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下)】
作為一個倡議組織,我們還是想要利用一點時間,跟大家推薦我們友台的工作,像是每天來點布農語,用插畫的方式影響了很多人去關注布農文化與其他議題,也有親愛的漢人在做podcast,講話很尖很利不過聽說是聽過一次就會愛上的那種,IG上也有很多原住民族議題與一些影像評論,很推薦大家去看看。資訊爆炸的現時,比起如何去說,我們更在意這些微弱的聲道是否被聆聽,我們或許很渺小,但我們的渺小很重要。這也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原來我們都有一樣的傷口,原來我們的部落都面對相似的問題,原來身為原住民就是一種戰鬥,反壓迫是一趟未完的旅程,是在制度尚未追上之前,先看見正義的旅程。
我不知道在場有多少大學生或高中生,我想要分享我自己的故事,高三的時候我在無名小站分享某次旅程(到底多老這個小編),有個陌生人跑來留言好好喔,可以加分又跑出去玩,我當然是忍不住要回應他,然後那個晚上以及之後的許多個晚上,我都很清晰的記得,為了回應國家政策壓迫跟歷史脈絡,我做的許多功課,但那個晚上的陌生人對我造成的無以名狀的穿透傷,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個感覺。這也是我想跟在座的學生們說的,記得你的憤怒,記得你的哀傷,記得這些疑惑跟不解,然後投入到你的戰鬥,不論誰開啟了戰場,你要找到夥伴,你要記得,即使帶著傷痕,你終究會生還。
Buan月亮說話也在試著去記得,去年底整理了2020年台灣年度歧視清單,每年原住民族日也會紀念那些未被關注的議題與觀點,大家知道今年原住民族日在哪裡辦紀念特展嗎?在國父紀念館。你們能聽出其中的諷刺嗎,在尚未解殖的中華民國國父紀念館裡,紀念被殖民的原住民族,在我們看來毋寧只是一種紀念的收編。而在一個紀念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節日裡,文化部長的致詞是「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談正名運動與統治正當性,只談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的一環,是一種「貢獻」,而不是先談尊重與理解,那種文化置於主體性之前的說詞,也讓我們更加警覺,必須去堤防偽善的這個時代。
但當然,最後想留給大家的只是很簡單的幾個原則,比如從原住民族集體權中理解到,其實部落與部落之間並不能被統整為同一個「民族」,原住民族是一個原運催生的集體政治認同,也就是說最終我們還是要去理解部落主權如何實踐,不只是原住民族集體權的討論。其二,是回應剛剛說過的,投入文化敏感度的媒體識讀工作,要請大家跟我們一起去看見族群差異,在各位面對不同層次的決策與選擇時,能夠去思考公共領域如何落實族群平等的政策,比如我們倡議身分證件單列族名是落實人格權且避免漢字誤譯的訴求,也比如我們倡議的學術界需要重新反省與檢討將原住民族天分當成立論的這些論文,這些看起來隱微卻影響巨大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來關注。第三,與我們一起走完還我土地運動的路程,持續去看見土地正義的討論,實踐層面或許仍要由部落跟國家協商,但是光是推動更多人去支持部落主體性的討論,去看見為什麼東海岸的部落要反對某些開發、去聆聽他們,這些都可以支持我們更理解彼此所在意的,關於如何生存、如何和解的討論。
開頭還記得我跟大家問候的那一句Mihumisang,有人或許知道輕鬆來講是好好呼吸的意思,過去布農人生活領域遼闊,所以對久違的朋友親人,會用這一句希望對方好好活著好好呼吸,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一句其實是長輩對晚輩很親密的、嚴謹的一種叮嚀,即使我們在不同的獵場繼續打拼,你也要好好活著,好好照顧自己。這也是我們想送給大家的祝福,希望大家帶著這份祝福,我們一起打拼族群共好的土地。感謝大家,Uninang Mihumisang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Robert H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東海大學Tunghai University -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外送可以進校園了嗎? - 東海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Re: [閒聊] 東海大學訪客可以進入嗎? - 看板TaichungBun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Re: [閒聊] 東海大學訪客可以進入嗎?@台中市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其他] 東海大學開放非學生進入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東海大學開放了嗎Dcard】外送可以進校園了嗎?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Re: [閒聊] 東海大學訪客可以進入嗎? - 台中|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問題] 東海大學是否開放遊客- TaichungBun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 全台民宿& 旅館情報網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閒聊] 東海大學還能進去嗎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喊「選高雄也ok」遭批空降! 陳玉珍嗆:陳菊也不是在地人 的評價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你看見的不是鬼,你看見的其實是自己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的關係? | 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 // 李長潔 👻
.
