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是很專業的媒體,雖然這次犯錯,但再多等一些時間看看週刊怎麼處理,大家不要太快下決定。
🌶️血汗摸摸台的新聞就是鏡週刊獨家揭露的
■擁有152萬訂閱的YouTuber「黃氏兄弟」的弟弟瑋瑋,被鏡週刊惡意爆料、接露私人性事。鏡週刊擺明了在消費名人八卦,之後再道貌岸然喬裝「衛道人士」,說沒有攻擊同志性向。
站在LGBTQ+族群立場,任何人幫他人出櫃,就是「不道德」,而且「性向」是受到《個資法》的保護。
媒體逾越了「新聞倫理」的分際,幫名人出櫃,有沒有法律責任?
■這則爆料究竟是「公眾利益」?或「公眾興趣」?
(Public interest 的第二個字是利益,不是興趣,更不是雙關語!)
以「公眾議題」為藉口,就可以把「侵犯個人隱私」合理化?
兩名單身成年男子的合意性交,與公眾利益究竟有何關係?鏡週刊社長(董事長)裴偉、總編輯廖志成,你們如果被告,要如何對法官講清楚?說明白?
■現在還有哪些大學在教「新聞倫理」?
哪些新聞從業人員上過「新聞倫理」課程?
鏡週刊要不要率先公佈,自家記者、編輯、主管的「新聞倫理」上課紀錄?有10%上過這門課嗎?成績有及格嗎?
如果真的要進行全面調查,台灣媒體的「結果」一定會讓人噴血!特別是坐在編輯部的主管們。
■大叔是政大新聞系畢業的,大叔的粉專也有許多媒體在追蹤,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上忙,讓缺課或從沒上過課的媒體朋友,認識「新聞倫理」如何看待「公眾人物的隱私權」。
■台灣正逐步邁向成熟理性的民主國家,對「人權與隱私權」的尊重與追究,只會日益增加。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都必須學會自律
報導公眾人物,媒體必先釐清兩項重點:
一、資訊屬於「個人隱私」嗎?
如果媒體揭露的資訊本質,屬於個人隱私(性向、健康、病歷、個資相關的地址、電話、帳號…等),媒體必須在報導的必要性--也就是「公眾利益」--站得住腳才能夠進行報導。
二、新聞自由(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人權)之間,是否取得平衡?
媒體最愛強調自己有「採訪自由」、而且「人民有知的權利」,對於公眾人物的「身份、地位、尊嚴、自主權」,媒體從不考量、也不保護,甚至嘲諷「怕熱就不要進廚房」。
「公眾人物毫無隱私權可言」的舊時代主張,已經過去。
媒體必須學習新時代的價值觀,開始尊重公眾人物的隱私權。
撇開他們的公眾身份,他們也是人,他們擁有人權。
#人權包含了隱私權
#政府公權力都不能任意侵害人民的基本人權
#憑什麼媒體認為自己可以?
無關乎「公眾利益」,而去侵害個人隱私、妨害名譽的媒體,在「精神賠償」方面,由於媒體傷害的是名人,媒體付出的「損害賠償」代價往往更加高昂。
■英國對於名人隱私權的保護判決
2001年1月,銷路居英國各小型報紙第三名的《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在一篇報導指稱超級名模「黑珍珠」娜歐蜜坎貝爾 Naomi Campbell 是吸毒者,而且詳述她的戒毒歷程,附圖則是她離開倫敦西區雀兒喜「某個匿名戒毒者組織」的照片。
2002年3月,英國高等法院判定坎貝爾上訴獲勝,認為《鏡報》侵犯了個人隱私權,判《鏡報》賠償損失3500英鎊,並由《鏡報》負責其訴訟費用。
後來,《鏡報》提出了上訴,上訴法院於2002年10月推翻了一審判決。重新判決宣稱《鏡報》有權報導,以民眾「知的權利」的立場,去報導坎貝爾的毒品問題,因此《鏡報》並無罪責。
坎貝爾表示「非常震驚、憤怒」,感覺自己像是被出賣了一樣。她說《鏡報》刊登的這張照片及文章,嚴重侵犯了她的隱私權,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她自認曾經吸毒,但後來已經戒毒了。
坎貝爾強調上訴到底,她之所以打這場官司,主要是想維護個人隱私,讓像她一樣的公眾人物免受媒體侵擾。
2004年5月,英國上院高級法官以三比二作出裁定,推翻了上訴法院的判決;坎貝兒贏得官司定讞!
