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晚餐:「50/50 Cuisine Française」料理包之龍蝦湯、香料油漬中卷、羊肚菌麵卷、油封鴨腿、熔岩巧克力蛋糕。佐餐酒是義大利西西里 Etna Vino di Anna Jeudi 15 2018 紅酒。
→ 外帶外送之 meal kit 又一章。同為需得自己動手加工烹調之西菜冷凍料理包,頗異於目前所見此類商品之通常另外轉化或簡化為傳統家常鄉村菜,50/50 Cuisine Française 大膽採正面對決策略,直接將各道既有招牌料理原樣推出。
可以想見,是費了多少功夫,才能將這些 fine dining 規格菜色從工序到組成一一拆分、歸納成各色冷凍包裝,送入百姓家,交由食客們重新加熱組合上桌。
也因此,相較其他,調理上也難免相對繁複些 ── 其實個別作法都極基本簡單,光就是加熱、蒸、煮、煎、烤罷了,一點不需任何技巧;但因每道程序都不少(比方中卷、麵卷和鴨腿甚至多達十步驟),尤其傲嬌煮婦的向來堅持,既是家裡吃飯,自己也想全程舒服安坐,遂只肯一次出餐,不願廚房餐桌兩頭奔忙一道道上……
遂而,事前略花了些心思研究、精算、安排各道工序,按照食材醬汁配菜所需時間和工具重新分組,動用四枚計時器(笑),火爐蒸爐烤爐一次齊開,除甜點之外,同步入鍋、次第出爐、擺盤、開動!
而比起現場享用來,因是二次覆熱、質地火候雖多少有減損,但從樣貌到風味無疑都是正正式式正規頂級法菜餐廳之精緻層疊多端多芳風範:龍蝦湯濃馥,中卷佐煙花女紅椒醬汁味鮮甘醬奔放,牛肝菌麵卷雋永醇馥,油封鴨佐皺葉甘藍八角汁脆嫩噴香,還難得能在家大啖流沙糖心熔岩巧克力蛋糕;吃著彷彿重回餐廳餐桌上,好想念啊~
※ 更多外帶外送餐桌分享 https://goo.gl/bXEkxU
決策程序八步驟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說......要雞蛋裡挑骨頭也要有一點常識吧? (還是因為沒良心?)
如果追蹤我的專頁夠久的朋友會發現一個現象 : 我藍綠都會罵。
正確一點說 : 我對事不對人。只要做得不好、有明顯瑕疵,不管是誰都會該罵,因為他們領的薪水裡,有我的一小份。
或許很多人對民進黨政府不滿意,可以是施政,可以是立場,可以是你單純不喜歡;但要批評,是要有所本的,不要只是因為反對而反對。 (這也是藍綠兩黨最要不得的)
不過就是前天(4/6號,禮拜一),我去學校上課前很害怕的看了那天提前舉行的防疫記者會。
會中,陳時中部長宣布可以用電鍋乾蒸,即可固定的溫度裡面消滅細菌(但前提是不能放水,不然水蒸氣跟過高溫會破壞口罩結構;而且只能重複三五就會使口罩失效)
#這跟二月初的資訊剛好相反。
所以有人認為陳時中"神也是他,鬼也是他",話都是他在說,而大力抨擊。
說實在的,我也必須很誠實的不替自己諱飾。事實上,我在2月4號時的貼文便討論過這件事了。
當時我也認為這不可行。因為"沒放水,溫度不夠;放了水,濕氣會破壞口罩結構,而且沒有讓乾透會涵養更多細菌";並且推薦紫外線殺菌的效果會比較好。
現在回頭看來,紫外線的部分沒有問題;而電鍋部分如上述所說的出現了逆轉。
但我會覺得這是"被打臉"嗎? 一點也不,反而有一種 "原來乾蒸的溫度可以到達殺菌溫度啊,真是長見識了"的想法。
我接受反差這麼大的資訊是因為見風轉舵嗎?
不,是因為我接受科學證據;只要能用科學方式證明有效的,我就買單。
--------------------
回到前天的記者會。
當記者質疑為什麼二月初就有人說可以用電鍋蒸口罩時,他們是先當場打槍?
這也是讓人家詬病的一大爭端 : 為什麼當時沒有證據就打槍? 為什麼有某機關的單位說電鍋蒸口罩有效,他們不採信?