聽膩鬼月千篇一律的恐怖故事了嗎?覺得鬼故事不就是要嚇人而已嗎?偽學術曾經從社會學、文化研究、民俗學、人類學等面向幫大家解析鬼魅文本。這次,在七月半的時刻,我們從「榮格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切入,重新思考「靈異」(occult)與「科學」(science)之間的模糊地帶。透過「#黃色小飛俠」、「#邱高事件」、「#魔神仔」、「#聖誕老人」(關他甚麼事?)等精神分析式的鬼故事文本分析,發現個體生命經驗的隱密面貌。
.
最終,你會發現,幽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靈。
.
🙋如果你想要了解榮格的精神分析,可以從頭開始聽。如果你想要直接聽鬼故事,可以從22:49的地方開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神秘主義的心理學家—榮格
▶ 什麼是「原型」批評
▶ 研究靈異現象的科學家
▶ 幽靈、死亡、夢境的研究
▶ 陰陽眼是一種內在知覺
▶ 鬧鬼時那些會發光的物體
▶ 阿公身邊的黑白無常
▶ 撞鬼是清醒的夢境
▶ 奇萊山上的小型人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h20tou0i1e082264yxtl4t?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XZ4mHCoT4XGDHob5sU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Lx5MaODJ6fNh5JNqDw68U?si=QrdBjqTkRKaxL3xCgnobj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p-54-%E7%9C%8B%E8%A6%8B%E9%AC%BC-%E5%B0%B1%E6%98%AF%E7%9C%8B%E8%A6%8B%E8%87%AA%E5%B7%B1-%E9%AD%94%E7%A5%9E%E4%BB%94%E8%88%87%E8%81%96%E8%AA%95%E8%80%81%E4%BA%BA%E7%9A%84%E9%97%9C%E4%BF%82-%E6%A6%AE%E6%A0%BC%E5%8F%96%E5%90%91%E7%9A%84%E9%AC%BC%E6%96%87%E6%9C%AC%E5%88%86%E6%9E%90-%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32347340
.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34300230090927/
|
////// 完整論述 /////
.
▓ #從原型批評開始
.
大家知道,偽學術很喜歡日本精神分析師河合隼雄,他透過榮格心理學,分析過大大小小的日本神話、傳說、典籍等,尤其是用原型(archetypal psychology)的概念批評「鶴妻」、「浦島太郎」等等重要故事,探索了日本人的文化心靈,非常精采。
.
我們先來聊聊榮格(Carl Jung)與原型分析好了。榮格是佛洛依德的學生,因為在神秘經驗上與佛洛伊德意見相左,他不信服老師的童年經驗性欲本能說,因而自己發展出一套「集體無意識」學說。他認為,無意識中不僅有童年經驗,更存在著許多(被累積下來)原始的經驗。這個觀念,使得榮格的研究轉向神祕主義,從精神醫學轉向神話、民間文學的人類學。
.
這個集體經驗,在早期的榮格理論中,稱之為「原始意象」(primodial image),後來被正式命名為「原型」(archetypes)。原型作為集體無意識的結構,主要由被抑制的和被遺忘的心靈素材所構成,這在神話、傳說、占星術、煉金術等中得到非常明顯的表現。偶而也會發生在個人的幻想與夢境中,變成一些具有共同性的主題。而「靈異經驗」就是其中一種幻想的展示,這個(原型)的展示,有時候是心靈的,有時候則是物質的,在實際發生的情況下,並不相違。
.
▓ #靈異現象的病理學
.
榮格1902年的博士論文,運用降神會的實驗,寫出了〈論心理學與所謂靈異現象的病理學〉,就是研究了一位女靈媒(表妹)所發生的超自然經驗:女靈媒的「生動幻想」,呈現她是一個「多重人格」者。但其中仍有某些未解之謎,女靈媒居然可以在附身時,提出一個神秘哲學體系來解釋宇宙存在的目的,榮格認為那是一種深刻的智性見解,超乎凡人的人生經驗和智能。
.
這令我相當驚訝,榮格的學術和神秘經驗總是相關聯,但我從沒想過他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靈異現象」。所謂靈異現象,試指活人與死人的靈魂、靈界的鬼魂、或是超自然的物體、靈體、生命體,以不同程度的接觸,而發生的超自然事件(不符合自然邏輯)。
.
榮格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觀念,詮釋了「有意義的巧合」,像是夢境、預感、心靈感應,當作是群體聚集(constellating)的無意識。他主張,無意識心理學就是超心理學的範疇。其實,在心理學誕生的初期,與神祕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招靈會、催眠、附身)。從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最終決裂,便可見一斑,佛洛伊德走向了科學的實證主義(但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多科學啦),榮格則選擇了神祕主義。
.
▓ #規律還是偶然
.