這個劃時代的人權判決,對「新聞倫理」賦予全新定義:
當媒體無法舉證所謂的公眾利益確實存在,或是「保護隱私權」更為明顯必要(平衡原則),當媒體侵害人權是事實,媒體就必須付出法律代價。
https://www.theguardian.com/…/may/06/mirror.pressandpublish…
■歐洲人權公約對於隱私權的保護
《歐洲人權公約》設立了歐洲人權法院,任何人只要認為自身權利受到本公約締約國的侵害時,皆可向歐洲人權法院提起訴訟。該法院仍有權力去判定損害賠償。
《歐洲人權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ECHR)全名為《歐洲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為一個保障歐洲人權與基本自由的國際公約。
《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 隱私權:
每個人的「私人及家庭生活、其家庭以及其通訊隱私」的權利與自由必須受到尊重,若需要對此做出限制,則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且「為民主社會所必需」。
歐洲人權法院就公約中所規定的「私人及家庭生活」做出了相當廣闊的解釋,以保護此等權利。
法院認為,在彼此合意的情況下,對同性之間性行為處罰的法律違反了本條規定。
■媒體心中的一把尺
■報導 kiss and tell 違反了毒樹果實理論
全世界的八卦小報(tabloid)最喜歡報導kiss and tell(根據第一手資料寫成的緋聞、醜聞)。
所謂 kiss and tell 就是:
先跟名人 kiss,結束後骯髒轉身,tell 媒體賺取爆料現金。
媒體如果自認是「無冕王」,那麼媒體心中那把尺,用來媒體自律的,必須認真參考法律原則,學習法官如何看待證據價值。
毒樹果實理論(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為英美法學發展出的理論,歐陸法學汲取了理論精華,並將之稱為「證據排除法則Exclusionary rule」的放射效力,被廣泛運用在刑事訴訟法學領域,是關於「衍生性證據」是否具證據能力的判斷理論。
毒樹果實,意指在調查過程中,透過非法手段所取得的證據。
該術語的邏輯是,如果證據的來源(樹)受到汙染,那麼任何從它獲得的證據(果實)也是被汙染的。
在訴訟審理的過程中,毒樹果實證據將不被採納,即使該證據足以扭轉裁判結果,亦然。一位警察如果違憲、侵害人權、而取得的證據,會因為毒樹果實理論而被排除、摒棄。
同樣的,媒體在採訪或調查採訪、化身採訪的過程,程序正義非常重要。不正當手段取得的消息,來源有毒,毒性就會影響到報導的正當性。
即使這個消息來源,是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大是大非原則:美國媒體一致立下的典範
■著眼於更高的公益目標,而不囿於私德標準
■關於傳聞中的金恩博士(牧師)召妓 3P 事件
馬丁路德金恩是一位美國牧師、社會運動者、人權主義者和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袖,也是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他以 "I have a dream." 率領美國走入民權平等的新時代,也啟發了全世界的反歧視和平運動。
有一天,他的夫人以及美國各大報社媒體,全都收到了爆料錄音帶,是關於他的召妓 3P 性愛醜聞。
到底是誰在弄金恩博士?
是FBI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John Edgar Hoover)。
他甚至還握有金恩和祕書幹部裸體在床,疑似搞同性戀的照片。
金恩是南方浸信會牧師,這些「黑資料」足以摧毀他的私德、乃至於公眾形象。
胡佛作為FBI的局長,歷經六任總統。
每位總統都厭惡他,都想把他搞下來。但都沒辦法,因為他們都有或多或少不可告人的「黑資料」握在胡佛手中。
金恩博士努力的以「非暴力」的和平手段,爭取種族平等的民權運動。如果濫用道德力量摧毀了他,導致民權運動(萬一)轉向到暴力革命,美國就會陷入危險的動亂之中。
當時美國媒體都收到了性醜聞錄音帶,(不只寄給金恩太太),同時還寄給了各大報社。
這一長串的竊聽錄音,錄的是金恩博士在美國各地的旅館房間裡,和其他女人的性愛錄音,有的對象還是 3P,他還曾毆打醋勁大發的情婦。
這樣的「惡意爆料」,目的就是要打碎金恩的夢,打碎民權平等的夢。
然而,美國的新聞媒體就是與台灣不同!
