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1984過時 疫情世界需要Big Brother
George Orwell在1948年完成他最後一本小說《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被視為一本「dystopia」(反烏托邦)經典。這本巨著固然有警世作用,但到了今天,「1984」、「Big Brother」等詞彙,已淪為西方傳媒和政客,攻擊任何他們不認同的國家,或落後他人資訊科技的最懶惰、最模糊、最不負責任,但最有效、最無法辯論的標準抹黑和妖魔化工具。
《1984》是在1948年完成的,傳說中,Orwell故意把4和8掉轉,把故事背景年代放在他覺得很遙遠,36年後的1984年。故事講述一個經多年戰亂,貧窮悲慘的世界。世界分割為三個版圖巨大的國家,包括:1)Oceania,以倫敦為首都,版圖主要覆蓋南北美洲、澳洲和南非等地方,即大概昔日大英帝國;2)Eurasia,歐亞大陸,即大約前蘇聯加西歐;3)Eastasia,版圖包括中國、日本和其他東南亞地區。書內這3個帝國爭鬥不停,且敵友關係隨時改變,亦仍在爭奪各國邊際上的一些城市,其中一個竟是香港!書中更預測「mass surveillance」(群眾監察)愈來愈厲害,但不少人仍想反抗。
轉眼1984至今又已36年,1984不再是未來,已在歷史倒後鏡內逐漸遠去。不可不佩服Orwell有點遠見,在二戰後不久即可看出未來數十年的地緣政治變化,跟今天局勢有點接近,當然並非完全正確。西歐從未墮入鐵幕軌迹,蘇聯反而解體。東亞方面,中國確已崛起,但並無吞併任何國家的野心。西方仍想搞亂香港,但中央已逐漸把情况穩定下來。表面美英並沒有行使「Ingsoc」(英式社會主義),亦口頭上尊重私隱權和各種自由。但事實上,西方近月採用的極端經濟政策,已遠比社會主義更左。隨着互聯網、移動通訊和AI等科技急速發展,書內「telescreen」雙向監察技術,早已成真。經2013年Edward Snowden(斯諾登)的「良心爆料」,大家亦早已知道任何人,包括外國領導人如德國總理Merkel(默克爾)的通訊,都隨時被美國間諜機構監控。私隱權只是個假象,近日對中國TikTok和微信的各種指控,更只是個雙重標準,無人相信的笑話。
嘗試客觀點來分析現今確以資訊科技為主導的美國、中國和其他社會,是否真的是《1984》書內的悲慘世界?二戰至今,雖有無數中小戰爭,但幸而並未再出現世界大戰,我們都活在以核武阻嚇力維持的不穩定和平中。幸而世界大致和平,加上科技突飛猛進,全球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有明顯進步,二戰後至今全球人口大增了3倍多。
中國40年和平發展 人民活得快樂
中國成就尤其突出,經歷過百年外憂內患,從1978起終逐漸穩定下來,開始40年的和平發展。中國仍是個發展中國家,但人民溫飽的基本問題已解決,平均壽命更已到發達國家水平。所以不可繼續戴上西方的有色眼鏡來看中國,中國人民親身感受到過去40年奇蹟般的生活改善,他們絕對有理由活得快樂,對個人和國家未來充滿希望,和繼續支持政府和愛國。哈佛大規模長期中國民調,發現政府的支持率高達90%以上,絕非意外,從前其他外國獨立機構如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和公關公司Edelman的類似民調 ,結論都接近,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超過75%,遠比美、日、英等其他國家高。
一半美國人民生活在過去40年沒有進步,但另一半則愈來愈富有。美國房屋平均面積在過去50年,由1600平方呎增至近2700平方呎,每1000人的汽車數量亦由500增至近900!美國平均每人每年的CO2排放量約17.75噸。中國汽車總數目和碳排放總量都已超越美國,但中國人均CO2排放量仍只約美國人的三分之一。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一切發展如建造城市,以及航空旅遊等享受,都是由地球來「埋單」的。發展城市需要開發土地,破壞自然生態。現代生活的電力化,以及人人嚮往的自由旅遊,更需要大量化石能源(需要再生能源加速發展),直接加劇氣候變化。
多年來不少科幻小說家都在預測氣候和生態環境變化的不良後果,包括全球暖化導致更極端氣候現象,愈來愈頻密的超級風暴,海洋水溫上升,減低吸碳能力,南北極融化,海洋水位上升,淹沒沿岸城市等災難,最後導致大量動植物品種的消失!