在《幽靈、死亡、夢境的原型取徑分析》(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裡,榮格的秘書,也是本書作者Aniela Jaffe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提問:鬼魂出現光、模糊的白影、無頭或透明,這些幽靈的出現型態為何有著「相似性」?是規律還是偶然?她運用榮格心理學的方式,分析了民眾投稿的鬼故事,包含無意識、夢境、意象、幻視在幽靈超自然現象上的神祕表現。
.
我們可以想一下常聽見的鬼故事版本(像厲陰宅裡面那種)。那些腳步聲、敲門聲、打碎瓷器、撞擊牆面、晃過的人影、這些經驗幾乎存在於每一個文明中的長遠歷史中。這些原型包含了人類生活的基本關係與情境,例如父子、母子、男女關係,或是,出生、死亡、疾病、婚姻關係等。雖然在各自生命中有著不同的說故事方式,但其基調有著幾乎相同的原始樣貌。
.
▓ #經驗靈異的能力—靈視
.
「通靈預言家」,以前有一個學生,好稱自己看得到某些事情發生,也看得到鬼。這些人對榮格而言,是共時性的實踐者。從榮格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自性化經驗,他們透過這種「神秘的指引」。這些夢境時常像是某種「冒險」、「旅程」、「公路電影」,它代表著無意識領域中所呈現的持續轉化,是內在知覺的投射。
.
▓ #鬧鬼的經驗
.
內在知覺的投射,也時常表現在撞鬼、鬧鬼的經驗中。我覺得,這會依照著文化中的神秘體驗,有著不同的詮釋,例如「發光的靈體」,也對照著榮格研究中的煉金術裡的「光人」,那是某種向內的、靈性的人。
.
以光做為「彼岸」的意象。我們在「西藏度亡經」中也可以見到,人死後會有一種耀眼的光,被稱之為「原初之光」,或法身之光,是完全開悟的境界。在各宗教中,許多對於「發生」、「原初」的描繪,都是帶著隱密的光芒。這預設了無意識領域的「絕對之知」,唯有在日常之識消滅時,才會真正地顯露出來。例如河合隼雄所提到的各種神話、傳說的「非常情境」。
.
不過,鬼魂也不總是神聖的智慧之光,很多時候是以「幾何」的形式顯現。例如白色的影子,在煉金術中,白色象徵月亮,是無意識的領域。黑色,其實並非白色的對立,而是象徵另一個面向,哀悼、告別、內疚。
.
▓ #清醒的夢
.
簡單地看過了榮格對「幽靈、死亡、夢境」的分析,大致上可以理解,幽靈現象,或許就是一種「強化的夢」。清醒的夢境,使得原型的、無意識的心靈內容,變得更加清晰,這樣的狀態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夢一直持續到白天,但由於意識的占據、日常活動的阻礙,而無法被充分意識到無意識的顯現。所以,也就是說,或許我們在生活中的「見鬼」,可以被認識成「無意識」對日常意識的偷襲,可以試著透過「它們」,去理解個體的精神世界。
.
▓ #鬼談百景中的「影男」
.
我們以鬼談百景中的「影男」故事。裡面的媽媽就明顯地經歷白日夢、黑影、身體抑制、共同經驗的幾個轉折。或許是某種內疚的心理再現,記錄了自己的個體化過程(母親的角色)。
.
這種超自然事件經歷,時常是未來、現在、過去在現在的共時同步。從一般的角度來看,就是撞鬼了。但像是在《神鬼第六感》、《咒怨之始》、《厲陰宅》都運用了共時性的概念,去顯現了人們的超心理經驗。共時性事件是一次原型的顯現,是突如其來被「組織」起來的無意識「秩序」。
.
▓ #奇萊山上的邱高事件與照片裡的小人
.
再來一個耳熟能詳的鬼故事,「邱高事件」。這是奇萊山最著名的山難意外,發生在1972年。當時剛從東海大學畢業的邱高與高中同學李福明、胡德寧相約,3人決定一起攀登奇萊山,不料同年8月24日入山後,一行人就突然失去音訊;直到9月10日,邱高的父親一直等不到兒子回家,直覺對方可能出事,急得趕緊報警協尋。
.
幾年後,《玫瑰之夜》上登一張靈異照片,後面的影像被認為是「穿著胡德寧外套的小人」。因為就在邱高事件發生的9年後,某位登山者成功登上南華山能高北峰時,喜悅地拍了一張照片,獨照後面竟然出現了一個狀似「小矮人」的形影。邱高事件失蹤者之一胡德寧的母親,看到這張照片,激動地指認:「小矮人身上穿的就是她兒子登山穿的外套」。
.
▓ #鬼故事中的小人
.
在榮格的文本分析中,邪惡的故事(惡魔或路西法)通常會與「小人」、「小矮人」有密切關係。在煉金術的文獻中,這類形象多為小型人、地靈、地魔。是不是覺得跟魔神仔有點像呢。通常小人是死亡與厄運的通報者,榮格將之與赫密士—默丘利(Hermes-Mercurius)關聯在一起,具有轉化的作用,是「無意識精神」化為人身的代表。大部分訊息是關於死亡、災難、危機,乃基於強烈的利害相關需求。
.