陳時中也坦然回答 : 過去食藥署認為只有報告,沒有實證不夠嚴謹,這段期間經過驗證後,確定沒有問題才對外宣布。
對我來說 : 對有疑義的東西予以驗證,最後取得證據後,給予肯定--------這樣很好啊。
#科學本來就是講求證據的學問跟態度
這個東西很好,必須拿得出證據來證明他很好;而不是想當然爾,就加以推廣了。
另一方面,我在3月13號的貼文裡面也提到"確效"的觀念。
"確效"二字指得是"確定效能",確定這個東西有沒有效、行不行得通。
但行不行得通,不是自己說了算;是需要有科學方法驗證並取具有可重複性的特質。
在這個結果出現前,我們對各種未經證實的說法都應該感到懷疑。
(用想的覺得有道理的最扯案例,就是大家相信了幾十年的酸性體質跟鹼性體質說。)
而回頭來說,未經證實的,一律不予推薦不是常識嗎?
藥物也是沒有實驗報告不能宣稱療效。食品也是沒有檢驗報告,不得宣稱機能。那一開始未經證實,只是大家想當然耳的方式,就先封殺啊。
不然,如果未經證實的消息不處理,害死人誰負責?
不然,得癌症的、罹患不同重病的、洗腎的,都去試民間療法,吃香灰,喝草藥不就好了啦?
但問題是,出狀況了,誰能負責?
如果家人願意自己吞了,自己消化吸收,且無怨無尤,那就去試你所有找得到的偏方或是仙姑活佛、轉世靈童。
------------------------
而,對我來說,兩個月找出來的科學證明,算是合理的。
因為跟細菌有關的確效,本來就需要時間;需要反覆的測試(不是一次兩次,是要很多單位進行幾十次)、需要足夠的的報告來背書,才能在足夠的樣品數後進行判斷。
看著一堆人沒有「確效」觀念就覺得可憐…………
其實這樣的事情也不只在這裡出現過,其他很多例證也都是如此的。
例如,現在大家都在搶著突破的快篩試劑,它就需要更多的反覆測試(難道搶快之後,像某個國家一樣推出準確率只有20%的試劑,你敢用? 大家應知道擲筊也有50%的機率吧?)
又例如許多的藥物。
當年我在國衛院任職時,很多研究人員總會跟我閒聊;偶爾聽到他們正在做驚天動地的實驗,而且現階段取得進展時,我都會開始幻想著美好的將來。
(例如,吃了會在腸道裡面繁衍的微生菌將會讓你甚麼都不改變也能不斷變瘦......之類的。)
但這是幻想一下而已,我們都知道藥物實驗要到量產,都是動輒幾十年、幾十億元的時間跟花費。
就連目前新聞動不動就說要研發出"抗武漢肺炎的疫苗",而且哪裡哪裡都有進展出現,其實也都還要很多時間,要犧牲很多動物。
#說到這裡就很想要Q那些抗議進行動物實驗的單位或是人道主義者
很遺憾的是 : 就算要研發出來可以治療至今已經造成八萬多人死亡的武漢肺炎的疫苗,也一定要殺害很多你們認為無辜的實驗動物。
因為你要先配出配方,然後拿一批小老鼠試看看打下去會不會死,會死就要回來調整配方或藥劑;然後試過很多很多批之後,才能拿一批老鼠先讓它染病,再試看看藥劑是否奏效,這就又是好幾批的實驗。
(基本上到這裡已經是幾百幾千隻老鼠替我們壯烈成仁了,而且每次實驗都是兩個月起跳,反覆做自然就很耗時)
沒死又好像有效的,才能漸漸實驗在越來越大的動物身上(一般從小到大是 : 小鼠、大鼠、倉鼠、天竺鼠、兔子、米格魯、猴子或更大型的動物身上),真的要用到人身上,已經是很多很多年、錢之後的事了。
所以不是科學家喜歡濫殺老鼠,而是沒有人敢去親自嘗試一個沒有經過任何動物實驗的藥物;因為那已經不是打下去"有沒有效"的問題,而是要先面對打下去"會不會死"的問題。
我也希望可以減少這些動物的死傷跟苦難,所以那些確診又人道主義的勇士真的可以考慮去參加跳過(或只進行初步實驗)動物實驗的疫苗測試。
成功了,直接治癒有抗體;失敗了,有人會扛棺材跳舞(他們最近在網路上很紅)
#這就是我們要對那些動物心懷感激跟尊敬的主因
------------------------
所以,很多人認為武漢肺炎疫苗要一兩年才能問世"很慢";但對我來說已經是瘋狂的快了,這表示背後有人進行無限銀彈支援的攻勢並省略了很多學術臨床程序才可能達成。
再說回一開始的"蒸口罩事件",我認為兩個月來確定這個消息的可靠性是合理的。(而且口罩滅菌的確效不需要殺老鼠,"應該"就是熱消毒、採檢、培養、做成報告的循環過程,直到有足夠的報告、可靠且可被重複驗證的程序出現)
衛福部可不是每天閒著在那裏充當流言終結者的,他們有諸多的事務要處理、案例要追蹤、決策要下達;任何一個決策都有相對的責任與政治責任要負。
他們都是對的嗎?