病毒頻現 跟環境氣候變化有關
這些都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共同挑戰,但不少無知的人,包括國家領袖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等,仍不相信氣候和環境變化,或錯誤以為這是遙遠的事,暫時今天人類仍可繼續任性地消耗地球有限寶貴資源。尤其被白種人「發現」了只500多年的美洲「新世界」,人口密度遠比「舊世界」低,可開發的資源亦更多,美國人感覺自由,更認為其他人無權過問他們的生活模式,所以索性退出《巴黎氣候協議》!
但人算不如天算,氣候和環境變化製造出來的第一個超級挑戰,竟非紐約被淹沒或全球過熱導致失收和饑荒,而是由體積只0.1微米的COVID病毒所引起的一場大流行,至今感染人數超過2200萬人,死亡人數近80萬,最厲害是導致人類史上從未見過,已超過半年的世界交通、經濟和生活大停頓!毋須爭拗COVID來源地,更重要的是冠狀病毒已非首次出現,早前已有SARS和MERS,愈來愈頻密的出現肯定跟環境和氣候變化有關。
半年前我提出一個新觀點,從整個地球生態環境來看,人類不要太過驕傲,可能我們才是「病毒」,感染地球發燒了,可能反而COVID是地球派來對付「人類病毒」的抗體!這個忠於地球,但「出賣人類」的理論,已有不少客觀證據。
全球航空班次減少了八成至九成,陸上交通量亦下跌不少,碳排放大減。Mother Nature的恢復能力不錯,連最污染的印度、巴基斯坦和一些中國城市,近期空氣質素都大有改善。香港的藍天白雲20年來罕見,連維港都變藍了!
今次大流行,已不止是一個給予人類的警告,其實已是一個非常有效阻慢人類破壞地球的武器!原來不用等到全球人口過多,生活環境非常擁擠、糧食短缺,空氣更差等情况出現,人類才需放緩發展。經全球交通系統,病毒已迅速傳播到幾乎全球每個角落,即使人口疏落的美國州份如蒙大拿和阿拉斯加,都成為疫情熱點,社會被迫停頓!
COVID大流行可能已為人類發展定下一個「semi-hard limit」(半硬性限制)。正確一點來說,不是說完全不可繼續發展,而是要適應和改變發展方向。更subtle(微妙)但非常重要的另一點是連所謂「自由」、「民主」、「私隱權」和「國家主義」等模糊概念,亦必須調整得更清晰和更科學化。
標指再創新高 反映市場樂觀
有人可能以為我杞人憂天,疫情必將很快消失,疫苗即將研發成功,最遲明年必可回復「正常」,可「報復式」環遊世界!最佳證明是美股標普指數,如不樂觀,怎可再創歷史新高!
非常渴望童話式美好結局,我也極渴望自由自在到處旅遊!標指創新高我也高興,但在Robinhood年代,炒股已成為類似《Fortnite》的另一個遊戲,疫情下財富的意義亦已變得愈來愈抽象。
美國傳染病專家Dr. Fauci說,今次COVID大流行是一場「完美風暴」。COVID傳染度超高,R0高達5以上,近日馬來西亞發現基因變異,傳染度或再升10倍,太恐怖了!全球測試大幅增加,治療方法不停改善,但CFR死亡率仍徘徊在3%以上,估計IFR約1%,即最少仍是豬流感的10至30倍。我曾指出COVID的死亡率極尷尬,如低如豬流感的0.03%,大概可置之不理,如高如伊波拉和禽流感的35%以上,那麼根本沒有選擇,只可保命為先。但COVID的平均CFR雖約3%,但病情的presentation(症狀)非常濶,不同年齡、健康狀况和其他未知因數,可出現截然不同嚴重度的病情,由毫無徵狀的帶菌者,到輕微呼吸道感染,到嚴重肺炎和死亡、中風和影響腦功能的情况都有,非常棘手。尷尬死亡率乘以高傳染度,就變成一個所有國家必須面對的天大難題。
專家亦預計COVID將成為長期存在的風土病,只望病毒殺傷力逐漸轉弱,和愈來愈多人產生抗體。Dr. Fauci對疫苗的期望有限,估計有效率只約50%至60%,跟流感針相若,但有效期可能更短,只數個月。對很多人來說,此水平的疫苗,即使打了,仍未必夠膽四處旅遊。
不同國家對處理疫情有不同看法。最愚蠢的說法是因COVID而死的只80萬,遠少於1918年大流行估計死的5000萬至1億人,根本不值得停頓經濟!這說法有兩個嚴重問題,首先如過去半年世界沒有停下來減慢傳播,至今死亡人數必已經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另外,現代醫學昌明,資訊發達,當然比百年前更珍惜生命,怎可能甚麼也不做!