很有趣,赫密士—默丘利是重要的「信使」,在邱高事件、黃色小飛俠等鬼故事中,鬼形象都有著「嚮導」的角色,儘管它們通報的是「死亡」。聽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對榮格學派來說,這樣的通報,是一種「生命的實現」,這個實現當然也包含著「死亡」,他標示著一個體朝向自己的衰弱。
.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這些形象偶而會被看見,但又不想要被看見,正如人們面對無意識時的態度。而小孩與老人又特別容易看見。在《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中,林美容統計新聞中出現的事件,其中以「小孩」與「老人」最容易遇見魔神仔,這一方面有傳播學與生理學的意義,但從榮格的角度來看,小孩與老人都是比較容易接近無意識的生命時段。
.
魔神仔的故事具有雙面性,他不只是代表陰暗、迷失、自然、死亡,同時也給予被迷惑的人,豐富的食物與溫暖的場所。這與聖誕老人(他其實也可以是一種精靈)很類似,一方面他帶來甜蜜的糖果,另一方面則恐嚇淘氣的小孩,揚善罰惡,而且每一年都會來一次,他提示著人們,生命總是矛盾的,有生意盎然、快樂無比,也伴隨死氣沉沉、罪惡苦痛。這就是大自然的本質。
.
▓ #靈光乍現的片刻
.
從頭談到尾,我們可以發現,在榮格的經驗與分析中,「撞鬼經驗」與「鬼故事」可能可以分開理解。鬼故事,在偽學術討論的脈絡中,更多如涂爾幹的社會事實之意義,也就是說,透過大眾口耳相傳、爭相較勁、加油添醋的恐怖鬼故事、都市傳說,或許更能反映的是歷史性、社會性的結構再現。例如各種校園鬼故事(宮燈姊姊)、恐怖小說(吸血鬼)等。
.
而「撞鬼經驗」,就是那些真的碰到的人所訴說的體驗,那是榮格認為更加與個體相關,是一種心靈、生命在無意識上的展現。或許如夢境外溢組合出某種具體的斷簡殘影,或許是集體潛意識中那些被日常生活所致力排除、刻意遺忘的隱密、自然經驗。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真的遇見時,會不會感到是某種靈光乍現的片刻,而不是飽受威脅的懼怕。
.
而這些經驗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我們現在以為自己看到的,僅是那些「觀察的自然」,具有科學性的邏輯因果關係。而還有更寬廣的「現實的自然」,即榮格的「純粹的自然」,則是某種難以言喻的方式存在於那邊,促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學習著去將所有的現象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邁向更加深度與寬闊的存在。
|
#參考文獻
1. Jaffe, A. (1999). 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 (A. Jaffe, Trans.). Canada: Daimon Verlag.(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2. ROWLAND, S. (2012). Jung’s Ghost Stories. Post-Jungian Criticism: Theory and Practice, 31.
3. Jung, C. G., Maslow, A., Rogers, C., Assagioli, R., James, W., Freud, S., & Fromm, E. (2018). The New Age Psychology of Carl Jung. New Age.
4. Petersen, B. A. (2001). Psychology and ghost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apparitions perceived in the context of mourning. Massachusetts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5. 艾德嘉(2020)。【邱高事件】黑色奇萊的永恆懸案。
6. 林美容(2014)。《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01 年 9 月 11 日晚上,你在做什麼?在飛機撞上大樓的那一刻,我在員林吃檸檬冰,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檸檬冰,然後看到老闆的電視機裡,雙子星大樓冒出濃濃黑煙。
.
911 事件確實很震撼,不過,員林的美食更令我震撼,2001 年那時,是我第一次去員林,後來又去了好幾次,每次都從東海後山,騎機車蜿蜒而下,走滿是砂石車與天星的一號省道,深夜時分到員林去,把第一公有市場剩下的攤子都吃一遍。有時太晚了,只剩下烤魷魚了,一路騎回東海的路上,可以慢慢嚼著烤得黑黑的魷魚片邊緣,那真是幸福。
.
最近又去了一趟,市場裡的檸檬冰好像消失了,那用一整塊檸檬冰塊刨出的檸檬冰,有如雙子星大樓一樣消失了,我繞著整個第一市場轉了三圈都沒看到,實在悵然。
.
但既然又到了 #深夜胃酸的逆襲 時間,來整理一下這次去員林(以及彰化其他地方與台中)吃的東西。
.