當時的美國媒體,一致自律、拒絕刊登、堅守了更高的道德,所以沒有報導,掩蓋了金恩的「不道德」,同時阻擋了胡佛之流的「大缺德」。
濫用公權力、手段邪惡的程度,已大過金恩博士召妓本身,這是國家機器侵害人民隱私權、秘密通訊自由!違反美國憲法對基本人權的保障。
記得大叔剛才說的「毒樹果實理論」嗎?
即便金恩博士私德問題嚴重,但他的公德貢獻更大,在權衡之下,私德缺陷已變得不是那麼不可原諒。公德與私德不必然相干。避免落入「泛道德法西斯主義」。
目前坊間多為流傳的金恩召妓、多P性愛趴等指控,從來沒有確切的人證與檔案根據。
之後關於胡佛與金恩的FBI檔案資料裡,以及寄給金恩的一封黑函上,也曾出現「性愛趴」等類似字眼。
所有對於金恩的竊聽錄音檔現在已被法院封存,一直到2027年才會解密。
掌握金恩婚外情醜聞的FBI為何沒有摧毀他?
可以從文化史、精神分析與社會語言學三個角度來解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4814
美國媒體一致的高度自律,就是展現大是大非原則,著眼於原則性、根本性的是非問題。
台灣的媒體,跟得上這樣的新聞倫理標準嗎?
請先「反求諸己」。
■新聞媒體往往就是侵犯隱私權的重要媒介之一。
https://www.tahr.org.tw/news/176
■請不要忘記《新聞倫理公約》的內容:
1、新聞工作者應抗拒來自採訪對象及媒體內部扭曲新聞的各種壓制與檢查。
2、新聞工作者不應在新聞中,傳播對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性取向及身心殘障等弱勢者的歧視。
3、新聞工作者不應利用新聞處理技巧,扭曲或掩蓋新聞事實,也不得以片段取材、煽情、誇大、討好等失衡手段呈現新聞資訊或進行評論。
4、新聞工作者應拒絕採訪對象的收買或威脅。
5、新聞工作者不得利用職務牟取不當利益或脅迫他人。
6、新聞工作者不得兼任與本職相衝突的職務或從事此類事業,並應迴避和本身利益相關的編採任務。
7、除非涉及公認的公眾利益,新聞工作者應尊重新聞當事人的隱私權;即使基於公共利益仍應避免侵擾遭遇不幸的當事人。
8、新聞工作者應以正當方法取得新聞資訊,如以秘密方式取得新聞,也應以社曾公益為前提。
9、新聞工作者不得擔任任何政黨黨職或公職,也不得從事助選活動;若參與公職人員選舉,應立即停止新聞工作。
10、新聞工作者應拒絕接受政府及政黨頒給的新聞獎勵和補助。
11、新聞工作者應該詳實查證新聞事實。
12、新聞工作者應保護秘密消息來源。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40的網紅盧秀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中33家必比登🍴 🌟🌟中區🌟🌟 1.范記金之園 :招牌菜為排骨草袋飯,飯於藺草草袋烹煮,飯香混合草香,風味獨特。 📞電話:(04) 2220-7388 🏠地址:台中市中區成功路170號單行道 2.富貴亭:80年在地老店,以鴨鵝料理為主,當歸鴨肉麵線、燻鵝肉最受客人歡迎,也有米糕、滷味等其...
民權平等 在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 Me Too I Am 你我同在」台中同志大遊行,現場已經超過兩萬人了!
