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病灶處「換皮」的胃腸道醫美手術*
#巴瑞特食道 #內視鏡射頻消融術 #RFA
🥸Dr.J 巴瑞特食道演講
https://youtu.be/a-o9Sb8ZwKk
有位年約六十多歲的男性病患,身體相當硬朗,但年輕時的飲食習慣讓他長期有 #胃食道逆流,等到想要開始重視健康時,卻被診斷出「巴瑞特食道」。此後,不僅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逆流、避免食道發炎,每半年還要做一次 #胃鏡 追蹤。最近一次的胃鏡追蹤,在靠近食道賁門口的地方長出了像小山丘的黏膜病變,一切片下去,發現竟是 #食道腺癌。…
還好還算發現的早,屬於局限於黏膜層的早期癌,接受內視鏡切除手術後就痊癒了,但考慮到其他地方的巴瑞特食道病變區仍存在發生食道癌的風險,於是他接受內視鏡食道消融術(RFA)消除所有病變區,因為巴瑞特食道整個根除,他也停藥了,但仍需要每一到三年追蹤胃鏡檢查,以防復發。
▍只是胃食道逆流,怎麼會變成癌症?
#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 包括:胃食道逆流、食道發炎、巴瑞特食道病變及最後發生的食道癌。若不把胃食道逆流當回事,沒有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或沒遵照醫師評估而自行購藥服用,食道反覆被胃酸腐蝕刺激下,可能發生潰瘍出血及食道阻塞,其中約有4%會產生巴瑞特食道病變,提高食道癌風險。
▍什麼是內視鏡射頻消融術(RFA)?
內視鏡射頻消融術(RFA)透過胃鏡進行燒灼淺層的食道病變細胞,讓食道表皮黏膜重新生長,讓食道「換皮」長出新(正常)的黏膜細胞。燒灼病灶的治療就像熨斗一樣,針對已經產生癌前病變的食道黏膜,並將燒灼後壞死的上皮細胞刮除,燒灼1至2次就能達到效果。
[特色1️⃣.增一分穿孔、少一分不夠:精準控制燒灼深度]
內視鏡射頻消融術是利用雙極電極(bipolar electrode)來燒灼,可以精準控制燒灼深度在1000微米(µm),也就是黏膜肌層(muscularis mucosae)的位置,透過均勻的消融幾乎可以完整燒灼到所有的巴瑞特食道上皮。
[特色2️⃣.依據病灶型態,選擇最適合的電極片]
手術前,醫師會依據病灶的大小與範圍,評估要使用哪一種電極晶片來進行燒灼。電極晶片主要分為氣球式晶片(BALLOON TYPE)應用在廣泛型病灶,與片狀式電極片(FOCAL TYPE)應用在微小病灶。
[特色3️⃣.避免癌化的超前部署]
根據文獻資料,內視鏡射頻消融術治療巴瑞特食道的個案中,不論是長巴瑞特食道(大於3公分)、短巴瑞特食道(小於3公分)或腸化生(IM)等,根除率都可以達到77%以上。
▍哪一種巴瑞特食道建議手術治療?
在一般情況下,醫師會以細胞病變範圍或癌變惡化進展來做評估與建議:
☑長段巴瑞特氏食道 ※病變大於3公分
☑病變細胞已經出現腸化生
☑分化不良的巴瑞特食道 ※尤其高度分化不良
☑合併癌變的巴瑞特食道
▍為什麼術後還是要定期追蹤呢?
除了觀察術後效果,最重要的是盡早發現復發的情形。統計數據資料顯示,巴瑞特食道完整治療後每年約8至10%復發率,最容易發生的地方是食道最遠端(靠近胃的那邊)2CM的距離,最容易發生的時間點是術後的第一年。因此建議:
☑低度分化不良術後第1、3年追蹤
☑高度分化不良術後第3、6、12個月及之後每年追蹤
#吳文傑醫師 #肝膽腸胃科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擄火純青仙人跳?】👉http://yt1.piee.pw/399van 【高仁和高大成聯手破案!】http://yt1.piee.pw/39jfuk ▶女星小三扶正42歲罹癌香消玉殞👉http://yt1.piee.pw/39yba5 ▶高金素梅爆癌症緊急動刀👉http://yt1.piee.pw...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等待胃鏡報告的日子真難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照胃鏡切片理賠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照胃鏡切片理賠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送病理檢查。安排胃鏡檢查可以鑑別胃食道逆流、胃炎、胃潰瘍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2020-7-16 胃黏膜下腫瘤到底要不要治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胃潰瘍切片、胃鏡切片理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胃潰瘍切片、胃鏡切片理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想後患無窮,你必須斬草又除根*
一位40歲出頭的男性病人來找我,他說自己雖然有 #胃食道逆流,但症狀都很輕微,在別家醫院做 #健康檢查 時,那邊的醫師告訴他有 #巴瑞特食道「這是很嚴重的癌前病變!」
於是,他特地排隊加掛到我門診,想要詢問第2意見。他問我的第一句話是「我都沒有不舒服的症狀耶,為什麼一診斷就那麼嚴重?」...