#梅干扣肉阿成 其實比較像自助餐,但無論選什麼配菜,梅干扣肉都是一流的,有肥有瘦的五花肉被燉到軟爛。當然吃扣肉就要吃肥,但連瘦肉都不柴好吃才是真工夫,還有半熟荷包蛋可以點,犯規到不行,蛋汁只讓梅干菜味道更加濃郁,小學生吾子自己可以吃完一個便當。
.
員林三大爌肉各有信徒,我以前常吃的是市場附近的 #魯肉濱 ,單點爌肉飯也行,也有爌肉便當,建議爌肉飯就好,魯肉濱應該是相對比較不鹹的?印象有人說 #魯肉張 很鹹,我不是很愛很鹹的爌肉(台北有很多醬油加免錢的),魯肉濱單塊爌肉並不大,美味也就在五花上層那一小塊肥肉。對我來說是吃小巧的、吃口味的,路過就要帶一碗。
.
我記得許多年前沒這印象,但如今員林多了許多綠豆沙,我隨便選了 #阿宏綠豆沙牛乳,很不錯。身為 90 年代的東海人,可說是第一代見證綠豆沙傳奇的台灣人,我最恨客人現點現把綠豆泥與冰塊打成沙的綠豆沙——還號稱新鮮看得見。那味道根本不對、不冰、不紮實。阿宏確實有點讓我想起當年東海休閒小站的味道,但我沒有仔細比較,也許員林綠豆沙還有許多強者。
.
這次吃了很多米糕,就是沒有吃到米糕榕,扼腕。(它太晚開門啦)
.
#酥皮肉圓宗 吃得到誠意,整塊肉圓外皮炸到酥脆,重點是放在圓紙碗裡,搖晃聽不到聲音——這肉圓撐滿了整個碗,份量夠誠意。有人吃肉圓「只吃肉不吃圓」,但外酥內嫩的肉圓皮反而讓「圓」變成了主角,台北也有「冠捷脆皮黃金肉圓」走這炸肉圓路線,而員林的肉圓宗勝得輕而易舉。
.
田中的 #龍吉高麗菜飯 仍然有炊飯的鬆軟韻味,高麗菜飯好吃不在高麗菜,而是連名字都沒被提到的蝦味,高麗菜只是陪襯而已。大碗一個便當盒也只有$35,泯滅了賺錢的天性。龍吉也有黑白切與肉羹之類的,那些都可以暫且不提,但光高麗菜飯這一味,就值得人專程跑來田中一趟。
.
田中的 #豆花王 當然不能忘記,買的當下我其實並不想吃冰的,想到兒子喜歡粉圓,特別囑咐老婆買粉圓豆花就好,結果還被老闆質疑:「妳真的不買我們的招牌綠豆粉圓嗎?」
.
粉圓小的比大的好,豆花王的粉圓不是那種用黑糖泡得大大的波霸,這種小粉圓做冰吃起來才不會硬梆梆。綠豆烹得軟甜香嫩,吃得到顆粒,舌頭一卷就化為泥,比起有人拿綠豆泥配豆花更有誠意與實力。綠豆粉圓冰也是田中人的驕傲——可以打進全國決賽。
.
田中的 #女人香臭豆腐 一樣沒吃到!另外這次沒進到彰化市內,所以 #永福爌肉飯 也沒吃到,都怪大雨礙事。
.
下圖是台中市內綠園道的 #南瓜屋 ,應該是許多東海逢甲大學生 90 年代的共通回憶,在那個年代,沒見過世面的學生,覺得來這種地方頓時身上的土氣都消失了,好像吃法式全餐一樣豐盛,現在連高中生都在吃fine dining了,這種世代落差其實沒什麼,來到南瓜屋反而有種溫暖的感覺。
.
我是台南人,很多人說好吃都在台南,可能我老家東山實在太偏僻了。不過我在台中念東海這段長達十年的時間,讓我堅信彰化才是真正的台灣美食之都(台中當然也是),要吃肥的、巧的、特別的,這邊都有,員林、王功、北斗、二林、田中、鹿港、溪湖,每個小鎮都有自豪的美味,鎮鎮相鄰不到半小時,花個一天,一台機車就能讓你吃遍台灣道地山海美味便宜小吃,真是沒有比彰化更能讓妳培養台灣意識的地方了。
.
喔,對了,這次因為都是外帶,所以我也懶得拍以上美食的照片了(都是便當盒啊!)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沒拿出手機就通通吃完了……
.
