/18/2020 13:42:36
※ 編輯: praiseZun (49.216.28.164 臺灣), 09/18/2020 13:44: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