很多地方我都有意見,但我還是願意相信並感謝他們的努力與付出。
所以我希望某些人真的少一點後見之明、少一點針對性的政治批評。
但你如果要說 : 為什麼幾千萬口罩拿去送人家,大家還是要排隊或預購限量口罩?
為什麼堵的時候都從中國開始堵,外來移入最多的國際轉機卻相對寬鬆?
然後有口罩的時候,誰都送就是不送中國?
我選擇"無法回答"這個選項........
.
.
.
#看新聞辦案的總是最聰明的
#還是拜託大家勤洗手少出門
#歐洲美國每天都是幾百個人在死的
#不要鬆懈也不要輕忽
#開學了
#回到上班上課沒休假的時光
#所以發文無法準時
#然後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還要去上學
#學校才危險啊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470906?utm_source=udnnews&utm_medium=fb&fbclid=IwAR3yXuxy_ITZuYA2ePZYdyEoifWWHMmQBURYe8rbt1OENUy3nJiuRSJtLpw
決策程序八步驟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要讓八位軍人白白犧牲】
1月2日的早上,機號933的空軍黑鷹直升機在山區飛行、前往蘇澳;8點06分48秒,獲得塔台許可,爬升至4,000呎。同時,直升機逐漸進入雲層,失去能見度。接著在機艙內的對話,從頭到尾不到十秒鐘:
副駕駛跟正駕駛說:「教官高度」。
三秒後,塔台向直升機呼叫:「請問預計抵達蘇澳時間」。
過了不到一秒,副駕駛:「教官現在高度」。
一秒後,正駕駛:「知道」。
過了兩秒半,正駕駛向塔台呼叫:「阿 預計抵達蘇澳」。
再一秒,不明聲響。
再一秒,錄音終止。
根據國防部公佈的數據,在這十秒,直升機離地面的距離從381呎掉到87呎,喪失了294呎(約90公尺的高度)。十秒之後,在上午8點07分01秒,黑鷹撞山。十三人在機上、其中八人殉職。
隨著總統大選的結束、疫情的延燒,三個月前的這場意外已被逐漸淡忘。過去三個月,受難人員獲追贈勳章,國防部召開「初步調查報告」記者會,相關人員的懲處確定,紀念碑也在昨日落成。黑鷹事件看似落幕。
許多人希望放下過去。但是,我們必須記取教訓。
2014年阿帕契直升機在霧中直撞民宅;2018年2月另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墜海,六人喪生;2018年6月F-16戰機撞山,飛行員殉職;這次的黑鷹失事造成八人罹難。飛安事件頻繁發生,幾乎每一次都付出重大的代價:軍人的犧牲、家庭的破碎。現在是政府嚴肅面對系統性問題的時候——深入檢討人員訓練以及組織文化。
【感謝自由時報刊載評論:https://tinyurl.com/unjjxv4 】
▋必須面對的問題
2月15日公布的初步調查報告中,國防部將失事歸因於「環境及人因複合因素」。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在記者會上表示:飛行員以合格的方式操作飛機,在「發生地形以及天候的因素」後,操作「不及應變而發生遺憾的意外」。
但這樣的檢討報告並沒有回應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姑且不論事後的應變與搜救,這一場意外突顯了哪些制度上的缺陷?我們該如何降低意外再度發生的機率?
許多疑問,必然有紀錄可以回答。國防部雖然沒有法律義務對外公開,但若以開放和透明的態度來說明,將提升社會對國軍的信任、回應對國軍的期許。我們也希望立法院儘早要求國防部針對黑鷹事件進行專案報告。全社會——包括每一位軍人——都應該得到更完整的交代。
1️⃣ 成軍過程中的訓練標準
台灣的UH-60M黑鷹直升機分屬三個不同單位。陸軍航特部(陸航)採購的六十架黑鷹裡,其中十五架在2016年移撥給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空總);另有十五架在2017年起,分批移交給空軍救護隊,取代服勤三十多年的S-70C藍海鷗直升機(黑鷹的前身)。而這次失事的直升機是在空軍救護隊的編制下。
陸航與空總在成軍階段都有派學員到美國;也分別聘請由美國退役飛行員組成的「技協小組」來台,協助「飛行」與「後勤維持」的訓練,為期兩年。
空總飛行員的赴美《完訓心得報告》指出:「美方對於系統認識、試講、試教之能力要求甚高⋯對於每一步驟之進行與處置,均要求機組員須正確並提前告知,前後艙之任何行動均在互相掌握與知悉下綿密進行,由其機內外空域視察⋯系統監控與安全視線交叉互補⋯等飛行中潛在危機的掌握,每次飛行後之歸詢檢討由美籍教官講評飛行狀況,並分析缺點或改進建議⋯」。
空軍救護隊為何沒有比照辦理相關訓練?空軍救護隊接裝時的受訓課程,跟陸軍與空總在美國的受訓內容,有什麼不同?接機的兩年多來,空軍救護隊有沒有參考美國「技協小組」給陸航與空總的結案報告?若有,參考了哪些訓練內容、又做了哪些改進?