有人記得員林的檸檬冰嗎?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一路走過來。
最重要的選擇在大學的時候,其實當時是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那時稱為國立藝術學院,它是一個五年制的學校,也真正接觸所謂專業的一個術科的訓練,或是相關美術的一個薰陶,也有機會去接觸類似像戲劇音樂舞蹈這樣科系的同學。
北藝大那段時間,算是我比較受正統的一個美術教育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五年的時間,其實大一上學期也是玩瘋了,然後跑夜店或是交女朋友,到了大一下學期才覺得說要奮發向上,也選擇了以水墨為主修的課目,一路這樣子努力的專研。
然後大四的時候,讀一些關於美術史的課程,包括佛教包括器物玉器青銅器等等,充實自己相關一些知識,後來這個畢業之後就到復興商工任教,後來又報考研究所,也順利考取,念研究所的時候從事墨與黑的研究,所以先從自製的黑色顏料或是墨開始著手。
大概唸了三年的時間終於順利畢業,畢業之後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專職的藝術家,但是當時的環境並不是那麼的友善,對於年輕的藝術家來說,還是以教職為主,然後這段時間也大概停頓了四年沒有所謂的創作,因為那時候其實內心在思考我真的適合當畫家嗎?畫家這個工作所要面對或是所要挑戰的我有辦法勝任嗎?所以在那四年中,雖然有教畫,個人創作是停頓的,也在這之中去研究了台灣龍柱,去認識台灣文化。
四年之後,整個環境在改變,然後藝術的市場也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水墨,所以又回到了水墨的創作,想說應該還有一點東西可以畫,自己可以去發展吧!
可是這段時間其實是最挫折的,太久沒有創作,整個觀念或手感都已經有點生疏,前一年真的很辛苦,基本上假日都沒有在出去的,除了教學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畫畫,很辛苦了大概磨了很久才終於慢慢開竅,手感也才慢慢回來,到了第三年還是第四年才有點開花結果,也順利跟畫廊簽約,成為所謂的專職藝術家,所以真正成為專職藝術家應該是45歲左右,之前的一些過程,說起來也很漫長。
在台灣當藝術家其實不太容易,因為台灣的市場畢竟很小,要能成為一個以畫畫為生的一個行業,其實不太容易,那個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挑戰也非常的巨大。以前曾經去過黃山,看到造型奇特的山型,雲霧飄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想黃山非常適合入畫,可是回來也沒有太多的相關作品,後來想想畢竟自己身為台灣人,可能還是要以家鄉的風貌風土為主,如果畫黃山,我大概也贏不了黃山長年生活在那裡的畫家,我就一直以台灣的山水或是風景作為主要的創作主軸,一開始是畫陽明山或是九份一帶的芒草感覺,那種所謂的荒蕪感跟我從一個南部小孩到台北那種感覺,有點貼近,在一個陌生環境謀求生存,自己就像小草一樣,在那邊為了佔有一席之地,或是為了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斷的奮進不斷的努力。
後來開始創作所謂的抽象山水,也畫過一陣子,然後也畫過海景,因為當時覺得身在台灣,如果對海洋藍色世界不是那麼熟悉,感覺上好像對於台灣文化的特質,了解好像是一知半解,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到處坐船,然後去澎湖,去目斗嶼,去七美,去沖繩,到處了解所謂的海洋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海島它會形成什麼樣的文化特質,那我想一個海島文化大概就是求新求變,畢竟市場很小所以彼此的競爭非常激烈,也願意接受很多新的文化,所以求新求變在這個島國裡面,可以想見是一個很常態的事情,所以當一個畫風出來之後,大概三五年就被消耗掉,以前一個畫家可以二三十年,畫一套東西而屹立不搖,在台灣這個環境其實非常的困難,它不太能讓你有這樣的空間,因為變化太快,然後新的知識,新的潮流,新的流行,不斷的輸入,你很難去抵抗,你也很難去改變。
另外島國文化也有一個特質,它容易受到其他大國文化的影響,譬如說台灣不可否認曾經受到中國日本美國文化的影響,在這麼多元的一個文化的影響之下,你的作品如果太單一偏向某種文化的特質,可能也很難引起共鳴,畢竟它是一個多元性的狀態,所以你的作品也可能必須要用更不同的面貌來處理。
水墨對我來說,可能就不是單一選擇的材料,因為水墨它可以發展的空間,已經被名家大家所開發殆盡,必須要重新透過新的材質,來找到一種可能是屬於自己的方向,或是使用的方法,這樣你才有辦法脫穎而出。
那另外呢?有一點叛逆是在台灣藝術圈要生存蠻重要的關鍵之一,其實很多藝術家用叛逆或是偏離所謂的正統,營造話題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有點叛逆才是一個畫家成長的最大關鍵,藝術家百依百順,順著古人的想法,順著老師的想法來創作,基本上你也很難跳脫前人或是老師的影子,所以有點叛逆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沒有人的存在,因為可能在傳統水墨有山有水有人有樹,是一個慣性的表現方式,可是這樣的慣性表現方式,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是說這樣的畫面是否可以讓作品是完整的?我想這個可能可以商榷。我畫的是一個空無人煙,讓整個自然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因為人為的破壞或是建設,到底是對自然是好是壞?有時候我去中橫我看到了中橫公路,這樣穿越所謂的太魯閣峽谷,如過這些道路都不存在於這裡的時候,當然也有可能我們看不到中橫太魯閣的奇山美景,但是這樣的建設到底是好是壞,有時真的很難去想像。後來我畫了太魯閣,就把它畫在雲霧飄渺之間,讓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也許這樣才是最貼近於我所想的一個世界。