自由、私隱權,甚至民主都是有條件和限制的。每個人當然應享有某程度的言論和行動自由,但前設是不可影響其他人的健康、人身安全和相同權利。例如很多美國人以自由為藉口,拒絕戴口罩,是極度自私的行為。全球不少國家,都已立法強迫戴口罩,因為所謂個人自由,可嚴重影響公共健康!
放大到一個國家層面,譬如某個國家,所謂民主地決定採取反科學的群體免疫政策,例如瑞典、巴西和更混亂的美國,他們的自私但錯誤決定,除會害死自己國民,亦可經旅客和貨運等途徑,把病毒傳播到世界各地!我不認為最近發現巴西凍肉含COVID病毒是純意外,絕對跟巴西無意抗疫有關。
多國料續嚴控旅遊限制
未來數年旅遊將是個大考驗。理論上如一些國家的感染率差不多(例如歐盟),實毋須封關。但政治上行不通,每個國家都有責任阻止任何外國威脅入侵,包括病毒、罪犯和恐怖分子等。我預計絕大部分國家,即使疫情稍有退減,仍不會恢復完全自由旅遊,很多國家將嚴控入境人數,大部分免簽證安排都將被取消,相反極可能在入境前後都要求健康測試。
還有一點,未來所有國家都必提高警覺,很多防疫措施,包括要求社交距離和戴口罩,旅遊限制,WFH和上學等,都將變作(半)永久安排,更需為未來出現新疫症作準備(必然)。所有國家也需改變發展計劃,尤其興建機場,拓展航空和旅遊業等。
隨着5G、IoT和AI等技術發展,不少國家或將長期要求遊客(甚至國民)在手機上安裝所謂「健康碼」,或更有效的穿戴式「健康鈪」,有助監測個人健康和整個社會的疫情發展。據說下一代的Apple Watch,已將有測體溫功能,我期待未來可加設快速測試各種病毒功能!
科技防疫 自由私隱需取捨
不少人又拿出《1984》來嚇人,政府將侵犯私隱權,收集個人DNA資料,監察行蹤等。但在大流行的真實威脅下,政府有責任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和權利,此考慮凌駕所謂個人私隱權。「自由」和「私隱」變成一個取捨,如看重私隱,譬如不願戴健康鈪,或會被某些國家拒絕入境,或需要隔離。但如同意穿戴,反而可「較自由」行動和免隔離。
我的願景永遠一樣。如要有效應付大流行、氣候變化和核武等威脅全人類挑戰,實需要美、中和其他國家衷誠合作,以科學為本,共同找出最有效和合理的解決方法。很多已過時的政治和經濟概念,都需要update和改變。
不要再被《1984》的洗腦式膚淺口號愚弄和嚇倒。能實時掌握疫情、經濟、氣候和社會安全等重要信息,善用科技服務人民的「Big Brother」,並非一個反烏托邦的寫照。這是個實事求是,願意承擔責任,理性應付問題的現代政府。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及Apple的財務權益)
「歐本海默毒殺」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新聞] 諾蘭原子彈之父陣容再壯大喬許哈奈特加入-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新聞] 寫實而殘酷的生命觀察日記《鉈少女的毒殺日記》...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情報] 席尼墨菲歐本海默定裝照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新聞] 諾蘭原子彈之父陣容再壯大喬許哈奈特加入-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情報] 席尼墨菲歐本海默定裝照- movi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情報] 艾蜜莉布朗洽談演出諾蘭新片《Oppenheimer》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情報] 艾蜜莉布朗洽談演出諾蘭新片《Oppenheimer》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機密真相真實故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機密真相真實故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globalizaion/global at master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歐本海默毒殺 在 諾蘭開拍《奧本海默》開講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傳奇史無前例 ... 的評價