我們與兩萬多名市民朋友一起走在「建國」「民權」、「平等」、「自由」的路上。
同婚合法化只是第一步,台灣距離「平權」,差的不只一哩路,時代力量會繼續用行動,陪伴所有同志朋友一起向前走。
我們會致力讓台中成為更友善不同群體的城市,也讓台灣成為更好的國家!
民權平等 在 郭台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慶祝雙十,不只紀念更要實踐】
今天是我們摯愛的國家 #中華民國108歲的國慶日,
本日應懸掛國旗🇹🇼。
一早,我便前往台北市政府,與柯文哲市長和宋楚瑜主席一同參加升旗典禮。要拋出彩帶為國家慶生的時候,我可是使出了洪荒之力,幕僚們都說我的投手姿勢是💯!
在前往下個行程的空擋,我不禁思考:國慶日歲歲紀念、國旗年年飛舞,為的是什麼?又是誰支撐國家到現在?
我想起一個名字,叫做 #張健生。
今天我再度造訪了中壢龍崗的國旗屋雲南米線、米干,店主張老旺大哥是國共內戰後期滇緬游擊大隊長張健生的公子,也是 #滇緬孤軍 的後裔,令我想起以前偷偷躲在棉被底下閱讀、當時被列為禁書的小說《異域》。
張老旺大哥九歲跟著父親打仗,正是那個時代悲壯的故事裡走出來的人。他從大時代的分離中繼承了父親在異域為國血戰時的遺物,是由母親縫製插在山坡上以召集部隊的一塊布。
那不是一塊普通的布,就是中華民國國旗🇹🇼。
來到台灣後,他把國旗作為米干店裡唯一的裝飾、不談政治、不收捐款,只接受外界「#捐旗」,並連續25年自掏腰包舉辦國慶升旗典禮,令我深受感動!因此今年,我也共襄盛舉捐贈國旗,加入這片飄揚在社區與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美麗旗海。
當我在人群中大聲唱著國歌,眼前四萬面國旗一同飛揚,那種壯觀與感動,已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突然找到了答案: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支持中華民國、打從心底熱愛國旗,是為了繼承革命先烈們追求 #民族自由、#民權平等 與 #民生均富 的共和國度,並在臺灣持續發揚光大,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美好、光明的未來。
因為無數像張健生隊長這樣的革命軍人誓死奮戰、因為無數像張老旺大哥這樣的平凡民眾為理念默默奉獻,我們的國家才得以存續、培育出自由的花;我們的夢想才得以持續追索與實踐。
當前政府的部份人士,平常沒有選舉時就「這個國家、那個國家」,連國歌的部分歌詞都找理由拒唱,直到要選舉時才開始揮著視為「道具」的國旗來騙選票;
對比國旗屋張老旺大哥年年以具體行動堅持理念、#實踐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實在令人感慨。如同張老旺大哥所說:我們不分黨派、也無分是誰的粉,我們都是 #中華民國粉!是 #國旗粉!
中華民國自革命建國以來,一路在風雨飄搖中前行。面臨今日全球局勢瀕臨衝突、兩岸關係也走入冷和僵局的危難關頭,我不會獨善其身,會繼續捲起袖子打拼,實踐 #國父孫中山先生 所提倡的「#知難行易」理念,#讓中華民國更富強。
今天我與柯市長、宋主席和我的郭家軍子弟兵 李縉穎,以及嘉義市議員戴寧、苗栗縣竹南鎮民代表陳怡樺這些優秀的新生代一起大聲唱國歌,就是要團結所有愛中華民國的力量,實踐我們的愛國理想!
中華民國是同屬 #全球華人的民主共和,她的國旗不應該只待在台灣,更要走出台灣,飄揚到全世界。
只要有熱愛自由民主的共和理念、認同 國父孫中山先生 #三民主義📚的地方,就是我們心中國之所在!
這份傳承自前人的革命火炬,如今輪到我們這一代把責任扛起來傳承下去,讓 #中華民國民主自由 的理念在臺灣發揚光大,我們可以成為華人社會的民主燈塔、世界的共和典範,更是對岸來者的轉型路標。
最後,到張老旺大哥的米干店同享雲南小吃美食,我吃得乾乾淨淨、一點不剩,不只是因為滇緬米干的美味,更因為只有吃飽了,才有力氣繼續為我們摯愛的國家奮鬥!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願我們紀念過去為國家奮鬥過的無數個名字、也期許自己可以成為那個支撐國家、熱愛國家的無名英雄。
祝願我們的國家富強、人民安康。
中華民國🇹🇼,國慶快樂!