由於健檢沒有做切片,我又重新替他做一次胃鏡,除了對病變處切片外,同步做了醋酸染色,讓病變處變得更容易觀察。他的切片檢體經病理檢驗證實是巴瑞特食道,雖然沒有分化不良,但長度將近7公分。為了避免後患,他決定做手術治療。...
※
巴瑞特食道是一種不可逆、無法自癒的癌前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控制,之後很可能會演變成 #食道腺癌。
在目前的巴瑞特食道病變的治療建議,包括:
☑️ 個人習慣調整
☑️ 藥物治療與定期追蹤
☑️ 侵入性(手術)治療
原則上,除非癌變風險高,否則多半建議優先調整個人習慣搭配藥物治療。
▍哪些情形最好動手術、以免夜長夢多?
高度分化不良或長度超過3公分的病變建議考慮手術治療。未符合上述情況,但不想承受任何癌化風險與定期追蹤、照胃鏡的困擾,也可以透過手術與癌症風險「切八段」。
▍內視鏡手術vs外科手術,哪個效果好?
二者都能達到完全清除巴瑞特食道病變細胞的效果。內視鏡治療復發率雖然略為高出傳統外科切除手術,但在併發症與死亡等風險上,都明顯降低許多。
▍巴瑞特食道4種內視鏡手術
1️⃣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EMR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操作容易,但無法一次性切除到位,需要做分次式切除(piecemeal resection),也就是一口一口切掉病變處,手術時間較長。適用於範圍小於2公分的黏膜層病變,其完整切除率約95%。
2️⃣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
適用於2公分以上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無法治療的個案。此術可以完整剝離病灶,並將整個檢體送驗,藉由檢體邊緣有無殘留病變細胞來判斷是否「根除」或評估後續追加治療的必要性。
3️⃣ #內視鏡氬氣電漿凝固術 #APC
早期治療巴瑞特食道時所使用的燒灼術,由於不需要直接接觸就能對病灶燒灼,相對降低組織沾黏的風險。不過,因為燒灼深度淺、難以有效控制燒灼深度,導致無法均勻且完整的消融病灶。
4️⃣ #內視鏡射頻燒灼術 #RFA
最新型電燒技術,可進行均勻消融,精準控制燒灼深度。由於治療效果佳,術後食道狹窄或穿孔等比例皆低,被公認為目前治療巴瑞特食道、避免食道癌產生最主要的手術方式。
#了解更多傳送門
✔部落格 https://reurl.cc/NrXKxx
✔方格子 https://reurl.cc/ZGQLlQ
#吳文傑醫師 #肝膽腸胃科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些時候,病人對檢查的期待與結果有落差時,會需要花點時間解決「情緒問題」,然而更複雜的是對檢查的目的也有落差時....
有個病人,上腹部悶痛了一個多月,在其他醫院的電腦斷層裡懷疑胃部腫瘤,所以住院做進一步評估。
標準做法就是排胃鏡與抽血檢驗,檢驗的項目包括腫瘤指數。在等待胃鏡的這兩天,腫瘤指數的結果已經先出來,落在標準值內。然而隔天的胃鏡看到一個明顯的腫瘤,雖然病理切片還沒有確定是癌症,不過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確定嗎?會不會搞錯了?」對於我向他說明檢查的結果,病人顯然不太能接受。
「基本上,惡性腫瘤的機率很高,要有心理準備。」
「那為什麼前天驗的腫瘤指數,告訴我是正常的?」病人前兩天很高興腫瘤指數落在正常範圍,我當時沒有對他的「高興」有任何評論。
「正常也不代表一定沒有問題,無論先前的檢驗如何,胃鏡已經看到腫瘤,所以『你有腫瘤』。」
「既然正常也不代表沒事,那就是說這個檢查根本不準嘛!那何必做呢?」
因為這個抽血的數值,病人跟我講了十多分鐘,一直糾結在「醫師告訴他『腫瘤指數正常』,但卻診斷出癌症。」這件事。質疑檢查的必要性,質疑檢查的準確性,質疑是否有誤判.....