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FB首播:一個可能改變世界的皇室謀殺案之一:
在美國期中選舉倒數十六天的時候,全世界出現一個重大的國際新聞,駭人聽聞。它很可能衝擊我們每一個人,你我的生活譬如說油價,它也可能衝擊美國的期中選舉,它也可能徹底的改變,美國在全世界所代表的形象,跟美國所揭櫫的價值。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的多位親信,涉嫌在伊斯坦堡將一位沙烏地阿拉伯不同意見,就是異議記者。
他是非常知名的記者,他長期批評沙烏地阿拉伯皇室,他應該是在沙烏地阿拉伯,駐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領事館裡頭,為了去領取一個證件,使他可以再度結婚,結果因此就消失了,應該是被殺害了,到了本週更多駭人聽聞的訊息一一出來,這些訊息很多是土耳其的官員,他們根據手中掌握的錄音帶及監視影帶,向外界轉述的現任國王的兒子穆罕默德薩勒曼,被認為牽涉這一次的謀殺案件,剛開始的時候是全盤的否認。
後來美國的國務卿到了現場,到了伊斯坦堡,特別想要了解這件事情,他的談話一直相當地含混,後來他證實這位記者,這位名記者哈紹吉是真的被殺害了。至於殺害的所有的過程,他說得相當不清楚,他也鄭重地對外否認,有聽到土耳其政府,或者土耳其政府有交給他任何錄音帶跟錄影帶。
USA TODAY(今日美國報)說,美國可能永遠不會告訴大家,這裡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我提到這件事情,可能對所有國際政治的影響,第一個按照美國過去,如果發生類似的事情,譬如說俄羅斯,他殺了記者,尤其是他在海外毒殺,用神經劇毒毒殺的話,那麼美國就會啟動經濟制裁,美國有能力經濟制裁沙烏地阿拉伯嗎?
沙烏地阿拉伯在事先已警告美國,如果你只因為一名記者的死亡,你要對我經濟制裁,我會對你進行油價的報復,沙烏地阿拉伯只要減產石油。而且他在倒數期中選舉的前幾天減產石油的話,石油價格可能暴升到一桶一百塊錢,川普可能就選輸了,所以對整個美國跟川普政府來說,沒有能力跟沙烏地阿拉伯翻臉。
這一次他們要沙烏地阿拉伯的情報局副局長,也是王儲的親信扛起所有的責任,他已正式被免職。目前為止已有十五位人士,在土耳其的公布之下,在紐約時報的各種追蹤之下,在華盛頓郵報的各種公布之下,幾乎這十五個人的護照,跟這十五個人的相關身分都已經一一出現,而這些人幾乎大多數都跟沙國皇室,跟沙國的情報局有非常深切的關係,沙烏地阿拉伯的形象,在這個事件裡頭完全為之丕變,他不只是一名非常著名的,反對沙烏地阿拉伯皇室的記者之死,他的過程中的殘忍,讓人們感覺可能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一個獨裁者,某個程度可以這樣殺自己的反對派。
======================================
(Al Jazeera調查報導)
哈紹吉進入了沙國領事館,這個畫面傳遍了國際社會,哈紹急生前還能自由呼吸的最後時刻
他活在世上的最後數小時,世人仍努力拚湊著。
(CNN主播)
土耳其官員全副武裝,周三進入沙國領館和領事家進行9小時搜查,搜索人員以空拍機和紫外線設備地毯式搜尋證據,據土耳其媒體報導,錄音證據顯示哈紹吉當時被虐打然後殺害,且發生在哈紹吉踏入領事館後短短數分鐘內。
同樣也在周三,土耳其一位位的"匿名官員",分頭向土耳其親政府報紙《每日晨報》和西方媒體揭露,《華盛頓郵報》記者兼專欄作家,出身沙烏地阿拉伯的哈紹吉