#中華民國派最派
#不只紀念更要實踐
#國父說知難行易我有在聽
#拒絕選舉限定版愛國❌
#武昌起義後九十天中華民國誕生
#雲南米干超好吃🍜
➡️熱騰騰粉絲合照:http://bit.ly/2AYvyzf
民權平等 在 盧秀燕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中33家必比登🍴
🌟🌟中區🌟🌟
1.范記金之園 :招牌菜為排骨草袋飯,飯於藺草草袋烹煮,飯香混合草香,風味獨特。
📞電話:(04) 2220-7388
🏠地址:台中市中區成功路170號單行道
2.富貴亭:80年在地老店,以鴨鵝料理為主,當歸鴨肉麵線、燻鵝肉最受客人歡迎,也有米糕、滷味等其它傳統小吃。
📞電話:(04) 2227-3001
🏠地址:台中市中區民族路121巷20號
3阿坤麵:阿坤是創辦人的名字,開店已有超過50年歷史,餐點是簡單的古早味乾麵、各類丸湯,被趣稱為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必比登得主。
📞電話:0955-923-8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平等街142號
4.上海未名麵點:開業逾70年,堅持供應家庭風味的上海麵食。與製麵廠合作,供應獨家配方上海麵,以豬排麵最為人稱道,佐以醃蔥段,是獨有解膩風味。
📞電話:(04)-2225-03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市府路69號
5.沁園春:在地開業超過70年的江浙老字號餐廳,曾是臺中最高級的中菜館,於第四代接手後,融合新舊,開創餐廳新局。
📞電話:(04)-2220-0735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129號
6.富鼎旺豬腳:堅持本土豬腳,以醬油、紅蔥酥、糖和辣椒等代替一般中藥滷包,別有滋味。
📞電話:(04)-2225-3188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560號
7.醉月樓:位於臺中知名景點宮原眼科,提供各式道地台菜,環境華麗、味道細膩。
📞電話:(04)-2227-1926
🏠地址:台中市中區中山路20號2樓
🌟🌟東區🌟🌟
8.陳明統爌肉飯:經營超過半世紀,以冰糖、甘蔗與秘製滷汁於手工陶土甕滷三小時的爌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81-2407
🏠地址:台中市東區忠孝路304號
9.木公麥面:麵條帶彈性,湯頭醇厚的各式麵點,特別推薦榨菜肉絲麵和排骨麵。
📞電話:(04)-2360-7737
🏠地址:台中市東區富貴街37號
🌟🌟西區🌟🌟
10.京華煙雲:單人套餐至多人宴席均可選擇,招牌為北方菜之香酥櫻桃鴨腿,特選花蓮櫻桃鴨烹煮;東北酸白鍋湯頭鮮甜暖胃。
📞電話:(04)-2372-5066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57號
11.淇里思:由印度籍廚師團隊掌廚提供南、北印美食,堅持選用印度當地香料,確保饕客可享受印度料理的原汁原味。
📞電話:(04)-2377-0007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7號
12.馨苑:提供份量小巧、少油鹽的台灣料理,熱門菜色為大甲芋頭與椰奶共同燉煮的芋奶鮮嫩雞骨球。
📞電話:(04)-2302-9989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06號
13.Gubami:為台語牛肉麵諧音,老闆原為法式餐廳主廚,透過西式料理手法,呈現臺灣經典特色美食。
📞電話:(04)-2376-3801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6號
14.陸園:特別推薦蔥燒鯽魚、寧式鱔糊、干貝絲瓜。
📞電話:(04)-2202-0061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權路248號
15.富狀元豬腳:特色是不添加中藥材滷包,透過醬油、冰糖等,把肉滷至琥珀色澤,晶瑩透亮。
📞電話:(04)-2301-3588
🏠地址: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203號
16.新月梧桐:以上海菜為主,餐廳裝潢饒富三0年代上海味,提供鱔糊、獅子頭、醃篤鮮等傳統江浙菜色及蘇杭涼菜。
📞電話:(04)-2378-3181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三街123號
17.咕嚕咕嚕原住民音樂餐廳:由排灣族老闆經營,店內主要提供香氣迷人的炭烤菜色,食材則多來自部落耕種或親採野菜。