「無論先前的檢查如何,我建議你勸媽媽面對現實,要開始做抗癌的準備。」講再多也沒有用,病人還沒接受事實,我離去前很認真地向家屬說明。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插播一下很多民眾對「腫瘤指數」的迷思,很多人會想用腫瘤指數做為癌症的篩檢或診斷工具,如果正常就沒事,升高的話再做進一步檢查。
標準放的很低的話,確實是可以做個「最基本的篩檢」。問題就是真的很基本,正常值不一定沒有癌症,升高也未必一定是癌症造成。
臨床醫療上,腫瘤指數高低的意義是在於「已經診斷出癌症」的狀況下。我們通常會在治療前(手術、化療、放療、標靶....)驗一次當做基準值,然後對照治療後的數字,做為治療效果的評估。
或是在癌症的長期定期追蹤中,比較每一次的數值,做為腫瘤細胞活動的評估,若是在多次都是正常值後突然升高,則必須懷疑復發或擴散。
換句話說,一開始的數值不是拿來做為診斷之用,升高不用太害怕(因為還沒開始治療),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插播結束。
自我檢討的結果,可能是沒有清楚向病人說明「每個檢查代表的意義」,連帶病人對檢查結果有不正確的期待,後面要再解釋就要花更多時間。
很多醫療端覺得理所當然的事,病人未必能理解。當我們基於「理所當然」而做的處置,若是沒有溝通清楚,後面問題會更大。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擄火純青仙人跳?】👉http://yt1.piee.pw/399van
【高仁和高大成聯手破案!】http://yt1.piee.pw/39jfuk
▶女星小三扶正42歲罹癌香消玉殞👉http://yt1.piee.pw/39yba5
▶高金素梅爆癌症緊急動刀👉http://yt1.piee.pw/39crss
▶地表最強婆媳大戰👉http://yt1.piee.pw/39ks4x
▶87歲國寶大師戀上末日桃花👉http://yt1.piee.pw/38b5f8
00:00 開場介紹
01:09 高金素梅宣布罹癌休養一個月,癌友為什麼這麼多?
02:50 女藝人唐玲得到胃癌為全無症狀
24:00 徐華鳳胃癌全胃切除,為何不敵癌症?
26:00 醃製、多鹽、多辣、多甜,癌症因子?
28:52 營養師提醒這樣吃會罹癌!
33:35 化療有多辛苦?挺過去就是你的!
38:05 余苑綺為了孩子挺過化療
40:07 一旦癌症復發轉移,會跟一輩子?
43:40 歷經癌症,不想再委屈自己!
49:04 床上都是落髮?莫名聽到佛號?
54:35 癌後的飲食與運動,非常重要
1:01:41 李明依甲狀腺癌,手術加化療得以控制?
1:03:13 癌症因子,到底有哪些?
1:05:51 罹癌後,最想戒掉安眠藥?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癌症#唐玲#新聞挖挖哇2020#健康#罹癌#鄭弘儀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照胃鏡切片理賠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複診,胃發炎有些嚴重,潰瘍附近有些奇怪的突起,醫生照胃鏡當下已切片,但要下周才會知道結果~ 我問醫生為什麼要切片,是因為要檢查有沒有幽門螺 ... ... <看更多>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照胃鏡切片理賠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複診,胃發炎有些嚴重,潰瘍附近有些奇怪的突起,醫生照胃鏡當下已切片,但要下周才會知道結果~ 我問醫生為什麼要切片,是因為要檢查有沒有幽門螺 ... ... <看更多>
照胃鏡為什麼要切片 在 等待胃鏡報告的日子真難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終於在禮拜一去看了醫生也在禮拜四照了胃鏡並做了切片聽到要切片整個就是嚇到了 上網查資料都是胃癌的資料更讓我害怕 明天就要看報告了最近這幾日總 ... ... <看更多>