在10月2號下午1:14,步入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後,立刻慘遭斷指 砍頭 最後肢解的關鍵"錄音檔案"。
這段"殺人音檔"早在上個周末,土耳其官員據說就已經取得,但眼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會晤土耳其總統艾多根,並聽取轉述的錄音內容時,蓬佩奧"反應冷靜 不置可否"。
且前一天還"堆滿笑臉"的親訪,據稱是幕後指使者的沙國王儲後,《紐時》報導,土耳其官員這才下定決心,再次強調手中確有證據,想升高"音檔證據"對沙國王室的殺傷力。
(CNN中東特派記者)
(土國官員轉述音檔)哈紹吉被綑綁.毆打.凌虐,他的手指可能也被切斷,然後他被注射某種不明物質以致死亡,最後慘遭肢解
(NHK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沙國人員先打昏了哈紹吉,再用藥物使他失去意識,然後領事就離開了房間,這群人接下來就把哈紹吉剁了手指,切下頭顱
一名聽過哈紹吉遇害音檔的土國官員,向英媒《中東之眼》透露,沙國法醫專家圖拜吉(Salah Muhammad al-Tubaigy),當時拿起骨鋸開始肢解哈紹吉時,還建議同夥戴上耳機,"因為我每次做這工作時都會聽音樂"。
《紐約時報》也轉述土耳其匿名官員說法,指出音檔內有沙國駐土耳其總領事奧泰比聲音,奧泰比當時要求特工,「到外面動手 否則會令他惹上麻煩」,但殺紅了眼的特工們回應,若奧泰比想平安返回沙國最好立刻閉嘴。
《紐時》和《華爾街日報》皆報導,土耳其調查人員認為,哈紹吉從開始遭毆打凌虐.動刀肢解,注射不明藥物到斷氣身亡,歷時整整七分鐘,期間哈紹吉不斷發出慘叫,沒有人能確定哈紹吉遭斷頭時,當時是仍有氣息或已經身亡。
(查卡歐伊\喬治梅森大學 衝突解決學教授)
我們看見土耳其操控著手中證據,土耳其釋出證據都是一點一點的,而且都是透過"匿名官員"轉述,且都先轉述給土國境內的特定媒體,這並非一般合於法律的處理原則,完全不同於英國或其他國家的處理手法,通常都是檢調單位或內政部,在第一天或第二天就出來面對鏡頭
(川普\美國總統)
我們已經(向土國)探詢錄音檔是否存在,(你驚訝土耳其沒有交給白宮嗎),我不確定是不是真有音檔,也許有,也許是有的。蓬佩奧和土耳其總統會晤返國後會有簡報,所謂的遇害音檔,也是我第一件想問的事
儘管 沒有任何媒體確切"聽過"關鍵錄音檔,皆從土耳其官員轉述而來,包括自土耳其返回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鄭重否認他"聽過"錄音檔,但排山倒海的證據,"15人謀殺小組"身分一個個被曝光,都直指和沙國王室或王儲有關。
(CNN記者)
土耳其已指認出15名沙國殺人嫌犯,在哈紹吉"失蹤"當天抵達並離開土國,且在這起記者遭謀殺案中,至少有9人任職沙國安全軍事部門和政府內閣
SB(CNN主播)
消息來源指出,這名畫面左方的沙國情報官員是謀殺行動的主領,他和沙國王儲薩勒曼關係匪淺,另外其中一人是前沙國駐倫敦外交官,還有一人是沙國情報官員,更有一名 是沙國安全部「法醫證據主管」
(PBS記者)
其中非常可疑的是這15人同時搭乘了兩架專機離開利雅德,再飛進伊斯坦堡境內,他們都和沙國外交領事館有聯繫,因此怎麼可能沙國王儲會不知情呢
哈紹吉被殺案不只棘手,更升高為美國與中東國家的外交危機。原因有二,一是 哈紹吉的身分特殊,二是美國.沙烏地阿拉伯與土耳其三國微妙的三角關係。首先,哈紹吉的身分不只是在美國自我流亡後,擔任《華郵》專欄作家,他與沙國和土耳其兩國的黨政商高層關係都甚深。
(阿吉札\Al Jazeera記者)
哈紹吉會被盯上有幾個可能原因,首先他長期以來深知沙國各方內幕,和沙國各界關係深厚,他也和與各權勢名流.政府官員有交情,同時他久居媒體,掌握許多第一線的內幕,所以他讓很多人備感威脅
(薩德\沙烏地阿拉伯教授&專欄作家)
他常亮相於英國BBC 半島電視,也常受訪於美國報紙.英國報紙,他變成一個明星,沙國情勢的意見泰斗。(哈紹吉:最讓我憂心的 是一人專制),哈紹吉還曾是突奇親王的政治顧問(Turki bin Faisal Al Saud),突奇親王曾是沙國情報頭子,也曾是駐美大使,哈紹吉是他的媒體顧問