📞電話:(04)-2378-3128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13巷2號
18.好菜Küisine:提供以臺菜為主的料理,但也有融合南洋咖喱、味噌等南洋與和風的菜色。
📞電話:(04)-2305-2933
🏠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24巷1號
19.饕之鄉:從路邊攤起家,小籠包、現點現做的綠豆沙鍋餅、麻辣乾麵、福州乾麵等,都廣受歡迎。
📞電話:(04)-2473-9267
🏠地址:台中市西區向上路1段353號
🌟🌟北區🌟🌟
20.鮮魚鱻蝦仁飯:30年老店,各式虱目魚料理如魚肚湯、滷魚肚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35-1186
🏠地址:台中市北區北屯路75號
🌟🌟南區🌟🌟
21.台中肉員:店內簡單的三款美食:肉圓、魚丸湯與冬粉湯,飄香 80餘年。
📞電話:(04)-2220-7138
🏠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529號
🌟🌟西屯區🌟🌟
22.可口牛肉麵:特別推薦的是以 30餘種中藥材熬煮湯頭的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
📞電話:(04)-2329-9789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路911號
23.曙光居:提供素、食料理,人氣菜色是以手工拉麵搭配辣醬與芝麻醬的「非常麵」。
📞電話:(04)-23292322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十八街104號
🌟🌟南屯區🌟🌟
24.三喜食堂:台菜新鮮海鮮,雞佛麻油燜飯清爽不油膩,黃金鰻魚酥酥脆可口。
📞電話:(04)-2473-1778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140號
25.東方龍:時尚台菜,招牌脆皮燒鵝,古早味筍干午仔魚。
📞電話:(04)-2252-3366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271號
26.台客燒肉粥:採用每天熬煮的大骨、雞骨湯入饌,味道清香;招牌菜秘方燒肉要用上逾十種醃料,現點現炸,香酥味美。
📞電話:(04)-2389-0880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二段722-1號
27.滬舍餘味:來自上海的老闆因為思念家鄉味,經過三年努力,終於研發出記憶中最地道的生煎包,此外還提供小籠包、蒸餃、燒賣等上海點心。
📞電話:(04)-2258-6111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537號
28.羅家古早味:提供各式麻油料理,招牌菜是湯底以雞骨與特級胡麻油熬製一天的麻油土雞腿湯。
📞電話:(04)-2386-1557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三段65號
🌟🌟北屯區🌟🌟
29.東山棧:傳統方式燒烤甕缸雞,精選2.5至3公斤的黑羽土雞,以龍眼木燒烤,皮香肉嫩。
📞電話:0911-457-718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0號
30.溫叨:店名是臺語「我家」諧音,提供古早味臺灣料理。餐廳為傳統紅磚三合院,內有古早床組、外有大院,用餐有傳統時節氛圍。推薦菜色為三杯料理、古法剁椒鱸魚、柴燒桶仔雞。
📞電話:(04)-2231-1699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太原3段191號
🌟🌟太平區🌟🌟
31.彭城堂:提供古早味臺灣家常料理,封肉刈包、川七炒牛肉是推薦菜色,也供應古早味豬油拌飯,飯後供應剉冰,令人有回家吃飯溫馨感。
📞電話:(04)-2351-1122
🏠地址:台中市太平區宜昌路377號
🌟🌟新社區🌟🌟
32.菇神:位於香菇盛產地新社,餐廳以各式菇類入菜,三杯猴頭菇、花菇肉燥飯、原木冬菇土雞雞湯等,都是推薦菜色。
📞電話:(04)-2582-2585
🏠地址:臺中市新社區協成里協中街287號
🌟🌟東勢區🌟🌟
33.牛稼莊:超過一甲子的東勢全牛客家料理,選用臺中在地黃牛,溫體送達,蔥爆骨髓、涼拌肚王是招牌菜色。
📞電話:(04)-25873488
🏠地址:台中市東勢區新豐街7號
💖盧秀燕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LuShiowYen
💖盧秀燕個人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shiowyen/...