藝術很好玩,有很多可能性或是可以調整的地方,也隨著畫家的心境或是想法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我不能說自己是非常的成功,但是我盡力的把它畫好每一件作品,也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的醞釀,跟與它培養感情,然後讓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成。
創作其實是孤獨的,很多時候都只能專心面對自己的作品,旁人或是都很難給你協助或是幫忙,只有當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作品時候,你的作品也會告訴別人你在想什麼,或是你的作品才會具有生命力,太風花雪月或是太浮動的一個狀態,其實都很難把作品畫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工作。
當然偶爾還是要去補充一點或是吸收一些靈感,或是一些養分,出去拍照是我比較習慣的動作,當場寫生對我來說,壓力太大,我也沒有辦法真正靜下好好的畫一件作品,所以我是不會帶畫筆畫紙出去外面寫生,通常還是在家裡處理我的作品。
很高興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生活,或是我的一些藝術的想法,還有我學習藝術的過程,今天就聊到這裡囉,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跟各位談談其他的部分。
The video I’m sharing today is to introduce my process of learning painting and provide som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aiwan’s marine culture and how to be a painter of ink . The background pictures and videos are all recorded by me. Friends are welcome to watch.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 #水墨画 #水墨畫 #水墨画家 #水墨画の世界 #水墨創作 #台灣水墨 #台灣水墨畫家 #東方媒材 #美術 #艺術 #芸術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Robert H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幹 打超久 揪甘心ㄅ
度ㄌ 如果你的問題我沒回答到
代表你問了不錯的問題
我之後再特別拍成影片講
希望你會慢慢等
等紅燈 變綠燈
有關胸部背部感受度 左右邊力氣不同 也是新手專用的 https://youtu.be/DJxycgOD5A0
易胖體質 https://youtu.be/VnJzgcKhqOw
易瘦體質 https://youtu.be/lp2Odx9USlc
如何減脂 https://youtu.be/UIYoU_GBYoA
還有這個也是 https://youtu.be/jvJDxKaxHcM
該買什麼補給品 什麼不該買 https://youtu.be/R9M1uXvUFTw
高蛋白怎麼挑 https://youtu.be/feLre9hQoWY
我的健身菜單 https://youtu.be/49kDkfL94pE
但我現在有點不一樣 之後會再放新的
但你可以先參考之前的 因為大同小異
在家健身的方式 https://youtu.be/IfSm5obHlRo
這個我也會再拍新的 但你也可以先參考 大概沒問題
0:19 身高體重
0:31 可不可以固定時段直播
0:45 我都幾點睡覺
0:59 斷食可以喝7-11的美式咖啡嗎 有12卡
1:12 增肌貧頸怎麼辦
1:35 如何減大腿內側,肚子,腰間肉
2:07 怎麼讓小腿變細
2:38 在健身的時候會因為惰性終止嗎?會的話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避掉嗎?
3:00 有去過東海大學嗎?
3:03 喜歡ㄉ異性類型
3:07 健身的時候都是誰幫我拍片的,冰鳥嗎?
3:27 圓肩問題除了臉拉還有什麼動作
3:40 請問一下你健身在哪裡學那些動作
3:52 是不是要先吃胖再練壯
4:01 骨架小的人又矮怎麼練看起來才能沒那麼小隻
4:17 力量跟體脂是不是兩回事 我都沒線條
4:48 喝乳清會不會長痘痘或喉嚨發炎
5:04 減脂停滯期怎麼辦
5:27 會在意體重嗎?
5:34 是說你一天都練2-4小時 是練全身還是每天幾個部位
5:51 gay說話這麼real會不會給你帶來一點點的困擾,還是把你當朋友隨便說什麼都ok?
6:30 和冰鳥怎麼認識的
6:36 只做有氧也可以喝乳清嗎?
6:47 自然健身有沒有極限?會不會為了更好的身材而用藥
7:00 如果喜歡男生,會喜歡怎樣的?
7:13 爆吃後的體重上升怎麼辦?
7:23 健身需要禁慾嗎
7:25 請問怎麼剪片 還有我用的攝影器材
7:46 最喜歡的饒舌歌手是誰
7:52 身為化學系最討厭的科目
8:00 3個月後才會來高雄?
8:05 做8rm跟5rm的組間休息時間
8:20 會空腹訓練嗎 或是吃完東西訓練會有什麼影響
8:45 你有在看摔角嗎
8:47 要怎麼遇到你 想跟你拍照啦!