在突奇親王掌情報局與駐英大使期間,哈紹吉一度是「沙烏地王室認可的非正式發言人」,他(哈紹吉)長袖善舞,與西方和現任總統艾多根都建立深厚的關係。但相對鴿派的突奇親王2007年遭逼退下台,年輕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逐漸繼承統治實權後世局逆轉,哈紹吉也曾遭王室暗下封口令,長達半年都不得公開發表言論。
孤注一擲的哈紹吉,2017年選擇流亡美國,同年9月起,他在新開闢的華郵專欄上,開始以一連串的文章批評王儲薩勒曼,"一人獨裁" "急躁瞎搞",但熟悉哈紹吉的政評家認為,哈紹吉發言雖大膽,但他並不提倡民主政體,而是「柔性呼籲」王室回歸合議政治。
SB(薩德\沙烏地阿拉伯教授&專欄作家)
哈紹吉其實並非沙國政府的最大威脅,他代表一個理性的聲音,沙國政府應該歡迎這樣的聲音,因為他的言論總帶著對王室領袖的尊重,所以如果哈紹吉是個威脅的話,遑論其他的異議份子呢
對一位"溫和反對派"不惜付出龐大代價的沙國王室,難道單單只是為了殺雞儆猴嗎?還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複雜因素?這是整起懸案引人困惑和恐懼之處。而美國.沙國與土耳其三國目前的策略和反應,也都各有風險和轉彎的可能。
美國說法:
(川普\美國總統) (2018.10.13)
如果證實沙國捲入此事,我們將非常不安和憤怒,現在沙國政府強烈否認涉案
沙國可能涉案嗎?或許可能
(中央電視台記者)
然而15號在與沙國國王通電話之後,川普似乎改了口風
(川普\美國總統) (2018.10.15)
整起案件聽來像是流氓殺手幹的誰知道呢
(川普\美國總統) (2018.10.19)
(哈紹吉已經死亡了嗎),在我看來應該已經死了,這非常可悲,我想他已經死了
土耳其說法:
(艾多根\土耳其總統)
我們在領事館內,發現有化學物質也發現有些物質被塗抹掉,目前為止,土耳其的調查會持續進行
(Al Jazeera調查報導)
土耳其總統的發言非常節制,這相當反常於他過去的作風
對於亦敵亦友的沙國,土耳其"發言反常節制",加上華府和國會兩黨冷熱完全不同調的美國,以及仍一再否認涉案的沙國王室,在關鍵死亡證明尚未亮相前,看似血腥的疑案 各方仍毫無交集。
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北韓特工暗殺行動惡名昭彰 1987年大韓航空爆炸115人罹難 即為美女特工所為 金賢姬親身見證歷史黑暗一頁】
1987年11月29日,大韓航空858號班機,自伊拉克巴格達起飛,經停阿布達比,飛往南韓途中,在安達曼海上空,一顆定時炸彈爆炸,機上115人,。
而執行這項任務的,是北韓美女特工金賢姬,「我所做的事就該被判處死刑,但是之所以逃過一死,我想是因為我是北韓,所犯下恐怖罪行的唯一見證人,為事實做證,成為我的命運,」北韓前女特工金賢姬說。
今年55歲的金賢姬,目前在南韓過著平靜的生活,雖懊悔當年犯下的罪行,但對於前半生的北韓生活,卻有著外界難以體會的絕望,「在北韓,我們被教育,我們的領導人金日成是一個神,你被教導把他放在自己父母之前,你從小就得學著對所有一切,說「感謝偉大的領導人」,如果你說錯了話,就算只是脫口而出,你都會進勞改營,北韓不是個國家,而是個邪教,」金賢姬說。
金賢姬出生於平壤,父親是外交官,她畢業於平壤外語大學日語系,精通日文,中文和廣東話,因從小外貌出眾,被勞動黨重點栽培,1980年,金賢姬被挑中擔任特務,「有一天,一輛黑頭車出現在我的學校,他們來自黨中央,告訴我我被選中了,我甚至沒時間跟我朋友說再見,我只是被告知要打包,我只被允許和我家人相處那最後一晚,」金賢姬說。
金賢姬就此離家,進入北韓神秘的情報機構「35號室」,「因為使用北韓勞動黨,中央大廳3樓5號室,獲得這封號,」南韓SBS新聞片段。
「35號室」是人民軍總參謀部偵察總局,專門訓練特務到海外進行暗殺,且愛用「美人計」的北韓,還特別愛招攬少女入伍,拍特工電影,鼓吹人民加入,但也立下嚴苛條件,「身高要超過160公分,體態高挑纖瘦的女生,會優先錄取,」(聲音來源)北韓脫北者。