民權平等 在 盧秀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中33家必比登🍴
🌟🌟中區🌟🌟
1.范記金之園 :招牌菜為排骨草袋飯,飯於藺草草袋烹煮,飯香混合草香,風味獨特。
📞電話:(04) 2220-7388
🏠地址:台中市中區成功路170號單行道
2.富貴亭:80年在地老店,以鴨鵝料理為主,當歸鴨肉麵線、燻鵝肉最受客人歡迎,也有米糕、滷味等其它傳統小吃。
📞電話:(04) 2227-3001
🏠地址:台中市中區民族路121巷20號
3阿坤麵:阿坤是創辦人的名字,開店已有超過50年歷史,餐點是簡單的古早味乾麵、各類丸湯,被趣稱為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必比登得主。
📞電話:0955-923-8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平等街142號
4.上海未名麵點:開業逾70年,堅持供應家庭風味的上海麵食。與製麵廠合作,供應獨家配方上海麵,以豬排麵最為人稱道,佐以醃蔥段,是獨有解膩風味。
📞電話:(04)-2225-03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市府路69號
5.沁園春:在地開業超過70年的江浙老字號餐廳,曾是臺中最高級的中菜館,於第四代接手後,融合新舊,開創餐廳新局。
📞電話:(04)-2220-0735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129號
6.富鼎旺豬腳:堅持本土豬腳,以醬油、紅蔥酥、糖和辣椒等代替一般中藥滷包,別有滋味。
📞電話:(04)-2225-3188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560號
7.醉月樓:位於臺中知名景點宮原眼科,提供各式道地台菜,環境華麗、味道細膩。
📞電話:(04)-2227-1926
🏠地址:台中市中區中山路20號2樓
🌟🌟東區🌟🌟
8.陳明統爌肉飯:經營超過半世紀,以冰糖、甘蔗與秘製滷汁於手工陶土甕滷三小時的爌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81-2407
🏠地址:台中市東區忠孝路304號
9.木公麥面:麵條帶彈性,湯頭醇厚的各式麵點,特別推薦榨菜肉絲麵和排骨麵。
📞電話:(04)-2360-7737
🏠地址:台中市東區富貴街37號
🌟🌟西區🌟🌟
10.京華煙雲:單人套餐至多人宴席均可選擇,招牌為北方菜之香酥櫻桃鴨腿,特選花蓮櫻桃鴨烹煮;東北酸白鍋湯頭鮮甜暖胃。
📞電話:(04)-2372-5066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57號
11.淇里思:由印度籍廚師團隊掌廚提供南、北印美食,堅持選用印度當地香料,確保饕客可享受印度料理的原汁原味。
📞電話:(04)-2377-0007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7號
12.馨苑:提供份量小巧、少油鹽的台灣料理,熱門菜色為大甲芋頭與椰奶共同燉煮的芋奶鮮嫩雞骨球。
📞電話:(04)-2302-9989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06號
13.Gubami:為台語牛肉麵諧音,老闆原為法式餐廳主廚,透過西式料理手法,呈現臺灣經典特色美食。
📞電話:(04)-2376-3801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6號
14.陸園:特別推薦蔥燒鯽魚、寧式鱔糊、干貝絲瓜。
📞電話:(04)-2202-0061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權路248號
15.富狀元豬腳:特色是不添加中藥材滷包,透過醬油、冰糖等,把肉滷至琥珀色澤,晶瑩透亮。
📞電話:(04)-2301-3588
🏠地址: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203號
16.新月梧桐:以上海菜為主,餐廳裝潢饒富三0年代上海味,提供鱔糊、獅子頭、醃篤鮮等傳統江浙菜色及蘇杭涼菜。
📞電話:(04)-2378-3181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三街123號
17.咕嚕咕嚕原住民音樂餐廳:由排灣族老闆經營,店內主要提供香氣迷人的炭烤菜色,食材則多來自部落耕種或親採野菜。
📞電話:(04)-2378-3128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13巷2號