國防部官員在2月的記者會解釋:空軍救護隊「已經成軍,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恢復到常態的訓練」。之前的訓練與「常態訓練」有何不同呢?
2️⃣ 模擬機的訓練
模擬機是飛行員訓練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地面上安全地演練各種緊急狀況的應變處置,例如直升機進入雲層或能見度下降而無法目視地面時,從「目視飛行」轉換為「儀器飛行」的標準程序與操作。
空總受訓人員《完訓心得報告》的第一項建議便是「持續模擬機訓練之必要性」。他們的報告說明:「對黑鷹機種之認知,咸知模擬機訓練的重要性,尤其是緊急程序發現的徵候與處置,與儀器訓練及自動化飛行操作,許多情況無法使用實體機訓練,除安全考量外,仍需高額成本與風險顧慮。唯有建立模擬機定期精進課程,獲得專業師資與硬體方能提升人員素質且增進信心與能力」。
在2月的記者會上,國防部官員表示,失事的兩位駕駛去年分別操作了四次模擬機,而最後一次則是在意外發生前的一個月。不過,在民視記者葉郁甫的追問之下,國防部也坦言:兩位飛行官先前所操作的是藍海鷗模擬機;而最近一次到新社營區操作黑鷹模擬機,是在去年三月,距離失事已達十個月之久。
據瞭解,陸航在新社建置了兩套黑鷹模擬機,每週分配固定時間給空總以及空軍救護隊的飛行員。按照陸航的內部規定,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必須達到每季三架次的標準,每架次約莫兩小時。空軍救護隊應該說明:空軍飛行員的標準是多少架次與時數?在事件發生之前,飛行員接受模擬機的訓練頻率為何?藍海鷗跟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內容和操作系統是否有所不同?這次的意外之後,空軍救護隊又做了什麼調整?
3️⃣ 國軍的組織文化
最難以克服的挑戰,或許是國軍嚴明的階級制度與管理文化。
一位現役直升機飛行員和我們表達:「最大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過於僵化的階級制度,或許才是這次事件的主因。訓練面向的問題絕對比文化層面容易解決,但是文化不去改變,再嚴謹的訓練都沒有用。」
根據聯合報記者程嘉文的報導分析,直升機即使進入雲層,只要將高度拉升,並及時轉為「儀器飛行」,也許就不致於撞山。然而,選擇爬升高度後再下降所要耗費的時間,就有可能延誤參謀總長的行程——為了如期達成長官交付的任務,時間壓力或許是駕駛決定維持目視飛行的原因之一。
另外,當駕駛發生空間迷向或判斷失準的狀況,另一位駕駛理應可以要求接桿協助處置。在失事前的最後十秒,雲霧極有可能已覆蓋下來、影響能見度,導致無法掌握離地情況。國防部在記者會所公佈的數據顯示,當時直升機非常接近地面,副駕駛兩度提醒高度,正駕駛雖回答「知道」,飛機高度不但沒有爬升,反倒持續下降。軍中的飛行員提出一個疑問:「是否代表當時正駕駛已經產生空間迷向?副駕駛在此時是否應適時接手操作?」正副駕駛之間的階級落差是否也影響當時應處方式?
實情是否如此,目前的公開資訊(並不包括機艙內的完整錄音檔)無法證實,但也提醒了我們,階級文化也是事件的潛在因素。
我們一直強調,應受檢討的是制度,不是個人;無論駕駛、空軍或國防部,都不該是被責難的對象。我們必須協助國軍改善組織文化,容許下屬做決策的空間——正確的判斷,不應該受到官階高低的影響。
▋紀念碑的意義
昨日,八位殉職軍人的紀念碑正式落成。
也許,面對悲劇,「不追究」被視為一種寬容、或對受難者家屬的體貼。但既有的問題不容擱置,因為各個環節所牽涉的,可能是國軍弟兄姊妹的生命安全。我們必須嚴肅思考所有可能因決策而造成的遺憾,並誠實檢討體制內長期習慣的形式主義。
我們認為,記取沉痛的經驗,勇於改變現狀,才是展現對國軍英烈的尊重。
我們期待,政府向每一位持續為國家效力賣命的飛行員以及軍士官兵承諾:國軍從此時此刻,一切將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軍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