根據「脫北者」的證詞,除了重重關卡的嚴選,面容姣好的北韓女特工,還會被送到無人島進行嚴苛的特種求生,除槍械使用與搏鬥技巧等特訓,還要接受各種知識,及不同語言和文化的培訓。
「我之前不是說過了,在日本吃飯不要喝茶,即使很渴,這個時候也不要喝,(對不起,我一時忘了),」這是1990年南韓電影《諜戰危機》的片段,講述的就是金賢姬的故事,她奉命和一名叫「李恩惠」的女子,學習日語和日本文化。
1970年代,因秘密任務需求,北韓曾綁架多名日本人回平壤,專門用來教育北韓特工日語,及日本人的生活習慣,而根據證實,「李恩惠」就是在1978年,在日本失蹤的婦人「田口八重子」,「為了南朝鮮的革命,積極參與革命偉業,在敵人的惡劣形勢下,祖國給了我們偉大的任務,」電影《諜戰危機》片段。
1987年11月,金賢姬與資深特工金勝一,持偽造的日本假護照,化名「蜂谷真由美」及「蜂谷津一」,假扮成為日本父女,準備執行炸毀一班飛往南韓客機的任務,北韓認為這項行動,可嚇阻外國人搭機前往南韓。
「在北韓,即便是小事得金正日批准,更不用說是間諜任務了,他親自下令炸掉大韓航空的班機,」金賢姬說。經莫斯科,東歐等地,金賢姬輾轉來到伊拉克巴格達,並在同月29日,登上大韓航空,前往首爾的858號航班,他們將一個收音機偽裝的炸彈,擺上行李架後,在飛機經停阿布達比時下機,被定時9小時後引爆的炸彈,讓這死亡航班,在接近緬甸時,在空中化成碎片。
空難發生後,國際刑警組織介入調查,發現兩名「日籍乘客」涉嫌重大,並在巴林攔截到金賢姬和金勝一。在等待偵訊期間,金賢姬和金勝一拿出,預藏沾有毒物的香菸,準備自我了結,雖然巴林警方立刻制止,但金勝一搶救不急身亡,金賢姬則一息尚存活了下來,最後被押回南韓受審,但金賢姬對於審訊,靜默以對,空難調查陷入僵局之際,南韓人員帶著她外出「觀光」,看到繁榮的首爾市夜景,這才突破金賢姬的心防。
「我們以前被教育說,南朝鮮被美國殖民,人民飽受欺凌,不僅沒地方住,還沒東西吃,可是實際上,南韓街上卻擺滿了各種商品,人們還可自由的買賣做生意,」金賢姬說。南韓的自由空氣,和從小認知的不同,金賢姬因此崩潰,將自己的身份與製造空難的過程,和幕後指使,全盤托出,1989年4月,金賢姬被判死刑,隔年3月,上訴高等法院維持原判,但時任南韓總統盧泰愚給予特赦,並在1991年出獄,在南韓國家安全部門的保護下,從事寫作及演講工作,出版的《金賢姬全告白》大受歡迎,成為暢銷書作家。
「現在,金賢姬仍面臨著暗殺的危險,周圍都有護衛警察官在側,男女加在一起有5人之多,」日本MSB新聞片段。否定過去的自己,金賢姬因此重獲新生,這一天,她與日本記者來到38度線,遙望她沒法回去的故鄉,「(現在妳的父母大概已經多大了呢),現在的話,大概80歲了吧,大概已經不在了吧。」金賢姬說。
金賢姬在1997年,和一名南韓安全部官員結婚,並育有兩名子女,走入家庭,鮮少再談往事,但她深知,自己仍是那場空難,滿手鮮血的兇手,「(這上頭寫了115名犧牲者的名字),(全部都刻在上面),身為一個執行者,這代價任務成功了,我真的,很抱歉」,而在大韓空難紀念碑上,還刻上了兇手金賢姬的名子,「我的名字被寫在上面,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該說是罪惡感嗎,感到有罪惡感,(你是第幾次來到這裡),我數不清了,」金賢姬說。
北韓當時對這起空難,矢口否認是幕後指使,即使金賢姬認罪自白,平壤當局仍指控,這是南韓一手所操作的抹黑,事實上,從冷戰對峙時期開始,北韓以統一朝鮮半島為目的的海外暗殺,從來就沒有停過。
1974年,時任南韓總統朴正熙的夫人陸英修,在出席南韓光復29週年儀式上遭擊斃,槍手文世光最後被判死刑,據信他就是北韓培訓的旅日韓僑。
1983年,時任南韓總統全斗煥,在訪問緬甸仰光時,遭北韓特務安置炸彈襲擊,全斗煥雖逃過一劫,但包括副總理和三名部長在內,共二十多人死亡。
而打出美女特務牌,是北韓慣用手法,2001年女間諜元正華,以大陸朝鮮族身分入境南韓,假冒脫北者投誠後,展開色誘,毒殺南韓軍官的行動,套取軍事機密,被捕後遭判5年徒刑,而近年來,北韓也升級追殺判逃者的行動,讓流亡海外的「脫北者」,人人自危,從冷戰的政治需求,到鞏固政權,耍流氓式的暗殺,金氏王朝的兇殘手法,可謂三代世襲。