9:06 女生健身菜單
9:21 有什麼食物是高熱量低飽足感的嗎
9:31 要買西裝嗎哈哈
9:35 讀新竹哪個高中~~(我讀曙光女中)
9:45 硬舉下背很痛怎麼辦(已經舉很輕了)
9:52 深蹲可以每天做嗎?
9:54 粉絲見面會相關問題
10:08 怕去健身房會被笑 可以跑步就好嗎
10:18 有可能跟其他yt合作影片嗎?
10:27 如果腳比較胖 做重訊會不會長蘿蔔
10:38 嗨~你不會覺得自己太壯了嗎?
10:47 可以多拍vlog嗎?
10:50 我體脂10%為什麼腰部還是有贅肉?
11:06 如何運動減肥但不長肌肉?
11:36 用什麼洗面乳?
11:44 什麼時候可以增加重量?
11:55 會吃隔夜燕麥嗎
12:08 新竹最喜歡的早餐店
12:16 有氧跟重訓可以同一天做嗎?
12:20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裸露的癖好的?
12:29 一定是做到肌肉酸痛才有效嗎?
12:38 乳清建議喝的時間點
12:47 試過生酮飲食嗎
13:00 wanna see you do cheat dayyyy
13:04 是漫威粉嗎? 喜歡漫威哪一位英雄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2.10.3)
(一)
王主委,本席自2008年以來,做了很多有關「兩岸互助」的工作,比如說災難的互助──88風災的時候,大陸捐款2000萬人民幣,專門給受災的原住民部落,做急難救助之用;在我的搭橋之下,海協會也專項捐款,給三個原住民鄉,重建被損壞的道路橋樑。
還有,像教育的互助──也就是把大陸的希望工程引入到台灣來,由大陸的愛心企業資助原住民學童的教育,還有比如像郭金龍來台灣,捐贈愛心巴士給原鄉,改善山區交通不便的問題等等。
四川大地震的時候,台灣捐款70億台幣,而本席也憑著自己小小的力量,認養了20個北川羌族的小孩,承諾資助他們到大學畢業。
無庸置疑,「兩岸互助,心手相連」,這絕對是好事一樁!
(二)
最近,本席又看到了一個有關「兩岸互助」的案例,那就是釣魚台事件。台灣一直強調「護漁權」,大陸則是強調「護主權」,兩岸分進合擊,太好了!
在反制日本竊佔釣魚台這個事情上,骨子裡,兩岸是聯手的,但就因為美國反對兩岸聯手,所以,表面上,台灣這邊不得不拋出一些煙霧彈,比如說放話要上國際法庭、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台日共同開發等等,來應付美國人,混淆國際視聽。
我們政府這一次的這種策略,表現得很好,很值得肯定!
事實上,這種兩岸的模式也不是第一次了。兩岸簽定ECFA,不就是拋棄國際模式,由兩岸自己來決定自己的經貿關係嗎!現在大家都贊成ECFA,認為對台灣的經濟很有幫助。
所以,反制日本竊佔釣魚台的事件,兩岸合作,一個護漁權、一個護主權,本席認為這是繼ECFA模式後,又一個成功的案例。
(三)
主委,你說過:會精準執行馬總統的兩岸政策。金溥聰先生也說:你等於是馬總統在大陸政策的分身,你和馬總統可以畫上等號。
主委,你剛上任,雖然很多人都質疑你對兩岸政策的熟悉度,但是,我相信,你是最了解馬總統的,我也確信,你絕對最能落實馬總統的意志。
主委,你不用再回答了。我知道,很多事情只能做不能說,你就繼續幫馬總統多放一些煙霧彈,而骨子裡認為對的事,去做就對了!
最後,本席提出一個願景,比照ECFA這種兩岸經濟合作的模式,未來無論是釣魚台的開發,還東海油田的開發,台灣都應該享有開發的資源和經濟的利益。也就是說,不只是宜蘭漁民關心的釣魚台漁權,包括東海油田的利益,全體台灣人民都可以享有,這不是很好嗎!
##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外送可以進校園了嗎? - 東海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現在宣布改回實體上課了有任何消息公告外送可以進校園了嗎? ... 學校是不是雙標啊,外送不能進校園,那些把東海大學當台中公園的校外人士就可以 ... ... <看更多>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Re: [閒聊] 東海大學訪客可以進入嗎? - 看板TaichungBun 的推薦與評價
但不確定現在是否有開放訪客進入校園,剛打去學校問因非上班時間無人接聽,哈: : 有人知道嗎? : : 謝謝:) : : : -- 在東海大學 ... ... <看更多>
東海大學現在可以去嗎 在 東海大學Tunghai University -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 ,本校已完全符合教育部最新公告的各項原則,所以在此向大家公告,學校自下週一5/16起實施全校遠距教學。 …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