18.好菜Küisine:提供以臺菜為主的料理,但也有融合南洋咖喱、味噌等南洋與和風的菜色。
📞電話:(04)-2305-2933
🏠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24巷1號
19.饕之鄉:從路邊攤起家,小籠包、現點現做的綠豆沙鍋餅、麻辣乾麵、福州乾麵等,都廣受歡迎。
📞電話:(04)-2473-9267
🏠地址:台中市西區向上路1段353號
🌟🌟北區🌟🌟
20.鮮魚鱻蝦仁飯:30年老店,各式虱目魚料理如魚肚湯、滷魚肚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35-1186
🏠地址:台中市北區北屯路75號
🌟🌟南區🌟🌟
21.台中肉員:店內簡單的三款美食:肉圓、魚丸湯與冬粉湯,飄香 80餘年。
📞電話:(04)-2220-7138
🏠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529號
🌟🌟西屯區🌟🌟
22.可口牛肉麵:特別推薦的是以 30餘種中藥材熬煮湯頭的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
📞電話:(04)-2329-9789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路911號
23.曙光居:提供素、食料理,人氣菜色是以手工拉麵搭配辣醬與芝麻醬的「非常麵」。
📞電話:(04)-23292322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十八街104號
🌟🌟南屯區🌟🌟
24.三喜食堂:台菜新鮮海鮮,雞佛麻油燜飯清爽不油膩,黃金鰻魚酥酥脆可口。
📞電話:(04)-2473-1778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140號
25.東方龍:時尚台菜,招牌脆皮燒鵝,古早味筍干午仔魚。
📞電話:(04)-2252-3366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271號
26.台客燒肉粥:採用每天熬煮的大骨、雞骨湯入饌,味道清香;招牌菜秘方燒肉要用上逾十種醃料,現點現炸,香酥味美。
📞電話:(04)-2389-0880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二段722-1號
27.滬舍餘味:來自上海的老闆因為思念家鄉味,經過三年努力,終於研發出記憶中最地道的生煎包,此外還提供小籠包、蒸餃、燒賣等上海點心。
📞電話:(04)-2258-6111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537號
28.羅家古早味:提供各式麻油料理,招牌菜是湯底以雞骨與特級胡麻油熬製一天的麻油土雞腿湯。
📞電話:(04)-2386-1557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三段65號
🌟🌟北屯區🌟🌟
29.東山棧:傳統方式燒烤甕缸雞,精選2.5至3公斤的黑羽土雞,以龍眼木燒烤,皮香肉嫩。
📞電話:0911-457-718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0號
30.溫叨:店名是臺語「我家」諧音,提供古早味臺灣料理。餐廳為傳統紅磚三合院,內有古早床組、外有大院,用餐有傳統時節氛圍。推薦菜色為三杯料理、古法剁椒鱸魚、柴燒桶仔雞。
📞電話:(04)-2231-1699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太原3段191號
🌟🌟太平區🌟🌟
31.彭城堂:提供古早味臺灣家常料理,封肉刈包、川七炒牛肉是推薦菜色,也供應古早味豬油拌飯,飯後供應剉冰,令人有回家吃飯溫馨感。
📞電話:(04)-2351-1122
🏠地址:台中市太平區宜昌路377號
🌟🌟新社區🌟🌟
32.菇神:位於香菇盛產地新社,餐廳以各式菇類入菜,三杯猴頭菇、花菇肉燥飯、原木冬菇土雞雞湯等,都是推薦菜色。
📞電話:(04)-2582-2585
🏠地址:臺中市新社區協成里協中街287號
🌟🌟東勢區🌟🌟
33.牛稼莊:超過一甲子的東勢全牛客家料理,選用臺中在地黃牛,溫體送達,蔥爆骨髓、涼拌肚王是招牌菜色。
📞電話:(04)-25873488
🏠地址:台中市東勢區新豐街7號
💖盧秀燕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LuShiowYen
💖盧秀燕個人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shiowyen/?hl=zh-tw
民權平等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