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新聞] 寫實而殘酷的生命觀察日記《鉈少女的毒殺日記》... 的推薦與評價
諾蘭全新導演作品《奧本海默》釋出首支預告- Hypesphere. 當今最受到推崇以及觀眾喜愛的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每一次的新片都會 ... ... <看更多>
歐本海默毒殺 在 [情報] 席尼墨菲歐本海默定裝照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諾蘭新作歐本海默於週一開拍,環球影業今日發佈了席尼墨菲的定裝照之前公佈:Cillian Murphy Emily ... 6 F 推sonans: 如果這片沒提歐本海默毒殺老師我就要它黑成糞片。 ... <看更多>
歐本海默毒殺 在 [新聞] 諾蘭原子彈之父陣容再壯大喬許哈奈特加入-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網址:https://www.toy-people.com/?p=68324
諾蘭「原子彈之父」新片陣容再壯大!喬許哈奈特加入麥特戴蒙、小勞勃道尼等群星共同
演出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全新二戰題材作品《歐本海默》(
Oppenheimer)這幾個月以來不斷有多位巨星相繼加盟,演出陣容愈來愈加豪華,今日《
Deadline》又再度揭露了另一位新卡司進組,那人即是喬許哈奈特(Josh Hartnett),
據悉他已經正式簽約加入此片。不過哈奈特將扮演什麼角色,《Deadline》則未提及。
《歐本海默》故事主要改編自獲得 2006 年普立茲獎肯定的傳記《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講述「原子彈之父」J. 勞
勃歐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開發原子彈的歷程。諾蘭除了執導,亦親自
擔任編劇。
《歐本海默》其餘確定的卡司包括:飾演主角歐本海默的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
飾演歐本海默妻子「凱瑟琳」的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飾演與歐本海默曾譜出戀
情的精神科醫生瓊塔特洛克(Jean Tatlock)的佛蘿倫絲普伊(Florence Pugh)、飾演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 — 路易斯史特勞斯(Lewis Strauss)的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飾演曼哈頓計劃主導者 — 萊斯里格洛弗斯(Leslie Groves)中將的麥
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匈牙利物理學家-艾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的班尼薩夫
迪(Benny Safdie)、以及同樣飾演未具名科學家角色的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
本片預定 2023 年 07 月 21 日上映,並計劃今年初開拍。該片被形容為是一部史詩般的
驚悚片,帶領著觀眾深陷一場悖論危機,見證一位神秘的人物必須冒著毀滅世界的風險去
拯救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00.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1347195.A.D5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